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兄把此帖当作是讨毛檄文了?

这不过是谈一下毛的一些文章来源,提供一个野史说法,没有那么严重。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里讲毛的“才”、“能”,是写诗、文的才、能,与打天下、造反的才能是两码子事,篡改了这个前提,再说多少也是似是而非了。诗、文有假,这是毫无疑问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同样道理说毛的德,先是自己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德”,然后再批判,好象这是毛的强项-----------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手段,流毒不可谓不深,肃清来日方长。毛自作聪明的地方很多,弄假的东西很多,百年以后还不是“俱往矣”了吗?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1-12 11:23 发表
章兄把此帖当作是讨毛檄文了?

这不过是谈一下毛的一些文章来源,提供一个野史说法,没有那么严重。
呵呵,木匠说得也是,我只是觉得很多人对这种野史的关注远多于理性的思考,

其实当年蒋阵营文人的批评就对路一些,管他谁写的,这诗本身就是帝王思想作祟。
原帖由 姜河月 于 2008-1-12 19:21 发表
这里讲毛的“才”、“能”,是写诗、文的才、能,与打天下、造反的才能是两码子事,篡改了这个前提,再说多少也是似是而非了。诗、文有假,这是毫无疑问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同样道理说毛的德,先是自己说一些不 ...
姜兄,老毛弄诗作文的才能正是他打天下、造反的才能的内容之一啊。

我从不把毛的德归于毛本人的天性,而是传统伦理与马教伦理中寻找根源,因为这种根源,可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着不同程度的邪恶。

中国的所谓自由主义者,很多人都忌谈伦理道德,殊不知深入一点去思考后,就会发现自由主义其实就是一种道德伦理哲学。而马教之所以为祸天下,根源也在其伦理体系的邪恶性。
毛能打天下,与他能审时度势,有政治手腕有关;与他手下的几员战将有关;与蒋的无能,无政治手腕有关;与苏联的支持有关------

感觉还是与他的诗文无关。

毛就是毛,马列是他权谋的道具(斯大林说他是红皮白萝卜),传统伦理对他没有影响,现代科学、文化更与他无缘,一个农民起义成功变成新的皇帝而已。
中国的所谓传统伦理,从现代伦理学角度来审视,被称为角色伦理,从父父子到君君臣臣,老毛的潜意识就是把自己当作了君父。正如你所总结:“一个农民起义成功的皇帝”,这里头就有伦理判断在内呢。

传统的中国人,文才与书才,可以构成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安石的真才实才也是靠了文才包装。
“传统的中国人,文才与书才,可以构成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的,只有成功当政了,这些才能作为包装,反之,单靠这些,夺天下几无可能,落魄文人多得是,大多还是真正文采出众的。
毛是一个会反思的人,亦即总结经验,35年之前,他经历了党内斗争,取得了充分的经验,35年之后一直能稳住他的权力,那些经验的获取至关重要。
嗯,这个没疑议。所以说是文才书才是包装。
如果这个事实是真的,那些写研究毛诗的文章人脸往哪放呢

转贴

原来毛泽东诗词可以这么读  
2008年02月05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朱向前《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读后


    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不要瞻仰雕像,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间;我要看他什么时候放声大笑,什么时候又在发脾气;我要感受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人在大时代的风流沉浮;我要《战争与和平》,也要《追忆似水年华》。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不要矫饰,更害怕飞短流长。我要一种真实。

    真实绝不是那么呼之即来的,特别是已经进入历史里的伟大领袖。

    那我只能读朱向前的这本《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了——一种艺术角度的解读。作者闲庭信步在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紧密的政治生涯里唯一可以藏匿灵魂的方舟。

    应当庆幸有这样的一位缅怀者:他阅读了4000多万字的资料,精心对比考证;他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歌的钻研和偏爱;他有十岁时张口就来的“毛诗”童子功。最让人兴奋的是,他有评论家直率的气质兼具作家充沛的情感捎带偏执。

    毛泽东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讲话中突然谈“文章作法”需有“神气”;毛泽东嗜书如命,默写背诵,笑谈《二十四史》让人惊讶,坚持阅读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毛泽东马背上常备文房四宝,一首《沁园春·雪》敌过千军万马,身处险情逆境时高唱“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赠田中角荣《楚辞集注》,出神入化的文化外交;毛泽东温柔多情,“堆来枕上愁”,思念可以让他落泪,“桂花酒”竟别有所指;毛泽东熬数夜创作一首小诗,又反复修改半世纪,在艺术面前诚惶诚恐,慎之又慎……

    如果你成熟练达,你一定能读到毛泽东居高临下又亲和无间,接谈之下,贤达鸿儒,欣然就范;如果你精益求精,寻根溯源,你在书里读到“笺释”和“初稿照录”,可以放心感叹,原来如此……如果你爱怀旧,在读到毛泽东给儿子蹩脚的新婚礼物时,你一定一笑一酸一唏嘘!你若钟爱毛体,书中有多幅毛泽东手书影印;你若爱好典藏,这是迄今收录最全的毛泽东诗词读本;就算你是个时尚达人,你也一定读到手机短信里的“十最箴言”!

    是不是很有“另一种”的风范!而且我更愿意相信这里的真实,
诗词这扇窗,打开了就直见心灵。

    听过朱向前“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系列讲座的人说,他在讲座中平实通达,小中见大,由近及远,情至处或朗朗吟诵,或借用湖南方言模拟,或起身亲自书写毛泽东诗词。他没有抑扬顿挫的鼓点,却有牵扯你必定要听下去的力量。沿着诗词的韵脚和墨迹,他在娓娓的言谈中遍涉毛泽东的军事、政治以及情感生活。敬仰外,更似神交多年,相守相望。跟着他的解读,一个充满智慧,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领袖渐渐熔铸于听众心中。《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一书的前半部分,正是根据几十场讲座录音整理而得。

    翻阅这本书,你会深切感到,作者要给你一些,再给你一些,还要再多给你一些。因此有讲稿,有赏析,有注释,更有手书影印、初稿考据等等。书的本身还有浓浓的温暖氛围。执笔所有赏析的文字的朱寒汛,十八岁时就在散文写作上崭露头角,是朱向前之子。你可想象成书过程:父子切磋,类似古典中国式的爱与学养的交融传承,颇有古风。页页可见的琢磨之心。对“毛泽东迷”们来说,也许会觉得格外贴心吧。

    艺术总是个可以笑在最后的家伙。曾经惊天动地的伟业、翻云覆雨的权力之于传世美文,在时空的稀释下,不过文人逸事尔尔。毛泽东的政治生涯的言语盛宴还在香温缭绕,朱向前则一个华丽的转身—将目光落在璀璨诗词上。这书的角度是前瞻性的。褒与贬的狂风过后,与永恒和不朽相连的将是毛泽东诗词。它们也将是芸芸怀念者们最后情感的承载地。 (李萧潇)

    《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 朱向前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如果诗词是别人的,那就只剩下一“才”了:书法。这总是真的吧?我问过懂书法的人:“老毛的书法真的好吗?”,他说确实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对于历史,后人很难做到毫不误传,但我最恨始作俑者的胡编乱造(这是造成误传的根源),要不就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像主楼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虽然也“注释”说是参见炎黄春秋等杂志,还是更应该具体指出期数和页数。另外,胡乔木的“访谈”是否真的在炎黄春秋上发表过,请教一下吴思先生应该不难查实。
毛泽东会写文章恐怕是不争的事实。甚至看得出,周恩来之所以那么喜欢称臣,大约就因为他佩服毛的文章做得好。别的不说,《论持久战》是谁替他写的呢?说句粗话,有很多传闻,一看就知是扯淡!老毛是不好。但不好的归不好,事实归事实。特别是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还讲理性,就更不应该对一些显然是扯淡的东西还去推波助澜。说句笑话,我们至少不应该让睡在水晶棺里的“毛泽东同志”笑话我们这些人同样也不实事求是。
末了申明一句,此帖并非针对这个转帖。转帖无罪,罪在后面有些跟帖的胡侃。
还有,有些网友,如章星球的跟帖、金秋的跟帖(恕我不一一列出)等都是很理性的。我就是喜欢理性的讨论,尤其是面对这样的话题。
原帖由 李大兴 于 2008-1-11 01:13 发表
说句扫兴的话,胡乔木自己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这个说法多半是坊间流言。胡乔木是否在《炎黄春秋》或《百年潮》发表过访谈录,应该不难查。事实上,胡乔木访谈录多已收入《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中。胡乔木逝 ...
我咨询了一下行家,基本可以肯定是瞎编。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活活。
童版你过年去哪儿了?给你拜年哈。
接着金秋的话(当然也给金秋拜年!),先给志刚兄拜年!然后说句笑话,志刚现在已经成了大智者,几乎不说话。不过,俺也是觉得不来这里倒还有些“充实”,来了,特别是来多了,就觉得漂浮得很。
闵兄还是要常来“漂浮”,有益身心健康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