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年俗

南京的旧历年,最热闹的去处莫过于夫子庙了。

初一下午,携女儿去夫子庙采风,想真切感受一下南京的年俗。

夫子庙是南京最传统的地方了。千余年来,这里涌现过无数才子佳人,也承载着南京的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的徽派建筑,看到传统的玩艺,看到时尚的影子,也能看到不加掩饰的世态人情。

人们来到夫子庙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轻松。因为在这里没有过多的经济负担,只要兜里稍微有点银子,就会在此添饱肚子,还能买到点滴可人的东西。在这里,你也不必绷着脸,自如地行走于千姿百态的茫茫人海。在这里,你还可以放舟游玩,一艘艘泊在岸边的画船,时刻等待你在秦淮河烂漫的一游。河两旁灯火辉煌,栉比鳞次的河房以及对于先人的缅怀都可从游览中找到。

今年初一,这里依旧热闹。各式花灯燃亮了一间间店铺,因为是牛年,就有不少“牛式”彩灯。有提在手里的,有挂在门首的,最为有趣的是戴在头上的牛角灯。女儿虽是大一学生了,但依然童心不减,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只戴在头上向我示着鬼脸。

特色小吃也是遍地皆有,棉花糖、冰糖葫芦、糖人儿是节日期间最能代表人们享受甜蜜生活的吃法。我们在一家卖棉花糖的铺子前驻足,我觉得这是最具观赏价值的卖法了。卖糖的人现做现卖,在做法上机械、手工结合,动作、叫卖搭配,棉花糖富有趣味的成型过程一目了然。我们为这种场景所吸引,也情不自禁地买了一团。冰糖葫芦是我和女儿最爱吃的,这种食品遍布全国各地,晶莹剔透、红红绿绿的样子,解渴止饿,很有点灵性,又能烘托气氛,我们沿路就买了两串。

沿着自北往南的一条道,我们向右拐进了一条叫做“老街”的地方。这里有民俗展览,也有各色吃、玩、看的老样子可赏。

江南风格的展览馆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捏面人的,有卖糖人的,有赏西洋景的,最引人的要算古装照相了。一大群人围着琳琅满目的古装摊挑选服装,要在这特殊的时光拍一张古装照。从这种景象,我想到了人们变换身份的愿望和表演的自觉性。人们借助古装暂时脱去常态,要变换一下身份,体验一下另一种角色的感觉。一对中年夫妇为自己十岁出头的女儿挑选了一身清代宫装,帮着女儿摆好姿势兴趣昂然地拍着。青年人则为自己挑选古装找别人为自己拍照。

从老街往南,则是夫子庙大广场。这里的灯彩扎得最为红火,人也最多。人们热情地围灯观赏,留恋忘返,不少人站在灯景旁留影。夫子庙门口表演着狮子舞,喇叭里传来女主持人火暴的推介。庙前游人如织,有三口之家的同行,有手拉手的年轻人的恣意漫步。人们穿戴新鲜,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秦淮河的灯景也很讲究,两条巨龙蜿蜒着身躯戏耍一颗灯珠。“二龙戏珠”灯前是一片小桥流水的灯景,灯彩的倒影铺满了河面,波光闪闪,游船穿梭,盛景昂然。河北岸挤满了游人,十二根高大的灯柱上用剪纸刻画着“金陵十二钗”。岸头冒着热气的奶茶小吃摊为这寒气十足的年节增添了一丝暖意。通往河南岸的拱桥是观赏秦淮景象的最佳位置。在这里,无数游客举起相机贪婪地捕捉着秦淮盛色。

我们从桥上折回,走向通往东门的街道,在游人中寻找着年景。这条街也是夫子庙的一条主街,街道两旁的饭店、服装店最多。在这里有最西化的美国快餐,也有最传统的各色小吃。服装店也布置一新,变换方式吸引顾客。但年初一人们最大的兴致似乎就在“逛”,大家似乎要把一年的劳累散落在街上。在闲逛的人群中,各色气球和彩灯是持之最众的玩物。人们似想借着这些飘动的玩艺放飞情感,放松精神。在街上,也不乏大口嚼着零食的游人,人们毫无羞涩地边走边吃,熙熙攘攘,说说笑笑,享受着生活的富足。

节日是有意义的,中国的春节尤其如此。辛苦了一年的国人就是要饱闲一下,狂欢数日,积蓄力气,迎接新的时光。

年,是风俗,是习惯,是不约而同的休息和享受,是轻松闲适的回顾和思考,是生命的秩序和节奏。

子曰:一张一驰,文武之道。诚是也。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9-1-28 22:26 编辑 ]
逛过夫子庙,果然名不虚传。
鸭血粉丝汤,一吃难忘。带回的方便包装,没有那个味儿~
感觉又回到夫子庙了。

几年前,每年都会在夫子庙附近住几天的,每天换地方吃小吃,不亦乐乎。

建议茗艺的美文转到作品会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有图片吗?


我大概去过三次夫子庙,但好像每次都没有怎么玩,都是吃点什么,然后走人。
第一次的印象不太好,还是在1982年,发现秦淮河很脏。另两次都是晚上,桨声灯影,颇具绰约之姿。因为不巧错过,在秦淮河上坐一次楼船,成了我一个小小的奢望。得圆了它。
大帖我这就转到作品会馆去了。
我最爱夫子庙里的宠物街,  街的西北角有个廉价的旧玉铺子,  店家在门前就地铺着一方蓝花布, 上面堆满了希奇古怪的旧玉, 皆是人工做旧的赝品, 十到二十元一件, 很是粗陋廉价,  每次去夫子庙,俺都要在那里埋头扒拉个把小时方觉尽兴, 俺曾经从那里带走过一把玉烟斗, 一只带泥的玉鱼. 一个算盘玉吊坠, 还有一快浸泡过红墨水的玉石头.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秦淮水泊那景致是真的吗?怎么感觉是后来仿造的?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回复 4楼 的帖子

照片有的,只是很难发上去。

[ 本帖最后由 茗艺 于 2009-1-27 17:49 编辑 ]

回复 7楼 的帖子

景非原景,情却真切。
印象中,似乎没有在节日期间去夫子庙的经历,人实在太多,看了犯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