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作伴,与古堰一起游丽水古堰

清风作伴,与古堰一起游丽水古堰



如梦令,受绿谷清风再三之邀

今日终于成行,乘菰城到丽水早班车——出发

经德清、杭州、绍兴、义乌、东阳、诸暨这一条名闻遐迩的唐诗之路

然后自金华经缙云穿过一长长的黑暗隧道

忽然进入了更为神秘如仙境的括苍古道:

窗外拂面而来的青枫林、溪岸频频向我点头招手的芦荻、蓼花

以及向我撒娇的夹竹桃。薏苡,绣球花……

扇形展开的田野间那有趣的牛背鹭……

(以前只有动物频道或世界地理杂志上见过)

随后我又看到了一池一池如火如荼的莲花

看到了一群小不点在古老的桥荫下赤窝赤膊嬉游的水戏

近了,近了,我看到“干栏式”民居上挑出的瓯绣-----“三春图腾”

近了,更近了,柏树枝上悬挂的“百鸟灯”

指向艳阳高照的丽水西站-----一下车

已先到那里的古堰欢笑着迎上来

向我介绍清风君,还有水彩画家小雷,握手,问好!

天热,顾不上礼节------一行四人迅速钻进蓝色宝马——

风驰电掣向梦想中的大港镇进发

途中,经画家提醒我们游览了下南山村

这是南明山麓的一个明清古村落

人去楼空,光影斑驳,恍若隔世,咔嚓,咔嚓……

到达古堰大港,下车慢行,两棵古樟象一对

千年慈眉老人躬着腰,伸长臂向我们示意,问好!

咔嚓,咔嚓.合影留念-----

移步换景,经过高低参差的古堰画街-----看!

忽然开阔的瓯江与清溪交汇的水面

我不禁“啊,啊啊”诗性大发起来

许多白衣鸟在江面飞梭

两岸的钓徒使我想起了范公与严子陵

海上来的游客随波逐波乘画舫观赏两岸青山

我们却注目那溯流光上逆的那几叶扁舟

咔嚓、咔嚓……,江滩上有惠明茶、瓯柑、杨梅、雪梨

很快已是夕阳西下,双荫亭下小雷早预设了酒宴

清风徐来,面朝暗下来的江面

艄公收渡,树上、檐角挂垂的红灯笼次第亮起

一大锅瓯江石斑鱼羹外加云和炸响铃、黄花菜、翠绿的蕃藤叶……

伴以三十年陈酿的好酒——

“嗯,哇,香得来”“鲜得来”“浑好口契啊”……

(丽水方言:太好吃了)

四人啧啧称奇,觥筹交错

席间清风娓娓道来,向我介绍了当地名流韵事:

葛洪、显祖、刘基、兰成……谈起了紫阳、圭山和明善书院

以及丽水巧夺天工的制造:

宝剑、青瓷、石雕、黑陶、木制玩偶等

自然我们又乘兴谈到了今天论坛上的几个骚人墨客个性、怪癖与风彩

(有只蓝翅的夜蝶捉迷藏似的在我们身边飞来绕去
好像古代的花鸟使抑或是现代跟踪我们的虫形便衣在探听我们的心亊)

不知不觉,已听到更夫打更的声音

邻座空虚,江面更幽,明月如白花在水面波动

这次放开了喝,三人都喝得有点过量(除了小雷要开车喝王老吉)

散筵起身时都有点玉山危颤的感觉

清风说:“一斤白酒,三缘与古堰加起来只喝了七两

而自己喝了三两半还多一点……哈哈哈

彼此搀扶着趔趄走在古堰的青石街上,

看到灯火幽闪,一种摄入心魄的抽象之美忽然让我感伤起来

我梦话似的想到伯格曼的“野草莓”

古堰谈起了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

小雷则说起了他和几位同道开辟的“巴比松画廊”……

在前方另一个大樟树的渡口

我们再一次发现了恍若隔世的“无人之美”

此刻,清风接到了女儿打来的手机电话

说女儿想念无奈先走了(小雷开车送之)

走前,取出后车厢的小篮杨梅,还有几包鸭脖子

还有几杯易拉罐青鸟啤酒,让我们带到吊脚楼上的寝室去继续慢品……

我和古堰微晃着边唱着不成调的山歌边上层楼

哇,太棒了,瓯江水啊-----痛快!

一番凉水冲洗后,头脑稍微清醒过来

古堰说:明天一早,我带你摆渡到对岸上游的堰头去玩

那里处州畲乡的万千风情要胜过桂林杨朔……

此时,已是夜晚十点一刻,这才恍然想起

有世界杯巴荷足球淘汰赛……快!

打开电视——

哇,巴西进球了……好的,好的,

但也没有什么花头,酒劲开始发晕了

还没看到中场休息

我俩就昏昏然呼呼去入梦乡……






三缘:2010.6.7.





注释1:丽水概述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与福建省接壤,境内山峰林立,江河纵横,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省的75.6%,素有“浙江林海”之誉。
丽水,古称处州,今辖丽水、龙泉二市及青田、缙云、云和、庆元、遂昌、松阳六县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丽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剑瓷风俗、菇民风俗、侨民风俗等,独具一格。我国畲族惟一的自治县与众多的畲族自治乡镇,保存着畲族的民风。2000年丽水撤地改市。
境内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目前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地区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浙江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森林公园7处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注释2:括苍古道
元以前,为沟通浙西南与北方政治中心的联系及运送银矿税的需要,开辟了自丽水经缙云达金华的官道。这条官道曾被后人称为“括苍古道”。

注释3:百鸟灯
——清弘丽皇帝下江南时,地处瓯江中下游已有百鸟灯,又据当地老艺人回忆,那时百鸟灯队伍有三十多人,每人手中捏一根柏树枝,在树枝上扎有三五盏鸟灯。每盏鸟灯的翅羽和凤凰的尾翎是用扁形的柏叶装饰的。

注释4:瓯绣
主要绣些小儿帽圈、围涎、锦肚、荷包条,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注释5:瓯剧名戏
《高机与吴三春》,剧中,一幅绣花罗裙,成为一对青年男女密定情物。这绣花罗裙便是瓯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