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那些关于“延续”的传奇

那些关于“延续”的传奇我不善于讲故事,同时,顽固地拒绝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奇迹——逻辑是无形的墙,无法描述才是奇迹,但是,这世间上显然还没有无法描述的事情——因为无法描述只能来源于“无从知晓”。
这不是乏味,这是必然。
即使如此,每当我看到这个世界为因“延续”、为“延续”而呈现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和奇妙的故事时,还是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和喜悦——赞叹生命为“延续”而实现的精巧设计和强韧力量,喜悦着同样做为延续主体的喜悦。从而,也越发使我坚信——延续,是所有的、最终的目的……

壹:超级速度
抛开强子对撞机和粒子层面的现象,你知道生命体最大的加速度产生在哪里么?一种鸟?一种昆虫?猎豹?游隼?还是尤塞恩·博尔特?
都不是。
世界上加速度最大的生物甚至可以让人类的火箭、导弹相形见绌。哪怕只是感受它极小部分的加速度,也将让人体难以承受。关于这个,答案需要在一个令人难以置信或者说令人作呕的地方寻找。
水玉霉——你听说过这种东西么?它是一种真菌,其貌不扬,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而且在生长在畜类的粪便上。(呵呵,你会拿着显微镜去观察动物的粪便么?)
水玉霉的延续要靠附着在草上的水玉霉孢子被食草动物食用后,经历整个消化过程,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孢子开始新一代生长。
这个延续过程需要惊人的力量。
为求得物种延续的能力,成熟的水玉霉必须把孢子弹射到两米以外的地方——远离粪便,以便被躲着粪便觅食的牲畜吃到,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而对水玉霉这种体量的生物而言,我们自由处于其间的空气,已经过于“稠密”(想象一下我们在浓稠胶水池子里游泳的感觉),要把孢子发射到洁净的草地上,需要怎样的努力呢?
2微妙,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32公里,2万个标准重力加速度——这就是水玉霉为延续迸发的力量。要知道,训练有素的战斗机飞行员最多只能忍受9到10个标准重力加速度数秒。
这种伟大的力量,只遵循一个指令——要延续。

贰:风暴之旅
每年三月,南极洲进入寒冬,并将持续九个月的时间。正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帝企鹅离开它们的海洋家园,冒着昏天黑地的极地风雪,开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繁育后代。
到达繁殖地一个多月后,雌帝企鹅产下一枚淡绿色、重约500克的蛋,然后将蛋交给雄帝企鹅,就匆匆上路,返回食物丰富的海洋,以补养它们因生育而衰弱的身体。
从这时起,雄企鹅开始令人难以置信地守夜——它们用嘴将蛋拨到足背上,然后放低温暖的腹部,把蛋盖住。然后,雄企鹅便弯着脖子,低着头,不吃不喝地长久站立,承担起孵蛋的重任。
在无尽的寒冷中,企鹅卵经过9个星期,终于孵化出新生命——然而这也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四个月,雄企鹅没有任何食物,冒着最高达70米/秒的狂风暴雪(“十二级风”风速约为33米/秒),只靠吃雪来维持体内的水分。虽然每只雄企鹅都饥肠辘辘,但却以嗉囊内的油脂分泌物来喂食小帝企鹅。
等到小帝企鹅长到3个月的时候,羽翼渐丰,开始能够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气温下降,小帝企鹅也会挤在一起取暖,这是企鹅代代相传的生存本能。
在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生存并繁衍下一代,有人说他们是荒漠冰原上的贵族。在我看来,它们是生命“延续”原动力的最佳写照。

叁:生死洄游
鲑鱼回游(salmon run)是加拿大西海岸最重要最著名的生态现象之一。相对于人类观赏的趋之若鹜,对于绝大多数鲑鱼来说,这却是一场为“延续”而行的不归路。
每年8月是鲑鱼产卵高峰期,它们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从太平洋进入加拿大西部森林中的卡皮兰诺河,逆流而上。鱼群跳过一级级高高的“门坎”——小瀑布,最终来到它们出生的地方——温哥华市的卡皮兰诺河三文鱼孵化场。
洄游路上,从太平洋一进入淡水区域,鲑鱼便停止进食,仅凭身体脂肪中储存的能量,风雨兼程,急返故里。而由於必须长时间地在湍急凶猛的河流以及尖锐无比的石缝中逆流挣扎,以便及时顺利抵达目的地,完成“产卵”这项神圣的传宗接代的工作,于是,“奋不顾身”、九死一生便成为这场旅行的“常态”。因此,进入孵化场时,绝大多数鲑鱼都已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几乎每一条活着到达的鲑鱼“准妈妈”身上都布满一条条怵目惊心的鲜红血渍或触目伤痕,更不用说一路陈尸漂浮于来路……
来到目的地,鲑鱼只有一项工作——完成新生命的繁衍过程。当雄鱼射完精,雌鱼产完卵后,它们便安安静静地“衰竭而死”。正是在这片被染红的河水中,鲑鱼的鱼卵将会演变成数亿条新的生命,破卵而出,游向大海……
在一年或一生中在一定水域内进行的周期性定向往返移动是包括鲑鱼在内的很多鱼类的习性。洄游距离长的可达几千公里,短的只有几十公里。这种习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命现象,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实现延续。
就在一个多月前,美国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大坝拆除项目——华盛顿州内两座百年水利发电水坝将被拆掉,恢复艾尔瓦河的鲑鱼数量。(建坝前,每年约有30万条奇努克鲑鱼洄游艾尔瓦河。而建坝后,鲑鱼数量急剧减少至3000条。)这个拆大坝的项目,从开始政治博弈到决策,再到最终拆除大坝,历时20年——这20年,鲑鱼延续着不变的生死历程,而人类,却在不断修正着对延续的认知……

肆:关于我们
相对于水玉霉、帝企鹅还有鲑鱼,我们拥有一场多么丰富宏大的生命历程……然而,在“生命”层面上思考“意义”,我们和它们又是何其相通……
“延续”作为生命的“第一指令”,蕴藏于我们的基因之中。整个世界的进程,就是对延续几率的计算史、选择史、推进史。
我们看不到结果,但必须相信。因为,有延续,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