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彼亦一是非 于 2010-8-13 23:39 编辑

BTV就是助纣为虐无耻之尤,我们同行没一个同情他们的,今天书展上碰到几个,还在大骂呢。

郑渊洁在书展签售的时候,还冷嘲热讽地说:“最近出了个事,好像是北京的,一个武警,不,前武警复员去个什么地方,被打了。我不是说你们媒体报道这事不对,而是这样报道有误导作用,让人觉得:哎呀,我们的武警怎么这么不经打丫?遇到恐怖分子,谁来保护咱们丫?”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另外,真理部已发通知,郭一个字都不许提,连“反三俗”都不许提,总之,让他消失最好。BTV滥用媒体权利,造成这个结果,它怎么不出来道歉一下!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有同感!仔细看过周记者提供的被打的录像,为什么被打的镜头除了有配音就是镜头剧烈得晃动?既然是有意拍摄为什么不放出清晰地图像来?我本人对郭并无好感,但看到这个所谓的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表现,我无语!如 ...
小妖怪 发表于 2010-8-13 23:23
镜头晃得厉害,是因为搞偷拍。

根据前后两段录像(即打人事件的录像和记者招待会的录像),那位“记者”应该被取消采访资格了。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原创]《郭德纲道歉书》是我写的,以及为什么要写
下岗女工1
于 2010-8-14 8:50:5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1、声明与道歉:

不错,《郭德纲关于打人事件致社会各界的道歉书》是我写的。该贴首发于搜狐杂谈,这是原帖网址:
http://club.cul.sohu.com/r-wordplay-1334526-0-131-900.html

各位可以搜一搜,不会有比这一贴更早发表的了。不过要快,因为随时可能被删。

这种行为,说是冒名当然也可以,但更准确地说法叫“假托”,在文学史上并不罕见,如中国有《五经》中的古文《尚书》,西方有奥维德假托萨福之名写给美男子法恩的情诗。该贴以“下岗女工”ID首发,标明“原创”,这种在内容中假托某人名义的帖子,在网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只是这篇帖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更多的人看到了。由本人发在同一论坛中的另一内容相关的帖子《郭德纲就排比问题致某TV的学术探讨信》就至今寂寞,安然无恙。

综上所述,本人对“假托”一事并无歉疚;如果哪位想就此事本身挑毛病,那恐怕就用得上一句近日的流行语了:“此事古难全”。

我之所以现在出来自白,是因为刚刚在一个不太醒目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报道:郭德纲经纪人王海称,这篇道歉书是想挑起对郭德纲的更多的不满。这一误会让我心惊,但同时也使我理解。另外,还有朋友告诉我,在网上出现了关于该贴作者的诸多猜想,易中天、韩寒、李承鹏等先生都在被怀疑之列。因此我郑重声明:该文为本人所撰,本人文责自负,若有因该文而生的不满请勿针对郭德纲先生或其他任何人。若该文给郭德纲先生或其他任何人带来了麻烦,那非笔者本意。并致诚挚歉意。

2、本人与郭德纲的关系以及对该事件本身的真实看法:

本人与郭德纲素无关系,无非作为一名观众觉得他相声说得不错而已,绝非“钢丝”一类。对郭德纲除了相声以外的影视作品,本人评价甚低。坊间关于郭德纲及德云社的种种问题的传说,我认为都有可能是真的。甚至当打人事件刚曝出时,我还曾习惯性地、不自觉地对比我混得好的他人的不幸幸灾乐祸:嘿嘿,狂吧,出事儿了吧……
至于对此事的看法,在《道歉书》里表明的观点都是本人的真实观点:郭德纲遭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公平的待遇。但这一点其实并不重要。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多了,郭德纲至少还有别墅住,要拆也不过拆几个桩子,估计拆桩子时也不会“不慎”把他房子一块拆了,更不会用推土机推土把他活埋了,他自焚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自焚了估计也不会没人救;他们家也不过被偷拍了而已,还没有被飞虎队破门而入,家里也没有人因为看黄碟而被“带走”,更没有小孩子被控卖淫。总之,郭德纲的“幸福感”有望进入区域500强,其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完全没到我觉得有必要为他打抱不平的程度。我一直这样认为,直到某TV昂扬地出场。

3、关于某TV出现的意义:

某TV发话了,深邃的眼神,深沉的面容,深刻的语调——每当该TV像这样“三深”,每当该TV像这样“排比”,我耳边总会响起一声巨锣:运动啦!

运动也没什么。打黑不是成为运动了吗?我们“情绪稳定”,因为没混到个厅级处级,根本就涉不了黑。扫黄也成为运动了,我们仍然情绪稳定,因为没当上富人贵人,也根本涉不了黄——至少涉不了“天上人间”级的黄。但当反俗大有运动之势时,我们的情绪,明天你是否依然稳定?

反俗其实也没什么。我们住着全世界最贵的房子,开着全世界最贵的汽车,烧着全世界最贵的汽油,走在全世界最贵的公路上,上全世界最贵的公立学校,进全世界最贵的公立医院;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能不高雅吗?世界企业500强里中国企业有不少,而我估计世界高雅13亿强里全是中国人。
我们已经在不同城市里为“创建文明城市”而拆了店招、取了防盗窗、不敢晾衣服、不能摆烟摊、家里停着电欣赏“光彩工程”、堵在路边感受“道路翻新”,如果联合国也有“文明办”的话,我们还可以为了“创建文明国家”而再经历一次。

在文明而高雅的国度,虽然有人可能因为没有携带暂住证而被打死,但也有人可能在司法机关已经惩办了杀害他的凶手后复活;虽然有人可能因为吃到地沟油而肠胃不适,但也有人可能因为吃了奶粉而治好尿频;虽然有人可能因为打疫苗而残疾,但也有人可能因为喝牛奶而丰胸——在这封自白书里,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使用排比句,这都要归功于某TV。

4、关于某TV和“三俗”的关系:

我说过,我们并不“反反三俗”。我们这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第一句会写的汉字是“毛主席万岁”,第一句会说的英文是“Long live Chairman Mao”;我们为毛主席的孙子成为年轻的共和国少将而高兴,并祝福有更多的孙子能够这样迅速成长;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为祖国近30年以来的强盛而欢欣,为每一次“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而忧虑;我们关注南海局势,反对藏独、疆独和台独。我们讨厌“拜金女”,不看超女快男,厌恶芙蓉凤姐。这样的我们,怎么会因为反俗而情绪不稳定呢?

让我们情绪不稳定的,其实是某TV。知道您当惯了全国人民的教师爷,但那时候我们不是还没长大吗?现在不是多少成熟点了吗?谁俗谁不俗,您能不能让我们开动那不幸长在我们自个儿脖子上的脑袋自己想想?就这么突然地摆出“三深”的体态来告诉我们谁就三俗了,您是不是过猛了点儿?

什么叫庸俗?您享受着部级待遇,拿着事业编制,花着纳税人的钱,宣传一下民族企业还要收大把的广告费,这钱都哪去了?您整天“同一只X”,走进这儿走进那儿,收钱没有?宣传一下祖国风貌还要钱吗?您年年“春X”,收了多少钱?让养活你们的人民过年时乐一乐,难道不是你们的职责?花着人民的钱为人民服务还尽惦记着收人民的钱,您庸俗不庸俗?

反观郭德纲,他也收钱了,可收的是观众自己愿掏的票钱;他也花钱买别墅了,但他花的不是税钱,不会给税务局的同志带来任何风险。郭德纲可能庸俗,但某TV,你有资格说人家庸俗吗?

什么叫低俗?打开在中国不得人心的谷歌,查查某TV:火灾事故、官员受贿、导演入狱、家属砸场、异性按摩、强奸、性虐待、宫外孕,这让人“心神不宁”的一切,要不说是“TV那些事儿”,谁都会以为是“KTV那些事儿”。很黄很暴力,太黑太深沉,如果要为这副对子加个横批,那肯定是:不是AV胜似AV。

也许您会说,那都是下属的事儿,跟TV无关。可打人的是郭德纲的徒弟,您怎么就觉得跟郭德纲有关了?也许您会说,您批评的是郭德纲的态度。可郭德纲至少拿出了自己的态度,您出了那么多事儿,您的态度在哪呢?怎么轮到别人出事这态度就这么鲜明了呢?就您这样的,您有资格批评人家低俗吗?

什么叫媚俗?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某TV还为这一概念添了一个新的注解:自己俗了,却生能摆出一副

“三深”的媚态——就这样妩媚的俗。

庸俗、低俗、媚俗,某TV您缺了哪一条?就您这样的还摇旗呐喊,您不是逼着人替郭德纲抱不平吗?

5、对反三俗的进一步领会:

总 、书、 记 说:“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响应总、书、记号召,身为“网民朋友”,我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就是:反三俗应该先从哪反起?像某TV这样大大小小的TV们或者V们,他们有资格带领我们反三俗吗?

   总、理、说:“我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指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
    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这就是我讲的尊严的含义。”

响应总、理、号召,我作为“个人”,行使“宪法赋予我的权利”,使我的“聪明才智”“迸发”如下:雨果在《悲惨世界》序言里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饥饿使男子犯罪,贫穷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与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我反用这个句式:如果有一天,网贴不再被删除,网页不再被屏蔽,网名不再被跟踪,那就说明反三俗的行动取得了真正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在向真正的高雅和和谐迈进。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124# 老木匠
厉害呀。
原来道歉书是下岗女工1,写得真好,可也没见郭德纲吱一声,晕~~~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这个算不算一种表态

“我之所以现在出来自白,是因为刚刚在一个不太醒目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报道:郭德纲经纪人王海称,这篇道歉书是想挑起对郭德纲的更多的不满。这一误会让我心惊,但同时也使我理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玻璃球 于 2010-8-14 13:32 编辑

北京台怎么安排这个没有记者证的记者?
强人啊,郭德纲不是自己写的也不澄清一下,不厚道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本帖最后由 玻璃球 于 2010-8-14 12:23 编辑

他不写估计是不想闹大,就一个说相声的,过过嘴瘾。
为什么要澄清?丫这几天至少有一段时间肯定有过恨不得真是他写的念头!
今天,我就是高瑜
131# 自觉的梦游人
精辟,但做人,要厚道,哈哈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不好意思,转了篇伪作,道歉道歉!

转的时候。领导就指出不真,我觉得除了“我要不认下来,还不得连累小沈阳、周立波他们一帮俗界弟兄啊?”这句有点问题,其他就是郭的口气,也许是希望有这么篇东西出出气吧,现在再看,是越看越不象了,不过谁知道呢,如今自己的作品编啊编啊,写上别人的名字,别人的作品抄啊抄啊,写上自己的名字,要与时俱进,难哪!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主帖写得有意思啊,管它伪作与否,比起近日来的厚黑吐沫狂飞、反美雨点乱洒,HH十万个为什么,不知有趣多少呢~~~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郭德纲相声:我要反三俗

声明:此相声也可能是杜撰的,不敢保证其真实性。

                  郭:谢谢!不错,刚才两个姑娘
                  于:什么眼神儿啊您这个?
                  郭:女演员表演的相声,换上一个小小子儿来。
                  于:您眼里没谁了吧?
                  郭:好,这个形式是相声,好好干,这是一门艺术。
                  于:那不错。
                  郭: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于:祛暑啊是怎么着?不是药材我们这玩意儿。
                  郭:怎么说?
                  于:弘扬正气。
                  郭:弘扬正气,这是个传统的艺术形式。
                  于:是传统的。
                  郭:四门功课。
                  于:说学逗唱。
                  郭:打周朝列国就有你们这一行,
                  于:很清楚。
                  郭:孔夫子无食困陈蔡,找范丹老祖把粮帮。借你们吃,借你们穿,借来了米山和面山,直到今天没还完。
                  于:gua-der- gua-der- gua-der- gua。行了。
                  郭:好。
                  于:好您也别唱快板啊。
                  郭:好,我很欣赏你们,你们这个行子。
                  于:什么叫行子呀?
                  郭:好好干,为人民服务。
                  于:应该的。
                  郭:给大家带来笑声。
                  于:带来欢乐。
                  郭:对,有发展。
                  于:谢谢您。
                  郭:一定要好好地干。为什么大伙儿喜欢相声呢?
                  于:为什么?
                  郭:相声是来自于人民中间。
                  于:来自于民间的。
                  郭:讴歌百姓。
                  于:是。
                  郭:我很希望你们能够群殴嘛!
                  于:对——打群架啊?
                  郭:不是,不要你一个人讴歌,你们一群说相声的一块儿讴嘛。
                  于:全讴歌,怎么那么别扭呢。
                  郭:不是,就是说我们喜欢你们。
                  于:喜欢就好啊。
                  郭:这是劳动的诗歌。
                  于:我们这又成诗歌了。
                  郭:我也有时写一点点诗歌。
                  于:您还搞创作吗?
                  郭:我喜欢做一些个小的诗。
                  于:有作品吗?
                  郭:不是很成熟。
                  于:您可以念一念。
                  郭:大家指正一下啊。
                  于:欣赏一下。
                  郭:宣武区的天是晴朗的天,通州区的人民好喜欢。眼望丰台高声喊:我爱你,海淀!
                  于:诗写得平常。
                  郭:这个诗歌,虽说不是很大,但它的意义深远。它体现了北京人民的亲密合作。
                  于:没瞧出来。
                  郭:区县之间的团结。
                  于:没听出来。
                  郭:百姓们为了实现四化,为了让中非论坛顺利召开做贡献,它是反映这么一个意义。
                  于:哪儿有这层关系?
                  郭:我说有就有。我认为它是它就是。
                  于:是是是,那就这么回事儿吧。
                  郭:记住了,做个演员要为人民服务。
                  于:这我们知道。
                  郭:要高雅!
                  于:高雅?
                  郭:一定要高雅,有品位,上“凳”次。
                  于:您再摔下来!上档次。
                  郭:上当不可以。
                  于:上当就一次,您这文化太差了。
                  郭:上一个“凳”次。
                  于:“凳”次“凳”次就“凳”次吧。
                  郭:碎嘴子啊你是?记住了,说相声是干什么用的呢?
                  于:您说。
                  郭:是教育人的。(观众喊“噫”)喊你的名字吗?
                  于:这是叫您别往下说了。
                  郭:我是这么认为的,相声就是教育人的。
                  于:是吗?
                  郭:你不是一个演员!你是一个,一个教师,你是一只教授。
                  于:我是一只教授?
                  郭:一直是教授嘛。你的工作就是教育人,你一定要注意节目的品位,你今天这个作品教育人们学会什么了?这是你的工作。你不要考虑他乐不乐。
                  于:啊?
                  郭:他活该,爱乐不乐。你的工作就是教育人,哪怕他不乐。
                  于:啊!
                  郭:损失十几亿的观众算什么?你的位置站得很稳牢。
                  于:我站在哪儿我都不知道了。
                  郭:一定要高雅!知道什么是高雅吗?
                  于:您说。
                  郭:和人民作对。
                  于:这谁放进来的,都吃多了啊。
                  郭:他爱听不听,不听就不听!活该,死去。
                  于:这您也跟着一块儿喊呐?不是那活儿了知道吗?
                  郭:记住了,你是一个教师,而且在台上你一定要反三俗!
                  于:三俗?
                  郭: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于:这么三俗。
                  郭:绝对要反三俗!把它记在心里面。
                  于:好好好。
                  郭:谦虚使人进步。屎人都能进步!
                  于:您说这太脏了,您这本身就叫三俗。
                  郭:我弄死你信吗?没挨过流氓打是吗?大花盆儿砸脑袋上哗哗流血,打得你眼珠子缝针,比杨乃武都冤。
                  于:啊?
                  郭:我让你看看我这纹身。
                  于:你光膀子干吗?我不瞧这个。
                  郭:敢说我三俗?三俗是我用来侮辱人的手段。说我不行知道吗?
                  于:说您不行?
                  郭:讨厌知道吗?我每天工作很忙,我再和你这无聊的人打交道,我怎么为人民服务?我怎么反三俗?
                  于:您是哪个单位的?
                  郭:管得着吗?
                  于:问你干什么工作的?
                  郭:呸——
                  于:你疯子啊?怎么意思?
                  郭:才看出来你,他们早看出来了。我常常在想
                  于:想什么啊?
                  郭:人呐,为什么这么不自重。我在单位里我也很着急,很多人不务正业。很多有偏差的事情需要我去纠正,但是我操心不过来呀。
                  于:什么事啊?
                  郭:单位……拿个电话,拿个手机在那儿说话。
                  于:对呀。
                  郭:你有点正事儿没有?手机……手机是用来干嘛的?
                  于:干吗的?
                  郭:为什么要发明手机?
                  于:为什么?
                  郭:发明手机的目的是让你们怎么用它实现四化!
                  于:用手机实现四化呀?
                  郭:不是让你聊天的。
                  于:甭走大字眼了。
                  郭:太三俗了,讨厌。我就不是科学家就算了。我要是科学家,我研究一种新的手机,我就让你们聊不了天。
                  于:什么样啊?
                  郭:手机第一要大,这么大个儿,像月饼盒子是的。兜里搁不开。第二有线连着,搁桌子上动不了。这研究出来社会又进步了。
                  于:啊?那社会就回去了知道吗?您这不就是有线电话吗?
                  郭:你怎么跟我对着干呢?
                  于:不是我对着,您说这不像话都。
                  郭:简直就是一个很三俗的人。
                  于:怎么三俗了这?
                  郭:太三俗了。错了不是,你这样做是错误的。
                  于:我不对啊?
                  郭:提升品位,要高雅。记住了,天网恢恢,肥而不腻。
                  于:你这什么啊?
                  郭:对演员来说应该要自重啊,我就知道有个演员一点儿都不自重。
                  于:是吗?
                  郭:到最后终于吊儿郎当入狱。
                  于:不对啊,锒铛入狱。
                  郭:这个演员叫吊儿。
                  于:演员名字也俗。
                  郭:我常常在想,走在街上,迎面来的人都让我觉着睁不开眼。
                  于:怎么看不惯呢?
                  郭:有的人穿着背心短裤就上街,是人吗?还有的人穿着睡衣睡裤就出来,不自重啊。还有到游泳池你看看,还都穿个游泳衣,要脸吗?
                  于:废话,你穿着棉袄游泳去啊?
                  郭:露着胳膊露着大腿,太三俗了。现在泳衣做得也不好吗。
                  于:怎么了?
                  郭:过去的泳衣很端庄多好啊。
                  于:是。
                  郭:过去那个泳衣,扒开泳衣才能看见屁股;现在这个扒开屁股才能看见泳衣。太三俗了。
                  于:也没有像您这样的满街上看屁股的。
                  郭:穿成那样你怎么出来?你又不是毛片儿演员?你又不是那些黄色录像带的主演?你又不是李丽珍、舒淇、饭岛爱、高树玛丽亚……
                  于:三俗不三俗我不知道,反正这片子你可没少看。
                  郭:太三俗了。
                  于:你就够俗的了。
                  郭:我是批判性的看。
                  于:这片子还能批判性的看。
                  郭:我要看她们堕落到什么程度,我熬点儿夜儿算什么,我反三俗了我!
                  于:就干这个。
                  郭:有时候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你还考虑着如何杜绝手机聊天,有些时候手机还接到一些无聊的短信,黄色短信,太无聊了,有一个是这么说的:
                  于:干嘛一提这个您上弦了怎么着。
                  郭:很三俗嘛。
                  于:没忘,又想起来了。
                  郭:你那个手机接到过吗?
                  于:谁也保不齐接到过。
                  郭:看了吗?
                  于:发过来怎么也得看。
                  郭:给我讲两条。
                  于:我不传播这个知道吗。
                  郭:太三俗了。你竟然看,是人吗你?你堕落了,你堕落了你现在记住了,你需要有人带领你走出泥潭。你进一步就是立即枪毙,回头一步就是保外就医。
                  于:啊,我还好得了好不了了?不是,您收到过没有?
                  郭:那还少得了吗?一些个无聊的人发给我的。
                  于:那么你看不看呢?
                  郭:当然啦。
                  于:当然什么意思?
                  郭:我要看它无聊到什么地步。
                  于:您也看。
                  郭:多新鲜呐,这多么的讨厌,我要批判它。
                  于:也是批判。
                  郭:我是为了反三俗嘛。这儿坐着呢,手机来短信了:很想和你花前月下一起散步。我这个火儿腾腾的就上来了。
                  于:没准儿是你爱人。
                  郭:呸~~~我媳妇儿不认字儿。
                  于:那就是情人。
                  郭:我弄死你啊。
                  于:怎么了,怎么了?
                  郭:我是一个玉洁冰清的人。贞烈贤良就是我的代名词。我走到哪儿贞节牌坊就跟到哪儿,我绝不做外活儿知道吗?
                  于:什么玩意儿。
                  郭:我儿子都上初一了我能那样做吗我?恨得我没法儿没法儿的。
                  于:是吗。
                  郭:想和我花前月下一起散步,太色情了。
                  于:您要不琢磨就没什么色情的。
                  郭:越琢磨越色情。
                  于:都是你琢磨出来的。
                  郭:散步之后就是吃饭,吃完饭就是回家睡觉,太三俗了!我不能饶了她。
                  于:对。
                  郭:(发短信状)你是谁?
                  于:您还问什么?
                  郭:我得知道她是谁我好教育她呀。
                  于:用得着你教育嘛?
                  郭:我这是苦口“破”心。
                  于:太破了。
                  郭:单位工作也很多,我还忙活这个事儿?我得问清楚是谁?
                  于:啊。
                  郭:王秘书过来,我得批评你。我说过是一次了吗?装订文件绝对不能超过十页!你看这二十多篇儿了,下次局长再撕不动我就抽你。
                  于:局长撕文件啊?
                  郭:这是谁呢?
                  于:还琢磨呢。
                  郭:有时候人一忙起来就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到这会儿我掏出钱包来,掏出我太太的照片。回想那些草长莺飞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我就自己劝自己:整个天下还有比她难对付的事儿吗?
                  于:您就这么鞭策自己啊?
                  郭:赵秘书,我得表扬你,真好,悟性也好,聪明。给你舅舅露脸。
                  于:舅舅?
                  郭:我们局长。你看你打的字,才错了七个。现在看第二行。
                  于:一行就错七个呀。
                  郭:该鼓励,年轻人要鼓励嘛。
                  于:这是鼓励的事儿吗?
                  郭:闭嘴,你很三俗啊。
                  于:我说什么了?
                  郭:我在想到底是谁给我发的短信呢?
                  于:还是这事儿。
                  郭:我一定要教育她,我要批评她,让她走上光明的大道。我不像好多人,一天到晚的,沉浸在黄色的短信当中。一天到晚不务正业,他连街坊都不认识他还考虑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
                  于:你现在就跟外星人差不多。
                  郭:讨厌,你怎么这样呢?我一直在考虑,到底是谁呢?
                  于:你有点儿别的事儿没有啊?
                  郭:你怎么回事儿?
                  于:废话,你考虑这个干嘛。
                  郭: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是一个纯洁的人,我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你这样想法很肮脏。深夜无人的时候你左手一瓶酒,右手一只鸡,嘴里叼根烟。咋儿喽一口酒,啪啦两口菜,扑扑两口烟。扪心自问你不亏心吗?
                  于:亏心我没觉得,这三样反正够我忙活的。
                  郭:这个人到底长什么样呢?好看不了。
                  于:怎么呢?
                  郭:漂亮不了。
                  于:为什么呢?
                  郭:只有那些为人民服务的人长得才漂亮。
                  于:是啊?
                  郭:只有那些反三俗的人才是浓眉大眼的。这个人肯定很肮脏。这个女的好看不了。脸像苹果,眼睛像葡萄,鼻子像洋桃,嘴像樱桃。
                  于:长一个果盘的脑袋。
                  郭:没这样的啊。
                  于:废话,那不全是水果吗?
                  郭:接下来的这一个礼拜我们每天在短信的谩骂声中度过。
                  于:你还骂人。
                  郭:我严厉的批评她,诅咒她。终于她回了一条:谢谢你的提醒,果然降温了。我穿的不少挺暖和你放心吧。我才不信你这个呢。
                  于:您这是谩骂吗?
                  郭:我就要教育她,我让她走上人间正道。
                  于:就告诉人家要降温。
                  郭:我要反三俗嘛。
                  于:什么反三俗。
                  郭:接下来又一个月她没信儿了。
                  于:断联系了。
                  郭:哎呀,她改邪归正了?那我怎么办呢?我怎么能够教育人呢?
                  于:好了还教育什么呀。
                  郭:那不行,她们都好了我怎么办?我怎么能批评她们呢?我一定要批评人我要教育人嘛,我一定要教育人嘛。哎呀,天天我在考虑,为什么不来短信呢?心里面百爪挠心。站在街上抬眼望去天地间一片茫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老天啊,我该何去何从?我怎么办呢?
                  于:你呀,死去吧你。什么呀,就这短信就成这样了。
                  郭:我得教育人呐我,我得反三俗啊我。
                  于:疯了你。
                  郭:终于来短信了:对不起我出国了,好久没有回来,我用我的全部积蓄给你买了块手表。
                  于:礼物。
                  郭:是啊?
                  于:你还知道好歹啊?
                  郭:我用你给我买表?全部积蓄?表不错啊。黄金的壳儿白金的链儿顶上一圈儿钻石,左边蓝宝石右边猫眼,一圈儿奶油正当间儿是个樱桃。
                  于:蛋糕啊是怎么着?
                  郭:我喜欢吃蛋糕。
                  于:为什么?
                  郭:我要借吃蛋糕的机会批评教育她。
                  于:没听说过都。
                  郭:给我发了一个短信:明天下午两点,我在天桥等你。你听听她选择这个地方。
                  于:怎么了?
                  郭:天桥。那是个小市民去的地方,低级下流庸俗无聊。可见她的品味,天桥就代表着下流。
                  于:是啊?
                  郭:我们是很高雅的,我要反三俗!(声嘶力竭)
                  于:别嚷了,至于不至于啊?
                  郭:我很生气呀我,我很生气。我转天一定要批评她。顺便把那表拿过来。
                  于:主要是拿表去了。
                  郭:转过天来,跟家收拾好了换衣服,准备走。短信又来了:对不起我有点儿事儿,明天吧。太三俗了。我实在等不了了。那我也得去。
                  于:是。
                  郭:转过天吧,转天得上班,早晨起来上单位忙活完了,到中午归置好了奔天桥。刚出单位的门儿,短信又来了:
                  于:谁啊。
                  郭:同事发来的。
                  于:说什么?
                  郭:据可靠消息,今天下午领导要来视察,你有可能要提正处。
                  于:要升官儿。
                  郭:升官儿对我来说倒无所谓,关键的是能更好的能为人民服务,能够反三俗。我是去接待领导,还是去接待名表?
                  于:您呀,处长可就比副处强。
                  郭:是吗?
                  于:当然。
                  郭:好,那我去接待领导,我明天再去拿表。她昨天还涮了我一把呢,一对一次,我明天再去天桥。
                  于:嗯。
                  郭:下午陪着领导笑了一下午,一直到领导走我这脸都木了。活动一下,明天我要去拿表去。
                  于:还想着呢。
                  郭:明天我要到天桥去教育人了,我要到天桥去反三俗了,我要去天桥教育人。
                  于:嗯。
                  郭:很高兴,回家。
                  于:回家。
                  郭:到家门口,我儿子在门口等着我呢。孩子放学了:爸爸你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孩子上来一把搂住我了。
                  于:高兴。
                  郭:爸爸爸爸你太给我露脸了。
                  于:怎么露脸?
                  郭:我们学校里面搞测验,今天下午除了您所有的爸爸都上天桥了。
                  于:全去天桥了!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北京台怎么安排这个没有记者证的记者?
玻璃球 发表于 2010-8-14 12:13
又看见这张可耻的脸了。

现在想想,如果俺在现场,又凑巧参加了他的新闻表演发布会,估计会上去给这小子一记耳光,然后等警察来,他嚷嚷要求道歉的时候,当着众多人的面给他道个歉。

说不定还要悄声对他嘟囔一句:“下次俺如果再打你,还道歉。”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不好意思,转了篇伪作,道歉道歉!

转的时候。领导就指出不真,我觉得除了“我要不认下来,还不得连累小沈阳、周立波他们一帮俗界弟兄啊?”这句有点问题,其他就是郭的口气,也许是希望有这么篇东西出出气吧,现 ...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8-14 19:08
假作真时真亦假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虽是伪作,却货真价实,对得起郭德纲,实际上也给这家伙帮了大忙,谢谢转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时势造人,时世造人,其一。在时下的中国,这是其二。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