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佩服黑帮,黑帮羡慕警察,道,一定要霸。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09-6-27 14:18
警察、黑帮一开始也都是穷小子,道,是无间道!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最近看的電影
public enemies
翻拍片 30年代美國著名聯邦大盜 感想:
一 michael mann越來越不行了 後期剪輯那麼差 光注意拍倆大牌個人寫真了(johnny depp christian bale 和Marion Cotillard)
二 不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翻拍這個片子是甚麼用意 同樣是經濟危機時期?那也不對 難道經濟危機還讓群眾懷疑當權政府和司法系統?

赤壁
個人覺得是套古代故事講政治立場的 從頭到尾不提中國和中國人 只有漢朝 東吳人 北方人 南方人 etc 完全影射嘛 stef看完一直喊這是香港滼對你們黨中央的意思 我傾向台灣對大陸 也可能是我們太敏感了⋯⋯

不能沒有你(no puedo vivircsnti)
台灣電影 電影節上看的 不知道為甚麼有個西班牙名字 09年的片子 真實事件改編 窮苦漁民有個不合法親身女兒 為了給她註冊讀書久經波折在台北準備自殺 大喊社會不公平上了電視 很老套的故事 其他人看完都略失望 我覺得如果從台灣作為一個正逐漸成型的“國家”(讓我怎麼說呢裡面一口一個總統的 打了雙引號唷)的角度來看就很好理解 這是一個新興“民主國家”在亦步亦趨地反省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小女主角 太伶巧了 可愛!

little big man
70年代老片 dustin hoffman 年輕時⋯⋯白人被印地安部落收養 目睹白人對印第安人的殘殺 產生一系列身分認同危機 結尾很逗 老酋長說 阿 今天真是個去死的好日子阿 然後躺地上等死 結果下起雨來  於是訕訕說 恩今天可能不適合去死⋯⋯

the omen
70年代original one 恐怖 好看 結尾邪惡 最近太喜歡看恐怖片了

drag me to hell
很早看的 一直想推薦 太好看了 sam raimi導演 80年代的時候他有滿多恐怖片 這個算復出?好看 很多細節很值得反思 比如女主角的家庭背景窮苦女孩在都市掙扎 那個決定也不是她個人作出的 [是社會逼的!]她是否活該被詛咒?其男友 家境優渥 父親和藹懦弱母親吹毛求疵這些細節都值得注意:他愛那姑娘 很可能是因為他從未遇到她這樣苦出身母親又精神分裂但是頑強不息的 因為太不同 所以被吸引 而且引出了男性意識覺得自己由此可以保護她 對自己的家庭環境也是一個解脫[終於做男人了!]他當然為她著想 但他們之間太隔閡 溝通成問題她努力表現出一個美麗向上的形象 他愛著一個他自己編制的 在他可保護能力之內的需要保護的可人幻影

pierre le fou
戈達爾的片子 在filmhouse看的 他們經常做一些不錯的專題 好看!男人紀錄生活 女人不思考 僅僅活著罷了 但是要活得有色彩 生活如何被紀錄?還不是玩笑一場

今天看了幾個片花 覺得a perfect agenda,inglourious basterds (昆丁塔輪提諾的片子 brad pitt主演),final desternation 2009 etc 可能挺好看的。其他記不住了。另外有個波瀾片子 講卡庭慘案的就叫katyn 波蘭導演Andrzej Wajda的片子 07年的 英國近期才上映

還有一個是日本動畫片最後一個吸血鬼改編 叫blood 全智賢來演 昏倒⋯⋯動畫片印象深刻 是高中最後一堂語文課的內容 電影看花絮可能不怎麼樣

還有一個 pontypool 加拿大09年的獨立電影 很好看 也是個恐怖片 很容易看出是小製作 做不起大規模殭屍 就利用心裡恐懼戰術整布片子都在一個邊境小鎮的廣播站展開 而且因為是加拿大 所以有一點政治因素 講到加對法 英的關係法國人發來電報說[感染源是英語⋯⋯請不要翻譯本條電報]的時候全場笑死了 (全場笑死好幾次)中心思想其實挺深刻的 關於language thought perception⋯⋯不被感染成殭屍的要點是停止理解英語⋯⋯ 導演是個矮胖子 出場的時候很牛仔 主持人非常好看愛丁堡藝術學院真會聚集美男阿

還有一系列短片 是藝術學院和愛大電影學院學生的作品 很贊 印象很深的兩個 一個叫dog (狗)手繪動畫只有幾十秒 my dog died,my brother and i made a promise to pee in the street (好像是street 忘了)to remember him,but i didnt,i feel guilty,cuz i know he would do it for me if i died⋯⋯(我的狗死了 我答應它當街尿尿以紀念它 但是我沒做到 心裡很慚愧)另一個叫problem of pets (寵物風波)講小女孩對媽媽男友不友好 整死了所有他買給她的寵物 女人和小人難養⋯⋯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读了,冷不丁就被陡然冒出的冷幽默或慧言慧语击中,小榔头式的短平快!
我和小榔头志同道合,都爱看电影。
表述之不可表述:atomic cafe

atomic cafe (原子咖啡馆/ 核爆咖啡馆) 诞生于冷战时期,将40至60年代的所有美国大众媒体中对核爆核战争的宣传教育广告...;编辑成黑色幽默的动画片,还为此成立Archives Project Inc(档案馆工程公司?),出 品包括本片在内的其他作品。

动画出现在真人版本的影片中,有时作用在于表现某些[不太好讲]的地方。 用[非真实]表述[真实],对观者来讲,其印象和影响仍然真实。atomic cafe本身成为纪录片和cult电影的经典——[非真实]的表述也被归类于以纪录真实为主旨的纪录片范畴内。

各国都有相似的宣传,对应相似的政治情势。中国也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并未以玩笑的形式被编绘出来映于屏幕,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深深映在父辈的头脑中了。

since they've shown Night and Fog (1955) and Blood of the Beasts (1949) in visual anthropology, "how to present the unrepresentable" becomes a frequently discussed issue. requested by a friend from film studies, had a night with bean soup pasta, tiramisu (cooked by Simone as usual), and Atomic Cafe (1982).

friends quite liked it, somehow it made me sick. 1), people represented the same reality with same framework, propaganda, expression... around the same time in china and elsewhere, so i wasn't impressed, but disappointed instead; 2), the problem of representing the unrepresentable: in terms of the trauma and pain of "the others", what is the ethical and reasonable way to do it? what is the point of representing others' pain to minds who do not necessarily understand?

Atomic Cafe 1982
produced by Jayne Loader, Kevin Rafferty, and Pierce Rafferty
Film Editing by
Jayne Loader  
Kevin Rafferty  

Sound Department
Margaret Crimmins ....  sound (as Marge Crimmins)
Lee Dichter ....  sound mix: Photo Magnetic Studios
Andrea Hull ....  sound assistant

Editorial Department
Cyndi Bono ....  negative cutter
Dominick Bono ....  negative cutter
MaryAnn DiLillo ....  negative cutter

Music Department
John Allinson ....  music source
Ray Avery ....  music source
Richard Bass ....  music consultant
David Dunaway ....  music consultant
Rick Eaker ....  music coordinator
Helen Hunter ....  music source
Robert Javors ....  music source
William L. Schurk ....  music source
Raymond Wile ....  music source
Charles Wolfe ....  music consultant (as Dr. Charles Wolfe)

Other crew
Nan Allendorfer ....  additional archival researcher: Washington
Obie Benz ....  production consultant
Carol Clement ....  title designer
Stewart M. Crone ....  memorial activities
Jon Else ....  additional archival researcher: Los Alamos
Margaret Henry ....  additional archival researcher: London
Susan Kellam ....  production consultant
James Leatherman ....  poster model
Victoria Peterson ....  additional archival researcher: Los Angeles
George Pillsbury ....  production consultant
Pierce Rafferty ....  archival researcher
David Thaxton ....  additional archival researcher: Washington

Thanks
Joseph P. Bono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Richard D. Ero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Joseph K. Hooper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Richard N. Houk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Mireille C. Kreeger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Dorothy J. MacDorman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Miguel A. Muñoz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Carl P. Palumbo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Allen L. Russell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Zenon J. Slawinski ....  special thanks: Bono Film Services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vesica piscis|avatar:維多利亞殖民主義的新瓶舊酒
        2009-12-31  09:23
               

avatar是究竟還是個維多利亞時代的探險家故事,在3d技術裡被重新描述一番,加上美國英雄和戰爭反思。硝煙廝殺場景和細紅線等等如出一轍,还另人失望的没有体现身临其境的3d特效(好在大筒爆米花拯救了满心失望)。

和一个人类学家一个社会学家一个艺术史学生一个旧约学生一起去看,刚开头几个人就互相通信:this iscolonialism。非常典型的殖民主义:对另一个世界作全面勘测,企图师yi技长以制yi而达到利yi为我用的目的。所有的宗教儀式,信仰系統,思維方式,捕獵方式⋯⋯都可以在人類學/社會學經典裡找到,纵然在出新上无甚作为,看來這十四年時間裡卡梅壟至少沒少做功課。

比較好笑的是,儘管这里有一个反省态度,要說尊重被殖民世界價值觀的道理,整部片的線索還是美國人陰謀摧毀殖民世界->美國人拯救將被摧毀的世界:森林仅反击一次,遂归于寂静;反击还是由[具有崇高道德觉悟和心怀世界精神]的美国人完成。

两个小问题(我比较龟毛):
1)部落之母第一次察看jake时尝了他的血,然后判定他为人尚可。而avatar都是人工机器,由此应该不具备物质自我,所以或者这是一个错误细节,或者暗指整部影片以打破二元论为旨?
2)avatar是以人类大脑为调控,由此思维也是唯一作用在另一世界的主体;avatar如何感受到林中的灵魂网络?暗指本片遵循心灵与灵魂同一的传统?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新年好,小榔头!好久不见,那边的留学日记也该打点一下,叫人很挂念的说。
今天,我就是高瑜
The Spring River Flows East,1947|一江春水向東流和萬事歸東的故事
        2010-01-03  08:18
               
因為看了伊莎貝拉,就想到各種流逝的華語老片。在網上找到一江春水向東流,可惜沒有字幕。就不停和一起看的老外们解釋,one of the earliestfilms in china, produced by the first film company... a story tookplace in wwii in shanghai, kinda classic story put on throughgenerations ...

釋題時大致解釋了文化背景: 题目来自一句中国古诗,意思是我的烦恼啊就像流向东方的春水那样⋯⋯後來忠良講了一句“理想付諸東流⋯⋯“ ,就解釋literally my ambitions all flew in theriver eastwards,but here east refers to something vain...大家同生疑問:whyeverything flows to the east?(怎么中国什么东西都往东边流)

是啊,我也很奇怪⋯⋯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10-1-7 01:52 编辑

2012:美立坚合众国再次拯救世界
        2009-12-07  08:57
               

於是美利堅合眾國再次拯救全人類。中國人口眾多,作為世界工廠,用來默默的為拯救計劃服務最合適不過;

義大利天主教徒們還滿虔誠的,安排他們和總理一起在梵蒂岡作最後禱告--你們既然已經在上帝處得拯救,在塵世裡就把機會留給別人罷;(italian nation was destroyed after the last mass in Vatican: God saved your souls, so goodbye...)

無一非洲民族上船,於是安排最後停靠在南非以保證種族平等;所有在主流道德判斷中不合格的都沒能存活:妨礙家庭幸福的,對伴侶不忠的⋯⋯這種道德判斷類似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本人在其小說中扮演的角色,看似正義,實際因爲其有失偏頗的主觀判斷,是真正幕後隱形殺手。認真想想多少悚然,不過權當消遣,笑過就好。畫外音:那甚麼人不計那甚麼人之甚麼呢。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10-1-7 01:53 编辑

瑪麗蓮夢露戰後電影之Don't Bother to Knock (無需敲門/毋需叩門)1952
        2009-11-24  01:00
   



















        




               





傳説中瑪麗蓮夢露演技最好的一部片子。類似簡化版希區柯克的《愛德華大夫/意亂情迷》(Spellbound, 1945),但並不是弗洛伊德派,主要是用驚悚懸疑的形勢表現戰爭如何對於個體——未婚女子造成精神創傷。

片中暗示夢露的戀人是飛行員,喪身於任務中。夢露由此大受打擊,從精神病院出來后也未能痊愈。在紐約的叔父介紹她給富人做保姆,而她失神中誘惑到的飛行員鄰居加深了她的病情,險些禍害兩條人命。

從縱向時間來看,四十年代的好萊塢黑色電影(film noir)如希區柯克,都側重于個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個體明晰,社會背景相對模糊。五十年代的趨勢是社會反思大過個體精神,到了這一部無需敲門(Don'tbother to Knock, 1952) 夢露作爲一個性格背景完全被略去的弱女子,只作爲社會現實的載體出現。到了大江東去(River ofNo Return, 1954) 這樣的西部片,人物完全成了符號,男主角就是一個在沉默野性中呼喚人性重建的符號代表。

導演:Roy Ward Baker
製片:Julian Blaustein
劇本:Daniel Taradash
主演:Richard Wildmark
Marilyn Monroe
Anne Bancroft
Donna Corcoran
音樂:Lionel Newman
twentieth century fox cooperation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




        




               






        




               




更喜歡女配角 相對主角來說犀利真實
(覺得網上查到的中文翻譯都不夠文藝,就弄了個 《毋需叩門〉來玩)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帕索里尼的la ricotta
        2009-10-29  09:02
               



        




                







        




                







        




                

看完八部半時間還早就和大家接下去看一部帕索里尼的短片la ricotta
八部半裡一句台詞是life is a celebration人生如同慶典)],la ricotta的開頭恰好是盛會場景長桌上擺滿青白葡萄與奶酪都笑了--好像是帕索里尼給費里尼交了個答案實際上卻是費里尼從la ricotta裡得了靈感。
賈樟柯的任逍遙也和la ricotta有相同感覺空曠荒涼的空間,[wasteland];人在對空間的掙扎和依賴中找到或失去意。


Bottom of Form


非常美的語言和畫面今天早些時候正好在看維特根斯坦關於思考和表述的疑問。結合德勒茲的電影12就好像是某個課程的授課和討論班。無巧不成書。
著名的歷史中的玩笑希特勒和維特根斯坦是同學⋯⋯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两条最大的河流是向东流的,流失就和东方挂起钩来嘛,这里的flow应该是outflow的意思,或者wash out、wash away的意思,他们用flow显然是错的。
今天,我就是高瑜
谢谢梦叔提醒!祝大家新年好,不好意思来晚了,之前狂风大雪,网络时断时续。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小姑娘太厉害了!真把我吓坏了。
根据电影的说法,那些阿凡达应该是采用基因复制技术创造的生物人,不是机器人呀。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45# 老木匠

恩 說錯了 大意就是他們本該沒有物質自我....上海看一場3D電影票價多少?這裡學生票好像是7鎊左右 不過之前我做了點茶葉蛋和麵條 大家吃得開心 就執意要付我的電影票以示感激 賺到了!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学生票都要七镑!这英国人也太没良心了。
今天,我就是高瑜
小姑娘太厉害了!真把我吓坏了。
杨林 发表于 2010-1-6 14:52
是滴!
没看木匠师傅在美滋滋的偷乐嘛。
昨天没有看3D的,下午场60元一张票,看银幕的。上午场没赶上,是40元一张票。

3D要白天是100元,晚上是150元。

我们是上海最便宜的影院,大上海电影院。

浦东的正大,上午就要50-60元,下午100元,晚上120-130

没有看3D的已经看得头昏眼花,出来喊头疼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OCTOBER 2007夏的一篇文章 覺得挺有意思 與木衛縣同樂.
(Summer 2007, No. 121, Pages 5-18
Posted Online July 2, 2007.
(doi:10.1162/octo.2007.121.1.5)
© 2007 October Magazine, Ltd. 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ww.mitpressjournals.org/doi/abs/10.1162/octo.2007.121.1.5)

Vertov 維多伕,1896年生,1954年卒。前蘇聯先鋒紀錄片導演。作品包括anniversery of revolution (革命周年記),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内戰歷史),soviet toys (蘇維埃玩具),cinema eye (電影眼)等等。

維多伕有句名言:"I am the machine that reveals the world to you as only I alone am able to see it."這篇評論大致是從此出發,聯係蘇維埃社會情況,講維多伕如何通過電影創造出超人;對比的是伯格森關於人類認知局限性的理論(epistemic limitations of human perception):因爲認知是瞬間靜止的,所以人類認知亦代有終止性。

turvey引的兩條綫索:
1,蘇維埃社會本質上的統一性,形成一個龐大的整體,運作等同于機器;
2, 其中,人類自為的與新的物質環境有創造性的互動

由此,維多伕利用電影的可動性表現出無休止的互動,打破認知上的局限;而這一人類特性被打破的同時,人類主體也被提升為超人。

大致如此,還挺好玩的
--
http://www.flickr.com/photos/ting902/
http://hi.baidu.com/tingg902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小榔头看电影,漫不经心却常有奇思妙想,读来顿觉光阴似箭。
The Spring River Flows East,1947|一江春水向東流和萬事歸東的故事
        2010-01-03  08:18
               
因為看了伊莎貝拉,就想到各種流逝的華語老片。在網上找到一江春水向東流,可惜沒有字幕。就不停和一起看的老外们解釋,one of the earliestfilms in china, produced by the first film company... a story tookplace in wwii in shanghai, kinda classic story put on throughgenerations ...

釋題時大致解釋了文化背景: 题目来自一句中国古诗,意思是我的烦恼啊就像流向东方的春水那样⋯⋯後來忠良講了一句“理想付諸東流⋯⋯“ ,就解釋literally my ambitions all flew in theriver eastwards,but here east refers to something vain...大家同生疑問:whyeverything flows to the east?(怎么中国什么东西都往东边流)

小榔头 发表于 2010-1-6 01:22
俺的初中地理老师解释过这个问题,说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东流到海不复回。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中国人好理解,外国人很难理解。比如法国有往北、有往南,意大利有东有西,俄罗斯的河流东南西北都流的,美国的大多往南,部分朝北。也就没有把往一个方向的河流来比喻世事变迁的习惯。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once upon a time, a judge in england|相见恨晚以致仁心冠冕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10-1-8 11:24 编辑

Brief Encounter (1945)
导演:David Lean
主演:Celia Johnson
Trevor Howard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
导演:Robert Hamer
主演:Dennis Price
Valerie Hobson
Alec Guinness

两部时间相近的英国片,都诞生于40年代末期;大家观相见恨晚(briefencounter)后惘然道:好像祖父辈的故事——可见对特定时代的英格兰是个有力的描绘。处处夸张:礼数,浪漫,热情⋯⋯其中罪恶感为胜。强烈的基督新教道德观作用下,自我谴责和惩罚以主动渴望救赎。

稍晚几年的仁心与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则更为tricky,在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里道德决断变得模糊:整个复仇计划非常有节是一定,可是是否有理,是否被主流道德权威(及作为其代表的观众)所认同?

仁心冠冕共有两套结尾,分别做出不同回答。英国版的结尾较为暧昧,新任公爵可能重新入狱,亦可能获得自由——由观众抉择。此种内心抉择何足尴尬。美国版的结尾则非常明晰:警长拿到遗落的自白书,阅读中目瞪口呆继而双目放光,差人火速押回犯人。看到这里如释重负,所有道德压力由制片人接过。哪怕为主角心有恻然,也不是我所应该担心的了。

片名都很有趣。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来自丁尼生诗作 Lady Clara Vere de Vere (1842): "Kind hearts are more than coronets, And simple faith than Norman blood." 中文翻译可谓精辟。与之相较,对brief encounter的翻译就显得平实而诚恳,出卖了译者的道德抉择:事如婚外恋,相见恨晚而已。相见恨晚,可叹可泣,可述之成电影⋯⋯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36# 小榔头

昨晚在港汇广场看了3D版的《阿凡达》(AVATAR),觉得很棒,刚走出影院大门,就有了再看一遍的愿望。

这部片子色彩丰富、想象奇瑰,无数凌空翱翔或俯冲的镜头,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空间感,而以往任何电影都没有这样的效果。卡麦伦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导演。

片中有巫术和玄学的元素。真正能够庇佑众生、给人带来力量并让无数人勇于为之献身的,竟是一棵参天大树。故事的结局,则是使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军队在与森林原住民和远古生物的较量中被消灭(注意,不仅仅是被打败)。所以影片有反科学主义的味道。

主角杰克是个基因复制人,可能作者暗指心灵之善不但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由人来创造和复制(学习)。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Nine (2009): Individual Psalms in Redeemable Songs| 聲色犬馬中的暮鼓晨鐘

nine (九/华丽年代)
导演:rob marshall
编剧:Michael Tolkin                 (screenplay) and
Anthony Minghella                 (screenplay)

Arthur Kopit                 (Broadway musical "Nine") and
Maury Yeston                 (Broadway musical "Nine")

Mario Fratti                 (Broadway musical "Nine" Italian original)
主演:
        Daniel Day-Lewis        ...         Guido Contini
丹尼爾 戴 劉易斯
        Marion Cotillard        ...         Luisa Contini
瑪利昂 歌蒂亞
        Penélope Cruz        ...         Carla
佩內洛普 克魯茲
        Nicole Kidman        ...         Claudia
尼可 基德曼
        Judi Dench        ...         Lilli
朱蒂 鄧其
        Kate Hudson        ...         Stephanie
凱特 哈德森
        Sophia Loren        ...         Mamma
索非亞 羅蘭
        Stacy Ferguson        ...         Saraghina (as Fergie)
上映时间:2009年12月(英国)

Rob Marshall 不在偉大導演之列,芝加哥(2002)藝妓回憶錄(2005)。。。
都漏洞百出,只是有趣而已,甚至並不特別好看。可能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並
不能呈獻出壯麗的影像罷。

卻意外的欣賞他2010年的新作nine(《九》/《華麗年代》)。
出品時說得很清楚,此片構思是基於費里尼的八部半。
許多人都極其不喜歡這部片子,或覺 nine的出品玷污了費里尼的精神,
或失望於nine對八部半毫無超越,或嘲諷歌舞音樂劇部分的劣質。
誠然,影片一開始我就有衝出電影院的衝動:剪輯實在太差了,教堂
鐘聲和人物內心及其動態表達完全脫鉤,之後的歌舞也並不好,只有
童年回憶中觀看妓女表演與幻想中義大利女子撒沙高歌,神父體罰和
現實中與情人高潮部分完成得非常出色。

仍然喜歡,仍然被感動。(義大利民族)宗教輓歌與世俗歡騰的衝突,
電影製造的幻想世界與film makers現實世界的衝突,人類個體之間的
衝突和抉擇。。。。;這些在費里尼的八部半裡都能找到,nine
自然比不上,也無異於在這些主體上作出更深刻回應。許多人覺得既然如
此,nine所能超出八部半的地方便是努力做一部出色的歌舞片,而編舞和
音樂又那麼差(請太多大牌,典型的無暇顧及本末倒置型錯誤),所以祂
是一部令人失望的片子。但是,如果拋開這個缺漏,影片中對八部半刻意
的提及,可能是一個對觀眾的諷刺呢?rob marshall可能知道觀眾會下意
識的對比兩部片子,因此nine的重點可能並不是用歌舞形式重複八部半裡
的主題,而是讓我們反思-作為觀眾的反思。 德勒茲在《電影》 1和2中
也寫到電影作為後現代藝術表現形式,根本上決定了這一表現形式[動]
的本質:影像的移動,觀眾作為活生生的主體,對螢幕上人為現實的反思。
具體到nine這部片,可能就是對人為現實中的記憶的反思:通過nine反思
對八部半的記憶。

作為觀眾,對電影寬容些罷。只要祂是有靈魂的,只要祂能打動你,便值
得稱道。有些我們不喜歡的片子,比如atomic cafe(原子彈咖啡館),
在歐美屬於紀錄片經典,我本人雖然非常厭惡,但客觀講仍是一部佳作,
仍然會力薦。欣賞的時候,盡量人性化一些,批判的時候,盡量客觀一些,
可能對自己,對電影工作者們,都在某種程度上給與了尊重和自由罷。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看小榔头影评,常常忍不住想立马也找来看所评的电影。却始终没有行动。

还是看榔头的影评得啦。

[safe] 安全無恙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10-1-28 10:25 编辑

safe (安全無恙)
1995年 Todd Haynes導演
朱麗安 摩爾主演

愛丁堡藝術學院(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中 landscape architecturedepartment(景觀設計/景觀建築/造景建築)的學生主辦的landscape filmseason,他們選擇此片的理由是:[安全無恙]中的個體成為景觀,而非景觀的媒介或載體。很難用一個主題歸納本片。現代社會環境危機?現代醫學之吊詭?精神分裂?自我尋求?靈性運動?兩性關係?

carol,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剛同丈夫,繼子搬入新居。關鍵點:新居的裝修正在進行中,噪音不斷,carol每次進入空間都不在中心位置,連差使傭人都需要呼喊,男孩不是她親生兒子,丈夫待她如一件物品,與女友們都衣著精緻輕聲細語言談空泛,carol失眠時到花園散步,花香月影,carol看電視節目,介紹新興生態研究。carol開始生病,呼吸困難,嘔吐⋯⋯直到有天暈倒在乾洗店,七竅流血,搶救回來。

carol開始參加生態和靈性組織。一個題為“你也對20世紀過敏嗎”,一個召集過敏人在西部山間過團隊生活。與世隔離的平靜生活中carol開始感到快樂。而某此事故後carol被迫進行真正的封閉,而她與自我的對話才正式開始⋯⋯大部分觀眾認為這是一個關於生活的恐怖的恐怖片 (horrorfilm of horror oflife),carol自己也描述好像有一個怪物在她體內。可能是東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影片的豐富元素也表示癥結並不唯一,在於生活的諸多方面;如要說生活恐怖在哪裡,恐怕就是不知如何面對和理解這些零散又同一的因素。西人喜歡把所有問題歸結到某根源,一定要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好比片裡西醫查遍所有也未發覺carol身體有何“不合標準”/超常規,而從中醫角度則很簡單,她的小宇宙有問題,要[調理]⋯⋯

可能還是一個親密程度的問題。carol缺少的是與自然,與環境,與生活本身,與人的親密(友誼徒有其表,形式大過內容;丈夫和心理醫生都與她有極大距離,連兒子都是繼子),與自我的親密。另外一點則是片子反映的美式意識形態,這樣的問題典型產生於美國社會中產階級,美國社會也典型擅長製造中產階級而非歐洲的”bobo“-個體心靈無自由,對生活少有反思與追問,卻擅長各種物質或精神形式的消費⋯⋯

很緊張的片子,想在油庫或土豆上找片子鏈結給大家,未果。據說是美國醫學人類學教學影片,用以反思[疑點醫學]。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西方人用电影镜头讲故事,用故事讲文化~~~~成了一种思想交往的习惯。

而我们迄今为止还在用电影当宣传与广告的用途,可叹。

近期觀影及英國影訊





                                                        
美味關係
            Julie & Julia
File:Julie and julia.jpg
            電影版海報
导演諾拉·艾芙蓉
监制諾拉·艾芙蓉
            勞倫斯·馬克
            艾瑞克·史提爾
            艾咪·羅賓森
编剧劇本
            諾拉·艾芙蓉
            原著
            茱莉·鮑爾
主演艾美·亞當斯
            梅莉·史翠普
            史丹利·圖奇
音乐亞歷山大·戴斯培
摄影史蒂芬·葛德布列克
                                                                            
Directed byNora Ephron
Produced byNora Ephron
            Laurence Mark
            Eric Steel
            Amy Robinson
Written byNora Ephron
            Screenplay
            Julie Powell
            Book
StarringMeryl Streep
            Amy Adams
            Stanley Tucci
            Chris Messina
            Linda Emond
Music byAlexandre Desplat
CinematographyStephen Goldblatt
Editing byRichard Marks
Distributed byColumbia Pictures
Release date(s)August 7, 2009

勵志溫馨輕喜劇:表述幸福生活的娓娓道來一個“請自由爭取配得幸福生活的素質”
有趣的是看完電影第二天去朋友傢吃飯,朋友的美國室友還真有片中提到的master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掌勺法式美食)一書,julia child著。據説在美國真的很出名,好友維儸尼卡則表示此書通篇廢話,並不好用。

the road
  • 片  名:末路浩劫 The Road
  • 劇  型:劇情、恐怖、懸疑/驚悚
  • 導  演:《生死交易》約翰希爾寇特(John Hillcoat)
  • 演  員:《魔戒三部曲》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全民超人》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鐵面特警隊》蓋皮爾斯(Guy Pearce)、《教父》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

Directed byJohn Hillcoat
Produced byNick Wechsler
Steve Schwartz
Paula Mae Schwartz
Written byJoe Penhall (screenplay)
Cormac McCarthy (The Road (novel)
StarringViggo Mortensen
Kodi Smit-McPhee
Michael K. Williams
Robert Duvall
Guy Pearce
and Charlize Theron
Music byNick Cave
Warren Ellis
CinematographyJavier Aguirresarobe
據説是關於人類希望的故事,結果毫無希望。神學院一個同事分析了一句:it has hope, but definitely not optimistic. different things(懷有希望,但毫不樂觀.希望和樂觀是兩回事)。



中文名: 睡眠经销商
英文名: Sleep Dealer
IMDb: 6.0/10 (1,384 votes)
资源格式: DVDRip
发行日期: 2008年
导演: 亚历克斯·里维拉 Alex Rivera
演员: Leonor Varela 蕾奥娜·维埃拉 Leonor Varela
Jacob Vargas 贾克波·瓦格斯 Jacob Vargas
Luis Fernando Pe?a ....Memo
Giovanna Zacarías
Marius Biegai ....Camera man
Jake Koenig ....Foreman
Emilio Guerrero ....Ricky
Ursula Tania ....Prostitute
地区: 美国,墨西哥
语言: 英语,西班牙语
◎简  介 

  未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再也无法造成任何障碍,这个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讽刺的是,一条条国界边境又重新将地球分成了若干份。


    不远的未来,整个地球都被全封闭的国家分成一块一块的,任何边境地带都有重兵把守,成了不可跨越的禁地,分处在不同国家的人们,只能通过数码网络的方式进行联系。


    麦莫?克鲁兹(路易斯?费尔南多?皮纳饰)与父母和兄弟生活在墨西哥的圣塔安那的一个灰蒙蒙的小村庄里……圣塔安那是一个独立的农场社区,不过对于家乡的现状,麦莫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味地漠不关心,他一直梦想着去北方大城市的高科技工厂寻觅一份工作。


为了时刻准备逃离这里,每到晚上,麦莫就把自己一人关在房间,用一个自制的无线电去截听别人的谈话……然而麦莫和他的家人所不知道的是,现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已然成为了被攻击的目标,因为美国总部的国防特工早就已经标绘出了麦莫的无线电截听器,并认定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通过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的飞机,美国总部策划了一场破坏力惊人的大爆炸,不仅摧毁了麦莫的自制电台,还有他们家的房子。


受到罪恶感的驱使,麦莫还是离开了圣塔安那,一路向北前行,他需要挣钱,好帮助他的家人重新建立一个家园,随后他来到了有着非常厚重的城墙的提华纳市。在这里,麦莫遇到了一个名叫鲁兹(蕾奥娜?维埃拉饰)的年轻女子,她似乎对麦莫这个人非常地感兴趣,不停地向他提问题……当鲁兹独自一个人回到她的公寓之后,马上打开电脑,通过往她的身体里灌输终端,进行口头叙述,将自己这一天的经历描绘出来,电脑直接从她的记忆中截取了视觉画面和声音,鲁兹将这些被录制下来的影像放到网站上拍卖——那种感觉有点像是博客,不同的是,这些都是从大脑里直接复制下来的信息。


    第二天,令鲁兹感到无比惊讶的是,不仅有人买下了她的记忆,还付了比她预想的多得多的高价……于是鲁兹愈发地想要了解麦莫,而麦莫惟一关心的则是工作问题,可是他没有登陆互联网的电脑终端。


在鲁兹的帮助下,麦莫终于得到了需要的一切,这样他就可以让自己的身体与电脑相连,将体力通过终端传输到网络上,以此得到了一个在高科技工厂工作的机会。然而这里与麦莫最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工厂里处处透露着古怪与危险,工人们经常拼了命地劳作直到彻底地垮掉,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这些工厂才会得到“睡眠经销商”的绰号。


    当麦莫开始工作的时候,鲁兹也没闲着,她不断地将与麦莫有关的故事卖给她的那位神秘的客户……当这位“读者”的身份最终揭晓的时候,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三个陌生人联系到了一起,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还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幕后花絮


  未来世界的移民问题

《沉睡杀机》是拥有着墨西哥血统的电影人亚历克斯?里维拉(AlexRivera)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追究其创作的根源,主要是因为他对科幻作品深入骨髓的喜爱之情,里维拉说:“我是伴随着像《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这样的科幻小说长大的,当然,还有《星球大战》(StarWars)系列也曾带给我的深远的影响……在我还是个半大的小伙子的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就是《妙想天开》(Brazil)和《银翼杀手》(BladeRunner)。但是,当我长大一些之后,我也意识到尽管这种类型的科幻故事具备的是狂野的想象力和数不清的视觉特效,但里面仍然蕴含着许多等待开发的领域——所以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是不是应该创造一个机会,为科幻作品注入一些全新且充满刺激性的改变。”


一直以来,亚历克斯?里维拉都对那些与移民有关的故事充满着深厚的兴趣,因为在他看来,它们都是真实地反馈了现代社会的一个又一个窗口,里维拉说:“这里有太多值得关注的话题,包括全球经济、劳动法、边境政策、身份问题、乡愁以及归属感……都是与移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反衬着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现状。其实我本人从来没有上过正规的电影院校,之前念大学的时候主修的是政治学,所以我在《沉睡杀机》中所运用的视觉想象,完全是在不断地尝试与失误当中研究出来的。同时我所依靠的工具并不只有摄像机,还有大量的数码技术——从我开始制作短片的时候就它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主要的电影手段了,因为在我看来,摄像机是不可能捕捉到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的,所以我只好依靠一些辅助工具进行处理和补充,到了这部影片,电脑动画多用于呈现的是人物的想象世界,几乎与用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一样多。像科幻这种如此流行的文化分支,本身就是多目的化的,迫使着人们去正视这个世界的边缘问题,我希望可以通过《沉睡杀机》,让客观的主题推动数码方面的实践,而且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讲述一个全新的拉丁美洲人的故事,包括选择一种打碎了所有条条框框的视觉语言。”


亚历克斯?里维拉第一次有了要将《沉睡杀机》制作成科幻电影的想法,还要追溯到1997年,他当时住在纽约市,亲眼目睹了网络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如何飞速地发展的,里维拉说:“我记得当时有一期的《连线》杂志的封面就在以一种预告的方式标注着‘地球村’时代的即将来临……但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却开始严惩非法入境者,以强硬的手段执行着‘战役守护者’方案,在墨西哥边境加大了军队的部署,甚至建造了一座高墙。还有加州州长彼得?威尔森(PeteWilson),他积极促成了一系列议案的通过,包括同意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攻击移民的孩子,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状况有着说不出的古怪——科技让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国界和边境却比以往更体现出一种分化作用……但是,我仍然受到‘地球村’这个概念的强烈吸引,我想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那些巨大的边境城墙,感觉一定很奇特。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一可能性,想借着‘地球村’发展出来一种与未来有关的世界观,在经过了多年的推敲和研究之后,我终于制订了一个围绕着‘不远的未来’发展出来的故事框架,里面讲述的是科技的开放性和边界的封闭性,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再发挥想象力,慢慢地往里面添加一个又一个人物——对于我来说,制作《沉睡杀机》所经历的最为漫长的一个步骤,就是如果去了解这些角色,让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和我一起组成了编剧搭档的是大卫?里克尔,我们共同创造出三个主要的人物:麦莫?克鲁兹,一个来自于墨西哥的移民工人,通过网络在一家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的工厂里上班;鲁迪?拉米雷斯,一个美国兵,他远程操控无人驾驶的飞机保护全世界财团资产的安全;鲁兹?马丁内兹,一个利用博客兜售自己的记忆的记者,借助高科技来让人们看到她曾见证的一切。”


    最“朴素”的科幻电影


在亚历克斯?里维拉在迈入导演的行列之前,他是以剪辑师的身份服务于电影业的,他认为,任何科幻电影至少都要拥有两个必备的要素——其中之一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了,另外一个就是很有未来风格的故事环境了,里维拉表示:“单就这部《沉睡杀机》来说,我希望能够为科幻迷们带来一些以前从未曾见过的东西。我将焦点放在了一个来自于墨西哥的小村庄的年轻人身上,就像地球上的多数人一样,他生活在‘第三世界’,虽然出身于拉丁美洲的贫困当中,却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其实麦莫和我的爸爸有很多共同点,他差不多是在50年前移民到美国的。像这种科幻类的电影,所讲述的一般都是那种危难当中的紧急关头的故事,因此这里会站出来的英雄往往是警察或其他执法形象,但是在《沉睡杀机》中,我希望介绍的是一个全新的人群,即‘移民’,由他们来促成整个故事的发展。”


《沉睡杀机》所关注的那个未来世界,以一种有机的方式灌输进了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思想和理论,亚历克斯?里维拉表示:“我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拍摄一部规模最大的科幻电影,所以我决定另辟蹊径,制作一部‘最真实’的作品。影片中所讲述的那个故事所处的‘不远的未来’,就是照着我们现在的社会的发展速度模拟出来的,当观众想象着里面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时候,就不会完全本着‘看热闹’的心态了,而是会严肃地反思我们在未来会面对的一切。”


亚历克斯?里维拉在创造《沉睡杀机》中的未来环境时,主要受到的是两大灵感源泉的影响,里维拉继续说:“其中之一就是我研究并着迷了好久的有关‘地球村’的梦想,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更加感谢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让整个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另外一个就是我这个第一代移民的儿子特别关注的问题了,因为在我的亲戚中,仍然有未拿到绿卡的非法移民……其实我一直是以一种惊恐的心情,看着这个世界的等级分化越来越为明显的发展趋势的,现在边境地带越来越暴力、也越来越封闭,整个世界对移民的敌对态度似乎更是有增无减的。这个处处耸立着高大的城墙的‘自然村’看起来是如此地怪异,科技确实将全世界联系到了一起,可是又被边境和国界所分开,这也就成了《沉睡杀机》里虽然矛盾却异常真实的中心概念。面对着这样一个非常有讽刺意义的事实,也逼迫着我去想象,如果在未来这些边境地带被完全封锁起来,移民没有任何途径进入美国,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移民仍然待在他们的祖国,然后将他们的身体连接到互联网上,把所有的精力和体能都传输到在美国劳作的机器人身上——是不是这样同样也代表着一种‘美国梦’的实现呢?”


另外,当今发生的一些非常有时代感的事件,同样给予了亚历克斯?里维拉极大的创作灵感,比如说非常暴力的电视真人秀《警察故事》(Cops)、像“美国黑水”这样的私人军事和安全顾问公司、远程控制的无人战斗机、越来越盛行的在网络上找工作的现象、迫在眉睫的全球水源危机以及能够在互联网上共享的视频文件——其实在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中,很多概念都能衍生出一些科幻色彩,里维拉说:“毫无疑问,《沉睡杀机》是我自编自导的大银幕处女作,但是它与《星球大战》或《银翼杀手》却完全不一样,如果真的要拿出来比较,这部影片在科幻类作品中可以说是比较‘朴素’那一类,没有让人目眩神迷的精彩特技,只是在努力地做出一种真诚的尝试,利用科幻的手段来讲述一下我们现在的世界有可能造成的弊端,我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发人深省的好故事。”
---
看了個開頭,挺有意思的故事。一些對話擷英:
- do you believe that our future is in the past? (你相信我們逝去的未來嗎)
- no...
- you think it's funny? we had a future (我們曾經有過未來)

- everyday, long after the border has been closed, wandering souls keep coming, carrying nothing but their dreams (每天在邊境關閉后,遊蕩的靈魂仍湧進來,攜夢想外一無所有)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