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吕兄以围棋业余四段的棋力,在本论坛绝对算得上是超级好手,估计无人能敌。我也曾是一个超级棋迷,为了证明若干年前我对围棋的痴迷程度,不妨试举一例,上中学时我常喜欢观看围棋赛事的电视直播,记得有一次(是在暑假),预报中央二台将在某天下午四点直播第四届富士通杯决赛,钱宇平对阵赵治勋,此前中国选手从未在世界围棋赛事上获得过冠军,钱宇平在半决赛中将小林光一挑落下马(此前他还战胜了林海峰和石田芳夫)让人对他充满期待,可惜的是,我所在的城市当时尚未开通中央二台的转播,后来我得悉邻市能够收看中央二台节目、而我又恰好有亲戚在那个城市,当即胡乱找了个理由去亲戚家蹭吃蹭住了几天,就为观看这场比赛,结果呢?熟悉围棋的人都知道。当苦苦守侯在电视机前的我看到荧屏下方打出的钱宇平因病弃权那行字时,就跟这次人们在现场看到刘翔退赛完全一样,整个就蒙了。不过要论围棋水平,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和阿吕兄相比,肯定相差甚远,可能与老童在伯仲之间吧,呵呵。我中学时经常在一起对弈的同班同学某某,后来参加段位赛,直接定为业余三段,我和他之间的战绩是,下十盘棋,一般我二胜八负,呵呵。
回旧苗兄:
我的段位是十几年前参加全国律师围棋赛时,由中国棋院颁发的。后来兴趣转向桥牌,棋已生疏得多了。
在表示段位时,约定俗成的写法,是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业余段位,如业余3段,而用中文数字表示职业段位,如钱宇平九段。顺便一说。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偶小学五年级之前,是校运会年级组的短跑(60,100米),跳高,跳远冠军。还参加过校游泳队,乒乓球队,因为经常要做秀接待外宾,偶视为繁重负担----我就读的上海市实验小学是70年代最早接待外宾的单位。五年级时,就坚决“弃武从文”了。
现在偶每天做有氧运动----快走40分钟。
楼上可是有体育天赋的,“弃武从文”,可惜了,呵呵。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偶是那种爆发力强,耐力不够的人。呵呵。
钱宇平那次好像是用脑过度,从那以后,在媒体上就没什么钱宇平的消息了。
阿吕真厉害啊,我还以为阿吕是谁的马甲,看来真有其人。
参加交流
回菜农:是马甲的话,我猜也只能是菜农的马甲了,呵呵。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你们都好牛,原来个个是健将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啊

俺最丢人,俺足球大学时打过校队,尽管是里面最菜的一个……
除此之外就都很菜了,不过可以和童板同好就是,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8-25 12:31 发表
非奥项目方面,曾经长期研究麻将以及全部棋牌类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大胆的以为,老童这话有托大之嫌。
光看看联众上的牌类游戏名称就让人找不到北了:保皇,挖坑,原子,锄大地等等等等。我对此,有的略知一二,有的以前听都没听说过。而光麻将一项,按规则不同进行区分,我玩过的有7-8种,但我知道那只是麻将种类之九牛一毛罢了。难道童兄的业余专业真是研究棋牌种类的?
写的时候也知道有点“托大”了,只是希望没人细究一路“托”过去算了的。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8-8-25 15:09 发表

写的时候也知道有点“托大”了,只是希望没人细究一路“托”过去算了的。
呵呵,看来是“接不归” 了。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8-25 15:31 发表

呵呵,看来是“接不归” 了。
你好狠,明知道“接不归”了你还要“夹”一手,呵呵,怕俺就地做活吧?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8-8-25 15:37 发表

你好狠,明知道“接不归”了你还要“夹”一手,呵呵,怕俺就地做活吧?12d" />
呵呵,哪需要“夹”啊,你那里早是“后手死”状态了,还怕你就地做活啊!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8-25 11:10 发表

兮兮,实际上我还少说了,如果是暑假,也许八个小时更加符合实情。我暑假基本上不回家,都在学校里。在这个坛子上,也有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俺可不敢夸张,要穿帮的。
不过,俺只是运动狂,在任何领域都没有受过最起码的专业训练,水平和成绩是不敢说的。唯一还记得的一项成绩,是跳高一米五二,因为只是业余的跨越式,在班级里还算过得去。
老周:
每天八小时的运动量,是很难让人相信的。那时的大学虽然过了老三届,但学习氛围也是异常浓厚,图书馆抢位的传说大家都知道,除了睡觉吃喝拉撒上课之外的时间,你又是读书狂,那你每天八个小时运动的时间从何而来呢?难道你逃课去运动?
好像网球在你那时应该还是流行太早了点吧?
这个坛子上你大学同学,紫壶同学因其特殊利害关系,她来作证可信度不高,其他人呢,不妨说说。
一般而言,一项运动坚持三五个月应该就成绩显现了。要再提高上去会难度增大。以老周这样长时间8个小时的运动量,一方面可能是运动过量,还可能损害摧残身体;另一方面,你读的应该是专业体校(八成体校的运动时间也不如你)。
综上所述,俺以为6个钟头已经难以置信,八个钟头更是天方夜谭。
周老虎!哈哈。 鉴定完毕。

[ 本帖最后由 兮兮 于 2008-8-25 17:57 编辑 ]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兮兮假设我在撒谎,这就不好玩了。我没有权利告诉你,哪些网友是我的同学,我只是知道有,有些还是李X苗家族的常用ID,另外还有潜水的。
你把我套成一个既定概念了,实际上,大学二年级以后,我一学期去听的课,也未必超过20节。系公告栏里还曾贴出对我旷课行为的记过处分。中文系在课堂纪律的管理方面,一直是相当松懈的。
还有,那时的图书馆并没有出现哄抢位置的情况,座位还是很容易得到的。
至于打网球,至少在我们那一届,好多人都在玩了。只是条件简陋,球拍只有两种,分别叫先锋牌和航空牌,后者稍好。至于网球,都是买的处理品,记得是7毛钱一个,也算不菲的消费了。听说,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还造不出一块合格的网球拍,球拍上的线是用日本产的钓鱼线替代的。
当时运动狂多着呢,我好几个同学都是这样,否则,谁陪我玩呀。
八小时我是特指暑假期间。
难怪是逃课,那当然时间足够了,这和有人说我一天睡16个钟头也不吓人一样。
老兄一学期听课不超过20节,乖乖,一般好像一周就差不多有20节课~~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每学期上二十节课,每天运动六小时还是很可信的。开始我也不信的
老周比我还牛。我那时每周大概上2节课,那多半是由于任课教师是我的哥们,我要到场给他们面子~~
晕死,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原来完全不是想象的苦读型哇。
如此说来,关于大学俺最后悔的是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听课了,相当部分确实是垃圾。
不过,好像俺绝对不可能逃那么多课的,管得哪有你们轻松!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那时正好有个民选的系主任要搞改革接见我,问有什么要求,我要求免修一大堆课目,直接参加考试。他答应了二,三门课,还找了一个党员学生来陪免修,免得别人说我特殊化。既然系领导都开了绿灯,大家就都睁一眼闭一眼了~~
跑題黨很猖獗,經過再次鑑定,認爲這是嚴重的被奧運搞孕發暈事件。送幾碗 ,多吃點,補補。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8-8-25 15:37 发表

你好狠,明知道“接不归”了你还要“夹”一手,呵呵,怕俺就地做活吧?12d" />
白天看丰田杯转播,韩国最强初段韩尚勋面对刘星时,竟然被刘星玩了一把“接不归”,半条大龙被截杀。
高手犯业余错误,真是逗乐。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8-8-25 13:31 发表
偶是那种爆发力强,耐力不够的人。呵呵。
我看你那么苗条摇曳,不象有爆发力的人啊?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晕死了~~

进来了好几圈,被诸位高手吓得不敢出声 我实在不好意思说了,我最擅长,擅长,。。。。走路,如果这也算的话。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原帖由 人约黄昏后 于 2008-8-25 22:06 发表
进来了好几圈,被诸位高手吓得不敢出声 我实在不好意思说了,我最擅长,擅长,。。。。走路,如果这也算的话。
那本帖各楼排下来最厉害的就是你了,这回奥运有个50公里走路冠军,人们都当是英雄看滴。
找个没人说的项目,滑冰算不?
对偶来说,一向不喜欢体育运动,大学里遇到滑冰课,终于有了喜欢的项目。
可惜都是N年前的事了,到南方后再也没滑过,只是,偶尔会忆起幽幽月光下的翩然。
前两年冬天在沈阳专门去了滑冰场,发现,已经脚生得很了。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8-8-25 19:26 发表
那时正好有个民选的系主任要搞改革接见我,问有什么要求,我要求免修一大堆课目,直接参加考试。他答应了二,三门课,还找了一个党员学生来陪免修,免得别人说我特殊化。既然系领导都开了绿灯,大家就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为哈选了你来实验呢?多项选择题;
1、当年的施国英青春逼人,一出现就足以让整个教室骚乱?
2、当年的施国英体弱多病,为了防止上课太累学校责任太重~·?
3、施国英是高干子女,可以不学习也拿学分;
4、当年的施国英冰雪聪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目过成诵,老师害怕这样的学生上一节课后反而成了老师;
5、当年的施国英是少年班进来的,虽然成绩骄人但毕竟年纪太幼,老师不能苛刻对待;
6、当年的施国英和老师关系好,反正不上课考题也知道;
7、当年的施国英就提出世界主义观点,要求按照西方教育方式来对待她····

[ 本帖最后由 周熙 于 2008-8-26 00:04 编辑 ]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原帖由 周熙 于 2008-8-26 00:01 发表


为哈选了你来实验呢?多项选择题;
1、当年的施国英青春逼人,一出现就足以让整个教室骚乱?
2、当年的施国英体弱多病,为了防止上课太累学校责任太重~·?
3、施国英是高干子女,可以不学习也拿学分;
4、当年的施国英冰雪聪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目过成诵,老师害怕这样的学生上一节课后反而成了老师;
5、当年的施国英是少年班进来的,虽然成绩骄人但毕竟年纪太幼,老师不能苛刻对待;
6、当年的施国英和老师关系好,反正不上课考题也知道;
7、当年的施国英就提出世界主义观点,要求按照西方教育方式来对待她····
不是选我做实验,而是我自己强烈要求。
我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深恶痛觉,上大学拿个文凭是我对这个社会的一种理性的妥协。我常说我的教育是自己完成的。18岁以前,我已经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名著基本读遍。从小学3年级开始,我每天在图书馆的时间起码5小时。在课堂上,我也基本在看课外书。
大一时,写作老师对我的作文不予评分,理由是我不可能写出这种水平的文章,怀疑抄袭外面发表的文章。后来他自己在报上看到我头版头条的文字,没话说了。我刚进校写的6千字的文学评论,绝对已经达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准。事实摆在那里。
我终身感激那位系主任,他们全家至今还是我的好友,因为他的一个决定让我大学四年过得很逍遥。
最好玩的是,很多老师都是在考试那一天才见到我本人,都会说一句,哦,你就是施国英。我偶尔出现在课堂上时,同学们也会露出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表情。
补充一句,每次考试前夕,我会问同学借来课堂笔记,背一通。混个及格是没有问题的。
原帖由 九船城 于 2008-8-25 13:31 发表
钱宇平那次好像是用脑过度,从那以后,在媒体上就没什么钱宇平的消息了。
好多次看到钱宇平即将复出的消息,最后都没了下文。
泽雄兄也有在网上观看围棋赛事的雅好,实战水平如何?
看来,这里爱好棋牌的朋友不少,有必要在论坛上增设一棋牌专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