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歪弟  

这女子这么紧张,一定是看到了下面这个场景

[转贴]青岛一男子横穿马路时爆炸(图)
文章提交者:胶水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一男子李沧穿越马路时所带物品发生爆 ...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0-16 17:22
记者为什么不能直接报到现场?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2# 歪弟
原来淫荡是有传统的。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原创]惊悉重庆打黑乃迫不得已……
文章提交者:不加入游戏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今天见识了薄熙来关于重庆打黑初衷的一番肺腑之言后,心中涌起阵阵悲凉,忍不住有话要说。

    梳理一下,黑社会与政府的生态状况不外乎有四种:A、没有黑社会存在,政府没有必要打黑;B、有黑社会存在,但一露头政府就打,不容黑势力坐大,追着打;C、黑社会猖獗,没把政府放在眼里,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党的执政受到极大威胁,被迫打黑;D、黑社会很强很暴力,百姓很惨很痛苦,但政府熟视无睹,任黑势力横行作恶。

    重庆的情况属于C类,不用多说。那其他省市区呢?答案也无需更多说明。

    薄熙来为什么要对媒体倾诉打黑的不得已?这已经破坏了当今官场的潜规则,其中的缘由值得思考。此种表态至少有两种解读:一、重庆打黑招致了许多人的不满,而薄熙来对这些微词还不能置之不理,因此要予以说明,以期得到各方面的理解(或者谅解?)。二、如果不是黑社会太招摇太咄咄逼人,如果不是老百姓拿着血淋淋的照片到政府静坐示威,就算黑势力杀人越货欺男霸女,只要能用淫威震慑住老百姓,民不告,官是可以不理的。

    薄熙来在向谁解释打黑原因?看看继重庆之后还有哪个地方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打黑,你就知道这话的听众是谁了,你就知道薄熙来的确是有些孤独有些不合群了。直到今天,平素喜欢作重要批示的老板没有给重庆扫黑片言只语,你就知道重庆只能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为什么打黑会遭遇如此之大的阻力?在许多地方,基层权力早也被黑恶势力所侵蚀,权力成为黑恶势力掠夺公共资源抢劫社会财富的工具,官员已经沦为黑恶势力的帮凶。在较高的层次上,西装革履,已经华丽转身的黑恶势力早变成各色商业大亨,和高官们一起称兄道弟、坐地分赃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穿着连裆裤的利益共同体,谁会轻言反黑?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跟钱有仇么?

     当重庆开始高调反黑时,媒体与民众雀跃欢呼——重庆打响了第一枪,似乎接下来会高潮不断,结果呢?自慰而已。

    薄熙来有难言之隐,老百姓有难解之恨。可以断言,当重庆的黑恶势力被压制到政府可以接受的程度,反黑就会鸣金收兵。进而可以推断,以后重庆的黑恶势力会在组织章程中开宗明义:不可挑战政府的底限,不可过于激怒政府。下一步,升级版的重庆黑势力在认真吸取教训,提高技术含量之后一定会卷土重来,收复失地。而百姓,会再次成为泣血的羔羊……

     权为民所用?接着忽悠……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杂交水稻之父居然不是袁隆平!
文章提交者:bush99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作者:aops


  Henry Beachell - His resear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racle
rice” - hybrid rice cultivars that saved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from starvation

  Henry Beachell的工作使印度尼西亚的水稻产量十年(1972 - 1982)翻一番.

  1978年获韩国政府奖励, 1987获日本政府奖励,1996年获世界粮食奖…

  根本就没有袁隆平什么事嘛

  连这个都是山寨?

  中国人也太那个了哈.

  Henry Beachell 1966 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培育出奇迹稻 IR8
variety。

  袁隆平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

  在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建立正式关系之前很久,中国研究人员就开
始使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来的高产杂交水稻。
  High-yielding rice varieties developed by IRRI (including IR-8)
were used by Chinese researchers well before a formal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in 1982。

  90%中国杂交水稻, 占中国水稻产量的一半, 是从IRRI的品种发展出来的.
  -About 90% of Chinese hybrid rice varieties - which account for
about half of China’s rice production - have IRRI parentage.

  1981 以来IRRI向中国提供了37种杂交水稻。增加水稻产量5。45百万吨。
使稻农收入增减 $465百万美元
  -Since 1981, 37 modern varieties shared via IRRI’:(reeding
network have been released to Chinese rice growers providing 5.45MT in
additional rice and US$465 million in additional income to farmers.

  IR-8是奇迹稻,使印度尼西亚的水稻产量增加一倍。

  几乎所有中国杂交稻都是从IRRI的品种(包括IR-8)培育出来的

  老袁的工作是大海捞针,科技含量低得很。
  起码,我看了很多大陆记者的吹嘘报道,越看越少思想含量。
  老袁的Idea从哪里来?大陆记者都不讲。

  Hank Beachell的工作使印度尼西亚的水稻产量十年翻一番,根本就没有袁
隆平什么事嘛

(XYS20091017)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创]袁隆平并不是“杂交水稻之父”
文章提交者:mwz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袁隆平并不是“杂交水稻之父”

作者:竹叶连

随着一年一度诺贝尔奖的颁发,舆论对袁隆平获奖的呼声与对诺贝尔奖的不满又一次达到高潮,其核心信息越来越离谱,实在是不堪忍受,不吐不快。要知道,这种对袁隆平没有获奖的不满,对袁隆平的离谱的不实宣传,不仅是基于对该奖
性质的不了解,更有对袁隆平工作的不完全了解。本人与袁隆平是同龄校友,对袁隆平和杂交水稻都略知一二,有一些基本了解,不过,在这里不便陈述个人观点,而仅就被有意无意忽略或掩盖了的公开信息做些点滴引述,就教权威人士,
祈求指正,以正本清源,厘清事实。

若干年来,媒体对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宣传报道甚嚣尘上,但多有不实之词和过分夸大甚至歪曲事实的虚假宣传,这不是当今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应有的态度,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和袁隆平本人,更加有损于国际学术交流的诚信形象国际地
位,甚至成为笑柄。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应该实事求是地正本清源。事实是,袁隆平对发展中国杂交水稻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影响巨大,但是,袁隆平并不是杂交水稻的发明人,当然也不是“杂交水稻之父”,世界杂交水稻
之父当另有其人,这是科学事实。

早有陈绍光等引述官方新闻报道指出,2007年5月,zhonggong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组织了23家中央新闻单位到长沙对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科研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联合、集中采访,并以最快的速度于2007年6月将采访的报道、评论汇编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书出版。

配合本书出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学改变世界》一文中描述说:“10里,袁隆平做了十几万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这事被他想明白了。”

10年里做十几万次试验,平均每年要做一万几千次、每天要做30~40次,不知道这是那门子科学试验?

更有甚者,该文还提出:“杂交结束了水稻7000年来不能增产的历史”,就是说,人类自史前种植水稻开始直至上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问世,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始终都维持在7000年前的水平。这合乎事物发展实际吗?此论至少与我国
自上世纪50年代未开始的水稻矮杆化育种大幅度提升水稻单产的事实不符,更与国际上自上世纪60年代掀起的培育半矮杆水稻的绿色革命事实不符。

该书中多处虚构、夸大事实,刻意宣称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更称其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该书中“为了人类不再饥饿的未来”一文写道:“这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1966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
《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的论文,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指出了它巨大的利用价值……”

从学术层面上讲,追根溯源,杂交水稻并不是袁隆平的发明,也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事实是,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到50年代,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都先于中国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有关的理论,如希尔斯(Sears,E.R.,1943~1947)的三型学说、爱德华生(Edwardson,J.R.,1956)的二型学说以及“三系法”的技术路线,都是外国人提出来的;1968年,日本的新城长有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袁隆平是1964年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才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报告中的核心材料水稻雄性败育株也不是袁隆平发现,而是他的学生发现的。从学术层面上讲,追根溯源,杂交水稻技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不是袁隆平的发明。

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 (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 IR8 。Henry Beachell的工作使印度尼西亚的水稻产量十年(1972 - 1982)翻了一番。由于这些成绩,Henry Beachell于1978年获韩国政府奖,1987获日本政府奖,1996年获世界粮食奖……

90%的中国杂交水稻, 占中国水稻产量的一半, 是从IRRI的品种发展出来的。
  
1981 以来,IRRI向中国提供了37种杂交水稻,增加水稻产量5.45百万吨, 使稻农收入增加$465百万美元……

当然,袁隆平的同行,搞粮食农作物育种的确也有拿到诺贝尔奖的,那就是领导了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的著名植物科学家,拯救的生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周游世界,帮助贫困人口寻找更好的生产粮食的办法,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的诺尔曼·布劳克。他是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世界“绿色革命”的先驱。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一种高产、矮秆、抗病力强的小麦良种,并把它推广到第三世界包括中国的许多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上千万人民因此免于挨饿,是1970年第七十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这也是迄今诺贝尔和平奖唯一一次授予一位农业科学家而不是一位政客。

这就是历史,也是残酷而清晰的客观事实,不管您高兴还是不高兴。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转贴]索马里激进派:妇女戴胸罩是欺诈行为 公开鞭刑
文章提交者:loonie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6日电)摩加迪休北部居民今天表示,索马利亚强硬路线伊斯兰运动组织青年党(Shabaab),以胸罩构成欺伪、违反伊斯兰教义为由,公开鞭打穿戴胸罩的妇女。

这个叛乱组识企图在索马利亚全境推行基本教义派的伊斯兰法典。10月初,两名青年被控抢劫,遭这个组织各斩断一只手和一只脚。该组织并且禁止放映电影、使用手机音乐答铃、在婚礼仪式中跳舞,也禁止踢足球和观看足球比赛。

当地居民指出,武装份子围捕任何看似胸部丰挺的妇女,由蒙面男子公开鞭打。然后,他们逼这些妇女脱掉胸罩,摇晃乳房。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36# 老木匠
这个,就是千年古井也要炸锅了吧?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看图说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日本共同社16日电,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上周末访中时,zhonggong中央宣传部要求国内媒体,今后制作抗战题材电视剧时,日本反派角色不可用“鸠山”这一姓氏。

在中国文革时期着名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和后来改编的电视剧里,日本宪兵队队长鸠山是个大坏蛋,因此鸠山这个姓氏在中国的印象很不好。日本首相鸠山上任后提出重视亚洲的政策,中国当局顾及到日中关系而提出此要求。

近来为庆祝建国60年,大陆播放许多以抗战和与国民党内战为题材的电视剧。据悉中宣部还要求在鸠山首相访中期间减少播放和抗战相关的电视剧。

“红灯记”在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革命样板戏反覆上演。该剧讲述了抗战期间和日本军队抗争的共产党地下党员一家的故事。宪兵队队长鸠山被描述成凶残狡诈的恶鬼。
   
2009-10-17
[转贴]时装设计师"最简女装"亮相荷兰设计周
文章提交者:车神不是我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男人常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女人每年到底能穿坏多少件衣服?”答案是——女人衣服的折旧度不是看她穿过多少次,而要看多少人曾见过她穿着这件衣服。只要在人前展露过,这件衣服就该归入淘汰行列了,与磨损与否无关。

时尚潮流不停变幻,女人的衣服也常换常新,很多衣服还没怎么穿过就被淘汰已成平常之事。结果制衣行业的资源消耗大得惊人。


在本周的荷兰设计周上,来自荷兰的设计师迪格纳·高斯展示了一些列用料极省的女装设计。

迪格纳·高斯运用不同的纱线和编织方法制成了十五件女装。这些设计将节省材料做到了极致,她用实际作品展示了服装可以精简到只剩几段丝线。用纤细已不足以形容这套最简女装,但这些线绳却的确让人看出女装的样子而且还能看出时尚元素。

本文译自/DEZEEN 译/DEAR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几缕墨线是用于量尺寸的吧,身材绝美~~~~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39# 酱香老范

这个木匠有点书卷气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人至痞则无敌 -- 国内学术现状的精彩自述

金唢呐


现在大学教师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实事求是讲,现在的大学老师比80年代初我毕业的时候那些人业务熟练得多。现我记得我刚到教研室的时候,有很多老师干了七八年,居然连教材都没有讲过一遍。那时候班少课少,每年讲上两章,多少年才能讲完一本书。而现在如果在学校工作5年,至少整本教材得讲上10遍。科研也是一样,凡是能招研究生的教研室,每年都可以做些科研,发几篇文章。那些文科教研室则不管老幼,每人都有著作。如果是经常翻阅英文杂志的科研匠肯定会知道,最近几年,英文杂志上中国人的文章是不断翻番,而且在高水平的英文杂志上,如《Cell》、《Nature》、《Science》,也能看到中国人的名字了。再过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中国人说不定还会成为常客。

我的总体感觉是有民国教育背景的那些老家伙,水平确实要高出一截,剩下的这几拨人都是一球样,开始我被那些“17年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黑线(19491966)”培养出来的那帮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但接触多了,觉得好像还不如77级以后的大学生。

和奥运会金牌战略一样,现在大学实行的是“SCI战略”,而且卓有成效。那些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Cell》,在2004年以前和国内的研究人员完全无关,现在也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了。各大学现在都是定期不定期的开“SCI、EI和ISTP论文”动员大会,“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申报讲座”,定期表扬“课题大户”、“论文大户”。科研获奖和SCI论文数成为大学明确追求的目标,重奖政策十分到位,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的论文可获百万元奖励。而且学校还不打白条,前两年我们大学有两个实验室分别在《Nature》、《Science》各发表了一篇论文,第二年校长自颁奖,100万元当场兑现,其中80万元以科研经费的形式资助,另20万元作为个人奖励,而且披红带绿,敲锣打鼓,永远载入校史。以后无论是校长给教育部汇报的成绩,还是给新生介绍学校概况,都要把这事儿挂上。

与教学不同的是,这科研和著书猫腻极多,简单说,就是大家都在“斗智斗勇”,想办法少干活,多攒论文。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阶级斗争为纲”虽已被阉割,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很多谋略、方法还深植于官方和民间。比如这搞科研,只要是中国人,都懂得“人海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伤九指不如断一指”之类的道理。尤其是吃公家饭的,对这种大题目都特感兴趣,都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搞飞机的一定是做大飞机,搞电脑的就是银河、曙光和神威三大系列的百亿千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我这个电脑外行也搞不清楚,既然咱们计算机研究这么凶猛,“龙芯”研究这么多年投入十几个亿了,好像也就是刚从386、486的圈子里跳出来,现在是相当于奔2还是奔3还有争论。而且根据公布的照片看,基本上就是个多国拼盘,连外围零件都是美国日本台湾韩国的,CPU还能是什么高 档玩意儿。

还有那“汉芯”造假事件,更有代表性。前几年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教授主持“汉芯”研制造假被曝光,那个陈进是个美国海归,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拿到的计算机工程硕士、博士学位。陈进的科研过程就从美国飞思卡尔公司(原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2004年2月更名为飞思卡尔)买回了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雇佣民工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加上“汉芯1号”的标识。然后就是鉴定,靠着这个“科研成果”,申请到了上亿元的科研经费。一年以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2号”和“汉芯3号”在沪宣布诞生,上海市副市长还出席了汉芯揭幕典礼。以后一直干到了“汉芯5号”。他们实际上是准备大干一场,目标是“汉芯6号”,没想到科研班子里有人给捅了出来,上边原来还想“捂盖子”,后来举报者贴到了BBS上,上边只好发了话,撤掉陈进平息民愤。

实际上广大“识字分子”都非常同情陈进,因为“汉芯”造假的手段,在前几年实际上非常普遍,几乎是常规操作。因为申报大型课题都需要有前期工作基础,没有经费哪来的前期工作?只好先胡编乱造,先把国家的钱套住,有钱后再真正开始干活。搞化学的就说自己合成了某个有活性的“母核”,现在准备搞系列化合物。其实什么也没干,等经费到手以后再从“母核”干起,然后再从到手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去贿赂官员,争取每年再追加经费,到最后没准真能合成出系列化合物来。所以说,陈进同志非常冤枉,是新时代的窦娥,胡锦涛同志也应该像毛主席那样站出来说一句:陈进是个好同志。每到晚上我写科研标书的时候,脑海里就会突然冒出一句:今夜,我们是陈进。(篡改自余杰《今夜,我们是美国人》)

现在情况多少有些不同了,很多人都是和海外实验室联手,把自己在海外做的那些研究和对方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研究当做“前期工作”,一般不会穿帮。再有就是在获奖和论文发表排名、奖金分配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贯彻毛主席的指示:“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那是科研是否穿帮的生命线,最近爆出的几起科研造假,都是在这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谁都得承认这个事实,现在中国人发科研文章确实凶猛,起码我们学校的重点教研室,SCI论文每年都是十几篇,一点不比中等水平的国外同行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涅?我看就是三点:一是向规模要效益,二是追踪国际研究热点,三是连蒙带骗。和国外大学不同,国内各大学都有自己的“重点教研室(或称研究室)”,校长书记在会上几次说,科研经费分配不是“撒芝麻盐”,不能搞平均主义,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说白了就是把全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少数几个重点研究室,把全校教师应该得到的津贴给了少数几个人。还有更邪门的,河南农业大学招聘“领军人物”,开出的条件居然是一千万元的启动科研经费、一百万元的生活补贴、二百六十平米的住房。大家的思路很一致,重赏之下必有成果。

这些“重点教研室(或称研究室)”大多是校长书记的根据地,或者是院士、大牌教授的老巢。这些教研室有的是钱,通过各种途径、直接间接搞到的科研经费都在千万元以上,按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愁没钱花,怕的是花不完”。而且人员配备也非常壮观,教授讲师助教加研究生六七十人,实验室十几间,很多仪器设备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做课题跟流水线一样,过上三、四个月就攒出一篇论文来。从这里走出的研究生们基本功也很扎实,不信诸位到你们所在国的研究室看一下,是不是我说的这种情况。

追踪国际热点也很简单。举个例子:美国化学家从太平洋杉树皮提取出了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你就可以看看树叶、树根、果实中是否也含紫杉醇。而且还可以研究东北杉树皮、叶、果、根里面是否也含这样的物质。既然紫杉醇可以抗癌,那么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紫杉醇,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紫杉醇,甲酰胺基、乙酰胺基、丙酰胺基、丁酰胺基紫杉醇……等衍生物是否也抗癌(有些还可以根据构效关系推测一下),它们之间的作用强弱、起效快慢、维持时间长短、毒性大小有无差异,都可以成为“国家重点课题”。靠这个路数拿到院士学位的还不在少数。若国家想宣传,还可以来一个“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2-甲基 -3-乙酰基-4-丙酰胺基紫杉醇具有强大的抗癌活性”。

这种事情可不是我胡说,60年代《人民日报》就是这么干的,1966年,在毛泽东生日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布“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实际上人民日报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概念偷换成“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结晶”,害得国人至今愤愤不平,好像就此还和诺贝尔评委员会结下了梁子,至今提起这事儿来还“妈妈的,等着吧”、“等着吧,妈妈的”。其实在1963年底,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的的 Panayoti Katsoyannis 副教授在哈佛大学举行的蛋白质基金科学发布会上宣布他已合成具

有胰岛素活性的物质,并于1964年在伦敦一国际研讨会上宣布了同样的消息。1963年12月,德国Helmut Zahn实验室在《环境保护报》(Zeitschrift Für Natürschung)上也宣布自己

完成了羊胰岛素的全合成(见旧作《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5):胰岛素与结晶胰岛素》),可以说除了中国人,没人认为中国人首先合成了胰岛素。

再举个生理病理药理生化(所谓三理一化,基础医学的重点课)研究领域的例子。一旦有谁发现了一种体内活性物质,众人就像苍蝇见了血一般的扑上去,把与之相关的内容做透做烂。比如某科学家发现NO可以扩张大鼠冠状动脉,于是咱就可以做其他实验动物种属如兔、小鼠、豚鼠、犬的冠状动脉,这些动物不同部位的血管,如脑血管、肾血管、肺血管、腹主动脉、静脉血管,不仅可以研究正常血管,而且还可以复制N个病理模型,探讨疾病状态下NO对血管的影响。条件好点的,还可以做NO舒张血管机制的探讨,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来做研究。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对各种与血管舒缩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有关基因的影响、信号转到通路的影响等。而且知道了这个路数,只要有人发现了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或者合成了新的舒张血管药物,都可以照此办理,毫无思路可言,基本上是力气活,只要有“日,歇歇再日”的那种精神,发篇文章真不是什么难事。

按照这个思路发表的论文也不能都说是垃圾,因为这些实验数据确实需要,你不做别人也要做,看谁钱多,看谁下手快就是了。我记得我们学校一个教授在国际会议刚结束就打电话回来,说国外某某在会上宣读,说发现了一个什么现象,咱们赶快报课题,系统研究一下,一定能实现跨越性发展,抱个大金娃娃,执该研究领域之牛耳,云云。90年代中科院有个工程院院士叫秦伯益,就是靠主持研制的盐酸二氢埃托啡名利双收的。二氢埃托啡是70年代英国人率先合成的而放弃开发的一个吗啡、罂粟碱的衍生物,军科院仗着自己独立的申报新药途径,弄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后来证明,二氢埃托啡和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差不多,也是个“镇痛作用强,成瘾性也强”的物质,除了给药方便(舌下含服),没什么太大的临床价值。

这种追踪国际研究热点的做法,不管文章发多少,其实很难有什么原创性的成果,要么是拾缺补遗,要么是填补国内空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干点拾缺补遗的活儿,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研的最大特点,就是“建国”六十年以来一直在已知领域里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并且成果辉煌,所以综合科研实力雄厚。像那几个让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重大科研成果无一例外都是如此:原子弹,无非是美帝1945年爆过,咱们二三十年后再来一下(这里只是从科研角度看,不涉及政治意义);胰岛素,人家合成了胰岛素,咱们搞出了胰岛素结晶,纯度更高;战斗机歼X,至今还在停留在和米格X比较的水平,一天到晚左右愤们为歼X相当于米格X1还是米格X+1争得面红耳赤。

如果想真正干出点成绩,我看一要有兴趣,二要肯为自己的兴趣付出,三要有点天赋和运气,这几样我是“十三不沾”,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我有时看自己发表的科研文章极为沮丧,觉得吃喝玩乐的大好时光,都用在了往巨幅黑白照片上点那几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点儿,实在是可惜。一天到晚就琢磨着如何把同一项研究反复发表或拆分发表,想办法搭上的别人的快车,端的是无聊透顶。远不如提前退休,上网和老芦等鬼混开心、爽快。可咱没有老芦的魄力啊,看看自家的房子、车子,甚至连后代的房子、车子,不都是这么描点挣出来的?

现在国内的科研,跟什么科研水平不能说没关系,但主要还是看搞关系的本事。尤其是我们这些搞实验科学的,各学校的学术带头人大多同时又是行政带头人。如果不弄个头头脑脑的干干,你没有可供支配的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找电工水暖工改造个线路水管都没人搭理你。可真要是给你个正处级或副厅级,虽然掌握了研究资源,但每天又要应付文山会海,教学评估职称晋级,还是很难正经干点什么。所以在国内静下心来干点事儿非常难,当年那句“偌大的北平放不下一张宁静的课桌”,只要把“课桌”换成“实验台”,就是我今天的处境。而且在官本位的中国,我也看不到解决办法,光喊几句口号是不能代替制度建设的。

要说我们做的这些科研论文没有意义也不是。据国家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发表被Ei检索的论文超过美国雄踞世界第一;ISTP检索论文位居世界第二;SCI检索论文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位居世界第三(据说08年是世界第二)。从论文数量上而言,中国已经是科技大国。说起来我也为此做了贡献,尽了一份中国公民的责任。说来也怪,这世界上就有这么邪门的政府和民众,搞科研一不为探索未知世界,二没有商业目的,三不涉及国计民生,就是纯粹为了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是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让广大民众扬眉吐气,还真是让人费解。前边我说过咱们搞军工研究也是一样,既不是保疆拓土、收复失地,也不是侵略掠夺、获取利益,更谈不到什么伸张正义、维持世界秩序,好像也没有长远打算,探索点什么新式武器和作战方法,国家投入巨资,就是为了给国内民众YY用,给愤愤们喊叫“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候补充些底气!

有一次和科技部的一位官员一起喝酒(其实就是行贿),半个小时以后就给他灌得舌头大了(国内叫“喝好了”、“喝透了”),话也多了起来:“上面也知道底下这些猫腻,都是靠这么玩上去的,谁比谁傻啊。每年给你们这些识字分子拨点钱(金注:据说中国现在科研经费700亿/年,而仅公车消费就3000亿/年),也不指着你们出什么成果,一来是让你们有点事儿干,省得‘既生瑜何生亮,吴氏生飞(无事生非)’;二来也让你们有点零花钱,借着学术交流的机会,国内外名山大川你们也玩得差不多了吧?你们往那些狗屁杂志上发那些文章有人看吗?你还别和我说什么国际杂志、SCI,这一套我也懂,不就是让全国人民高兴一下吗?有什么他妈的学术价值!等什么时候外国人搞出来咱们用就行了,尤其是你们这些搞理论研究的,连个专利费都不用付,反正科学没国 界。”

说到“连蒙带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大陆基本上没有不造假的学者,即使有,也绝不会高于大熊猫的存栏数。就拿我们学校和我本人来说,有些科研课题是根本不做的,完全靠编;有些是做一部分编一部分;当然也有些是实实在在地做,不敢打任何马虎眼的。

现在不少大学都要求每个教研室必须要有“教学研究”课题,否则评估不合格。具体到我们教研室说,获奖课题就有3项,好几个教师晋升职称都用上了。比如“面向新世纪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里面随机、对照、重复、双盲的原则一样不少,可都是坐办公室里编出来的,实际上边也都明白,完全是八路军糊弄共产党的干活,绝对都是造假,而且没有一个教研室不这么干的。

实验论文也有完全胡编乱造的,这主要与研究领域有关。像搞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那帮人,至少一半都是骗子。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攒一个“自拟方”,然后再编个动物实验证明之。比如说我有个熟人搞了个什么“补肾壮骨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的课题,鉴定的时候让我给帮忙,实验论文里又是家兔又是大小鼠,他私下告诉我,他一只动物也没买过,都是编的,有谁知道这“自拟方”的成分是什么啊?就算知道,谁会吃饱撑的去验证啊?所以可以拿出“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的劲头来,甩开膀子大干,不用有丝毫的担心。

一开始还觉得SCI收录英文杂志有什么神秘的,后来人们发现,国外学术杂志也是纸老虎。据方舟子说,有的国外科学家在获悉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即可获得奖金后,拒绝为来自中国的论文审稿。少数杂志有这么干的我不否认,可大多数杂志还是中国人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最近两年我的邮箱里经常接到各学术杂志的宣传资料,都是说“本杂志最近影响因子又有提高”,云云。说白了,这还不是知道了中国人按影响因子发银子,从前我可没接到过这样的东东。中国人这些年把世界学术界搅得乌烟瘴气,最近捅出来的院士李连达造假文章就是发表在国外学术杂志上,四川大学教授丘小庆甚至在《自然》杂志造假蒙人,可谁也没办法。杂志社编辑部谁会去逐一验证每一篇文章的真伪,所以也没见中国人谁发文章受什么影响。再说句难听话,离开中国这有钱的大爷们,有些外国杂志可能就根本办不下去,至少日子不像现在这么好过。

我经常对研究生进行“弄虚有风险,作假要谨慎”的教育,想让他们树立造假的风险意识,以免对个人和研究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若说一点作用也没有也不是,至少对那些胆子小的、脸皮薄的、涉世不深且对学术科研有敬畏感的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作用极其有限,尤其是对那些在职攻读学位的博士硕士来说,完全就是扯淡。

我的研究生和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们当面和背后说过类似的话(我总结的,不是原话):凭什么不许我们造假,现在什么不是假的,翻开党史哪一章哪一页不是假的,一本中国历史能找出几句真话来?博士又怎么样,不管怎么说,这三年博士,我们还至少实实在在窝在实验室干了一年,学校开会时在主席台就坐的高官们,哪个人的学历是自己在实验室里干出来的?金某人这出国算是白出了,连一点“平等”的意识都没有,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水平。还他妈的玩高尚,那些教学评估材料、科研课题标书都是我们帮助写的,跟注水肉有什么区别,假正经!

其实人家说得完全对,翻开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教科书,还真找不出哪一页没有谎言。连“我爷爷消灭日寇150万”的劣质谎言,也堂而皇之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还是出自军史专家、大校(现在据说是将军)之口。最近几年,国家各部委开始领跑“官员博士化”,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早已成为潮流。他们从考试到写论文,哪一个不是秘书、办事员代劳的,那些政治局那些委员们博士硕士帽子不也是这么戴上的么,都是绝对真实的“假”文凭。

实际上,弄虚作假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和自由,甚至是应尽的义务,并不会也不应该因为年龄、性别、职务、专业、出身和居住地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任何人只要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包括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其配偶、回大陆探亲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都可以享有这弄虚作假的自由。有时候我也挺生气的,觉得不来点弄虚作假,就对不起党和政府,遇事不玩猫腻,就不配当中国公民。所以教学评估的时候批量造假材料,觉得特过瘾,算是出了憋在心里的恶气。

现在造起假来大家都理直气壮,甚至还带着一种情绪:造假怎么了?造假有理,造假无畏。而且科研造假又不是毒大米、毒牛奶,我碍着谁了?套句文革的一句歌词就是:要是造假你就到中国来,要是不造假你就滚他妈的蛋!滚滚滚!滚他妈的蛋!(原词是:要是革命你就站起来,要是不革命你就滚他妈的蛋!滚滚滚!滚他妈的蛋!)

总而言之,在国内学术界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使我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生存原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痞则无敌。树不要皮,必死无疑,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45楼帖子不应该归在乌搞文摘啊。
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声,眼昏宜字大。
45# 歪弟
歪弟,猪头兄已发在艺术版。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灌水]劫持者竟然不是海盗,原是索方钓钩执法
文章提交者:至清水2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劫持者竟然不是海盗,原是索方钓钩执法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货船在印度洋遭遇到索马里海盗,并且被劫持了,但是,却没有听到来自海盗方面的任何声音,按通常的做法,他们是要赎金的。他们为什么没有提出赎金呢?
      我们不妨听听来自索方的声音。经过长时间的沉默以后,索方终于表态了:中国货船违反了索国的法律,擅自进入索方领海,停泊在索国港口,在充分考虑索中友好关系的前提下,根据索方的现行法律,处以200万美元的罚款。
      赎金变成了罚款,海盗行径变成了政府行为,确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中国货船在印度洋正常行驶,索国海盗强行登船,武力逼迫开往索马里港口,怎么就成了中国货船侵犯索方的领海呢?
      不过,人家索方可不这样说,人家说,索国经过连年动乱以后,现有经济难以维持保卫漫长海岸线的巨大开支,有些国家的货船见有机可趁,随意出入索方的领海和港口,走私物品,给索国的海关税收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此,他们不得不装扮成漂泊海洋的难民,并以难民中有人病危,需要救治为藉口,请求中国货船把他们载往目的地,以便得到治疗。上船以后,经过侦查,中国货船果然是在没有持任何手续的情况下,驶向索马里,最终停靠在索马里港口。
      明明是暴力劫持,却成了骗取信任、合法上船,这不是自欺其人吗?但人家说了,我们既非暴力,也非欺诈,而是正常的钓钩执法,而钓钩执法的最有力证据是,你的货船最终停泊在索马里港口。而索马里港口与你此行的目的地没有任何关系,你来这里做什么?
      暴力劫持换成欺诈骗取,就有了另一种结果,而罚款代替赎金,海盗就可登堂入室成为政府官员,看来索国海盗的智慧,不再停留在初级阶段了,随着各国护航力量的不断加大,海盗的手法相对也开始变得温柔些了。下一阶段,国际航行安全的交点,又要转移到怎样对付索国钓钩执法上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孔子青铜圣像在东湖公园揭幕,深圳孔圣堂文化中心同时开业

《深圳特区报》2009年10月12日

匡天放/文 李伟文/图

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深圳,正尝试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深圳建市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祭孔活动昨天上午在东湖公园举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rjfx.net/di:(.asp?boardID=4&ID=8672&page=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rjfx.net/di:(.asp?boardID=4&ID=8672&page=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rjfx.net/di:(.asp?boardID=4&ID=8672&page=1

高近6米的孔子青铜圣像在东湖公园内的孔子广场落成,市老领导郑良玉与圣像捐赠人、三和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华共同为圣像揭幕。据悉,这是深圳在公共场所塑立的第一尊孔子像。深圳孔圣堂文化中心也随之在东湖公园开业。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国家宗教事务局业务四司司长吕晋光和市老领导周鼎、邹尔康、李海东、刘波、林江、黄继友、梁达均、李定等。

“返本”方能“开新”。市政协副主席廖军文在剪彩揭幕仪式上表示,儒家文化所奉行的“仁义礼智”、“忠孝诚信”是我们惩治腐败、振兴国民道德的有效力量。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揭幕仪式后,举行了传统祭祀礼仪。参祭人员或身着传统祭服,或佩戴儒巾,并宣读祭文,整个祭祀活动神圣而庄严。

来自三和国际集团的四对新人为这份神圣和庄严增添了喜庆的气息。四对新人身着秦汉时期或明朝时期的传统婚服,在孔子像前举行集体婚礼。主婚人儒家学者、孔圣堂堂主周北辰身着周制玄端,按“孔圣堂儒家传统婚仪”为新人主持婚礼。参加婚礼的一位新娘对记者表示,这种传统文化婚礼非常神圣,感觉很有味道,民族文化真的很精彩。

被这种文化所吸引的还有来自澳洲净宗学院的钟茂森博士。他在祭祀仪式上说,儒学在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不仅中国适用,外国也适用。“人皆可以为尧舜”。中华民族经历5000年风雨而能长盛不衰,正因为我们的民族有着孝悌的精神,有着忠信的大道。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参与现场祭孔活动的人中,青年人为数不少,有些还来自香港、广州和东莞。一些人表示,之前,孔圣堂每周在东湖公园举办儒学讲座,他们都曾来听讲。这次活动是儒家文化弘扬与传播走出学术研究的小圈子,走向社会、走向民众的一次很好的尝试。

当天下午,在孔圣堂还举行了“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论坛。专家学者就“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复兴的深圳模式”等话题作了精彩发言。


48# 歪弟

[原创]昨晚在一酒吧厕所里拍的
文章提交者:中国的美人鱼 加帖在 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49# 老木匠
这个很流行。前三十年遮遮掩掩搞,后三十年招摇过市的搞。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