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PX项目关键:解决环保问题
2012年11月03日13:05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腾

在国外,由于这类大型化工项目都必须达到严格的环保要求,而且产生的排放物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生产企业可以离城市居民比较近。

    PX,实际上是对二甲苯(para-xylen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芳烃类化合物,一般情况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带有芳香气味,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可燃。PX有刺激性,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吸入较高浓度的二甲苯甚至会出现急性中毒。

  国内的PX,主要用来生产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聚酯的重要中间体,最终用来生产化纤。

  现在,PX项目有点像过街老鼠,在全国多个城市遭到反对之声,尤其是像厦门、宁波、大连这样的大城市。

  既然有这么强烈的反对声音,国家是否有必要大力发展PX产业呢?这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为此,《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海外PX项目多建在城市附近

  “生产PX肯定要用到有机溶剂,这里面就会有有毒的原料,因此毒性是难以避免的。”福州大学化学系教授杨黄浩说。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博士王岩(化名)表示,对于实验室人员来说,对于PX的毒性还是需要慎重对待的。虽然偶尔接触一下PX的实验人员可以直接接触,但是对于经常接触的人来说,一般不仅需要戴手套,甚至还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它不是一次就让你中毒,但是它的毒性可以积累,你使用时间长了,身体内的这种物质多了,就中毒了,”王岩解释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它是易燃品,而且需要大量储存,一旦遇到火花,会产生巨大的爆炸。”

  正在加紧建设PX项目的漳州古雷半岛,当地政府就通知当地居民,距离厂区800米以内的村民,都必须搬迁。

  在王岩看来,化工厂不管怎样都会带来对健康有害的污染物,关键是如何采取环保措施,保证附近居民的健康安全不受损害。他举例说,山东淄博有很多小化工厂,虽然投资不多,但是治理很差,靠近化工厂周围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虽然这些化工厂生产产品的危险性没有PX项目大,但是对附近居民健康带来的危害却未必比PX项目小。

  而有媒体报道,在国外,由于这类大型化工项目都必须达到严格的环保要求,而且产生的排放物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生产企业可以离城市居民比较近。比如美国休斯顿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工厂距离市中心不过8公里,韩国釜山PX工厂距市中心4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工厂距居民区只有0.9公里,日本横滨NPRC炼厂PX生产基地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台湾中油的PX工厂也建在高雄市区附近。

  王岩介绍,石化企业生产链流程大致可以这样总结:原油被送到炼油厂,在炼油厂被分离出汽油、柴油等,这是第一环节。此后将其中某一温度段分离出来的汽油送到PX生产企业,在这里将汽油转化成PX,这是第二环节;然后将PX送到PTA生产企业,转化成PTA,这是第三步;这之后将PTA送至下游生产企业,生产出化纤。

  “PX的直接下游产品是PTA,国内生产的PX90%被用于生产PTA,而生产一吨PTA需要消耗0.655吨PX,”王岩说,“可以想到两个企业依存度很大,之间运输量也很大,因此,为了节省成本,两个企业一般都建得很近。”

  根据漳州古雷半岛的石化项目投资,投资人实际控制的生产PX的腾龙芳烃和生产PTA的翔鹭石化连个企业就建在一起,产量分别为80万吨和150万吨。而更好的设计布局是,将炼油厂和PX企业也建在一起,进一步节省运输成本。

  国内PX紧缺

  有信息表明,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范围内共有13家PX生产企业、16套生产装置。这其中民营企业为大连福佳大化一家,有外商背景的仅2家,分别是漳州古雷半岛的翔鹭腾龙,以及青岛的丽东化工。

  目前,这些需要国务院特批的PX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为何需要靠海?王岩的解释是这些企业是大型化工企业,大型化工企业的散热一般需要大量的水。另一方面,产生的一些气体、液体都需要用水洗。对于漳州PX项目,还有重要的一点,古雷半岛西侧靠近太平洋(601099,股吧),便于万吨乃至数十万吨大型运输船停泊。“化工原料用量巨大,运输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用管道直接运输,就是用船运,因为成本最低。”王岩说。在古雷半岛南端,可以看到层层矗立的大型油罐和施工的高塔,也可以看到三个码头的规划图。该图标明,除了十多个万吨级的泊位外,30万吨级的泊位数量也有5、6个。

  据一位专家介绍,作为PTA的上游,PX的需求受PTA市场需求的影响极大。2002年以前,我国限制上游PTA的投资,因此PX的需求量比较平稳,2002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PTA由限制类调整为鼓励类,导致PTA需求量猛涨,PX产量出现严重不足。

  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PX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32%,2009年国内PX产量为480万吨,消费量为817万吨,2010年消费量就已超过900万吨,虽然国内PX生产企业扩产迅速,但是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导致每年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PX,进口的数量占据了中国市场PX使用量的四成。

  “这种东西属于化工生产必需的,如果你不能自己做,就必须依赖进口,价格会贵很多,所以,由于PX的危险性而限制国内所有PX项目的生产,我看是不现实的。”王岩说。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11-3 23:50 编辑
没有想歪楼的意思。

老程除了科普之外,还谆谆告诫我们“没有污染、没有异味当然好,山顶洞人就过着这种日子。”或者是楼上这句“现在最高兴的该是欧美韩台的PX生产商,他们只要开足马力生产就是了,不用再考虑减 ...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2-11-3 23:03
我对建不建PX工厂不感兴趣,我只是实话实说PX,我曾是涤纶纺丝行业的一名从业人员,不是老板,我既不“想建”也不反对建。市场摆在这儿,你不建他建。据我所知我们的客户只要有能力还是想建PX的,他们大多数是从纺丝做起,向上游发展。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这样,谁向上游走的越远谁的竞争力就越大。
在这个楼里通过讨论大家都知道了PX的利弊所在,这里是小众,对社会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找个话茬说说而已。省得闲的没事在南京路建火葬场这类话题上费口水。
35# ironland

这我真没法回答。。。估计项目成本付出应该比地上征地更大~~
PX 到底有多毒?
2011年08月29日17:33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陈永杰 王昊

大连不仅仅是享誉世界的旅游城市,也是重化工基地。大连福佳大化位于大连市开发区大孤山新港石化产业园区,运营着号称目前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70万吨PX芳烃项目。据称,此项目年产值约260亿元,可纳税20亿元左右。它不仅延伸了大连从炼油到PX,到PTA,再到聚酯切片的石化“黄金产业链”,填补了大连石化只有“油头”没有“化尾”的空白,还有效地缓解了国内PX产品长期以来进口的被动局面。

  PX是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用于制取 PTA (精对苯二甲酸 ) 和 DMT(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也是制取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日用消费品生产的上游中间原料之一。其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为火灾爆炸事故和化学品泄漏事故。

  据了解,这次溃堤风险并不是PX项目面临的第一次威胁。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输油管线发生爆炸时,它曾幸运地与死神擦身而过;同年的10月24日,同一出事地点的第二次爆炸,它再次侥幸“逃脱”了。然而,只要PX项目存在,谁也不知道它何时、以何种方式落下……

  对二甲苯低毒并不代表PX项目没有风险性

  其实公众对于PX项目的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2008年,厦门就发生过市民质疑PX项目上马的事件,最后导致该项目不得不改址建设。而大连这次民众质疑的结果是让已经投产的PX化工厂停产搬迁。

  PX到底有多毒?PX项目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威胁真有这么大吗?

  曾经参与南京金陵PX项目前期论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洪渊告诉记者,PX的化学名称叫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

  我们都知道,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涂料、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存在,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化学物质。客观上讲,对二甲苯有毒,但毒性要比苯和甲苯小很多。

  陈洪渊说,在芳烃(或称苯同系物,英文缩写为BTEX,包括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系列中苯是最毒的,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苯列为人类致癌物,1993年WHO确定苯不仅是工业毒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和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均未把二甲苯列为致癌物质。

  参加过所有大连化工项目环评报告的中石化总公司教授级工程师张庆说,苯系物是剧毒,能够致癌,对二甲苯属于苯系物的一个分支产品,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有毒的东西是有分类的,苯、二甲苯、对二甲苯的毒性是依次降低的。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刘瑞雄也认为,对二甲苯是相对安全的,生理毒性很低,在台湾地区就不属于毒性管制品。

  据悉,对二甲苯对环境的主要危害在于,如果PX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翻车、泄漏,火灾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因为PX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吸入较高浓度的二甲苯甚至会出现急性中毒。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其毒性国际上存在争议。一方观点认为,PX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另一方认为,PX属低毒物质,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

  陈洪渊说,关于PX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认识。人体健康受污染影响有三种途径:吸入、口服和皮肤接触。对于大气污染来说,影响的主要是第一种途径,即吸入有污染的空气。但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还要取决于人体暴露水平(接触毒物的概率和剂量或浓度)以及接触时间。

  记者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文件上看到,关于对二甲苯有着这样的描述:“毒性属低毒类,侵入途径:吸入、眼、皮肤、误食。”“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据悉,MSDS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有关化工生产和销售的标准,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内容主要是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内容。

  但是,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资深主任马天杰却认为,对二甲苯本身的低毒性并不能说明PX项目没有风险性。

  “我们不能单独以看待二甲苯有没有毒性,来确定它是一种危险的化学品,首先它是有刺激性的,另外它也是一种易燃品。虽然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特别强的证据来证明它能够致癌,但是PX本身的性质和危险性不能等同于整个PX项目的环境风险,因为项目本身涉及到的化学品不止PX,还有其他一些危险化学品,它们应该全部被考虑在建设这个项目的时候的环境风险中。”马天杰说。

  据悉,大连PX项目除了生产对二甲苯外,每年还同时生产10万吨邻二甲苯、10万吨液化气、6亿立方氢气、10万吨6#溶剂油、10万吨120#溶剂油、40万吨甲苯、20万吨抽余油等多种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工专家表示,作为一个石油化工企业,产生污染是肯定的,勿庸置疑。比如在生产对二甲苯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邻二甲苯和苯,其毒性要远高于对二甲苯。民间对这种项目有抵触也是正常的。

  但是,这位专家同时强调,不能说因为它有污染,就不能生产了。像化学合成制药行业,是污染最重的行业,它的排污量是大宗化学品(合成氨、尿素、乙烯等)的15~20倍,但还得生产,它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医药品。

  “我们穿的衣服、使用的物品很多都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制成的,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公众不要对它产生恐慌,大连民众的反应有些过度了。”刘瑞雄表示。

  专家指出,中国在发展经济,PX是基础产业,也是需要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生产还是必要的。关键是否能保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内,达标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后,能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国际上没有必须选址距离城市100公里的规定

  对于PX项目,很多人所担心的是一旦发生重大泄漏事故是否会对人群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此前,国内的PX装置也是出过事故的。2000年,国内某化纤厂一套25万吨/年PX项目发生火灾。事后调查,主要是设计上有欠缺,塔底没有切断阀,火焰超过100米,烧了十几个小时。这次重大的事故造成3名操作工人遇难,并对当地的大气环境产生了污染。在对厦门PX项目的反对声中,有专家提出“国外PX项目必须选址在距离城市100公里外的地方”的观点,同样出现在这次大连PX项目的反对声中。

  据悉,大连PX项目选址距大连市区21公里,距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3公里,距离小孤山居住区7.5公里。

  到底国际上有没有PX项目必须选址在距离城市100公里外的规定呢?

  陈洪渊院士说,“我没有听说过国外有相关规定,这只是以讹传讹。国外很多PX项目距离居民区很近。”

  记者通过查询资料看到,国际上一些PX项目距离城区要比大连PX项目还要近。比如,美国休斯顿PX装置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装置距市中心8公里;韩国釜山PX装置距市中心4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装置距居民区0.9公里;日本横滨NPRC炼厂PX装置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

  而在国内,天津石化PX装置距大港区中心5公里;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PX装置距居民区仅为600米;上海金山石化PX装置距居民区最近距离约1公里。

  刘瑞雄告诉记者,国际上没有相关的规定,台湾要求不能把化工厂建在城市中,要单独成立石化专业区,距离居民区500米以外的范围内。

  “大连PX项目完全符合国内PX项目选址先例和国家环评标准。”负责项目环境评估的大连市环科院对外公开表示。大连PX项目建设项目的选址和防护距离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经过相关专家严格科学计算和反复论证确定的。

  按照国家环保部规定,对环境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选址距离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技术方法:安全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安全防护距离主要是指在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的安全事故时,防止和减少对人员伤亡、中毒、邻近装置和财产破坏所需要的最小的安全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主要是指装置或设备无组织排放源,或称面源(高于15m的烟筒或排气筒为有组织排放,或称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有害影响从车间或工厂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专家介绍说,PX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分为两大类:火灾爆炸事故和化学品泄漏事故。预测结果表明,火灾爆炸事故近距离内对建筑物和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但影响范围大约为100米。统计显示,石化行业构成对环境重大影响的事故概率在1×10-5次/年,即十万年一遇。

  大连市环保局称,经过环评确定并获得批准,大连PX项目的中间罐区、联合装置及码头罐区的防护距离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

  但是,马天杰认为,目前国内一些大的化工项目环评报告也的确存在走过场的问题,因为这些大的化工项目动辄是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这造成一些化工项目“未批先建”。他说,包括大连的PX项目,从媒体报道来看,在审批之前就已经建设开工了。很多大的化工项目都建立在环境敏感区,人口稠密区。

  马天杰以他关注的重庆巴斯夫的MDI项目为例,“当时规划在三峡库区,在长江上游建设这样的一个化工厂。MDI这个产品本身危害性一般,但是生产MDI的过程中用的化学品,比如说硝基苯,它都是危害非常大的,所以在考虑一个项目的环境风险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它生产什么东西,还要考虑它用到什么东西,因为这些都很可能储存在它们一个产区周围或产区里面,那么它们也应该被计算在风险之内。”

  “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化工项目一般都建立在环境风险地带,环境敏感区,才会造成公众的担心,我认为这些担忧是合理的。”马天杰说。

  一位参加大连PX项目环评报告的专家说,该项目一期40万吨的环评报告中根本就不涉及防波堤的问题,项目选址是在距离海边很远的地方80米高的地方,根本看不到海。但是,在二期扩建的过程中,由辽宁省环保局负责环保报告审批,规划产生了变化,在海边设计了原料罐等设施,并设计了防波堤。

  大型化工项目普遍存在信息公开不足问题

  一位参与项目论证的环保部专家也在早前指出,大连的PX项目在大连市民中知道的很少,政府在信息公开上做得不够好。

  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资深主任马天杰说,中国环境项目在信息公开上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规划时,没有征询公众的意见,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或是环评报告,不向公众公开,或者是很有限地向公众公开。”马天杰说。

  他告诉记者,很多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型工厂的跨国公司,在其本国或其他国家都主动公开了这些信息,但在中国却没有。中国相关法律不健全和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让他们钻了空子。这势必造成项目建成之后,公众没有一个接受度,接受度非常低。“相关信息不公开是公众产生恐慌的直接原因。”马天杰说,国外的经验就是信息公开和听取公众的意见,在项目建设之前就应该做到,是一个很基本的步骤。

  另外,环评报告也应该公开,让公众和专家有参与意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把可能的风险考虑在内,在这种前提下再建设这个工程,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安全。

  8月16日,大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福佳大化PX项目停产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但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工专家说,对于化工厂来说,停产和搬迁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比起生产环节来说,更容易产生问题,一旦含有苯的化学物质发生泄漏和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对于一个刚刚上马两年多的项目,企业已经投资了上十亿,就面临停产和搬迁,其中的损失由谁来担负也是问题。
PX恐成过街鼠,宁波百姓抗议后宁波不建了,大连百姓抗议后建成投产的PX停产了,金山呢?南京呢?天津和青岛呢?中国PX生产总规模已经占世界总量很大比例,不要多,只要上述工厂再停两个,PX价格就要飞涨。
美国、欧洲、日本、台湾没有更多的产能,PX下游的PTA、PET将面临原料不足,以PET为原料的涤纶纺丝成本将剧增。今年大型纺丝工厂一直在盈亏平衡点上下波动,原料涨价后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涤纶丝涨价和纺丝工厂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