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大爷提着马桶坐公交 熏走一车乘客




原标题:成都“霸气”大爷提着马桶坐公交熏走一车乘客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钟帆 实习生王亚楠)今日傍晚,一辆从北门富森美家具城开往琉璃场的18路公交车上,发生了“奇葩”的一幕。因为搬家,一位大爷带着一个马桶从曹家巷公交站上了车,马桶的异味熏坏了一车乘客,纷纷在太升路的公交站下车。最终,无奈的公交车司机拗不过这位“霸气”的大爷,偌大的公交车载着大爷一人开走。

    公交车突然停在站台原来车上有只用过的马桶

    19时25分许,一辆18路公交车突然停靠在成都市太升路附近的公交站前,一车的乘客都纷纷下车。昏黄的霓虹等下,不少人驻足围观。

    “有个大爷把他的马桶带到了公交车上,味道好大哦。”刚下车的李女士说,原来这辆18路公交车行驶到曹家巷时,上来了一位身着白衬衣的白发老大爷,他身后带着一只白色的塑料口袋和一只蓝白格子的编织袋。一股臊臭的味道飘散到了整个车里,女人和孩子们纷纷捂住了嘴。寻找味道源头,原来是大爷的编织袋里发出的味道。“装的啥子哦?”一位乘客问道。

    经不住大家的一再追问,大爷终于开口承认原来蓝白色的编织袋里装着一只马桶,并且马桶散发的气味,明明有用过的痕迹。开车的司机黄师傅也仍不住对大爷说:“公交车规定不能携带有异味的物品上车,我送你一站,你还是下车嘛。”大爷不住地向黄师傅道谢。

    嫌搬家公司太贵大爷把马桶带上公交

    当公交车行驶到太升路附近的公交站时,黄师傅终于“鼓起勇气”叫大爷下车。“我不是跟你说了谢谢了的嘛,你还喊我下车。”大爷说什么也不肯下车,被逼无奈,黄师傅拨打了报警电话。

    附近的警察闻讯赶到了现场,乘客们下车,“霸气”的大爷依旧稳坐位置不动。通过一番询问,原来这位大爷是在搬家,“我没钱请搬家公司,只能自己一点一点的搬。”大爷对着大家比出了钱的手势。




    记者通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位大爷是要从曹家巷搬家到成仁公交站,而这几天恰好家人不在家。大爷认为请搬家公司太贵,还不如自己一趟一趟的搬家。但周围的群众对大爷的这种做法看法各不相同,有些乘客说:“这么大的味道,搬上来做啥子。”另一些乘客则认为如果大爷将马桶密封好了,也还是可以搬上车的。

    僵持了20分钟左右,大爷仍然稳坐如泰山,警察也拿他没办法。记者想拍下照片,大爷遂躲到了一个角落里。迫于无奈,公交车司黄师傅“妥协”了,对着大爷说:“我今天给你开专车,专门送你一个人。”

    于是偌大的公交车,载着大爷一人驶向成仁公交站,夜色中,大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OliverZhang 于 2013/10/27 4:11:2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新快报10月27日头版

    经警方初步查明,本报记者陈永洲受人指使收人钱财发表大量失实报道,严重违反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新闻真实性原则,报社对稿件的审核把关不严。事发后报纸采取的不当做法,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教训深刻。我们将以此为戒,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加强采编人员和出版流程管理,严格要求采编人员在工作中尊重事实,遵守法律,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特此向社会各界致以深深的歉意。  

    新快报社


62# 邱晓云 正宗的川味哈!


s_cloud 于 2013-10-29 13:03:5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国内“最美”奇葩建筑对比迪拜艺术建筑。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没有最土,只有更土。


《人民日报》社新址:这个是什么?哥也不知道…迪拜标志性七星级帆船酒店。


          众所周知的央视大裤。。。                           迪拜塔,818米。


上海厨房三件套:开瓶器,注射器和打蛋器。    迪拜让一座摩天大楼在空中旋转“跳舞”


    迪拜Anara大楼                       沈阳方圆大厦:人傻钱多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河北天子大酒店                    迪拜的钻戒旅馆。


      合肥炸薯条美术馆                                        迪拜艺术金字塔


    五粮液大厦:不要贪杯哦~                       迪拜漫步”计划


放屁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放屁,但是在电梯等狭窄空间下就显得尤为尴尬。

    为此Shreddies内裤有望改善这个问题,能够让你安心的放屁。

    根据官方描述称这款内裤采用了极其柔软并且超薄的Zorflex材料制成,

    能够完全消除平均屁臭强度的200倍,

    这就意味着在憋不住的情况下能够自由放屁,而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牛B、装B、傻B的区别】一、牛B的永远是少数,装B的普遍存在,傻B则满山遍野到处是。 二、牛B的不在乎开车还是走路,装B的出门必开豪车,傻B的开二手套牌。 三、牛B需要相处一段时间才会觉得牛B,装B一开始觉得牛B,时间长了才知是装B,傻B的一见面就感觉很傻B.




安徽宁国民政局空降四大罗刹到敬老院视察,吓缩了某老太,酱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3-10-30 10:07 编辑
    【牛B、装B、傻B的区别】一、牛B的永远是少数,装B的普遍存在,傻B则满山遍野到处是。 二、牛B的不在乎开车还是走路,装B的出门必开豪车,傻B的开二手套牌。 三、牛B需要相处一段时间才会觉得牛B,装B一开始觉得 ...
歪弟 发表于 2013-10-29 21:29
所有的人都试图装B, 一部分人装得比较好,给人感觉很牛B. 一部分人没装好,让人看出来了,成了傻B。还有人被人看出傻B还不服气,坚持要装下去,这就是传说中的二B。

其实所有的大牛B, 都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做二B然后变成牛B的。大部分人受不了人们鄙视二B的眼神,只好承认自己是傻B。

所以,要想牛逼,先做二逼。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那个任命媳妇来指挥拆迁队拔婆婆钉子户的奇想,让人捧腹大笑。
这个不能不说是最佳社会创新,至少孙子是他们的共同利益。
参加交流
【报复社会向】要是把雷管做成蜡烛的样子…… (转)


喷泉做成马桶的样子
熨斗做成话筒的样子
肥皂做成蛋糕的样子(这个貌似已经有了)
打火石做成拉锁的样子
胶水做成清洁剂的样子
隔离墩做成足球的样子
碎纸机做成复印机的样子
你开着车,突然飞过来一个集!装!箱!

    10月28日7时20分许,324国道往泉州方向行驶至晋江紫帽交警中队旁时,一辆集装箱车疑似躲闪横穿的小轿车,一脚刹车,甩尾,装满稻谷的集装箱飞出,将一辆过路的黑色奥迪压扁。当时奥迪上有1男1女,暂无生命危险。












动静聚散 于 2013/10/30 15:57:5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这是一个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的计划。

    这是一个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并行的人才计划。

    入选者被寄予厚望——或冲击诺贝尔奖,或领军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或专注于课堂教学……

    “万人计划”一开始便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以更大力度推进“万人计划”。目前,首批人选已确定。那么,这些人选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特殊支持?让我们共同走近这项计划。

    一项高端人才计划

    厘清“万人计划”的来头,还要从“千人计划”说起。

    2008年底,中央启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近4000人,其中包括40多位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两只手”,一手抓海外高精尖人才引进,一手抓国内人才的激励培养,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出于这个考虑,中央在2008年底审议“千人计划”时明确提出,适时制定实施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支持计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国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该计划不铺新摊子,不设新项目,主要是对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相关重大人才工程进行整合打包,从国家层面提供特殊支持,形成与‘千人计划’同等地位的国家人才工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计划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

    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一批特殊支持措施

    作为我国国家级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一样,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共同实施。

    对“万人计划”入选对象,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再给予直接特殊支持、提供特殊条件,形成集成效应。特殊支持包括:

    ——经费支持。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地方和用人单位还可配套给予适当支持。

    “这与平时的课题申报、评审不同,入选者可以瞄准自己专注的领域开展自主研究,把他们从繁琐的项目申报、评估中解脱出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政策支持。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重点培养支持政策。

    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针对领军人才,改革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优先立项、滚动支持;创新经费支持方式,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激励措施;同时支持他们组建创新团队。对于青年拔尖人才,按照《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提供支持经费,用于开展前瞻性、预研性自主选题研究等,并赋予相应自主支配权。

    ——服务支持。根据需要,贡献突出的还可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联系服务。

    “以上支持措施的功能指向是不同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设立‘教学名师’支持类别,在于鼓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课堂,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树立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导向。青年拔尖人才正处于创新高峰期,活力最强,也最需要宽松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

    一串值得期待的名字

    从2012年9月起,各有关部门按照边设计、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开展各类人才评选工作。今年7月,首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面向社会公布。其中,杰出人才6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名,青年拔尖人才199名。

    今年9月,经专家咨询顾问组集体把关,首批其他各类人选也已产生。546名入选者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201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人选52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人选94名,教学名师人选101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选98名。

    这是一串令人期待的名字——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低维碳材料的控制生长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中国发明专利24项。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发表文章350余篇,被引用超过6900余次。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发现和成果,使我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研究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了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发展了系列表面纳米化技术。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

    说到下一步打算,该负责人表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将协同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实施,将各级各类人才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事业中来。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30日 04 版)


@东南快报

    【16岁少女骗倒四省10余派出所】“浙江警察最大方,一甩就是七八百;福建警察少一些,送钱也有四五百;广东警察最小气,报警就送救助站。”这是江苏16岁少女小花近2年来流浪多省、忽悠派出所后的心得。她每到一处,就编造悲惨家世或被骗故事,得到民警相助后就吃喝玩乐。http://t.cn/zRoOJsw

    收起|查看大图|向左转|向右转




禦康寶牛樟芝 于 2013-10-30 19:33:4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日本游泳鱼骨寿司一种活鱼寿司,把鱼肉剔下来做成寿司后,再把鱼放回水槽,食客因此能一边吃着寿司,一边看着在水里游泳的已经没了肉的鱼....(via:变态学教授无铭)




23# 什么都略懂一点
严重同意


    文/初晓

    【财新网】(记者 胡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决定免去《新快报》社长、总编辑李宜航和副总编辑马东瑾的职务。由《羊城晚报》社社委孙璇担任《新快报》社新社长兼总编辑。11月1日下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宣布上述任免决定。

    10月31日,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做出查处决定,给予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吊销新闻记者证的行政处罚,责成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对新快报社进行全面整顿,建议追究新快报社相关人员责任,立即调整新快报社领导班子。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上述决定。


http://gd.sina.com.cn/news/b/2013-11-01/165651002.html


江天宇 于 2013/11/1 12:45:2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河南:110公里路200人执法 运输公司每天备2万交罚款  
     2013年10月31日 22:40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原标题:河南商丘:两人管一公里 马路成为运管所提款机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境内管护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在这一百多公里的路上,执法的人员竟高达200人,简单的说,就是两个人管一公里,财政无法承担全部费用,这两百人就只能是靠路吃路,上路罚款。现在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一条公路,怎样不增加司机的负担,还能解决养路的费用,这是不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呢?

    公路设卡乱收费 司机无故被重复罚款

    在河南省永城市,《经济半小时》记者认识了一家运输公司的经理刘新闻,一大早,刘新闻收拾妥当准备上班,不过记者注意到,他随身带了2万元现金。刘新闻说,这是他每天必须要准备的钱。那这钱是做什么用的呢?

    很快,刘新闻到了公司。这时,二十几位货车司机已经等在了公司的门口。刘新闻拿出钱为大家发了起来。

    河南永生运输公司经理 刘新闻:这发的什么钱啊?这发的过路费、罚款。罚款是什么罚款?罚款,徐州交警罚款。每天必罚,你不准备没法出车,把车给扣了。

    刘新闻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公司主要业务是运煤,每天将河南永城的煤运送到江苏徐州的一些钢厂,罚款如今成了每辆车路上每天必须支出的费用,被罚一二百元是“家常便饭”,多的时候则要五六百元。他们被交警罚的最多的地方,是在徐州市铜山区和贾汪区境内。

    河南永生运输公司 司机:违章不违章都要罚你,主要路过我们这里,都要罚你。

    刘新闻拿出了公司最近2个月的罚款单,足足装了满满一纸箱。其中很多处罚都让他感觉莫名其妙。

    刘新闻:这全部都是。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么多?

    刘新闻:嗯。你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掉头,不按规定掉头。

    《经济半小时》记者:不按规定掉头是吧?

    刘新闻:对,你这高速上怎么能掉头?这是治安卡口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是因为什么罚的款?

    刘新闻:这是处罚200元,疲劳驾驶,像我们这样地方,从永城到徐州,也就是100公里,开车的话就是一个半小时,这个疲劳驾驶是怎么说,咱也不知道。

    这是永生公司的财务报表,上面显示,平均每辆车每月被罚都在5000元左右。刘新闻说,公司共有40辆大货车,每月罚款金额就是20多万元,一年罚款金额就达到了200多万元。

    刘新闻:就是说的你现在的罚款,直接罚俺公司的利润。俺要是超吨,我们没啥说,就是说一不超吨,二不改型,三不违章。你硬罚,我们接受不了。

    那么刘新闻和司机们反映的是否真实呢,10月26日上午10点多,《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永生公司的一辆货车进行了体验,这辆货车最终目的地是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路程总共不过120多公里,需要经过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半个多小时后,经104国道货车顺利地到了江苏铜山县茅村镇,车行驶到这里,一路没有看到警车和交警,《经济半小时》记者从司机小刘和小李脸上看到了庆幸的表情。

    《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天都没在?

    司机:今天没来上班,茅村的200元罚款省了!咱们碰上点巧一点。现在正好是他吃饭点。一是吃饭点,二个来说星期天松一点。

    就在司机们庆幸省了200元钱时,前方不远处的对面车道路边出现了一辆警车,车辆再靠近一些时,交警隔着路示意货车停车。

    司机小李无奈停下了车,为了见对面路边的交警,司机小李不得不冒险翻越路中间的护栏过去。在对车辆没有进行任何的检查,甚至连警车都没有下的情况下,这位交警就让司机小李出示驾驶证,随后打出了一张罚单。

    执法人员的警车出现

    司机:计分了吗?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公安交警大队 执法人员:200元钱不计分。

    执法人员头也不抬,直接开出了200元的罚单,《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处罚决定书上显示,违法行为是实施驾驶安全设施不全的机动车。

    小李:他们就没有检查我们车辆,怎么知道我们安全设施不全?罚款没有理由,不给你讲理由,随便就罚了,你要是认定我安全设施不全,你告诉我,缺什么东西,我把它整好,你这样罚了款就走了,罚了钱以后它安全设施就全了?

    交完罚款,货车继续驶往目的地,然而,刚开了不到两公里,突然,对面车道又开过来一辆警车,交警在驾车行驶的过程中伸手示意货车靠边停车。

    《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不会过来吧?

    小李:他们不会过来,他只能让你下去。倒过来了,倒过来了,让他倒,让他倒,倒到跟咱平行时再去。看不清啊?这是刚刚上班的,这倒车也是违法的。

    这次,司机小李不得不再次冒险跨过护栏,去接受罚款。

    《经济半小时》记者:刚罚200元。罚100元完了。再罚100元?

    小李:对。第一天给老板打工就罚这么多钱?都是这样的。

    交警:你们河南的车到我们那边这里一分钱不罚,我们还得罚100元。那为啥啊?这是对你们的照顾。

    处以罚款,竟然成了“照顾”和恩惠!这位徐州市铜山区交警大队利国中队的交警,很快熟练地给小李打出了一张处罚决定书,时间为13点02分,距第一张12点54分开出的罚款单,仅仅相隔了8分钟!

    这次,给小李开罚单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司机:这个是736公里500米实施掉头时妨碍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的违法行为,1046,随便开个理由就能罚你,罚的根本都不合理。咱挑头了吗?那挑头了,咱们不正常行驶了嘛。

    河南永生运输公司的运煤货车在进入徐州后,有一部分车来到了贾汪区,这些货车同样也被交警一一拦下罚款。

    司机:这开多少钱?

    交警:100元。

    司机:少弄点,少弄点,都过得去行了。

    交警:车号?

    司机:豫N71238。

    《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实际上,这个豫N71238的车牌号码是货车司机随口编出的,但这位坐在警车上开罚单的交警竟连核实都没核实,就将这个车号打在了处罚决定书上。而更加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被罚货车司机驾驶证的发证机关本是“周口市”,交警却因为马虎大意打成了“周口店”。

    明明是一次违规的处罚,但就是这样的违法行为,在江苏徐州的交警嘴里,竟然变成了对司机们的照顾和恩惠,在公路上,在我们的商业流通环境里,这样的荒诞剧天天都在上演,而根据永生公司反映,这种见车就罚的状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他们也多次反映,却一直投诉无门,对于司机们的投诉,当地的交警部门又是怎样解释的呢?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执法人员罚款“有任务” 处罚决定书不合法定程序

    虽然对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和贾汪区交警开出的处罚单不得不接受,但永生公司的很多司机还是按捺不住,在处罚时表示质疑。

    司机:这也不能每次罚,要是违章了,比如说严重违章了你罚,咱现在也没有啥违章?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公安交警大队 执法人员:你怎么这么磨叽啊,你不是来找我的事吗?

    司机:找什么事,我提出质疑就是来找事的。小伙子,做这行我都30年了,你这样我见的多了,知道吗?你还挑我的刺,知道吧。

    面对司机的愤怒,有的交警沉默,更多的则是振振有词,有的还找出了各种借口和理由。

    执法人员:你看当地也这么多,罚100元,骗你没意思,老师傅。他们也是永城的,从这到睢宁一天一趟,天天也都是这样,死规定。我们任务也重,我完不成任务扣工资扣的多。

    司机:你多少任务?你一个月罚多少钱?

    执法人员:一说出来吓你一跳。

    一天暗访体验下来,《经济半小时》记者统计了一下,10月26日这天,河南永生运输公司共 22辆车被罚款 24次,处罚金额2600元,平均单次罚款  108.33元。

    处罚决定书上具体违法行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13次,占总次数的 54.1%;“掉头妨碍行驶”9次,占总次数的 37.5%  ;“安全设施不全”2次,占总次数的 8.3%。

    那么,江苏徐州铜山区交警和贾汪区交警做出的这些处罚,是否合法呢?与《经济半小时》记者同行的货车司机维权人王金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处罚决定书”明显不符合法定程序。

    王金伍:从票据来看,因为是机器打的处罚决定书,票据上字迹是清楚,但没有执法民警签名,也没有司机签名。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是不符合法定程序吗?

    王金伍: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处理明确规定了,要执法民警签名,它的章是机器打的,这个26张当中,只有一张执法民警签名,但是签的名,像天书不识得,它签的字不认识。

    不合法定程序的罚单

    有了业内人士的分析,10月28日,永生运输公司经理刘新闻来到了徐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申请行政复议。

    徐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 工作人员:下车执法和不下车执法有区别吗?最起码的下车执法,不下车执法,他在车上怎么知道违法违哪个地方?对不对?

    刘新闻:下车都不下车,天天硬罚? 就无缘无故地罚我们,这个咱们是怎么处理?调查完再说。

    面对刘新闻申请的行政复议,这位工作人员似乎并不在意,对刘新闻带来的24张处罚决定书简单地记录了一下,就打发刘新闻回去,他告诉刘新闻,复议要两个月以后才会有调查结果。

    工作人员:这个复议之后,如果认定交警执法是不合法的,不合规范的,这个交的罚款能不能退?那不清楚,等领导指示。

    江苏徐州交警的执法依据是什么,到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但面对质疑,执法人员所说的任务重,完不成任务扣工资的解释,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在随意处罚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这些还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但顺着这样暴露的一些内部情况,我们的《经济半小时》记者再度接到司机们的举报,一些司机反映,在河南省一个县级运管部门里,竞然有七八百名工作人员,为了供养这些人员,当地路政部门随意的上路罚款,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罚款竟可讨价还价 执法人员“靠路吃路”

    这里是河南商丘市梁园区,10月22号,《经济半小时》记者从这里经过赶往永城采访途中,意外见到这样一段场面,由于事发突然,《经济半小时》记者只拍下了部分场面,在梁园区平原路北段,忽然看到几名运管执法人员与司机发生争执后,强行登上了一辆半挂车的驾驶室。

    司机:我跟你走也行,你怎么抢我的车?说我的车改型,违章,正常的违章我可以跟你走,你不能开我的车。

    《经济半小时》记者:他要把你的车开走啊?

    司机:嗯。

    原来,这辆从浙江开过来的半挂车被梁园区运管人员截停后,运管人员提出罚款,司机提出质疑,执法人员干脆强行将司机拉下车,并“占领”了驾驶室。

    河南商丘市梁园区道路运输管理局  执法人员:照片有,你为什么卸掉?按照《道路管理条例》6章70条第二款。照片谁给你核定的?你不是说想卸掉就卸掉,想放上就放上。我到浙江就没事。

    然而,就在这位运管执法人员对司机大讲他的违法行为时,意外出现了,其中一位执法人员似乎认出了记者一行。

    执法人员:我看着你面熟?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认错人了。

    随后,这位执法人员态度发生了转变,他示意现场的执法的人员赶快离开,并将本准备要处罚的司机,放行了。

    执法人员:运管查你的车了?

    司机:查我的车了。

    执法人员:让你走还不行吗?

    司机:就是,那还说啥。好好说,别瞎胡扯,交警运管查你车走不就算了。

    虽然眼前这辆货车由于意外而顺利放行了,但《经济半小时》记者的疑惑并没有解开,就在今年1月底,财经频道记者在这也曾拍下了另一段执法场面:一位司机开车路过梁园区双八收费站时,被运管人员拦下。

    孙司机:你说多少钱?

    运管:你让我说。

    孙司机:我说给你500呢。

    双方谈了半天,司机最终和运管人员讨价还价了起来。

    运管:这样吧 你啥也别说了 我也不给你咋样了 3000块钱 刚俺领导也说了 3000块钱 处理了赶快走 你也别这样说那样说了。

    对于这3000元罚款,司机依然不能接受,运管人员竟然搬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孙司机:上回罚1000都让走了, 这回罚1000, 现在啥情况?

    执法人员:你看看那标语。

    孙司机:那标语弄啥啦?

    执法人员: 这春运呢。 春运,涨点儿啦。

    罚单讨价还价的过程

    最终,经过一下午的讨价还价,以这位司机当场缴纳2000元罚款了事。那么在梁园区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混乱的罚款现象呢,一位知情人士向《经济半小时》记者透露了内幕。

    一个县级运输管理部门怎么会有800多人,这位知情人士反映的是真是假呢,《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商丘市梁园区政府的网站上看到,梁园区整个交通局系统一共有干部职工6500余人,运管局是交通局下属部门之一。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交通局局长张剑河:公路局现在有八九百人,运管局也有八九百人。因为梁园区这个地方位置,交通位置比较重要,再一个平时的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相对来说,人员比较多一些。

    张剑河透露,这两个二级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主要靠自收自支,也就是说要自己想办法挣钱养活自己。

    张剑河:这些单位里,目前情况下是自筹自支,这个工资待遇财政适当补贴。

    《经济半小时》记者:咱们财政给拨钱的人员能占到多少?

    张剑河:基本上是他的领导班子。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就是十几个人?

    张剑河:对,人数不多。

    《经济半小时》记者:剩下的就是靠自筹?

    张剑河:靠自筹。

    按照梁园区运管局的说法,商丘市地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处,公路交通管理和维护任务重,所以人员较多,目前800多干部职工,包括200多名退休和退养人员,下属的汽车站、出租车公司、客运公司等实体企业还有400人左右,剩下的就是机关和交通执法管理人员。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道路运输管理局总支书记肖殿伦:机关和执法这一块总共有将近200人。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咱们这个机关还有这个执法这一块有多少人?

    肖殿伦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每个月当地财政给予梁园区运管局的经费大约是近50万元,基本上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拨付,但是这些钱连所有人员的基本工资都发不起,更别说各种保险和奖金了。

    肖殿伦:加上工资一个月,50来万,将近60万的工资,还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一块,原来都没有交,现在都补齐了,补齐了,这一块得七八十万。

    肖殿伦说,2009年河南省取消二级公路收费之后,有将近100多人回到了梁园区公路局,其中的六七十人被安排在梁园区的一个超限监测站,他们的收入一部分就有来自对超限车辆的罚没收入。

    张剑河:工资,筹措来,一个是公路局从其他收入里面,因为公路局它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你比如说养护的这个费用,同时当然还有超限这个其中一部分收入,财政补贴的部分,分这几块来解决的。

    那么以梁园区来说,一年的罚没收入是多少,又有多少罚款用到了执法人员的补贴上呢,肖殿伦没有透露,但他说,在当地,运管局算是有吸引力的好单位,现在还有上百人等待进入这里。

    张剑河:压力很大的。人员多,任务重,职责相对来说比较多,比较重,所以这个吃饭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

    离开梁园时,《经济半小时》记者随机做了一个调查,梁园区内有三处高速公路出口,这三个出口都有梁园区运管局的车辆在这里执法,周边居民说,运管局的执法人员只拦截外地的大货车,对于当地牌照的货运车辆,即便超限改型,他们也不拦车检查。

    《经济半小时》记者:是什么在这查车啊?

    当地居民:就是交通上的啊。

    《经济半小时》记者:交通上的?

    当地居民:嗯。

    一番调查发现,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境内管护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在这一百多公里的路上,执法的人员竟高达200人,简单的说,就是两个人管一公里,财政无法承担全部费用,这两百人就只能是靠路吃路,上路罚款。现在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一条公路,怎样不增加司机的负担,还能解决养路的费用,这是不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呢?

    在河南、江苏等地,我们的《经济半小时》记者亲眼目睹了运管、路政人员各种随心所欲的执法方式,闭着眼睛开罚单,抢夺司机车辆罚款,和我们这两年的报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1994年国家明确发文提出治理公路三乱至今,公路上的种种现象依旧让我们在担忧,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现有模式已不能解决问题 业界称公路三乱根源在体制

    顾大松,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虽然他长期对公路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保持关注,但还对记者描述的拍摄到的情况表示震惊,顾大松说,从他的研究看,依靠现有的模式已不可能解决公路三乱。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你仅仅是一个说,要求这些行政上表面上的抓住一个算一个,那这个是没办法,不能遏制这种现象,这个可能就是说,你看你们发现这个情况都是河南,跟当地的执法队伍的这种财政的保障或者它队伍的人员的进出人控制方面,这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顾大松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从1994年国家纠风办等发文制止三乱,20年来相关文件已是数不胜数,但公路三乱已成事实上的顽症,现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公路三乱根源在体制。

    顾大松:像我们税改税以后,税改税以后,这部分,公路养护相关的管理部门的这种财政经费,那么应该是从那个税收来源来征收。这块就是说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像有些地方,像08年作为一个基数,但是这个税收它是拨了,但是现在没有调整,地方这方面经费在这方面就没有真的上去。

    对于顾大松的说法,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的运输管理所的武爱东做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表示赞同,武爱东在运管系统工作20年,因为积极帮助货运司机维权而在河北小有名气,武爱东说,在税费改革之后,运管路政在投入方面就处于尴尬地步。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的运输管理所  武爱东:经费得不到保障,他毕竟要想办法补充经费,补充经费,你的行政机构最好的办法就是罚款,罚款返成,从这里头返回来,可以给你补充一部分经费,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对法律法规没有人敬畏。

    武爱东说,在他替司机们维权的过程中发现,交通部门的运管、路政由于经费紧张,人员超编,只能以罚代奖。一些交警部门由于大量使用协警,经费完全自给,同样导致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公路三乱屡禁不止。这是一些司机提供的资料,这是2013年4月30日0点左右,在陕西省武功县贞元镇至武功镇段执法的交警收了500元钱后,并没有开具任何票据,将货车放行;这是2013年7月26日凌晨1点左右,河南安阳超限站执法人员私自收下了司机的200元钱。这是2013年9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国道海拉苏检测站路政人员多次私自收受钱款的视频。这是司机在湖北荆门拍摄的画面,在这里,车辆一旦被查扣,荆门派出所收取小则万元多则数万元的罚款,并且拒不提供票据。  对于“公路三乱”现象,很多司机敢怒不敢言。如果司机对处罚提出质疑,往往会遭到刁难或加重处罚。2013年5月1日凌晨5点,在四川省棋盘山高速收费站,当司机质疑乱收费时,竟遭收费站工作人员大打出手。

    司机:怕谁啊?你是天王老子?

    对于公路三乱,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说,有些混乱完全是人为制造的,甚至部门和部门之间法规打架,职能重叠。

    顾大松:像同一个地方超限,你超限的话,像硬政的处罚和交管的处罚,好像是不同的定性,但是它是同一个事,同一个事,但是目前我们的  法律实际上是在处罚盲从是不统一的,运管执法方面它是3万以上,交警是2千块钱,这样的话就使得司机无所适从或者这里面有些混乱的一些空间。

    如何根治公路三乱,顾大松建议,再发任何文件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到了从根本上改变的时刻。

    顾大松:我们既然现在已经税改税了,那么实际上从这部分,燃油税里面的中央往地方的转移支付里面要及时的跟进,要把地方合理的需求要把它满足。但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公务员的,就说特别是执法人员这个队伍的进人的问题,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半小时观察】

    连续三年报道公路三乱,每次在公路上,我们都能拍摄到各种罚款的乱象,曝光一次,地方管理部门就整改一次,媒体监督的风声过去了,公路上的三乱现象,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公路三乱为什么乱,答案很清楚,多个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争相在公路上行使着权力,提供交通服务的同时,也在多多少少的夹带部门的私利,吃拿卡要。部门合并,整合职能,严格执法的要求,从94年开始就在呼吁,但遗憾的是,面对改革的呼吁,更多的部门是以鸵鸟的态度在进行面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该放放到位,该管的管到位,宁肯触碰利益也要“言必行,行必果”。面对总理的要求,我们再次呼唤商业流通环境,对于公路三乱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治理,是不是一些部门的利益真的高于一切?究竟要什么样的力量才能真正推动公路上的改革?我们期待着答案。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3-10-26/9C3N6EAM00AP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 ...
歪弟 发表于 2013-10-31 01:22
哇靠,这是我老家。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