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什么样的人能算君子(小人)?

论坛里讨论美人、淑女、绅士、伟人都有了,但是除了伟人是否应该具备道德有过争论以外,其他大都局限于人的外貌或者说外观上的礼节风度、行事风格,而真正讨论人的内涵却不多,但最近已经在“绅士”帖的讨论中开始提到“君子”了,看来迟早会有帖,既然克明兄等支持,不如从命,本人就再开个头,抛砖引玉。

近代以来,说到君子似乎总觉得古色苍然。平时有说“雪里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讲的是要助人唯诚,不要附势趋炎;“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有一种隐忍之气甚至杀气;也有说“先君子,后小人”,讲的是先讲情分,后依律法。但这些并不是君子这种称呼的源头和本义。君子是中国古代对人的美称。有指称统治者或贵族者,有指称丈夫者,有指称才德出众者,但后来才能之义有所淡化,而大多指有道德者,故班固在《白虎通•号》中说“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大概所谓君子就是有道德、有修养、也有情义者吧。

君子与绅士不太一样,因为君子注重内在的道德操守,而绅士大多是注重外在的礼节风度、行事风格。当然君子也会有一定的礼节风度、行事风格,否则也无法让人认同,但是这些似乎并不是君子的重要准则。

实际上,做君子弄巧成拙,就变成“伪君子”,干脆一开始就不做君子,反而自由自在。有时候君子过于宽容,反而被认为没有是非的“和事佬”。说老实话,当世之风恐怕是君子越来越不被看好,几乎成为“迂腐”的代名词,或者是古代遗物或活化石。

简单归纳一下,当代中国指称君子,大概有以下几义(而君子之反面就是小人,知道了君子也就知道了小人):

1,能容忍、能中和,豁达大度,宽厚待人;

2,有操守,不损人利己,尤其是踏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相反愿意帮助别人,而且常常助人于危急之中,自己却不太愿意添别人的麻烦;

3,有修养,讲道理,不好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所谓“谦谦君子”;

4,重情谊,知恩图报,不忘本——无论父母、师长、朋友、家庭和糟糠之妻;

5,君子成人之美,不坏别人的好事(什么是好事和坏事很难确定,只能见仁见智),包括不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另外,自古至今君子多指男性,但是难道当代君子就无关女性吗?既然君子事涉道德修养,则排斥女性毫无道理。而且,如果君子无关女性,原本男性中君子已属少数,再失去女性这一半人口,那就更加使君子孤立无助了。

也许还有其他方面,欢迎诸位讨论。

[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09-5-15 09:54 编辑 ]
告密者是小人
君子直且方,敦厚,诚恳,慎独,无欺。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儒家那一套,现在这标准咋衡量阿??

回复 4楼 的帖子

请参考绅士帖,君子兑上绅士,大约就是了。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楼主辛苦,很有“技术含量”的主帖, 。这帖和前几帖不同,伟人、绅士、淑女等可以只是大家对词的理解与共识,怎么说或许都可以,君子则会上升到“应当”层面。

回复 6楼 的帖子

下面长篇大论开讲。。。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对比一下陆兄的标准,俺也不是君子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9-5-15 13:43 发表
对比一下陆兄的标准,俺也不是君子

咱中国式绅士风度之一就是坚决不自称君子或绅士,师叔这是贯彻到底
原帖由 梦璃 于 2009-5-15 11:15 发表
下面长篇大论开讲。。。
这里是茶楼,没见教授们都在半真半假地调侃呢

[ 本帖最后由 裂石 于 2009-5-15 14:02 编辑 ]
原帖由 裂石 于 2009-5-15 14:01 发表
这里是茶楼,没见教授们都在半真半假地调侃呢
所以偶很奇怪为啥你正襟危坐地换上了正装。。。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俺的门槛低,无害人之心就OK


绅士是社交的艺术,君子是人格的表演 。 绅士相对于女人,君子相对于友人。一般来说,绅士口才好,富有幽默感 ,君子善忍耐,乌搞技能低下。
嫁人要嫁君子,暧昧调情找个绅士就好了。

回复 12楼 的帖子

至少有一个君子挺幽默的,比如说:惠子,是战国时候的乌搞大师。

[ 本帖最后由 梦璃 于 2009-5-15 14:30 编辑 ]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原帖由 梦璃 于 2009-5-15 14:28 发表
至少有一个君子挺幽默的,比如说:惠子,是战国时候的乌搞大师。
一位君子善乌搞,就如同一位东方美人有幸拥有一双修长美腿。那样的事情是会发生的,但长腿并非东方人的族群特征。
简单归纳一下,当代中国指称君子,大概有以下几义(而君子之反面就是小人,知道了君子也就知道了小人):

1,能容忍、能中和,豁达大度,宽厚待人;

2,有操守,不损人利己,尤其是踏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相反愿意帮助别人,而且常常助人于危急之中,自己却不太愿意添别人的麻烦;

3,有修养,讲道理,不好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所谓“谦谦君子”;

4,重情谊,知恩图报,不忘本——无论父母、师长、朋友、家庭和糟糠之妻;

5,君子成人之美,不坏别人的好事(什么是好事和坏事很难确定,只能见仁见智),包括不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
除了第4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外,我看大部分西人都符合以上要义。
原来君子国在西方啊。
“我看大部分西人都符合以上要义。”

这也太吓人了。
英国绅士与中国君子(刘仰   分类:杂文
    前两天写辜鸿铭的一篇文章结尾写道:“当今中国社会许多令人无法忍受的丑恶现象,都是抛弃传统文化后造成的恶果”。一些跟贴评论对这句话很反感,有的说,是不是还要裹小脚?有的说,是不是还要回到过去?有的说,是不是不要再使用电脑写博客了;还有的要我举例说明,等等。上述跟贴中有一个毛病,他们先入为主地认定,传统文化都是不可救药的糟粕,一说传统文化的好处,立即就拿出小脚、纳妾之类的糟粕来说事。对于这些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邪恶”,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崇拜,多辩论也无益。其实,对待传统文化,已经有很多人产生了共识,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西方文化也同样。如果能够接受这个观点,吵闹就没什么意义;如果不接受,辩论也只是对牛弹琴。

    今天顺着这个话题,讲一讲关于绅士的现象。最近有一本英国人写的书,针对中国的有钱人指出,中国的有钱人缺乏绅士风度,换句话说,中国当今的很多有钱人,都够不上英国绅士的标准。把中国的有钱人描绘得比较糟糕,与英国绅士一比,立即相形见绌。不知道中国的有钱人看到此书会不会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抽空看了一遍这本书,首先感到这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英国作者,写书的目的很强,是为了找到图书市场的热点话题,以便更多地推销图书。其次,我认为,作者对于这个话题的中心意图有点混乱,他一方面津津乐道于英国绅士的种种细节,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绅士生活的态度也犹犹豫豫,不知道到底应该大力宣扬,还是加以批评。由此,搞得很多读这本书的人,头脑也一片混乱。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说一下,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钱人。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英国的绅士是指那些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工作、不愁钱花的人,说白了,就是社会寄生虫。他们或者有大笔遗产,或者有大批股票,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如何消遣。作者还提到,这些绅士还是以工作为耻的人。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当今有钱人缺乏绅士风度,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以劳动、工作为荣的。

    但是,作者又明明把抨击、嘲笑的对象,瞄准了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这就有点无的放矢。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还远没有达到不需要工作的地步。退一万步说,即便达到了,以这种绅士的生活态度和形式作为社会的榜样,又有什么意义?说实话,如果有一天我赚的钱,足够我生活,而不用外出找工作,我也不会把所谓绅士,当作自己的生活参照。我决不做那种绅士,在虚伪的表象中,把自己捆起来。

    英国的绅士大约是在中世纪晚期开始出现。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提到,英国等欧洲国家,历史上有着世袭的等级制度,这种世袭的等级制度,造就了一批世袭的贵族。这些贵族靠着法律赋予的世袭地位,不愁吃穿,不用劳动,每天的生活只在于如何花钱,讲排场、做面子、显身份。他们蔑视劳动,天生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因此,他们的绅士做派,主要目的就是显示自己不同于普罗大众。

    欧洲中世纪形成的这批贵族,原先大都是缺乏教育、缺乏文化的人,等到世袭的贵族地位稳定,它们才形成了一系列绅士的标准。英国最早的绅士,所有的规矩和标准都是外在形式上的要求。例如对于服装、皮鞋、礼仪等等。他们在形成这些绅士风度的时候,不得不借鉴了一些古希腊、古罗马有钱人(奴隶主)的生活方式。但是,除了中世纪形成的“骑士”精神之外,他们在绅士的内在要求上,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内容。相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礼仪早已行之有效,而欧洲人不过刚刚开始接触到这些必要的社会规范。英国早期绅士的一个内容就是教育贵族的后代学习礼仪,这一现象其实正好说明,当时的欧洲社会,是一个粗鲁的社会。说得极端一点,英国的绅士,其最初的内容,大致就是中国人长期不齿的纨绔子弟作风。

    英国绅士作风的正式定型,是在启蒙运动中形成的。我认为,启蒙运动中,英国绅士的内在精神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中国。孔子的儒家精神,君子的生活态度,对于英国绅士的精神内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一段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包括巴黎,都以学习中国的君子和儒家为荣,中国的丝绸、陶瓷、壁纸、茶叶等生活用品,也成为绅士们标榜自己的重要外在形式。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知识分子也成为绅士队伍的成员,这一现象显然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重大影响。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英国绅士在借鉴中国君子和儒家理论的时候,按照它们自己的国情,作了一定的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改造就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从来没有把金钱的拥有放在首位,但是,英国的绅士没有接受这一点。

    英国绅士影响全世界,与英国工业革命有着必然的关联。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批财富,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形成了大批不需要劳动的食利阶层,这使得英国绅士从最早的贵族等级,扩展到发了财的资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带来的大众化社会,这些绅士风度又部分扩展到所谓中产阶级,成为英国社会的时尚。

    对于中国来说,缺乏绅士风度是必然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缺乏绅士风度,主要是在外在的形式上。举例来说,中国人穿长袍马褂,西方人则西服革履。要让中国人理解并接受西服革履的种种细节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长袍马褂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但是刚刚脱下中山装不久的中国人,对于西服革履的繁琐规矩不是很了解,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这就好比英国人、欧洲人当初不了解喝茶的正确方法一样。再比如说,中国吃饭的方式,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要让中国人熟练掌握西方使用刀叉的吃饭细节,也是有难度的。今天的某些人把这些现象统统归之为缺乏绅士风度,其实,更应该说是文化的不同。我认为,了解西方的这种细节要求固然有必要,因为我们现在经常要与西方人打交道;不了解,也没什么可耻的。那种细化到一个纽扣的绅士风度,远不如李白来得潇洒。

    除了所谓绅士风度的外在细节上,中国人长期不缺乏绅士风度的内在精神。例如儒家与人为善的精神,主张正义的要求等等,甚至可以说,中国君子很多内在的精神力量,还超过英国的绅士精神。可惜的是,随着社会的剧烈震荡和思想变革,中国的君子精神已经被中国人自己抛弃,现在,反过头来,被别人指责我们没有绅士风度,反而要向西方学习。由于西方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文化,如果仅仅学习西方生活方式的表面细节,还情有可原,但是,要学习他们绅士风度的内在精神,却看不到当初这些东西的形成,有一部分正是来自被我们自己抛弃的传统文化,这到真的是一种悲哀。

    绅士风度的最重要依托,就是大量的金钱作基础,没有花不完的钱,就不可能做绅士。比方说,绅士要求同一套西装不能连续穿两天,不同的西装还要搭配不同的皮鞋,皮鞋还一定要手工制作的,平常放在家里还要用鞋楦撑起来,不使其变形,还要在不同的场合换不同的领带,裤子的长度也要非常精确等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即便自己的生活条件能够做到,每天被这种琐碎的细节侵扰,生活也够无聊的。换句话说,做绅士一定要有很多钱,以至于英国历史上有些人为了保持绅士的形象,不惜大笔举债。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并不一定需要很多钱。有钱没钱,并不是做君子的先决条件。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点,比英国绅士高明很多。

    随着历史的变迁,君子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也有必要作一些适应社会的调整,例如对待女性的态度,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在所谓绅士风度那里,也同样存在。例如抽烟,现在流行的绅士风度,在抽烟问题上有一些规则,要征求对方的同意,在某些场合不能抽烟,不主动发烟等等。中国人缺乏这种规则的掌握,似乎就是缺乏绅士风度的表现。但是,当年抽烟的流行,就是在所谓绅士阶层开始的,吞云吐雾曾经是最具绅士风度的表面特征,例如人们熟知的福尔佛斯,成天叼着大烟斗。说中国人抽烟没有绅士风度,只不过是用现在绅士风度,嘲笑过去的绅士风度,本质上,与中国的传统无关。

    因此,说中国人缺乏绅士精神,只能说中国在表面细节上,对绅士风度的繁琐要求不太了解。在我看来,即便了解了,刻板地遵照执行,也没多大意义。而在绅士风度的内在精神上,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乏,只是因为我们抛弃传统文化太多,现在反而要使用出口转内销的二手货,而且还被一个英国人嘲笑,这只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其中哪些东西是真正的精华。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不管是有钱人或没有钱的人,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的礼貌上,能够部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就足够受益了。

    最后我要说,我不是绅士,我丝毫不感到耻辱。我也丝毫没有想做一个绅士的愿望。比方说,这本书的英国作者说,绅士的标志之一就是打高尔夫球、狩猎,而且预计高尔夫和狩猎必将在中国大大流行,对此我很不以为然,至少我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这种冲动。如果有人说我某些表现很绅士,我不得不说,那也不全是向英国绅士学习的结果。我只愿做一个中国的谦谦君子
主帖的标准,把君子弄得太温柔了,都有点像他们的自由主义“天使”了。其实,“君子与小人不两立”,还是很有血性的。
英国绅士作风的正式定型,是在启蒙运动中形成的。我认为,启蒙运动中,英国绅士的内在精神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中国。孔子的儒家精神,君子的生活态度,对于英国绅士的精神内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一段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包括巴黎,都以学习中国的君子和儒家为荣,中国的丝绸、陶瓷、壁纸、茶叶等生活用品,也成为绅士们标榜自己的重要外在形式。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知识分子也成为绅士队伍的成员,这一现象显然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重大影响。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英国绅士在借鉴中国君子和儒家理论的时候,按照它们自己的国情,作了一定的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改造就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从来没有把金钱的拥有放在首位,但是,英国的绅士没有接受这一点。

————————————————————————————
再擦一擦眼睛,有这么回事情吗?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做一辈子伪君子,就是真君子~~~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9-5-15 16:29 发表
“我看大部分西人都符合以上要义。”

这也太吓人了。
吓人吗?我觉得喜人啊,至少对我来说。
以前看到一个住在日本的中国人说,别的海外华人看到中国的负面情况大都很生气,但他的反应是高兴,因为庆幸自己再不需要忍受那些阴暗面了。想想也不无道理哦。
在一个体制良性的社会里,做一个君子难度并不高。相反,在“逼良为娼”的恶性体制下,做君子就是一件高难度的事。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9-5-15 16:42 发表
主帖的标准,把君子弄得太温柔了,都有点像他们的自由主义“天使”了。其实,“君子与小人不两立”,还是很有血性的。
说得极是。

要说古代的君子是要有一定担当的。至于当代的君子究竟有什么内涵、或者应该有什么内涵,颇难界定。
原帖由 花间对影 于 2009-5-15 17:11 发表
做一辈子伪君子,就是真君子~~~
  这么回答很曼妙!
应该专门开一贴讨论: 一辈子的伪君子是不是真君子?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5-15 15:20 发表
简单归纳一下,当代中国指称君子,大概有以下几义(而君子之反面就是小人,知道了君子也就知道了小人):

1,能容忍、能中和,豁达大度,宽厚待人;

2,有操守,不损人利己,尤其是踏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相反愿意帮助别人,而且常常助人于危急之中,自己却不太愿意添别人的麻烦;

3,有修养,讲道理,不好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所谓“谦谦君子”;

4,重情谊,知恩图报,不忘本——无论父母、师长、朋友、家庭和糟糠之妻;

5,君子成人之美,不坏别人的好事(什么是好事和坏事很难确定,只能见仁见智),包括不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
除了第4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外,我看大部分西人都符合以上要义。
原来君子国在西方啊。
如何界定这大部分呢?

有时看西方人体育比赛,表面上很绅士风度,但是暗中使坏,却是够得上阴险,非西方人固然少礼节,但是一急,马上就会被裁判判罚,因为西方人运动员的狡诈不易察觉,而你跟着发怒或使坏,马上就被判罚。另外,那NBA的比赛,遇到敌方投篮,必定会有许多人摇着什么物件干扰,显然也缺少费尔泼赖的精神。

当然,如施女士要反唇相讥中国的球迷,当然也乏善可陈,但是要说西方人大部分人符合君子的标准,那就有些不敢苟同了。也许施女士接触的大多是中上层人士,则另当别论,他们的问题属于另外的层次了——他们不会犯这种低层次的错误或做无意义的失态。
原帖由 竹南 于 2009-5-15 10:54 发表
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儒家那一套,现在这标准咋衡量阿??
已经尽量撇去古代传统儒家的内容了。

譬如儒家的君子观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不器”;“君子呐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謀道不謀食”等等,都过滤掉了。

这里只是讨论当代人的君子观,但也一定会有传统儒家文化相当程度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09-5-15 18:35 编辑 ]

回25楼陆先生

西方的运动员可以说是那个社会里最野蛮,最粗鲁,最没有教养的比例最高的一群人。千万不要拿这些人来参照。

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根基,就是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操守的君子。你不会否认今天的西方社会比中国社会要文明得多这个事实吧?
回27楼:

原来以为运动员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只是更直率一些、更张扬一些而已,不料原来是化外之民的另类?

至于后面的判断,没有太大异议,只是鄙人的问题针对西方大多数人符合君子标准的贵判断而已,并不针对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相比哪个更文明这个问题。
西方都君子国了,还要法律干什么。西方把法律定的那么细,难道是防君子的么。

反而中国是讲道德约束的国家,那才是真君子国。
原帖由 黄馨 于 2009-5-15 19:10 发表
西方都君子国了,还要法律干什么。西方把法律定的那么细,难道是防君子的么。

反而中国是讲道德约束的国家,那才是真君子国。
哈哈,就顶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