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沈善增:不得不说的话 中晚期癌症可以完全治愈 只是必须转变观念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1-1-31 11:47 编辑


金枫吟转帖附言:沈老热道古肠,再次向我们网友力荐抗癌妙药。所述内容颇为详尽,且对相关医学原理及其机制亦作了一定程度的剖析——此对于并非医药卫生界从业人员的沈老而言,真正是难能可贵的了!我们诸位网友理应好好地向沈老的此种博大的人文情怀、精神及实际行动学习并以每个人自己的努力实践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又:文中字体黒化与粗化均为吾转帖时所为。
     
   
不得不说的话:中晚期癌症可以完全治愈,只是必须转变观念    沈善增

前两天听到一位文友患了肺癌,已是中晚期,医生原预判只有三个月的生存期,接受化疗以后,已活了半年,半年里他还在创作、修改长篇小说,目前状态还可以。我问到了他的电子邮箱,立刻发函去,向他推荐一只广谱的,长期使用基本无副作用的治癌特效药——蒿甲醚皮下注射剂。此药是一位老首长的儿媳几年前推荐的。她母亲十多年得了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医生说只有两个月的生存期,有人推荐了此药,两个月后去检查,癌细胞完全消失。说这话时老太太还健在,已经九十多岁。此后,她向许多生癌的亲友推荐,效果都很好蒿甲醚是从蒿草中提炼出来的,原来是抗疟疾的特效药,因为据病家反映,此药长期使用无副作用,所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是广谱的抗癌药。我当时听了非常兴奋,因为抗癌药(化疗)的严重后果,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不仅患者在接受化疗时非常难受,而且会导致免疫力极度低下,乃至全身衰竭,等不到癌肿来夺取生命(如转移到脑部昏迷致死,转移到肾脏尿毒症而死,还有导致门静脉高压破裂喷血而死),就因所谓并发症死亡,现在有基本没有副作用的抗癌药,在不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吗?我当时就想贴到博客上,但那位女士表示一旦贴出,担心药涨价,蒿甲醚原来6元一支,当时已涨到9元一支,涨了50%,虽然与其他抗癌药比起来,药价非常便宜,但考虑到此药有些患者长期使用,有癌治癌,无癌防癌,同时,它又是抗疟疾的特效药,而疟疾患者多数在农村,蒿甲醚药价一涨,对患者还是不小的负担。尊重她的意见,我就把联系购买蒿甲醚的方法记在通讯录上,有机会就向人推荐。
但让我感到纳闷的是,叫我听了这么兴奋,没有副作用、又便宜的抗癌特效药,听到我推荐的癌症患者却不兴奋,有的干脆不用,有的买来用了几针就不用了,结果都在接受化疗后速速离世。我遇到的知音,严格说,蒿甲醚遇到的知音,是潘肖珏教授。她原来是国内有名的公关策划专家,五年前患了恶性度最高的乳腺癌,而她当时还得了股骨头坏死的病,如果术后接受化疗,那就雪上加霜,即使能活三、五年,也只能瘫在病榻上,毫无生活质量。兵至死地而后生,她背水一战,用研究学问的理性与钻研精神,研究出了一条抗癌的活路,还写出了一本书《女人可以不生病》,书中公布了她研制的抗癌食谱,现在,已成了养生专家。她一听就对我说,蒿甲醚是有道理的。她说,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抗癌理念,就是变攻癌(手术、化疗、放疗),为改变身体环境,使癌细胞没有生存的土壤。研究表明,癌细胞只能在酸性体质条件下才能生存,在弱碱性体质条件下,癌细胞就会自然死亡。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了抗癌食谱,救了她的命。而她看到最新的资料,美国已经从蒿草中提炼出青蒿素,制成片剂,作为抗癌特效药,原理就是青蒿素可以变酸性体质为弱碱性体质。青蒿素片剂1000多美金一瓶,在美国的抗癌药中算是相当便宜的,但它是片剂,效果肯定不及针剂蒿甲醚原是抗疟疾特效药也有道理,因为蚊子只叮咬酸性体质的人,不叮弱碱性体质人,可能疟原虫在弱碱性体质人的血中也不能生存

但直到这回我收到那位文友的回信,才明白以前的患癌症的朋友不用蒿甲醚的可能的原因,也是我不得不写这篇博文的原因。他说,他现在接受的化疗,是使用一只价格非常昂贵的进口新药(好像是800多美金一支,每天一支),他现在是以接受临床试验的方式用药,所以是免费的,否则他根本用不起。但接受临床试验,为观察疗效,必须承诺不使用其他的药物治疗。目前情况还可以,如果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不起作用了,停药后再用蒿甲醚。
我恍然明白,之前那些拒用蒿甲醚的患者,可能也有类似的协议,或者并没有享受临床试验的优惠,但医生也告诫不要混用其它的药物,他们就唯命是听,结果错失了生存的机会。

我回信说,首先,我在药厂干过,也在医院蹲点写作,知道接受临床试验的规矩,医生提出不要同时用其它药物治疗,是合理的,即使不是参加临床试验,要求患者在一段时间里只接受一种治疗方案,也是合理的。但医生所指的其它药物,是指同一类作用的药物,例如同一类攻癌的药物,而把酸性体质改变为弱碱性体质,本来通过食疗(日常饮食)也能达到(潘肖珏教授就这样做到了),蒿甲醚只是使作用更快一点,所以,使用蒿甲醚不能视作使用其它的抗癌药。而癌症的危害性正是在病程发展快,改变体质的进程也许赶不上癌细胞的发展进程,所以,使用蒿甲醚越早越好,刻不容缓。

其次,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抗癌药最大的负面作用是摧垮了人的免疫系统,而不仅是通常所认为的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好细胞。免疫系统是抑制癌细胞的主力军,因此,使用抗癌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作用很明显,癌肿块不再生长,甚至缩小了、也有消失了,但使用一段时间,抗癌效果不明显了,再接着,癌肿爆发性生长,一发就不可收拾。原因就在抗癌药摧垮了免疫系统,已有的癌细胞杀灭了,新生的癌细胞却没有免疫系统去控制、抑制,就疯狂生长。抗癌药不是抗生素,没有什么耐药性。出现所谓的“耐药性”,就是抗癌药把自身免疫系统摧残殆尽,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抗癌药用到一定程度,病情稳定了,应该赶快停药,尽可能多保留一点自身的免疫系统,抓紧这段休整期,改变自身体质环境,对残存的癌细胞来个釜底抽薪。如果期望抗癌药把癌细胞赶尽杀绝,毕其功于一役,那适得其反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这方面有沉痛的教训,说起来令人心里难过,就不说了吧。
那位文友还问到蒿甲醚是否有片剂,因为打针一是麻烦,二是长期注射,皮下可能出现硬块。我回答他,凡针剂都可以口服,只是通过胃来吸收,效果可能差一些,那就用量加倍。当然,蒿甲醚是否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患某种胃病的是否可以口服蒿甲醚,还要问医生,最好自己试一下,不舒服,就改注射,反正试一下是不会致命的,为了救命,值得一试。

综上所述,我得出结论,中晚期癌症可以完全治愈,但必须转变观念,其它的疑难杂症乃至绝症,亦复如此。观念不变,生了病把自己全部交给医生,在目前国内(也许还不止中国大陆,是世界性的)医务界唯利是图,医德、医技严重滑坡的情况下,“合理”的结果是使自己死得更快,一场病导致家破人亡。因此,我要推荐大家去看潘肖珏的《女人可以不生病》与她的刚推出的新书《生了病,我们把自己交给谁》。无论你是否生了病,无论你生了什么病,我觉得都该看一看,因为,比她战胜绝症的经验与那些食疗、心理治疗等方案更重要的,是她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存哲学,她现身说法的告诉我们,
健康首先是心理健康,生病归根结底是心灵染病,而战胜疾病的根本动力还在我们自身的生命潜能。

我已尽力把我所知和盘托出,希望有缘者能利用这些宝贵信息,希望朋友们利用微博、博客、发帖、发电子邮件、文摘等手段广为传播这一信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许你的参与、你的传播,可以造一座通天宝塔呢。
不得不说,不如不说,一大把年纪了,玩这种腔调,还说的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人人皆知的东东,叫人看了反而有产生逆反的冲动,这种号称要医治心理病的,其实连最基本的瞎啰嗦只会导致逆反的道理都不懂,切!
今天,我就是高瑜
道理上对一半,由于癌症机理没有搞清楚,因此,医院的治疗也是错误治疗,民间的也是错误治疗,由于医院是正统的,因此错治也是对的,而民间蒙对了也是错的。
参加交流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1-1-30 12:25 编辑
道理上对一半,由于癌症机理没有搞清楚,因此,医院的治疗也是错误治疗,民间的也是错误治疗,由于医院是正统的,因此错治也是对的,而民间蒙对了也是错的。
菜农 发表于 2011-1-28 20:16
吾以为菜农先生的话也只说对了一半:直至今日,癌症的发病机理是既清楚,又不甚清楚——相当医学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弄清楚了一部分,但又不完全清楚。而医院的经典治疗方法既有成功的、或有效的一个方面,又有不成功的、甚而是错误的、负面大于正面的一个方面。菜农先生似乎把显著大多数医院里广泛开展的手术、化疗放疗及联合治疗通通一棒子打死了!?

至于民间流传着的一些抗癌举措,在实践中也不乏有病人因之而获益的案例,只是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去发现并阐明其内在的科学机理与机制,俾使其得以推广而真正造福于民众。

笼统地说什么“这也错、那也错”的人,又“对”在何处呢 ?
不得不说,不如不说,一大把年纪了,玩这种腔调,还说的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人人皆知的东东,叫人看了反而有产生逆反的冲动,这种号称要医治心理病的,其实连最基本的瞎啰嗦只会导致逆反的道理都不懂,切!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1-1-28 20:13
梦游者,除了夜晚、即便在大白天也会梦呓连篇,胡言乱语地歪理不饶人 。

所以,对此类神游诳语吾人就不必认真了——随你想咋说就咋说吧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川滇农村赶集,常有江湖人士于闹市中叫卖: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打掰掰脚。(耗儿:四川方言,耗子,老鼠。打掰掰脚:音译,四川方言,意为 跛着脚一跳一跳的走路。) 至今记忆犹新。读沈先生此文,总有一种江湖郎中自卖自夸的感觉。
本帖最后由 歪弟 于 2011-1-29 00:24 编辑

癌症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自愈,这个中外都有案例,也早有专家跟踪研究,可能都有几十年了,至今未有可以确定的成果。看现在一些医学研究(中医除外),似乎有一线曙光。楼主既然是学医的,对医学的一整套方法和程序自然了解,什么酸性体质碱性体质应该严谨且有数据支持,才有说服力,不然就难怪把你当大仙~~

我伯父的邻居,胃癌晚期,打开一看,扩散的厉害,缝上回老家等死了,每天早起在菜地里溜达,回屋就带一个萝卜拌酱油下饭,半年后没挂,回城里一检查,好了。前年我问的时候还活着,八十多岁了,你看,萝卜酱油是不是特效药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川滇农村赶集,常有江湖人士于闹市中叫卖: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打掰掰脚。(耗儿:四川方言,耗子,老鼠。打掰掰脚:音译,四川方言,意为 跛着脚一跳一跳的走路。) 至今记忆犹新。读沈先生此 ...
梵谷 发表于 2011-1-28 22:13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川滇农村赶集,常有江湖人士于闹市中叫卖: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打掰掰脚。(耗儿:四川方言,耗子,老鼠。打掰掰脚:音译,四川方言,意为 跛着脚一跳一跳的走路。) 至今记忆犹新。读沈先生此 ...
梵谷 发表于 2011-1-28 22:13
就是,治癌症,这么严肃又扰心的事,被这一推荐有非它莫属的感觉,怕怕!
梦游者,除了夜晚、即便在大白天也会梦呓连篇,胡言乱语地歪理不饶人 。

所以,对此类神游诳语吾人就不必认真了——随你想咋说就咋说吧 !
金枫吟 发表于 2011-1-28 20:37
哈哈~梦子难得被人这么挤兑一回。对某些在坛子里一贯养尊处优的人来说,偶尔被挤兑一回也蛮好玩儿。
俺是灭绝师太
癌症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自愈,这个中外都有案例,也早有专家跟踪研究,可能都有几十年了,至今未有可以确定的成果。看现在一些医学研究(中医除外),似乎有一线曙光。楼主既然是学医的,对医学的一整套方法和程序自 ...
歪弟 发表于 2011-1-29 00:14
歪弟这话一点都不歪
歪弟说的,就是有理。最可笑的就是以为自己戴过小白帽(或者小青帽),就是全科专家了,还满脸忧患地把愁出来的皱纹当作老到的资本,胡诌着几句,就一定要别人当警世恒言来奉着,癌症已不是绝症这种常理常例,也要故弄玄虚地来个不得不说,一付装神弄鬼脸面,巴不得别人说他是为了救济众生才斗胆逞勇着点破天机的,最好把他当作医界的偷火的普罗米修斯供着。还一点说不得,装了神,弄了鬼,就是神了,也是鬼了,名号上一定要做得像大仙,大仙的话不听已经是冒犯,怎么还能说他呢?
今天,我就是高瑜
“我走了,来生再见!很多朋友送我,我没遗憾!”

  2011年1月29日凌晨05点25分, @今年我四十在微博上留下了这条信息后离开了人世。

  56天,34条微博,记录了一个四十岁男人与癌症抗争的故事。今晨,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象烟花一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他最后的时光,留下了关于爱情、友情、勇气、坚守的无数片段。

  认识的不认识的博友们纷至沓来点亮送别的蜡烛——为他记录死亡和希望的勇气,为他在最后时刻的坚守。

  缘起


  @今年我四十,生活中他叫徐大为,来自湖南张家界,过了今年的生日就40岁了,正值不惑之年,几年前来到北京,从打工到创业,正达到事业爱情两丰收的得意光景。跟妻子刚刚在北京周边买了一栋别墅。在朋友眼中,他能干,结实,几乎很少生病。

  但是在江西的一场演出之后,他竟然咳了血。经查,徐大为被判定为肝癌晚期、转移:肺部、颅内。这一天是2010年11月9日。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病情只能等待奇迹,但徐大为并没有放弃,他仍然要“坚决干掉癌症”,并且决定开通微博“记录我和癌症拼搏的日子”。

  2010年12月29日,他第一次在微博上透露了他的状况:“微博已经开通一个多月了!一直就在医院被医生折磨,所以就没有办法去写!想开微博是11月9号的事情了,就在这一天我被判定为肝癌晚期、转移:肺部、颅内,这样就意味着我是三个癌症!看见报告的时候我确实空白了10分钟然后我才电话我老婆叫她进来!”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老婆、哥哥、姐姐她们把我送进各种医院住院、转院!一直到12月23日,我实在在医院呆不下去了!我要求出院我才回到了家!”

  癌痛是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疼痛,再加上各种治疗方法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可以想见徐大为经历的是如何炼狱一般的过程,但他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挣扎,“23小时吊瓶”这样平淡如水的话掩盖了背后的痛。

  博友们在第一时间给他巨大的支持和祝福,不管是萍水相逢还是至交故友。

  @Hanson韩鹏说, “老大,你说过“老天眷顾勤奋的人”,凭着这句话你把公司重新撑起来!现在“老天眷顾坚强的人”,你也要把你的身体重新撑起来!奋斗了这么多年,你应该享福的!就当老天跟你开的一个玩笑,给你个理由让你把烟酒和熬夜的坏习惯戒掉,然后重新启航!加油!”这一定也是所有的人的愿望——但那只是一个玩笑!

  爱情



  “记得回来找我!我很爱你,我知道你撑的很辛苦!你很棒!老公我永远等你!”

  2011年06点22分,他的妻子@君nora在徐大为临终的那条微博上写下这句令人断肠的话。

  徐大为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在厄运面前,有一个女人默默地为他支撑着倾斜的天,也告诉所有人的,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并不仅仅存在于童话之中。

  “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特效药,奇迹好运也不属于我!@今年我四十老公你很棒,你是最棒的老公,你的坚持、你的顽强、你的意志力、我能有这样的老公是我的骄傲,可能是老天在天堂给你派了任务要让你暂时离开我!但是我会坚强的,不管你在哪里?我相信你都会照顾我的!不会让任何人欺负我的!老公,宝宝老公”

  在徐大为最后的旅程中,妻子在微博上留下来的大多是简单而有力的支持和祝福,和乐观勇气。也许这个女人把时间都给了照顾丈夫的生活,也许她不愿意在微博上表露太多担心影响到丈夫的治疗。直到1月27日,徐大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她才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段话——无限勇气背后的那丝酸楚。在结局到来的时候,她通过微博寄给他最后的承诺——等他回来找她!

  友情


  “下面我想衷心的感谢我身边的兄弟:林欣、姜育恒大哥、董谱、唐朝五哥、郑钧、邓宁小朋友、袁大哥、黄田哥、猴子、王兵、杨越、小波、宽义兄弟、陈思、郭伟、邱冰、刘强、小苗、顾哥、阔海、云飞等!感谢你们在我生病期间给我的鼓励和帮助!”

  徐大为没有忘记感谢身边的朋友,也正是这些相识的不相识的朋友,给了他支持下去的勇气,让他不是一个人战斗。“你会没事的!给自己订十年后的目标,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想起自己几年前在全国的个大医院求诊,在每家医院的结果都一样,给我的腿判了死刑,当时在最后一家医院北京看到亲人伤心无助还要努力安慰我的时候,我发誓告诉自己三年后我要爬上长城最高处!结果我做到了,大哥,相信自己,努力加油!祈福!”这是一个博友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这他。在他最后一段旅程当中,正是微博上的朋友,让他能够找到更多的温暖、欢乐,即使在遥远的美国,也没有孤单。

  “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在美国期间充满了惊险和刺激!美国医生说我活不了多久时间,中国医生说我能早日回国就马上回国,15日凌晨5点回国了!我现在很好,在301接受治疗,大家不要担心!感谢@郑钧同学哥哥来看我,给我很多鼓励!我不会死掉的!”

  1月6日到1月18日,徐大为去往美国,准备在洛杉矶了结生命,但在美国的日子和治疗并不理想,但他收获了朋友的支持和鼓励,郑钧去看他了,这让他明显得乐观和斗志昂扬了很多。

  “回复@伍思凯:好哦!我给你准备好酒等你来!//@伍思凯:回复@今年我四十:我2月中會去~你等我去啊~”

  1月3日,徐大为和歌手@伍思凯在微博上留下了这样一段对话,一个简单的邀约代表了所有的朋友对他的祝福和鼓励,所有人都希望能够看到他们把酒言欢,可惜——这个承诺将永远无法实现了。

  离别!


  1月21日 “我今天体重重了七斤啦!开心!”

  1月23日 “人很难受,咳嗽、咳血、一整夜,腹腔疼痛难忍,医生也没更好办法!”

  1月25日 “我快不行了!呼吸很困难!我带了呼吸机,我知道我闯不过去了!我们在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118病房!谢谢你们这么久对我们的帮助,我很有福气了,可能老天是希望他去另一个可以享福的地方!他会抱着感恩的心离开!大为老婆林君,我们感谢你们!感恩!”

  1月27日 “我坚持不下去了!感谢所有人!爱老婆”

  1月29日 “我走了,来生再见!很多朋友送我,我没遗憾!”

  1月21日,徐大为还在为体重增加而快乐着,但在23号开始,病情急转直下,坚强的他也忍不住在微博上留下了让人揪心的话。最后离去之时,他的朋友王兵在微博上对他表达了最后的认可“他很坚强,是个战士”以及莫大的哀恸“此刻飞机上的我泪流满面~”

  陌生的博友也在微博上送别,留下了最后的祝福——

  @程小娴:“你的爱一定会永恒!大家永远想念你!每个人都会经历最后那一刻,谢幕有时,开心有时!”

  @溺死在日語裏:来生幸福,一路走好

  @倩筱妞儿:面对死亡,如此坦然,祝你来生拥有更多的幸福!

  @krula:再见,化为一缕阳光的男人

  也许我们最终不能创造奇迹,但我们所有人一起,用微博记录了一个坚强男人的最后旅行,记录下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记录下了见或未见的友情,其实,此刻,生与死,不再重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生无可期,还能这么从容达观,佩服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1-1-30 13:03 编辑

本人转帖发表了沈老先生的有关蒿甲醚注射液可能对中晚期癌症有效的推介帖文后,在此地陆续有跟帖接续,多是予以臧否的。网友们各自尽可发表各人的高见,欢迎!

这里,吾尤要批驳的是自号为“自觉的梦游者”紧跟着贴上的那张帖子——没有任何论证或事实依据便以一种十分霸道加之不屑与挖苦的语气说道
“......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人人皆知的东东',叫人看了反而有产生逆反的冲动,这种号称要医治心理病的,其实连最基本的瞎啰嗦只会导致逆反的道理都不懂,切!”简直就是一副医学权威大师、乃至学阀的口气。不知伊是何方神圣——博学全才,地上全知、天上一大半。伊还恶狠狠地出言不逊地揶揄着:“一大把年纪了,玩这种腔调”,以此对六十来岁的沈老先生与近70岁的本人加以鄙视与奚落。诸君平心而论——这是一位有起码人伦道德修养、有一点科学常识与理性的中青年人在本网站同坛友交流时应有的语言吗?

沈老推介的是近年被一些医药研究者发现并开始试用于临床的一种由中药草本植物蒿草中提炼出来的,并经现代医药科技工艺生产出来的新药制剂——蒿甲醚,据初步应用表明有很不错的疗效,加之应用者无不良反应。故而向大家推借。吾认为沈老并非医药卫生工作者能够如此古道热肠也实在是难能可贵。所以转发此篇文章。

不知此如何就惹恼了我们的这位有神奇梦游功能洞察天下万物万理的、极其活跃的《燕谈》网友——“自觉的梦游人”立马就如此大放厥词。这是一种问世不久表达新药物,其疗效、治疗机理与可能出现的远期副作用等等均尚待观察研究,你凭何说是
人人皆知的东东”,你这才真正是白日梦呓诳语?此药明明是用于已至中晚期癌症患者(如肺癌、低分化高恶性乳腺癌等)起码已使得部分患者获得显著缓解。这怎么叫“医治心理病”?

读罢你的胡言乱语,我不禁哑然失笑。同时,气愤之余回了你的帖子,痛斥你梦呓连篇,诓言乱语、歪理滥词。我看,你够可怜、可鄙、可耻的了!

顺便提醒你一句:你给自己的封号——”自觉的梦游人“本身就滑稽之极:梦游是毫无理性意识的,还”自觉“——真臭美!
金医生,如果你以为打着介绍名医的幌子可以变相地在燕谈做药物广告,那就错了。请你收敛一点。燕谈禁止所有广告行为,这个在章程里是写得清清楚楚的。
今天,我就是高瑜
癌症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自愈,这个中外都有案例,也早有专家跟踪研究,可能都有几十年了,至今未有可以确定的成果。看现在一些医学研究(中医除外),似乎有一线曙光。楼主既然是学医的,对医学的一整套方法和程序自 ...弟 发表于 2011-1-29 00:14
歪弟不歪发言,我以为有其道理。

至于沈先生的帖文在分析蒿甲注射液的抗癌作用机理方面,尤其是关于酸性体质碱性体质机制方面,可以被认为是他个人的一种探讨,问题的重点在于蒿甲注射液对某些中晚期癌肿病例确实有疗效——至少是显著地缓解了症状,大大延长了生存期,我本人也有罹患晚期肠癌的亲友来信高之我他又活了三年,且生活质量尚满意。吾在自己的推荐语中主要对他并非医药卫生工作者也能就其机理机制作一番分析的此种精神甚为感佩——虽然,他说的不一定非常可靠或精准。

又,医学上关于酸碱性体质的病理学说尚无定论,说实话吾亦未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吾在文中并未对此作出结论,故而未予细述。
金先生倘若真是医生就更当慎发此类消息。

常言病急乱投医。倘若癌症患者信了这类偏方而忽视正常治疗,导致死亡,金先生不会觉得内疚吗?

方才GOOGLE了一下,蒿甲醚现被列为低毒抗寄生虫药,适用于各类疟疾的治疗,包括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如恶性疟和间日疟。

95年至今,青蒿素或其衍生物被发现对乳腺癌、胰腺癌和白血病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肾癌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细胞、肺癌细胞有杀伤效果。但目前仍在动物实验阶段,原理尚在研究中。且在实验中不是单独使用,而是与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综合使用,被视为很有希望的化疗敏感剂。这样的情形和主贴所言以口服针剂为治疗手段相距甚远。

西谚有云:地狱之路以美好愿望铺成。
“救人一命”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不要变成“索人一命”了。医疗非其他行业,事关人命。医者更当慎重。
就是,治癌症,这么严肃又扰心的事,被这一推荐有非它莫属的感觉,怕怕!水笺 发表于 2011-1-2 09:45
怎么能说有人推荐了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就“非它莫属”?有道理还是没道理?还有无别的药物或方法可供选择、甚而更为理想?——这一切都理应待日后观察研究啊?


水小姐未免思维太简单化了吧 ? 这怕是你自作多情的了!
歪弟说的,就是有理。最可笑的就是以为自己戴过小白帽(或者小青帽),就是全科专家了,还满脸忧患地把愁出来的皱纹当作老到的资本,胡诌着几句,就一定要别人当警世恒言来奉着,癌症已不是绝症这种常理常例,也要故 ...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1-1-29 13:02
太挖苦,没有意思,人家要把皱纹资本一下也是可以的,他自己尽管把胡诌扮成醒世恒言,也没有要求别人奉着,就让他去说好了,至于拿广告之类的大棒吓唬,那太城管了。
参加交流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11-1-30 21:00 编辑

我把蒿甲醚的购买方法公布在这里:蒿甲醚注射液,XX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地址:XX省XX市西郊七公里,邮编:xxxxxx,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xxxx,FX:xxxx-xxxxxxx。可以先打电话去联系,厂家会告诉你这是抗疟疾药,用于抗癌,临床试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你要用可以,但厂家概不负责。然后会告诉你账号,汇款进去后即发货,每次不管买多少,运费总是ZZ元(不知现在涨没涨)。生产蒿甲醚的厂不止这一家,但这家是朋友向我推荐的,还是有信誉的。另外,蒿草在农村田间多的是,鲁迅诗曰:“万家墨面没蒿莱”,到中药店去买,买不到到农村去割,弄来煎茶喝,或许也有用,不妨一试。
============
菜农,看看这一条,是不是广告?城管不城管的,还轮不着你来挖苦。倒是想叫你来帮着鉴定一下是不是广告,你胳膊向朝哪里弯,我管不着,但是,这个事实的鉴定请你帮着做一做,也请所有网友来做一做,这个事不是在做药物广告?
今天,我就是高瑜
怎么能说有人推荐了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就“非它莫属”?有道理还是没道理?还有无别的药物或方法可供选择、甚而更为理想?——这一切都理应待日后观察研究啊?


水小姐未免思维太简单化了吧 ? 这怕是你自 ...
金枫吟 发表于 2011-1-30 12:55
我个人感觉与自作多情有什么关系?
i挺金医生的主贴!
我看后认为金医生发帖是出于公益心,看不出他是在做广告。再说,看看这贴的点击量,即便是是广告也没多大效用。
金医生在燕谈不时会和网友争执几句,从他的言语看,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从医多年,对于医学问题他在燕谈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遗憾的是我今天才认真看了主贴,我的一位同事上周因癌症离开了我们。我还有一位歌友,他患肝癌3年多了。靠着他良好的心态和干扰素(可能就是金医生贴中那种800多美金的试验药物)一直存活至今。我准备把蒿甲醚的信息介绍给他。是否应用就看他和家属的态度了。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1-30 13:17 编辑

蒿甲醚注射液  
通用名: 蒿甲醚注射液   曾用名: ?   其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0S,12R,12aR)-十氢-10-甲氧基-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并[4,3-j]-1,2-苯并二塞平。   英文名: ARTEMETHER INJECTION   拼音名: HAOJIAMI ZHUSHEYE   药品类别: 抗疟药   适应症: 适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   
性状:   药理毒理: 药理学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一线粒体功能。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蒿甲醚的抗疟活性较青蒿素大6倍。毒理学小鼠口服蒿甲醚的LD50为895~977mg/kg,大鼠肌肉注射蒿甲醚油剂的LD50为 597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肌注蒿甲醚油剂每天18mg/kg×14天后,除网织红细胞数减少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本药有一定的胚胎毒性,表现为胚胎吸收。   
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后吸收快且完全。肌注10 mg/kg后,血药达峰时间为7小时,峰值可达到 0.8mg/L左右,T1/2约为13小时。在体内分布甚广,以脑组织最多,肝、肾次之。主要通过肠道排泄,其次为尿排泄。  
 用法用量: 1. 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160mg,第2日起每日1次,每次80mg,连用5 日。. 2. 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按体重3.2mg/kg;第2~5日,每次按体重1.6mg/kg,每日1次。  
 不良反应: 本品反应轻微,个别患者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网织红细胞可能有一过性减少。   
禁忌症:   
注意事项: 本品遇冷如有凝固现象,可微温溶解后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 ?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贮藏: 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金医生,如果你以为打着介绍名医的幌子可以变相地在燕谈做药物广告,那就错了。请你收敛一点。燕谈禁止所有广告行为,这个在章程里是写得清清楚楚的。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1-1-30 12:18
你又混帐了!

吾非此新药的营销者,与他们无任何联系,且宜昌此地尚无此特新药品上市,我如何要在这网站人数有限、网页内容完全与包括医药在内的各类商品营销毫无关联的论坛上作此药物广告?

你想倒打一耙,不怕弄巧成拙——进一步暴露了你不学无术而又厚颜无耻的嘴脸?俗话道:“屎不臭挑着臭”,奉劝你别再让自己继续卖力地大出洋相的了!
谢谢老程的鉴定,公益心和广告并不矛盾,出于公益心做广告,是所有广告行为都会有的广告策划,所以,你以公益心为金医生的辩护,并没有解决本楼主贴存在变相广告的嫌疑,我在21楼所引的这段文字,我认为是严重的广告文字,因为里面罗列了推销该药物的所有商业订购信息,属于严重违反燕谈章程的广告行为。金医生有没有医学问题得上的发言权,我并不怀疑,但是,这不能成为他代做药物广告的借口和幌子。
今天,我就是高瑜
你又混帐了!

吾非此新药的营销者,与他们无任何联系,且宜昌此地尚无此特新药品上市,我如何要在这网站人数有限、网页内容完全与包括医药在内的各类商品营销毫无关联的论坛上作此药物广告?

你想倒打 ...
金枫吟 发表于 2011-1-30 13:15
汝非此新药的营销者,那汝那么热衷于推销此药干吗?做义务推销员?叫我怎么相信汝是义务推销员呢?至于汝如何要在这网站人数有限,网页内容完全与医药在内的各类商品营销毫无关联的论坛上作此药物广告的问题,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也是我希望汝讲清楚,并有所收敛的。另外,汝把一种厂家声明是抗疟疾的药当作抗癌药来做广告推销,绝对叫我怀疑汝还是一个嫌疑的假药义务推销员!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1-30 13:50 编辑

金医生只不过转了沈善增先生的帖子,我特意循迹浏览了一下沈先生的博客,找到了此文。博客里的跟帖都是赞扬,没一个人说他做广告。
我本人在中关村一家商铺买了只佳能镜头,我觉得买得挺划算就把这事贴在某个摄影论坛里。结果被当做广告删除,那网站还禁了我一周不得发帖。
本帖最后由 金枫吟 于 2011-1-30 13:44 编辑
癌症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自愈,这个中外都有案例,也早有专家跟踪研究,可能都有几十年了,至今未有可以确定的成果。看现在一些医学研究(中医除外),似乎有一线曙光。楼主既然是学医的,对医学的一整套方法和程序自 ...歪弟 发表于 2011-1-29 00:14
癌症有一些自愈的病例——此言不错。但毕竟是极少数。

你说“蒿甲醚现被列为低毒抗寄生虫药,适用于各类疟疾的治疗”,确实如此,但许多药物随着临床应用实践以及相关科研的进展,一些药物被发现了新的用途,如阿士匹灵既往长期用作解热镇痛药及抗风湿病治疗,但近年了用量最大的却不在前二者,而是用于抗血小板积聚——预防冠心病。诸如此类老药新用的例子现已是不胜枚举了。

据吾从医学文献检索所知,蒿甲醚正在被人们从药理作用到扩展临床应用进行着深入的研讨,我个人相信她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1-30 13:57 编辑

伟哥在研发阶段的目的是治疗冠心病的,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发现它对“下头”的血管扩张作用远强于对心血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