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莫让“争遗”成笑柄

葛剑雄


    蔡子君画


 提要

    申遗热情无可厚非,“争遗”也情有可原。但捕风捉影、胡编乱造,不仅徒增混乱,还会留下笑柄。这不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而是亵渎。

    近来,各地申报文化遗产热潮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这是文化遗产得到广泛重视的明证,是可喜的进步。但申遗过程中暴露出的某些问题也使人不无忧虑。在有些地方,申遗成了“争遗”——为了本地的利益,相互之间进行无休止的争吵;为了增加申遗的内容不惜以新建的人造景观滥竽充数,或者移花接木,甚至制假造假。这些不仅徒增混乱,还会留下笑柄,自取其辱。

    在“争遗”之战中,地方媒体频频“助威”。前几天,看到某报发表的一张照片,说明写着河南汝南梁祝墓前出现大量蝴蝶。从照片上看,蝴蝶算不上“大量”。更大的问题在于,这张照片说明了什么?谁都知道,梁祝化蝶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退一步说,即使汝南真是梁祝故乡,也不可能真有梁祝变成的蝴蝶,更不可能繁殖至今。当然,偶然出现几只蝴蝶,或者一时聚集大量蝴蝶也不无可能,如果认为值得报道,就应该原原本本说明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如果不想这样做,发表这张照片并用这样的标题,能起什么作用?证明汝南真是梁祝故乡吗?宣传天人感应,让人相信梁祝真的化成蝴蝶了吗?

    另一地方的媒体则报道说,在山东济宁马坡村一带,“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不唱梁祝戏,不放梁祝电影”。当地学者解释说:“在汉代,梁祝这样的自由恋爱是不为家族势力容忍的,他们认为不光彩,而且对马家来讲,在迎娶当天新娘病故也被认为是晦气,因此这一带一直保留着三姓不通婚的习俗。”说得有板有眼,但稍加分析,就漏洞百出。如果像这位先生所说,从汉代到今天少说也有1700多年了,这一带的人口不知迁移过多少次,现在当地的梁、祝、马三姓究竟是不是那时三家人的后代?请作者告诉我们,当地有几家姓梁、祝、马的?如果本来就没有多少人,不通婚又说明什么?特别请说明,这种说法是哪一位姓梁、祝、马的人说的,此人多大年纪,在家族中处于何种地位?

    至于文中提到的那块据说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碑,恐怕也说明不了什么。即使完全是真的,也只能说明500年前就有了梁祝庙和相关传说,却无法证明所记内容符合1700多年(汉代说)或1600多年(西晋说)前的事实。不然的话,今天的报道者和那位先生的说法再过500年不也就成了梁祝的真实历史了吗?

    申遗的热情无可厚非,“争遗”也情有可原。但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态度绝不可取。文化论争属学术范畴,是平等的探讨和交流。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在地方政府的授意下,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乱了方寸,硬是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争得一个文化和历史“源头”,就是为当地争得一块旅游资源。这不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而是对历史的歪曲,对遗产的亵渎。(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3 13:21: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