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转]美国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褚春江 金洁 中国教育报

    在美国学习期间笔者经常到学校听课或观摩一些教学活动,感觉美国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能力。
   
“说”比“听”学到更多
    课堂上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
    杰夫·舍伍德是富乐顿高中的历史教师,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主张课堂以小组学习为主,因为这样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他相信,学生通过“说”能比“听”学到更多。更重要的是当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时,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才能更全面。
    杰夫在讲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侵略的历史时,他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要求学生在认真看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用彩笔绘制地图,以表示不同时期领土的变化,然后各小组根据地图,讲述希特勒的侵略进程。
    在小组发言时,杰夫非常注意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总是用赞赏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及时地评价、热情地鼓励,帮助发言者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恐惧的心理。他引导发言者精心地组织语言,以正确的语音、语调和音量表达。杰夫说:“如果学生能参与到对所学知识的讨论、绘图,特别是讲解等过程中,他们会永远记住。”与此同时,杰夫还引导学生做认真的倾听者,课堂上他要求学生认真记录,积极提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发言的同学要有目光的交流并以微笑、点头或鼓掌等形式回应演讲者。
    杰夫认为讨论课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学生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使他们逐步增加交往的自信心并积极地接受别人。学生们通过与集体合作的体验,在交流和交往中激发和培养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及对别人的关注,促进其心理、社会意识的成长及成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讨论中(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在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鼓励下,也能从小范围内的参与逐步培养自信心。
    杰夫认为教师在课堂讨论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即“导演”、“观察员”、“参与者”。
    “分组是很重要的环节”
    卡尔·泽纳尔是富乐顿高中的英语教师。他的文学欣赏课(学校为成绩较好的学生开设的提高性的课)别具一格。课上他让学生欣赏两首歌曲:《Good
night Saigon
》和《The Sound of
Silence
》。上课前他将本节课的内容、目的、学生应做的课前准备(在图书馆或网上获得相关的背景材料)、分组情况、时间安排及讨论规则都印发给学生。
    听第一首歌《Good Night Saigon》时,每个小组的成员围坐一周,听完后分组交流体会,然后每组推荐一人参加班内讨论,其他人作补充。学生就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及歌手的演唱技巧谈自己的看法。


听《The Sound of Silence》时,卡尔将讨论的形式作了一些变化,安排四名同学围坐在教室中央,组成一个“专门小组”,其他同学作为“观察员”坐在四周。“专门小组”的成员首先对歌曲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观察员”们认真记录,提出问题并对“专门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讨论过程中,卡尔不参与讨论,他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课堂上,笔者听到的不是对这两首歌曲的最终理解,而是学生大胆、幼稚而有创意的想法。
    卡尔介绍说,小组讨论分组是很重要的环节。加州是移民聚居区,学生的英语水平、阅读能力、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差异,分组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尽可能体现“多元化”,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的情境和机会。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组、大组或者全班;34人的小组很受欢迎,因为成员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织者、记录者、发言人等角色,可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从而积极参与讨论。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了他们走向社会
    珂沐·范·盖鲁夫是依斯特赛德基督教学校的校长,兼任10年级的英语阅读课。珂沐在利用考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她在布置学生阅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设计了32个问题,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些问题,考试时随机抽取一题,在35分钟内回答,作为阅读课的考试成绩。评分标准提前印发给学生,包括对小说的理解,发言时的语调、音量,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等。珂沐认为这样的考试一则督促学生看书,二则培养学生思考组织语言,三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美国社会很重视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到竞选总统州长,小到应聘求职;无论是向别人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还是展示自己或推销本公司的产品,他们都要精心设计。从服装、形象、讲稿、语音、语调、音量,到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眼神交流,、适时幽默等无不力求恰到好处。美国很多学校都设有演讲课和交际课,以专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这种“重说好说”的美国教育模式一定适合中国,但在处理“说”,“学”和“用”的关系以及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等方面,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美国同行的一些理念和作法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