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胡均鹤的一生:先后加入中共国民党与汪伪



早年投身革命,被捕后背叛革命、投奔国民党的胡均鹤,后又当上汉奸,同时为多种政治力量服务。因为李士群的关系,胡均鹤和中共驻上海地下情报负责人潘汉年也建立了联系,并曾陪同潘汉年去南京会见汪精卫。这就是后来中共历史上重大冤案之一——潘汉年案。胡均鹤成了这一事件唯一的见证人。由此,潘、胡这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政治信仰的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参加革命

甪直,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读不准确它的名字的小镇,坐落在江苏与上海之间。190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里,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很少哭泣,总是静静地躺在竹编的摇篮里,不少人都担心他活不下来,可他却活了下来,而且长得颇为壮硕。他,便是胡均鹤。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中国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14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里去当学徒,以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

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19年6月,上海工人率先起来罢工,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以后,工人的游行罢工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止过。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早期的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不甘寂寞,也时常到俱乐部里去活动,与刘华成了好朋友。

1925年,上海爆发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在刘华的影响下,胡均鹤积极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运动。也就在这一年,他由瞿秋白的弟弟瞿景白和李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胡均鹤出身贫苦,又有点文化,可以称之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上升得很快。大革命失败以后,他担任了团中央的组织部长,1928年他还作为少共国际支部的代表去莫斯科参加了少共国际代表大会,见到了斯大林。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回国以后,他先在江西中央苏区工作过一阵子,很快又回到白区团中央局担任团中央书记。这是一个很高的职务,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担任团中央书记的博古便是在这个位子上跨前一步、成为中共最高负责人的。

“落水”叛变

1930年代初期,是中共历史上非常惨淡的岁月。1931年1月,党中央在上海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王明一伙上台,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左倾路线的统治。4月,顾顺章在武汉被捕,随即叛变;6月向忠发被捕,随即也叛变,第三天就被枪杀;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了极大破坏。第二年秋天,胡均鹤在上海被捕。

关于他的被捕,笔者是在采访胡均鹤的妻子、东北著名抗战英雄赵尚志的妹妹赵尚芸时,由她提供的:

1932年春天,刚刚加入共青团的赵尚芸从东北到上海参加团中央举办的训练班,当时胡均鹤已在上海担任团中央书记,是训练班的负责人,他们俩朝夕相处,渐渐地产生了感情。赵尚芸初到上海,人生地疏,靠胡均鹤的帮助,在上海租了个亭子间。胡均鹤化名陈炳文住在团中央机关里,看机关的便是胡均鹤的母亲,对外称作佣人。

1932年11月至12月间的一个夜晚,胡均鹤在机关里起草一个文件,他写得很晚,也许是太劳累了,写着写着便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几个巡捕已站在他的跟前。胡均鹤的母亲没有文化,但也晓得儿子在从事什么事情,便想方设法将机关已经出事的暗号摆了出去。

第二天上午,时任中共中央委员的胡大海来到此地,他抬头看见了暗号,斟酌再三,见四下平静如水,还是走进了机关,结果一起落入了敌手。几天以后,上海报纸便刊出消息,说是“逮捕了**魁首胡大海、陈炳文”。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陈蔚如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中写道:中统上海区在破获了共青团中央机关后,逮捕了胡大海、胡均鹤等人,还缴获了一只保险箱。上海区区长史济美(又名马绍武)以为搞到了什么重要文件,不料里面只有几张发票……

赵尚芸当时已有身孕,她见胡均鹤几天没来,便匆忙搬了个地方隐蔽起来。

胡均鹤在狱中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严刑拷打,但未能奏效。他想到过自杀,但在严密看管下未能成功。大叛徒顾顺章向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建议:对此类死硬派的**分子,拷打用刑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攻心为上……徐恩曾深以为然,他令史济美另想办法。一天,史济美拿了几本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的共产党的刊物,放到胡均鹤跟前,说你还在为共产主义信仰而奋斗,但共产党早已把你视为叛徒把你开除了……胡均鹤将信将疑,打开一看,果真如此。史济美见胡均鹤有点动心了,又说:你老婆快要生孩子了,你总不见得让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吧!胡均鹤左思右想,长叹一声,终于落水……

1933年春节前,胡均鹤从狱中出来,找到了赵尚芸,此刻赵尚芸刚刚生了个儿子,她一见胡均鹤便百般埋怨,胡均鹤似乎也有点后悔,说是要随赵到东北去,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以重新取得党的谅解。话虽是这么讲,人却带着赵尚芸到了南京。

胡均鹤当了叛徒之后,先后担任国民党中统南京区的副区长兼情报股长和国民党平绥铁路特别党部特务室的主任。陈蔚如在回忆中,还几次提到中统上海区的史济美曾带着胡均鹤等人到上海来活动的情况,这些叛徒对中共地下党的活动规律了如指掌,破坏性很大。1933年3月,党中央的临时负责人博古亲自签发了一个《关于反对叛徒斗争的提纲》的文件,点了顾顺章、向忠发、卢福坦、李竹声等大叛徒的名字,其中也有胡均鹤。为此,党组织痛下决心,调集精兵强将严惩叛徒特务。

1933年7月的一个夜晚,史济美突遭暗杀,一时叛徒特务闻风丧胆,谁也不敢轻易到上海滩来,胡均鹤这才将他的活动中心转移到北方。

加入“汪伪”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了,胡均鹤正在北平,他带着妻儿匆匆赶到天津,准备取海路奔上海,不料一到天津,又获悉上海已爆发大战,于是便将妻儿留在天津,只身奔赴内地。

1938年胡均鹤被国民党中统委派为苏沪区副区长兼情报股长,区长为老牌特务徐兆麟。这时上海已沦为孤岛,在上海租房,没有家眷非常困难,而且容易暴露,胡均鹤只身赴沪,又将已在香港定居的赵尚芸接到上海,在跑狗场(今文化广场)附近法租界的僻静处租了一套公寓,住了下来。

当时上海的情况非常复杂,可以讲是一个国际情报活动的中心。国民党中统、军统在上海都有非常庞大的特务网,中共的情报人员在上海也非常活跃,此外,世界各国在上海都有谍报人员在活动。1939年3月,以丁默■、李士群为代表的汪伪特工总部挂牌成立,他们以日本占领军为后台,很快便占了上风。

1939年9月17日,当时与胡均鹤同样担任苏沪区副区长的大特务苏成德来到胡均鹤家,说是要请胡均鹤外出吃饭,胡均鹤欣然应诺,谁知这一走便一夜未归。夜深了,赵尚芸守着儿女等在家里,窗外不时传来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她心里就像挂了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她不晓得胡均鹤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也不晓得这一夜又会给胡均鹤、给她的命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胡均鹤才回到家里。赵尚芸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何一夜未归?胡均鹤吞吞吐吐,先是讲看戏去了,接着又说在饭店里搓麻将,他望着赵尚芸焦灼不安的脸,说了声“我对不起你”。接着便躺在床上长吁短叹起来。

原来苏成德已经投靠了76号(汪伪特工总部),作为见面礼,他将整个苏沪区组织和盘托出,仅剩下区长徐兆麟和会计蔡均千两人未供出。那天吃饭在座的都是苏沪区的人,在苏成德的软硬兼施之下,胡均鹤也答应落水。苏成德之所以放他回家来,是要他诱骗徐兆麟,因为在整个苏沪区的特工系统中只有胡一个人知道徐兆麟的地址,但胡均鹤恰恰隐瞒了这一点,只是说徐兆麟隔天要和他通一次电话。苏成德希望他在电话中稳住徐兆麟,然后将他诱骗出来……

胡均鹤待在家里,不一会儿徐兆麟果然打电话来了,电话是赵尚芸接的。徐兆麟在电话中对赵尚芸讲:“告诉老胡,苏成德出问题了……”赵尚芸望了下胡均鹤,回答说:“老胡也被苏成德请去吃饭了……”对方犹豫了一下,回答说:“知道了。”随即挂断了电话。

苏成德的叛变使中统在沦陷区最大的特工组织苏沪区全部瓦解,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徐恩曾对他恨之入骨,尽管苏成德以后屡屡向国民党当局施媚眼,献情报,但抗战胜利以后还是被国民党当局判处了死刑。而胡均鹤因为没有供出徐兆麟,抗战胜利后徐兆麟替他说话,结果只被判处10年徒刑。

胡均鹤落水以后,与76号头目丁默邨、李士群同为共产党的叛徒,又同是中统熟人,很快就受到重用,他先被汪伪任命为特工总部南京区的副区长兼情报科长,不久又调到上海担任特工总部第二处处长,专门对付中统和共产党,同时还兼任由李士群担任社长的“海社”的书记,从事破坏学生运动的活动。他与李士群朝夕相处,臭味相投,慢慢地便走到了一起……

多重身份

上海,冒险家的乐园。自从1843年英国人在上海强行开辟了租界之后,各帝国主义列强都在上海建立划分势力范围,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抗战初期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租界依然保存,间谍活动越加扑朔迷离。1939年秋天,在延安的中共中央社会部决定设立华中局情报部,由老资格的情报工作者潘汉年负责组建并统一领导。

当时在上海的情报工作非常复杂,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候一个人还具有二重甚至多重身份;尤其是落水当了汉奸的人,或是天良未泯,或是为了给自己留有后路,可以同时为多种政治力量服务。就拿胡均鹤来讲,他是76号中对付国民党中统特务的最高头目,但事实上又在为中统服务。

前已说到过的中统特务头子陈蔚如,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一文中就写道:“其后胡均鹤与江苏省调统室取得联系,有报告到重庆,中统局确认胡均鹤为地下工作人员,指示其继续留在南京。胡均鹤时有报告反映日伪情况,有卷存档……”

1939年秋天,李士群通过一个非常秘密的渠道,向中共有关方面表示:希望与中共建立联系,为了保密起见,希望中共能安排他熟悉的朋友胡绣枫来担任他和中共方面的联络。潘汉年详细研究了李士群的情况,并经中央及社会部的同意,和廖承志随即决定派胡绣枫的姐姐、中共地下党员、诗人关露到李士群家里,和李士群建立了联系。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夜之间日军占领了所有租界,上海形势更加严峻,潘汉年经过反复考虑决定亲自出面,去李士群愚园路的家里碰头。这次碰面除了李士群的太太叶吉卿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与中共、国民党中统、军统以及日本人都有联系的“神秘人物”袁殊,另一个便是胡均鹤。

袁殊,一个可以写上厚厚一本书的人物,他原是中共的情报人员,又在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报网中担任要职。1935年在上海被捕以后随即自首。以后,袁殊一直留在上海,与国民党中统以及日本情报机关都有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与中共情报机关也建立上了联系。潘汉年与李士群会面,最初就是由他牵的线。

这一次碰头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胡均鹤成了李士群与潘汉年之间的联系人,以后每一次往来,潘汉年在上海的住所安全等,均由胡均鹤负责安排、保护。

“镇江事件”

1942年4月,潘汉年与李士群经胡均鹤联系,在李家又一次会面。李士群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除了向潘汉年透露了敌伪即将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扫荡”的军事计划外,还让胡均鹤拿了一本上海储备银行的支票簿给潘汉年,说是潘可以随时支取。潘汉年再三婉拒没有成功,只得接受下来,可事实上一次也没有动用过。

9月,中共中央电示当时留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以及王尧山等考虑是否撤退到苏北去。此刻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省委负责人刘长胜在撤退途中经过瓜州时,被伪军扣押,险些酿成大祸。于是,刘晓建议是否可以利用李士群的关系,另外开辟一条更为便捷安全的交通线?这样,潘汉年通过胡均鹤又一次在李家会见了李士群。

潘汉年对李士群讲,我准备带几个助手到新四军根据地去一趟,你是否可以提供帮助?李士群笑着望了望潘汉年,一口答应,并当即拍板由胡均鹤负责安排护送。同时两人还商定等潘汉年回到苏北以后,双方通过电台继续保持联系,为此胡均鹤还去专门编了一本密码给潘汉年。

胡均鹤回到家里,向赵尚芸提到了这件事,赵尚芸急了,她连连发问:“老胡,你有没有把握?”胡均鹤淡淡一笑回答说:“镇江站的刘毅是我的好朋友,我让他亲自出面将他们送过长江。”

11月,潘汉年、刘晓、王尧山以及刘、王两人的夫人张毅、赵先一行共5人,坐豪华的京沪特快二等车厢离开上海,行至镇江,胡均鹤与汪伪镇江特工站的站长刘毅(又名徐汉光)已在车站等候,下车后,潘汉年一行即住进了金山饭店。胡均鹤下午还安排这一行人游览了金山寺。王尧山颇为紧张,他对赵先讲:“这个人(指胡)是中共通报过的大叛徒。”潘汉年听到了,回答说:“胡均鹤、刘毅虽然都是共产党的叛徒。但他们都是被国民党抓去后严刑拷打下自首叛变的,对国民党不会有好感,现在又落水做了汉奸,明知没有丝毫前途,因而想为我们党效点力,争取党的宽大。”潘汉年的这一番话,使刘晓、王尧山等稍稍有点释怀。

第二天清晨,他们一行又由刘毅护送坐机帆船渡过长江到达仪征,在仪征的一家小旅馆里住了一夜。天蒙蒙亮,刘毅就将潘汉年等人唤醒了,他穿着便衣,雇了几个挑夫挑着行李,一鼓作气走了十多里路。在一个小山头刘毅停了下来,他指着前面的村落讲:“再过去就是罗炳辉将军的驻地了。”潘汉年握了握刘毅的手回答说:“谢谢胡先生和李先生,咱们后会有期。”说罢带着王尧山等大步流星地朝新四军根据地走去……

这件事便是所谓的“镇江事件”,以后有些人不了解情况,以讹传讹,甚至将“镇江事件”与潘汉年见汪精卫当作了同一回事,这是不对的。

“意外”会见

1943年4月,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岁月中,日伪计划对新四军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当时担任新四军政委兼中共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向潘汉年提出,要他到上海去一次,重新部署那里的情报工作,加强与李士群的联系,尤其是要搞清楚日伪这次大“扫荡”的准确情况。经过饶漱石批准,潘汉年再次经过镇江抵达上海。

胡均鹤热情接待了潘汉年,潘汉年向胡均鹤提出,希望能立即见到李士群。胡均鹤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李士群不在上海,他到苏州去了。于是第二天潘汉年在胡均鹤的陪同下来到苏州李家,哪晓得又扑了个空,说是李士群已去了南京。潘汉年考虑再三,还是由胡均鹤陪同又风尘仆仆赶到了南京。

胡均鹤陪同潘汉年跑到南京李家,李士群又不在家,说是去看汪精卫了。当天晚上,潘汉年便由胡均鹤安排住进了南京的一家高级旅馆。据当时也在南京工作的大名鼎鼎的“神秘牧师”董建吾后来回忆,他在旅馆里还碰到过潘汉年,双方都“大吃一惊”!

第二天一早,李士群由胡均鹤陪同,来到潘汉年下榻的旅馆会见了潘汉年,李士群当即提出要带潘汉年去见汪精卫。潘汉年顿时有一种被人玩弄的感觉。他既无法向上级请示,又无法拉下脸而一口回绝,只得随同李士群与胡均鹤一同驱车到汪公馆会见了汪精卫,并和汪精卫作了简短的、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会谈。这一切经过以及会谈的内容在许多有关潘汉年的纪实作品中都作了详细介绍,笔者不再重复。遗憾的是,潘汉年回到淮北新四军根据地复命时,向饶漱石隐瞒了他在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一事。

1945年初,为参加中共七大,潘汉年来到了延安。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他,并单独向他了解了他在敌后从事情报工作的情况。潘汉年又一次隐瞒了他在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的情况。

不久,国民党当局捕风捉影,在报上披露了潘汉年在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李富春在武汉秘密会见日本占领军高级领导人的事。

时任中共社会部领导的康生亲自向李富春、潘汉年核实此事,再一次遭到了潘汉年的否认。于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发了由刘少奇、康生署名发给饶漱石的电报,电报中明确指出“至于敌伪及国民党各特务机关说汉年到南京与日方谈判并见过汪精卫等等,完全是造谣污蔑。”“望告情报系统的同志千万勿听信此种谣言致中敌人奸计。”

唯一证人

1955年3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身为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4月1日,大会结束后的第一天,潘汉年找到了上海代表团的团长陈毅,交给他一份书面材料,向他详细汇报了自己12年前日伪时期在南京秘密会见大汉奸汪精卫的情况,并解释了自己迟迟没有向中央报告此事的原因。

4月2日,陈毅亲自到中南海,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了此事,并把潘汉年写的材料转呈给毛泽东。毛泽东非常生气。4月3日晚,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亲自带人前往上海代表团下榻的北京饭店,秘密逮捕了潘汉年。

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沧海桑田,共产党已经夺取了政权,但是在这样一个始终以阶级斗争为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的氛围里,潘汉年突然推翻了十多年前的说法,向党的最高领袖承认了当初自己的确曾到南京见过汪精卫,毛泽东怎么会不震怒?以后几年,对潘汉年的审查,始终围绕的就是“内奸”这件事。

但这件事想要彻查清楚也不难,潘汉年去南京见汪精卫,了解这件事的经过的共5个人,他们是:汪精卫、汪精卫的秘书长陈春圃、李士群、胡均鹤与潘汉年。到了1955年,前3人早已去世,但胡均鹤还活着,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唯一的见证人。历史就这么巧妙地将这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政治信仰的人紧紧地系在了一块儿。

回到1943年,就在潘汉年秘密会见汪精卫的几天后,潘汉年依然由胡均鹤陪同回到上海,他还应李士群的邀请会见了李士群的军事顾问、日本华中派遣军谋略科长都甲大佐,陪同的还是胡均鹤。胡均鹤向都甲介绍说:“这位胡先生(潘汉年当时化名胡越明)是影佐将军的好朋友,是专门在江南江北做买卖的。”都甲将信将疑地看了潘汉年一眼。潘汉年以一个买卖人的身份,介绍了在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歉疚之心,胡均鹤旁敲侧击,配合潘汉年从都甲口中掏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不久,潘汉年决定返回淮南根据地,离沪前,李士群又邀请潘汉年见了一面。这是潘汉年最后一次与李士群会面。两人闲聊几句未作深谈,便匆匆告别。以后胡均鹤曾两次派刘毅渡过长江到苏北新四军根据地,送去过一些情报和新四军急需的药品。但随着1943年9月9日李士群被日本宪兵头目冈村毒死之后,这一联系也就彻底中断了。

李士群死去以后,汪伪撤销了“特工总部”,另成立“政治保卫局”,由原军统特务头子万里浪和胡均鹤分任正、副局长。以后,“政治保卫局”又分设了专门管辖上海地区的第一局,专门管辖南京地区的第二局,胡均鹤兼任第二局局长。

1945年8月,抗战终于胜利了,胡均鹤被国民党当局判处10年徒刑。在审讯的关键时刻徐兆麟替他说了好话。1949年初,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为了给即将接管政权的共产党增添麻烦,将在狱中关押的罪犯统统放了出来,赵尚芸将胡均鹤接了出来,然后将他先送到上海,随即回到了苏州老家……

弃暗投明

大江南北,人民解放军的炮声隆隆作响。

在狱中胡均鹤就已经细细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对于共产党他并不陌生,不少在共产党担任要员的人物就曾经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但他当了叛徒,而且是共产党通报过的大叛徒,以后还落水做过汉奸,对于自己这么一个罪孽深重的人,共产党是否会饶恕他?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灵魂?他不清楚。但他觉得自己是有灵魂的,他的灵魂不时地在天堂和地狱间徘徊。在狱中,他苦苦地煎熬着,他要将自己的灵魂从地狱里拯救出来,他苦思冥想,想到了潘汉年……

在从南京到上海的途中,胡均鹤在无锡碰到了刘毅,此刻刘毅也正无所事事赋闲在家,于是两人商定由刘毅到香港去找潘汉年。几天以后刘毅到上海找到了胡均鹤,虽然胡均鹤经济十分困难,但他还是拿出了几十块银元。赵尚芸心想,刘毅此行关系重大,它将决定胡均鹤下半生的命运,便从手上褪下了一枚金戒指给刘毅作盘缠。她将刘毅送到家门口,再三叮嘱……刘毅感慨万端。他含着热泪对赵尚芸讲:“嫂夫人,就凭着你的这一片心,我也一定要找到潘汉年。”

刘毅没有辜负胡均鹤和赵尚芸的嘱托,在香港找到了潘汉年,潘汉年要他们到丹阳去找饶漱石、杨帆,同时将这一情况从内部通知了饶漱石和杨帆。

3月,胡均鹤在苏州碰到了他的另一位部下孙洵,孙洵也向胡表示了要寻找人民解放军的愿望。于是胡均鹤又写了一封信托孙洵到丹阳去寻找潘汉年。他不晓得潘汉年并不在丹阳,这封信辗转多人送到了潘汉年的手里,潘汉年同样带口信给孙洵,要他自己和胡均鹤到丹阳来找解放军。1949年4月,就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之际,胡均鹤终于鼓足了勇气来到了丹阳。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胡均鹤在苏州还曾碰到过准备待苏州解放后潜伏下来的中统特务苏麟阁,胡均鹤一到丹阳,苏州刚巧解放,苏麟阁便成了胡献给解放军的见面礼。

潘汉年、杨帆敢于启用胡均鹤这样的人物,除了潘汉年曾两次向中央社会局报告并获得他们的同意外,中共华东局书记饶漱石显然也是知晓的。饶漱石与胡均鹤在二三十年代共过事,但此时两人身份已大相径庭,为了表示对弃暗投明者的鼓励,同时“不忘故人”,饶漱石还故意安排了这么一出戏:他让时任公安局长的杨帆找胡均鹤谈话,然后装着自己路过此处,“碰巧”与胡均鹤见上了一面……

上海解放后,胡均鹤被带到了上海,被委任为上海市公安局情报委员会主任和专员,平时也身着军装,此事经饶漱石批准,陈毅和潘汉年都是知道的。胡均鹤解放后确实是努力为共产党工作。他主动向公安部门提供了一份“已予运用及可予运用之沪地伪两统(指中统和军统——笔者注)人员表”,供公安部门在肃反时参考使用。他先后提供了1000多起国民党特务活动的线索,协助抓获了400多名国民党潜伏特务,协助破获了国民党特务潜伏的电台上百部,可以说是为党立了大功。

走出监狱

但是,对于如何使用胡均鹤这样的人物,在党内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1951年,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杨帆就为此作了检查,不久又停职检查,同时免去了胡均鹤情报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规定他脱下军装。胡均鹤回到家里心存疑虑地对赵尚芸讲:“看来共产党不相信我了。”赵尚芸回答说:“不会吧?你的历史,你所做过的一切,潘汉年都是知道的。老胡,你要经受得起考验!”

1954年9月,胡均鹤接到上级通知,说是要他去北京公安部汇报工作,他兴冲冲跑到北京,没想到,一下车就被扣押起来,一关就是28年。1955年4月3日,潘汉年在北京出席全国人代会期间突然被捕,主要罪状有二:一是抗战期间背着党与汪精卫勾结;二是解放后掩护了以胡均鹤为首的大批中统潜伏特务和反革命分子。这两件事都与胡均鹤有关。殊途同归,这样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经历的历史人物,却在同一座监狱里悲惨地度过了各自的余生……

1982年,这宗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获平反,可潘汉年和他的夫人董慧却早已长眠在九泉之下!1983年胡均鹤走出监狱,他是因年迈体衰而保外就医的,出狱时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什么事都记不清了。胡均鹤的儿子向法院提出申诉,法院经过审理,终于替他平反,肯定了他为人民所做过的一切。胡均鹤作为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老干部被安排在上海市公安局老干部处,一直到1993年3月病逝。相比潘汉年,他总算活着走出监狱并有了一个颇为圆满的结局。

○摘自《档案春秋》

2008年第11期 吴基民 文 (本文来源:新闻午报 )
谁知道好人坏人
反正政治少玩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6-30 22:56 编辑

周佛海﹐陳公博﹐李士群﹐丁默村﹐很多大漢奸都出身共產黨。
據某些材料﹐李士群﹐丁默村根本就沒叛變共產黨﹐現在電視據如 “旗袍” 等﹐都把汪偽 76號說成是針對共產黨﹐根本是謊言﹐76號專對國民黨軍統中統﹐當時共產黨在上海的組織很弱。
主帖试图掩盖历史真相,反着读,则虽不中亦不远矣。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

    近日一直在看关于抗战时期破日军“密电码”的相关电视剧。
    越看越糊涂:到底是谁破解了“日机重庆大轰炸”、“珍珠港事变”、“山本五十六”的相关密电啊?
    电视、小说本来是可以想像的,这没错。
    只是,对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这想像力也未免太丰富了吧?
人不人 兽不兽
神不神 鬼不鬼
中共的政治 不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