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5 22:2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北海月在2007-2-5 15:57:00的发言:

为什么总要别人喜欢了才能肯定自己?自己爱自己不是更好吗?别人爱,总是爱的表面,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内心多可爱。

其实自己不知道的,要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判断。比如穿件衣服,自己不知道是否合适,要问问别人。[em07]

也许我比较怪异,我很少去问别人,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判断和决定,同时我也发觉他人看待自己或者对自己的期待往往都是和自己不同的,很简单的原因——只有自己更了解自己。
女人哪,她们的名字叫闹别扭。^_^[em03]

女人心思细腻么:0

以下是引用流星雨在2007-2-6 17:12:00的发言:
女人哪,她们的名字叫闹别扭。^_^

不过,也是。女性的特征之一就是心眼比较地小,心思比较地细。

在单位部门里,女同事多的地方,是非比较多,这是事实。另外,不知道女网友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女网友之间在论坛上结下的诗情画意、深情厚意,不大靠得住。尤其是住在一个地方的,只要把虚拟关系变成现实的后,种种心态会使她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其中,包括女性比较具有的嫉妒、计较心理。

我的一个网友已经两年多没有来往了,今天她一高兴给我电话说:网上钓了一个澳洲的男朋友,马上要见面了。视屏聊得昏天黑地的。呵呵~~典型的结婚狂。

[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6 19:50:31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更在意自己的感受

以下是引用北海月在2007-2-6 17:0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5 22:26:00的发言:

其实自己不知道的,要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判断。比如穿件衣服,自己不知道是否合适,要问问别人。[em07]

也许我比较怪异,我很少去问别人,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判断和决定,同时我也发觉他人看待自己或者对自己的期待往往都是和自己不同的,很简单的原因——只有自己更了解自己。

以穿衣戴帽为例,如果我自己觉得合适,别人也觉得合适,当然是贼满意;如果自己觉得好别人觉得不好,我会审视一下自己,如果还是能够接受自己的选择,那就一如既往地这么穿戴;如果自己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别人却觉得超级好,我决不会委屈自己照着别人的眼光去穿戴。——这么看来,我还是更在意自己的感受。也正因此,我从来不会自我感觉良好地指点别人的穿着打扮,除非有人诚意让我提供参考。

自己喜欢自己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你不是生活在孤岛上,你要跟人交往,所以别人是不是能接受你、你是不是能让别人感觉愉快,这很重要。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6 21:07:00的发言:
自己喜欢自己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你不是生活在孤岛上,你要跟人交往,所以别人是不是能接受你、你是不是能让别人感觉愉快,这很重要。

金秋,有时候,很难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出于礼貌,别人大多会虚以委蛇,说些赞辞;再说有些人的审美鉴赏能力未必与自己相契合,这样的人不接受也就不接受了,何必委屈自己?除非你觉得那个人的眼光必在自己之上,那就得跟这人好好学习了。

同意紫壶的观点。以穿衣戴帽为例,这方面我对自己的眼光很有自信,通常不大会介意别人怎么说,也不随大众,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东西。(我因此经常被朋友拉去陪逛当参谋)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以下是引用紫壶在2007-2-6 21:1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6 21:07:00的发言:
自己喜欢自己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你不是生活在孤岛上,你要跟人交往,所以别人是不是能接受你、你是不是能让别人感觉愉快,这很重要。

金秋,有时候,很难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出于礼貌,别人大多会虚以委蛇,说些赞辞;再说有些人的审美鉴赏能力未必与自己相契合,这样的人不接受也就不接受了,何必委屈自己?除非你觉得那个人的眼光必在自己之上,那就得跟这人好好学习了。

 

我指的是自己的言行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如果周围的人都不欢迎我,那我肯定要检讨自己了。当然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是要一味地迎合,一味迎合别人的人估计也不受欢迎的。

至于穿衣戴帽,我也很注重别人的意见,如果发表意见的人自己的穿着就很好,没有奇装异服,那我一般是相信她的鉴赏能力的。她说好也许是客气,但她如果说不好,那就一定不好了,除非她别有用心。

俺是灭绝师太

呵呵,紫壶姐的做法很灵活。我可能就是太直、太马虎了点[em06]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是真正的完全由着自己的呢?在不知不觉中,他人的观点已经影响到了自己,只是影响大小不同,没有不受他人观点影响的人。类似,即使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还是会多多少少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去选择。

我觉得女人穿衣服都是穿给别人看的,不然怎么一回家就换衣服呢?只有在家里穿的衣服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穿的。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6 21:50:00的发言:

我觉得女人穿衣服都是穿给别人看的,不然怎么一回家就换衣服呢?只有在家里穿的衣服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穿的。

此言差矣,一回家换衣服是因为不想让沾了外面尘土的衣服弄脏了床、沙发什么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一回家就换衣服是为了做家务方便,总不能让我穿着旗袍烧饭擦地板吧。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6 21:36:00的发言:

 

我指的是自己的言行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如果周围的人都不欢迎我,那我肯定要检讨自己了。当然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是要一味地迎合,一味迎合别人的人估计也不受欢迎的。

至于穿衣戴帽,我也很注重别人的意见,如果发表意见的人自己的穿着就很好,没有奇装异服,那我一般是相信她的鉴赏能力的。她说好也许是客气,但她如果说不好,那就一定不好了,除非她别有用心。

金秋说的第一点没争议。怕就怕自己不知道周围的人其实非常讨厌自己,那就没治了~~

至于穿着,好像周围的人已经很少在这方面评头论足了,大家都比较自信,也都有自己的审美观,除非你穿了件新衣服,就急着了解别人的感受。类似“你今天很漂亮”、“你气色真好”的夸赞大多是出于礼貌。过去还经常有人问,这件衣服哪儿买的,我也买一件,如今,还有人这么问的话,就太可笑了。如果有很不得体的穿着,也不会有人当面让你难堪,这也是礼貌。当然,和朋友结伴购物,对方又让我帮着参谋,我当然会直言不讳。

金秋说:“如果发表意见的人自己的穿着就很好,没有奇装异服,那我一般是相信她的鉴赏能力的。”——其实呢,你的鉴赏力跟她是趋同的。

以下是引用北海月在2007-2-6 21:36:00的发言:

呵呵,紫壶姐的做法很灵活。我可能就是太直、太马虎了点[em06]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是真正的完全由着自己的呢?在不知不觉中,他人的观点已经影响到了自己,只是影响大小不同,没有不受他人观点影响的人。类似,即使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还是会多多少少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去选择。

北海月妹妹只是更强调自我,可能也是为了纠正那些太没自信的言行。的确,谁都免不了受他人的影响,即使是个性张扬的人也如此。

以下是引用人约黄昏后在2007-2-6 21:58:00的发言:

此言差矣,一回家换衣服是因为不想让沾了外面尘土的衣服弄脏了床、沙发什么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一回家就换衣服是为了做家务方便,总不能让我穿着旗袍烧饭擦地板吧。

那你擦完地板洗完澡,是不是还会穿上旗袍坐沙发上看电视捏?

俺是灭绝师太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2-7 8:4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人约黄昏后在2007-2-6 21:58:00的发言:

此言差矣,一回家换衣服是因为不想让沾了外面尘土的衣服弄脏了床、沙发什么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我一回家就换衣服是为了做家务方便,总不能让我穿着旗袍烧饭擦地板吧。

那你擦完地板洗完澡,是不是还会穿上旗袍坐沙发上看电视捏?

哈哈,我又不是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不会为了买一碗小馄饨也穿旗袍的。居家穿的衣服中,睡衣以舒适为主,其他衣服无非图个方便。说老实话,除了睡衣外,在家穿的大多数衣服都不是我喜欢的,是我认为已经不能穿出去的被我的眼光淘汰了的衣服。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以下是引用紫壶在2007-2-6 22:31:00的发言:

北海月妹妹只是更强调自我,可能也是为了纠正那些太没自信的言行。的确,谁都免不了受他人的影响,即使是个性张扬的人也如此。

呵呵,我是这么想的,人一生下来只能感受到自己,虽然这些感受是破碎的,但从他开始通过别人看待自己的时候开始,自我就开始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上,这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原初自我就失去了。

原初的自我丧失,就注定人都不会完全的自信,因为他自我的基础总是不确定的。我体验过这种虚弱的状态,但我发现这种感觉并不好,消极、被动、自我否定,这是一条和自我发展背离的道路。

人都有为自己赋权和争取力量的渴望,这几乎是一种本能了,无法回避。强调自己,并非仅仅纠正那些不自信,这些只是表面,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想要的是明白,如何真正爱自己,因为我发现,除非一个人真的懂得爱自己,否则她是不懂得爱别人或者爱生活的,这些可能才是实质。

 

因为我发现,除非一个人真的懂得爱自己,否则她是不懂得爱别人或者爱生活的,这些可能才是实质。

 ----------------------------------------------------------------

同意!!!

[em17][em17][em17]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以下是引用北海月在2007-2-7 15:12:00的发言:

呵呵,我是这么想的,人一生下来只能感受到自己,虽然这些感受是破碎的,但从他开始通过别人看待自己的时候开始,自我就开始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上,这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原初自我就失去了。

原初的自我丧失,就注定人都不会完全的自信,因为他自我的基础总是不确定的。我体验过这种虚弱的状态,但我发现这种感觉并不好,消极、被动、自我否定,这是一条和自我发展背离的道路。

人都有为自己赋权和争取力量的渴望,这几乎是一种本能了,无法回避。强调自己,并非仅仅纠正那些不自信,这些只是表面,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想要的是明白,如何真正爱自己,因为我发现,除非一个人真的懂得爱自己,否则她是不懂得爱别人或者爱生活的,这些可能才是实质。  

写前一帖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没表达清楚,可要讲明白还真有点费劲,就这么偷懒了,希望能混过去,没想到北海月妹妹还是认真作了回复,让我偷不得懒~~~

人出生后,最初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饿了想吃困了就睡高兴了便笑满足不了则哭,这种天然的本真状态不多久就会被打破。婴儿的行为开始被规范,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些行为遭到禁止,有些做法受到鼓励,孩子本能地想得到温暖的怀抱、和善的笑容和种种物质奖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确不再只注重自我了,他学会了察言观色,有时候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这种自我的失去是必然的,否则,就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甚至可能造成自闭。

一般说来,这一阶段,如果影响孩子言谈举止的亲人、老师天秉善良颇有文化,能够更多地考虑到依从孩子的天性,那么孩子就不会感到太大的苦痛,他的变通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恐怕都会比较强。对孩子来说,这是个慢长的自我修炼的过程,其间会有狐疑、烦恼、叛逆……直至成年,还会有各种困惑和无奈。如果孩子的天赋和影响他的环境投缘,他的自我会得到充分发展,他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并肯定自己。

我所说的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认识正好跟自己的能力相当,超过了,就走向自大,不达,则会自卑。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会为自己作出合理的抉择——这就是我理解的爱自己了。

以下是引用紫壶在2007-2-7 19:31:00的发言:   

我所说的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认识正好跟自己的能力相当,超过了,就走向自大,不达,则会自卑。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会为自己作出合理的抉择——这就是我理解的爱自己了。

自负一般都是产生于对自卑的克服,而自卑往往都是人与他的自我分离的结果。自负的人并不真正爱自己,他只是将自己的身体和能力作为工具来获取使他的分裂感不那么强烈的物质或者精神的补偿。

我所理解的“爱自己”是说爱自己如同爱任何一个人,毕竟自己是无法从“人”中剥离出来的。

“真正认识自己”

如何确定是真实的认识呢

如何真正地认识自己呢

什么样的自己 才是真实的  而不假象或者错觉?

是首先站在“他者”的角度去判断,然后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或者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然后再站到“他者”的立场去看待。

我选择后者。

以下是引用紫壶在2007-2-7 19:31:00的发言:
我所说的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认识正好跟自己的能力相当,超过了,就走向自大,不达,则会自卑。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会为自己作出合理的抉择——这就是我理解的爱自己了。

 

嗯,最难的就是了解自己~

还是那个问题,我们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了解自己?

站在什么角度了解自己才不至于给自己打造新的牢笼?

生活和科学有类似的地方:

需要的是实践、修正、再实践,需要的是创造和突破

而不是先画地为牢,然后再中规中矩地完成其后的过程。

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最重要的当然是生活实践

而不是先定下自己属于什么范围,然后再去完成那样的角色

也许,选择会有错,判断会有误,但意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的

美丽,很多时候是客观的,比如我们熟捻的黄金分割;

所以,有时候,美丽并不随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我们可以创造美丽

比如衣着、饰物、神态的配合。

如此照片把缺憾贸然凸显,

我们怎么能感受到作者感受的美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