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盗版的,错别字,排版错误到处都是,完全无法阅读。你看下面的读者评论就知道了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22:26
能够认真鉴别版本对错的人不多,如此也该对《三重门》小说有过认真一读吧,显然,这要比大苗和小强那样声称未读小说却忙于辩护的姿态要认真些。(真不明白,现在找点时间读本小说,有何困难呢?读完之后再发言,更不困难吧。)

假若真正读过《三重门》小说后,对照韩寒的前后言行,却又毫无疑心,并且勇于对质疑者的举止能盖上阴谋论的图章,这种后果,倒是一种奇迹。多少证明了读书和写书之间的区别尚不为人知的一个理由。所以,作为写书人身份之一的韩寒可以有恃无恐的开口——作者自证是难上加难。

然后,我们又要扶正到顶楼的一个话题,究竟长篇小说是如何定义的?难道真是靠文字量的多少来定吗?“段子集锦式”的文本结构可以勉强算入长篇小说的门槛吗?

但愿,大苗这般聪明的读者,还是赶紧找时间,好好读一遍《三重门》吧,否则,方韩大战硝烟散去后,还不懂长篇小说的说法,多么可悲可怜,分明是不长智商和知识嘛。
我也彻底服了。败了。
irving 发表于 2012-3-29 13:51
你不败才怪。其实你只要看主贴就知道作者的文学水平,再一看还有这么多人在捧他,更应该明白他们的鉴赏能力,就是一群文学盲嘛。特别是这个wolfzhang 我一再问他主贴如何,根本不敢吭声?好坏完全分不清。还有那个德方大姐,更甭提了,活活一个大批判的口气,就差说方舟子是反革命了。
有时我在想,宁可这网上挺韩寒的是水军,那还有救,否则真是愚不可及了。这亏得评论的是民间人士韩寒,是能够畅所欲言的,如果是在大跃进、文革中你说反话,那还不被唾沫星子淹死。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3-30 00:15 编辑
能够认真鉴别版本对错的人不多,如此也该对《三重门》小说有过认真一读吧,显然,这要比大苗和小强那样声称未读小说却忙于辩护的姿态要认真些。(真不明白,现在找点时间读本小说,有何困难呢?读完之后再发言, ...
test 发表于 2012-3-29 23:19
你以为他们读了三重门就能明白了,错,大错特错,这网上就有韩粉居然看全了韩寒的小说集,真亏了他有此耐心,我看他读经典都没有这么起劲过。
你不败才怪。其实你只要看主贴就知道作者的文学水平,再一看还有这么多人在捧他,更应该明白他们的鉴赏能力,就是一群文学盲嘛。特别是这个wolfzhang 我一再问他主贴如何,根本不敢吭声?好坏完全分不清。还有那个 ...
燕苗 发表于 2012-3-29 23:31
呵呵,我本来就不懂文学。你问我1988,三重门写的如何,我也只能用业余者的身份说还行。算快餐小说,可以看,但不见得适合你的胃口。不是人人都喜欢看名著,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看青春小说。

你问我主贴如何,我并不关心这个主贴的内容。所以无法回答你。至于李大苗先生的文学水平,我不关心也不在乎。我在跟贴中没有一次捧过他。如果你认为我捧过李大苗了,请给出链接证据。

我只关心韩寒代笔证据是否充分,方舟子是否耍双重标准。最近方舟子在围脖上为了攻击韩寒还耍了不少手段,有机会我还会转贴过来的。只是为了给大家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你们如何认为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关。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3-30 00:16 编辑
没明白,怎么现在打击的枪口又转向三重门的出版时间了? 你们要闹哪样?证明出来帮韩寒作证的全是骗子?  兄弟, 人世间还是有真情的,别跟着方舟子这么心理阴暗好不好,我看着都累。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08:51
我告诉你,有80位学者为汪晖背书,证明他的论文”《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没有抄袭,这怎么说?你不会觉得王彬彬指证汪晖抄袭是胡扯吧?
能够认真鉴别版本对错的人不多,如此也该对《三重门》小说有过认真一读吧,显然,这要比大苗和小强那样声称未读小说却忙于辩护的姿态要认真些。(真不明白,现在找点时间读本小说,有何困难呢?读完之后再发言, ...
test 发表于 2012-3-29 23:19
我已经在淘宝上预定了光明与磊落,如果收到书我也会对手稿是否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的。倒是你,真的看过韩寒的作品了么?

我几年前就写过一篇麦田随想。因为跟麦田在围脖上有次交锋。

麦田随想(2010-05-07 09:23:12)
标签: 杂谈分类: 网络爱好者

当塞林格写出《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名著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60年后的今天,有位网名叫做“麦田”的“守望者”,会对一名叫“韩寒”的小伙子进行“守望”,生怕他跌入悬崖了。

故事是从麦田先生发的一个博文《警惕韩寒》(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349a30100i3jb.html#comment3)开始的,他在文中使用一贯的互联网分析方式,对韩寒文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 “立场”这一结论”,“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太可疑了。”,然后得出了“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截至目前为止,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并且,是‘不论事实’地迎合。”这一结论。

韩寒的文字一向比较犀利,其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也很准确。这使得他确实成为一名公众人物,甚至成为“时代”周刊评选的最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是他的文字写了那么多,出两次失误完全是有可能的。

就拿他曾经贴出并自己主动删除的《嫖娼启示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f2969c0100hk55.html)来说,他自己也写过一些后来认为不合适的博文。在文章前的引言中,他提到,“(此文于五天前发表在我博客上,发表后立即消失了,但有些论坛已经转载,看到有人说新浪和相关部门和谐了此文,其实不是这样,这次他们是冤枉的。文章是我自己删除的,因为我无法考证我转载的网友的内容的真实性。我们对某些不合理的法规或者某些鸟事感觉非常不爽,但是,我们不能杜撰故事或者引用假事实来驳斥它,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和他们就没有区别了。我个人能力有限,经过了三天的考证,我依然无法证实引用部分的真实性,但常识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引用部分的具体内容被证实为不真实,那我愿意就此部分向相关部门道歉,向公众澄清,并且承担后果。特此前缀,此引用部分未经证实,我只是假设为真,希望大家保持独立判断。)”,如果就麦田先生的说法,那是属于不顾引用事实的讨论了,但是细追究下去,对于嫖娼罚款这一社会普遍现象,韩寒的批评又是很深刻的。因为有更多的事例证明,像这样的事情是常常发生的。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不是“这一具体事实”而是“这一事实存在的现象”进行评价,又有何不可呢?从韩寒的引言可以看出,他提出了“希望大家保持独立判断”,正是希望别人不要对他的观点盲从。

还有一次,有个以韩寒名义的人,发了个《不要给西南灾区捐水了》的帖子,韩寒后来对此在《诸恶与众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hy9k.html)一文中进行辟谣,说文字不是他写的。并且在大众对此进行纷纷积极响应支持的时候,韩寒仍然提出,他的观点是在红十字会收取高额手续费和不公布捐款去向的前提下,“不会向官方机构捐款”,但是红十字会取消了手续费后,他就捐了。他鼓励大家能够捐款行善。也就是说,大众的情绪倾向于不支持红十字会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屈从于大众,而是积极劝大众“行善”。

萧楚浚网友指出,“你的结论比较可笑,你真的全看过他的文章吗?在家乐福事件,在莎朗斯通因汶川地震发言以及表明与达赖关系后被网页唾骂而韩寒为其辩驳时,你知道你所谓的“大众”是如何的痛骂韩寒或者认为他终于‘错了一回’而欢欣鼓舞吗?”,提到了比我更恰当的例子,说明了所谓的大众情绪,实际上有时候是被煽动起来的民族感情,在这点上面,韩寒不仅没有迎合,而且是极力反对大众的这种倾向,并独立的提出自己的看法的。

在现在只能读通稿,平面媒体不可能有韩寒这类的文字,而且在网络媒体写个博文还要被隐藏为私密的时代,说什么迎合大众,那都是胡扯。迎合大众的文章何以被隐藏?如果韩寒会说错话,那也是他说得多了,有部分可能会有问题。我不认为他是“一贯正确”的。然而,如果迎合大众的文章都要被隐藏那么,就要先追究这个隐藏机制。而不是警告或者警惕这些文字被隐藏的人。如果解决了这个隐蔽的战线,那么怎么说韩寒都是可以的。因为大家在同等地位的平台上言说,韩寒的任何一点笔误或口误,都可以做为麦田先生的批评对象。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在官方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的时候,让别人警惕他批评官方的言论,就很可能在维护这个隐藏的体制。

我看了麦田先生博客中的种种雄文,有关于网络趋势的,有关于网站发展的,又关于媒体趋势的。无论如何,文字中有对媒体的最关键的地方做披露么?新闻自由,还是言论自由,还是新闻通稿?网络管制,文字审核还是网络被墙?这些都搞不清就来贸然评论,我只能说麦田先生的思路是可疑的。他对韩寒的“纠偏”是有方向性的错误的。

麦田先生对韩寒的文字提出的异议,还在于认为韩寒进行炒作。我当时在他的围脖上评论了以上内容之后,又针对炒作本身做了如下的评价:“如果说韩寒需要包装,需要炒作,那么我宁可小人般的相信,蚂蚁网的麦田先生也一样靠批评韩寒,在炒作自己及其网站。我宁可更深入的相信,麦田先生也可以做兽兽,一样可以在车展每天拿十几万的酬劳。”可能这句话是有点过激了,但是我表达的是,麦田先生恶意的评判韩寒,是也存在炒作的成分的。如果麦田先生能恶意的想象韩寒,我为什么不能恶意的想象麦田先生呢?

麦田先生博文中列举的事例,有些是对的,有些可能是错的,但是得出的结论(那个“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却很突兀,我认为是不合逻辑的。我并非接受韩寒所有的观点,我只是对麦田先生认为“韩寒没有独立思考”这点极度的不认同。

麦田先生认定韩寒没独立思考,写的文字都迎合了大众,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他写出了大众想说的,所以做了大众的代言人?公共知识分子的力量不就在这里么?当麦田先生还不敢说的时候,韩寒已经说了。我只能报以对韩寒的尊敬和对麦田先生的“守望”行为的鄙视了。在“韩寒”类的人物还非常缺失的今天,对韩寒的“不独立思考”的批评,会让更多的80后蜷缩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不再思考深刻的主题,不再探究社会不能独立思考的真正原因。

值得深思的是,在我在麦田先生的围脖上写了上述评价的话之后,麦田先生说了一句:你很无聊。然后就把我拉黑了。不仅如此,还把我的评论纷纷删除了。后来看到评论的阿神啊网友提到“怎么评论越来越少了?是您老在删吗?真是费解…(”,我很想回答他一下:正是如此!可惜我发不出来。麦田先生已经为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对支持他,说他“认真”的网友言论非常赞同,却对一个批评他,反对他文字逻辑的人处以这样的态度。当然,拉黑是他的自由。不过,听不得批评言论,我觉得可能是麦田先生的最大问题了。

回过头来,再谈谈谁是大众?是官方所引导的舆论所影响的大众,还是民众对官方的普遍质疑的状态?是民族主义情绪,还是民粹主义的情绪?连岳先生说“在家乐福事件是,韩寒就不迎合大众。而且韩寒的‘大众’,放在社会,往往是小众。”。这点也许说的更清晰了,麦田先生理解的大众,也许是他认为的网络大众,还不包含在新华网和毛左网站的那些有激烈言论的网友。

公共知识分子应该一直站在官方的批评面,这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因为对公权力要时时保持警惕。我想如果官方宣布实行阳光政策的时候,韩寒应该会第一时间出来拍手支持的。不过,目前可能么?如果不可能,那就他当然可以继续站在官方的批评面。韩寒也许在炒作,韩寒的文字里面有些问题,但关键是:麦田先生敢写这样的文字么?最后做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人,不会是“守望者”麦田先生,还依然是那个“韩寒”。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3-30 00:18 编辑
没明白,怎么现在打击的枪口又转向三重门的出版时间了? 你们要闹哪样?证明出来帮韩寒作证的全是骗子?  兄弟, 人世间还是有真情的,别跟着方舟子这么心理阴暗好不好,我看着都累。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08:51
你根本没有亦步亦趋地研究韩粉论战的全过程,只忙着打击方舟子了对?,要学会正反两面的意见都要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道理要时刻牢记。
好好看看方舟子最新成果《韩寒的同学证实<三重门>“手稿”是抄稿》,无论信不信看看总没坏处,看了再驳斥也不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z2k.html
你以为他们读了三重门就能明白了,错,大错特错,这网上就有韩粉居然看全了韩寒的小说集,真亏得他的耐心,我看他读经典都没有这么起劲过。
燕苗 发表于 2012-3-29 23:43
读过,比没读过的要好,起码礼貌上对得起读过该书的对方立场,也尊重双方的讨论。反之,无话可说。
@方舟子 : 让罗永浩上英语频道表演哑剧啊?打假资金既不是我我发起又不是我管理的,让打假资金发起人之一司马南去和罗永浩辩论,那更合适。去哪个频道哪个媒体都行,司马南最不怕的就是流氓。//@shanghaiscm:建立方舟子与老罗上央视英语频道。方舟子与韩寒上对手栏目
[原创]评方舟子最新博文(韩寒的同学证实“手稿”是抄稿)

11298 次点击
98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渴望双飞 于 2012/3/26 19:35:4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中间地带
     哈哈,好久没认真写原创帖拿方教主开涮了,因为教主最近忙着应付老罗对他滥用基金骗钱的质疑,对于咱们关心的倒韩大业,一直是东转一篇西抄一篇粉丝们的“铁证”,而方粉们极低的智商,又决定了那些“铁证”只能起到娱乐效果,哎,倒韩大业进行到现如今这个困境,教主难辞其咎啊!

     还好方教主今天终于奋起,又开始在博客发表长篇质疑博文了,根据最近土豆网采访视频素材,提取“有用”信息,矛头直指韩寒《三重门》手稿为韩寒抄稿!http://fangzhouzi.blog.hexun.com/74102036_d.html

     读完全文,掩卷长叹,既生舟,何生寒啊!! 这篇博文,基情四射,充满了对韩寒的浓浓爱意啊!

     原文说:“ 《三重门》书稿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审了两个月后,写了修改意见退给韩仁均。郏宗培很肯定地说,在他们审《三重门》书稿时,韩寒还没有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因为当时韩寒获奖是很轰动的一件事,郏宗培说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一出来他就知道了,但在他们审《三重门》时,并没有韩寒获奖的信息。那么,上海文艺出版社退稿的时间不会晚于1999年三月底,按审了两个月算,他们收到《三重门》书稿的时间在1999年1月,即1999年1月时《三重门》已完成。郏宗培的说法虽然是事隔多年的回忆,但有另一当事人吴仁的佐证,二人无作假的动机,说法合情合理,更为可信。”

     不细心的读者,读到这里,心里一定非常的认可了方老师的说法:郏宗培收到《三重门》书稿的时间在1999年1月,即1999年1月时《三重门》已完成。

     其实,只要稍微看一下原采访素材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01SbfdOanc/ 郏宗培素材)就会发现,方教主又开始玩弄他的乾坤大挪移手法移花接木,构陷韩寒了!

     第一:当事人郏宗培并未肯定的说:收到书稿时间为1999年1月。而是说,当年审稿的时候,并不知道韩寒是新概念大赛的一等奖获奖者。而当记者提出疑问说:韩寒自诉三重门是新概念大赛之后写完的时,郏宗培反问:新概念是2000年搞的吧?当明确是99年时,郏宗培又反问:是下半年年底吧?最后明确是3月28日时,郏宗培才说:反正当时我不知道他是新概念获奖者这个信息。这就说明,当时审稿的时候,韩寒并没有告知郏宗培自己获奖的事,而当时新概念大赛一等奖获奖者20人,郏宗培最多只知道有新概念大赛这回事,他又怎么可能记住每一个获奖者的名字呢?郏宗培又怎么可能会留意到一个韩寒呢?所以他当时不知道韩寒是获奖者,一点不奇怪,而并非教主所说,审稿的时候还没有新概念大赛!其实,这在视频7分钟左右时,郏宗培说的一句话也佐证三重门退稿时间绝非1999年3月以前,郏宗培说,当时他们退稿后,不久,就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上海文艺出版社内部还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会错过这样一部作品。再搜索一下三重门第一版出版时间,更加证实,方教主是在故意构陷撒谎!三重门第一版出版时间,是2000年5月,三天内三万册就脱销了,并且紧急加印!如果如方教主所说,1999年3月份文艺出版社退稿,事隔一年多,又哪来的“不久”呢?(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9%87%8D%E9%97%A8 三重门 维基百科)


     第二:另一当事人吴仁的佐证,只是证明,当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收到三重门的手稿,是通过吴仁推荐来的,郏宗培很明确的在视频里面说:吴仁当时就是很单纯的推荐了这本书。但是方教主却巧妙的移花接木为:吴仁为收到《三重门》书稿的时间在新概念大赛之前做了佐证! 而看完全部视频,很明显,拨通吴仁电话的时候,只是确认了当年是谁推荐这部手稿,而根本没有涉及时间问题!记者与郏宗培关于时间问题的讨论,是在挂掉吴仁电话以后!这个时候,吴仁怎么可能就三重门手稿退稿时间作什么“佐证”呢???方教主真是阴明啊!



     方教主,你苦心积虑的如此对待韩寒,究竟是对韩寒有着多么深的“爱意”和基情啊!!




(补充)





(本文只是意在揭露方教主的移花接木的构陷手法)


很久没有针对方教主的博文写原创帖了,今天把以前针对方教主博文写的消毒贴总结一下,加上这篇,5篇了,看来我也算是铁杆方粉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e=1&1=1#8086960
看了方舟子的博客,很诧异居然有人支持他如此“打假”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e=1&1=1#8090402
读方舟子最新博客有感方舟子走火入魔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e=1&1=1#8130051
剥皮剔骨,看穿方舟子诡辩术中的伪逻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e=1&1=1#8136399
到底谁是答春绿?-评方舟子为张放老师辩护博文

转至第62楼第 62 楼 kxjhk 2012/3/27 9:43:27 的原帖:
其实好好想想,要支持方舟子的论点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韩家父子有先见之明,预见到《三重门》手稿会在上海文艺出版社躺上几个月然后退稿。不然的话,那边要是将小说出版,这边还在同学面前表演写作《三重门》那不是马上就穿帮了,还用的着等着13年后教主来打假吗?





转至第6楼第 6 楼 渴望双飞 2012/3/26 20:00:31 的原帖:
  韩寒在三重门出版后,多次在公共场合说过,写书的时候,同学们是看着他一页一页写的
  
  如果方教主的说法成立,1999年1月,韩寒的手稿就送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审稿了,请问,韩父和韩寒智商有那么低吗?1月已经送稿了,3月以后还在教室抄稿制造写稿证明,并且大肆宣传,难道不怕上海文艺出版社审稿编辑出来穿他们的帮??

这得多低的智商,才会有方教主那样的想法,并且认同方教主的说法啊?
这个是盗版的,错别字,排版错误到处都是,完全无法阅读。你看下面的读者评论就知道了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22:26
好,请买正版阅读。
竹南:凡是写得好的,都可以用"韩寒写作不好"的证据来质疑有代笔.
凡是写得不好的,那可以戳穿另一个神话:"韩寒压根就不是天才".是shit,骗子....

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思路很清晰啊,我一直看着呢,闹那样就不清楚了 ...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22:28
是谁写的且不争论,只问好不好?
竹南:凡是写得好的,都可以用"韩寒写作不好"的证据来质疑有代笔.
凡是写得不好的,那可以戳穿另一个神话:"韩寒压根就不是天才".是shit,骗子....

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思路很清晰啊,我一直看着呢,闹那样就不清楚了 ...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22:28
只问你,问题1,小说的文字如何?2,对人物的描述如何?3,情节如何?
方舟子,你没有下回了 (2012-03-04 21:39:58)转载▼标签: 方舟子韩寒打假诽谤质疑杂谈  
本文是对方舟子3月4日的最新文章《韩寒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是内定的》的分析。本文目的在于梳理方舟子此文的最新论据和论证,揭露他诡辩及恶意质疑的实质。此文并非为韩寒辩护。因为,值得律师辩护的前提是:控方要讲理,以及有明辨是非的法官和陪审团。现在在法官的缺席下,方舟子居然私设公堂,毫不讲理,撒泼耍赖,对辩护方不断拿出的证据丝毫不采信。那还有辩护的必要么?方大律师的人格难道不该质疑?对方舟子诡辩术的彻底分析,请见拙文《问心有愧:对方舟子自辩书的文本分析》(哲学老怪的微博和博客)。




下面开始分析。(方此文虽长,但干货很少,故抓住精华分析,并非全文。略去部分用省略号表示。)




【韩寒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是内定的 [原创 2012-03-04 17:51:40]   】




老怪按:方舟子的题目一向很有讲究。质疑韩寒到了今天,到了决战的时候。这篇文章,标题已经不是质疑,不是“分析”,不是“之谜”,而是直接给韩寒和新概念组委会判了死刑。这个极其强硬,盖棺论定的标题一出,下面的结局就只有三种可能。一:方舟子此文所写的符合标题,内容属实,铁证如山。如果是这样,衷心希望挺韩的网友倒戈,并让公权力介入,起诉韩寒和新概念舞弊案;二:方舟子有一定证据,但远非铁证,那该标题就属于夸大,有恶意质疑,误导舆论之嫌,方舟子理应出来向当事人道歉,媒体也不该刊登方舟子的此类文章;三:如果我们发现,方舟子的论据纯粹捕风捉影,论证纯属诡辩,那么,方舟子就是涉嫌诽谤罪。希望挺方的网友倒戈,并让公权力介入,将诽谤者方舟子绳之以法。




所以,这三种可能:一、韩寒和新概念犯罪;二、方舟子夸大;三、方舟子犯罪。必有一种结果出现。让我们本着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共同分析此文,看看到底是什么结果。




在分析开始前,提醒各位网友。对方式诡辩术的全揭露请参考拙文《问心有愧:对方舟子自辩书的文本分析》(见本人微博和博客)。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我前文所分析的方舟子所代写的刘菊花自辩书,是方式文风的集大成者,有着极其高超的诡辩技巧,难度远甚于此篇(因为自辩难,质疑易)。所以,看过我这篇揭露文章的网友,可以不看老怪的分析,直接尝试自己去分析方的这篇文章,相信肯定可以得到和我相同的结论。




【  我在《“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一文中列举了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过程的一些疑点,令人怀疑其中有诈。对此《萌芽》编辑李其纲、主编赵长天和作家评委叶兆言都有所回应,一些原本模糊的细节变得更加清晰了。】




老怪按:以前方舟子所说的疑点,到今天的坐实罪名,关键取决于新的证据和论证。方舟子这篇文章的主要工作,也就是提供这些新证据和论证。对于旧的论据,方也说了,只能算是疑点,所以,且看他有什么新说法。




【韩寒在1999年参加《萌芽》主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但是这个奖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获得的:韩寒并没有和其他入围参赛者一起参加复赛,而是在第二天单独为他一个人进行补考。如果和其他人一起复赛,题目是各个评委当场表决后决定的,没有作弊的可能,而单独为韩寒一个人补考,就有了作弊的可能。】




老怪按:方舟子先是精心筛选证据,只选择对他有利的证据(这叫“方式筛选”,见拙文《问心有愧》)。一个人补考,有漏题的可能。但多人的考试,难道就没有漏题的可能性?实际上,倒韩者也曾质疑过“咬过的苹果”漏题的可能性,这里为什么说“没有作弊可能”?因为,这段话目的,就是要暗示一个人考试作弊的可能性极大。




【甚至让人觉得,正是为了便于作弊,才让他一个人补考。补考过程中的各种难以消除的疑点,也直指这种可能性。】




老怪按:这里是极强的语言暗示。且看下面两个命题:命题1:一个人补考,有作弊的可能。命题2:因为有作弊的可能,所以安排一个人补考。方舟子巧妙地利用“甚至让人觉得”这种自说自话的方法,把真命题1暗示偷换假命题2。最后,用“直指这种可能”,把命题的可能性偷换成命题的必然性。




有意思的是,方舟子以上所说的,大家十三年前就知道,根本不是什么新证据。而现在经过方舟子这样一写,读者的心理不知不觉地渗入方的暗示,不坚定的读者已经开始存疑了。这就是为什么,韩寒十三年来写了大量的书和文章,广大的读者从作家到普通百姓都很少怀疑他;而方舟子却只花个几天时间看几篇文章,就能断定,百分百肯定韩寒代笔,并由其一连串的质疑文章和微博引发起中国媒体舆论网络的滔天巨浪。方舟子的这个本事,其实就是一套诡辩术,我在《问心有愧》一文中有完全的揭露。




【韩寒去参加补考的经过,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是这么说的:1999年3月28日(星期天),大约上午9点钟左右,。。。。。。《儿子韩寒》是2000年出的,事隔才一年,记错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意说谎),注意两点:一、韩寒是在9点左右没多久接到让他补考的电话通知。二、为他争取补考的是《萌芽》杂志编辑胡玮莳。】




老怪按:这里说了一个证据,用的是韩仁均的回忆。最后的结论是:韩仁均不可能记错,除非是说谎。我不去谈这个证据。这里要揭示的,是方舟子获得这一证据的方式。这对看出方式诡辩与暗示术,大有好处。




方舟子说“《儿子韩寒》是2000年出的,事隔才一年,记错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意说谎)”。这里,用到的是“方式篡改”+“方式转折”的组合拳(定义见拙文《问心有愧》)。首先,事隔一年,无法推出记错一个时间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大家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因为隔了一年,所以很可能把当初某天某事的具体时间记错。




但更巧妙的篡改在这里:方括弧里说,除非有意说谎。而这里的标点符号,正是方式诡辩的精髓。因为前面说了,记错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他也承认有一定可能是记错的。但括弧里说,除非有意说谎。那他又完全否定了记错的可能。为什么用括弧?因为,这句话是一句彻底的自相矛盾句,用括号才能遮掩他的诡辩。




这里是典型的“方式转折”,先是说得留有余地,说不大,没有说完全不可能记错,但后面括号里完全否定,最后给你的印象是,方说得有余地有道理,韩仁均不会记错,除非撒谎。他这样写,是为后面证明韩仁均说谎铺垫。




证据是死的,但解释证据的人是活的,绝对不能靠虚假论证来错误解读证据。文学类作家,如果吹牛皮,如果代笔,他作品的文学价值不会消失;科学类作家,如果虚假论证,他的科学成果就是垃圾,以后的科学文章,也不能去相信。如果方舟子用了这种诡辩术,那我们还是否要相信方舟子的其他论证?




有了这个基础,我下面的分析将比较简单,只要我点拨几句,读者应能自己判断。




【赵长天自2000年起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说法都相当一致,记错的可能性也不大,却与韩仁均的说法大不相同。】




老怪按:“方式篡改”。说法相当一致无法推出记错的可能性大。可能第一次都记错了,但以后记住上一次记错的。难道只有每次采访错得不一样才是真的记错?




【按赵长天的说法:一、在10点左右评委评完一等奖后,才电话通知韩寒补考。二、提出给韩寒补考的是两个评委,叶兆言和陈思和。李其纲说是“爱才惜才”的叶兆言。此外,赵长天还明确地说,韩寒是在“大概中午11点”赶到考场的。】




老怪按:这里,用了“明确地说”,但后面明确的说的内容,是“大概”。也就是说,赵长天也不能确认韩寒是否中午11点到。这个时间点是非常关键的,而方舟子却把它做实了,居然成了他后面的“证据”。




【。。。据赵长天说,9点评委们才开始开会(因为这是开会的时间,所以可以准确地确定下来)。评委们要讨论确定一等奖获奖名单,增加获奖名额,然后由公证员公证,这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直到一等奖名单确定了,公证员也已离开了,才想起要打电话问韩寒,时间在10点左右比较合理。】




老怪按:这里提到了开会时间是9点。那么,9点以后任何时间理论上都可以给韩寒打电话。而后面那个”时间在10点左右比较合理”,这只是方舟子的猜想,而用“比较合理”一词,再次对读者进行洗脑。




【赵长天说:“我们一般是9点钟开会,所以我当时我就说大概是10点,至于确切时间你让我回忆到底一定是几点钟,我说不太清楚,韩寒到底什么时候到的,好像大概11点左右,也只是个大约的时间。至于网上那个很清晰的做这个事需要几分钟那个事要几分钟来推算,我只能说我说不清楚,确实我也没有这么好的记忆,究竟是9点40分呢还是9点50分呢?”




赵长天把“10点左右”的时间放宽到“9点40分”,这是下限了,因为再往前推就变成“9点半左右”了。实际上一般会把9点40分也算成9点半左右,而不是10点左右,我们姑且尽量为韩寒着想,就算是在9点40分评委们想起来让胡玮莳去给韩寒打电话。】



老怪按:  这里赵长天已经说了,记不清楚,那他的回忆还值得采信到精确的时间点么?可靠么?为什么不问打电话的胡玮莳核实?时间为什么不可能是9点没多久?这里,方舟子开始用胡搅蛮缠,用大堆的数字,虚晃一枪,最后也没有个定论,却把读者脑子也糊涂了,而不知不觉接受了方舟子的说法。读者容易忘记,方舟子的说法,只是所有可能性中的一种。




【。。。从金山汽车站到考场青松城大酒店大约63公里。当时金山到上海市区的高速公路还未开通,据韩仁均任副总编的《金山报》在2006年报道,在高速公路开通之前(2001年之前),“市民从金山出发到上海市区,快的要2个多小时,如果遇上堵车什么的,3个多小时也到不了。”有人说这指的是公共汽车,但从报道看不出来。。。】




老怪按:这段证据,又臭又长,我省略了前面,无非说韩寒出门,找车的时间。这些时间都很有伸缩性,方都把他们作为证据。




只评论最关键的部分。《金山报》说,“市民从金山出发到上海市区,快的要2个多小时”。按常识说,报纸报道普通市民出行,而且还是10多年前,肯定是说得是公共汽车。而即使方舟子想不通这点,要怀疑也可以,但不能反过来用作衡量打车时间的证据。可大家看,方舟子由于证据中没有提到“公共汽车”这四个字,就把它拿过了作为韩寒打黑车时间的证据。




【但是韩氏父子在9点左右就接到补考通知,也就意味着该通知不是各个评委讨论、授权的,而是《萌芽》编辑擅自做出的,是《萌芽》已内定了要让韩寒补考获得一等奖。】




老怪按:这句话,又是方舟子诡辩术的精髓。即使是如方舟子所说(后面将证明方的证据是多么苍白),《萌芽》编辑做出决定让韩寒补考,这充其量最多只能说,萌芽不符合规范,没经过评委会讨论就就想到了再给韩寒一个机会,而怎么也不能得出《萌芽》内定了要让韩寒获得一等奖。




要看清这点,我们对比这样一段文字:




“我到现在都以为文科硕士论文就是综述一个问题,能说清楚就不错了,谁能指望一个硕士生有多么高深的理论水平要通篇原创呢?至少我没有这样指望自己。”-----摘自方舟子代笔其妻子刘菊花的《问心无愧》




这句话是偷换概念用到极致的水平。思维不严密的的朋友,肯定会觉得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会被他骗过去。请再读一遍,好好吃透这句话,以后就不会被方骗了。请看哲学老怪的分析:




“硕士生没有高深的理论水平”,这是大前提。正确。




没有高深水平,所以不需要“通篇原创”,这是推论。也正确。




一般逻辑不好的读者,读到这里,会被方舟子说服。是啊,硕士生不需要通篇原创,刘菊花抄点别人的,很正常啊。




但是,此“原创”非彼“原创”。




硕士生不需要原创,是指硕士生不需要理论上的创新;但并不是指说说是论文里的内容可以是抄的。所以,硕士生不需要“原创”,但至少需要“创”,不能“抄”。




再回到前面那句,“不需要通篇原创”,这里有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在学术论文里,原创的永远只能是一小部分,不可能有通篇原创的论文。而他在原创上故意多余的加上“通篇”二字,巧妙地把读者引入了“通篇原创=通篇都是自己写”的逻辑陷阱。




大家看,这种“方式偷换”的伎俩,是何等高深?居然最后活生生地可以把“硕士生不需要原创”这一真命题偷换成“硕士生可以抄袭”这一假命题!




再回到这篇文章:“而是《萌芽》编辑擅自做出的,是《萌芽》已内定了要让韩寒补考获得一等奖。”




同样的,方舟子活生生地把“《萌芽》编辑部擅自作出补考决定”这一命题(姑且按照方的说法是真的),偷换成《萌芽》内定韩寒获一等奖这一假命题。




前者是不规范,后者是舞弊,天壤之别。可这就取决于方舟子的一句话!




 【有几条佐证表明韩寒的获奖已经被《萌芽》内定:。。。。。。最后的20名获奖者是包含韩寒在内的,那就是说,在有人提议给韩寒补考之前,评出的是19名获奖者,这个数字很奇怪,既然掐到什么分数是可以随时变的,为什么不评出一个整数?不就是为了给韩寒留一个名额好补足20名吗?】




老怪按:因为是19个而不是20个,方舟子终于证明了萌芽违规,是有意给韩寒预留了一个名额。这就是你的证据?很可笑的是,这恰恰是本文,唯一能都落实的数字证据。




【 二、。。。。事实上,如果我没记错,韩寒的得奖的排名也是很靠后。后来为了宣传,有意无意拔高,这是另一码事。”(叶兆言《也算多余的话》)与李其纲所说相反,意指韩寒参赛文章没那么好,《萌芽》为了宣传拔高韩寒,韩寒是《萌芽》推出的。




三、韩仁均说韩寒补考的机会是胡玮莳争取来的,赵长天和李其纲则说是评委叶兆言(或者包括陈思和)提议的,回避《萌芽》的作用。但是胡玮莳在2000年接受央视《对话》采访时,说:我想韩寒不获奖可惜了,。。。并没有讳言自己的推动作用,”。。。。。】




老怪按:这两段无非写得是:评委几个当事人说话不一致。而道理已在方舟子的引文中给出了:“后来为了宣传,有意无意拔高”。可见,这些不一致是由于后期萌芽推销时的包装,但方舟子用“方式偷换”的诡辩术来进行暗示,把“拔高宣传”偷换成“造假舞弊”。同样的,拔高宣传和造假舞弊,有天壤之别,而方的目的是要把事实上的前者误导成后者。




 【四、在为什么要破格给韩寒补考机会时,赵长天、李其纲、叶兆言都提到钱钟书、吴晗当年考大学时数学零分还是被破格录取。。。。。。韩寒多门功课不及格,与钱、吴还有可比性,那么以钱、吴类比,是不是意味着评委们已知道了韩寒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萌芽》此前已与韩寒有接触(甚至与韩仁均熟悉),了解他的情况,所以要把他推出来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做宣传?】




老怪按:把韩寒和钱锺书吴晗比,正常人会给出下面这种解释:评委认为韩寒的初赛文章好,那么,如果韩寒复赛文章依旧好,那么,韩寒就是钱锺书和吴晗,可以如他们一样破格(钱吴是不看数学成绩,而韩寒是补赛)录取为一等奖。这种解释,难道不合情合理么?为什么方舟子就能联想到,提到钱锺书吴晗,只能是因为他们早就认识韩寒?




【不管怎样,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韩氏父子如韩仁均在2000年所说,是在9点左右即动身前往考场,才有足够的时间赶到,而《萌芽》也已为他预留了一个获奖名额,而此时评委们还被蒙在鼓里。那么,韩寒的获奖,就是《萌芽》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策划的,所谓“邮路不通”韩寒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只是一个让评委同意让其补考的借口,可能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老怪按:这是全文的论点。为了让读者对 “内定”这个罪名深信不疑,方舟子用上了 “方式偷换”加“方式篡改”加“方式转折”,这三大法宝。

思考题:请读者用你对方式诡辩术的理解,来分析方舟子这三大法宝在此段引文中的运用。




(又记,在写完此文后。倒韩网友在我博客留言,问我为何没有解释下列两个疑点?1. 其他选手是收到挂号信的,而且通知是寄去韩二(原评论如此)学校的,邮路是畅通的。怎么收不到信?2. 20个一等奖是公证人员还在的时候就证实的,补考的时候公证人员已经离开了。原来20个补了一个还是20个?请解释。

老怪回答:我以为这两个疑点都是伪命题。当时本文限于篇幅,没有回应。这里既然有的网友不依不饶,我回应如下:

1. 如果挂号信属实,那有证据,可以查,在查到前都是主观猜测,不能作为证据。而即使挂号信也不代表100%送到率。寄到松江二中是胡玮莳回忆的,可能有误,即使正确,那学校里没收到信也可能发生,也和韩仁均说的家中没有收到信,不矛盾。

2. 原来说的评出优胜奖(一等奖)10~15名。那么从16名以上,都是增加的名额。由于作品好,评委希望多增加些一等奖,而增加到16,17,18,19,还是20,21都没有硬性规定。在提议韩寒补赛前可能是提议了19个,也可能是没有最终确定。而提议韩寒补赛,公证之后才正式确定了最多20个,但如果韩寒补赛失败,获奖名单最后就是19个。我的数学课上得这么样,是不是比方舟子好多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倒韩的网友满意。:-) )




【如果让韩寒补考是《萌芽》为了保证韩寒能够获奖而策划的一个局,那么为了保证他能顺利通过补考,也要让他为补考事先做好准备。而种种迹象也表明,韩寒补考的作文《杯里窥人》不是现场完成,而是预先备好的,且听下回分解。】




老怪按:还下回分解?方舟子,不好意思,你没有下回了。




有人说,我们不能剥夺方舟子的言论自由。是的,公民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就像证券市场每个人都有看多看空的自由一样。但在证券市场,如果操纵价格,误导散户,造成极大社会危害,是可以被判“市场终身禁入”的。同样,方舟子恶意质疑,误导舆论,构陷他人,造成极坏社会影响,是不是要是被有良知的媒体舆论终身禁入?




有良心的公民,不能让方舟子有下回了。




有良知的媒体,不能让方舟子有下回了。




公权力,你该介入了,不能让有方舟子有下回了。




披着伪科学精神外衣的恶意诽谤者,方舟子,你,没有下回了。
















哲学老怪




2012年3月4日  英国
问心有愧:对方舟子自辩书的文本分析 (2012-03-03 08:03:09)转载▼标签: 科学精神方舟子韩寒刘菊花抄袭打假质疑杂谈  
本文是对方舟子代表作的文本分析。方舟子博客在2011年4月28日发表的署名方舟子妻的《问心无愧》,也就是方舟子所写的自辩书。是的,我没有写错,你也没有看错,是方舟子写的自辩书。我敢百分百肯定,此文并非刘菊花所写,而是方舟子代笔。我的铁证将在文中给出,但这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这篇自辩书,其实是方舟子文风的自白书,里面暗藏着方舟子品牌核心价值的终极秘密。


纵观这篇自辩文章,全文1366字,从布局谋篇,到行文用词,甚至到标点符号,都大有深意,延续了方舟子的一贯风格。十多年来,方舟子就是靠着这种文风,靠着这种蛮横劣质的方式逻辑,蒙蔽了很多善良的中国人,包括曾经的我和曾经的韩寒。方舟子也由此获得了极大的公信力,成为了科学理性的代表和中国打假第一人。但方舟子,请你相信,没有人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本哲学老怪旅居英国,和方舟子没有任何私怨。但当末日的审判的号角吹响,就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吧。就让老怪作为广大群众的代表,给你来一个清算和了结吧。


闲言少叙,现在开始全文分析。注意,本文是真正的“全文”分析,也就是每句话都不漏,采样的是文本中的样本全体,而非方舟子式的选择性证据。我花大力气这样做,一方面为了全面客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篇文章的确句句有着不可磨灭的方式烙印,实在是不容错过的经典教材。


文本来源:方舟子新浪博客。带【】号的是引用原文。“老怪按:”,是我的评论。


【问心无愧 (2011-04-28 07:54: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打假

作者:方舟子妻】

老怪按:简单的抬头,里面水很深。


先看标签。标签是新闻打假。也就是说,方舟子认为,《法制周刊》刘菊花涉嫌抄袭(注意,记者虽然掌握了大量证据,但标题还只是用涉嫌)的报道是假新闻。结合“问心无愧”的标题,这个标签给这篇自辩定了基调:非但不道歉,而且还要打这个新闻的假。


再看作者署名。不用刘菊花本名,而仅用方舟子妻,目的有三:

1. 方舟子要让人认为,打刘的本意是打方,给人记者歪曲报道以对方舟子打击报复的印象。

2. 隐藏刘菊花的名字,使得刘菊花抄袭的真相被更少人记住。

3. 方舟子不愿透露妻子名字,和他不愿透露女儿年龄一样,也是正常地在保护个人隐私。但这正说明他并不是没有隐私保护意识,而是有双重标准。反观他的行为,他屡屡表现出对他人隐私的无情践踏。


【 如果不是被指责“涉嫌抄袭”,】

老怪按: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给事件定性。“涉嫌抄袭”用引号,表面上是引用,但暗示否定。


【我不会再把自己的硕士论文翻出来看一遍,我甚至已经在作品存货里找不到它了,】

老怪按:试图给人印象:这篇论文不重要。言下之意是:打假这篇不重要的文章,没有意义。而实际上,硕士论文是给了刘菊花最高学历的必要条件,对她个人人生上的意义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极其重大的。


【最近还是请朋友帮忙从网上下载一份寄给我重温了一遍。】

老怪按:这里很可疑,常识判断是在撒谎。网上揭发刘菊花,最急的人是方舟子。他整天挂在网上,别人批刘菊花他肯定会去找她的论文查对,刘菊花问老公要一份就可以了,还要请朋友帮忙?现在这样写,是暗示这场风波和方舟子无关,刘菊花和方舟子在论文被质疑事件上没有交流。


【看完之后,心想:“原以为是此生最滥文章,没有之一。但是,似乎还不错嘛。”】

老怪按: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方式文风的集大成者,里面蕴藏着高超的诡辩技术和心理暗示法。


前半句就有三个暗示:

1. 告诉批评者,我刘菊花早知道这篇文章不好,我自我批评,就不需要别人的批评。

2. 证明刘菊花对论文的鉴别能力不错,为后半句埋下伏笔。

3. “没有之一”,暗示刘菊花没有其他抄袭的文章。实际上,她的作品还不少,其他的作品有没有抄袭还有待查证。


关键是后半句,话风一转,自己说自己的论文水平不错。因为在前半句中她通过自嘲来证明了她的文章鉴别能力不错。所以,她现在反过头来说自己论文写得不错,给读者的印象是,她的话靠得住,那么,这篇硕士论文就真的还不错。


前半句和后半句是转折关系的。论文到底好还是不好?这样写法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但这样一写,刘菊花把所有好处都占全了,给读者极强的心理暗示。这种转折模式,是方式诡辩术和暗示法的精髓,这种技术在这篇短文中就连续出现好多次。


【我从没打算从事学术研究,也从未想过要发表这篇文章,】

老怪按:此句暗示:论文的价值,要么在于做学术研究,要么在于发表。如果二者都不是,那么这篇论文实用价值不大,那么我抄袭的罪就很轻微的。但这里的大前提被秘密篡改了。刘菊花的这篇论文,不是随随便便的一篇论文,而是靠着它可以拿到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虽然其学术价值不高,也不会发表,但对学位拥有者的价值是巨大的。有了这篇文章,刘菊花拿到了社科院的硕士学位,对她以后一生(特别在是新华社那种单位),都会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有利影响。


这里运用的技术是篡改和削弱大前提,来达到错误的论点。这里以论文的两大作用代替论文的全部作用,丝毫不提学位论文的本质。而且,这里又和前面提到的“在作品存货里找不到它”,遥相呼应。前面的暗示,加上这里的“方式篡改”,读者逐渐加深了“这篇论文真的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也对揭露这篇文章抄袭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当年写论文的心态是:通过了就好。】

老怪按:这句话,把自己往大多数人那里靠。而且,“通过了就好”,并不等同于为了通过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可以抄袭。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所以这里又有了”方式篡改”的痕迹。这样写,无非是想暗示:法不责众,为自己的错误开脱。


方舟子往往利用“常识”和“大多数人”作为论据,为他的论点来辩护。且不知这常识和大多数是他是怎么定义的(大多数的写论文同学的心态他怎么知道,调查过么?),用常识和大多数人来论证某一特殊现象,要非常谨慎,很容易划入诡辩的误区。比如,最近方舟子用“常识”和“大多数人”的看法来攻击一个经历很特殊的作家韩寒,收效甚大。常识是可以供参考的,但这种 “方式常识”,往往被方舟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那些对他论点不利的常识,他一定会有意忽略。


【我现在不知道为何82条注释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来掩盖抄袭痕迹”(语出方黑报纸《法治周末》,】

老怪按:世界上真的有所谓方黑报纸吗?这里暗示《法治周末》一贯黑方舟子,所以这次一定是污蔑刘菊花。方舟子的惯用做法是,先是给对方带上一顶帽子。然后,对方说什么,方舟子都不用采信了。


【此“报道”还说:“记者注意到,刘菊花的论文共有70多个注释”,数学没学好?还是心情太激动?)】

老怪按:是不是双方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导致的?即使统计错误,那70个和82个注释的区别,有那么重要么?方舟子的特点是,只管证据是否有利,而不管证据的重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吹毛求疵,抓住无关痛痒的细节不放,转移焦点。而最后还不忘借题发挥,说人家要么数学不好(暗示记者智力低下),要没心情太激动(两层含义:1:记者丧失了理性;2:和前面的方黑报纸呼应,方黑记者找到证据欣喜若狂)。这种损人的方式,信手拈来,已经进入了方舟子的血液。的确,方舟子貌似学到了其偶像鲁迅“横眉冷对”的“形”,可惜,他没有学到后面半句“俯首甘为”的“神”。


【当时也没觉得自己是抄袭,】

老怪按:这句超短句,又是方式文风的经典,也要好好领会。


表层意思:当时我属于不知情,不知者不怪。


深层意思:当时没觉得抄袭,言下之意,现在我默许了自己是抄袭。这里是以退为进。读者读到这里,会觉得刘菊花认错了。一般人对认错的人,都会宽容的。但通篇只有这一处暗示抄袭。事后,读者读完全文,这句话很容易被忽略掉。如果白纸黑字追究起来,也很难拿这句话作为刘菊花承认抄袭的根据。


这里面隐蔽的心理暗示,和催眠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方舟子对这招驾轻就熟,


【我到现在都以为文科硕士论文就是综述一个问题,能说清楚就不错了,谁能指望一个硕士生有多么高深的理论水平要通篇原创呢?至少我没有这样指望自己。】

老怪按:这句话,前半句是和前面一样,用得是“方式篡改”技术,也就是削弱前提。后半句,祭出了方舟子又一大法宝,就是偷换概念。可以这样说,偷换概念比篡改前提和论证更强的诡辩,因为从“改”变成了“换”。而且,这句话是偷换概念用到极致的水平。思维不严密的的朋友,肯定会觉得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会被他骗过去。请再读一遍,好好吃透这句话,以后就不会被方骗了。请看哲学老怪的分析:


“硕士生没有高深的理论水平”,这是大前提。正确。


没有高深水平,所以不需要通篇原创,这是推论。也正确。


一般逻辑不好的读者,读到这里,会被方舟子说服。是啊,硕士生不需要通篇原创,刘菊花抄点别人的,很正常啊。


但是,此”原创“非彼”原创“。


硕士生不需要原创,是指硕士生不需要理论上的创新;但并不是指说说是论文里的内容可以是抄的。所以,硕士生不需要”原创“,但至少需要”创“,不能”抄“。


再回到前面那句,“不需要通篇原创”,这里有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在学术论文里,原创的永远只能是一小部分,不可能有通篇原创的论文。而他在原创上故意多余的加上”通篇“二字,巧妙地把读者引入了“通篇原创=通篇都是自己写”的逻辑陷阱。


大家看,这种“方式偷换”的伎俩,是何等高深?居然最后活生生地可以把“硕士生不需要原创”这一真命题偷换成“硕士生可以抄袭”这一假命题!


【 我的硕士论文水平不高,但却是当天参加答辩的同学中唯一一个全票通过的。一位老师说:“你还挺能辩的。”因为当时我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也知道自己想说些啥,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我都能自圆其说。为此当时颇自豪了一小会儿。】

老怪按:又是“方式转折”,和前面一个路数。先说自己不好,再说自己好,两面都讨好,先抑后扬,最后的给读者的印象还是好的。不但论文好,还要加上谦虚,更该表扬。


“自圆其说”,暗示刘菊花对抄袭的内容很熟,不是没脑子的乱抄。“自豪”,“感兴趣”,都在暗示刘菊花写论文的态度是认真的,是真的感兴趣。这些都是刘菊花的自我感觉,并不能作为证据。事实上,刘菊花答辩时是否能自圆其说还是 “很能辩的”胡说八道,都有可能。老师全票通过和刘菊花论文是否抄袭没有关系。而大段抄袭他人观点不加注释的论文,反而会给人论文水平高的假象。还有,你唯一全票通过,但当天有几个同学参加答辩呢?没说。


【《法治周末》“报道”还说,“据调查,刘菊花2000年至2002年就读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真不争气,又错了,我是1999年入学的,在网上很容易查到。连这简单的“调查”都据不准,贵报的黑方水平亟待提高,仅有迫切的心情和强烈的意愿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不认识刘菊花,凭资料整理,把1999年入学搞成2000年,对刘菊花有什么坏处?方舟子却不忘借题发挥,从《法制周刊》调查取证不严谨发挥到报纸故意黑方和伪造证据。


【说实话,我特别佩服那些细细梳理我那自己都不想多看的硕士论文的方学家们,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决心和耐心。】

老怪按:这已经是此文的第三次强调:这篇硕士论文不重要。此外,把质疑刘菊花作弊归类为“方学家们”,一是拔高打假英雄方舟子自己,暗示有一大堆和他结怨而整天想整他的人,二是 再次把质疑刘菊花作弊定义为对方舟子的打击报复。


【如果他们觉得为此耗费几周的时间和精力很有意义有价值,那就随他们去吧,让方舟子再当一回精神病治疗药物好了,毕竟,把暴力用在电脑键盘上比用在羊角锤上更让我安心。】

老怪按:又是“方式转折”,而且一波三折,层层推进。先是说,你们耗费几周经历我替你们不值得,没意义,然后说,“随他们去吧”,暗示也不反对质疑,表示出宽容质疑的心胸,然后,用“精神治疗药物”暗示对方脑残和气急败坏,最后,用“羊角锤”暗示这些质疑者,原来是和雇凶打人的方黑是一伙的,只有形式上的区别。


【鉴于方学家还散布了些相关的可笑谣言,我再爆个料,我的学士论文是优秀,要是也能证明这TopTen是抄袭,不是更能表达对中国学术界的失望和对方舟子的憎恶吗?】

老怪按:这句话很具有迷惑性。我们熟悉的“方式篡改”又出现了,但这里篡改的是论证过程。这里用的事实是:学士论文优秀。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甚至是相反的。方暗示的逻辑是:如果学士论文优秀,那硕士论文怎么可能抄袭,而如果学士论文抄袭,那中国学术界必定是很腐败的,所以那篇生在淤泥之中优秀学士论文,即使抄袭也不该受到严厉指责,更该指责的是整个腐败的学术界。


而实际上应该是怎么论证呢?我们知道,学士论文是否抄袭和硕士论文是否抄袭没有必然联系。用学士论文放在这里只能是混淆视听。然后把硕士论文是否抄袭的话题转移到学士论文是否抄袭,再引入对中国学术界的失望和对方舟子的憎恶,是在打“稻草人”。


【骨头已经抛给你们了,方学家和方黑们,去挖吧——谨以此表达我深深的怜悯之的情。】

老怪按:这句话,又得到鲁迅的“形”,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并继续暗示:打刘的实质是打方。


【此前方舟子一直没对这事表态,有人质问方舟子为何“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不打老婆的假?也许我的硕士论文有些引用不妥、不规范的地方,但像我这样的小蚂蚁遍地都是,方舟子穷其一生也打不完,所以让他格外关照一下我的凛然建议显然不太可能被接受。不是总有人质疑打了几十位部级高官、学界大佬假的方舟子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吗?现如今又揪住个小蚂蚁非让他打,真是众口难调啊。】

老怪按:进入高潮阶段,方舟子开始组合拳出击。思考题:这里方舟子用了前面说过的哪两招?


答案:“方式篡改”和“方式偷换”。


其中,“方式篡改”用了两次。第一次是把论文抄袭铁证的前提硬生生地篡改为了“也许”,“有些”,“引用不妥”,“不规范”。第二次篡改的是:刘菊花到底是不是一般的小蚂蚁。小蚂蚁虽然遍地都是,但老婆只有一个。方舟子说过,打假是凭个人兴趣。如果方舟子真的是一个一心打击学术腐败的正直的人,那肯定要特别严以律己。作为自己的妻子,他难道不该格外关照?


而这里的 “方式偷换”出现得及其隐蔽,但这正是全文的文眼,也是方舟子妻子抄袭门的关键。试试看,你能找出来吗?


答案:第一个命题:方舟子没必要打小蚂蚁,完全正确。第二个命题:方舟子因为刘菊花是小蚂蚁所以不打她,前面说过了,这个论断虽然有点问题,但似乎也说得过去。所以,这两个命题貌似都对啊。可是,注意了,我们谈得是方舟子不打假刘菊花的问题吗?没有人要求方舟子打假刘菊花!大家要求的是:当刘菊花被他人揭露抄袭,且证据确凿时,方舟子作为打假领袖,出来回应一下对自己妻子的质疑,还大家一个真相,给大家一个说法,承认,道歉。这里,命题完全被偷换了。


这篇自辩的结论浓缩成一句话就是 “方该打老虎,不打蚂蚁和菊花”,但这个结论是完全建立在偷换概念上的。


【还是让方舟子的宝剑去打老虎吧,毕竟纠正了中国的学术风气才好让那些“不抄”的老师别再对自己的那么多学生深表不满,还要在9年之后把其中的一个举报一下。】

老怪按:这句话极其阴毒,暗示举报刘菊花的那些“老师”都是在抄,一杆子把所有举报者都打倒了。


【作为方舟子妻,我享受到了和方舟子一样的待遇,网上对我的谩骂、谣言无日无之,一一回应还真忙不过来。还有些事情,比如被“最后贵族”章立凡轻薄嘲讽的那件,我要真说出我做了什么,恐怕广大网友都得表扬我呢,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我现在还不能说,那么我就暂且一笑了之,等我老了,若还有人感兴趣的话,我再回忆回忆。】

老怪按:方舟子的法宝之一是“方式筛选”,就是选择性回答,选择性记忆,选择性失忆。这里,那么多对刘菊花的质疑,要么被归入谩骂和谣言,要么,只挑某人轻薄嘲讽的软柿子捏。而且,回答语焉不详。


【有网友针对此事感慨说,在中国做一个好人的成本远远高于做一个坏人的成本。我坦然接受这个高成本。】

老怪按:方舟子十几年来,有一个坚定的同盟者,就是“网友”。这个网友,不是你,不是我,也不是他/她,而是永远伴随在方舟子左右的,不时会说出一些可以被方舟子利用的话。如果你反对方舟子,那你就是谩骂与谣言,水军,利益集团;如果你说了句方舟子可以利用的话,你就是网友。“在中国做一个好人的成本远远高于做一个坏人的成本”。网友这句话没错,关键是网友可能认为你是低成本,方舟子认为刘菊花和他自己是高成本。


【无论此事结局如何,我都会全部笑纳,就算是为支持方舟子打假所付出的一点小小牺牲吧。】

老怪按:笑纳,表示不严肃。正如方舟子意思说,即使法院判方舟子侵犯名誉权,方舟子全部笑纳,但死不悔改,绝不道歉。这里还把论文抄袭的惩罚美化成为方舟子打假的牺牲。


【这篇低水平硕士论文,应该是我唯一的弱点,】

老怪按:又来了“方式转折”。先退一步,说论文水平低。请注意,这和前面几次用各种主观和客观证据说自己论文水平高是完全矛盾的,但和最初说的论文水平低的说法遥相呼应。一会水平高,一会水平低,其实都是为了“方式转折”而服务的虚幻一枪。这句话表明了立场,就是承认水平低,不接受抄袭的指控。所以,这里承认水平低,是二害相权取其轻,就是否认抄袭。最后,再度转折,居然说这是唯一的弱点。注意,是弱点,不是缺点,而且是唯一。


【此后更没有任何泼污抹黑能影响到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又有这么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当我死去时,应该能问心无愧在天地间清清白白走了一回吧,】



老怪按:行文至此,这篇自辩已经给读者极强的心理暗示,用各种诡辩术把读者转得七荤八素了。好了,理性的任务完成了。感情牌开始出现。这是方舟子的一贯伎俩:先是用伪科学伪理性狂轰滥炸,误导读者,最后用个人情怀和个人魅力打擦边球,影响读者的判断。



我发现:这套理性到感性的流程,就是方舟子之所以那么多年横行不衰的真正秘密。



很多人读了方舟子早年出国前的文章,为方舟子的爱国情怀感动;很多人看了他的访谈,为他的真诚感动;很多人看到他的生活简朴,为他的人格感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读了方舟子的文章,在他精妙的诡辩,彪悍的文风与强大的心理暗示前,早就被转晕了。即使对方舟子的论证存有怀疑,最后也被他的“情怀”征服了。方舟子号称的是“理性”,但他最后征服你靠的是“感性”。这使我联想到,当年希特勒以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及其人格魅力,一个人征服了世界上以严谨和理性著称的德意志民族的心。



【呵呵。】



老怪按:方舟子为了模仿刘菊花,掩盖代笔的痕迹,在文章中故意穿插了一些一般普通网友而非职业作家的用词。也有可能是方舟子写好,刘菊花再按自己的语言习惯随机改动。


感谢大家读到这里。有人要问了,你文章一开始说《问心无愧》是方舟子代笔刘菊花,你的铁证何在?朋友,如果你真的一口气读到这里,请你想象一下,一个硕士论文大部分都是抄袭的,一个在新华社工作的,代表作是《齐抓共管保障儿童网上安全》,《7月1日起出厂和销售的计算机应预装上网过滤软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绿坝各项服务均工作均保持正常》的青年女记者,有没有任何可能,写出以上你读到的,这篇通篇充满了高超的诡辩术和心理暗示的,行文及其强悍的,比方舟子代表作还像代表作的极高水平的杂文? 当这个女作者的丈夫正是方舟子时,一切尽在不言中。






(3月5日 补充:方舟子博客与2012年3月5日发表了署名方舟子妻的《过洁世同嫌》。其中大量自然段文笔轻浮,疑似罗玉凤代笔,和《问心无愧》一文中的老辣的诡辩术大相径庭。摘取有代表性的几段,请读者欣赏,自行判断。






【好多网名要我晒大学毕业证,我就不晒。晒毕业证不是唯一的证明方式。智商不够或装糊涂,晒了也没用。智商够或会独立思考,用不着晒。如果我晒了,方黑岂不就有更多素材造新谣?我生性懒散,不喜与人争论,一向很少在网上留痕,所以方黑的资料搜集也就到这种程度了。什么搜搜百科、百度百科之类的,很多内容是根据方黑的素材弄的,错误一大堆,不靠谱。】
老怪按:这段是写刘菊花不肯出示证据。但如果是方舟子写,一定是利用各种诡辩,蒙混过关,把读者欺骗过去。而这段明显是用女人撒泼的笔法,让人读了倍生厌恶,更增加了怀疑。这段和《问心无愧》中抵赖抄袭的老辣诡异的写法完全不同。
【其次,作为一个太有思想的现代女性,在认识方舟子之前,我几乎没有谈过一场正儿八经的恋爱。我环顾四周,心目中的他影儿都不见,我甚至无望地想,那个人可能都还没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当时,寻找童话的方舟子也心如死灰,绝望地等待着他又美又纯的女孩。就这样,我们都抱着独身的念头相遇了,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我自己,真是太喜欢他的诗文了。他的眼睛也足够灵光,也一眼认出了我,这是命定的重逢。
世上又美又纯的女孩,如果我不算,那就真没有了。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为了执手方舟子,呵呵。这个人,五十年之后我们再看他。无论为他承受多少侮辱和谩骂,都值得。因为有了他,我的生活更美满幸福。因为支持他,我的生命更有意义。我家小宝宝,很爱很爱爸爸,她长大了,也必定会为爸爸感到自豪。】
老怪按:这两段,我不评了。本老怪读完后有吐的冲动。读者你呢?)

最后,谈谈方舟子这个人。


方舟子不论是其科普作家的角色,还是其学术打假的角色,都是给人一个祭起科学和理性宝剑的唐吉柯德的形象。他标榜的内核是科学精神。但经过我的分析,我们看到这篇自辩文章,没有任何真诚,没有任何实质信息,通篇是以战斗为目的的诡辩和心理暗示。这种文风,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更不像出自一个标榜科学精神的科普作家之手。而这篇文章中娴熟运用的诸多诡辩术和心理暗示,在方舟子的其他文章和微博中比比皆是。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抽去了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这些方式特征,作为网络写手打假者的方舟子就不是那个方舟子了。也就是说:方的作品所缺乏的,正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我以后会专门写长文论述,可以从培根休谟一直聊到波普库恩波兰尼拉卡托斯。但我这里想给出科学精神的简单法则(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是简易法则)。科学精神:就是不怕错,怕不错。


不怕错,因为科学是以求真为目的,真理无止尽,如果发现自己错了,必须坦率承认,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怕不错,就是科学的命题必须要有证伪的可能性,要有证据的支持,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套套逻辑。反观方舟子,他的这篇代表作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他(文中的刘菊花)是永远正确的,没有一句话是吃亏的。而面对论文抄袭的严重的事实指控,道理却还是全部在他那边,这是极端反常的。方舟子一路走来,你去看他以前的文章,他的微博,他的采访,都是这个路子。比如主持人问他,你打假有没有打错的时候,打错了怎么办?他说以前没错过,一旦打错了就道歉,最后说错的都是细节问题。读过我上文分析的都能看出,这是典型的“方式转折”。一方面给人愿意认错的科学态度,但最后强硬地表示其主要指控是不可能错的。


不会错,不能错的方舟子,怎么可能具有不怕错,怕不错的科学精神?


既然方舟子没有科学精神,那这十几年来,他写的那么多科普文章和书,有多少是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有多少科学证据是经过方舟子偏向性筛选的伪证据?有多少所谓科学论证是出自方舟子的诡辩?又有多少文章是来自方舟子的“不规范的引用”?既然方舟子没有科学精神,那这十几年来,方舟子打的数百人的假,又真正有多少人是真的假,有多少是夸大的,还有多少是冤枉的? 大家这些年相信的这位科学狂人打假斗士方舟子居然是怎样一个骗局?我真的不敢再往下去想。就此打住。

  





2012年 3月2日夜  写于伦敦  2012年 3月4日  修正了提到刘菊花学士/硕士论文的细节错误2012年 3月5日  加上了和刘菊花新作《过洁世同嫌》的对比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3-30 00:37 编辑
方舟子反正说是为了正义,信不信由你.......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22:28
方舟子为什么揭露韩寒,你不知道,我也不不知道,那是方舟子的心理活动,谁也没法确定。我不关心目的,只关注他的证据是否真实,推理是否恰当。
呵呵,我本来就不懂文学。你问我1988,三重门写的如何,我也只能用业余者的身份说还行。算快餐小说,可以看,但不见得适合你的胃口。不是人人都喜欢看名著,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看青春小说。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29 23:46
你读过,那很好,请问1,小说的文字如何?2,对人物的描述如何?3,情节如何?
你根本没有亦步亦趋地研究韩粉论战的全过程,只忙着打击方舟子了对?,要学会正反两面的意见都要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道理要时刻牢记。
好好看看方舟子最新成果《韩寒的同学证实“手稿”是抄稿》,无论信不信 ...
燕苗 发表于 2012-3-29 23:55
我亦步亦趋了两个月了,方教主一个致命一击都没有,我看热闹的也有看厌倦的时候好吗。  

见我220楼的帖子。  什么时候代笔人出场或者韩寒公开道歉了我再回顾头来看论战全过程,要不就是浪费时间看方流氓在这扯淡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4-1 08:3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以下来自方舟子的围脖 weibo.com/fangzhouzi

科技打假资金募集网站(www.dajiajijin.org)刚公布了截至昨天收到的捐款。我统计了一下,自从罗永浩这个月开始“质疑”该资金以来,共收到149笔捐款,合计14万6千多元。昨天下午罗永浩演了出追堵大戏,估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人捐款。既然该资金被罗永浩称为“方舟子基金”,我就代表大家感谢他的宣传。

资金详情见www.dajiajijin.org。如点不开见下图 //@jacky_yushiliang:方先生,彭律师:方舟子在优酷的访谈视频我看了。我一个月的收入大概6000元,我决定下个月的工资里,拿出1000元来资助“安保基金”。而且会按照你们的要求来捐款。@方舟子 @彭剑律师 别用太多时间去管这些无聊的人了。如何捐款?

既然罗永浩、某些媒体非要说这是“方舟子基金”,我就干脆为它打个广告,详情请见:www.dajiajijin.org

◆◆@彭剑律师 : 一位支持者留言道:“真心感谢方先生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家的坚持,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还是有一线希望的,我想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沉默不代表没有想法、没有意见,期望方先生能够坚持,并祝方先生全家幸福、安康”。3月9日至今的电邮在 http://t.cn/zOJRCfn

美国的那个基金收支都是公开的。国内的那个基金目前收到的基本上都是指定做安保的,收款是公开的,支出在募集时已说明只向监督小组公开帐目,不同意可不捐。如果公布支出而不公开细节,别人更能找茬。//@王志安: 但公布也可以以正视听,处理得好也可以不涉及安保细节。只公布收支状况即可

◆◆@方舟子 : 网友最初为支持我而设的基金,前期是用来支付因为揭露造假而遭遇的恶意诉讼的诉讼费用,现在因为没有诉讼,这部分基金目前主要用于资助肖氏手术受害者的维权。我遇袭后,又设了专项安保基金保护我。某些从未捐过一分钱的方黑,鼓噪着要求公布基金支出情况,实际上就是想知道我的安保细节,其用心可知。
转发(2270) | 评论(2838) 3月7日 23:11 来自新浪微博
标签:
转发(364)| 收藏| 评论(2005)3月7日 23:50 来自新浪微博

表一会儿一个嘴脸,行不?
关于打假ZI/JI金支出情况,5年半了,公示如下:http://www.dajiajijin.com/definemenu.asp?id=107



安保ZI/JI金支出情况,公示如下:http://www.dajiajijin.com/definemenu.asp?id=106





开始接受捐款日期:2006年10月29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拜托张郎,不用那么费心佐证方舟子是个小人。质疑韩寒的不是由他而起也不会因他而终,在讨论韩寒是否有人代笔和新概念获奖的问题上即使证明方有罪也不能说明韩寒没问题。
建议你单开一个关于方舟子的帖子,你可以在那里尽情发挥,我也会去加把柴火。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3-30 08:47 编辑

域名是 打假基金dotcom,读做打假资金。我又学到了一个通假字。

想用基金的时候就用基金,想用资金的时候就用资金。反正你怎么说都能圆,也不考虑自己说话之间有没有矛盾?

可惜dajiajijin.com 就放在那里。域名也没那么容易修改。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3-30 08:57 编辑

释义
    因为2010年8月31日发布的《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资金募集活动通告》已明确“将依据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资金;向监管小组公开帐目并接受监管小组的监督”,且公开安全保障资金支出帐目会披露安全保卫工作细节,所以,不存在向捐款人或社会公众公开支出帐目的说法;但我会公示累计支出金额。若有捐款人对此不认同,则可联系我办理退款手续。核实付款凭证、付款人身份、联系方式后,我会及时退款。

                              彭剑     2012年3月29日



         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资金募集活动通告

鉴于方玄昌先生、方是民(笔名:方舟子)先生分别于2010年6月24日夜、2010年8月29日下午遭遇不明身份歹徒作出的欲取人性命的袭击,科技打假人士的生命遭遇危险,为保障方是民、方玄昌等科技打假人士的人身安全,本人彭剑以个人名义发起资金募集活动,承诺将筹集的款项用于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方面的开支。

本人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以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为主旨的活动。待条件具备时,我将作为发起人之一申请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基金会

方是民先生及其领导的新语丝网站是中国科技打假的主力军之一,方是民先生是本活动的主要针对方;有鉴于此,方是民先生不接收或控制相关资金,也不参与相关资金的使用决策。

本人将募集到的款项用于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护开支、相关刑事案件线索悬赏等与人身安全保障有关的事务。

本人不仅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对方是民、方玄昌的人身安全保障,还将其他科技打假人士列入待定保护名单,公示并商议通过后给予人身安全保障资金支持。

本人非常希望有足以让公众信赖的注册在北京的基金会能够无偿为本人代管资金募集帐户

请愿意提供支持的在京基金会与本人联系。

本人将推动由在京德高望重或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人士组成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资金监管小组(以下简称:“监管小组”);由监管小组监督相关资金的使用

本人承诺:将依据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资金;向监管小组公开帐目并接受监管小组的监督。

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资金捐赠协议的格式内容主要是:

1.接收的款项仅用于以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为主旨的活动;

2.接收的款项主要用于人身安全保护、刑事案件线索悬赏等开支;

3.接收的款项不用于受保护人士的任何个人生活开支、工作费用,也不用于对受保护人士的奖励、资助。

4.若捐赠人要求将款项用于保护特定人士,则资金接受方——本人将充分尊重捐赠人意愿。

5.活动发起人——本人无薪酬(不在募集款项中取任何报酬)。

本人特别声明: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捐赠人可在汇款后一个月内无理由地、无条件地撤销自己的捐赠行为;本人将在收到撤销通知并确认捐赠人身份及相关款项金额后一个月内扣除汇款费用后将相应款项退还。

即日起,打假资金募集网站(域名:dajiajijin.org  、 dajiajijin.com)公示的捐款账户将接收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捐赠资金;除非注明是“科技打假资金捐赠”,相关银行账户接收的款项,均被视为是: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捐赠资金。

特此通告!

                          彭剑

                                                二O一O年八月三十一日

彭剑联系电话:010-59627172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48号北人泽洋大厦10层1005室

邮政编码:10002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科技打假资金募集小组通报
    为遵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在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未获得批准前,我们仅以个人名义而不以社会团体筹备组的名义从事活动。
    我们——何祚庥、郭正谊、袁钟、司马南四人现在组成科技打假资金募集小组,并仅以个人的名义发起募捐。
    我们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以打击科技欺诈、遏制学术不端为主旨的活动。待条件具备时,我们将申请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方是民(方舟子)先生及其领导的新语丝网站是国内科技打假的主力军之一,也是主要的受资助方之一;有鉴于此,方是民先生不参与本组的任何运作活动事务。
    目前,我们将募集到的首批捐款用于因反伪科学或揭露欺诈或抨击不实宣传而引发的方是民等人(单位)的应诉、反诉、上诉等涉诉事务。
    我们不仅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对已定项目提供资助,还将其他确利于打击科技欺诈、遏制学术不端的事项列入待定项目,公示并商议通过后给予资助。
    我们控制下的捐款帐户及资助行为愿意接受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新闻媒体在内的各界的监督。
    我们非常希望有足以让公众信赖的注册在北京的基金会能够无偿为本小组代管募捐帐户。
    请愿意提供支持的在京基金会、有意参与本小组事务的人士或有意监督捐款去向的人士与本小组临时委任的事务秘书——彭剑联系。
    我们申明:将依据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公开帐目并接受监督。
    科技打假资金捐赠协议的基本内容是:
    1.接收的捐款仅用于以打击科技欺诈、遏制学术不端为主旨的活动;
    2.接收的捐款主要用于资助确利于打击科技欺诈、遏制学术不端的涉诉事务;
    3.小组成员及志愿服务的秘书人员无薪酬(不在捐款中取任何报酬)。
    我们特别声明: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捐赠人可在捐款后半年内无理由地、无条件地撤销自己的捐赠行为;我们将在收到撤销通知并确认捐赠人身份及捐款金额后一个月内将相应款项如数退还。在本通告发布之前向我们指定个人或帐户汇款的捐赠人,同样享有该撤销权。
    特此通报!
                何祚庥、郭正谊、袁钟、司马南
                              二OO六年十一月六日


                   简讯
    袁钟因为现任职务不适宜参与组织募捐活动,所以于今日退出本小组。但是袁钟本人支持本小组的活动。
    特此通报。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拜托张郎,不用那么费心佐证方舟子是个小人。质疑韩寒的不是由他而起也不会因他而终,在讨论韩寒是否有人代笔和新概念获奖的问题上即使证明方有罪也不能说明韩寒没问题。
建议你单开一个关于方舟子的帖子,你可以在 ...
老程 发表于 2012-3-30 08:44
程老先生,我的转贴是回应马甲所谓资金基金的疑问的。是有针对性的系列贴,并非证明谁是小人。至于这楼歪了,如果楼主和版主认为有问题,大可以删贴。我没有意见。
拜托张郎,不用那么费心佐证方舟子是个小人。质疑韩寒的不是由他而起也不会因他而终,在讨论韩寒是否有人代笔和新概念获奖的问题上即使证明方有罪也不能说明韩寒没问题。
建议你单开一个关于方舟子的帖子,你可以在 ...
老程 发表于 2012-3-30 08:44
至于前面转的跟方舟子有关的文本分析贴,那是跟质疑韩寒有关的。

从很多跟贴可以看出,有些人拿方舟子质疑韩寒的文字当作至宝。也不能光听一面之辞,对质疑的反质疑也可以听听。
http://www.dajiajijin.com/index.asp

说实话,我的拼音学的并不好。马甲你学的很棒的。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30 08:19
哪怕人家自己取名叫个什么银行之类的(比如有些小学的红领巾银行),该是什么还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3-30 10:11 编辑
哪怕人家自己取名叫个什么银行之类的(比如有些小学的红领巾银行),该是什么还是什么。
马甲 发表于 2012-3-30 09:38
笑死人了,要不要我把关于那个红领巾的围脖转给你?


下面是方舟子的围脖截图:


下面是红领巾先生的辟谣:





下面的罗永浩转发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笑死人了,要不要我把那个红领巾的围脖转给你?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30 09:47
你可以百度“红领巾银行”。
别笑死。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3-30 12:18 编辑
我亦步亦趋了两个月了,方教主一个致命一击都没有,我看热闹的也有看厌倦的时候好吗。  

见我220楼的帖子。  什么时候代笔人出场或者韩寒公开道歉了我再回顾头来看论战全过程,要不就是浪费时间看方流氓在这扯 ...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30 00:22
要不然我说你缺乏常识呢,给杀人犯定罪非要有现场录像?非得杀人犯自认?有几个贪污犯是现场抓住他们权钱较易的,又有几个自己坦白认罪?间接证据也是证据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