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美合作所的历史真相

本帖最后由 袁灿兴 于 2012-12-26 18:45 编辑



提起中美合作所,映入人们脑海的往往是“人间地狱”渣滓洞、白公馆,以及其对共产党员的残忍迫害,各种小说、影视的渲染更是让中美合作所臭名昭著。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合作所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一无是处,其在抗战中其进行的情报收集与敌后破坏等系列活动,对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中美合作所的历史真相


为打击日本而设


    抗战期间,军统局本部原设在重庆市区,在日机大轰炸以后,迁到西郊嘉陵江畔的磁器口缫丝厂的原该局乡间办公处,并扩大地盘,以至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一带约四、五平方公里的山麓都被划为禁区,被军统局所独占。
    特务头子戴笠被人形容为佩在蒋介石身边的一柄短剑。戴笠称缫丝厂为“造时场”,说是“英雄造时势”,这里正是他用以培训用以“造时势”的“英雄”的特殊场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就建立在这个地方,事实上该合作所的建立是经历了一些曲折历程的。
    在戴笠的统领下,军统局最初曾和苏联情报部门合作过,自1941年6月德军发动苏德战争以后合作就告终止。和苏联情报部门合作期间,军统局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如在研译日本空军的密码通讯方面,军统局电讯处就掌握了日军的一些规律。所以每遇空袭,军统总能及时将日机出动情况和可能的轰炸目标,预先通知重庆防空司令部。
    军统局的情报能力引起了英国驻重庆情报人员的注意,英国人的算盘是通过与军统合作,将其所掌握的日本情报弄到手。军统则想通过合作,学习英国情报部门的经验,并获得物资援助。经戴笠报请蒋介石批准,通过谈判,1941年夏,在重庆小龙坎附近的红槽房成立中英特种技术合作所,这就是中美合作所的前身。
    合作之后,军统发现英方只想弄中方的情报,拼命保守自己的经验,此外英方又拒绝无偿提供无线电器材、武器弹药等物资,以至于双方闹得很不愉快,中英合作所成立不久就告终止,事后戴笠经常骂英国人是吝啬鬼。和英国人合作遭遇到挫折之后,戴笠转而希望能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合作,多次指示军统美国站站长、驻美大使馆副武官萧勃在美国方面联系接洽。
    但美国人最初并不重视军统局。1941年下半年,军统局电讯处侦译到日本空军将在太平洋对美国海军进行袭击的情报,随即向蒋介石报告,接着通知军统美国站站长萧勃。萧勃把这消息告诉驻美大使馆武官郭德权,郭立刻转告美国海军部门,请他们注意。据说一些美国海军一些将领听了此消息后捧腹大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甚至疑心这是中国人在破坏美日关系。
    以后军统又陆续获得日本将发动袭击的情报,并转告美国海军部门,但粗心大意的美国人将这些情报当作故事一样听听,毫不在意。结果,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海军中平日傲慢到极点的将军们这才想起郭德权事前通报给他们的消息是可靠的,便打听这信息是如何得来的,由此产生与军统局进行合作的愿望。
    除了情报交流之外,美国海军与军统合作也是基于政治考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增加对华援助,并派遣各类军事技术人员来华。美国陆军、空军在华均形成各自势力,如受到美国陆军部支持的史迪威,在中国战区拥有很大权力,而代表空军的陈纳德则与蒋介石夫妇私交甚笃,备受亲睐。
    相比较而言,美国海军在华尚未形成自己的势力。美国海军的盘算是,通过与军统合作,扩大在华影响,可以积累政治资本,进而为在华盛顿争取更多预算增加筹码。但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的海军力量相当薄弱,尚不具备与美国海军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能力。此时军统出色的情报工作给美国海军留下深刻印象,与军统进行情报合作便成为美国海军的考虑。
    就军统而言,自抗战开始后,虽然实力不断得到扩张,但也被经费、设备、技术、人员等问题所困扰,军统一直希望能和财大气粗的美国合作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戴笠与美国海军合作也得到了蒋介石的积极支持,蒋介石当时与受到美国陆军部支持的史迪威矛盾极深,通过与美国海军的合作,既可以排挤史迪威,也可以利用美国海军力量打击日军,并可获得更多美援。
    1942年初,美国海军军令部长诺克斯上将、李威廉上校和梅乐斯中校在美国“华盛顿大饭店”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副武官萧勃进行了会谈。在此次会谈中,美国海军提出:“如果美国海军到中国,将可以进行哪些工作?中美双方以何种方式合作方可有效地打击日本?”萧勃代表戴笠表示,军统将为美军提供各类情报,并从敌后策应美国海军打击日本,同时希望美国海军帮助军统训练游击人员,提供各类武器装备、特工器材和军需物品。
    随后梅乐斯根据会谈拟定了名为《友谊合作计划》的报告,确定了未来双方合作的框架,此份报告经美国海军部批准后,再由萧勃提交蒋介石确定。1942年4月,梅乐斯奉命来华与军统接洽合作工作。抵达重庆之后,梅乐斯与戴笠、毛人凤、唐纵、郑介民等军统核心人物进行了系列会谈。几经磋商,双方决定将合作机构定名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 (戴笠赠梅乐斯照)
    1943年4月15日,美国海军部诺克斯上将和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于美国华盛顿签订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中美合作在中国沿海地区及沦陷区,使用美国的物资和技术,打击破坏各地的日本海军、空军、商船及日军占领区内的矿产、工厂、仓库及其他军事设备。为达成此目的,军统将向美方提供有关日本陆海空军在华活动的一切情报,协助解决美方人员在华期间食宿交通问题。美方则提供军统所急需的武器、无线电器材、气象器材和交通医药器材,并帮助军统训练特种行动部队。

各式人员培训班


    1943年7月1日,中美合作所于重庆磁器口歌乐山正式成立。中美合作所的经费约定由中美双方分摊,但军统在向军政部申请经费时,因为把持军政部的陈诚素与戴笠不和,迟迟未能得到批准。为解燃眉之急,梅乐斯给戴笠出了个点子,建议由美国伪造汪伪政府货币,钞票印好后运至中国,交给军统在沦陷区套购物资,这样既能扰乱汪伪经济,又能解决经费问题。
    在美国的支持下,军统局将仿制成功的“钞票”设法散发出去。日本人知道有人暗中伪造“伪币”,于是不时改变图案,但军统总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并跟着改变图案。每个月总有数百万的小额“钞票”流通到市面上,在敌后的军统工作人员经常使用这些“钞票”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医药、汽油等物资。在这些“伪币”的使用过程中,唯一的问题就是“钞票”的纸张及印刷质量太好而容易被看出,不得不改用质量较差的纸张进行印刷。
    中美合作所所需要的各类物资由美国海军空运至印度,再从印度转运至昆明。从美国到印度的空运到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转运至昆明时却遇到阻碍。因为从印度至昆明的空中运输由美国陆军掌控,对这些海军物资,美国陆军经常百般刁难。不得已之下,梅乐斯向美国海军部申请了三架运输机,专门从印度空运物资至昆明。物资运至昆明后,再由美国海军部提供的运输车分别转运重庆、贵阳、西安等地。美国海军给军统运输的物资颇多,抗张胜利后经估算,两年半时间内美国海军先后空运物资六万吨。
    解决了资金、物资问题之后,中美合作所正式运作,并积极进行军统人员的训练工作。中美合作所设有各类训练班,主要有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特种警察训练班等。
    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主要训练从军统所属各部队抽调出来的军事人员,第一期中美合作所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在安徽雄村举办,戴笠在亲自主持开学典礼。抗战期间,先后有四万多人在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接受了军事训练,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敌后作战能力。
    当时受训学员的生活非常艰苦,粮食被层层克扣,训练班的负责人常将学员们的米克扣下来之后,偷卖到民间,以致学员每餐吃不饱。冬天时没有棉衣棉被,学员睡觉时就盖稻草,卫生条件极糟糕,学员普遍患疥疮和疟疾,又得不到药物和有效医治。到了春天,训练班开始发棉衣,学员就扯掉棉花当夹衣,夏天拆掉里布做单衣,每人仅此一套,无一换洗。每逢集会时,学员们拥挤在一起,臭气熏天,令人掩鼻作呕。很多学员表示宁愿在前方作战,也不愿在后方受训。
    各训练班由美方教官培训军事课程,中方人员负责教授政治课程。军事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美制卡宾枪、冲锋枪、手枪及炸药的使用,游击战的开展等。美方人员先是通过翻译详细讲解各种武器及炸药的性能与使用方法,然后再进行大量实弹射击和爆破训练。训练完毕后考核,考核及格者配发美式武器,不及格者淘汰或重新训练。训练中,美方教官只教授武器使用,不涉及中国国内政治。
(美方人员培训使用美式枪械)
    训练班政治课程由中方负责,所采用的教材既有国民党军队自编的教材,也有八路军、新四军所编印的教材,甚至还有叶剑英所编写的教材,其中并无反共内容。各期训练班结束后,全体受训人员集中进行宣誓仪式。仪式上,每个人都要在宣誓词上签字按指模。随后以大队为单位念诵誓词,誓词的内容大致是要服从命令,保家卫国,奋勇杀敌,消灭日寇等。宣誓完毕后全体高呼:“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美方对军事培训要求极为严格,在训练场上不但采用真枪实弹,有时甚至将演习变成真正的军事行动。1944年春,美国教官数人带领二十余名学员,配备快发短武器和炸药等,到浙西举行军事演习,并对杭州杭江大桥的一个桥墩进行了爆破。事实上,这是一次对敌后进行的突击破坏,据当时的电译员郭正肃说:“到浙西举行军事演习是假的,军统局的特密电报命令派人到杭州破坏杭江铁桥阻止日寇向西南进军才是真的。”
    特种警察训练班负责训练从各地警局中抽调出来的尖子。该班在重庆共开设两期,分刑事和保安两科,前后训练了近千人,训练时间为一年。主要训练课程有射击、侦查、照相、驾驶、指纹、化妆、无线电、擒拿格斗等七十余种,训练班所用的器材全数为美制。对这个班,国民政府颇为重视,1943年双十节时,蒋介石曾亲临观摩特种警察训练班成员的表演。抗战胜利之后,这批学员成为侦查审讯政治犯的主力。
(培训保护暗杀现场)

宣传及情报工作


    中美合作所内设有心理作战组,通过飞机散发传单、电台广播等形式,对日军进行心理作战。美方特意抽调了一批具有新闻、广播工作背景的人员到心理作战组,以强化对日军心理作战。心理作战组有两名美国画家,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他们投笔从戎,因其专长绘画,被抽调到中美合作所进行对日军传单绘画工作。军统也不甘落后,特意将当时国民党国际宣传处的一些干将抽调过来参加心理作战组的工作,并招募了一名美术功底精湛的画家,专门进行对日军传单的绘画工作。
    抗战末期,心理作战组还成立了流动宣传队,改装了十几辆车,车上装有播音设备,专门在前线对日军进行宣传。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后,流动宣传队在前线宣传原子弹威力,极大动摇了日军军心。抗战胜利后,梅乐斯为了解心理作战组的宣传效果,特意向日军俘虏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心理作战组的宣传,日本士兵得到了一直被封锁的日军节节败退的消息,士气大为低迷。
    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对太平洋水文气象情报的精确掌握,是美国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故而气象情报工作也为中美合作所所重视。中美合作所设有气象组,专门负责气象情报工作,属于气象组的气象站有一百六十五个,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气象站均配有电台,另有气象训练班专门培训气象工作人员。气象组的工作,主要是汇集各地气象报告,绘制气象图,预告天气,并将气象情报提供给美国海军作为作战参考之用。抗战胜利后,各地气象组的军统人员与气象站设备均由国民党行政院民用航空局接收。
(气象观测站)
    为了配合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行动,中美合作所决定将情报工作的重心放在东南地区,在上海、闽侯、定海、漳州等地设立情报站,以毛森为军统东南特派员。根据毛森的指令,各情报站派遣特工装成汉奸,打入日军刺探情报。上海情报站工作尤为出色,该站特工通过去日本的机会,收集被美国海军击伤的日本海军舰修缮情况,提供了美国海军急需的日军海军实力情报。
    中美合作所的情报,对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岛屿上的登陆作战和消灭日本海军主力,起着一定的作用。1944年冬,在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日本海军发起总攻之前,中美合作所侦探到日本海军的作战部署为:“将日本海军主力隐蔽在台湾海峡北面,待美国海军发起进攻时从侧面向美国海军发起攻击。”而美国第七舰队原先打算分兵攻击,获得此情报后,美国海军改变作战计划,集中兵力向隐蔽在台湾海峡北面的日本海军发起进攻,使日军舰队全军覆没。为表感谢,1945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柯克海军上将到中美合作所视察时,特意主动提出,将送往美国受训的军统高级特工名额从20人增至40人,并由美方承担一切费用。
    中美合作所工作期间,基本都是由军统提供情报给美方。据时任军统局第一处少将处长回忆:“1944年冬,重庆与日本和谈妥协的空气浓厚,军统驻美武官肖勃曾从华盛顿发来十万火急电报,电报内容大致如下:‘华盛顿获得中国方面有关情报,日本特务在中国很活跃,有个日本特务向李宗仁试探和平,而李宗仁未表示意见,他要看白崇禧的态度,这个特务又去白崇禧处谈论和平,白称可以商谈。’当时,我立即将此重要情报报告了蒋介石。这是我所知道的在中美特务合作过程中,美方给军统的唯一一份情报。”
    中美合作所情报工作极为出色,为美国海军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情报,也受到美军其他情报部门的重视。原先不屑与军统合作的美国陆军参谋部战略情报局,也主动要求派员参加中美合作所工作,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梅乐斯被陆军缠的几近精神崩溃,被送回美国休养了几个月,美国海军最后不得不答应美国陆军派员至中美合作所工作。 (梅乐斯)

敌后破坏工作


    抗战爆发后,军统的大肆扩张军事力量,到1943年有忠义救国军三个纵队,别动军七个游击纵队,长江突击队一个以及分布在各地的爆破队。
忠义救国军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之后,由青帮头目杜月笙与戴笠合作成立,以青帮分子为主力的武装。对这支部队,蒋介石指示“既要利用,又要控制”,实际上由戴笠完全控制,这支部队主要活动在苏南、皖南、浙西一带。
    别动军成立于1940年夏,此年蒋介石在湖南南岳召开各战区参谋长会议,决定从各战区所属部队抽调优秀军官和精良武器,建立敌后特种部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随后从各战区抽调出一千多名军官在洛阳训练,受训后派往敌后执行秘密任务。别动军发展至七个纵队,活动在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地,各部均由戴笠直接控制。
    中美合作所中成立后,对这些部队人员进行训练装备,并成立秘密作战组,负责领导这些部队在沦陷区执行各种特种作战任务,如破坏沦陷区的公路桥梁,炸毁各种军事厂矿,伏击日军汽车,破坏日军后勤,刺杀汉奸,在日军港口布置水雷等。梅乐斯培训作战人员,组建特种部队,本只是当作“副业”。但经过中美合作所训练并以美式武器装备之后,这些部队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在敌后频繁发动袭击,取得骄人战绩。
    在煤矿和交通要线,中美合作所为抗日做了很多努力。如河南焦作煤矿是近代中国最大的煤矿之一,抗战后被日军占据,并被用于军事用途。1944年1月12日夜,中美合作所培训的平汉铁路破坏队出动6个行动组,借助大风雪掩护,突袭焦作煤矿,将该矿矿井及附近交通设置破坏,并毙伤伪矿警守备部队200余人,我方则无一伤亡。l月21日夜,平汉铁路破坏队冲破日军严密防守,强行破坏郑州以北的黄河铁路大桥,使平汉铁路中断达两个月之久。1944年5月8日晨,由中美双方各6人组成中美联合水上爆破小组,炸毁粤汉铁路蒲沂铁桥桥墩两座,阻碍了日军的军事行动。这些行动都给日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抗战贡献了不小力量。
(美方人员与中国特种部队)
    1944年的长衡会战期间,中美合作所培训的长江突击队在敌后频繁进行作战,滞碍日军行动。在岳阳通往长沙的公路上,长江突击队埋设大威力炸弹,毙伤敌1000余人。在长沙附近的湘江水道,长江突击队用水雷、炸药、手榴弹等,布置可移动的水雷区,炸毁日军舰艇和运输船舶多艘。在衡阳保卫战中,别动军第二纵队组织300人的敢死队,对株洲发动殊死攻击,切断日军交通,有力地支援了衡阳保卫战。在长衡会战的三个月中,中美合作所培训出的特种部队合计毙伤日军4000余人。
    抗战中,经中美合作所培训出来的特种部队,平均每月毙敌在两千人左右。中美合作所供应部美方负责人屈莱顿在报告说:“海军供应中国方面的东西,有一半是枪械。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在于取得情报和气象资料,而不是作战,但最后我们提供的武器,平均每一件杀死将近两个日本人。”梅乐斯则说,中美合作所训练出来的特种部队是二次大战期间作战效能最高的单位。梅乐斯也因此不断得到奖励,并于1945年被晋升为准将。
    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中美合作所宣布解散,美方人员分批离华回美国,最后一名美方工作人员于10月离开中国。当时中美合作所的物资一般经印度和缅甸转运至重庆和各战区,中美合作所结束后,积存在印度和缅甸仰光的军用物资堆积如山,美国海军就用运输舰将这些物资装运到上海,交军统储用。仅物资中的医疗器械,就可以组建几个大型医院,而移交的武器弹药,则至少可以武装十万武装特务。不久蒋介石发动内战,这批军用物资就被用到内战之中去了。
中美合作所是中美双方为了共同打击日本而设立,为反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本应是中美合作打击日本军国主义这段历史中的亮点。但长期以来,中美合作所却被与臭名昭著的渣滓洞、白公馆监狱联系在一起,以至声名狼藉,这却是为何?

缘何对中美合作所产生错觉


    重庆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是国民党政府关押重要政治犯的场所,在重庆解放前,渣滓洞监狱对关押在其中的政治犯进行了血腥屠杀,杀死共产党员、爱国人士二百多名。此后,渣滓洞监狱及大屠杀被与中美合作所联系起来,并被统称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以至于许多人不清楚中美合作所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忽略了其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以为它就是一个血淋淋的集中营。
    这种错觉影响极深,如19568月,四川省将渣滓洞、白公馆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命名,其依据是它不仅是“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的特务机关”,而且是“囚禁和屠杀革命志士的集中营,内设酷刑130余种,通过它可以揭露美蒋反动派残害中国革命志士的罪行。”又如《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20035月在《中华儿女》上发表《我见到的“中美合作所”》一文,将他被关押的渣滓洞监狱与“中美合作所”联系在一起进行了回忆。
    之所以会使人们产生错觉,以为中美合作所控制着渣滓洞监狱,主要有以下原因:军统所控制的监狱与中美合作所在地理位置上联成一片,控制着歌乐山下四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使得这一带成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区域。而中美合作所成立之后,为了讨好美国人,军统把设在白公馆的监狱迁出,将白公馆改作美军宿舍,这自然使人以为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与中美合作所有密切关系。
(中美合作所驻地外景)
    美国海军与军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情报工作,但同时他们也帮助军统训练过一批特种警察人员,而后来的国民党保密局(19467月军统局改组为保密局)正是依靠这批由美国训练装备的骨干,进行讯问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工作。
    另外,为了培训特种警察人员,美国海军提供了一系列美国制造的刑讯工具,如手镣、测谎仪以及诱使犯人开口说话的药物等。而后来在渣滓洞监狱中出现的这些刑讯工具,自然也使人们将其与中美合作所联系起来。
    因此,《红岩》的作者罗光斌、杨益言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也将中美合作所融入了其中。在《红岩》及由其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中,有诸多涉及中美合作所的描绘。如小说《红岩》中描写到:“特务熟练地把刘思扬全身上下搜查了一番,和渣滓洞一样,登记姓名、年龄、编号……只是这里囚服上的符号和渣滓洞不同,他看出了SACO这几个英文字——这是中美合作所的英文简称。”电影《烈火中永生》中,徐鹏飞在审讯江姐时有台词道:“你别忘了,这里是中美合作所!”真想尝尝中美合作所的几十种刑法?”歌剧《江姐》第三十七曲中唱到:“这是中美合作所,歌乐山前黑铁牢,美式刑法四十八套,渣滓洞白骨比天高。”
    而事实却是,中美合作所与渣滓洞监狱没有任何联系。从业务上看,中美合作所的主要业务部门有情报组、气象组、秘密行动组、心理作战组等,这些部门中并没有监狱管理机构。也就是说,在业务上中美合作所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并无任何关系。在人事上,中美合作所中的重要职位均由中美双方人员组成。而渣滓洞监狱在抗战期间一直由国民党军统单独管理,1946年冬以后则由国民党保密局第六处直接领导,双方也没有任何关系。
    文学作品中大量关于中美合作所控制集中营的描述,使得人们至今仍然产生错觉,以为中美合作所是就操纵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黑手,并进行着屠杀进步人士的勾当。历史的真貌却是,中美合作所只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创办的一个军事情报合作机构,它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贡献。

《文史月刊》2012年12期
嘴上有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嘴上有龙!
民国时期的人还健在,就敢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有老袁这样认真的人在,被抹黑的迟早要重见天日。
提起中美合作所,映入人们脑海的往往是“人间地狱”渣滓洞、白公馆,以及其对共产党员的残忍迫害,各种小说、影视的渲染更是让中美合作所臭名昭著。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合作所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一无是处,其 ...
袁灿兴 发表于 2012-12-26 18:23
谢谢永德,求参考文献。再谢。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