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仰望苍天“说”什么

仰望苍天“说”什么

闵良臣

  8年前,笔者写过一则超短搞笑文字,其中也提到“说什么,怎么说”。没想到,8年过去,又“说”回来了,只是这次“说”的就没上次那么“搞笑”了。

这年头,吃碗饭真难!或许正因我的这种“意识”太强烈了,才会在一则短文中这么说:“说出来别人都未必相信,特别是那些很会挣饭吃的人不信,闵某最痛恨的是人要吃饭。有些人常常在那儿发牢骚,说这不民主啊,那不自由啊。其实呢,啥都不怪,要怪,只怪你自己不该要吃饭。”

有人可能会说:失业的叫难,你有业的怎么也叫难?我说,那是你不懂“行情”,不懂“国情”,不懂……

话说笔者暂时姑算媒体中人,编着一个“说话”的版面。说来不信,一上了“岗”,不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是谨慎加小心,远离“禁语”,不谈“政治”,更不涉“雷区”。有人可能又要问了:那你版上“说”什么?回答:只说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又不大的事情——其余一概不谈。

我这样说可能你不信,会说那也不对呀,现在不是一再说要保证我们“说话”(书面语叫言论)自由吗,就是虽然有“对媒体报道突发事件进行处罚的规定”,毕竟也是“有条件”的,说“对媒体的处罚规定”也“只有在违反规定擅自发布不实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适用”啊。你“说”的只要不是“不实信息”,只要不是“虚假情况”,就完全可以说。而况有关部门弄这个规定,也不过“是因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危害大、影响面广,如果传递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或者发布虚假信息,就可能引起社会不必要的恐慌,甚至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咱们应该理解并支持。

这是当然。前几天在各大门户网站都看到了这条报道,醒目得很。不过,我告诉你,果真是这样,也还罢了。可谁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那边话音刚落,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这边就赶紧招集媒体领导开会,传达“精神”,说是他(指那位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说他的,你听你的——你地方媒体千万不要当真了!若再说白一点,那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的那些话不是说给咱们这些地方记者编辑听的,不是说给咱们的媒体听的,而是说给“人家”听的。至于各位,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大家还是按原来定下的框框杠杠执行好了:天不变,道亦不变。

坐在会议室,听着领导传达上面这些“精神”,一时愣在那里,呆若木鸡。待缓过神来,忍不住叫道:哇噻!我们的“领导方法”真让人叹为观止……

既是这样,那咱还是照着“老黄历”干吧。可谁知好像也不行。大约是“第三次就业大潮”来临的缘故、大约是分配严重不公的缘故、大约是贫富相差悬殊的缘故,还有这缘故那缘故,总是“有事”,因而,规定、禁令一条条地下,有的是文件,有的是口头。分配不公,不让说;贫富悬殊,不让说;公务员长工资,不让说;国资委,不让说;央企,不让说,甚至连垄断企业都最好不要说。因为你一说企业垄断,就不免要批评国资委要批评央企——而这些,你最好别批。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

好好好!不说。不批。一定。

可这也不让说,那也不让说,那咱还能说啥?

——你说咱还能说啥?

不对。大千世界,可“说”的多着哩。呵呵。

想想,也是。可说的,确实多。呵呵。可昨天又看到一些专家对咱编的这块版的“专家评报”。专家们先说这版上一篇篇评论如何如何切中时弊,如何如何有政治责任感,如何如何有群众意识。可正待我要手舞足蹈高兴一回,紧接着还是这个版还是那些专家,又说它“好中有忧”。“忧”什么呢?原来,忧在“程式化”,忧在“话题陈旧”。哈哈!真不愧是专家评报,算是评到了点子上,评得一针见血,评得让咱没话说。

不过,也容咱拉句客观:就当下这样一个现实,大领导二领导都一再要求版上只发“与百姓生活贴近”的话题。这样,久而久之,“与百姓生活贴近”的话题也就只好一说再说,今儿说明儿说后天还接着说。同一类话题,说多了,又怎么能不“程式化”,又怎么能不会感到话题陈旧?

最让人搞不懂的是,有些话题原本也属“与百姓生活贴近”的范畴,可一旦有人觉得不能“说”,马上就把它从与百姓生活贴近的话题中剔了出来。比如这分配严重不公,比如这贫富相差悬殊,比如这公务员长工资,比如这垄断企业,等等等等,你说哪个与百姓生活不贴近?可他说有问题就有问题;他说不能“说”,就不能“说”。

不说就不说。

只是我真担心有那么一天,如果“说”什么都是错,那咱也就只有彻底闭上嘴巴或是把良心掏出来喂狗,要不咱卷铺盖走人——回到家,或是找个无人处,或是干脆就跑到荒郊野外,仰望苍天,好好自言自语“说”一把——至于说什么,现在还没想好……

2006-7-15

8年前,笔者写过一则超短搞笑文字,其中也提到“说什么,怎么说”。

强烈要求楼主贴出那篇!

这篇也非常好。

附议楼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感谢二三四楼!几天没来,没想到遇着了几位知音。前一篇(因为超短,简直要称“则”了)用笔名发表在大约1999年第四或第五期《杂文界》(后来改为《杂文月刊》)。一共是两则。等我找到杂志后,一定录到这里,接受网友批判。另外,四楼怀疑这个帖贴错位置,我完全能理解。不过,我是这样想的,这则东西或也可以算是“休闲”时的“聊天”吧。
那就多多聊天吧,这几天热得头晕,偶仰望苍天时就想说:“热死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下面这则是去年12月下旬敲的,发表在今年第三期杂文月刊。但不知为何,编辑改动了其中有些字词,我不满意,这里原文贴出。

“活得更好!”

闵良臣

    圣诞节前两日收到一友人贺卡,待打开来看,像孙猴子翻筋斗似地在眼前蹦出四字:“活得更好!”为何会是这样几字祝福,原因是这位友人知我虽大半生坎坷,却依旧脾性不改,于是折腾来折腾去,给自己弄得很苦。

    其实哪个人不想“活得更好”呢?

    就人而言,如果不要思想不讲精神,只求物质只求形而下,那么,但能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甚至吹牛拍马,卑躬屈膝,丢失良知,人性丧尽,是不难获得的。

    然而,我却做不到。

    曾在给友人桑榆兄的电子邮件中说过,我一直想做一篇文章,题目就取《过几年有尊严的日子》。为什么只说“过几年”呢?因为人要吃饭,要吃饭,就要工作,而一有了工作,往往也就要或多或少地失去尊严,有时乃至于让你尊严尽失。

    说出来别人都未必相信,特别是那些很会挣饭吃的人不信,我最痛恨的是人要吃饭。有些人常常在那儿发牢骚,说这不民主啊,那不自由啊。其实呢,啥都不怪,要怪,只怪你自己不该要吃饭。若你无需吃饭就能活着,你至少就可以不工作,而一个人无须工作后,可以少付很多尊严;更不说有的人就因为要吃饭,最后弄得反而没饭吃。

    说到这里,又想起在我文章中已经举过的一个例子。印象中多年前在《文学自由谈》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说是中国几十年前打了几十万“右派”,除了那些在校大学生,都是端着“政府饭碗”的人。当然,认起真来,那时的大学生,其实就是为政府培养“听话”的知识分子,一切也是由国家包着,而只要进了大学门,也就是国家干部(如今社会进步,改口为“政府公务员”)的“坯子”。因而说那时的大学生也是端着国家饭碗,是符合史实的。可据说江苏就有一位知识分子,解放后他因自谋生路而远离“组织”,也就逃过了那一劫。

    原本就是个“异己”,就不在“组织”,不端你的“碗”,不吃你的“饭”,你打他个什么“右派”?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能服人的话,就让我再举一个。话说后来,我又胡诌炮制了一篇文字,名曰《试解一个奇特的现象》(2005年第4期《随笔》),说我们有些知识分子在新社会之所以显得那样没骨气,其缘故不是别的,而是这些人害怕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你想啊,过去支持啊拥护啊,后来你又反过来说你支持的拥护的不好,这不成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那个自打耳光的“栾平”了吗?文章发表后,有人虽也认为我所言不无道理,但也有不同看法,这就是那些知识分子之所以不像旧时那样有骨气,主要是因为这些人一有骨气就没了“饭碗”。真是天大地大,都没有吃饭的事情大。这一点,好像毛泽东早年就意识到了,说“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你有骨气,就不能在“组织”,而不在组织,往往也就难有“饭碗”。有的知识分子拖家带口,可以说,如果因一人有骨气丢了工作,全家都会跟着饿肚子。你看那个早年是“新月”后来是民盟的罗隆基,为何“死不改悔”,就因为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不然,说不定他不乖也得乖。

    这样说,有了一笔钱不用工作了,就会过上有尊严的日子吗?反正过去我是这么认定的。不过,有一天,在香港新闻界已成大名人的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中又读到这么几句:“有的时候,我也会非常的羡慕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工作不是为了生存,只是为了兴趣,那该有多好。”可又说,“但是我想大部分的人会和我一样,只是随着工作成绩的积累,可能单纯为了生存的因素在慢慢变小,而且当一个人有了很多钱的时候,他应该又会有别的欲望产生,又有了其他的压力”。

    如此说来,想过几年有尊严的日子也难,最多也只能像朋友在圣诞节到来时祝福我的这几个字所说:活得更好!

2005/12/23

附言:小文成篇后,投祝我“活得更好”的这位友人所编的杂志。友人收到电子邮件,又有几句回复,闵某觉得除了深刻之外,还像是给我这则短文又加了一个注脚,故容我录在下面:

有些话正是我也想说的。你看训兽了吗,虎狼之属都乖乖顺顺的,食物控制而已。咱们实际上也是被食物控制的,包括官大官小,无非食物的多少好坏不同罢了。目的呢,只有一个:让你听话。至于人的尊严什么的,那纯粹是奢谈,因为在你接受物诱的同时,就已把尊严上缴了。                           

                         2005年12月31日
嗯,在劳动力市场,尊严这个砝码几乎等于零,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对啥叫尊严,心里有些迷惑。刚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辞典》。尊严的解释有两个:一、尊贵庄严;二、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感觉不管是追求还是维持它,都不易呢。

还是“活得更好”,活得更轻松来得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