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phie 于 2014-3-27 03:55 编辑
自由意志在吃禁果以前就有了,否则夏娃就没有办法伸手摘果子了,更没有办法把它吞下去了还又递了一只给亚当。因为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违反神旨意的。
只不过在这以前亚当和夏娃都还未动用到它而已。
水色 发表于 2014-3-26 09:31
传奇:

从哲学、心理学等的角度,“自由意志”至今还是个很复杂,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我只能够按照我的理解说我并不同意你的说法。

“自由意志”表明人的行为的直接的、根本性的动力是人的内心活动,而不是外界的因素。比如卧轨死亡,可以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自杀,也可以是蓄意或者过失性的他杀,其区别就在于“卧轨”行为是出于本人的内在动力还是外部的力量。一个完整的“自由意志”必定会有认知、甄别、分析、确定目标、判断、衡量、选择等不同的阶段,“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也必定是当事人认定最符合自己的目标与利益的。


人的内在动力,便是人的意志,也既人顽强的独立性与其追求。从绝对意义的角度来说,只有那些独立自主地建立起自己的观念体系的人,才可能具备属于他的,并为他所运用的意志。意志的前提应该是意识,既人的学习与积累经验的能力。


从实用的角度上看,“自由意志”概念的复杂性在于三点:


一、“自由意志”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外因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会通过内因对人的意志发生影响与作用。问题就在于:外因的作用与影响在不超过多大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意志还可以被认定是“自由”的?这一点不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并不可能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然而我们可以说,死亡威胁下的屈服与顺从因为人无从选择而不应该属于“自由意志”,对外部观念、道德、思想体系在没有经过甄别、分析、判断、选择的情况下无条件的服从或顺从也不应该属于“自由意志”之列。


二、外界对人的内心的作用与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为什么欧洲多天主教、英国、美国多新教,而阿拉伯国家多为伊斯兰教?为什么不同国家的“民意”往往会有有迹可循的倾向性差异?这些主要地并不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环境、文化等对人的“意志”的影响。


三、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其意志力的强弱也是很不相同的。意志力强的人,比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观念,而意志力弱的人,则更容易接受与顺从外界的摆布。但他们之间的界线在哪里?这又是一个无法量化的问题。

回到亚当和夏娃身上,在吃苹果之前,他们的认知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基本不具备甄别、分析、判断、衡量等能力,如果说他们违背了上帝的意志,那最主要地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外界诱惑的抵制能力,表现的与其说是“自由意志”,还不如说是一种盲目的顺从。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
本帖最后由 Sophie 于 2014-3-27 04:17 编辑
神要毁灭人类,就无需诺亚方舟了。

旧约是故事,新约是道理,二者常常互为预表,关联性非常大。
洪水就是基督徒受浸洗礼的预表,神毁灭人的败坏,洗净它,从里面扶植清洁的新生。

你要说神多么残酷,顶多 ...
水色 发表于 2014-3-26 09:39
传奇:


赞成你的第一句话,我应该说“神想全然毁灭充分运用‘自由意志’的人们“


不赞成你说的“顶多是他不修复败坏”,大洪水就是神试图以他的方式“修复败坏”,此外再给你举个例子:


创11.1 那时,全地的人只说一种语言。


11.5 主从天上下来察看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11.6 他说:「他们联合成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话;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11.7 好,让我们下去搅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不能再彼此交谈。”
11.8 於是,主就把他们从那里分散到各地方,他们就不能再建造那城了。
11.9 因此,人称那城为巴别,因为主在那里搅乱了人类的语言,把他们分散到各地居住。

这是彻头彻尾的破坏!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
511# Sophie

把概念解析得这么细腻。

传奇要讨论自由意志的强弱,首先得承认它存在才行。
我们可以想象一条鱼,平时饿了吃虾米,最后被大马哈鱼吃掉了。无论吃还是被吃,对鱼来说都无所谓善恶。人类一开始就和这条鱼有区别。

伊甸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果子和树木(还包括生命树,就是吃了不会死的),神只吩咐其中一种不得吃。准确的说,这个吩咐,就已经证明自由意志的存在了。对一个具备自由意志的物种来说,律法能够引发欲望,自由意志的作用是决定自己是依据欲望还是理性来行动。

巴别塔事件的确是神对人的能力做出了限制。传奇一听到类似限制,惩罚,审判,这样的事就觉得神好坏啊,老是欺负人打压人消灭人的。这个不对。

自由意志有很大的危险性,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话,不仅是善的能力不受限制,行恶的力量也同样可以无法无天了。看看我们都发明了些什么吧:帝国,垄断,核弹,战争,污染,独裁……这一切都是冲着满足欲望而去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巴别塔事件,现在这个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3-27 09:21 编辑

“自由意志”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外因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会通过内因对人的意志发生影响与作用。
--------------------------------------------------------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把它看成对信仰自由的问题来回答好了。

     信仰里面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情况。

     我曾经去过七年的天主教堂,我大学男友是天主教徒,他老家人人都是,他爷爷是当地天主教教会的长老。他带我去教堂,每周去,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写信的时候,末尾说愿神赐福给你。这是我们之间唯一的一次谈到神,他让我以后别这么做,这句话让他觉得很恶心。

    我的第二个男友是个佛教徒,他之所以成为佛教徒,乃是因为他全家都是基督徒,他对耶稣已经厌恶透顶了。

     我在美国还遇见的一个名叫撒拉的女孩,是华人圈里著名的才女,以极高的分数考上加州理工,因为聪明过人,我老是听到关于她的轶事,比如六岁的时候一次父母吵架,她走过去跪在地上祷告神。   
    后来我问起她,她回答我说:小时候的撒拉是小时候的撒拉,长大的撒拉是长大的撒拉。

     我自己从爷爷奶奶那一辈起,全家都是基督徒,我嫂子也是基督徒,她全家也都是,我们两家去的同一个教堂。我的懵懂期很长,等到把耳熟能详的那一套名词撕裂跺碎的时候,态度是非常决绝的。有十年时间我都一直远离教堂。

    信仰是非常内核的地方发出的渴望,被环境引导的可能性很小。引发叛逆的可能性反而很大。所以在基督教会,童年受的洗礼一般不算数,基督徒在成年以后必须重新受洗,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的选择才算数。
信仰需要有非常切身的经历,和神交往的经历,否则说什么都没有用,和口号语录没什么区别。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至于你问自由意志是不是可以完全自由。我建议你去读一个帖,思辨版块“如果激发人追求自由民主”,里面有个叫“棋子”的网友回复的帖子。谈论得非常棒,我觉得我远远说不到那么好。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http://v.163.com/movie/2013/8/N/J/M94IULLG6_M94IVAMNJ.html
http://v.163.com/movie/2013/8/N/J/M94IULLG6_M94IVAMNJ.html
李老苗 发表于 2014-3-26 22:59
看完了。他守的是利未记的律法,别说百分五十六十的美国人,真的遵守这个律法的基督徒连百分之零点零零零五十的数量也没有。圣经是个整体,他貌似把新约整个抛弃不顾了。不过这个试验很有趣,对那些断章取义以及用刻板教条的方式来理解圣经的基督徒来说,是清醒剂。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再和传奇兄回到你最初的分歧,谈谈宗教和艺术

      艺术,或者说美,是可以通往神的。我的牧师总是说神爱你,很爱很爱你,神爱你超出你的想象。我信赖他,但是对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一直感到很茫然。但是只要遇见美,神的爱瞬间就会涨满心间,一切不言自明,真实无虚。耶稣说祈祷以先,要与兄弟和好。神免了你的债,你也不该记着人的债。这个话能懂,但行起来十分费劲。但是一旦遇见美,我便感觉到强烈的职责,是的必须原谅一切,必须的。
   美是火,是神的话语带来光亮与热度的时刻。美比真和善更让我这类人喜欢,因为它细微,谦虚柔和,最重要的是,它只专注于自己,不严肃不尖锐,不审讯他人,不大喊大叫。我始终觉得,只要感官敏感度还在,我们就还有希望。
    我说美通向神,因为它给我们神圣感,意义,亮光,让我们心甘情愿顺服。这是美的权力,但也是它的危险所在。每一座神庙的门口似乎都守着一个撒旦,你可能尚未进入就被带走了。美的入口站着的那个撒旦就是聚斯金德笔下的格雷诺耶。
    在传世纪里,蛇对夏娃说,吃了果子你就如神能知道善恶。这是撒旦给我们最初的承诺,它和耶稣给人类的承诺是相同的,都为了让我们更像神。怎样才能象神,耶稣的道路是顺服,撒旦的道路是悖逆,是坐上神的那把交椅,登上万国万民朝拜的神座。这件事情凯撒不曾做到,亚历山大也失败了,但是格雷诺耶做到了。
    我说艺术离神很近又很远,因为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心中都活着一个格雷诺耶。艺术无法替代宗教。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神在圣经里说,一个有钱人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要难。这句话其实完全可以换成,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要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不是钱或者美本身有问题,而是它们带来的权力感成了大难题。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差距其实不算太大。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艺术不好,我们不要追求。我只是说它危险而已,害怕危险的话,我们几乎推不开任何一个神庙的门。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374# 浦右淞左
       人如果行善是为赏赐,那并非是真正的善。神要的善,是性情,从生命里自然生发出来的。行律法的善,比如人化妆,有助改善表象,但无助于容貌本身的改善。而守律法,本身必有守不住的时候。
     神要人接受神的生命,就是圣灵进来,更新变化人的魂,使美善成为人的性情本身,神从人活出来。这就是道成肉身。使徒保罗书信,大多是谈这个问题。
     旧约里也有善报恶报的道,但新约基本不说。关键是,我们要的福报是什么?金钱?权力?如果我们行善是为了这个,那不过是交易罢了。基督教的上帝不做这个买卖。如果是生命平安,有很多应许:“义人的路,必如正午的日光,光辉烈烈”;“你们在世上有苦难,在我里面有平安。”“凡劳苦负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得安息。”
     就连讲修德的孟子,也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我们行善,真是爱美善本身,那就无论有无果报,都去行;如果只是爱行善的赏赐,那并非善。
372# 浦右淞左       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我不信主,有那么多的教派,我该进哪一个?同一个上帝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家?圣经说:教会是神的家。为什么神家里的亲人,——不同教派要互相斗争?托尔斯泰曾经问过同样的问题。
     天主教实现的统一,是靠世俗权力和惩戒。基督教破除这个权力的同时,解除了信徒间的联系。而神在现今时代要做的,就是重建联系,但不是靠着权力,而是靠神圣生命的扩展。”你们念了,就能藉此明了我对基督的奥秘所有的领悟,这奥秘在别的世代中,未曾给人们的子孙知道,像如今在灵里启示祂的圣使徒和申言者一样;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个身体,并同为应许的分享者;我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是照着恩典的恩赐,这恩赐是照着祂大能的运行所赐给我的。”(以弗所书4:7)同有基督做生命的信徒,能够借着生命长大建造成一个身体。
      据此,宗教领袖们建立宗派的做法,就是违反圣经的。在所有教会里,唯有基督是头,也就是只有一个权威。如果在此之外有别的权威,那就是僭取基督的地位。
      所以,我是个基督徒,但不是基督教徒,不属于任何教派。
518# 水色        说得是,魔鬼撒旦试诱耶稣,说“你如果拜我,就把万国的荣耀给你。”我们不需要万国,只要一国,估计就会下拜了。
       人的本性是骄傲悖逆的。有才干且能时时顺服神的权柄的,旧约里有但以理、约瑟。但实在不多。因为我们都有个“己”,希望显扬自己,高举自己。背十字架难,也在于我们舍不下这个己。
521# 倚晴天
      嗯。撒旦就像个影子,越强烈的光它就越如影随形。耶稣所受的考验应该超出了所有人,这个人太美了,爱和美能带来深深的信赖和顺服,因此也带来巨大的权力,这权力远远比金钱和军队还要更大。
     如果爱爱,爱美,就必须对权力非常非常敏感。这也是追求爱和美之人的职责,逃过格雷诺耶之手,才能进入神的殿。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http://v.163.com/movie/2013/8/N/J/M94IULLG6_M94IVAMNJ.html
http://v.163.com/movie/2013/8/N/J/M94IULLG6_M94IVAMNJ.html
李老苗 发表于 2014-3-26 22:59
我喜欢这家伙。
佛教戒律中,我觉得最难做到的就是“不妄语”。看来这家伙也是。行为改变心理,亦有同感。

放下所有质疑,先接受圣经一切,这好像是个很棒的点子,做到也不太难。而且,像这样的过上一段时间,应该对理解某种宗教会很有用。没准我也可以试试,也许明年的大斋期。

对仪式的解释也很棒。
我知道什么?
圣经第一戒律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第二是爱人如己。两条是一条,没分别。
光这个,最虔诚的基督徒也不敢说百分百做到了。

基督教和佛教不同,它从入门就落在核心处,把那些鸡零狗碎的戒律看得很重的是法利赛人,他们是圣经里的反派。使人称义的是信,不是行为。行为只是结果。

但是铁地说得对,不先放下怀疑接受一切就很难理解这个宗教。但是别无他法,尝试也只能从信开始,姑且信之吧。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3-29 07:39 编辑

524# 水色

记得有犹太拉比去请教费曼,安息日可否按电梯按钮。

虽然不见得要死板到那种程度,但遵守些规矩,也是是修行的手法之一吧。
我知道什么?
524# 水色

记得有犹太拉比去请教费曼,安息日可否按电梯按钮。

虽然不见得要死板到那种程度,但遵守些规矩,也是是修行的手法之一吧。
ironland 发表于 2014-3-29 07:38
对基督教来说,这个还真不是修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了。从守戒律开始如果能成,就意味着守律的行为有功劳,有功德,这是典型的佛教徒思维呢。论到律法,圣经说只要亏了一点便是亏负了全部,守一些的想法神根本不买账。律法没有让人成就什么,最后是神把救恩白白赐予我们,洗净了罪。所谓信,就是接受这个白白的给。必须从这个开始。否则就大可不必与基督教有瓜葛了,随便修个佛教律宗,遵守儒家道德什么的多好,何苦在吃力不讨好的地方浪费力气呢。

基督徒的修行不是守戒律,而是做功课,三大功课,信,望,爱。还是要从信开始。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神是撒旦的对立面,撒旦从天堂里堕落下去的原因是骄傲,这是万罪之首,是灵里的罪,比行为的罪要坏得多。
守律会滋养基督徒的优越感,圣经把这条路堵死了。人人都是白得的,没有任何可夸耀的资本,你比人行得端,做得好,那是因为神已经把冠冕戴在你头上,你是为了配得上这荣耀而努力,所以你没法看自己比人高,这不可能。

换句话说,这是心的戒律不是行为的戒律。先有心,后有行为。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521# 倚晴天
      嗯。撒旦就像个影子,越强烈的光它就越如影随形。耶稣所受的考验应该超出了所有人,这个人太美了,爱和美能带来深深的信赖和顺服,因此也带来巨大的权力,这权力远远比金钱和军队还要更大。
  ...
水色 发表于 2014-3-28 17:49
我最早想到的就是撒旦是上帝的影子,后来才引申为是上帝的另一面。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什么是神白白给基督徒的冠冕,是儿女的名份。铁地不觉得奇怪吗,我们都说上帝是我们的天父,可又说耶稣是上帝的独子,这不矛盾吗。
      我们本来不是'儿女,只是造物,造物和儿子差距甚远。造物是表面的相似,儿子是内在血缘的关联,儿子有父的性情,也有资格继承父的财产。基督徒是通过接受耶稣宝血以后才得儿女名份,所谓修行也是先成儿女,进入家族,再努力学习这个家族的性情,并在言行里发表出来。就像入了皇族的乞丐,实在不好意思再象以前那样粗鄙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4-3-29 08:53 编辑
我最早想到的就是撒旦是上帝的影子,后来才引申为是上帝的另一面。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4-3-29 08:25
从某种意义上看,的确是这样啊。光越强,影子越黑。在灵里犯大罪的通常在其他领域都有相当过人之处,资本雄厚,而这资本很可能是善积累出来的。传说撒旦就曾是天堂里最美的天使。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3-29 10:32 编辑

526# 水色
戒律不是可兑换的有奖积分。早几年前我以为有心即可,但渐渐认为定慧不可或缺,只有狂慧,终觉是隔了层纱,有些痒处是搔不到的。我以为戒律更像是信仰在日常行为上的体现,以及训练和巩固手段。

只遵守圣经里的戒律,忘了信爱,可能会成为宗教裁判所审判官那样的人。而只高谈阔论信望爱,对上帝的谦卑,但对遵守戒律放纵,贪心、做假证什么的,那肯定也不是好信徒。我不知道在基督教行话里称他们是什么人,在佛教里,会说那是鹦鹉禅。

阿米绪人或哈瑞迪派,他们都行着对外世界人来说怪异的生活规则,但似乎也没人能裁决他们不是上帝的信徒。


在我看来,信仰不是纯精神生活的,而是平常生活。在去菜场去卖场的路上,对家人、朋友、陌生人的时候,在贫穷、富裕、病痛、死亡的时候。那些戒律,就譬如生活里的尺子,帮助信众减少犯错的可能,同时打磨心性。不必选择七百条戒律,但终有一些规则是值得遵守的。
我知道什么?
531# ironland
      对的。说得好,耶稣也说,他来不是废除律法而是成全律法。成全就是给律法以根基,根基就是爱。律法不再是个外在规定,而是因为爱神,爱人,就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人间的事来比喻,就像一个人做了父亲,会自发的约束自己的坏习惯,这么做不是被迫,而是因为他爱儿子,出于爱的责任感而改变自己。但是因爱约束比因律法约束要容易得多,所以耶稣说,我的担是轻省的,我的轭是容易的。
       根是第一步,枝干是第二,首先是罗马书因信称义,然后是雅各书信心要有行为相配。
       行为是信心的发表,有这个我们也不敢大意,不敢夸大自己的信,不是藏在里面就没人知道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531# ironland
我不了解你说的这个流派,但是给行为添加戒律的流派很多,那是属灵的工具,是帮助,却不是根本。基督徒互相不论断和审判,是因为审判权不在我们在上帝。每个人都独自对上帝负责呢。只有一个流派把自己的路径说成唯一,干扰和羁绊其他信众的时候才会有对立发生。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能理解这个冲动,就是想守些戒律,让自己感觉好些。很多宗教都能满足这个需求。唯独基督教就是不给这个舒服。想想法利塞人和税吏的区别,人家岂止守安息日,还守十一奉献,收入的十分一都贡献了,还禁食,还不喝酒,从行为看够虔诚的了。耶稣就一点没瞧上,光看上税吏眼里的那一抹忧伤了。
    但是很难想象税吏伤感过后会做出恶劣的行为来。神是谁,岂能蒙骗。而且从修行说,行为虽是从信心来,也的确加固了信心。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3-29 10:52 编辑

534# 水色
不,你没明白,戒律不是让人觉得好过的,它会让你很不好过。它不会让你觉得自己信仰纯正高雅,但有助于让信仰踏足实地,而不是漂荡在语言中。

打个比方,就像小孩戴牙套。歪斜的牙齿不会凭了美好愿望就自己长正,需要牙箍。

阿米绪派: http://zh.wikipedia.org/wiki/阿米什人
哈瑞迪派:http://zh.wikipedia.org/wiki/哈瑞迪猶太教

我没打算成为基督徒,只打算做观察者而已。假如真有上帝或天堂地狱,我的目标是林菩狱。
我知道什么?
就是不好过才舒服的吗,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苦行僧。受苦会有一种灵里的满足感,感觉这样总是靠神近些吧。
我很想向铁地解释基督徒修行是怎么回事,却总感觉解释不好。基督徒的功课是在各样的处境里都有信心,有盼望。信心是盾牌,可以抵御仇敌也就是魔鬼的进攻,就是各种绝望,恐惧,消沉,这个过程是和行为相关的,但必须牢牢扎根于信,否则不可能做到,两下子就趴了。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3-29 11:09 编辑

536# 水色
没关系,我也觉得向你解释佛教的修行很费劲。比如没有和神更靠近这种念头。比如要求俭朴生活,对和尚的床铺尺寸做出规定之类,可以帮助减少起贪执之念之类。

不过教堂的副牧师说我现在这样也可以。
我知道什么?
一开始信心都是弱小的。我们都习惯了凭借眼见,看不见就不放心,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受困,在心灵的黑暗中祈祷,交托和盼望,最后得着自己所信的。这当然要有行为,却和行善大大不同。没有信心,基督徒做的很多事都会看起来就相当滑稽可笑了。有时我恶意地想,上帝的确耍弄人,不让你滑稽一点也不会让你更进一步。
     比如医治,医治不是特异功能,是凭借信心支取圣灵的能力。现在一个痛苦的病人在你手里,医治他的秘诀就是信心,再无其他。面对这个,你该通过遵守哪条行为戒律来过关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536# 水色
没关系,我也觉得向你解释佛教的修行很费劲。比如没有和神更靠近这种念头。比如要求俭朴生活,对和尚的床铺尺寸做出规定之类,可以帮助减少起贪执之念之类。

不过教堂的副牧师说我现在这样也可以。
ironland 发表于 2014-3-29 10:58
不错。但这个要一步一步来,行为守律可以戒世俗的贪欲,但却容易引发灵里面的贪(对修行进阶的执着).这个贪还就修行的人容易有,世俗的贪靠行为受戒来革除,那灵的贪呢?行为不管用就要靠意识了,最后还是里面的戒。这种从外向内修行就是佛教式的。基督教一开始就拿内在开刀了,这个跳跃太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传福音感觉比较排斥,敬而远之了。

我也觉得你这样也行,毕竟开始动了尝试的念头。神有他的时间,谁也无权站在你和神中间指手划脚。我说的只是基督教基本要义,信仰最终不是理论,而是活泼的实际。我说的你听听而已,不必挂怀,一切照你愿意的行。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铁地好像很节约帖子,每次有了新的话想说都是补充在旧帖里。但是我就纳闷了,我这样不介意灌水,怎么发帖总量还是比你少。当然是算上年数的。哈

我从来没想让你成为基督徒,那始终是你个人的事。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