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1957年发生的那件事解密了

罗 冰

     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三百十七万八千四百七十人,还有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二人被划为“中右”……

     反右运动档案近期解密,暴露了毛泽东一九五七年疯狂迫害知识分子的滔天罪行。原来当年划的“右派分子”不是五十万,而是五十万的六倍以上!




毛泽东:阶级斗争要持续一百年

解密的反右运动档案内容如下: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十四日晚,毛泽东提出临时发言,他在会上说:“东欧一些国家不断在政治上混乱,基本问题是领 导层没有阶级斗争观念,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那么多新老反革命没有搞掉,这方面我们要引以为戒。……我敢说,我们党内也有阶级斗争。”刘少奇在会上补充发 言,说:“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是他个人的意见,中央政治局没讨论过,会议要备案。”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会议进行了三天。毛泽东提 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斗争要几经反复,还要持续五十年、一百年。你们信不信?我 看,坐在主席团上,也有不信的。”



毛泽东藉“鸣放”引蛇出洞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一日晚,毛泽东和陆定一、陈伯达、康生谈话。毛泽东说:“我赞成放,放得尽些,才能让各阶级都出来表现。不放,怎样来辩论?放半年,不够,放一年。左派要有准备。”



    四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五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什么要整风?》的社论。毛泽东作了指示:“不要搞那么多条条框框来束缚,要改。怕放,无非怕引火烧身。”



    五月二日至五月十二日,全国各地召开二万八千二百五十多次各类会议,向党中央、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提出了三十七万二千三百四十五条意见、建议。



“一放,各阶级就原形毕露”



    毛泽东在《情况汇总》上作了批示:“一放,各阶级就会表现出来,原形也毕露。共产党执政还不到八年,就有三十多万条意见、错误、罪状,那共产党是不是该下台?那我姓毛的不是要重返井冈山!”



    五月十三日至十四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局势,意见分歧,但同意“要正确引导,要再观察一个时期”。



毛泽东写《事情正在起变化》



    五月十五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此文送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阅,建议发至党内十七级以上干部参阅。十七名政治局委员为:毛泽东、刘少奇、 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罗荣桓、陈毅、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龙、李先念;政治局候补委员为:乌兰夫、张闻天、陆定一、 陈伯达、康生、薄一波。陈云、李富春、刘伯承、张闻天四人阅后,没有在毛泽东文章上批注意见或“已阅”。



    毛泽东文章,在党内分二个阶段下达:第一个阶段,发至十级以上干部;第二个阶段,再发至十七级以上干部。



    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内指出:“我党有大批的知识分子新党员(青年团员就更多),其中有一部分确实具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他们跟社会上的 右翼知识分子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弟兄。……社会上的中间派是大量的,他们大约占全体党外知识分子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左派大约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右 派大约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依情况而不同。”“在民主党派中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 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对于我们越有利益。人们说:怕钓鱼,或者说: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现在大批的鱼自己浮到水面上来了,并不要钓。”



中央发指示“反击右派分子进攻”



    一九五七年六月六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该指示称:“这是建国以来一场大战,战斗是无烟、无光的,在党的心脏展开。他们大多已在不同领导岗位,有一定追随力量。”



    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毛泽东决定在青岛召开一次省市委书记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反右斗争的部署。会议期间的八月三日,毛泽东写了《一九五七夏 季形势》一文,作为党内文件印发。毛泽东在青岛会议上说:“匈牙利事件会不会在中国重演?我看有可能,可能五年、十年,也可能不用五年。纳吉式人物有可能 在会场内。”这时,会场内有三十五张纸条递上主席台。大会主席周恩来当场宣读了这些纸条。其中有支持毛的意见,并要求毛泽东能公开谁是纳吉式人物;也有反 对毛泽东这种无的放矢的观点。



党外人士对毛搞反右的异见



    一九五七年五月三十日,人大副委员长宋庆龄致信毛泽东主席,对全国范围在党内、民主党派内、知识学术界展开反右斗争,表示十分忧虑、十分诧异、十分惊奇,要求对没有行动“反党”的右派、右倾人士,作不同意见的争论处埋。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日,人大副委员长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陈叔通,分别写信给中共中央政治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信中都对展开反右斗争表示很不能理解。李济深在信中写道:在政治上出尔反尔、营造斗争气氛、制造对立阶层,会造成深远创伤。



三百多万人被划“右派分子”



    一九五八年五月三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宣布:反右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定性为右派集团二万二千零七十一个,右倾集团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三个,反党集团四 千一百二十七个;定为右派分子三百十七万八千四百七十人,列为中右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二人;其中,党员右派分子二十七万八千九百三十二人,高等院校 教职员工右派分子三万六千四百二十八人,高等院校学生右派分子二万零七百四十五人。在运动中,非正常死亡四千一百十七人。
今天,我就是高瑜
毛贼残暴,人人皆知。小平保留六个右派,把自己紧紧拴在贼船。
**

    抱歉,又要说些不中听的话了。
    罗冰此文,数年前已在网上拜读了,一直对最后那些数字怀有疑惑。
    “定为右派分子三百十七万八千四百七十人”?
    疑惑的理由:
    1、 当年,常常听到的一个数字是:中国有五百万知识份子。
    不过,什么叫知识份子,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小学教师算不算知识份子(其实,大学生算不算知识份子,同样是有疑问的)?
    那么,就算扩大人数,把“知识份子”人数算到一千万吧,那“右派”占了百分之三十,这比例似乎太大了,不符实际。
    2、 举几个例子:
    (1) 河南是重灾区(分析一下,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凡反右的重灾区,一定也是“那三年”的重灾区),据俺看到的是七万多右派,全国第一,那么,依此推算,二十九个省级单位,也不会有三百万之众。
    (2) 当年北大,“风暴”的中心地带是三个1954级——物理、数学、中文。
    以数学为例,比例大致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整个北大,大致在百分之十左右。
    由此推测,不太可能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
    3、 一个问题是,除了知识份子外,其它阶层是否划了右派?
    应该有,但是极少。要划也是“反社会主义份子”、“坏分子”……,因为“上面”有规定的。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二十郎当的毛头小伙,现今也是七十五左右了。据网上看到,现今存世的“活化石”,估计已不到一万之数了。再过几年,那就得“考古”了。
    俺喜欢“有话就说”、“实话实说”,就说这些吧。
    也许,这正确数字得在若干年后,求教于考古学家了。
欣赏ys老的“有话就说”、“实话实说”,您也是“活化石”啊。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毛贼残暴,人人皆知。小平保留六个右派,把自己紧紧拴在贼船。
半醉汉 发表于 2011-11-13 02:21
邓是反右的具体执行者, 所以不能全平反了, 全平反等于彻底否定自己.
先说
同意半醉汉老朋友的说法
再说
因为不能实事求是承认事实
所以只能求教于考古学家了
**

   不过,什么叫知识份子,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小学教师算不算知识份子(其实,大学生算不算知识份子,同样是有疑问的)?
ys1937 发表于 2011-11-13 09:08
七十年代,据我所知,知识分子划线在中专,中专毕业就是,大专大学毕业当然更是,好像肄业也是,但高中毕业不是,中专肄业也不是。所以小学教师算不算知识分子得看文凭。五十年代情况不清楚,但照我想,一定也有几条愚蠢而明确的的线划在哪儿。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11-13 18:24 编辑

**

    邱版了解情况。
    不过,那时小学教师里确实划了不少右派的。
    各地情况还可能不尽相同,四川有个“五八劫”,其它地方可能要好多。
    一句话,说你是你就是。大学一年级(也就是刚进大学,实际是高中毕业学历的,甚至他们没有经历“右派进攻”的)也有划右的。
    碰到过一个老右朋友,大学一年级划右,“改正”后一无所能,还未成家。后来娶了一个供销社营业员,多病。
    这位老兄安排在初中教书,可让他教什么?只能是打酱油的。夫人又多病,成天见他自行车推了夫人上医院……
    我和他们校长谈过,校长是同情又无奈…………
**

    对老醉的跟帖,想做一些分析:
    1、 所谓“右派”,其实是一个大杂烩。
    其中有实质上的左派(如丁玲,应该是够条件的),多数人实际上是中间派,也确有不少,在政治光谱里是实质上的右派,甚至还有一些“不良份子”,人见人厌,为了凑数,大家同意让他进来的(这种人,到改正后就如鱼得水,拍马、投机……样样来得,还是人见人厌的)。
    2、 问题的实质是:
    (1)不管是那一类人,他们是奉命说话,而且事先打过照呼,“言者无罪”的,现在一下子变成“言者有罪”了,这是背信弃义。
    (2)即使是政治光谱上的真右派,就得丢工作,就得受处分,甚至去劳改、劳教,这不仅是违背了事先的诺言,而且违反了宪法的“言论自由”条例——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3、 六个人里的大学生——翎希林,从政治观点上看,并不是右派观点。
    4、 多数有些政治观点方面的言论的右派,从现在看来,更近于民社的观点(当然,那时没有民社一说),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反毛,反而是支持毛的。也就是说,那些人的观点上,是社会主义加上民主,他们并不反对社会主义。
    5、 留些右派不改正,确是为了“反右没错,只是扩大化了”。不过,说实话,是“没改正的改正”,政治待遇上变好了,经济上也有了改善,大家心知肚明而已,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五十年代普及教育,办了很多民办小学,没有正规师资,拉来很多家庭妇女做老师,但那些家庭妇女学历不一定低,大户人家女孩子读完书嫁人,一辈子做家庭妇女很正常,解放了,里弄里到家里动员,出来做小学教师很不少的。不过家庭妇女通常不关心政治,划成右派的倒也没听见过。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9# ys1937

完全同意。
**

    得到自称左派的三苗小弟的“完全同意”四字,深感“荣幸”。
    不过,得提醒三苗一句,就你这“完全同意”四字,若在1957年,你就完全有资格光荣地进入右派队伍之中。
    嘿嘿!
从反右到文革  阶级斗争 群众运动  就是典型的以弱灭强  以此稳固天子的统治地位  此乃法家的真谛  嘿嘿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1-11-14 11:01 编辑

斯大林的清洗导致苏联军队在纳粹进攻的前期溃不成军。

中国当时没有外国入侵,但是反右直接造成一大批精英深陷苦海,以致于发生所谓自然灾害和文革,接踵上演举世罕有之丑剧。

直接多少人成为右派,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尤其在中国这个国度。但是一大批知识精英或知识分子因此受压,于是乎学校成为不断造就愚忠者的工厂,青年学子也成为以后政治斗争的工具。

这一切也许都应该在反右找到其源头。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12# ys1937


现在不是57年。左派又不等于毛派。
邓是反右的具体执行者, 所以不能全平反了, 全平反等于彻底否定自己.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1-11-13 14:23
这样说,尤是笼统。

如果能把责任推诿出去,那么,他就不必把自己揽在里面。显然,他不是执行者,而是主谋,主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谋。

老毛搞“鸣放”,是因为自信,自信自己比苏俄和东欧诸国的党人受到民众,尤其是知识人的拥戴。并以此来挑衅赫鲁晓夫和苏共的国际领导权威,比照苏共处理东德,匈牙利等,更有魄力,也更有智慧,并更有威望。

邓等一开始就反对的,知道是烧身之举,也知道民怨之深。他当然看得起知识,但看不起知识分子,尤其看不起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分子。邓等,不过是科学迷,技术迷,知道天下第一人怎么都轮不到他,所以实务。

当然,反对“鸣放”的绝对不止邓,但镇压右派,是近乎是邓一个人操持的,并竭力帮毛解套。所以,毛对邓也就颇有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