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韩寒的代笔是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你所说的(一),还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经验法则能推出韩寒代笔——即你索引的(二)?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财新记者:近年来,相当多的网络骂战,经过微博等放大,最终变成了当事双方及其支持者的互相对骂,缺乏有意义的、有深度、建设性的思想讨论。
---------------
主帖里,最有意义的文字,我个人觉得,是上面这句话。 ...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2-7 22:33
有的人永远看不到争论带来的新的思想,因为他本人是封闭的,从未本着开放的心态参与讨论。所以,建议从争论中一无收获的人,远离争论。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31# 阿吕

方舟子从韩寒的作品中找到有违常理之处,可推论出另一事实。
另请参见24楼。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燕谈著名法律人士老木匠、心中有刀、何萍、韧苇对主帖分别是什么看法?
方舟子稳坐钓鱼台,韩寒送上门的证据材料,他可以慢悠悠地看一个月。凭方舟子看视频书稿就质疑大篇文章的能力,一个月真可谓收获满满。
韩寒可谓赤膊上阵了!韩寒的律师如果聪明,第一次就不提供书稿等,只提供方舟子的网络言论,由方舟子来证明,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书证,现在有书为证了。
物证,现在有手稿了。
视听材料,这个很多。
证人证言,李老师等。
当事人的陈述,这个也很多。
鉴定结论,现在就等待笔迹鉴定了。
勘验笔录,估计正在搞。

看来根据专家说的,方舟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2-7 22:21
老童把最重要的最后一句漏了。形式上属于证据的东东与定案所确认的证据不是等同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我觉得现在证据的事都不用怎么操心,方舟子要担心的是他的律师有没有能力和智慧用好现有的证据。

转个不怎么懂法的网友的帖子,他是这样表达自己相信什么的:

我们可以相信,有时候是你先看到大赛通知,有时候是你父亲先知道大赛通知。  
  我们可以相信,有时候是你寄去作品,有时候是你父亲寄去作品。  
  我们可以相信,你家的邮箱有时候能收到信,有时候收不到信。  
  我们可以相信,你参加新概念大赛的时候杯子里扔了三团纸(道林纸、餐巾纸、茶叶纸)。  
  我们可以相信,为你单设的复赛决赛是公平公正的。  
  我们可以相信,你有的文章可以分清“的地得”,有的文章分不清楚“的地得”。
  我们可以相信,17岁的你会叫23岁的女大学毕业生为小姑娘。  
  我们可以相信,疥疮的症状也和肝炎的症状差不了多少。  
  我们可以相信,90年代末的医院还保留着80年代的风貌。  
  我们可以相信,痴迷拉面超过文学的你1个小时可以写出一篇博古通今的千字文,10个小时写不通一篇两千字的应战文。
  我们可以相信,16岁的你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  
  我们可以相信,17岁的你不看红楼梦能引用红楼梦原句,宣称不看书的你可以掉很多的书袋。  
  我们可以相信,你爸爸看到的你语文考试都是不及格的,你眼中的自己都是考到优的。
    我们可以相信,你不回答《三重门》书名是因为觉得受侮辱,读音与自己的解释不一致是失误。  
  我们可以相信,“袁寒”比“猿人君”更具备侮辱性。  
  我们可以相信,你的会转发英语笑话、会操作286电脑的的父亲是不认识英语单词的。
  我们可以相信,中长跑冠军的你“盖因体弱多病”。  
  我们可以相信,上海郊区的谢霆锋90年代后期买书还是闭架的。  
  我们可以相信,在没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你的作品能表现出高于一般人的文学水平,在和别人一起参加考试时,写作才能就会神秘消失的。  
  我们可以相信,初二的你性启蒙特别早,所以有中年猥琐男的痕迹。
  我们甚至可以相信,你几十万字的小说手稿除了错别字基本是不改的,要改也是以10万字为单位的。  
  可HH同志,把所有的“可以相信”加在一起,我们怎么能相信。  

  我们不相信拿宝贝女儿当赌咒的你。  
  我们不相信拿钱砸人的你。  
  我们不相信笔战一开始就攻下三路的你。  
  我们不相信宣称碰不到高手无敌最寂寞,碰到合理质疑的就报警的你。  
  我们不相信视频上谈女人、赛车眉飞色舞,谈文学眼神闪烁、游离不定的你。  
  我们不相信鼓吹民主却容不得别人质疑的你。  
  我们不相信拥有“马日啦”、“露金波”等狐朋狗友的你。  
  我们不相信逼迫姚文元参加延安整风运动的你。  
  我们不相信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你。
这次方舟子应该等着韩寒的证据材料,然后以此作为本方反驳的证据,这用得好,可是轻松,直捣黄龙啊。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大家伙还是娱乐些吧,别为这个老是以法律上说的莫大争吵了。
要不,燕友们下赌注吧,韩寒赢,方舟子赢,谁输了请客。最后结局是一帮子人请另外一帮子人,肥水不外流啊。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昨天在凤凰网看到采访韩寒的视频,当记者问到:你对自己的小说是怎么评价的?韩寒回复:我觉得我的小说更好一点,相比博文,我更喜欢我的小说。——我正期待着他对自己的小说多评价几句,韩寒已经转了话题。有人正疑心你的小说不是自己写的呢,为何不趁此机会消除误会?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有的人永远看不到争论带来的新的思想,因为他本人是封闭的,从未本着开放的心态参与讨论。所以,建议从争论中一无收获的人,远离争论。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2-7 22:39
财新记者的判断,一不小心,就有证据主动来支持。
财新记者的判断,一不小心,就有证据主动来支持。
老独步天下 发表于 2012-2-8 00:09
瞧,又水了吧。怎么还没借机插播你的“鼓与吹”?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昨天在凤凰网看到采访韩寒的视频,当记者问到:你对自己的小说是怎么评价的?韩寒回复:我觉得我的小说更好一点,相比博文,我更喜欢我的小说。——我正期待着他对自己的小说多评价几句,韩寒已经转了话题。有人正疑 ...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2-7 23:00
这是永远两难的, 你不谈, 别人说你心虚所以不敢谈, 你多谈一点, 别人照样可以说你心虚所以故意谈得很多. 你细节记得很清楚,别人可以说你肯定来之前突击看了几遍, 否则多年前写的东西不可能记得这么清楚; 一旦你忘了什么细节, 被别人抓住又增加了一个疑点: 自己写的东西怎么会忘了.
这是永远两难的, 你不谈, 别人说你心虚所以不敢谈, 你多谈一点, 别人照样可以说你心虚所以故意谈得很多. 你细节记得很清楚,别人可以说你肯定来之前突击看了几遍, 否则多年前写的东西不可能记得这么清楚; 一旦你忘了 ...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2-8 00:22
何必这么算计呢,好像谁说过,诚实就是最好的策略。可见,韩寒不是故意不谈,假装不谈,是谈不了~~~~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何必这么算计呢,好像谁说过,诚实就是最好的策略。可见,韩寒不是故意不谈,假装不谈,是谈不了~~~~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2-8 00:25
不重实证,只看疑犯的脸部表情来判案,这……
边走边看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2-8 00:38 编辑
何必这么算计呢,好像谁说过,诚实就是最好的策略。可见,韩寒不是故意不谈,假装不谈,是谈不了~~~~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2-8 00:25
他诚实啊, 但是方舟子就是用这种方法让你无所适从, 所以只好找法院啊.

比方他发誓悬赏2000万, 方舟子说你气急败坏, 你悬赏2000块, 可以说你钱太少没有诚意, 你闷头不说话, 他说你心虚了.
他诚实啊,但是方舟子就是用这种方法让你无所适从啊, 所以只好找法院啊.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2-8 00:31
俺也想不明白,韩少上法院,就是让所有的证据都走司法程序去辨真伪嘛,不是最坦荡的做法吗?为何不能令一些围观者满意,倒非要他接受“群众大会”式的拷问呢?难道“群众大会”比法院更符合现代法治精神?更公正更能有效找出真相?
边走边看
43# zoufeng_1234
你这个说法很难成立啊。一次二次说还是不说,怎么说法比较好,犹豫几下确实有可能。但是既然有人质疑你,粉丝也在期待着你,公众和媒体都关注着你,然后媒体把那么多的机会和时间让给你,就让你好好发挥、表现的,你还是吞吞吐吐。如果有两难,那么一次用一个方式,另外一次用另外一个方式,都可以尝试一下的,这有什么好两难呢?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2-8 00:54 编辑

你这个说法很难成立啊。一次二次说还是不说,怎么说法比较好,犹豫几下确实有可能。但是既然有人质疑你,粉丝也在期待着你,公众和媒体都关注着你,然后媒体把那么多的机会和时间让给你,就让你好好发挥、表现的,你还是吞吞吐吐。如果有两难,那么一次用一个方式,另外一次用另外一个方式,都可以尝试一下的,这有什么好两难呢?
---------------
哈哈, 两次两种方法, 那不是问题更大了. 如果是谈同一部作品, 那么两次自相矛盾, 肯定有问题, 比如第一次没有准备回避不谈, 第二次作了准备, 所以侃侃而谈. 如果谈的是两个作品, 那么至少一个是代笔的. 或者两个都是代笔,只是有一个有准备, 另一个没有准备好.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8 00:46 编辑

49# zoufeng_1234
这是指你所说:谈多点好还是谈少点好而言。无论怎样,公众希望你谈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想,又不是谈别人,只要你谈真实的你,就可以了。有那么难吗?这可是一个作家最起码的业务,全世界通用的,这还两难,何必当什么作家呢。而且,最主要的是你绝对是能够谈的人,而不是木讷的人。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2-8 01:05 编辑
49# zoufeng_1234
这是指你所说:谈多点好还是谈少点好而言。无论怎样,公众希望你谈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想,又不是谈别人,只要你谈真实的你,就可以了。有那么难吗?这可是一个作家最起码的业务,全世界通用的,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8 00:43
他最近已经有不少访谈, 至少一种方法已经试了, 就是不谈或者少谈, 但是已经引起了花间的质疑, 而且结论是:他谈不了.  其他的质疑更多了, 比如说他眼睛看着一个方向, 意思在读什么东西, 还有他扶眼镜, 手指抓痒,肢体语言说明在撒谎.
谈自己的作品,不同的回合会发生相互矛盾的地方,那才是令人奇怪的。每一次内容的不同都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几次连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相互补充和支持的,哪里会有相互矛盾的?如果相互矛盾,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就应该已经解决了,如果不能解决就无法完成作品的。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谈自己的作品,不同的回合会发生相互矛盾的地方,那才是令人奇怪的。每一次内容的不同都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几次连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相互补充和支持的,哪里会有相互矛盾的?如果相互矛盾,那么在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8 00:52
如果是刚刚写的, 当然你说的没错, 问题是如果谈的是十多年前写的呢? 方舟子质疑他的都是早期的作品.
谈自己的作品,不同的回合会发生相互矛盾的地方,那才是令人奇怪的。每一次内容的不同都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几次连起来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相互补充和支持的,哪里会有相互矛盾的?如果相互矛盾,那么在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8 00:52
曹雪芹为例,还没写完《红楼梦》,贾宝玉的年龄就相互矛盾了。所有“红迷”都看到这个问题,但没一个据此认为《红楼梦》是“代笔”。
对,十几年前的事情也许会记得不太清楚,有时甚至会发生错误,但是听众完全可以辨别的哪些是记忆的错误,哪些是准确的内容,因为真实的东西有它自己的内在关联和逻辑的。而且你完全可以带上一些具体的数据,到时候确认一下也是可以的。即使有错,修正一下也是完全能够得到谅解的。因为几次下来,终归是越来越迫近事实的,不会反而离事实越来越远的。但是,始终拒绝谈自己的作品,还制造种种理由怕别人抓辫子,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对,十几年前的事情也许会记得不太清楚,有时甚至会发生错误,但是听众完全可以辨别的哪些是记忆的错误,哪些是准确的内容,因为真实的东西有它自己的内在关联和逻辑的。而且你完全可以带上一些具体的数据,到时候确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8 01:07
还是像小苗说的, 你们认为群众大会比法庭更能接近真相.
54# 李大苗
对,小说本来就是杜撰的,前后当然会发生一些不一致,譬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尤其像曹雪芹那样颠沛流离,生活无着,让他做仔细的修订,还正难为了他。这些发生一些错讹,完全可能,而这也是能够说得明白的。自己的作品,经过自己的思考塑造出来,别人感兴趣的不是那些具体的数据,而是人物性格的塑造的原型、时代背景和环境的设定、故事情节的安排的原材料和构思等等,这些是作品的灵魂,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具体的个别细节的不一致,怎么可能成为焦点?相反你越清楚地说明出你作品的来龙去脉,你越能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在那里即使出现个别的错讹,方舟子要吹毛求疵,反而会引来一片责骂。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意思并不是媚众,而是说公众经过说明和解释,心里自然会有一杆公平秤。

只能说韩寒这心虚得毫无理由。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只能说韩寒这心虚得毫无理由。
-----------
你也是公众之一, 我也是公众之一, 我认为不是心虚, 你认为是心虚, 咋办呢?
56# zoufeng_1234
毫无疑问,公众永远不会是最敏感、最理智和最聪敏的,但是他们应该永远会是最公平的。少数人可以被收买,公众就难以收买。言论自由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有一些理智的、或专业的人可以由公众自己挑选来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和做出判断。否则,民主制度岂不是一句空谈?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2-2-8 01:35 编辑

......一些理智的、或专业的人可以由公众自己挑选来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和做出判断。
----------------------------
现在韩寒上法院起诉, 不就是让理智的, 专业的人来作出判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