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syzjs在2006-8-17 14:43:00的发言:

企盼着北海月MM考博回北京,我们可以一起腐败。一起看电影...

[em04]

呵呵,“回”?

北京,,,,,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我一定会去的[em4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8 1:33:29编辑过]

    谢谢北海月提供的地址,可我没找到下载的地址。能指点再详细些吗?

    喜欢伍迪艾伦,是因为他故事中的哲思,他是我看过的唯一一个能用电影演绎哲思的导演兼编剧。我想法国人承认他,是因为在他的电影里,有萨特、加缪的影子。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法国人承认他,不会是这么严肃的原因吧,法国人除了沉重的伦理片文艺片外,也喜欢拍搞笑的片子,所以就承认了。
    伍迪艾伦并不搞笑呀,我看到的每一部片子都有一个沉重的主题。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6-8-19 3:34:00的发言:

    谢谢北海月提供的地址,可我没找到下载的地址。能指点再详细些吗?

我很少下载电影,所以我也不知道哪儿有下载的,十分抱歉^_^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6-8-20 0:34:00的发言:
    伍迪艾伦并不搞笑呀,我看到的每一部片子都有一个沉重的主题。

伍迪艾伦偶尔沉重,但总是想得过多,说得很多,动作也多,呵呵,这可能就是他的影片不同于一般美国影片的原因。

美国片子,大卫芬奇、大卫林奇、蒂姆波顿的都喜欢。蒂姆波顿的《断头谷》的意境凄艳,好的导演拍出的商业片总有点意境的。
两个大卫比较起来,还是比较喜欢David Fincher,虽然他的片有点诡秘惊悚,但至少情节容易理解一些。

看北海月写影评,很过瘾。

祝新学期一路好走!

《东莫村》有人看么?
谢谢 时时刻刻
以下是引用北海月在2006-8-14 16:48:00的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

也是很不错的学校,在国内师范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以下是引用王菂菂在2006-8-22 11:05:00的发言:
《东莫村》有人看么?

好看,韩国电影一贯的细节丰富,笑料也亲切自然

伍迪-艾伦的电影多数搞笑,尤其是早期作品,如《香蕉共和国》《性爱宝典》等,思考仅是蜻蜓点水,着力点就是搞笑,用“无厘头”来形容也无不可。后来“文艺”惯了,搞笑收敛了许多,幽默逐渐冒出头来。
以下是引用法国梧桐在2006-8-24 9:4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北海月在2006-8-14 16:48:00的发言:

四川师范大学

也是很不错的学校,在国内师范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选这个学校主要是因为学费低而且环境好,适合学习,其他的我都没怎么考虑了,毕竟可供选择的太少了,我给自己说:还是靠自己努力。^_^

The Piano Tuner of Earthquakes

 

译名 地震调音师/动荡的钢琴调音师
片名 The Piano Tuner Of Earthquakes
年代 2005
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
类别 剧情
语言 葡萄牙语/英语
字幕 中文
IMDB评分 5.4/10 (115 votes)

片长 95 Min
导演 Stephen Quay
      Timothy Quay
主  演 Amira Casar .... Malvina van Stille
      Gottfried John .... Dr. Emmanuel Droz
      Assumpta Serna .... Assumpta
      César Saracho .... Adolfo/Filesberto

这是Quay兄弟的第二部长片,怪诞的带点恐怖的情节,也许只有用梦境才能解释那些破碎怪异的玩具、木偶人和同样怪异的对话和人物。这使得他们的风格和捷克动画大师斯凡克梅耶非常近似。

弗里斯伯托是个调音师,被请到一个岛上为德罗兹医生调试他制作的精致怪异的机器。他每天晚上都会听到一个女人的歌声,然后陷入离奇而恐怖的梦境……情节很离谱,难以用正常逻辑组织起来。

不巧的是,正当他的梦境肆无忌惮地展现在荧幕上——一颗腐败的头颅,张开的嘴,发黑的舌头正在蠕动的时候,我正在吃饭,顿时没了食欲............................

音乐还行,画面迷离,有油画的质感,但总觉得不拍成恐怖片真是浪费了这么些好的道具了。

女主角很眼熟,在这样的画面里显得格外俊美,仔细想想,原来她在凯瑟琳布蕾亚的《地狱解剖》里面演女主角,幽怨的大眼睛让人过目不忘。她最后说了句:死人的爱最真挚,最久远。

更难忘的是那些细节:两只没有手臂的手在划浆;一个木偶在砍树,掉下来一个松果,它就停下来转过满是疤痕的脸;六个园丁从海里背对着走上岸,然后在树林里倒行;荒凉的平地上一根像是没有树叶和树枝的枯树矗立在那里,园丁们追赶着弗里斯伯托,直到他爬上那根树干,旁白是:蚂蚁只有爬上草木的顶端,在那里等死;最后德罗兹医生的额头上伸出一根管子喷出无数的孢子……希望今天别做恶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7 1:19:51编辑过]

北海月MM,看过最新的SILENT HILL吗?感觉如何?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以下是引用psyzjs在2006-8-31 13:46:00的发言:
北海月MM,看过最新的SILENT HILL吗?感觉如何?

没看过,是6月上映的吧?听说是电脑游戏改编的,不过自从我5月看了一个恐怖专场后就没勇气再看恐怖片了。
我倒是发现了S.H.一片的哲学意蕴和隐藏着的无奈的美国的当前社会意识。而且,我从没玩过电脑游戏,虽然差点80后。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想起一套经典的恐怖片,美国的《死神来了》(Final Destination/最终命运 / 绝命终结站 / 终极目的地),第一、三集的导演是黄毅瑜 (James Wong),第二集的导演是David R. Ellis。

5月的时候,我看了第二集,讲的是一个女孩和几位朋友出去旅行,她做了个梦预感到未来即将发生的车祸,在她的劝说下,她和几位朋友逃离了现场,果然车祸发生。可是侥幸逃生的他们并没有逃过死神的设计。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撞车场面,非常壮观,气氛也很到位。后来找来第一集。

 

第一集的故事和第二集雷同。是说亚里克斯和朋友去巴黎度假,在飞机上他做梦梦到自己和所有飞机上的成员都遭遇了空难,他醒来告诉大家飞机会坠毁,没有人相信他,但也因为他,仍然有一位老师和五位同学获救。但在其后的时间里,侥幸逃生的他们却一个又一个死掉。对此,亚里克斯和他们的同伴并非毫无知觉任由命运摆布,不过他们对待命运的态度因性格的不同而各不相同,这也是第一集比第二集更完美的一点: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奇怪和血腥地死去,远远没有看着他们如何积极或者消极地对待命运、如何互相猜忌和化解、如何拼命抗拒死亡来得震动人心。

同学之一卡特是一个叛逆心很强的人,他说:“为什么我要听从死神的安排?如果他安排我今天晚上死我为什么就要今天晚上死?我自己的生死由我自己主宰。”他的做法就是消极对待死亡,飚车、故意闯红灯,但这其实是他无法战胜恐惧的表现。

女同学克莱尔对亚里克斯叙述了自己的童年和父亲的去世,她说:“如果这一切都是注定的话,死神才真的该死。”

当死神降临的时候,亚里克斯躲在小屋子里,阻止了死神对他的死亡设计,他高呼:“你来吧,我要用这个小屋子战胜你。”他和克莱尔的做法就是积极对抗,因为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生活。

相比第一集,第二集里的人就软弱无力得多了,而且血腥的程度更高。

按照搞笑的说法是,这套电影告诉我们要注意安全,可我从中看到了人的自身的力量、危难时刻的真诚相助。这是让我感动的地方,一部恐怖片却让人产生了对人之间信任、感情和对命运的思考,也算是意外收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22:17:33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psyzjs在2006-9-2 21:40:00的发言:
我倒是发现了S.H.一片的哲学意蕴和隐藏着的无奈的美国的当前社会意识。而且,我从没玩过电脑游戏,虽然差点80后。

嗯,看你这么说,我也去找来看看。前段时间看过评论,说片中怪物的造型千奇百怪所以让我却步了。

原来北海月MM有恐惧症,需要治疗哦。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