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愿长大?

    昨天,在公交车上邂逅一位老朋友,她带着孙子。她儿子结婚请我做证婚人,好像还在不久前,而她告诉我,孙子秋天就要上小学了。但更令我吃惊的是,他孙子马上说,我要变小,我不要上小学,我要上幼儿园。《铁皮鼓》里的虚构隐喻,竟是今天中国孩子的现实愿望。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要上小学?上小学读书是件很开心的事。孩子说,读书不好,不开心。我说,你没有上过小学,怎么知道读书不开心?孩子被问住了。我说,读书能够识字,识了字就可以自己看故事书。你现在要奶奶讲故事给你听,你以后可以自己看故事,还能讲给奶奶听,这不开心吗?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小学的老师很坏的。我说,你没有上过小学,怎么知道的?你上当了。你上当就因为你不读书,所以被骗了。我又问他,这些话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孩子不肯说,他奶奶说,他整天看电视,大概是从电视里看来的。但她又顺着我的话说,读书是很开心的事,你不是也会背唐诗、背三字经吗?如果时间容许,她也许会让孙子给我表演背唐诗的。

    无独有偶,今天一位朋友说到她的孙女秋后要上幼儿园,她怕她哭,现在就开始打预防针,叮嘱她说,到幼儿园不能哭呃。我说,你不能这样说,这样给孩子的暗示,就是上幼儿园是件不开心的事,应该要哭的事。你应该这样说,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晚,是件很开心的事,但如果你在幼儿园里不乖,老师告诉了,就罚你不能上幼儿园去。

    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想想,我觉得里面透露的信息值得我们做家长、老师与传媒工作的好好想想。为什么我们为孩子创造了比我们小时候好得多的物质条件与受教育条件,而孩子却不愿长大?具体问题容易解决,但已经形成的话语和思维方式呢?不愿长大的孩子,当他们不得不长大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我们是不是该为他们终于要长大的明天未雨绸缪呢?

http://www.shanzeng.cn
现在的孩子真可怜。
带孩子参观一些小学或者幼儿园,熟悉环境,甚至引导他们在里面活动,能带给他们走进去的向往。至于入学和如园后的厌学情绪也是很正常的,总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的。
诗意地栖居,个性地生活,唯美地梦想……
    沈先生说的事,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小时候,上学的第一天是无比激动、庄严和神圣的,我敢说那种激动、庄严甚至神圣感,绝不亚于一个真诚的党员入党时的心情(我强调的是入党是真诚的),有一定年龄的人都知道,小学生对老师是非常尊敬的,比对自己的父母还尊敬,因为他们把老师看成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化身,尽管小学生并不知道什么叫知识、什么叫真理。可是今天,竟然会出现小孩子不愿意上学,而且因为竟是认为老师太坏了,这个小孩子还没有上学,她是怎么知道的?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