"这么多人牺牲相比日军的20万,相比苏军和美军的表现,就算武器装备悬殊,所谓全民抗战还是有点令人怀疑的,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政府无能国民落难,说到底还是国民愚昧怯弱啊,那些舍身为国的勇士先烈,那些颠沛流离的死难者,那些幸存下来又死于内乱,死于迫害,和那些现在惨淡生活的老兵们,他们冤还是不冤?这些牺牲没有换来国家强大国民幸福,相反,不停的内斗内乱勘比八年国难,有什么区别吗?"

——这段话令人深思。我们真该好好反省一下那段历史,这和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无关。

"这么多人牺牲相比日军的20万,相比苏军和美军的表现,就算武器装备悬殊,所谓全民抗战还是有点令人怀疑的,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政府无能国民落难,说到底还是国民愚昧怯弱啊,那些舍身为国的勇士先烈,那些颠沛流离的死难者,那些幸存下来又死于内乱,死于迫害,和那些现在惨淡生活的老兵们,他们冤还是不冤?这些牺牲没有换来国家强大国民幸福,相反,不停的内斗内乱勘比八年国难,有什么区别吗?"

这些苦难并不是去抗战的结果,不能因为抗战以后发生的事情否定抗战本身的正义性、正当性和必然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以下是引用杜雅萍在2006-9-26 14:27:00的发言:

这些苦难并不是去抗战的结果,不能因为抗战以后发生的事情否定抗战本身的正义性、正当性和必然性。

这句话值得深思。如果一切都只以牺牲和损失的数量为取舍标准,这个世界一定是恶人和暴政统治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统计不是很准确,有多中版本,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盟国牺牲的多,损失的大。中、苏、美、英、法、波累计伤亡约为6千万以上(另一说为1亿零7百万),轴心国的德、日、意、罗累计伤亡约为1千余万;财产方面更不用说,盟国损失的是轴心国的许多倍。

如果以损失大小来确定抗战还是投降,今天,就是此刻,我们应该都是法西斯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6 15:17:46编辑过]

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未必会有好结果,却不能因为没有得到好结果,就不去做正确的事。就拿这个讨论所言抗战选择来说,抗战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是一回事,抗不抗战是另外一回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仔细想来,中国从未出现过全民抗战的局面,真的没有过。[em05]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没有想到的事。

俺一直不想进来的,因为还没有看,就觉得整个题目太无聊,,想不到“讨论”更加无聊。

俺是一个粗人,就说说另一个也是粗人的朋友听到真名的好汉淑女在讨论这个无聊题目时的感受。他说,只有活得觉得不够腻味的人才会“讨论”这样的题目。这个问题还要讨论,就等于母亲被强奸要不要愤怒地起来保护的问题也要讨论了。

俺觉得有时粗人有粗理,而且很多所谓的理,就该那么粗狂无羁。

比如童版的那一句“给个连长就上”就是粗狂的经典,又改成“给件军装就上”,仍然是经典的粗狂。其实,更可以再简洁点,或者说更粗狂点:穿着马甲也敢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5:00:30编辑过]

今天,我就是高瑜

看了吴洪森在这里的解释后,觉得《假如中国不抗战》题目好像有点模糊,换成《中国为什么要抗战》之类的似乎更能表达吴先生的意思,不知是不是为了要引起更大范围的争论而故意为之。

千古谁识汪精卫?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的和平在吾辈的善念中。多吃素,多锻炼。少开车,少熬夜。   
哈哈,校长反暴力也反得太过了哈?委曲求全只能一时哪能一世?一国之内尚且官逼民反民是不得不反,何况他国入侵?呵呵。
老大,你的厚颜无耻令我看好.我支持你.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的和平在吾辈的善念中。多吃素,多锻炼。少开车,少熬夜。   

我有个想法:把真名网的一些重要的精华的讨论的帖子整理出版。

个人觉得这里的帖子的讨论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市面上的一些出版物所不能比的。大陆出版不了,可以联系香港和台湾的出版社。

如果小有收入的话,可以用于网站的建设。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新来的。太长没全看。

我想提出一个观点,不知道前面有没有人提出过:

一个政府,包括他的统治集团,比如国民党,在日本要灭亡中国的时候面临他的统治完蛋。他们是不能甘心下台或者傀儡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它就倾向于抵抗。这与老百姓的立场不完全相同。老百姓不管谁来统治,谁来了给谁纳粮,都一样。可是统治集团就不同了。

所以我支持吴的观点,理解汪精卫的苦心。

在明末,清军入关是得到了汉人的大力支持的。这是因为,虽然明朝皇帝是汉人,但是老百姓也并不欣赏他。他们宁可要一个不知道结局的外族统治。抵抗反而是朝廷更坚决。因此说,抵抗坚决不坚决,不能说明哪个更爱国,更爱民族。

一切都是现实利益。所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都是漂亮的说词。

外行胡说。

呵呵,在这个帖子里,我和童志刚是一方,吴红森是另一方,我竟然和童志刚并肩战斗过,太不可思议了。

梧桐JJ,请你要注意把人家的名字打正确了,你写文章时候也出这样的错吗.

“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
以下是引用泡人在2007-07-07 21:58:24的发言:

新来的。太长没全看。

我想提出一个观点,不知道前面有没有人提出过:

一个政府,包括他的统治集团,比如国民党,在日本要灭亡中国的时候面临他的统治完蛋。他们是不能甘心下台或者傀儡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它就倾向于抵抗。这与老百姓的立场不完全相同。老百姓不管谁来统治,谁来了给谁纳粮,都一样。可是统治集团就不同了。

所以我支持吴的观点,理解汪精卫的苦心。

在明末,清军入关是得到了汉人的大力支持的。这是因为,虽然明朝皇帝是汉人,但是老百姓也并不欣赏他。他们宁可要一个不知道结局的外族统治。抵抗反而是朝廷更坚决。因此说,抵抗坚决不坚决,不能说明哪个更爱国,更爱民族。

一切都是现实利益。所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都是漂亮的说词。

外行胡说。

泡人说的基本代表我想说的。但是我认为在没有必要分外行和内行,内行不一定正确,外行不一定没有高见。

吴洪森老师提出问题属于大胆地假设,各位的争论属于小心地求证。

看了吴老师的跟贴,于我心有戚戚焉。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