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有童心就会有童话(转)

2009-10-26 15:28:10 来源: 网易教育论坛

史家胡同小学,一所北京胡同里的小学,曾经名不见经传,由明代祠堂改建而成的校园,原址面积仅4300平方米。可这并不妨碍它日后成为全北京一流的名校,并诞生一位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卓立。

记者手记:

卓立曾创下了许多个与计算机及互联网有关的第一。

早在30年前,史家胡同小学(以下简称“史家小学”)的孩子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

那是1979年,当第一家港商在北京展销他们的初级计算机的时候,卓立马上就联想到:计算机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了解现代技术都会有帮助。于是,他决定引进。当时的计算机还没有中文界面,没关系,卓立先让工程师讲给他听,再回来教给老师们。没有电脑桌,就用几块钱买回来的冰箱门焊接而成。就这样,他在全北京市第一个装备了计算机教室,开设了计算机课。

1999年,互联网应用在中国还是“王谢堂前燕”,但在史家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网络应用。这年伊始,卓立开始琢磨:学校用了多媒体后会促进教学吗?效果会怎么样?投入这么一大笔钱,产出合算吗?能不能使之进入良性循环?投影机的灯泡一个就是3000元,我能不能将这些钱挣回来?经过半年的可行性研究,他觉得没问题。这一年的暑假,卓立给每间教室都安装了计算机、液晶投影机和环绕立体声音响,并新建了一间100平方米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史家小学成了全国第一个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小学校园。

2000年1月,卓立又建成百兆校园网,使全校各办公室和各教室(共80个点)都能同时上互联网。他还教会孩子们收发E-mail,制作个人主页,创下又一个第一。

这样的第一还有许多:

2002年,他率先开始了每月一次的网上家长会,在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二,学校就会如期举行网上家长会,家长可以随时上网与校长交谈。

随后,在卓立的要求下,每位老师都开通了博客,每个班级都有了班级邮箱,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MSN。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能以多种线上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

2009年10月17日,史家小学70年校庆,这也是卓立进入史家小学的第48个年头。

回首这48年的岁月长河,卓立之所以能创下这许多第一,是因为他一心只为孩子。他在用心地、认真地为孩子做事。这使得17岁就走进这所学校大门的他,用这颗执著之心,创造了史家小学的一系列奇迹,让童话成为现实。

有童心就有童话

卓立有句名言: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规定学生不许在楼道里追、跑、打、闹,但这种现象没有一个学校可以杜绝。史家小学的学生也不例外,甚至会撞在校长的身上。每当此时,卓立就会将学生拦住,提醒学生不要再跑。不过,看着点头答应了却比刚才跑得还快的孩子的身影,卓立会微微一笑。这就是孩子。

“孩子本性天真,包括孩子犯错误,都不是有意的。因为不懂、不会,孩子才到学校来学习。我们能认识到这点,就会宽容孩子,不会在意孩子犯错误。孩子有错必须要批评,或者严厉批评,甚至处分,但不许损他、挖苦他、训斥他、孤立他,更不许体罚他。因为他是孩子,孩子的行为习惯需要慢慢养成。”

卓立的这种理念,沐浴着每一个孩子。他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呵护孩子的童心。

“什么是童心?纯净、自然、真挚、友爱、求知。没有功利、伪善、藩篱。我们都有过童年,孩子眼睛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鼓励引导孩子做对的事情。”

“就跟你办一个企业一样,三流的企业生产产品,二流的企业生产品牌,一流的企业是生产标准的。一个学校更是这样,史小是施行素质教育的样本,你们想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吗?就请到史小来。”

对此,卓立充满自信。

卓立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小学老师,是个老太太都能教,不就是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难的?”

卓立认为,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是在小学。不仅是知识,更在于他的品格、他的为人、学习的习惯、社会能力,包括交际能力、演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还有性格,这都是他成才的必备条件,这些都必须在小学时期完成,到了中学,你再想改变就晚了。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这是卓立提出的办学理念。

“我提出的一切为了明天,这个思想很重要,细想去,教育就是为了明天的事业。这些孩子10年、20年才能成才,你的眼光必须着眼于明天,才能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你的学校。‘为了明天’,落实这句话,就是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第二件事就是必须有现代的教育思想。”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评价卓立:“在他所创立的事业里几乎从来没模仿过什么,而那些属于他的一个个创举则不断被别人模仿。”

48年来,卓立创下了无数个第一:全国第一个红领巾电视台、全国第一个计算机教室、全国第一所标准意义上的“绿色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和谐校园”……

卓立认为:“校长就应该有创新的精神、有超前的意识。跟着别人,总是在后面走,我不想这样。我在用心做教育,我觉得这件事对教育有用,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总是跟教育联在一起,我一觉得有用,马上就想办法用到学校里来,所有的第一,用不了多少年就会成为一种时尚。包括现在所做的白板技术。”

在这样的软硬件环境熏染之下,史家小学“出品”的孩子,男孩像绅士,女孩像淑女。

有爱心就有奇迹

9月1日,是孩子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卓立照例会早早来到学校。

迈进校园的每一个孩子,就这样惊喜地迎来了他们入学生涯的第一份礼物———校长亲自为他们佩戴校徽。

2009年9月1日,共有600名新生迈进史家小学的学校大门,卓立就不厌其烦地弯下腰,摸摸孩子的头,跟每一个孩子说上两句话。此时的卓立,看孩子的眼神是软的,跟孩子说话的声音也是软的。孩子再小,也能感受到那目光里传递的关爱。

每个新学年,卓立都会召集一年级老师开会,他不厌其烦地告诫这些启蒙之师,要爱孩子。

他说:“孩子还很幼稚,你要多次提醒,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没有爱心,肯定会急躁。”

他说:“你只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你能爱别人的孩子就是神。只要是个妈妈,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关键是要爱你的学生。”

今年,卓立被一个孩子的妈妈所感动:孩子脸上有块胎记,刚做完手术显得不好看,接待完这位家长,他感受到了家长心中的内疚。“其实,孩子没有错,尽管他很淘,他很闹,他甚至很难看,你如果能体会到母亲的心,就会去爱这个孩子。”

“师爱,不仅让孩子体会到、感受到、享受到,还要让孩子从中学会去爱别人,所以,师爱更伟大。”

让卓立颇为骄傲的是上学期的一次活动。在一周的时间里,北京市数学大赛和吴正宪工作室的活动相继在史家小学举行。一周下来,北京市教研室主任和东城区教研室主任都很激动,其中一位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学校太棒了,你们的学生太棒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爱学习,善于学习,知识面渊博,特别爱钻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争先恐后地发现问题,这在别的学校是看不见的。”

他们还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史家小学的孩子:“你们的学生特别会‘托’老师,让老师出彩。”

这让卓立欣慰。“什么叫成绩,这就叫最好的成绩,这比答卷还重要,说到根上就是阳光和自信。”

尽管卓立不提倡奥数,尽管他培养孩子的模式跟别的学校不一样———提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将孩子拴在分数的“战车”上。但从史家走出的孩子是优秀的。

2008年中考,在北京著名的第二中学录取的全校前十名学生中,有四名是史家的学生。同样是去年,哈佛大学来中国招生,其中唯一的北京学生也是来自史家小学。

这样的好消息会不断地传递给卓立。

有信心就会执著

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曾提到军魂。军魂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气质,是由这种部队的最高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是这支部队的灵魂。

而一个学校也有校魂。史家小学的“最高军事长官”卓立展现的校魂就是和谐教育。

1992年,卓立提出了史小要施行和谐教育的理念,首谈和谐教育。为此,他还特意举办了一个办学思想研讨会,这一想法得到了一部分老专家的认同,认为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是中庸的思想,是和为贵的思想。但反对的声音高过了赞同声,有声音说:“学校已有教学方针,为何还要谈和谐教育?”还有声音质疑:“只有伟人,只有领导人才配谈思想,一个小学校长还谈思想?”

面对这些,卓立不为所动,坚守着自己。8年后,他出了本专著———《探索和谐教育》

每年的11月份,卓立都会召开一次新教师座谈会,问题已提前告诉了老师们———感悟和谐教育。“感觉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让老师来谈谈自己对和谐教育的体会,这个很有意思。每年这么搞下去,每一拨教师都会参与其中。学校就是一个大熔炉,时间一久,老师的言谈举止、教学模式都被同化了,很快就变成史小人了。”

史家小学的老师说:“校长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

史家小学有大量的活动,全国的研讨会、北京市的研讨会、北京市的比赛都在史家举行。因为很多比赛在学校举行,老师就有机会参加,于是老师也成长了。另外,还有很多兄弟学校的校长来史家小学参观、学习。常常在卓立召开行政会时,后面两排坐满了全国各地来挂职锻炼的校长。“所以开会没有什么保密的东西,我们所反对的、我们所担心的、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大家都听着。我们是非常开放的学校,欢迎大家来,将思想传播。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成长了,锻炼了我们的队伍。我觉得这样办学才是改革开放的、豁达的胸怀,很多学校都愿意跟史家交往。我这样带出来的队伍就会很豁达,你需要的东西,我有两份,就给你一份,我没有两份,复印一份给你。”

史家小学这种和谐教育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感染着每一位老师。

“其实校长建立一个办学理念,不是件难的事,但重要的是变成大家的理念,去内化、去认同,将校长的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思想,发自内心地去做,甚至创造性地去做,做得比校长说的还好。”

这才是卓立最想看到的,怎么将和谐教育这一理念变成大家的魂,薪火相传,传递下去。

1991年,正式担任校长的卓立照过一张“全家福”,全校教职员工共48人。今年一开学,学校又照了一张“全家福”,共244人,热闹极了。

(记者 张莉 中国网友报)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 [url=http://img1.cache.netease.com/ent/img07/end_i.gif]
外部图片: http://img1.cache.netease.com/ent/img07/end_i.gif

[/url]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呵呵。木匠师傅也标题党啦~~

竞猜,这个标题能钓来多少燕燕?
上钩了。
也上钩了。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十分认真地看完木匠师傅转帖。

心得有二:

其一,卓立这个名字好,本坛卓立亦如是;

其二,若非党国教育,这位卓校长当之无愧的大教育家。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上当
跟着上钩了。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跟着上钩了。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我也以为是我们的卓立!
白激动兴奋了一场! 8# 人约黄昏后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又一起“同名门”事件。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被老木匠师傅倒钩了。
我也以为是我们的卓立!
白激动兴奋了一场! 8# 人约黄昏后
何毓玲 发表于 2009-10-29 16:49
我也是啊!不过我们的卓立才不比他差呢!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卓立这样的同名同姓还是比较少的。

今天一位女生对我说:老师,你的名字很好的,无论顺着念还是倒过来念,都很好听。(在国外我被称呼为ping HE)。她接着说:我的名字是Wang Yan,倒过来念不好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