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穆下不下台是前一阵的焦点,现在的焦点是谁上台?兄弟会、巴拉迪、阿盟老秘书长,军方?这些都不是带头上街的,带头的埃及愤青谁有代表性?
埃及还得乱一阵。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2-13 14:18 编辑

http://cn.wsj.com/gb/20110212/baf124341.asp?source=newsroll

三十年来,埃及民众对于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的不满与日俱增,而这18天的抗议活动则孕育了将穆巴拉克政权推翻这样一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愿望。周五晚间终于迎来穆巴拉克即将下台的消息,埃及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在首都开罗工作的26岁电脑程序员Ali Aboutera说,革命结束了,我们圆了埃及梦。

副总统苏莱曼发表全国讲话、说穆巴拉克“决定下台”后,开罗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于当地时间周五下午6点后很快就爆发出欢呼声。在此之前,开罗举行了两个多星期的示威活动,抗议者至少有两次期待穆巴拉克提出辞职,但他却屡屡表示自己将继续留任。

开罗呈现出一派欢腾的景象。示威者拦下汽车,希望亲耳从收音机里听到穆巴拉克下台的消息。所见之处全都是相互拥抱、喜极而泣、欢呼雀跃和敲锣打鼓的场面。开罗变成了旗帜的海洋。解放广场外的一间咖啡厅里,一名女子听到总统下台的新闻后快乐地尖叫起来,咖啡厅里所有客人都奔向解放广场,而服务生则无论男女,一律谢绝客人的付款,说由他们买单.

……


http://cn.wsj.com/gb/20110212/baf152658.asp?source=newsroll


及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周五的辞职让埃及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和仇敌均感震动,这一地区长达数十年的权力平衡可能会就此打破,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尤其感到不安。

约旦和也门前不久也爆发了反对本国长期独裁统治者的抗议活动,穆巴拉克的下台可能会为这两个国家的示威行动平添新的动力。但约旦和也门反对派领袖几乎没人要求立即对现任领导层进行大换血。

伊朗官员数周以来对埃及发生的骚乱一直持幸灾乐祸态度,他们将这场骚乱与三十多年前推翻了伊朗国王的伊斯兰革命相提并论。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Ali Akbar Salehi)说,我们祝贺埃及这个伟大的国家获得胜利,我们与他们共享胜利的喜悦。

在约旦首都安曼和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地区,人们燃放烟花并按响汽车喇叭以示对穆巴拉克下台的欢庆,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同样也为此欢天喜地。

自从加沙被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Hamas)统治以来,穆巴拉克政权就因其与以色列合作孤立这块巴勒斯坦飞地而在这里广泛受到指责。

穆巴拉克的中东盟友对他辞职一事表现得更为冷静。以色列赞扬穆巴拉克遵守1979年与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签订的不受欢迎的和平协议。当穆巴拉克逐渐放松手里的权力时,以色列曾十分担心。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周五拒绝置评。

广播电台以色列之声(Voice of Israel)援引一位未署名官员的话说,现在预言埃及军方所领导的权力移交会出现何种结果还为时过早。这位官员说,我们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权力交接,也希望埃及能维护与以色列的和平协定。

沙特阿拉伯国家通讯社播发了一篇简短的报道,其中引述了穆巴拉克下台的公告。穆巴拉克下台对沙特来说意味着重大挫折,因为沙特曾与埃及联合抵制伊朗在中东日渐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二者还一起反对基地组织。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社会人类学教授拉希德(Madawi al-Rasheed)说,沙特今天少了一个忠实的盟友。

目前影响到石油市场的一大担忧是,导致突尼斯和埃及两国领导人下台的动荡局面可能会蔓延至中东的石油生产大国。不过,虽然沙特最近几周已出现了一些不满迹象,但分析人士和外交官们认为,沙特抵御骚乱的能力远远强于很多其它阿拉伯国家。

另外,也门反对派领导人近来领导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反对长期统治该国的总裁者萨利赫(Ali Abdullah Saleh),穆巴拉克的辞职可能会为也门处于暂停状态的抗议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反对派组织发言人萨布里(Mohammed Sabri)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阿拉伯政坛的一场地震。

Angus McDowall/Richard Boudreaux/Joel Millman
转帖穆巴拉克终于下台了,先说说这位“独裁者”。

首先,穆巴拉克此前并未被西方媒体指责为“独裁者”。前阵子下台的突尼斯总统此前也从未被指责为“独裁者”。
在这次出事之前,埃及和突尼斯一直被西方媒体认为是非洲市场经济成功发展的明星和典范。
有人拿出环球时报前年吹捧突尼斯本阿里的报道说事,其实那不过是应景之作而已,而且调子与当时的西方媒体是一样的。

其次,就在1月21日,美国副总统还对采访他的西方媒体说“穆巴拉克作为美国盟友做了很多事情”、“我不认为穆巴拉克是独裁者”(见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http://realtime.zaobao.com/2011/01/110129_07.shtml)。这还没过一个月,穆巴拉克就变成了“独裁者”,不知道是不是穆巴拉克在这几个礼拜里突然“独裁”起来的?

美国给予埃及的大力扶持是有据可查的:
1)美国政府网站的《埃及简介》(http://www.state.gov/r/pa/ei/bgn/5309.htm
“。。。
U.S.-EGYPTIAN RELATIONS(美国-埃及的双边关系)
。。。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remains U.S. security and economic assistance to Egypt, which expanded significantly in the wake of the Egyptian-Israeli Peace Treaty in 1979. U.S. military aid to Egypt totals over $1.3 billion annually. In addition, the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 has provided over $28 billion in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Egypt since 1975. Early assistance focused on infrastructure, health, food supply, and agriculture.

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支柱仍然是美国对埃及的安全支持和经济支持,这方面在1979年签署的埃及与以色列和平条约中得到了显著的扩大。美国每年给予埃及超过13亿军事援助。此外,从1975年开始,美国国际发展局(USAID)一共向埃及提供了280亿美元的经济和发展支持。早期的支持集中在基础设施、卫生、食品供应和农业方面。

。。。”


2)维基百科《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http://en.wikipedia.org/wiki/Egypt%E2%80%93Israel_Peace_Treaty

。。。
As part of the agreement, the US began economic and military aid to Egypt, and political backing for its subsequent governments. From the Camp David peace accords in 1978 until 2000, the United States has subsidized Egypt's armed forces with over $38 billion worth of aid. Egypt receives about $2 billion annually.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开始向埃及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且给埃及今后的政府以政治上的支撑。
从1978年戴维营和平协议到2000年,美国政府一共给予埃及武装力量价值超过380亿美元的资助。埃及每年获得大约20亿美元。
。。。”

这里还可以看到:这笔援助其实就是美国老大给埃及和以色列的“维稳费”。
曾看到有人说,如果以色列不听话,美国可以停止援助。这次又有人说,如果穆巴拉克不听话,美国可以停止援助。
其实那是不行的:这援助本来就是维稳费,除非美国愿意坐视中东出乱子。

此外,在美国的忠实盟友之中,只有埃及同时拥有M1A1主战坦克和F-16战机这两个美军尖端武器。
这一点,连被视为美国铁杆的台湾、以色列、日本、韩国(都只有F-16,没有M1A1)都比不了。

可惜,埃及得了美国这么多年的援助,而且初期还是“集中在基础设施、卫生、食品供应和农业方面”,结果仍然是烂泥扶不上墙。

貌似与蒋夫人当年拿了美元去纽约买房地产差不多,总之农业这方面的援助是基本上打了水漂。农业,到现在埃及粮食还不能自给,得靠进口粮食。

有人或许又要说是因为没搞“分田单干”造成的,我看多半不是。朝鲜90年代曾经跟着搞了分田单干,结果呢?不但没增产,反而无法应对后来的灾害。
21世纪初又搞了经济改革,一开始倒是粮食增产了,后来又不增产了,而且导致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最后试图用货币改革来缓解,貌似也没成功。

埃及的旅游业,居然占了国民收入的25%,算是正经成了“支柱产业”。金融危机一闹腾,欧美洋人差钱了,没法去旅游了。
这25%就迅速缩水,并且带动相关产业一起缩水,外汇收入大减,没钱进口粮食了,“无粮不稳”,当然要出事。

埃及有600万公务员,占了全国人口7.6%,保守估计,埃及的“公务员家庭”也该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照说本来应该不难“维稳”的。
2008年金融危机初显的时候,埃及政府就是靠给公务员火速加薪30%度过了一劫。这次捉襟见肘了,只能加薪15%,刚刚抵消名义通胀。
而且粮食问题没法解决,加薪又如何?埃及货币又不是美元那样的全球通货,印得再多,也买不来粮食啊。

前阵子下台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其实差不多也是这么歇菜的。
突尼斯也是粮食不能自给,旅游业在突尼斯国民经济中也是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突尼斯第一大外汇来源。
据相关报道,该国总人口仅1000万,而2009年一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就多达700万。
与埃及一样,旅游业一垮,外汇收入大减,粮食不能自给,当然要垮。

说到底,粮食不能自给、旅游业成了支柱产业的国家,不彻底改选更张,谁上台也没戏。
好像和老袁一样,传位只传儿子,弄得兄弟们寒心哪,于是乌搞乌搞他了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没准三年后,我们就能看见拆金字塔的新闻了。
如上。
李大苗 发表于 2011-2-11 20:55
刚好最近下载了美国导演cecil demille56年所上映的《the ten commandments》,导演在影片开头加了一小段演讲,说此部影片讲的是自由诞生的故事:出埃及记,即人类社会是服从于神的法律呢,还是服从于像埃及法老这样的人的意志?这个故事是将近3500年前的圣经故事,今天,埃及面临的还是这个问题,当然还有许多国家像埃及一样。面对自突尼斯开始的一系列事件,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唯独替生活在这些国家之下的人祈祷。很多时候,自由都是在奔向自由的狂躁中堕落的更深;很多的时候,人类罪恶的代价只能是血,就如王怡长老所说,欧陆国家学说通过惨痛的二战才得以矫正。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军人已经宣布解散议会、终止宪法。但愿埃及示威民众自今开始散去并和平地准备大选。

埃及人民觉悟高轰走总统就把街上卫生扫(组图)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1-2-14 23:09 编辑

2011年02月14日 19:06:26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263-16843.shtml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人民轰下台后,埃及首都开罗大肆庆祝“新埃及”的诞生,一片喜庆景象。终结30年铁腕统治的市民们的脸上流露出“历史主人公”的自豪感,纷纷跑到街上把卫生打扫。

  前一天还高喊“穆巴拉克下台”的市民们,在当地时间12日一大早就拿起扫帚,清扫解放广场周边的街道。为抵挡亲穆巴拉克示威队伍的攻击而设置的路障也全部清除。志愿者们胸前戴着写有“昨天示威,今天建设”的缎带。

  羊儿吃个饱,卫生也打扫。有的人还带来了羊,让他们也加入了清除的行利,一举两得。埃及人的这些行为也引来了外国记者的称道。本博秦全耀不得不伸出拇指,告别了专制时代,埃及人民的心情真好。
  
  Newsis一个青年组织向市民发送短信说:“从今天开始这个国家就是你们的国家。不要乱扔垃圾,请遵守交通信号灯。也不要行贿。”聚在广场上的市民们互发“作为成功完成移动革命的市民,让我们重生为新埃及的新市民,为民主画上圆满句号”的激励短信。

  不要以为埃及人民是破坏稳定的暴民,他们能轰走穆巴拉克,推翻一个旧世界。同样,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上街把卫生打扫,建设一个新世界。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埃及人觉悟真是高!
埃及,各方都保持了极大的理智,没有酿成不可控制且无可挽回的暴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埃及没有霍梅尼那样宗教的精神领袖,迄今为止还没看到有谁是古兰经的正统诠释者,非穆斯林古埃及自豪感,使得伊斯兰原教旨无法获得极度的精神权力。
好像和老袁一样,传位只传儿子,弄得兄弟们寒心哪,于是乌搞乌搞他了吧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2-13 21:22
说不定这个还真就是原因。

ZT 被性侵美女记者伤势严重 开罗性骚扰家常便饭(组图)





图:洛根在解放广场被暴徒拖走前表情不安 路透社


综合法新社、美联社、《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16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5日表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当天(11日),在开罗解放广场采访的CBS首席海外特派员拉拉.洛根惨遭「残暴且长时间」的性侵和殴打。

CBS发声明表示,穆巴拉克下台那天,39岁的洛根带着她的小组在解放广场为CBS节目《60分钟》采访群众欢庆的场面。洛根和她的小组「被一群大约二百人的亢奋疯狂暴民」包围。

暴徒尖叫「犹太人」

在群情狂奋之中,洛根和她的小组被分开,她落了单,「被团团围住,遭受残暴且长时间的性侵和殴打」,袭击持续了20至30分钟,袭击者尖叫:「犹太人!犹太人!」,洛根后来被一群女性和大约20名埃及士兵救出,和CBS小组联络,返回下榻的饭店,搭次晨(周六)第一班客机返美就医,目前还在治疗。《纽约邮报》称,洛根伤势「严重」。

与洛根同行的电视摄制组,在洛根被拖走之前还开着摄影机,并拍到她在解放广场表情紧张、试图挣脱她背后一群人的镜头。

事发前一天,洛根曾对《君子》网站说,埃及士兵骚扰她和她的摄制组,指她和她的摄制组是「以色列间谍」。洛根本人并不是犹太人。消息人士说,洛根遇袭后,回到酒店,两小时后──大约在星期五深夜至星期六凌晨这段时间──她便乘坐一架包机离开开罗。

洛根原本计划在上周末回美国,录制《60分钟》时事杂志,内容为采访谷歌中东市场推广主管瓦埃勒.古尼姆,古尼姆因协助组织抗议者而被短暂绑架。



洛根和丈夫出席一次活动。(资料图)


一周前,39岁的洛根曾被埃及警察拘留。当时,外国记者对埃及愈演愈烈的革命运动的报道,引起埃及当局重视,实施反媒体攻势。CNN电视的安德森.库珀亦曾被袭击,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布赖恩.哈特曼则被威胁要斩他的头。

南非裔的洛根是家喻户晓的老资格战地记者,2001年采访阿富汗战争,后来转进伊拉克,2002年进CBS《晚间新闻》,2006年起也担任《60分钟》节目记者,她与丈夫和一名两岁女儿定居华盛顿。

「记者保护委员会」气愤的表示,从埃及动乱以来,至今已有140位记者受到攻击,还有一名埃及记者中枪死亡,现在又发生这起意外,将会追查到底。

98%外国女性遭性骚扰

在开罗街头,对女性的性骚扰是家常便饭。但是在解放广场抗议的最初几天,很多女性发现性骚扰完全消失了。然而,在最后几天,尤其是与那些袭击广场抗议者的亲穆巴拉克帮派分子激战之后,广场的性侵犯又卷土重来。

4年多以来,埃及几乎每当有节庆或者假期,都会发生暴徒式的性袭击。其它可怕的性暴力事件也是家常便饭。埃及妇权中心2008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埃及有60%的本土女性和98%的外国女性经常受到性骚扰。

该组织警告,性骚扰外国女性将会导致数百万埃及镑的经济损失。不少外国游客表示将不会再次到埃及旅游。曾到访埃及的外国女性之中,14%表示不会再前往埃及或者会劝朋友不要前往该国。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阿拉伯之春的革命之火,在利比亚受到最残暴镇压。执政逾 41年的独裁领袖卡达菲( Muammar Gaddafi)为保江山,指令三名儿子调动军队,屠杀高呼要他下台的示威者。军队出动坦克、防空导弹、冲锋枪和狙击手,射杀平民;更出动外地僱佣兵见人就杀,斩掉平民手掌。至昨日连续六天的血腥镇压,已造成 300死、逾 1,000人伤,有妇孺为躲避跳桥惨死。「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大屠杀。」一名利比亚人哀嚎。


    利比亚的反政府示威,上周二率先在失业率高企的东部爆发,当中以第二大城巿班加西港( Benghazi)的示威规模最大。卡达菲大前天(上周五)已派遣凶残的三子萨阿迪( Saadi)到当地平乱,他一度被示威者围困在军事基地。至前日,他再派幼子哈米斯( Khamis)率领由非洲僱佣兵组成、训练武器精良的「哈米斯旅」特种部队,到当地加入镇压阵容。四子穆塔西姆( Mutassim),则协调各地军事行动。

    卡达菲有镇压异己、发动恐袭前科,面对国内示威绝不手软。班加西港民众大前天起一连两日为示威死难者举殡,之后再发动示威,高呼推翻卡达菲口号。一名女子坦言,「正等待大屠杀来临」,但他们不会退缩。

    前天,示威者就游行至一个陆军军营,向军营投掷燃烧弹,军人开火还击。有目击者控诉,军方竟出动迫击炮和 14.5毫米口径的机关枪,向示威者乱枪扫射,那等同「大屠杀」,当场至少 12人倒地。昨日再多 15名送殡者遭枪杀。

    杀戮开始,军方无所不用其极。直升机上的士兵、屋顶的狙击手,枪口都对准民众开火,绝不手软。回教教士沃法更目睹,军队出动坦克,坦克把一辆载着两个人的汽车压扁。

    最可怕是僱佣兵,移居英国的班加西居民斯韦林称亲友告诉他,非洲僱佣兵伪装平民,胡乱开枪杀人,甚至将人的手掌斩下来。 26岁居民费斯也说,僱佣兵「问也不问就开枪,不管杀死的是甚麽人」。为躲避士兵,有妇孺跳桥逃生,但许多人堕河死亡。

    杀人的士兵有迫击炮、机关枪、催泪弹,甚至有防空导弹对准示威者。死伤枕藉,一名医院人员说,有一具尸体看来是遭防空导弹击中。对付同胞都用导弹,情何以堪!

    死伤枕藉,有医院职员又说:「许多死伤者都是医生的亲友,医生都不禁哭起来。」即使忍着泪水,医院却不够血液,为伤者输血。据在杜拜的反卡达菲组织,医院数字统计,班加西的死亡人数多达 300。 50名穆斯林领袖也看不过眼,联署信件呼吁保安部队「现在就停止屠杀。」
有消息指,班加西「完全失控」,所有政府机构和银行都被焚毁,但安全部队反指巿内「八成受到控制」。昨日仍有数百民众拚死再回法院外的广场示威。虽然当局封锁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仍有民众能突破封锁,将军人开枪片段放上 YouTube,漫天催泪气的场面,公诸于世。

    民众不怕死,反政府示威有蔓延迹象。据社交网消息,首都的黎波里( Tripoli)有小规模冲突;西部地区纳卢特( Nalut)晚上传出枪声,第三大城巿米苏拉塔( Misrata)也有警民冲突;南部禅坦巿( Zentan)有政府建筑物遭纵火。更有指部份士兵拒向民众火,倒戈驱散僱佣兵。

    但卡达菲政府态度强硬。官方报章指,连日骚乱是「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肮髒计划」,政府会向示威者採取「迅雷不及掩耳的回应」,反政府等同自杀。官方电视台则播放卡达菲乘房车经过首都,以显示他稳住大局。

    分析指,卡达菲铁腕统治利比亚 41年,不会轻易放弃权力。沙地报章引述消息指,他和家人都不会出国,「他坚持死在自己国土」。但英国前驻沙地阿拉伯大使格林说,民众「开始不再惧怕秘密警察」,革命火苗就难遏止了。

中东波最新局势

1)利比亚:班加西等地示威遭军警血腥镇压,逾 300死 1,000伤,示威开始向东蔓延,逼近首都的黎波里

2)巴林:王储萨勒曼下令军警撤出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与反对派对话

3)也门:反对和支持总统萨利赫的示威者,前天互相拔枪攻击,至少 1死 8伤,昨再有 3,000学生在首都萨那示威

4)阿尔及利亚:示威者前天和防暴警察冲突,至少 12伤,一反对派议员被警察打至昏迷

5)摩洛哥:至少 5,000人昨在首都拉巴特示威,要求国王放权、打击政府贪污

6)科威特: 300无国籍人士前天示威要求政府给予科威特国籍,警方射催泪弹驱散,至少 7人伤

7)突尼斯:数千示威者连续在首都突尼斯市示威,要求撤换临时政府,军警向天开枪

8)伊朗:至少几百示威者不理镇压警告,昨在首都德黑兰上街,悼念上周一两名被杀示威者

9)美国:   共和党不仅力促大减开支,更向工会「宣战」。威斯康星州议会大楼外,周六便被6万示威群众挤得水泄不通。事缘共和党州长沃克(Scott Walker)早前要求该州公务员缴纳更大的薪金百分比,以承担他们的医疗和养老金。他还提议大削工会就「工资与通胀挂?」等议题的集体谈判权、容许职工退出工会等,扬言无法成事就要裁掉逾万公务员。


    以公务员、工会和师生为主的示威人士,指方桉损害工会权益。高中数学教师兼工会成员德尔反对说﹕「要我为个人医疗和养老金出多一点力无问题,我理解州政府赤字,可是一些方桉内容只为摧工会」。

    但也有人认同方桉有效控制财赤而赞成。46岁非工会工人西伦支持说﹕「我在工厂打工有26年,要缴15%人工做医疗经费。州政府的员工却享有高额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他们没有天生的集体谈判权」。支持方桉派周六获来自各地的茶党人士到场声援,惟人数估计只有5000,比5.5万反对方桉的示威者少。

    当地州议会拟于明天寻求表决草桉。州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表示,共和党够票通过该草桉,又说该提桉一经通过,便不容修订。若威斯康星通过方桉,俄亥俄、印第安纳、艾奥瓦等共和党主导的债务沉重州份,料将效法对付强大的工会。共和党现控制?20个州,民主党得11个。有分析家认为,共和党此举旨在动摇作为民主党票源的工会。公务员工会是最大势力的工会,人数佔全国所有工会的逾半数。
今天,我就是高瑜
43# 自觉的梦游人
可以发现,那些亲西方的阿拉伯国家,政府都比较克制,比如埃及,因为接受大量美援,军队也不得不顾忌美国的态度。
相反,那些反美的政权,比如利比亚,伊朗,镇压起来就无所顾忌。
【惊见神人】《网易新闻:话题:半岛电视台称卡扎菲离开利比亚前往委内瑞拉
有爱国神人跟帖:
网易山东省威海市网友 [毛主义的粉丝] 的原贴: 1 这就是亲美的下场!美狗该觉醒了 不要为了5美分 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嘴上有龙!
卡达菲向人民大开杀戒,军队、部落也看不过眼,纷纷倒戈。班加西居民透露,卡达菲麾下精锐的霹雳部队(Thunderbolt)已掉转枪头对抗暴君,并击败政府护衞部队,取得班加西等数个城镇控制权。报道指军方总参谋长贾比尔因倒戈支持示威者,遭到软禁。

目击者称:「指挥中心大楼是班加西现时唯一还有政府军的地方,其馀地方都解放了。」民众纷纷上街喊口号庆祝,高呼:「班加西自由了!」汽车响按大作。但十三名保安部队人员因拒绝向示威者开枪,全遭轰毙后放火烧尸。反对派指卡达菲出动军机轰炸示威者。

利比亚最大部落之一、逾百万成员的瓦尔法拉(Warfala)加入反对阵营,又成功劝说另一个拥有五十万人的图阿雷格(Tuareg)部落加入。

司法和安全部长辞职

瓦尔法拉领袖指卡达菲一定要离开利比亚,另一部落的领袖更威胁,如当局不停止镇压,将切断通往西方的供油管道。

利比亚驻中国大使穆斯拉提和驻印度大使埃萨维昨日分别请辞,其中穆斯拉提要求军队介入保护平民,又促请该国其他外交官辞职。利比亚司法部长不满当局过分使用武力,已经辞职。安全部长亦已辞职。
今天,我就是高瑜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2日通过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表示,他仍然身处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并未前往委内瑞拉。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2日报道说,这是继利比亚上周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之后,卡达菲首次在电视中露面。在22秒的电视转播中,卡扎菲坐在一辆打开门的车上,手持一柄白色大雨伞说:“我希望对聚集在(的黎波里)绿色广场的年轻人说点什么,并和他们多待会儿,但是开始下雨了。谢天谢地,这是件好事。”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此前曾报道,利比亚的反政府示威就发生在绿色广场。

曾有外媒在21日报道称,卡达菲已经离开离利比亚,前往南美洲各国家委内瑞拉,随后卡达菲之子出面给予澄清。22日,卡达菲通过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再次对上述传闻提出否认,他表示他正在的黎波里的住所外部向公众讲话,他还呼吁民众不要相信小道消息。
今天,我就是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