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0-1-3 21:59 编辑

还有一个遭遇官方批评的电影:刘晓庆主演的《潜网》

潜网
导演: 王好为   演员: 刘晓庆  张国民   

内容简介

教授之女罗弦在体育学院体操专业学习时,与足球运动员陈志平相爱。其父母罗仲文夫妇嫌工人出身的陈志平家境贫寒,看不上他从事的职业,坚决反对他们的结合,并欲将女儿嫁给在某大学当领导的老友何方德之子、远洋轮大副何侃。陈志平的父母亦强迫儿子娶一个与他们同样出身的女工阿惠。性格懦弱的陈志平迫于父母之命,与阿惠结婚,成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罗弦虽自幼与何侃相处,但对他并无爱情。为不屈从父母意愿,罗弦离家出走,后与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造船厂工人郭汾结婚。在一次暴风雨中,郭汾为抢救工友受伤身亡。罗弦带着心灵上新的创伤,与女儿蓓蓓相依为命。何侃虽一直爱着罗弦,但他却支持罗弦与陈志平的爱情。郭汾死后,何侃同情罗弦的不幸遭遇,决定要与罗弦结婚。但何方德与罗仲文坚决反对何侃娶一个已经有了孩子的寡妇。何侃义无反顾,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满怀希望去找罗弦。但经受了种种生活磨难的罗弦却冷静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决心将自己的热情与祖国的体操事业紧紧联结在一起…

上映时间:1981年

这个电影当时受官方批评的理由就是“突出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追求。

刘晓庆演这个电影很投入,罗旋的性格和她自己是相近的。记得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刘晓庆和陈志平定情,将一张叶子绣在自己的体操服上“一叶为定”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31,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3)
  
  6,腾文骥:《都市里的村庄》
  
  在第四代导演群中,滕文骥是最早尝试新形式的一位,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接连拍了两部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生活的颤音》和《苏醒》,新的创作手法没有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同,被指为晦涩难懂。滕文骥从善如流,1982年出品的《都市里的村庄》开始转向传统手法,影片以一个中年记者的视角,描写几位青年工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生活,殷亭如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劳动模范,工作虽出色却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冷遇,在冰冷的人际压力下倍感孤独困惑,最后一场戏,女主角来到有前科的男友家中生火做饭,这是一个经典画面,预示着由主流社会塑造的模范人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有回归家庭回归普通人群的趋势。
  
  《都市里的村庄》之后,滕文骥又拍了殷亭如主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讲述北京的国营餐馆改革的故事,如果现在去看这部电影,肯定会哑然失笑,80年代初的国营饭店和服务员的工作态度居然是那副样子。80年代,滕文骥创作了多部风格不同的影片,我比较喜欢用写实手法描写普通人生活的《都市里的村庄》和《锅碗瓢盆交响曲》。
  
  7,黄建新:《轮回》
  
  1988~1989年,在电影界推波助澜下,王朔热达到高潮,那一年间,一共有四部王朔电影一窝蜂拍成上映:《顽主》(导演米家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刚)、《大喘气》(原作《橡皮人》,导演叶大鹰)、《轮回》(原作《浮出海面》,导演黄建新),在这四部影片中,《大喘气》稍弱,其它三部各有特色,《顽主》捧红了张国立、葛优、梁天,时装演出一场戏令人忍俊不禁,堪称经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截了当地披露80年代后期的阴暗面,据说曾险遭封杀。
  
  《轮回》的原作《浮出海面》有自传色彩,王朔作品中少有的真性情之作,不像后期作品那样一味用调侃来掩饰创作力的下滑。导演黄建新把握住了王朔言情的基调,把一部外表很痞内里很纯情的小说拍出了些许荒诞色彩,特别影片最后男主角自杀一场戏,很有点哲理味道。这个结局是电影硬加上去的,虽有点突兀,倒也显示了某种言外之意。黄建新以1985年完成的《黑炮事件》一举成名,《黑炮事件》辛辣地讥讽了体制的荒谬,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幽默电影,也是80年代的最佳影片之一。
  
  8,许同均:《珍珍的发屋》
  
  《珍珍的发屋》并不出名,在80年代的经典名片中排不上名次,多数人没听说过,我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看过这部影片。1987年的某天晚上,在经过电影院的时候看到《珍珍的发屋》海报,所有主创人员都很陌生,只有“青年电影制片厂”是熟悉的,就冲这个,我买票进去看了,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片子至少记住20年,果然一路记到今天,难以忘怀那一晚的感动。
  
  《珍珍的发屋》是说北京个体户创业的故事,个体女青年珍珍开了一家发屋,从广州请来理发师傅阿强,正派经营,生意日渐红火。同一条街的另一家个体发屋竞争不过,总用小动作骚扰,两家发屋冲突不断。珍珍与阿强暗生情愫,不料阿强的女友来到北京,珍珍只好黯然退出,独自面对寂寞人生。整部影片流畅简洁,用写实手法描写北京底层青年的现实生活,反映了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片中有一场珍珍的独白,系统阐述了这一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感人至深。我作为那一代个体青年的同龄人,对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的迷茫和自立自强的追求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记得这部影片的原因。《珍珍的发屋》在80年代算是另类,导演许同均和一干演员都无名气,之后也没什么发展,只有饰演阿强女友的谭小燕后来主演了《轮回》,令人惊艳,再后来也不知下落了。
当时听说过《潜网》,还有刘和不得不说那位合演的《心灵深处》,都没看过。如今在网上可以看这些,可惜,没兴致了。
记得一个女演员叫李秀明的,不知现在怎样了。
记得一个女演员叫李秀明的,不知现在怎样了。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0-1-5 15:19
李秀明是谢晋拍《春苗》的时候启用的。很早以前就不拍戏了。

和唐国强演过一个《孔雀公主》,扮相惨不忍睹。她比较粗壮一点,我一位大学同学称之为“拉塌车(人力货运车)”的身材。只适合于扮演工人农民。

后来拍的《今夜星光灿烂》,比较好一点。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80年代初刘晓庆拍的另一个被批评的电影,是《无情的情人》

美丽的藏族姑娘娜梅琴措原是阿洪鲁 鲁土司的女儿。五岁那年因仇人杀死 父亲,放火烧死母亲,管家趁机霸占 了庄园,当上了土司,她只得跟随舅 舅郎扎在草原上开始盗马贼的生活。 一次,马帮里的一匹烈马逃脱,被勇 敢的藏族流浪青年多吉桑制服,娜梅 琴措对多吉桑一见钟情,便央求舅舅 将他收留。从此,两人暗暗地相爱。 多吉桑原是奴隶,幼年时阿妈被土司 抢走,惨遭杀害,阿爸为报仇,杀死 土司、烧死土司妻子后远走他乡。多 吉桑跟随爷爷练就一手好枪法,爷爷 去世后,他四处流浪,寻找阿爸。自 与娜梅琴措相识,他也成为盗马贼。 在一次盗马时,他被另一马帮擒获, 不料马帮头却露丹珠竟是他的亲生父 亲。失散多年的父子相见,更激起却 露丹珠对惨死的妻子的思念。他决意 攻打仇家,并派多吉桑前往探听虚实 。多吉桑与娜梅琴措意外相遇,当他 听说娜梅琴措与郎扎要去杀仇人,便 发誓为情人报仇。不久,两队马帮同 时到达一个坝子,娜梅琴措指着对面 马帮头子示意多吉桑行动,多吉桑举 枪欲射,猛然发现目标竟是自己的阿 爸,他一下子明白两家之间潜藏的世 仇。娜梅琴措弄清站在面前的多吉桑 原来是仇人的儿子,抑制不住复仇的 欲望,终于将自己真心爱恋的情人开 枪打死。望着倒在血泊中的多吉桑, 娜梅琴措无限悲痛。这时,却露丹珠 从背后打来冷枪,娜梅琴措中弹倒在 情人身旁。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5 22:01 编辑


  32,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4)
  
  9,陈凯歌:《孩子王》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毕业,一年后,分配到广西厂的张军钊、张艺谋等人完成了《一个和八个》,第五代横空出世。又一年后,陈凯歌和张艺谋合作的《黄土地》问世,雷倒了电影圈里外,赞誉之声至今未绝,陈凯歌正式加冕为第五代的领袖或代言人。《黄土地》的轰动效应带动了第五代的行情上扬,陈凯歌和他的师兄弟们后来居上,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主人,称王称霸,不可一世。
  
  在80年代,陈凯歌拍了三部作品:《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这三部中,《黄土地》声誉最高,而我最喜欢沉闷的《孩子王》。依我看来,在80年代出品的众多知青题材影片中,以《孩子王》为最佳,陈凯歌把他的文革经验、知青经验和大学的训练融为一体,真正拍出了知青们在黑洞岁月里的萧瑟心情。我认为,《孩子王》的价值绝对在后来备受好评的《霸王别姬》之上,《孩子王》是陈凯歌那一代人(红卫兵或黑五类+知青)人生经验的总结,完整地表达了他对过去那个时代诸多问题的看法。《孩子王》拍完,力气也用尽,之后就开始走下坡,后期的作品都是为拍而拍,看不出有什么来自内心的艺术驱动。
  
  10,张艺谋:《红高粱》
  
  1986~1987年的焦点人物首推张艺谋,与陈凯歌合作的《黄土地》热潮未过,又主演了《老井》,接着改行做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一举夺下柏林电影界金熊奖,际遇之好,中国影坛无人能比。事实证明,柏林大奖对张艺谋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奖,《红高粱》不过是另一部《一个和八个》,有了这个奖,才有了《红高粱》的风行,媒体的关注和此后取之不尽的资源,奠定了至今20余年的成功之路。
  
  话说回来,《红高粱》确实当得起成功,我还记得当年看《红高粱》的惊骇感,电影居然可以这么拍,居然可以拍得如此激动人心。原本应该居于故事主线的打日本成了故事的布景,因为故事的高潮需要一个事件,打土匪、打军阀、打国军或打日本没什么区别,这种设计迥异于传统国产片。另外,电影中一大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迥异传统印象中的国人,当时正沉迷于精神分析学说,看完《红高粱》,感觉张艺谋的技巧与弗洛伊德有某种神合之处。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孩子王》,或者后来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都是80年代文学小爆炸的产物,那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昙花一现而已,我想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再来一次了。
  
  80年代出片的优秀电影当然不止上述这些,以我个人的口味,我比较喜欢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小品式影片或有创新意识的影片:吴贻躬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黄蜀芹的《青春万岁》,王启民的《人到中年》、陆小雅的《红衣少女》、颜学恕的《野山》、丁荫楠的《逆光》、张良的《雅马哈鱼档》,黄祖模的《庐山恋》,杨延晋的《小街》,李亚林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有历史片《血战台儿庄》、《喋血黑谷》、《西安事变》、《孙中山》,名著改编片《骆驼祥子》、《原野》……这些作品算是80年代电影的精华,遗憾的是,几部有争议的影片没机会看到,如刘晓庆的《潜网》、《无情的情人》,以及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太阳和人》。
  
  至于80年代走红的影星,实在太多了,数不过来也不必数,因为除了少许几个人之外,基本上都退出舞台了。我编了一句顺口溜,大致可以概括80年代影星们的辛酸: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争相出国去,后浪变成老大娘……
  
  前面说过,1979年一年间就出现了十余首可以传世的电影歌曲,原以为好戏在后头。可惜,80年代电影歌曲的成绩乏善可陈,我盘点了一下,整个10年只有下列歌曲还算有印象:《驼铃》(《带手铐的旅客》)、《满山红叶似彩霞》(《等到满山红叶时》)、《牡丹之歌》(红牡丹),《啊,故乡》(《庐山恋》)、《角落之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牧羊曲》(《少林寺》)、《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红高粱》)……在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下,内地电影歌曲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失去了创作的本能。
  
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1:30
在下文简述90年代电影时,会提到香港电影。谢谢。
在下文简述90年代电影时,会提到香港电影。谢谢。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5 22:02
这些电影都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
李秀明是谢晋拍《春苗》的时候启用的。很早以前就不拍戏了。

和唐国强演过一个《孔雀公主》,扮相惨不忍睹。她比较粗壮一点,我一位大学同学称之为“拉塌车(人力货运车)”的身材。只适合于扮演工人农民。
...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1-5 19:47
谢谢告知:)
楼主好像还没讲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比如《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红蝙蝠公寓》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1:30
我喜欢《巴士奇遇结良缘》,很想再看一遍。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33,80年代的译制片(1)
  
  作为电影观众,80年代的幸福感大多来自精彩纷呈的译制片,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外国电影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80年代的外国电影则以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这些西方电影极大的满足了观众向外看和向前看的渴望,也吻合当时改革开放的社会气氛。虽没有具体数据作佐证,不过以我的现场体验和观察,译制片的票房应该高过国产片许多。这10年的译制片数量极多,我只看过一小部分,以下简单说一下记得比较清楚的若干影片。
  
  先说日本。1978~1979年上映的《望乡》、《追捕》和《生死恋》树立了日本电影的口碑,那几年,中日关系处于官方营造的友好氛围中,一衣带水友好睦邻之类的说辞不绝于耳,刚刚苏醒过来的国人对日本、日本人还没什么恶感,因此,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日本电影都能赢得习惯性的欢迎和好评。
  
  高仓健电影。《追捕》的轰动捧红了高仓健,有关部门意识到此人的票房价值,引进了一连串的高仓健电影,我至少看过其中四部:《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兆治的酒馆》和《海峡》。这四部影片的水准都很精彩,前三部是标准的文艺片,温馨浪漫,以情动人,其中《兆治的酒馆》尤其合我的口味。《海峡》是歌颂津轻海峡隧道建设者的影片,把隧道建设的艰辛和建设者的坚韧精神描绘得很到位。高仓健在这些影片仍是一贯的杜丘式冷面孔,面无表情作深沉状,他的走红让很多人误以为“玩深沉”可赢得异性的好感,于是东施效颦,不亦乐乎,直至今日仍有人乐此不疲。
  
  《人证》。在80年代初,像《人证》这类剧情紧凑、紧张刺激的破案片尚不多见,轰动程度不亚于或者仅次于《追捕》,《人证》的热映带动了森村诚一作品的流行,原作《人性的证明》以及《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迅即出版并畅销。插曲《草帽歌》深情款款,婉转动听,风行至今,当下没看过《人证》的年轻人对这首歌也不感陌生。
  
  《砂器》。早在1979年,我就读到了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点与线》,大为着迷,《砂器》是第一次看松本清张的电影,剧情设计得有点问题,悬疑度不够,不过整部影片被一股悲壮的情绪所推动,令人动容,带有古典风味的音乐尤其出色。丹波哲郎饰演锲而不舍的警察,这位名演员戏路很宽,从达官显宦到贩夫走卒都胜任有余。
  
  《阿西们的街》。日本大企业周围都有星罗棋布的零组件供应商,《阿西们的街》如实描绘了这些小企业的甘苦,这些家庭作坊似的小企业在同业的竞争和上游大企业的压迫下,艰难地求取生存之路。影片的叙事有些凌乱,不过中国观众感兴趣的是日本当代年轻工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自组摇滚乐队的热情尤其吸引了年轻的观众。电影中有一首插曲极具动感,我曾在现场看过本土歌星翻唱这首歌(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当年很红的张行),当场的景象可用一个词形容――“万众欢腾”,热闹极了。
  
  《啊,野麦岭》(两集)、《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啊,野麦岭》展现了底层女工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境遇,作为弱势群体,她们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在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为资本家卖命,付出了青春和健康,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全面披露了在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野心勃勃的垄断金融资本家如何肆无忌惮地吞噬国有资产,企图用资本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贪污腐败的官商黑恶势力如何勾结成一个个利益集团,狼狈为奸,黑箱作业,强取豪夺国家和民众的财产,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这三部影片展现的黑暗画面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记得我们当时很庆幸,幸好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绝对不会像日本那样容许官商黑恶势力横行,让底层人民受苦受罪,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
  


这些电影都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5 22:32
那几年上映的香港片不多,撑不满一节,所以并到90年代一起提一提。
《金环蚀》是很有意思的片子,其中有个黑社会性质的老头操纵政党议员、官员的情节,大概是艺术创造。但财团贿赂政府官员及议员获得大宗水电项目的故事是有实例的。

影片中拍到的那个电站就是黑部水库,日本海拔最高的水电站。修建时难度很大,死了很多工人(记得好像是167个,在水库边上有他们的塑像和碑文)。水电站花费太大,又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引起极大的争议,从此日本就再也不建水电站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高仓健的《新干线大爆炸》才叫精彩,演坏蛋也是讲究江湖的中规中矩,富有人情。
今天,我就是高瑜
以上电影看过一半以上,数帆老人记忆非凡,俺则大多模糊不清,忘记电影就意味着什么?幸亏数帆先生拯救记忆深处的片片。
最近同学整理记忆,其中谈到了看电影,不完全统计1978年10月至1982年8月在校4年期间,总共看了近400部各类电影。下面这个名单不完全,是一个同学日记中记载的,而他肯定不是看了当时放映的所有影片。

1978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停战之后》(中)、《阿诗玛》(中)、《追捕》(日)、《失去记忆的人》(中);

1979年:
《笑逐颜开》(中)、《女理发师》(中)、《早春二月》(中)、《摩登时代》(美)、《武训传》(中)、《未来世界》(美)、《闯王旗》(中)、《奥赛罗》(苏)、《乔老爷上轿》(中)、《工地青年》(中)、《王老虎抢亲》(中)、《革命家庭》(中)、《忠诚》(埃及)、《被侮辱和被迫害的》(美)、《画中人》(中)、《苦难情侣》(意)、《初次考验》(苏)、《鬼魂西行》(英)、《生与死》(埃及);《柳毅传书》(中)、《运虎记》(苏)、《王子复仇记》(英)、《护士日记》(中)、《流浪者》(印)、《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奋起反击》(中)、《海鹰》(中)、《青春之歌》(中)、《铁匠的旗》(中)、《乌鸦与麻雀》(中)、《球迷》(中)、《碧玉簪》(中)、《巴士奇遇结良缘》(港)、《青山恋》(中)、《刘三姐》(中)、《审妻》(中)、《简爱》(美)、《战火中的青春》(中)、《铁窗烈火》(中)、《画皮》(港)、《花为媒》(中)、科教片《神经系统与条件反射》(苏)、《保密局的枪声》(中)、《不同的命运》(苏)、《寡妇》(苏)、《判逆》(巴基斯坦)、《小花》(中)、《特殊任务》(中)、《小莲娜寻父记》(苏)、《神圣的使命》(中)、《舞台姐妹》(中)、《两姊妹》(苏)、《吉鸿昌》(中)、《曙光》(中)、《被遗弃的人》(墨)、《306案件》(苏)、《生死恋》(日)、《从奴隶到将军》(中)、《马兰花》(中)、《两亩地》(印)、《他俩和她俩》(中)、《游手好闲的女人》(苏)、《水上春秋》(中)、《二泉映月》(中)、《吟公主》(日)、《沉默的人》(法)、《马路天使》(中)、《我的十个同学》(中)、《侦察员的故事》(苏)、《逆风千里》(中)、《金刚山姑娘》(朝);

1980年:
《生活的颤音》(中)科教片《天津地震资料》(中)、《现代军事武器》(日本)、《小字辈》(中)、《群芳谱》(港)、《金环蚀》(日)、《海外赤子》(中)、《归心似箭》(中)、《苦难的心》(中)、《带枪的人》(苏)、《不是为了爱情》(中)、《希望在人间》(中)、《樱》(中)、《405谋杀案》(中)、《蝴蝶梦》(美)、《乘风破浪》(中)、《七品芝麻官》(中)、《淘金记》(美)、《蝙蝠》(美)、《柳暗花明》(中)、《排球之花》(中)、《疯狂的贵族》(法)、《丽人行》(中)、《黑面人》(中)、《野鸭洲》(中)、《向导》(中)、《半张订婚照》(中)、《见面礼》(中)、《乳燕飞》(中)、《苦海余生》(英)、《等到满山红叶时》(中)、《恶梦》(美)、《三毛流浪记》(中)、《真是烦死人》(中)、《狼牙山五壮士》(中)、《古堡幽灵》(西德)、日本影片《天平之梦》、《红菱艳》(英)、《雪山泪(中)》、《大篷车》(印)、《海之恋》(中)、《一个美国飞行员》(中)、《淘金记》(美)、《马陵道》(港)、《沙拉丁》(埃及)、《庐山恋》(中)、《丹心谱》(中)、《自豪吧,母亲》(中)、《刑场上的婚礼》(中)、《复仇》(罗)、《诸葛亮吊孝》(中)、纪录片《可爱的动物》(美)、《柯楚别依》(苏)、《母亲》(苏)、《基度山伯爵》(法)、《绝唱》(日)、《飞吧,足球》(中)、《今夜星光灿烂》(中)、《泪痕》(中)、《奸细》(中)、《第十个弹孔》(中)、《目标选择》(苏)、《秋翁遇仙记》(中)、《我的儿子》(朝)、《孤心血泪》(英)、《林冲》(中)、《悲惨世界》(法、东德、意)、《塔曼果》(法)、《三个失踪的人》(中)、《马戏团》(美)、《一天的欢乐》(美)、《红牡丹》(中)、纪录片《澳洲行》(中)、《五更寒》(中)、《鸽子号》(美)、《生死牌》(中)、《飞过太平洋》(中);

1981年:
《啊,野麦岭》(日)、《叛国者》(中)、《巴山夜雨》(中)、《阴谋与爱情》(西德)、《一个国王在纽约》(美)、《神女峰的迷雾》(中)、科教片《向往未来》(西德)、《燕归来》(中)、《愤怒的人》(法、加)、《幽灵》(中)、《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中)、《摩羯星一号》(美)、《第二次握手》(中)、《天云山传奇》(中)、《雷锋》(中)、《花枝俏》(中)、《带手铐的旅客》(中)、《情天恨海》(中)、《白蛇传》(中)、《古刹钟声》(中)、《花花》(中)、《蓝色档案》(中)、《中途岛之战》(日、美)、《羌笛颂》(中)、《走向深渊》(埃及)、《永恒的爱情》(巴基斯坦)、《假婿乘龙》(港)、《最后八个人》(中)、《珍珠塔》(中)、《飞燕曲》(中)、《好事多磨》(中)、《残雪》(中)、《胭脂》(中)、《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法)、《雾都茫茫》(中)、美术片《三个和尚》(中)、《从天上来的威胁》(法)、《春雨潇潇》(中)、《血溅美人图》(中)、《她从云雾中来》(中)、《爱情啊,你姓什么》(中)、《抗暴记》(英)、《车水马龙》(中)、《草原枪声》(中)、《红蝙蝠公寓》(港)、《沉默的朋友》(罗、意)、《陈毅市长》(中)、《卡桑德拉大桥》(美)、《四个小伙伴》(中)、《梅花巾》(中)、《迟到的春天》(中)、《齐王求将》(中)、美术片《人参果》(中)、《黑驹》(美)、《雨中曲》(美)、《谁来赴晚宴》(美)、《白莲花》(中)、《山重水复》(中)、《先驱者之歌》(中)、《春眠不觉晓》(中)、《小城春秋》(中)、《药》(中)、《远山的呼唤》(日)、《伤逝》(中)、《雨夜奇案》(罗)、《皆大欢喜》(中)、纪录片《鲁迅传》(中)、《苦果》(中)、《丹凤朝阳》(中)、《元帅与士兵》(中)、《英俊少年》(西德)、《顾此失彼》(中)、《检察官》(中)、《知音》(中)、《钟声》(中)、《沙鸥》(中)、《十四个冬春》(朝)、《革命军中马前卒》(中)、《金鹰》(港)、《金钱梦》(中)、《御马外传》(中)、《警察局长的自白》(意)、《特高课在行动》(中)、《最后一颗子弹》(罗)、《客从何来》(中)、《年轻的朋友》(中)、《风雪黄昏》(日)、《长排山之战》(中)、《舞恋》(中)、《冤家路宽》(中)、《父子情深》(意)、《小街》(中)、《阿西们的街》(日)、《甜蜜的竞赛》(罗)、《剑魂》(中)、《咖啡馆》(埃及)、《银幕天使》(港);

1982年:
《李慧娘》(中)、《楚天风云》(中)、《蛇》(法)、《华丽家族》(日)、《艾里甫与赛乃姆》(中)、《气球上的旅行》(法)、《沼泽地的阳光》(埃及)、《李清照》(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美术片《猴子捞月》(中)、《巧入敌后》(南)、《当代人》(中)、《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端盘子的姑娘》(中)、《模范丈夫》(中)、《路漫漫》(中)、《海囚》(中)、纪录片《飞翔》(中)、《春归红楼》(中)、《白龙马》(中)、《子夜》(中)、《牧马人》(中)、《乡情》(中)、《老枪》(法)、《虎口脱险》(法)、《潜网》(中)、《杜十娘》(中)、《新天方夜谭》(英)、《阿Q正传》(中)、《徐九经升官记》(中)、《邻居》(中)、《笑比哭好》(中)、《沙漠宝窟》(中)、美术片《卖树荫》(中)、《包青天》(中)、《小路》(中)、《幽谷恋歌》(中)、《满意不满意》(中)、《埃及女王》(美)、《少林寺》(中)、《风雪配》(中)、《潜影》(中)、《第三个被谋杀者》(中)、《水晶心》(中)、《无名岛》(中)、《夜茫茫》(波兰)、《青春》(中)、《螺旋》(中)、《笔中情》(中)。
俺在读大学的时候也算是电影看得多的,比老童这位同学还是差不少。赞一个!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138# 童志刚

童版这位同学在校期间看了这么多电影,四年看400部,平均一年看100部,除去节假日,那几乎两天就要看一部,他还有时间学习么?
俺是灭绝师太
当时一般是周六、周日在露天小操场放电影,大多时候都是一次两部,特殊日期另有加场。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周能看几部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了。
当时一般是周六、周日在露天小操场放电影,大多时候都是一次两部,特殊日期另有加场。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周能看几部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了。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2:30
看了这么多电影,是不是能说明在校的时候没有恋爱呀?如果有的话,不可能把时间都花费在看电影身上呀.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当时一般是周六、周日在露天小操场放电影,大多时候都是一次两部,特殊日期另有加场。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周能看几部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了。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7 12:30
也许文科学生作业少些,我们那时学习非常紧张,也很吃力的,记得有一次操场上演《少林寺》,而第二天要考《机械原理》,很多同学都去教室复习功课了,只有我和另外一名本来就没学好这门课的女生咬咬牙去看了,结果考试不及格,教训惨痛。
俺是灭绝师太
看了这么多电影,是不是能说明在校的时候没有恋爱呀?如果有的话,不可能把时间都花费在看电影身上呀.
听月小筑 发表于 2010-1-7 13:16
看电影不影响谈恋爱,不仅不会影响,还会有所促进。但是看电影一定影响学习。当然,如果学的是文学,那就另当别论了。
俺是灭绝师太
回142楼:引用下同学的回帖——那时学校明令规定不准谈恋爱,进校时系领导就说过,谈了恋爱的,分配的时候也要把他们一个分到南,一个分到北,让他们来个“孔雀东南飞”。

回140和143楼:也是引用同学的回帖——说起看电影,应该算是在大学四年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生活。看了多少部片子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武大和水院两边每到周末都放露天电影,我们常是哪边好看看哪边,几乎是每周不落,临考前也如此。每当提着板凳去放映场时,路上常与背着书包匆匆赶往教室自习的理科系学生相遇,看到他们羡慕的眼光(我自己狭隘的解读),每每都会为自己选择上中文系而庆幸,要知道看电影也是我们的专业学习内容(自我开解)啊。

  34,80年代的译制片(2)
  
  《姊妹坡》。一部极度唯美的文艺片,讲述一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纠葛,大姐在父母突然过世后,不愿结婚,独自照料三个领养的妹妹长大成人;个性独立的二姐不幸得了绝症,在生下一子后与爱人一起从容离开人世;大学生三姐的爱情因为门第不配受到男友家人的冷眼,后与姐妹们分别,跟随生母生活。影片最后,大姐与一直等待她的男友带着二姐的儿子在姊妹坡上散步,就像多年前父母带着她们四姐妹那样,念着同样的儿歌:“一二三四,什么坡,姊妹坡……”
  
  《姊妹坡》以“章”作为段落,结构清晰,叙述流畅,从始至终弥漫着悲凉、惆怅的情绪。几位演员都算大牌,浅野温子和富田靖子演活了二姐的自尊自强、小妹的活泼开朗,三姐泽口靖子因为角色较弱,不那么讨喜。饰演大姐的绀野美沙子,后来参加演出了中日合拍的《没有下完的一盘棋》,饰演大姐男友的竹胁无我曾主演电视剧《姿三四郎》,80年代初在中国引起收视高潮。1993年,本地的有线电视系统忽然开通卫视中文台,在该台那一年播出的日本偶像剧中,我看到了浅野温子的《101次求婚》和泽口靖子的《孤身走我路》,隔了好几年再见两位姊妹,居然都不显老,浅野温子的角色还是那么可敬,泽口靖子还是那么不讨喜。
  
  80年代中期,我们正是热爱文艺的年纪,因为资源有限,很少看到像《姊妹坡》这样正宗的文艺电影,如此感伤缠绵的小资情调,不由分说地打动了我和我的朋友们。我有一位朋友,沉迷于《姊妹坡》营造的意境里,竟一连看了十遍之多,至今一把年纪了,还是念念不忘。现在看,《姊妹坡》不算是经典影片,它只是我们青年时代的一个烙印,年轻的时候如此喜欢一部影片,也算是一种幸福。
  
  80年代的日本电影还让中国观众认识了不少栗原小卷、中野良子之外的女星,我看过的明星电影包括山口百惠的《绝唱》、《风雪黄昏》,药师丸博子的《W的悲剧》,松坂庆子的《蒲田进行曲》,田中裕子的《火红的第五乐章》,樱田淳子的《白衣少女》,等等,都是好看的影片。此外,还有“寅次郎”系列,“片山刑警”系列,“钓鱼迷”系列,每个系列我应该至少看过一部,时间太久远,人物和故事混淆,已经记不清楚细节了。
  
  80年代,日本电影持续地引进,和同时引起的日本电视剧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中国观众对日本的现代化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已习以为常,不再像早几年那么好奇。对中国观众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引进的日本电影(包括一批高收视的日本电视剧),提供一个近在咫尺的参照系,让我们醒悟到错过了发展的机遇是多么不可饶恕,也提供了一个前方的目标,让我们认清脚下的路在朝向哪个方向。
  
  关于日本电影,还有一事值得一说。好像是1985年,附近的一家小电影院无预警放映那三部著名的日本军国主义内参片――《军阀》、《啊,海军》和《山本五十六》,没有预告,没有宣传海报,只是售票窗口上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标记片名、时间和票价,幸亏我年轻时眼神够好,总算没有错过这三部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内部电影。一口气看完,我的感觉是,日本人不服输,就算服输也只是表面上服给打趴他们的美国人,对中国肯定不服,野心仍大大的有。最近这十年来,我又看了十几部日本二战片,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以为,以日本人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心气儿,未来,未来的未来,为了争夺土地,争夺资源,中日之间肯定会有一战,甚至几战。日本人战后发奋图强,迅速崛起,就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我们呢?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

本帖最后由 数帆老人 于 2010-1-9 00:12 编辑


  35,80年代的译制片(3)
  
  80年代译制片的主要来源为西欧电影,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娱乐片为主,由于当时国产的娱乐片不是一般的差劲,好莱坞的娱乐大片又暂时进不来,这些西欧影片就喧宾夺主,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娱乐需求,虽说是商业影片却也不乏佳片,以下即简单回顾几部由知名影星领衔主演的作品。
  
  《老枪》。相信很多当年的观众都很欣赏这部影片,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法国医生,家人被德军杀害,于是拿起枪来报仇,一个人一杆枪,杀了个痛快,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编导处理得极为精致,既紧张又感人,和平日子里的幸福生活不断闪回,片头片尾,一家人骑车出游的画面前后呼应,增添了影片的悲剧意味。
  
  我记得当年看《老枪》的时候,一边看一遍琢磨,如果换了我来拍这样的题材,会拍成什么样子?应该不会如此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打击敌人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群人:游击队长,老少游击队员,当地镇长,女民兵,德高望重的老大爷或老大娘,还有童子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配合行动,挖地道,布地雷,引来德军进村聚而歼之,再去烧德军的炮楼,解放德军占领的县城,片尾想起雄壮的“马赛曲”或“戴高乐将军之歌”,胜利的游击队员在歌声中继续前进……
  
  《老枪》的两位主演都是欧洲的大明星,罗密.施奈德的戏份不多,《老枪》上映时尚不引人注意,要等到《茜茜公主》系列上映后才在中国红极一时,家喻户晓。法国影星菲利浦.诺瓦雷以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让当年的观众大为叹服。20多年后,菲利浦.诺瓦雷主演的《天堂电影院》和《邮差》征服了下一代观众,时过境迁,《老枪》的观众未必看过《天堂电影院》,而《天堂电影院》的粉丝恐怕不知道曾经有个电影叫《老枪》。
  
  《蛇》。《蛇》可算是冷战时期间谍世界的微型百科全书,东西方间谍机关勾心斗角,花样百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手段闻所未闻,大开眼界。记得我在看《蛇》时,内心不无惶恐,《蛇》里介绍中央情报局的庞大、专业、无孔不入,还有现代科技装备,令人悚然而惊。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凭那些国产反特片透露的本事,我们的安全机关能行吗?
  
  《蛇》的叙述方式也让人惊奇,血淋淋的间谍战,既没有刀光也没有剑影,却从头紧张到尾,完全是心理战,一方面,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在斗智,另一方面,编导和观众斗智,不断把观众的猜测思绪引向歧路。在《蛇》里,菲利浦.诺瓦雷饰演法国情报局长,没有多少光彩,光彩在两位好莱坞巨星身上,尤尔.伯连纳和亨利.方达,这两位巨星抢尽风头,特别是尤尔.伯连纳,《蛇》不是他的代表作,还是用那个时尚术语来形容,这位光头巨星的“气场”,实在是强悍得令人瞠目。影片最后,完成任务的苏联间谍潇洒地离去,尤尔.伯连纳缓步越过边界桥,几个等候的苏联军官向归来的英雄敬礼,那一幕震撼人心。看到这里,不免好奇,西方竟然制作如此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影片,是不是表达了某种另类的自信?
  
  《虎口脱险》。超级经典的电影,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人物,经典的台词,经典的演员,经典的配音,如果算经典指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虎口脱险》或许是80年代译制片的经典之最。观众经久地热爱《虎口脱险》,主要是因为它的幽默,不中听的说,《虎口脱险》过于幽默了,幽默到令人发指。严肃的反法西斯题材竟然编排得如此轻松搞笑,绝对超出了中国电影人的想象边界。《虎口脱险》那个可爱的小老头,路易.德.菲奈斯,演过无数喜剧,喜剧天分出类拔萃,几年后,他主演的另一部喜剧片《疯狂的贵族》上映,不再引起《虎口脱险》式的轰动,在中国观众心目中,《虎口脱险》不可复制。

演《老枪》的演员,数年前去世了,俺为之一悸。有部电影叫《大食客》,记得他也有精彩演出。那部片子的主演是法国影帝德帕迪约。
《蛇》是不可多得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电影可以有几个国家联合拍摄,电影的台词可以委托专业人员去写,而不是由编剧一人包干。演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亨利·方达,虽然年纪已不少,但那副独有的矜持步伐,还是帅得很。想起来了,菲利浦.诺瓦雷在其中也扮演过角色。
《老枪》是拍的很精致的电影。

《蛇》只是拍得比较一般的娱乐片。

至于数帆君看日本电影看出一大段亡我之心不死的念头,就未免有点老来愤一把的味道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138# 童志刚
这个绝的,好像只有巩克会这么叫绝!
今天,我就是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