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思再 VS 戏曲改革

http://blog.sina.com.cn/u/4b9f57f5010008i4

程砚秋的唱论及其他》作者翁思再简介

                    
作者简介
  翁思再,现年55岁,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主任记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其作品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上海新闻奖。
  自幼爱好京剧,研习不辍,青年时期曾先后在延吉县文工团和吉林驻军文工团当京剧演员、创作员。如今于新闻工作之余,耕耘在文艺评论和戏曲学术园地,担任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曾编著《余叔岩研究》、《余叔岩传》、《京剧丛谈百年录》等。他创编的京剧《大唐贵妃》曾红极一时。《大唐贵妃》剧作及其创演过程,表现出他在京剧艺术和文学、新闻诸方面的才华和积累。他还成功的将昆曲《玉簪记.琴挑》改编成为素雅动人的京剧折子戏《道观情缘》。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7516410[/lastedittime]编辑过]

程砚秋的唱论及其他
                             ----翁思再    
                                                                           
      关于四大名旦的各自特色,梨园行内有这样的一字评——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浪”,尚小云的“棒”。尽管由于谐音的限制,个别评得稍见勉强,但对程砚秋的艺术归结以“唱”为鲜明特征,认为程砚秋的乐感为四大名旦之首,则大体不差。程砚秋的唱是旦行中最典型的韵味派,他没有高亮的好嗓子,却如俗话所说的沙瓤西瓜——保证甜糯而隽永。对其唱腔艺术的评论,前人之述备矣,我这里谈一下程砚秋对唱的理解,即他自己所总结的唱论。 
    承昆曲唱论的余绪,程砚秋唱论的理论基础是音韵学。戏曲音韵学发端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到了清代又有《韵学骊珠》以规范昆腔的音韵。“昆黄代兴”之后,余叔岩和张伯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近代音韵》,全面总结了京剧音韵,归纳为“皮黄十三辙”。伶人学戏靠口传心授,对于理论往往忽视。经过程砚秋的现身说法,提出“了解字音”“因字设腔”的具体方法,以及咬字切音的口法等,这就把祖辈传下来的“梨园家法”同“皮黄十三辙”结合,使音韵之学变得生动可感。关于汉字单音节的音律之美,关于运用“重声叠字”和“双声叠韵”的原理来美化歌唱,程砚秋以其实践家的敏感,作出了独到的解析。入声字虽已在京剧音韵中派入平上去三声,但程砚秋则提出在青衣唱腔中,入声可采取“剔清字面,断而后续”的办法处理,使之玲珑而不琐碎,并在《锁麟囊》等戏中成功实施。《近代音韵》以中州韵和湖广音为宗旨,程砚秋运用其原理,在唱腔设计中强化湖广音,从而同风靡于世的梅派拉开距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程腔系统与之抗衡。孔子著《春秋》而《左传》以事实释之。在京剧音韵学史上,如果把余叔岩、张伯驹比作孔子的话,那么程砚秋可比为撰写《左传》的左丘明。
     在程砚秋的唱论中,包含着对唱法的技术总结和改革理想。他说,京剧吸收了昆曲的歌诀,没有牌谱的拘束,又利用灵活的胡琴,得到自由发展的良好条件。然而这样的自由也有其弊病,唱得合理近情就是好腔、巧腔,否则就是花腔、油腔了。如何才能近其利而防其弊呢?在“了解字音”之外,他还提出如“靠拢戏情”“支配得法”等原则,使之有章可循。谭鑫培、王瑶卿等前辈曾留下口诀:“慢板难于紧、快板难于稳、散板难于准”,可是他们并没有详细地说明,于是程砚秋根据自己的体会去阐释。例如慢板之紧,他说不是把慢三眼唱成快三眼,而是要求严谨,要有纵控,唱得敏活流转。又如散板之准,他说不是指板槽之准,而是语气之准;行腔的轻重、快慢和高低,要适合字音和剧情,要自然而合乎逻辑。程砚秋以其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治学能力,把前辈“只可意会”的艺术口诀,变得“可以言传”,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实用。 
    唱法中最重要的是发声技术。1931到1932年间程砚秋自费赴欧洲考察,发现西方声乐训练的科学性,回国后他提出“习用科学方法的发音术”。后来他又在专论中提到:“我感到把欧洲唱法用到中国来是可以的,只要把它的优点用进来,和我们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到新鲜,但又感觉不到是哪儿来的,这就很好”。他还提出用美声“练音阶”的方法,来改良“衣、呀”两声的传统训练法,提高京剧舞台上的音准水平。如今对西洋发声方法的学习和借鉴,已在演员中屡见不鲜,中国戏曲学院和一些戏校还开设了相应的专门课程,戏曲界的整体声乐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在京剧歌唱领域里,程砚秋可谓是先知先觉
    在唱伴关系方面,程砚秋把传统的剧曲和与乐器配合形式分作四类,第一类是有随有和,这是指皮黄——唱时有胡琴托腔,句与句之间有过门相随。第二类是有和无随,这是指昆腔——唱与笛相和,连绵不断,但无过门。第三类是有随无和,即《打面缸》《锯大缸》一类的小调,唱时为干唱,每句或每段唱毕,才有乐器随之。第四类是无随无和,即念引子念诗之类。他认为京剧歌唱有过门好处很多,可以克服单调,增强表现力,唱者还可以在过门中换气歇力,同场其他角色可以在过门中穿插话白等等。皮黄伴奏以胡琴取代双笛之后,除了变得自由和丰富以外,还清楚地分出句节,便于使观众明白唱词的意义。能动的伴奏还帮助皮黄唱腔形成流派纷呈的局面。在“昆黄代兴”过程中,皮黄伴奏的进步,也是京剧的制胜法宝。程砚秋说,没有过门的昆腔“句韵不清”,这是它“在剧场失败的主因”。程砚秋的这些观点于今有现实意义。对于好心要重蹈“花雅之争”的覆辙的同志而言,建议最好能读一下《程砚秋戏剧论文集》中的有关论述。 
    程砚秋的唱论揭示了他唱工的独到之秘。程砚秋的“唱”之高明,决非偶然,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关于艺术和技术的学问,由艺术家自己来做更为可靠。以往书斋里学者也曾搞出过一些关于唱工等表演技术的学问,恕我直言,隔靴搔痒者有之,大而无当者有之,难怪梨园界看了都觉得用处不大。质言之:血管里流的是血,水管里流的是水。在程砚秋百年诞辰纪念之际,文化部支持出版程砚秋系列著作,规模之巨,在梨园界是空前的。可见程砚秋不仅是艺术家,还是一位学者。 
    惜乎!能以艺术和学术双轨并进的梨园子弟,在程砚秋身后并无来者。我们喟叹大师的孤独。虽然近年戏曲学院开始培养演员研究生,但是他们还是重在学戏,多数没有掌握做学问搞调研的方法,出校后只见其台上唱戏,不见其台下治学。“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时代在呼唤程砚秋精神,呼唤学者型的艺术大师。 

    来源:《文汇报》2004-1-28

翁思再改编《玉簪记》片断 《道观琴缘》素雅动人
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enjoy/xw/whxw/userobject1ai785388.html

  东方网1月10日消息:周燕萍京剧工作室昨晚在逸夫舞台举行成立1周年庆祝演出,除了沪上著名武生演员奚中路的《洗浮山》,李鸣岩、康静、邓沐伟的《遇后·龙袍》外,周燕萍与著名演员于万增合作表演了京剧《道观琴缘》,此剧是《大唐贵妃》的编剧翁思再根据明代传奇《玉簪记》中的折子改编的。

  《道观琴缘》讲述了误入空门的才女陈妙常与科考落榜的书生潘必正以琴声试探、互通曲款的一段 
故事。昆曲的《玉簪记·琴挑》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精雕细琢已经成为舞台精品,而京剧的《道观琴缘》则发挥了皮黄唱腔在表现力方面的优势,保留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特点,几段琴声以电声乐来演绎,效果相当特别,而简洁的灯光、舞美勾勒出道观应有的清冷素雅。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王洁敏  作者:王剑虹 
 

 
 

 
 
民间工作室走进京剧节 《道观琴缘》第一个“吃螃蟹”

http://enjoy.eastday.com//eastday/enjoy/xw/whxw/userobject1ai697768.html

  东方网12月5日消息:就在来自全国的大小京剧院团齐聚上海,角逐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最高大奖之时,有一出安排在群文项目中的小型演出——新编京剧《道观琴缘》,却吸引了梅葆玖等名家的捧场。而且其创作班底也阵容强大,编剧翁思再(史诗京剧《大唐贵妃》编剧)、导演童薇薇(新版越剧《红楼梦》导演)、作曲赵润(原创京剧《骆驼祥子》作曲)……最令人意外的是,这出戏不花国家一分钱,完全是一次民间 
的、自发的京剧艺术创作、演出行动,它来自上海第一个个人京剧工作室:燕萍文化艺术工作室。

  说起排演这出戏,工作室的领头人、同时也是《道观琴缘》女主角陈妙常的扮演者周燕萍告诉记者:“我从小学戏,毕业后分配到上饶京剧团,偶然的机会,改行唱歌,又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了三年声乐。但心底始终对学了十几年的京剧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缘,我又回头加入了上海京剧院。去年,我成立了这个工作室,想通过传统院团体制外的新型运作机制,为自己热爱的京剧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image

现场来上一段(左为周燕萍)

  据了解,燕萍工作室成立以来,依托文华里京昆会所,常年组织专场演出、票友教学等群众性活动。在此次京剧节上,“名家与票友”京剧经典唱段演唱会和“京剧走向高校”折子戏专场演出,便是由燕萍工作室一手操办的。由昆曲《琴挑》改编的京剧《道观琴缘》也是翁思再、童薇薇、赵润等人应周燕萍之邀,为京剧节的特别献礼。

编剧翁思再

  对于和周燕萍的合作,编剧翁思再赞叹有加,声称“多元办文化的格局在形成”。“过去很多院团都是国家养着的,这容易把人养‘懒’,出人出戏往往投资大,见效却不大,京剧人的积极性很难发挥。有些人不甘心体制的束缚,就开始寻找新的方式、新的可能。周燕萍很不容易,她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家呆着,但是她没有,她自己投资5万元排这出戏,还四处找企业赞助,这里面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你说她图什么?还不是有着一颗京剧人自强不息、不甘沉沦的心吗?”

  《道观琴缘》将于12月8日晚在第二军医大学“京剧走向高校”折子戏专场中首度亮相,届时将演出其中的一折。周燕萍向记者透露道:“我们先演一折尝试一下,想看看学生们的反应。说句心里话,我们是尽全力要把这出戏搞好的,可能的话,我们希望有机会参加下一届京剧节的评奖”。

  新编京剧《道观琴缘》简介:

  南宋时期,落榜书生潘必正在“女贞”道观与青年道姑陈妙常相遇,两人互生爱慕之情,借琴瑟试探互表心意,美凤求凰终成眷属。

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丽春

 
 

让京剧继续革命--与翁思再先生商榷
http://cul.book.sina.com.cn/p/2005-02-01/109798.html
-------------------------------------------------------------------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1 13:13   文汇报
 
  作者:傅骏

  本版上一期刊登了翁思再先生撰写的《让京剧告别革命》后,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电和来稿,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刊发傅骏先生的来稿,他对京剧“是否应该革命”有着有翁文截然不同的观点——

 
  读《让京剧告别革命》一文,我觉得,作者在中国京剧节于上海举行之后,就“京剧如何发展”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之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很有意义的。文章中提到的对一些不甚得法的所谓“改革”,诸如花脸取消脸谱,改韵白为普通话,传统戏取消水袖,满台民歌不同皮黄接轨等提出批评,我深有同感;对“京剧这门艺术,原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然而它的传统因素,在今天却被越来越稀释了”的观点,我也赞同;把京剧的本质概括为“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皮黄腔”12个字,也很简明清晰。但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让京剧告别革命”,却是值得商榷的。

  文章的作者看到并且也承认“京剧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这点很重要。对世间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一种发展观,政治如此,经济如此,文化,包括京剧,也应如此。且不说从花部、乱弹到徽班、京剧,就从程长庚、谭鑫培到梅兰芳、周信芳,再从张君秋、李少春、裘盛戎到尚长荣、于魁智等而言,京剧一直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改革中不断前进的。也就是说,京剧从来就没有“告别”过“革命”。问题是:“京剧革命”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困难的工作,不是谁登高一呼,就能一蹴而就的。它要经过几十年乃至几代人的探索努力。它不仅要求京剧人勇于革命,更要求京剧人善于革命。从京剧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来是勇于革命的人风起云涌,而善于革命的人凤毛麟角。建国以后的戏曲改革工作,我认为在建国初期还是比较稳步前进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大翻箱底”向右转,五十年代后期大跃进年代“大演现代戏”向左转,到“文革”八个样板戏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赶下舞台,再到八十年代老戏重新占领舞台,并且在九十年代和新世纪降临时,让声光电烟、豪华场景笼罩舞台,京剧革命此起彼伏,花样翻新,浪潮不断,变化多端。这半个世纪以来的“京剧革命”,究竟哪些是基本对头的?哪些是根本错误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这自然值得有关“京剧革命”的文化领导带头回顾、检讨、深思,更可以让广大京剧工作者和广大京剧观众来共同探讨。

  但是,千万不能打出“让京剧告别革命”的旗号。京剧不仅不能“告别革命”,而且应当是“继续革命”,只有做到既勇于革命,又善于革命,既珍视传统,继承传统,又改革传统,发展传统,才能真正做到振兴京剧,推陈出新。

  (编辑:燕于)
 

http://bj3.netsh.com/bbs/93033/messages/2665.html

翁思再对这段历史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女本贴由较较真于2003年10月26日03:07:30在乐趣园〖美丽越剧论坛〗发表.

子越剧的恢复,应当归功于“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事实上,从1977年起,上海和浙江各地就开始复排和重演女子越剧,随着1978年电影《红楼梦》的复映,女子越剧热达到了高潮。到1979年前后,已基本完成了“女子越剧重归主流”的过程,而非如翁文所说,“沪浙联动,理直气壮地重振女子越剧。这一过程,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告一段落”。
浙江小百花这拨演员,正在在70年代末的那股女子越剧热中入团学戏的。可以说,正是因为70年代末女子越剧已经重归主流,浙江各地剧团才有可能培养茅威涛这一茬能够演出女子越剧的演员,也才有可能举办后来的全省小百花会演、小百花现象和小百花剧团。本末若是倒置,理便说不通了。


本贴由较较真于2003年10月28日00:27:14在乐趣园美丽越剧精华版〗发表.

棒喝:京剧振兴与民族传统文化存亡休戚相关
http://cul.book.sina.com.cn/t/2005-01-27/108752.html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7 10: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振兴京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振兴京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京剧和它代表的民族戏曲与民族传统文化存亡休戚相关!”江苏省文化厅一位干部在京剧节研讨会上,列举了京剧面临的种种困境:演出锐减、观众冷漠、队伍萎缩、后继乏人、从业人员待遇低下……有人认为,探讨京剧没落的源头会发现,此事涉及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力。

 
  不能好洋快餐而弃中国茶

  有专家认为,京剧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失去吸引力,除了京剧自身需要改革外,还不能忽视当今流行的一种文化心态——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

  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宋关林表示,当下国内的文化大环境对京剧生存发展非常不利。岁末年初,北京所有的剧场都在演出英、美、法、加等国的剧目,热闹非凡。上海最好的剧场也在演西方音乐剧,而且一演就是一个多月。元旦春节期间,本是京剧演出的旺季,但是中国京剧院找遍整个北京,也没有剧场愿意承接“无利可图”的京剧演出。

  宋关林叹息道:“就像一些青少年愉快而疯狂地欢迎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中国人对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文化产品也是趋之若鹜。”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京剧的尴尬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在观众放弃京剧的现象背后,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

  京剧改革切忌盲目“崇洋”

  其实,这几年,京剧界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也涌现过一批优秀剧目,但不少改革者在鼓吹“艺术创新”时,却忘记了艺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迫不及待地将西洋艺术嫁接到京剧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

  吉林省长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冬冰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近年来一些所谓“大制作、大投入”破坏了京剧艺术的写意性,“百年多来形成的京剧特有的表演手段几乎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尽都是在舞台上筑台,甚至把舞台整个装置成一座小山村……”徐冬冰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都表示过京剧的表演手法是写意的,不能乱用布景,否则,演员就成为陪衬。

  荷兰皇家莱顿大学的留学生朱小苏也批评说,一些新编剧目“水准令人不敢恭维”,音乐荒腔走板,唱词对白粗浅,京剧的优雅古典味道荡然无存,规模庞大的交响乐团伴奏,几乎淹没了京剧鼓点;话剧腔泛滥成灾,侵蚀传统戏曲的“留白”、“写意”之美……他认为,“京剧创新,都说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可如果把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都弄没了,年轻人并不爱看。”艺术创新为何成了糟蹋艺术?徐冬冰引用了《程砚秋文集》中的一段话:某些人“喝了几年洋墨水,学了一些西洋戏剧理论新名词,对旧剧一窍不通或只知其皮相,却又喜欢对京剧指手画脚,总想用西洋的一套来改造京剧。”

  别让京剧只被洋人欣赏

  耐人寻味的是,在国内陷入生存困境的京剧,却在国外大受欢迎。

  “老外比许多中国人更能欣赏京剧的古典魅力!”上海京剧院一位演员记得,随团赴巴黎参加“中国文化年”演出时,巴黎歌剧院盛况空前,三层剧场座无虚席。“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我从来没有听过如此震撼的掌声,掌声淹没一切……”

  更令他难忘的是,当中国京剧演员走进剧院餐厅用餐时,在场的法国人竟全体起立,送上长时间的掌声。“老外”的真诚热情,让京剧人的艺术自豪感油然而生。

  的确,就连2004年在北京、上海轰动非凡的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展,也谦虚地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法国文化年法方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让.皮埃尔在展览致辞中写道,莫奈、西斯莱笔下的河流和天空如此写意,如此面向生活,“正如中国绘画大师用毛笔渲染出的极致色彩”。

  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长曹世潮说:“西方对我们最欣赏的,是我们的文化、历史、艺术、景观,而这些东西正在受到我们自己的摧残,别人最欣赏的东西,恰恰被我们忽略了。”

  耐住清贫就守住了希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流氓兔、蜡笔小新、敢达战士迷住了中国的孩子们,天书传奇和齐天大圣孙悟空似乎已成为中国动画制作的绝响……

  日剧、韩剧,加上美国当红肥皂剧,风靡中国城市中,青少年、学生、白领人人争睹……

  演出界热炒“西方名团”、异国风情,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舞台艺术快成了明日黄花……

  在不久前上海的一个论坛上,诗人余光中痛惜国人本末倒置,中文还没弄通顺,却抱着英文日读夜啃。他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呢?”

  要重振文化自信,需要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有清醒认识,不仅需要守望传统艺术,更需要以创新精神焕发传统文化的活力。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艺术魅力,堪称国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是振兴京剧艺术的根本出路。 (孙丽萍 肖春飞)

  (编辑:羚萱)
 

戏曲到了生死关头 京剧没落显示衰减的文化自信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0 10:29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17日电(记者孙丽萍 肖春飞)“并非危言耸听,京剧和它代表的民族戏曲文化在今天已面临生死关头!”江苏省文化厅一位干部在京剧节研讨会上以此为开篇,列举了京剧面临的种种困境:演出锐减、观众冷漠、队伍萎缩、后继乏人、从业人员待遇低下……

    更有甚者认为,探讨中国京剧没落的源头会发现,那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力的衰减。

    好洋快餐而弃中国茶

    有专家认为,京剧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失
去吸引力,除了京剧自身需要改革外,还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当今流行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

    中国京剧团副团长宋关林表示,当下国内的文化大环境对京剧生存发展非常不利。来上海之前,北京所有的剧场都在演出英、美、法、加等国的剧目,热闹非凡。他来到上海,发现上海最好的剧场也在演西方音乐剧,而且一演就是一个多月。而代表中国京剧最高水平的中国京剧院,居然找不到京剧演出的舞台。元旦春节期间,本是京剧演出的旺季,但是中国京剧院找遍整个北京,也没有剧场愿意承接“无利可图”的京剧演出。

    宋关林叹息道:“就像一些青少年愉快而疯狂地欢迎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中国人对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文化产品也是趋之若鹜。”

    中国京剧院2004年在北京众多的大学中演出,不得不打出这样的广告:“同学们,吃惯了比萨饼、麦当劳,你们不妨也品味一下中国茶吧!”“懂一点京剧,有一点中国文化底蕴,会让你们在和老外交谈、交往时多个话题,多些面子……”据称,“广告效应”相当良好。

    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单跃进说,京剧的问题、京剧的尴尬,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这是因为,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发生了危机。在观众放弃京剧的现象背后,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

    京剧改革盲目“崇洋”

    其实,这几年,中国京剧界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也涌现过一批优秀剧目,但不少改革者在鼓吹“艺术创新”时,却忘记了艺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迫不及待地将西洋艺术嫁接到京剧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

    吉林省长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冬冰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近年来一些所谓“大制作、大投入”破坏了京剧艺术的写意性,“百年多来形成的京剧特有的表演手段几乎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尽都是在舞台上筑台,甚至把舞台整个装置成一座小山村……”

    徐冬冰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都表示过京剧的表演手法是写意的,不能乱用布景,否则,演员就成为陪衬。

   从荷兰皇家莱顿大学赶回上海参加京剧节的留学生朱小苏也批评说,一些新编剧目“水准令人不敢恭维”,音乐荒腔走板,唱词对白粗浅,京剧的优雅古典味道荡然无存,规模庞大的交响乐团伴奏,几乎淹没京剧鼓点;话剧腔泛滥成灾,侵蚀传统戏曲的“留白”“写意”之美……

    他认为,“京剧创新,都说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可如果把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都弄没了,年轻人并不爱看。”

    艺术创新为何成了糟蹋艺术?徐冬冰引用了《程砚秋文集》中的一段话:

    “(一些领导)喝了几年洋墨水,学了一些西洋戏剧理论新名词,对旧剧一窍不通或只知其皮相,却又喜欢对京剧指手画脚,总想用西洋的一套来改造京剧……”
 
戏曲到了生死关头 京剧没落显示衰减的文化自信(2)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0 10:29   新华网
 
    外国人比中国人更能欣赏京剧?

    耐人寻味的是,在国内陷入生存困境的京剧,却在国外大受欢迎。

    “老外,比许多中国人更能欣赏京剧的古典魅力!”上海京剧院一位演员记得,随团赴巴黎参加“中国文化年”演出时,巴黎歌剧院盛况空前,三层剧场座无虚席。“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我从来没有听过如此震撼的掌声,掌声淹没一切……”

    更令他难忘的是,当中国京剧演员走进剧院餐厅用餐,在场的法国人竟全体起立,送上长
时间的掌声。“老外”的真诚热情,让京剧人的艺术自豪感油然而生。

    的确,就连2004年在北京、上海轰动非凡的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展,也谦虚地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法国文化年法方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让.皮埃尔在展览致辞中写道,莫奈、西斯莱笔下的河流和天空如此写意,如此面向生活,“正如中国绘画大师用毛笔渲染出的极致色彩”。

    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长曹世潮说:“西方对我们最欣赏的,是我们的文化、历史、艺术、景观,而这些东西正在受到我们自己的摧残,别人最欣赏的东西,恰恰被我们忽略了。”

    耐住清贫也就守住了希望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流氓兔、蜡笔小新、敢达战士迷住了中国的孩子们,天书传奇和齐天大圣孙悟空似乎已成为中国动画制作的绝响……

    日剧、韩剧,加上美国当红肥皂剧,风靡中国城市中,青少年、学生、白领人人争睹……

    演出界热炒“西方名团”、异国风情,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舞台艺术成了明日黄花……

    在不久前上海的一个论坛上,诗人余光中痛惜国人本末倒置,中文还没弄通顺,却抱着英文日读夜啃。他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呢?”

    怎不令人痛心疾首?绵延数百年上千年的文化辉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黯淡失色。文化创造力不足,文化产业不发达,文化自信心难道也要一落千丈吗?

    而重振文化自信,需要守望传统艺术的人们奋发图强,更需要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有清醒认识。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在民间,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并扶持传统艺术团体。

    也正是在民间,许多生活窘迫的京剧人,和更多寂寞的、传统艺术“守望者”仍抱着一个信念:忍耐住今天生活的清贫,也就守住了明天传统文化复苏的希望。(完)

  (编辑:周南)

 
http://cul.book.sina.com.cn/t/2005-01-20/107378.html

盛衰历程启发我们:让京剧告别革命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1 21:16   文汇报
 
  作者:翁思再

  中国京剧节在上海的举行,让京剧如何发展又一次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京剧现在所面临的,一方面是在努力振兴,另一方面则是演出市场日益萎缩,剧团逐渐减少。这就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以往对京剧的认识及其理论基础,是否都符合实际?

 
  王元化先生常说:“在我们文化传统中,传统因素越来越稀薄了”。京剧这门艺术,原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然而它的传统因素,在今天却越来越被稀释了。在这次京剧节中,我们看到一些好戏,也看到一些不甚得法的所谓“改革”,诸如:花脸取消脸谱,改韵白为普通话;传统戏取消水袖,满台民歌不同皮黄接轨等等。此类情况甚至出现在获奖剧目和大演员身上,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倾向。

  京剧的本质是什么?虽然诸家所述有所不同,但我们把它概括为“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皮黄腔”12个字,则不会有太大的争议。评论界翻来覆去在“雅俗循环圈”里转悠,莫衷一是,其实在整个艺术结构里,不能只有一个层次。“五四”时提倡平民文学当然很好,但如果认为其他都是给贵族看的,都要打倒,就不对了;如果进一步认为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含蓄、蕴藉、戒直戒露也是贵族的东西,也要摒弃,就更不对了。京剧的继承与革新,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怎样对待京剧。在整体定性的指导下,具体的京剧改革才不至于“移步”而“换形”。

  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比起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来,更具恒久性和持续性,何必非要传统艺术品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呢?欧洲舞台上今天仍上演着和过去一样的《天鹅湖》和《田园交响曲》,那些经典作品是历久不变的。正如我们现在有了电饭煲不必将博物馆里的青铜鼎镬加以现代化改造,有了冲锋枪不必将越王剑加以现代化改造一样。从历史、审美的角度看,青铜鼎、越王剑所具有的价值,不是电饭煲和冲锋枪所能代替的。在艺术领域中,如果以为只有与时更新的一面,而没有历久不变的一面,那就是庸俗进化论的观点。马克思曾经感叹希腊艺术一去不复返,但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永远不会消失。

  诚然,京剧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但创新不能脱离它的根,那就是京剧文化本质,或者说传统基因。上世纪中叶曾经流行过一个观点,叫“京剧革命”。今天,我认为应该明确地说:让京剧告别革命。或曰:京剧可以革新而不能革“命”;可以提倡:“迈小步不停步,积小胜为大胜”。

  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是戏曲工作的既定方针,然而对于具体剧种来说,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剧种之间,历史、来源不同,风格、样式各异,适应性也不同。如果任何剧种都去“三并举”,就难免会削足适履。比如作为曲牌体的昆剧,历史最悠久,在敷演从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的文本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可以抢救遗产、继承传统为主,不必去搞新创甚至去编什么现代戏。沪剧、评剧等剧种相对比较年轻,没有程式的束缚,生活气息较浓,则可以创排现代剧目为主。至于京剧,应该“两条腿走路”,一边继承、一边创新。现在她的观众面已经比较狭窄了,能够切实恢复、提高她的艺术水平,保护、保存她的艺术火种,就是对弘扬民族文化的很大贡献了。我认为,应该把我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看做是一个整体,而在其内部实行分工。即总体上的“三并举”,但各剧种各自扬长避短,突出重点。这是“戏曲三并举”和“剧种分工论”的统一。

  本世纪京剧的盛衰历程,启发我们正视她的经验教训。振兴京剧的理想,只有靠顺从其自身的规律才能实现。

  (编辑:燕于)
 
http://cul.book.sina.com.cn/p/2005-01-11/105622.html

喜(富)连成造就了京剧史上最辉煌的一代(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1 16:07   法制晚报

第五科学生李世芳演《百花公主》
第五科学生李世芳演《百花公主》

富连成社社址
富连成社社址

《失印救火》叶春善饰白怀
《失印救火》叶春善饰白怀

第一科学生侯喜瑞饰的张飞
第一科学生侯喜瑞饰的张飞

  文/李姿

  吉林富商酷爱京戏创办科班造就“明星”

  用三个儿子命名“喜连成”

  牛子厚,名秉坤,字子厚。他的曾祖父牛金玉从山西逃荒到吉林,先是开荒种菜,后从开大车店起家,做起了生意。由于具有经商的头脑,生意越做越大。到了第四代传人牛子厚,牛家已经成为当时北方的四大家族之一。

  牛子厚喜欢戏曲,特别是京剧。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学习笙、管、笛、萧和各种打击乐。人们说,他是“有眼的会吹,有弦的会拉,有板的会敲”。

  那时候的戏园子,票友都可以上台表演,但有一次牛子厚想上台却被拒绝了,之后他就出钱修了一个戏园子,并从北京接来了以四喜班为主的戏班来吉林演出,并结识了京剧艺人叶春善,也就是后来著名京剧小生叶盛兰的父亲。

  叶春善字鉴贞,原籍安徽省太湖县人。祖上原本挺富有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叶坤荣,是老嵩祝科班出身的花脸,在四喜班,与老生王久龄并称台柱。叶春善幼入小荣椿科班,工老生,与杨小楼、程继仙、郭际湘(水仙花)、郭春山等为师兄弟,出科后,曾搭四喜、福寿等班。他虽然本工老生,但旦净末丑的戏也会,兼通昆曲,可以说是六场通透。当时除了演戏以外,也教学生,而且稍有名气。

  当时八国联军已经进了北京,好多艺人为生计开始弃艺从商,眼看京剧面临衰败。1901年牛子厚嘱托叶春善组织科班,但叶春善一直推辞。直到1904年叶春善才答应了牛子厚的恳请。因为牛子厚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喜贵、连贵和成贵,于是将科班定名为“喜连成”,牛子厚为班主,叶春善任社长。

  市面萧条“喜连成”变成“富连成”

  叶春善回到北京后,在北平琉璃厂西南园买了间房,收容了六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开始教戏。并以“喜”字为这六个弟子取名为:雷喜福、武喜永、赵喜魁、赵喜贞、陆喜明与陆喜才,世称“六大弟子”。他则一边教学,一边做饭、拉煤当伙计维持生计。牛子厚自吉林汇来的开办费,叶春善也存在银号内,没有提用,直到后来徒弟多开销大了,才陆续取出了四百银元,一直用了一年多。

  学生多了,叶春善一个人精力有限,就聘请了萧长华、宋起山、苏雨卿、唐宗成数位教师入社,科班也搬到了虎坊桥,就是现在纪晓岚故居的对面。到了1905年,第一科学生已经有五十多人了,这才在广和楼正式登台演唱,挑帘即红,每天满座,唱了一年,北平人士全知道有个“喜连成”科班。

  1912年清末民国鼎革之交,市面萧条,牛子厚因家务纷繁,无法兼顾,打算把科班送与叶春善。叶坚决不肯接收,并介绍牛子厚将“喜连成”转让给外馆沈玉亭、沈仁山兄弟。沈家为社方还清了债务,增添了经费,并改社名为“富连成”。这时已经有两科学生按“喜”、“连”两个字排名了,所以从三科起,才排“富”字,以后就是“盛”、“世”、“元”、“韵”几个字。而到1948年第七科“韵”字辈,因时局巨变无力延续,富连成社停办。

  写关书:天灾病疾各由天命

  “富连成”的学生随时介绍,随时入学,但是刚一进去,并非就算正式学生,要由琴师们考察一个时期,看看他的嗓音、相貌、身材、资质是否聪颖,是不是有“戏料”。如果考察完毕,认为毫无可造之处,就通知介绍人领回去。如果认为还能造就,就由社方与其家长订立契约,俗称“写字”。

  立契约时,家长与保证人同时出席,共同签署。契约内容大意为:“立关书人某某,今将某某,年若干岁,志愿投于某某名下为徒,学习梨园生计。言明七年为满,凡于限期内所得银钱,俱由某某师享受。无故禁止回家,亦不准中途退学,否则由中保人承管。倘有天灾病疾,各由天命,如遇私逃等情,须两家寻找。年满谢师,但凭天良。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立关书人某某画押,中保人某某画押,年月日吉立。”这个契约写在红纸折子上,外面写“关书大发”四个字,所以立契约也叫做“写关书”,从此,这个小孩就正式取得富连成社学生的资格。

  学生入学以后,就开始“坐科”了。食宿衣帽鞋袜,完全由社方供应,每天还发少数点心钱,先由社长及教师按其体态、资质、容貌、嗓音,决定他应学生旦净丑哪一门。这是初步决定,大部分是继续学下去;也有少数改学另一门,叫“归工”,从此,就专学这一门到底。

  不论学哪一门的学生,先练武功,要把腰腿练出武功根底来。初步先学跑龙套,然后开始学戏,由教师指定饰某剧中某角色,或正或配,全由教师决定。先把戏词背熟了,再上口,就是习学韵白,再学唱腔,再拉身段,排地位,完全精熟以后,开始响排(即有锣鼓,而不扮装)。等到教师认为可以彩排的时候,才能上台演唱。这就是“实授”。

  排队去戏院绕开“红灯区”

  学生们每天六点就起床(如果前一天晚上有夜戏或堂会,则可晚起一会儿),漱洗完毕,就开始练功。文行吊嗓子学戏,武行是练习武功,偶尔也合排一出戏。十点吃早饭,饭后就“上馆子”(即赴戏院演戏),学生按身材矮高,排成一单行队伍,由管事人领导自社址步行至广和楼。在科班里叶春善非常看重道德教育。去广和楼演出,学生们必须走石头胡同,因为最近的路大栅栏当时是“红灯区”,对学生的影响很不好,所以科班规定绕着走。谁一旦做出了违背道德的事,就会受到很重的处罚。

  到了广和楼就开始扮戏,十一点就“打通”(即是打开场锣鼓,要打完“三通”,才开始演戏)。然后开始演出,到下午六点,每场要演出八九出戏。学生演完戏后回社,稍事休息,即吃晚饭,饭后仍分文武两行用功,学戏,十点就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年底封箱后休息几天外,天天如此。

  学生们从开始上台演戏起,社方便给开“小份儿”(演一出戏的酬劳)。如果出科以后,还继续留社服务,则正式开“份儿”。富连成社自1907年开始就常在广和楼演出,也在广德楼演过,后在西城哈尔飞、东城吉祥园加演夜戏。到叶盛章挑班后,又在华乐长期演出。民国十九年起才偶尔开始出外,到天津春和大戏院演唱半个月,二十年又全班到天津演了一次。二十年以后陆续有富社的人到上海演出,但是没有全班去过。

  链接

  “富连成”传下的梨园行规

  最要:后台不得犯野蛮。闯祖师龛、銮驾、供器桌、斗殴、拉账桌、摔牙笏、砸戏台、捅人名牌、抡箱板等情形,一律罚办不贷。后台座位管理各有次序,不得乱扰。管事人坐账桌,催场人上下场,坐后场门旗包箱,生行坐二衣箱,贴行坐大衣箱,净行坐盔头箱,末行坐靴包箱,武行上下手坐把子箱,丑行座位不分。

  最忌:后台不得坐箱口,大衣箱上不准睡觉,箱案不得坐人,不得两脚磕箱,上玉带不得白虎,后台不准幌旗。加官、财神、喜神,各脸不得仰面,戴脸不准照镜说话。戴王帽遇草王盔不得同箱并坐。扮关公、神佛角色须净身。后台不得张伞,不准奕棋,不准合掌等。

  (编辑:燕于)

http://news.sina.com.cn/cul/2005-01-11/3015.html

http://www.cha-tm.org/cha-tm_orgTmlist/static/3397833.html

注册号:
3397833
商标中文:
大唐贵妃
申请日期:
2002-12-9
商品类别:
14
注册日期:
2004-8-21
商标拼音:
申请人:
翁思再
商标英文:
代理人:
北京中北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公告期:
总第928期.
使用商品:
贵重金属制首饰盒,贵重金属香烟盒,贵重金属制香烟嘴,小饰物(珠宝),链(珠宝),装饰品(珠宝),戒指(珠宝),角、骨、牙、介首饰及艺术品,钟,表.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7516074[/lastedittime]编辑过]

旧中见新 新而有根 《大唐贵妃》浓妆登场

2003年04月14日 10:33

  中新网4月14日电 曾作为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的《大唐贵妃》将于本月15日至18日在保利剧院上演。

  据北京晨报报道,该剧由翁思再编剧、郭小男导演,改编自梅兰芳名剧《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的主要唱段,复演的主演阵容由史敏、李胜素和梅葆玖分饰前中后杨玉环,李军、于魁智和张学津分饰前中后李隆基。昨天中午,主创趁排练间隙细说《大唐贵妃》。

  编剧翁思再介绍,《大唐贵妃》中综合了两个梅派名作并为舞台表演增加了技术密度和艺术含金量。该剧中新加入的四种元素包括现代京剧的成功经验、西洋歌剧的恢弘气势、交响乐的时尚感觉和舞蹈的娱乐性。

  导演郭小男称,《大唐贵妃》的创作理念强调的是旧中见新,新而有根。该剧在样式上尝试将京剧与西洋大歌剧相结合。该剧以经典传统唱腔为内核,以中西合璧的全新形式为包装,在遵循京剧艺术本体规律的前提下,营造出恢弘的气势。

  主演梅葆玖说,演出父亲的《太真外传》是他很久的愿望,这一次在形式上进行很大的改革。在唱腔上一个音符都没有改变,只是乐感更强了,表演上也是坚持“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应该说既是原汁原味又有创新。


 
编辑:王艳红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4-14/26/294120.html

http://ent.sina.com.cn/v/2006-11-24/ba1342529.shtml

曹可凡对话茅威涛 质疑所谓“茅派”创新(组图)

七艺节开幕晚会:洒满阳光的天堂

七艺节开幕晚会:洒满阳光的天堂
《洒满阳光的天堂》由“序幕·《风荷音诗》·《竹影舞韵》·《水乡社戏》·《神技天幻》·尾声”贯穿而成,19个节目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的艺术精华如“珍珠”般串起。浓浓的江南韵味和中国气派是晚会的鲜明特色:乌篷船、油纸伞、采茶女……这些江南轻灵剔透的符号在《丝竹细语江花》、《采茶雨中行》、《水乡社戏》等节目里充分展现;扇子、武术、戏剧、杂技……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在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与童声的对唱《乡情》、歌手刘欢动人的《弯弯的月亮》、古典舞《卧虎藏龙》里得到了张扬。
  “水”、“火”、“雾”通过高科技手段巧妙地点缀在变幻莫测的豪华舞台中,江南“采茶舞”翩跹而至时,淡淡的茶香飘起;绍兴“社戏”开演时,又送来阵阵酒香,给观众送上意想不到的惊喜。宽54米、长63米、斜坡面高36米的大型斜面式舞台时开时合,配以长64米、宽10米、流淌着350吨水的水池舞台,寓意江、河、湖、海,气势恢宏。更令人惊奇的是,偌大的舞台没有使用一颗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还可以拆卸后重复利用,且仅用了短短一月就搭建完毕。
  为了这台缤纷的晚会,来自全国各地40个文艺团体的演员早在7月底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排练,在最酷热的季节挥汗如雨,拿鼓风机吹着冰块降温,用辛勤的排练换来了满台璀璨。《洒满阳光的天堂》荟萃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再大的“腕”也都是诠释我国舞台艺术成就的符号,比如在声乐表演中,刘欢、张也、莫华伦分别代表了通俗、民族、美声3种唱法,在戏剧板块中,茅威涛和何赛飞、韩再芬和黄新德、于魁智和李胜素分别代表了人们熟悉和喜爱的越剧、黄梅戏和京剧艺术。
  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来自湖北的张先生用“大手笔”来形容这场开幕文艺晚会,金发碧眼的德国人费瑞德也伸出了大拇指称赞:“好!Wonderful(好极了)!”
  “古老东方诗如海歌未央,浩瀚青史山苍苍水茫茫;花的原野,歌的故乡,闪开山岳走出黄河长江……”歌舞《神游》把阳光洒在了这人间天堂,56个民族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让艺术的美丽尽情飞扬……

第一幕·风荷音诗
  -节目单
  1、民乐合奏《丝竹细雨江花》
  演奏:浙江歌舞剧院民乐团伴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歌舞剧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
  2、男高音独唱《乡情》
  演唱:莫华伦(澳门)
  伴舞:富阳市富春二小
  3、歌舞《采茶雨中行》
  演唱:周旋、陈芬芳、郑培钦、徐宁
  4、女声弹唱及女高音独唱《唱天谣》
  演唱:广西龙州壮族天琴女子弹唱团
  独唱:旅美女高音歌唱家黄莺
  5、器乐曲《风?吟》
  演奏:中国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系
  6、男声独唱《弯弯的月亮》
  演唱:刘欢
  -看点
  一、看实力歌手
  【关键词:莫华伦】
  在开幕式上登场的首位实力歌手,是如今依旧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上的莫华伦。这位从小就离开中国,在美国成名的音乐家,近两年开始在亚洲发展。如今,他已经是香港歌剧剧的艺术总监,已经监制了八部歌剧。
  【关键词:刘欢】
  多少年来,《弯弯的月亮》总是刘欢被广为传唱的经典代表作。刘欢的歌声陪伴了我们十八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他的歌声里听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刘欢的歌在这个时代中不能算是一种时髦,他是相对那种轻薄与单薄的反抗,但时髦往往必须轻薄、单薄地轻装前行。所以有一种说法———刘欢的歌迷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刘欢是在为怀旧和对情感的追忆而歌唱。他的歌声,最容易使人感动。
  【关键词:张也】
  张也是杭州的老朋友,她凭着《走进新时代》等优美的歌曲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就像她在歌中唱的:“唱完了老歌唱新歌,唱完了春歌唱秋歌……”唱着唱着,便拥有了更多的歌迷。张也声音甜美,有着“金嗓子”的美称。去年,张也曾经为杭州演绎了一首精彩的《人间天堂》,而这一回,她给我们带来了的又是一曲动听的歌谣。
  二、听新鲜音乐
  【关键词:民乐创新】
  晚会中的音乐很多融入了通俗、时尚的东西,最大的创新就是对《采茶舞曲》改编的《采茶雨中行》,在保留基本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子音乐的成分,而且更是首次尝试将街舞结合进来,让众位年轻的街舞者踩着重重的节奏演绎这首有着浓重江南风格的曲子。
  一项关于晚会“嗅觉体验”的最新尝试也在这个节目中亮相:少女们在山坡上边采茶边起舞,晨雾弥漫在山坡上,龙井的芬芳和着采茶舞四处蔓延开来,观众将完全沉浸在龙井茶的芬芳里,仿佛身处龙井山上,满眼的翠碧茶园。
  【关键词:天琴】
  来自广西龙州壮族女声组合广西黑衣天琴社,60位壮族姑娘用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天琴,以独特重唱的方式弹唱了龙州壮族山歌《唱天谣》:“泉水弯弯过山坡,壮家天天唱山歌……”古朴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唱法。
  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使用的,是壮族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天琴。这种乐器为广西龙州地区所特有,流传至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它由琴杆、琴筒、弦轴、琴弦组成,天琴可以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节奏鲜明、轻盈跳跃。
  -观赏指数★★★★
  第二幕·竹影舞韵
  -节目单
  1、现代舞《梦之竹》
  领舞:北京紫色舞蹈团
  群舞: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蹈团
  2、傣族舞《莲》
  领舞:王亚男
  群舞:四川舞蹈学校、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3、芭蕾舞《绿歌》,大提琴与箜篌协奏
  领舞:季萍萍、孙慎逸
  独舞:吕萌、焦洋
  4、中国古典舞《卧虎藏龙》
  领舞: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
  -看点
  一、看群星飞舞
  【关键词:王亚男】
  获得第十届文华奖最佳女主角,第五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王亚男舞台形象丰富,她既可以表现一位羞涩温婉的小卜哨(傣家女孩),也可以和舞伴王玫一起创作出实验舞剧,现代而反叛。
  她体态优美,黑色的长发像瀑布,垂到腰际,筒裙缠着小蛮腰,别有风情。
  【关键词:田博年】
  见到田博年,你会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他是那么年轻,一名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三的学生;站在舞台上,你会感觉出他的老成,他是第四届国际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大提琴组第一名的获得者。
  此次开幕式晚会,田博年演奏《绿歌》,一首大提琴与箜篌合奏的音乐,给他发挥的空间不大,但是田博年自始至终都很认真。
  【关键词:崔君芝】
  崔君芝,是中国首位箜篌演奏家,美籍华人,曾获世界广播器乐大赛一等奖。“箜篌容易被误认为是竖琴,两者其实不同,箜篌的共鸣箱是古筝的共鸣箱,琴弦是钢丝缠尼龙,是中国民乐的纯粹音色。”崔君芝与箜篌已经结下了二十多年的缘分,并建议在美国,每年的十月一日定为“中国箜篌日”,美国印第安纳州还授予她“大师级演奏家”称号。但崔君芝最喜欢人们称她:东方艺术的使者。
  【关键词:季萍萍、孙慎逸】
  修长的俊男靓女,来自上海芭蕾舞团,季萍萍是继辛丽丽之后,被人们广泛称道的“白毛女”。而孙慎逸与之搭档已久,他俩获得过第十二届瓦格纳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
  二、观中国舞集
  【关键词:梦里紫竹】
  初赏现代舞《梦之竹》,让人联想到云门舞集,都是一种静中有动,亦动亦静的美感。北京紫色舞蹈团,穿着淡紫的纱衣,在竹林下翩翩起舞,那些带着太极拳术的舞姿,柔柔地起,有力地落,仿佛我们中国人端着毛笔写字,在笔锋间方见遒劲和力量。
  【关键词:水·水·水】
  傣族歌舞,我们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杨丽萍跳的《孔雀舞》,变化多端的指间和腰部舞蹈是傣族舞蹈的特点。
  江南因水而灵气,傣家对“水”则有一种崇敬。傣历新年,泼水是祝福,而傣族的小卜哨和小卜冒在欢呼时,也会热情地呼唤“水!水!水!”
  这些生动的画面都将呈现于民族舞《莲》当中。总导演丁伟亲自捉刀创作的这段舞蹈小品,再现了火红的烛焰,洁白的水,傣家少女乌黑的长发在风中飘逸的场景。
  【关键词:中国的芭蕾】
  中国的芭蕾舞风格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苏联的舞蹈体现,《红色娘子军》可能是第一次突破。芭蕾舞发展至今,怎样才能将这项舶来艺术中增加中国元素,《绿歌》开始尝试。
  背景音乐是大提琴和箜篌的合奏,那是中西方音乐的对话,而在舞蹈的肢体语言里,也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关键词:卧虎藏龙】
  别被这个名字迷惑,古典舞《卧虎藏龙》和李安那部扬名好莱坞的影片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乐曲经过改编,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七位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女孩跳的宫廷舞,另一部分则是戎马盔甲的勇士舞。
  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担任领舞,既有富丽堂皇的盛景,也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声势。
  -观赏指数:★★★★
  第三幕·水乡社戏
  -节目单
  1、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演唱者:茅威涛、何赛飞
  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演唱者:韩再芬、黄新德
  3、京剧《大唐贵妃》选段
  演唱者:于魁智、李胜素
  -看点
  一、看名家名角
  【关键词:茅威涛、何赛飞】
  最先登场的是越剧著名小生茅威涛和她的“黄金搭档”何赛飞,她们将出现在左侧的戏台。自从何赛飞淡出戏剧舞台,步入影视圈之后,这两朵“小百花”已经许久没有合作了,她们最经典的唱段应该是《孔雀东南飞·惜别离》,而此番两人合作的是《梁祝·十八相送》。
  【关键词:韩再芬、黄新德】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保留唱段,严凤英和王少舫“珠联璧合”地演绎过七仙女和董永。开幕式晚会,演唱这个片段的是黄梅戏名旦韩再芬与著名小生黄新德。韩再芬是新一代黄梅戏的领军人物,她曾经来杭演出过《徽州女人》,一部有点好莱坞大片风格的新剧,是个标准的闺门旦形象。黄新德以前常与马兰搭档,曾获“梅花奖”、“白玉兰奖”,他应该算是韩再芬上一辈的名角儿了。扮演的小生,无论是董永、梁山伯,还是《红丝错》中的张秋仁,他都有不俗的表演。
  【关键词:于魁智、李胜素】
  舞台中央最大的古戏台上,亮相的是国粹京剧,领衔主演于魁智和李胜素,唱的是《大唐贵妃》选段。于魁智嗓音高亮,韵味清醇,是目前京剧界难得的杨派老生,文武双全。李胜素被誉为梅派再传弟子当中,扮相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行腔舒展自然,颇得梅派神韵的一位。她扮演的“杨玉环”犹如当年的杜近芳。
  二、品名剧名段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昆曲《牡丹亭》中最美的就是这段“皂罗袍”,张志红和李公律在舞台左侧的小戏台上,只是表演,并不演唱,作为第三幕“水乡社戏”的引子,它足以引人入胜。
  【关键词:越剧《梁祝》】
  万松书院、长桥、双照井、观音塘,越剧《梁祝·十八相送》这一路走来,尽是些杭州人熟悉的地名,有的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越剧《梁祝》唱段优美,名扬世界的小提琴《梁祝》就是当年何占豪与陈钢根据越剧的旋律改编而来。梁山伯和祝英台就像他们化身的蝴蝶,翩翩起舞于西湖山水间。
  【关键词:京剧《大唐贵妃》】
  《大唐贵妃》,几近奢华。这是中国京剧史上首部以传统题材创作的梅派京剧巨作,被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称之为“京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翁思再填词大气、华美,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挥洒自如却又不失分寸。
  三、赏江南胜景
  【关键词:乌篷船】
  但凡读过《社戏》的人,都会记得鲁迅笔下那晃晃悠悠的乌篷船。朴实的“闰土们”头顶乌毡帽,摇着小船来看戏。这样的场景,将会出现在开幕式晚会的第三幕中。别忘了,到时候数数,乌篷船有几条。因为我们每次看彩排,每个人都会数出不同的数目来。还有,请留心乌篷船的船沿,不仅挂着渔灯,而且还藏着一坛绍兴黄酒呢。
  【关键词:古戏台】
  江南多戏,越剧、婺剧、睦剧、杭剧,一座座戏台催生出一个个角儿。考究些的古戏台,戏台后部有月洞门,为雕镂精细的银杏屏墙。面向舞台有左右两门,分别写着“出将”、“入相”的门额,配上绣花帘幕,色彩缤纷。
  开幕式舞台上,搭建了三座古戏台,有的由两侧从滑轮滚动至中央,还有的则从舞台背后破壁而出。
  -观赏指数:★★★★★
  第四幕·神技天幻
  -节目单
  1、杂技《蹬伞》
  表演者: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
  2、杂技《双人滚杯》
  表演者:浙江曲艺杂技总团
  3、杂质《荡杆飞绳》
  表演者:郑州市杂技团
  -看点
  一、看人面桃花相映红
  [关键词·蹬伞]
  舞台上方有棵棵桃树盛开,地面上,一把把桃花伞在姑娘们的手上俏皮地转动———粉红色的舞台春光烂漫,由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表演的《蹬伞》,便在这灵动的气息中进行。
  这个节目曾经拿走了摩纳哥国际青少年杂技大赛最高奖“金K奖”。它的一大亮点是打破了以往呆板地躺在座椅上完成技巧的传统定势,采取了地面柔滚、反躬扭转的新技法,让画面具有一种流动的美感。
  每一把伞有三斤重,要想把它转动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要将它转匀、转稳就更困难了,况且又是在用脚做旋转。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些姑娘们,个个都苦练了两三年呢。
  二、看本省杂技精品
  [关键词·双人滚杯]
  60名黑衣男孩举着60面长镜,6束绿色激光神秘地摇曳———这么大的阵势,只是为了衬托出两名白衣女子轻巧的身影———陆丹、姬茂玲,来自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的姑娘的《双人滚杯》成为全场的焦点。这个节目获得过一系列的世界大奖:法国舞台之火国际马戏比赛“公众大奖”、“城市大奖”,波兰华沙艺术节“金小丑奖”。
  [关键词·荡杆飞绳]
  一群色彩绚丽的“鸟儿”们欢快地掀动着翅膀,“荡杆飞绳”这一幕就好像是发生在大森林里的故事———“荡杆飞绳”将传统杂技中固定的杆改为摆动的杆,小演员们在大幅晃动的杆上敏捷地攀援,不时做出飞跃换杆、翻转两周换杆等惊险动作,令人想像到身手敏捷的猿猴在林中自由飞跃——观众的心也随之起落,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叫好声。
  这个曾获全国青少年杂技大赛“金狮奖”的获奖节目由郑州市杂技团表演。中原杂技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一位名叫兰子的女艺人在宋元君面前表演杂技,脚踩高跷,同时抛耍七把短剑,还能骑马在疾驰中舞弄——这是河南最早的天才杂技女演员。北宋以后,杂技大量流入中原民间,其普及程度是其他省、区所难以比拟的。

 9. 陆小曼的第三个男人翁瑞午,很多文章都说他是清朝著名大学士、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的孙子,其实不是。翁同和是常熟人,翁瑞午是吴江人。几年前,《文汇报》的《笔会》上有一篇剧作家翁思再的文章,讲得很详细。他好象是翁瑞午的后代,但我并不能确定。

????????????????

[em06][em06][em06][em06]
周末杂记 [原创 2007-1-22 15:19:35 ] 发表者: seni_roo  

 

题记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周六,累得要死也拼着起来去天蟾听讲座。

 

天蟾京昆讲座第一讲—翁思再,草根文化(这题目纯粹赶时髦,与实际讲座内容浑身不搭界)。大概讲了讲京剧的形成历史以及花、雅之争的种种。俺爱好八卦,因此只对翁思再提到的一段毛主席关于戏曲的小道做了选择性记忆。

 

话说延安时期,毛主席在一次集体看戏后说:咱们的戏曲怎么能都是些王侯将相呢?应该多一点劳苦大众的戏吗。没过几日,某人去窑洞里拜访毛主席时,他老人家正在听黑胶片的谭鑫培!翁思再说:这体现了人的两重性。呵呵,呵呵,俺笑跌。

 

坐在台上的翁思再也是极其懂戏的,可他为什么要折腾出一部四不像的《大唐贵妃》乜?人的两重性啊!!

 

下午本来该看赵欢的《荒山泪》,可巧熟识的戏友早间强力要求俺们去看昆曲,原来他是要在昆团演出后,当众向他女友求婚,让俺们去见证见证。哇咔咔,哇咔咔,此等美事怎能错过,赵欢的《荒山泪》只能留在下次了。戏也没认真看,就等着大轴了。

 

果然的浪漫啊,男孩单膝下跪手捧玫瑰,小姑娘满面含羞幸福无比。历史性的时刻啊,上昆舞台头一次上演现实版浪漫哦!嗯,羡慕得很~~~~~

周日继续忙着蚂蚁搬家,翻出好些以前的东东。例如刘德华92年的签名,张学友94年的签名,哈哈,俺当初找他们签名时的表情可是相当的酷。最最珍贵的是,俺还找到两篇青葱岁月时写下的朦胧文字,时至今日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文中的“he”是谁,笑死了。



http://seniroo.blog.hexun.com/

 

题记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周六,累得要死也拼着起来去天蟾听讲座。

 

天蟾京昆讲座第一讲—翁思再,草根文化(这题目纯粹赶时髦,与实际讲座内容浑身不搭界)。大概讲了讲京剧的形成历史以及花、雅之争的种种。俺爱好八卦,因此只对翁思再提到的一段毛主席关于戏曲的小道做了选择性记忆。

 

话说延安时期,毛主席在一次集体看戏后说:咱们的戏曲怎么能都是些王侯将相呢?应该多一点劳苦大众的戏吗。没过几日,某人去窑洞里拜访毛主席时,他老人家正在听黑胶片的谭鑫培!翁思再说:这体现了人的两重性。呵呵,呵呵,俺笑跌。

 

坐在台上的翁思再也是极其懂戏的,可他为什么要折腾出一部四不像的《大唐贵妃》乜?人的两重性啊!!

 

下午本来该看赵欢的《荒山泪》,可巧熟识的戏友早间强力要求俺们去看昆曲,原来他是要在昆团演出后,当众向他女友求婚,让俺们去见证见证。哇咔咔,哇咔咔,此等美事怎能错过,赵欢的《荒山泪》只能留在下次了。戏也没认真看,就等着大轴了。

 

果然的浪漫啊,男孩单膝下跪手捧玫瑰,小姑娘满面含羞幸福无比。历史性的时刻啊,上昆舞台头一次上演现实版浪漫哦!嗯,羡慕得很~~~~~

周日继续忙着蚂蚁搬家,翻出好些以前的东东。例如刘德华92年的签名,张学友94年的签名,哈哈,俺当初找他们签名时的表情可是相当的酷。最最珍贵的是,俺还找到两篇青葱岁月时写下的朦胧文字,时至今日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文中的“he”是谁,笑死了。



http://seniroo.blog.hexun.com/
交响京剧《大唐贵妃》打造本土《图兰朵》
杜晨 2003-4-15

  本报讯 由浙江著名导演郭小男执导、有300人演绎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将于本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上演。昨天,《大唐贵妃》的主创人员在北京叙说了这部“交响京剧”的缘起以及他们的“野心”。

  京剧票友排出的大戏

  《大唐贵妃》的编剧翁思再介绍,这部戏的缘起是在前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后,梅葆玖提出了一个要把京剧改革和创新的设想。先由翁思再编出了一个剧本。翁思再的本职工作原是记者,他自己笑言:“是自己当记者时戏看多了才成了现在的京剧编剧!”
而这部京剧的导演郭小男也不是京剧出身。郭小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上世纪80年代执导过歌剧《仰天长啸》、话剧《蛾》,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郭小男以一出淮剧《金龙与蜉蝣》震动剧坛,后来又执导过越剧《孔乙己》和昆剧《牡丹亭》等,均有创意。郭小男善于驾驭大场面。他的戏曲和歌剧作品尤能让人领略编导音舞美的综合审美乐趣。在《大唐贵妃》中,郭小男将传统京剧与西洋大歌剧“嫁接”起来,把史诗剧的意境、气派和传奇剧的情节、审美融于一炉,这是一个大胆而颇有意义的探索。

  超越《图兰朵》

  《大唐贵妃》的制片人之一韩顺宝介绍,这部戏就是要把民族文化打造成时代的精品,把京剧当成品牌,把经典以另一种更符合时代的形式保留,时尚做到极致,古典也同样地做到极致。
相较于意大利的著名歌剧《图兰朵》,编剧翁思再表示,《大唐贵妃》这部戏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它。《图兰朵》仅仅是一部歌剧,而《大唐贵妃》是融歌剧舞剧京剧的跨剧种,是一次大胆的实验。导演郭小男说:“《大唐贵妃》要做成精品,做成中国本土的《图兰朵》!”
据介绍,《大唐贵妃》取材于梅兰芳上个世纪20年代名剧《太真外传》,同时参考白居易《长恨歌》、白朴《梧桐雨》、洪升《长生殿》等名篇名作重新创作的《大唐贵妃》保留了12段梅兰芳原创原腔,同时新写了30余段唱腔唱词。在表现形式上,最为突出的是,融入了歌剧、舞蹈、交响等其他艺术手法。70多名歌剧演员的演唱队伍和庞大的交响乐队,使整出戏不仅壮大了气势,而且富有现代气息。杨贵妃和唐明皇由梅葆玖和张学津、汪正华和于魁智、李胜素和李军及史敏3对半演员联合演出。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7/node164864/node164885/userobject15ai1688832.html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7517460[/lastedittime]编辑过]

来自戏迷和导演的记忆


新闻综合频道 2006年10月2日18点50分
 

  一个如痴如醉的资深戏迷,一个名声显赫的戏剧导演,两个不同身份的人,却有着记忆的交集。在他们眼中,建国57年来,上海的舞台艺术走过了一段既不平凡,又多姿多彩的发展之路。
  这就是翁思再,文艺圈出了名的戏迷,不论清晨还是傍晚,他都要在家吊上几嗓子,过过戏瘾。(戏迷 翁思再:从小父母领着去看戏,看京戏,看周信芳、看杨宝森,从小看角儿)翁思再痴迷舞台艺术,从京剧到昆曲,从歌舞剧到音乐会,翁思再成了戏院的常客,从1950年至今,他已经收藏了近百张不同剧种的演出说明书。这是50年代杨宝森剧团在永安大戏院演出《失控斩》时的说明书,拿在手上,仿佛悠悠岁月倏忽而过。(戏迷 翁思再:最早的就这么一张纸,把角儿的名字,杨宝森这么大的角儿,四大须生之一,这么轻轻的一张纸 现在呢,这是我最近看的一个戏,上海越剧院的,你看烫金、绛红、印花,很精致、纸张也不一样了)从50年代的一张小纸片,六、七十年代的黑白小册子,到现在彩色打印、装帧精美的画册,不经意的小物件,见证的却是戏剧的发展变迁。(翁思再: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说明书)是一个参照)翁思再说,让他感受最深的还是剧场环境的变化。(翁思再:过去的剧场很小,你说在大世界看戏的话,一个走廊里好几个剧场,某一个剧场要是声音响一点,隔壁的剧场都听得见,也没有空调,夏天看戏的话,就转着吊扇,有时候下面很多人扇着扇子在那儿看戏)昔日大世界、新舞台、福安大剧场、明星大戏院的模样,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已经是一批高科技、现代化的大型演出中心。(翁思再:确实是漂亮得多,体积也大得多,现在有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有那么多现代化的剧场 戏本身的质量、制作质量精美了,尤其舞美比原来好看得多了)翁思再说,看戏50年,发现自己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了,他总希望能看到精品。和他一样感同身受的是著名导演郭小男,一位京剧、越剧、话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资深导演,他说导戏这么多年,这戏是越来越难导了。(著名导演 郭小男:像原来那种简单的,简单的布景啊,简单的表述故事的方式,观众是不满足的 特别是上海观众,更会欣赏艺术的审美,他提出了更高的对你舞台技术和艺术表现的要求,更高的要求,所以现在做戏比原来做戏难)这两天,郭小男正忙着排一部名为《秀才和刽子手》的黑色幽默话剧,这部戏已经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本奖榜首。他说,这些年,观众口味越来越高,逼着自己只能拍精品。像越剧《孔已己》,昆曲《牡丹亭》、京剧《大唐贵妃》,部部都要讲究创新和精致。正是由于传承经典,融合现代,这些高水准的上乘之作,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获得了市场的肯定。(著名导演 郭小男:像这些剧目已经和二三十年前的艺术呈现完全不同了,它主要表现在舞台 上的,更强调了舞台艺术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观众的影响力、冲击力、感染力 更重要的带来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对上海 都市民众的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郭小男说,尽管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高,但对于他来说,却倍感欣喜,因为培育了如此高素质的观赏者,上海的舞台一定会更加精彩。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髓,艺术,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对于戏迷和导演来说,留在他们脑海中的是一部部经典作品的更迭,对一座城市来说,戏剧舞台的变化,是时代发展最生动、最精彩的注脚。
 
http://cache.baidu.com/c?word=%CE%CC%3B%CB%BC%3B%D4%D9&url=http%3A//www%2Esmg%2Ecn/tv/stvn/column%5Fcontent%2Easpx%3FProgramId%3D14211&p=927dc54ad59f17c30be2977b5656&user=baidu

《中国贵妃》的七种武器
--------------------------------------------------------------------------------
2001年11月13日 18:49


申江服务导报11月13日报道:京剧《中国贵妃》成功落幕。演出前百分之百的出票率,演出后观众掌声长达20分钟还欲罢不能的盛况,让古老的京剧重现了昔日的辉煌一刻。待掌声渐渐远去,记者再次采访了编剧翁思再和导演郭小男———创作该剧的两位灵魂人物,问题是:京剧如何走近当代观众?

编剧:翁思再

曾长期担任戏剧记者,自幼热爱京剧,研习老生,70年代曾在部队京剧团登台演戏,其《京剧丛谈百年录》等著作受到学术界重视。接受采访时,每讲到激动时,会情不自禁站起来哼唱示范一番。

导演:郭小男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曾以一出淮剧《金龙与蜉蝣》震动剧坛,执导的越剧《孔乙己》、昆剧《牡丹亭》均有创意。妻子茅威涛是比他更有名的越剧演员。

第一种武器:开门迎客

郭小男认为:京剧是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和繁荣起来的艺术品种,在十分简陋的表演环境里,演员为了更好地演绎故事,只能想出许多虚拟的办法,而这些办法渐渐变成了程式,比如舞台上只有一桌两椅,演员在台上兜一个圈子就表示已跨过千山万水。久而久之,京剧形成了独有的美学特征: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表现无限的时空变化。这种特殊的表演程式同时也规定了观众特殊的审美,不熟悉那套程式的观众很难进入这样一个结构严谨的艺术框架里去。

《中国贵妃》则改用了当代观众熟悉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如交响乐伴奏、合唱团吟唱、现代化舞台景观等,试图接近当代观众,这等于为传统京剧打开几扇新的门,让不熟悉京剧的观众也能走进这个框架。

第二种武器:保留经典

京剧艺术最辉煌、最高峰的时期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梅派艺术是那一时期的代表,梅兰芳的唱腔,可以说添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必须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当代观众,让观众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梅派。翁思再对梅兰芳《太真外传》、《贵妃醉酒》两出戏进行整理,从几十段唱腔中挑选出9段最经典、流传最广的唱段,融入新编剧本中去。演出中,“杨玉环”演唱的梅派经典唱段,不但老观众听了过瘾,连第一次看京剧的年轻人都被那精美绝伦的唱腔征服:原来京剧这么好听。

第三种武器:戏以曲传

新戏要赢得观众认同,唱段必须好听、容易流传。《中国贵妃》中新创作的唱段有30多段,都是在京剧原有唱腔基础上新创作的。如“唐明皇”在长生殿的那段唱腔,套用了余派名段“摘缨会”的词和谱,那是老生演员规范性的唱段,演员唱的时候非常过瘾,观众反响也好。而戏中的主题曲“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带泥”,用的也是梅派唱腔,曲调优美上口,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是哼着这个曲子离去的。

第四种武器:现代意识

虽然表现的是千年以前的李杨爱情故事,但剧中的人文指向必须具有现代感。《中国贵妃》强化了两人间生死之恋的基础。根据杨贵妃出身教坊,唐明皇则是公认的梨园始祖、司鼓能手的史实,新编了一场“梨园知音”,以共同的艺术爱好合理展示两人的情感逻辑。而在杨贵妃殉国殉情、唐明皇退位以后,着力写他的反思,意在表现他下野后人性的复归,引人反思为什么身居高位时人性会异化。

第五种武器:西为中用

与以往京剧表演最大的不同是,《中国贵妃》引入了西洋大歌剧的表演方式,交响乐队气势恢宏的伴奏、合唱歌队的和声伴唱,烘托出京剧唱腔的典雅优美,也为戏剧跌宕起伏的情节推波助澜。音乐由此也更靠近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由于上海大剧院非常现代化的舞台设备,升降舞台、旋转舞台等的充分运用,演出中一幕幕场景美轮美奂,“华清池”、“长生殿”等,极尽华美,写实的布景和虚拟的表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大写意的原则下让观众看得赏心悦目。

第六种武器:名角效应

演出中,除了梅葆玖、张学津、于魁智、李胜素、史敏、李军等主要演员都是当今剧坛的一流名角,每个配角也都由在各自行当中最出色的演员担当,使每场戏都有亮点,每段唱都有特点。新观众体味到了京剧的魅力,老观众过足了戏瘾。

第七种武器:看戏新规

《中国贵妃》尽量淡化角儿戏,以传奇色彩和史诗般的意境让观众完全沉浸到戏剧氛围中,演出中没有观众说话也没有人提前退场,也少有半途叫好等传统看戏习惯来阻挡剧情,舞台上下形成了新的默契和交流。

相关专题: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选稿:吴麒敏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11113/class014800009/hwz536532.htm

《大唐贵妃》与梅兰芳精神
 
 
郭小男 翁思再

 
  中西合璧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近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作为导演与编剧,在欣喜之余,我们无疑首先将此归功于梅兰芳体系,归功于梅兰芳精神的弘扬。

  提到梅兰芳精神,人们总会想起梅大师的名言:“移步不换形”。梅兰芳以毕生精力,推行他的艺术改革,使观众每看必感新意,同时又都承认舞台上是京戏。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这40年来,哪一天不是想在艺术上有所改进呢?”同时他又说过:改革创造应先吸取前辈的艺术精华,而反对没有根据的“凭空臆造”。两年前我们开始《大唐贵妃》创作时,一方面想的是形制出新,另一方面则要固守“原汁原味”。这就是我们体会的“移步”和“不换形”两方面的统一。

  创作之初,我们把《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两出相关题材的梅派戏摆到一起,筛选出经典和已经获得流传的那一部分,使它们在新创剧本中成为结构要素。也就是说,《大唐贵妃》剧本的创新,是以保留这些经典唱段为前提的。《大唐贵妃》共保留10段梅兰芳原创唱腔,其中8段原属《太真外传》,2段原属《贵妃醉酒》。在这保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剧本的情节和文学气息同原来腔词不统一的情况,此时,我们就谨慎地对个别字或词进行改动,特别注意使新词与被替换者之间的音韵、平仄相协,这样唱腔就不失原貌了。比如“剪青丝”一段,原词是“我这里持剪刀心中不忍,都因是要藉它献上殷勤。无奈何伸玉腕忙来剪定,一霎时珠泪滚万箭穿心。”现改成“我这里持剪刀胸中如焚,这青丝是情丝一缕千斤。全仗它将万岁旧梦绾定,一霎时珠泪滚万箭穿心。”演唱时只须在第2句末尾改用一个适应阴平调的小拖腔,就可做到新与旧的统一,既提高了文学性,又使老观众耳顺。此外有30段左右的新唱段,这是我们可以驰骋创作想象的领域。比如,李龟年的“会聚了”一段,我们借鉴当年现代京剧的经验,用了“西皮宽板”。在剧中出现三次的主题歌“梨花颂”,大大突破旧的板式,用西洋的和声对位、模进移调等作曲手法重新结构,然而它的构成元素却是二黄四平调。这段“京歌”,以交响乐团配合京胡等“三大件”伴奏,亦新亦旧,亦中亦西。我们力图使梅派唱腔以这个崭新的载体保存并传唱。

  《大唐贵妃》的舞美,当初是为上海大剧院度身定制的。现代化的剧场有着新的建筑理念和形制,其高空、地下的高度和空间很大,利于布景的升降变化,转台的功能还可以推进和后撤等。这些设备如能充分用上,必使观众耳目一新。不过这样一来,就必须做实景,于是就出现如何与传统写意艺术观相协调的新课题。中国的传统戏曲同千年农业文化相生相伴,“一桌二椅”式的舞美形制,是当时物质不丰富的产物,但它造就了我们东方气派的写意戏剧,造就了京剧舞台的虚拟程式。为使创新不离传统基因,《大唐贵妃》的做法是:实景照做,却以写意原则统领。例如“华清赐浴”一场,台中央的转台上是华清池外貌,杨玉环宽衣上台阶,朝背面池下走去,渐渐隐身。台前浴女舞罢,转台开始转动,逐渐现出背面的池底,杨玉环在那里披浴巾起浴舞。同一座转台,同一个地点,说它是哪里,它就是哪里,体现了虚拟性。这种有实景的“写意”做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写意”。

  梅兰芳在艺术生涯中,不断创造时尚。一般来说,时尚流行于一时,却未必能流传后世。而梅兰芳的当年的时尚却多数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今天的经典。“梅兰芳精神”之伟大,即在于此。《大唐贵妃》要以此精神求此境界——让东方气派的中国京剧接轨世界先进文化,使今天创造的梅派新时尚,也能够成为后世的经典。我们深知,贯彻好“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保证。
 
http://www.gmw.cn/01gmrb/2003-04/16/17-2DE5DE23ACC964FC48256D0900824F79.htm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7518131[/lastedittime]编辑过]

百年越剧和上海近代都市文化

 

翁思再 张 裕

 

越剧的形成

  距今一百年前,即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的3月27日,浙江绍兴地区嵊县东王乡的一个打谷场上,农民们用几块门板铺在木桶上,拼成简陋的舞台,民间艺人第一次把“落地唱书”搬上去演戏,促使这种曲艺形式向戏曲形态发展,后来人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在这个富庶的江南水乡,本来方言的音乐性就比较强,“的笃班”旋律进一步美化了它,使得外乡人也喜欢听,于是逐渐形成产业。当地有一条剡溪,载着“的笃班”的“乌篷船”就是沿着这条河,传到绍兴四乡。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写的是乡下看绍兴大班的情况,我们大约也可从中想象当时“的笃班”的演出状况。所不同的是,绍兴大班是秦腔、梆子流播到浙江的“属地化”变种,它有乐队伴奏,可以演传统大戏,比较成熟;而“的笃班”最初唱的是佛教的宣卷调以及民间小调,其伴奏只是“的的笃笃”地敲木器,演唱过程中需要“过门”时,就以后台人声合唱来帮忙。“的笃班”演的都是一些香火小戏,他们自称“小歌班文戏”,以便同“绍兴大班”相区别。

  “的笃班”乌篷船又从绍兴启航,辗转杭嘉湖,上溯吴淞江,于民国六年,即1917年来到上海滩。从此,它的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经历仿演古装京绍大戏、移植西装旗袍戏等历程之后,“的笃班”逐步找到了以表现古代家庭伦理题材为主的方向。在上海,他们看到了精彩的传统京戏、昆剧和海派京剧,又看到了电影、话剧等“舶来”的文艺样式。他们“东张西望”,进行学习和借鉴。随着一大批新剧目的诞生,最早的宣卷调不够用了,单一的四工调也不够用了,于是尺调、弦下调应运而生。三种不同的调式构成一个和谐的腔系,大大丰富了剧种的唱腔和音乐的表现力。“的笃班”逐渐转型,走上一条既不同于浙江民间小戏,又不同于京剧等大戏的发展新路,中西结合之独特风格越来越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对于“的笃班”的称呼,上海市民还有一种叫法是“绍兴戏”,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在演出广告中,首次称之为“越剧”。无独有偶,京剧也是来到上海后被冠名而叫响全国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已故浙江省文联主席、戏剧家顾锡东先生曾以专文,把九十年前嵊县“的笃班”进入上海,同二百年前徽班进京相提并论。徽班进京使得西皮、二黄两种地方腔系在京城合流为京剧,而嵊县的乡间小戏进上海,则培育出都市型、综合性的越剧。毋庸讳言,京剧一直是我国的最大剧种;而越剧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得以盛传,从上海推广到长三角,再辐射到全国。当时在西北、西南、华北、中南、东南等地区,竟有二十几个省份建立了专业的越剧团,因此有人把越剧誉为“中国第二戏曲剧种”。

 

文化背景的影响

  “的笃班”来上海时正值清末民初,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上海建城历史不满千年,其真正的发展是到近代以后才开始的。近代史上的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1843年,外国租界在浦西淞南的江畔落脚,从此上海传统商埠的既定角色就被打开缺口。列强通过在租界建立统治机构,实质上完全享有当地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他们在租界内进行市政建设,兴办事业,客观上引进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观念,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由此,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参与环球贸易网的第一个商港。它是轻纺工业基地,也是最摩登的世界之窗。清末有竹枝词称:“他方客弱主人强,独有申江让旅商”,意谓当时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府的“一市三治”,是一种“客强主弱”的格局。以租界为主体,在多元文化的媒介下,上海城市实现了从传统商埠到近代都市的跨越,上海人则实现了从乡民到市民的跨越。比起其他任何城市,上海市的这种历史性跨越,显得特别顺利。

  移民城市形成之后,传统理念和文化广受冲击。移民社会充满活力,信息量大。在多元文化之中成长起来的租界上海人,对异己文化有一种很自然的宽容态度,比较承认多元文化的合理性,易于接受新事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由于一市三治,法律有异,政策不同,于是产生“缝隙效应”:在华府或某租界行不通的事情,越界(有时不过是穿过一条马路而已)或许就行得通了。同时,租界又是上海近代传媒业的发祥地和集中地。综合性日报、娱乐性小报、越剧专业刊物,无一不对越剧的热门事件、演变历程大肆宣扬,推波助澜。“女子越剧”的名称,就是1938年夏天在一篇报刊剧评中首次出现的。越剧唱腔通过电台放送,传进大街小巷;以“舶来”的唱片为翅膀,飞入千家万户。上海租界是我国电影业的发祥地,四十年代开始有越剧拍成电影,也进一步推动了她的传播。

 

越剧文化精神

  这就是“的笃班”来沪前后之历史、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背景。上海开埠后,国内移民的主体是周边的江浙人,他们是“的笃班”的最初演出市场。后来,“的笃班”艺人在八仙桥大世界发现了一种全部由女孩子演的京戏,名叫“髦儿戏”。原来辛亥革命之后,民风顿开,女性非但获得进剧场与男同胞一起看戏的资格,而且还可以抛头露面,与男演员共享登台演戏的权利了。(按:现在延安东路上的“共舞台”,最初叫“乾坤共舞台”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与此同时,社会也开始公开认同对女性舞台表演的欣赏。在京剧“髦儿戏”的启发下,一位经营“的笃班”的嵊县商人回到家乡去招募“越女”,开始尝试“全女班”。

  抗战爆发后,租界成为“孤岛”,工商业、娱乐业畸形繁荣,又有大批江浙籍人士来此避难,扩大了越剧的市场。自1938年开始,女班竞相来沪,第二年达到20多个,到了1941年,越剧女班增至36个。就这样,全女班逐渐取代了全男班和男女合演。在此过程中,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女子越剧改革家,开始尝试“改良越剧”,一出《花木兰替父从军》风靡上海滩。自此一批原来从事“文明戏”的编剧人才进入越剧界,其后4年间,在沪上演的新编越剧达到400多个。

  1942年10月,袁雪芬先生在大来剧场倡导越剧改革,打出“新越剧”的旗帜。与此同时,尹桂芳、竺水招、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也积极进行越剧改革。袁雪芬等首先废除幕表制,建立导演制,聘请新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建立了正规的排戏制度。在舞美方面走上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路子,废除衣箱制,根据每出戏不同的人物设计服装,并采用油彩化妆、灯光设计和立体布景等。当时地方戏诸剧种,绝大多数还处于农业文明的状态中,而越剧得天独厚,藉租界之利而最早觉悟,走上了中西结合、虚实相间的综合艺术道路。“新越剧”崭新而时尚的面貌,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并且进一步走通了“全女班”的道路。耐人寻味的是,为“女子越剧”提供思路的京剧“髦儿戏”,此时却已消失了。

  综上所述,越剧在上海经历了至关重要的五大变化:其一,从乡村走到城市,观众从相对固定变为流动,从单一到相对多元;其二,成功实现了音乐改革,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和腔系结构;其三,走通了“女子越剧”的道路,成为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其四,特殊的“孤岛”环境,使越剧广泛获得文化信息和市场考验,并得到聚居于此的文化人才资源;其五,上海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重镇,越剧在此获得了强有力的指导,甚至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许广平、安娥等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的参与和支持。

  回顾上海越剧的形成过程,可见其与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特征颇为契合。

  从各地来到上海的移民,往往对自己有一种“双重籍贯”的认同。他们在以上海人的身份进行创业的同时,会经常换位思考,站到外乡人的角度挑“上海人”的刺,进行自我更新。这也可以说是近代上海特色的“监督机制”。越剧人融入上海之后,一方面以上海人的眼光,对属于农业文明的早期“的笃班”进行扬弃,一方面又站到绍兴故乡的立场,批判“海派”中的消极面。剧种从“全男班”变“男女合演”,进而改为“全女班”,这就是不断自我监督、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结果。

  对“上海学”有独到研究的历史学家熊月之先生,把近代上海文化归结为三个特点:一是杂,五方杂处,华洋杂居;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不同的建筑样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民俗风情等,在这里各行其是,万象杂陈。二是和,中西两种文明交汇,很融洽,谁也不吃掉对方,谁也不占优势;国内各种区域文化,哪一种都没占主导地位。三是合,近乎实验室状态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各种异质文化在这里比较平静地取长补短,从而自然而真实地形成了上海近代城市文化。

  从越剧身上,颇能找到与这些特点对位之处。首先是“杂”:人员杂,有本乡来的演员,有浙商,有各地来到“孤岛”的文化人,有各种新文艺工作者。至于艺术构成就更杂了:佛教宣卷、香火小调、的笃板鼓、绍剧节奏、西皮二黄、昆曲身段、话剧表演、电影手法——简直是个“大杂烩”!其次是“和”:这个“大杂烩”,见好就收,却没有强势文化。所谓土洋中西,虚拟写实,哪一方也不占优势,实现了和平共处,和谐相处。第三是“合”:看似不相关的艺术元素放在这一“锅”,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这种“合”是化合,是异质融合后的新质。越剧之“杂烩锅”,就像是一个实验室,各种化学元素在里面融合,结果“烩”成了一种新的“美味”。

  总之,我们认为越剧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她兼收并蓄,充满创造性,紧扣时代和市场的脉搏。越剧的形成是“海纳百川”的结果。

 

海纳百川,融入世界

  学术界把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精神,概括为以下十条:开放,创新,竞争,法制,宽容,奢华,时尚,重商,崇洋,爱国。这里所说的“崇洋”,实质是崇尚现代化。近代上海是中国居住西方侨民最多的城市,移植西方制度最多,西洋建筑林立,西洋生活味浓,换言之,上海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见贤思齐,是不甘落后的人们之美德。然而,上海人虽“崇洋”却不媚外,而且特别爱国。这是由上海人口结构、社会特点决定的。上海滩五方杂处,居民来自全国,与各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血肉相连。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每有侵略中国的举动,无论是在山东、广东、湖南、云南,都与上海密切相关。久而久之,上海人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意识。美国排斥华工事件发生以后,上海的广东、福建人联袂而起,因为美国华工多出自闽粤;五四运动中,上海的山东人最为积极,因为巴黎和会涉及山东省的权益。由爱乡而爱国,是上海人爱国主义的重要特点。

  上述十条上海近代城市精神,在越剧艺术及其形成机制中都有所体现。越剧舞台上有声光电,有西洋乐器,有写实布景,有舞台科技,有新潮戏装,有奢华场面,比起其他地方戏来,无疑是“洋”得多。可是越剧对于“洋”东西从来是有选择的,崇洋而不媚外。越剧在进入上海的九十年里,不断进行改革,既不保守,又不激进。她在不断更新舞台面貌的同时,始终保持浙江方言,保持江南水乡婉约的音乐特色。这个例子,最能说明越剧人爱土爱乡,坚持民族性的本质。在改革过程中,当一些剧种丢弃自己的方言特色而被“串秧子”“同化”时,越剧却因不放弃地域特色,从而保持住她的独特的魅力和存在价值。

  在我国所有地方戏中,越剧汲取都市文化的养料最多,这是她一度成为“中国第二戏曲剧种”,而且至今保持着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这是上海近代城市精神的核心,也是百年越剧的基本经验。

  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百年的门槛上,在回首昔日亮点的同时,也须面对不很景气的现状。观众减少,市场萎缩,新剧目成活率不高;理论滞后,监督缺失,体制瓶颈更难突破——在整体性的戏曲困境中,越剧也面临被边缘化的局面。近代文化史上的越剧篇章已经翻过去了,上世纪中叶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精彩一页翻过去了,“小百花运动”带来的青春浪花也掀过去了。今天的姚水娟在哪里?当代的袁雪芬在哪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上海滩背靠黄土,面向大海,融入世界,走向未来。

  我们多么希望家乡的美丽越剧,以史为镜,与时俱进,继续发扬上海近代城市精神,创造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先进文化,再铸辉煌。

                 ——摘自2006年5月13日《文汇报》

 

http://www.yueju.net/news/320.htm?ID=341

http://www.yueju.net/news/dtlis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