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陶杰评论《黄金甲》

陶杰    盛世金迷看玄机
  
  《黄金甲》在中国推出,片中最后一场戏,家族宫廷大厮杀,太监奴才清洗广场血迹,转眼间铺满金黄色的菊花,最后一个镜头,是宫殿城楼夜放烟花,像极了天安门广场,引起海内外议论纷纷,指张艺谋是不是在曲笔批判共产党。
  
  也有人大骂,导演张艺谋在一片低俗的黄金色中迷失了自我,讨好强权,崇拜武力,借周润发演的这个大王角色,宣扬「朕不给你,你不要抢」的权力家天下思想。
  
  在大陆做一个艺术家,必然有满腔怒火,在一个缺乏自由的环境当导演,有他的苦处。农民出身的张艺谋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经不容易了,在中国严密无匹的审查制度中,左闪右避,寻找表达愤怒的空子。他不是导演,是一个精神的杂技演员。
  
  《黄金甲》的巧妙,正在半杯水——拥护中国的,可以说张艺谋歌颂强权,看到的是半杯水;嫌恶中共的可以看出是半只空杯。张艺谋一言不发,因为大陆的党官也在金睛火眼地观察,他一「表态」认同了什么为天安门事件翻案的呼声,马上就有麻烦。
  
  我不是相信张艺谋有良知,而是相信在中国身为艺术家和创作人,心中一定有一团难以名状的痛苦。他们这辈子投错了胎,没有生在英美、荷兰、德国和日本。空有满脑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才华,张艺谋先生不可能在精神上认同强权,因为强权无自由,与一个导演创作人的基本原则水火不兼容。《黄金甲》里的重阳盛宴,不就是影射二○○八年的奥运会吗?张艺谋正是北京奥运会的「艺术宣传顾问」。
  
  从佛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来解读《黄金甲》:张艺谋憎恨他的「专业」(He Hates His Job),而且身为一个中国当代最有才华的导演创作着,他甚至可能有点讨厌自己是中国人。
  
  《黄金甲》婉转地发出张艺谋心底的怒吼。他大概希望欧美的影评人看出片中的深层愤怒,人在大陆,艺术家绝对身不由己。《黄金甲》拍成像「半杯水还是半只空杯」的一部「两面黄」式的暧昧巨制,反而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例如片中金光灿烂的俗色,再加用几百火的灯光,皇宫里的一条金黄走廊,黄金柱上还要加上红红绿绿的琉璃装饰,要观众戴上墨镜才可以保护眼睛。这种布景就像大陆大城市的无数豪华宾馆和行宫。说张艺谋的品味恶劣,此君摄影师出身,对颜色的认知总不会差成这个样子。他故意搞成金黄一片,耀目生辉的恶俗,是影射今日中国人的城市品味。
  
  这些玄机,身为一个聪明的观众,自然都不应该讲出来,他要玩暧昧,就让他保持神秘好了。看中国电影,永远不能以看欧美经典的那把标准尺,因为电影是法国人和英国人发明的。中国电影无论拍得多好,加上一个动荡环境和儒家君臣父子的社会制度,不能有世界第一流的佳作。黑泽明是日本人,正因为他不是张艺谋。
  
  比较令人感兴趣的,是老导演谢晋对《黄金甲》的一通大骂。谢晋今年八十五岁,他大骂:《黄金甲》靠卖半裸的大波,片中的女人全部都露出一对奶子,谢晋发火问:这是出什么样的戏?人人争着看,边看边骂,中国电影哪能搞成这个样子?
  
  中国人社会讨厌的不尽是张艺谋,而是谢晋这类旁观客。首先他告诉记者,他没看过《黄金甲》。没看过片子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怎么烂,都可以批评,但大前提是要看过再说。戏行也有行规,A导演从来不应该骂B导演的作品。在荷李活,李安的《断背山》去年横扫大奖,奥斯卡颁奖礼上,只见大师史匹堡笑嘻嘻地坐在观众席上,一起鼓掌。史匹堡从来没有对记者说过:《断背山》卖的是同志乱搞屎窟的不道德行为,令人恶心,「美国电影令这种片子得奖,荷李活还有什么前途?」
  
  不,史匹堡不会像谢晋那样酸,因为史匹堡也投对了胎,他是美国的创作人,不是一个中国文人。中国文人相轻,是他们血液基因里的遗传。谢晋骂张艺谋低级趣味,他老人家自己的作品又有几多人爱看?今天的中国观众谁还会掏腰包进戏院看谢晋的《女篮五号》、《舞台姐妹》,还有那部为庆祝「香港九七回归」而拍的不伦不类的《鸦片战争》?《黄金甲》是低级趣味吗?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人民,也有什么样的政府,真正低级趣味的是十三亿观众。张艺谋在片中滥用黄金色,但到大陆的大城市看看:酒店大堂、玻璃幕墙的题字、百货公司的装饰都是这副气派。「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建筑」——如果 Architecture这个神圣的字眼,在中国受到亵渎而阁下不介意的话——滥用金色正是小农社会建筑物恶俗的主流。
  
  至于片中女人都挤胸弄波,证诸今日的「繁荣娼盛」,中国女子再漂亮,气质不都像染了一阵金钱和酒肉味吗?到东莞的千人夜总会看看,珠三角就像一个廉价的人肉市场,中国女性活得没有尊严,麻甩佬到了夜总会,在豪华K房里的软沙发一摊,开一瓶白兰地,向妈咪挥挥手,带进来一组小姐挑肥拣瘦,相中那一个,她要是扭扭捏捏,马上赏两记耳光,一扔杯子,向百般解释的妈咪就是一通臭骂。在《黄金甲》中,中国女人全部以卖大波的夜总会小姐的色相出现,借古讽今,令人拍案叫绝。
  
  至于剧中人物一个个面目狰狞,演蒋太医的那个奴才角色,简直不必教戏,许多男人到了这把年纪,见到大王就垂首恭立、唯唯诺诺的一副千依百顺相,叫一个美国老年演员如奇连伊士活演这种角色,教他三天三夜,他也演不好,这就是遗传基因。
  
  巩俐演的皇后,象征中国文化,周润发的大王,象征帝王政权,三个皇子之中,周杰伦派驻外地,暗吁放洋留学,回来拯救母亲,协助中国现代化,但因为母国一天喝一杯毒酒,已经慢性中毒,《黄金甲》描写的是一场民族大悲剧。周润发最后披头散发,简直是洪秀全幽灵上身。周杰伦来自台湾,被张艺谋耍弄得像一只手舞关刀、满身披甲的猴子,令人发笑;而刘烨的歇斯底里,更与今天胡同里的一个小流氓无异。这一切「缺点」,张艺谋难道都不知道?他完全明白,只是因为泄愤,他才反话正说。
  
  《黄金甲》在大陆卖座,收了一亿五千万,这就是市场的威力。在中国,金钱就是一切,电影能卖座就是经典,尤其是中国电影。对于《黄金甲》这部有色眼镜之作,看通门道的,必投赞成票。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篇《黄金甲》评论,评论谢晋那段最爽

 

[em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