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漫天的《金鱼》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1-1-9 22:50 编辑

1月8日下午3时湖南藉时尚界人士,兮兮的好朋友陈漫天的《金鱼》画展在长沙月湖公园开展,本人去凑了一个热闹,还约了两个人同去,与他们一路应酬,故没有按自己的方式去欣赏,回来有些后悔,但也没有办法。帖他几幅作品如下:

冬天的月湖是雪的镜子
它的悲伤是人们把它磨成一块冰
水不流
少女的脸上涂上厚厚的色彩
眼睛里的湖水是见底的石头,
等了一千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青萍的心情在春天
被人捞来捞去
车塞在十字路口
那儿的人很多,
都有一颗飞翔的心
去月湖的路上
新楼盘一栋一栋在奔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爱人在远方流浪
或许坐在临街的一个窗口
电话和报纸传来的信息隆重又热烈
红灯笼变旧
老去的不仅是岁月
这个微明的下午
呼出的热量很快消散在寒冷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1-1-9 23:41 编辑

它是不是同我一样
梦碎的时候还满怀憧憬
爱人温暖的怀抱
那儿落日庄重
晚天的圣殿一层一层地叠成蓝紫,桔黄
我静静地等待
你燃亮第一盏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第一张最完整。
看着怪寂寞的。应该会有很多女人喜欢吧。


第一张构图最完整。
很不喜欢使用文化啦、思想啦、境界啦这一类词汇,可看了上面的画,觉得还真不能缺少这些东西。最受不了的就是是商品画披上一张学术的外衣,手法高明一点也好。
水笺姐姐的诗句?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1-1-10 16:47 编辑
看着怪寂寞的。应该会有很多女人喜欢吧。


第一张构图最完整。
ironland 发表于 2011-1-10 10:13
陈漫天供职于上海陈逸飞模特公司,因此有年纪上富庶得可以的女模特可入画:)


这可能也是局限,一个人的命运在某一时点上可能存在一个契机,但如果看不到这个人的命运的演绎过程,大概就有些单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水笺姐姐的诗句?
水色 发表于 2011-1-10 16:27
想是想做诗写~~~
想是想做诗写~~~
水笺 发表于 2011-1-10 16:50
哇欧!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金鱼是不是隐喻二奶?人物都满符合这个气质的。记得葡京饭店在江苏订购了巨幅的金鱼刺绣,刺在深色的帷幔上,三米左右高,很长,鱼和人差不多大,配上灯光,金鱼浮现,感觉人在水底和金鱼一起游,不知是鱼变了人还是人就是金鱼。视觉效果非常好,觉得也很符合赌客的身份,结合葡京鸟笼子的外形判断,绝对是有意要制造这种效果。
金鱼是不是隐喻二奶?人物都满符合这个气质的。记得葡京饭店在江苏订购了巨幅的金鱼刺绣,刺在深色的帷幔上,三米左右高,很长,鱼和人差不多大,配上灯光,金鱼浮现,感觉人在水底和金鱼一起游,不知是鱼变了人还是 ...
老李北海鱼 发表于 2011-1-10 17:19
金鱼的确具有暗示性,大家都知道。至于暗示什么,我觉得不一定是二奶,可供观赏特性我比较接受。这里我比较喜欢金鱼这个道具的运用,它灵动又脆性,少女和金鱼是两个俗物,但采用这样的手法入画并不多见,因而让人惊喜。我一直认为陈漫天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注重模特的古典气质,但模特又过于年轻,这样就容易出差。但杨林兄又说了,赋予画思想什么的是恐怖事情,所以还是闭嘴滴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哇欧!
水色 发表于 2011-1-10 17:09
谢谢水色~
水笺的诗写的非常好,意境远远超出这些画了。画的技法还是不错的,很有卖相,可惜商业气息浓了点,艺术内在的追求少了一点。就像我不喜欢陈逸飞的画一样,并不是他画的不好,而是我不需要。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1-10 22:20 编辑

回12楼:和人一样大的金鱼,虽然没见过,但光是想想也觉得视觉效果很好。

回13楼:和模特没关系。有些修行在画外。仅凭一个意象的重复过于简单。

回15楼:陈逸飞我也不喜欢。太行画。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1-1-10 23:50 编辑

看了又看,喜欢。
古典肖像捕捉画中人的心灵。
现代肖像借用人像表达画家的内心感受。
时尚肖像呢?
因为画的不是纯粹的人物,而是模特,所以表现的不该是人物情感,而是模特秀出来的东西,不是本来是的东西,而是时尚的要求,是应该是的东西。
模特的自我藏在里面,若隐若现,难以确认,好似一枚在空中翻转的银币,看不清正反面。

其实这种肖像最接近真实的人,真实的你我,呈现出来的样子。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看看陈画家对自己的作品是怎么说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油画秀!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果然是时尚画,妹妹们都是修过眉的,瘦瘦的有胸的让俺不想入非非也难~~
好好作湿,天天捣蛋。
不懂装懂地说,俺觉得金鱼和模特没有很好的形成一个主题,金鱼更像装饰,模特是模特,金鱼像饰物,指向灰常模糊,想说啥呢?俺不知道,作者自己心里也没谱,让观者自己去想,偷懒的做法。
艺术应该是表现心的流浪,就像水妹妹的诗,情志的表达,油画上,我只看到少女与装饰的金鱼,其他的没发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试着把金鱼去掉,这种画也不见得少了什么,少女还是那个少女。试着把少女去了,金鱼还是金鱼,并不因少女走了而寂寞。楼上说的对,金鱼与模特没有形成一个主题,作者所阐述的那一大堆想法只能骗骗自己。

只是把两种很难凑合在一起的物体画在一个空间内,是不会产生现代感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自序怎么看着这么头疼。陈漫天不是做时尚的吗? 为何还对时尚抱有如此敌意? 我看这自序比画作更像是一个秀,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既然是商业画,能取悦大众不丢人,可是倘若转头再取悦评论界,把起初的用心给卖了,这就没意思了。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哆嗦呀。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水MM说得好,俺们也觉得自述给画展蒙上一层东西,这层东西指向太明确,就“把起初的用心给卖了”。
昨天在网上搜了一些陈画家的作品,品相比我拍的好多了,我也当贴两幅。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这个画展可以取名“秀秀秀”

模特不展示自己,只是秀时尚
画作不表达时尚,只是秀手法
自序不解释绘画,只是秀观念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1-1-11 12:33 编辑
试着把金鱼去掉,这种画也不见得少了什么,少女还是那个少女。试着把少女去了,金鱼还是金鱼,并不因少女走了而寂寞。楼上说的对,金鱼与模特没有形成一个主题,作者所阐述的那一大堆想法只能骗骗自己。

只是把两 ...
杨林 发表于 2011-1-11 09:55
语言真的很犀利,这就是为什么我老觉得你相机底下的人物比景物好看的原因,而不是什么我有心,能看出什么缺点。

但我看陈画家这次《金鱼》画展,不觉得金鱼多余,它赋予画面的灵动很打动人,就像一个人的心一样在跳,你很想把它抓一下,摸一下,棒一下,感受它的存在,你知道这很危险,你会不会去做?怎样做?这就在于自己了。这个感觉,我认为是陈画家对模特们的怜悯传达给我的,画家有深切的悲伤感,他在这一行,深知道行业的奥妙,这个奥妙在画家的自述中也表露了一些,水色用了一个为什么“敌意”评价,真好。

楼上所有跟贴我都很喜欢,受益了。

——

本帖最后由 蚂蚁兵团 于 2011-1-11 13:44 编辑

炒辣椒,炒肉丝,和辣椒炒肉丝,是三道菜。——一位胖子评论。

金鱼和模特画在一起,相互解释,相互支撑,把两者的味道都变得浅薄了,浅薄的像入门读物。

希望画家还有别的——我没看出来的——意思,否则真有点浪费技术。
画得像明信片~~~~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1-11 15:52 编辑

现代人的审美有时已经远远超出了画家的能力,有些画家还在自以为是,认为他(她)的画没人懂。我自己有体会,有时写评论不得不把他们没画出来的东西写上,实在是造假,又安慰自己说,他们会想到的,也会慢慢做到的。可事实上,这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画家自己很少有去做深度思考的。多数画家只要是找到了卖点,就会抓住不放,一辈子做的事就是找卖点,巩固卖点。
昨天听叶嘉莹先生的讲座,叶先生有一个观点非常有意思,她说诗由内心情志生发,用语言表现出来,为诗。诗歌首先是表现自我内心的,我觉得画画应该也是这样的,首先作画的人应该有想表达的,再用技术呈现出来,而不是呈现出来以后,让读者发现意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