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搞文摘一六四期(140101)

    二黑媳妇II

    【我不能说这个民族垃圾,但我要说很多人仍然在茅坑里钻爬】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12月28日报道,法国绍莱地区的新兴商会欲实行新规定,部分工人赤裸着工作。该决定的目的是:振兴行业形象。
田径赛场上会产生冠军,绍莱地区的工厂中也有着佼佼者。为了使当地工厂的工艺有所改善,商会决定2014年实行新的规定—该地区工人赤裸工作。

绍莱的12家企业每年的业绩显示,该地区的经济格局过于工业化。当地超过三分之一的职位都集中于工业部门,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13%。但是,绍莱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做车工、铣工、铜器匠等工作。据国家就业中心表示,所有铜器行业的招聘都非常困难。

主导这项计划的负责人朱丹表示,“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告诉年轻人工业也可以非常有吸引力,而不是那些嘈杂、危险的刻板印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份好的机会和工作”。例如,在当地的一家中小型企业AOS,生产刀具。该企业现在已经完全实现机器自动化,员工只需学会操作机器即可。

法国冶金技术工艺联盟(UIMM)一直致力于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负责人表示,“工业技能的竞争力在上升。如今,企业雇员必须持有中学技术和专业毕业会考证书”。另外,冶金企业欲从现在起到2020年,每年至少招收11.5万名员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1# 歪弟 这就是毛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吗?
跪着真地很舒服???
   你见过访民偶遇市长吗?你见过记者偶遇官员二奶吗?你见过领导微服出行,忘带人民群众吗?你见过这些美丽的偶遇,手机忘了充电了,记者忘带相机了吗?–大藏布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遭纵火事答记者问
2014/01/02
  问:据报道,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1月1日遭不明身份人员纵火。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美国当地时间1月1日晚,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遭一身份不明歹徒纵火,致使总领馆大门严重损毁,没有人员伤亡。中国外交部和驻美有关使领馆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方尽快破案,严惩肇事者,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国驻美外交机构及人员的安全保护,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此案如有进一步情况,中方将及时对外发布。
yywei 于 2014-1-2 23:52:5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原标题:岳阳男买条内裤 邻居要求花几百请客“贺新”

    报道在乡下,“贺新”一词极为普遍。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各种喜事都会引来乡亲父老提来烟花爆竹庆贺一番。但近年来,“贺新”习俗逐渐扭曲,只要谁家有添置新物,大到房车,小到袜子内裤,都会前来庆贺一番。主人家只能无奈“笑纳”,大办几桌招待乡亲。

    添置新物不论大小要“贺新”

    “周二爹家新买了一只高压锅”,“徐师傅家新买了一台液晶电视”,“肖婶今天买了双新皮鞋”……在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这样的“贺新”事件每天都在发生。

    “‘贺新’去不?”一声招呼,乡里乡亲十几二十人提着鞭炮,打着吆喝约着去主人家摆上几桌,一“闹”就是一整天。

    12月21日,买了新皮鞋的肖婶没有丝毫好心情,反倒被3顿饭累趴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兴起的习俗,随便添置点什么都得‘闹’上这么一天。”肖婶说,她买了双新皮鞋还算得上“贺新”的大件了。隔壁村老周在地摊上买了条内裤,被同村人瞧见了,回来就被村民截住“贺”了一回“新”。

    “还说呢,买条内裤不到10块钱,‘贺新’就摆了4桌,买菜就花了好几百。”

    “老周买内裤还不算什么,我娘家人搭了个简易厕所足足摆了6桌。”给肖婶帮厨的马婶说,她娘家人在拆迁房附近用几根木桩子、一块雨布,然后挖了一个坑搭成了一个简易厕所。邻居看到后,鞭炮一放,便引来街坊四邻都来“道贺”,主人家只得摆酒席答谢街坊好意。

    被“闹”过头主人家勃然大怒

    “贺新”图个热闹,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方式。去年10月,钱粮湖镇牛奶湖村张晓风家新添置了一台液晶电视,商家送来安装时,街坊四邻也赶来放鞭炮庆贺。张晓风只好买菜办酒,招呼街坊四邻。“中午4桌,晚上4桌,除了饭菜还有茶水,我一个人忙得晕头转向。”张晓风说,忙到晚上,街坊四邻没有散去的意思,继续喝酒、聊天、打牌。最后张晓风没办法,又留着街坊四邻吃了夜宵再走。

    看着满屋子闹喳喳的邻居和如同牛栏一般的房间,新买的液晶电视悬挂在墙上显得格外刺眼。张晓风的老婆小李一怒之下,端着椅子就朝新买的电视机砸了过去。“噼里啪啦”,新买的电视机掉在地上,零件散落一地。人们这才悻悻地散去。

    出现类似情况的可不止张晓风一家,有买了高压锅砸了的,有买了新衣服剪了的,有买了新鞋子蹭旧了才敢穿出来的……“现在想添置什么东西,得偷偷的,省得因为‘贺新’,与街坊四邻翻脸难堪。”张晓风说。

    喜“闹”并非罪过,但要适度

    “喜‘闹’是很多乡镇的习俗,至于什么时候兴起的,没法追根溯源。”钱粮湖镇古月湖村的治安主任余建军说,乡亲们喜欢“亲近”、“热闹”是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街坊四邻的感情,避免了很多矛盾冲突。

    “从前是‘贺大件’,乔迁之喜、祝寿、结婚、生子,还有丧葬。现在‘喜闹’一番,可能是乡俗风气的转变。”余建军说,今年以来,各乡镇村庄都增添了许多公共娱乐设施,给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贺新”的风气可能会有所转变。

    “喜‘闹’不是罪过,大家一起聚聚餐,联络联络感情也是好的。关键在于一个‘度’。”余建军说,以后会在“贺新”这一莫名兴起的习俗上加强管理,避免“好心”办“坏事”。


不存在什么“好心”办“坏事”。
一是典型的“羡慕嫉妒恨”病态心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一点点。上世纪26、27年犯病犯得比这厉害。
二是报复心理,被“贺新”过的人要“闹”回来,才能心理平衡,结果只能是愈演愈烈。

酷酷熊 于 2014-1-2 8:38:5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凯迪华南


   


拔出的针长4厘米,针尖锐利


    福建消息 据海峡导报报道:按照老家的风俗,奶奶在快满月的孙子帽子上别了一根绣花针,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绣花针不仅没辟成邪,反而插进了婴儿的脑袋里,险些要了人命,幸好医生手术取了出来。

    “辟邪针”插入婴儿脑内

    壮壮(化名)即将满月,随在厦门岛外打工的父母生活。按照老家的习俗,奶奶在壮壮戴的帽子上别了一根绣花针,说是可以避邪。

    2013年12月29日下午3时多,妈妈在照顾壮壮时,发现他右侧后脑勺处有条线从头皮下露出来,但是没有找到针。难道针扎进了脑袋里?眼看壮壮不停哭闹,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经过CT确诊,绣花针真的已经扎进脑袋里,仅余不到2毫米在头皮下头骨外。

    当晚9时多,壮壮被转到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值班的神经外科陈四方医生看了CT片后发现,针尖紧挨着一根大静脉,而且离生命中枢脑干也仅有1厘米的距离,极其危险。

    手术取出绣花针

    虽然连着针的线露在外面,但是考虑到针的走向不明确。拔的过程中针会不会断、会不会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医生没有贸然把针拔出来。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又为壮壮做了一些检查,同时做好开颅的手术准备。

    在手术中,医生切开针眼边1厘米处的头皮,并看清楚了针的走向。“我们反复地查看CT片,发现针凑巧是沿着颅骨的骨缝插进去的。”陈医生说,由于骨缝比较疏松容易通过,他们就尝试逆着针的走向把针拔出来,结果还挺顺利。

    拔出的针长4厘米,针尖锐利(见下图)。陈医生说,针虽然是拔出来了,但是术后仍马上给壮壮复查了CT,确定没有颅内出血。由于针是非无菌的外来物,接下来医生重点要给壮壮抗感染治疗,避免后续出现脑膜炎或脑脓肿等问题。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1-3 14:34 编辑




我知道什么?
我知道什么?
10楼萌翻了,天哪………………喜欢
即使下地狱,也要微笑的表情,只为你放心。


这个根牙签一模一样


@专栏女作家

    路过一小店看见门口一只大花猫在大黄狗肚子上转悠,引来好多过路人驻足观望。店主说大花猫拍冷,想叫大黄狗搂着它睡。于是等了20分钟,终于看见大黄狗伸开四肢把大花猫搂在了怀里。引来众人啧啧称赞。真是和谐温馨的一对。


俺家牙签和棒槌也是这样,夏天为一个凉爽的位置大打出手,冬天则知道抱团取暖~~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1-5 13:55 编辑



我知道什么?
奶奶的慈祥
我知道什么?
这个在洗啥子?


[img] [/img]


奶奶的慈祥
http://ww2.sinaimg.cn/mw600/7a4c62b3jw1ec6acrahlvj20jz0dlgnu.jpg
ironland 发表于 2014-1-5 13:59
怎么那么象什么镜头啊?
这个在洗啥子?
歪弟 发表于 2014-1-5 15:12
镜头
明知故问
镜头
明知故问
孬歪甭 发表于 2014-1-5 15:47
虽然再问就弱智鸟,还是忍不住,奶奶为啥要洗镜头哇


临泉之树 于 2014/1/5 15:55:4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加拿大电视台曝光2名华裔妇女坐宝马领救济食物卡,引起众怒】CTV@意田 6点新闻播出一条片段,两名乘坐价值5万加元的宝马SUV座驾的华裔女士一同前往领卡,被记者追问是否真的有这种需求时,其中一名女子答并非如此,领不到也无所谓....多人试图占用政府补助穷人的资源,致使下午4点后上百穷人没有领到食品。         (32)


戈壁群狼 于 2014/1/5 19:55:2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陈光标飞往美国:只要能收购纽时将倾尽家产

2014-01-04 09:56:59  新京报  

 “行动高于一切,我马上要登机飞纽约了!”1月3日上午,中国企业家陈光标在其个人微博上晒出了飞往纽约的机票,表示已正式踏上赴美洽谈收购《纽约时报》的行程。《纽约时报》对此没有最新置评,但此前他们表示公司无意出售。

  新年前陈光标在出席活动时表示,他将收购《纽约时报》,一时引发舆论热议。他在中国媒体上撰文表示,“只要能收购《纽约时报》,我会毫不犹豫倾尽家产。”

  而在接受一家英国媒体采访时,陈光标说道,“只要价格合适,没有什么买不到。”

  按当前股价计算,纽约时报公司市值约为24亿美元。陈光标则称,他认为收购所需资金约10亿美元。他已说服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香港老板投入6亿美元。

  陈光标透露,1月5日他将在纽约与一名“主要的股东”见面,洽谈收购事宜。

  《纽约时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同时援引该报女发言人艾琳-墨菲的话表示:“我们没有听说过此类会面。”

  《纽约时报》同时在报道中称,其出版人小阿瑟·苏兹伯格曾在2013年表示《纽约时报》的控股家族无意出售该公司。(高美)

  节选

  陈光标昨日在中国媒体上撰文表示,“只要能收购《纽约时报》,我会毫不犹豫倾尽家产。”

  第一次萌生收购念头

  我第一次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声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时,就萌生了收购这家报纸的念头。

  ……《纽约时报》的传统和作风,让他们很难对中国作出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分析。倘若我们能收购它,则可以推动其风气发生改变。

  如交易破裂将另寻一家

  既然是收购,成功和失败就都有可能,需要的是坦诚沟通和艰苦谈判。我也曾说过,只要价格合适,没有什么买不到。

  ……《纽约时报》近年广告收入并不十分理想……所以我对此次收购还是充满信心。如交易破裂,我会在美国寻找另一家信誉良好且有影响力的媒体,实现最终的收购目标。

  如收购成功

  将进行改革

  如果收购成功,我会对《纽约时报》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最终目的就是增加这张报纸的真实度和客观性,重塑其公信力和影响力。

  不要当成一个笑话来听

  有些事看起来似乎是在开玩笑,但未必不可能。君不见……身处改革开放新时代,在这个人人为梦想而砥砺奋斗的古老国度,需要我们首先突破头脑里的“深水区”,多些大胆而新颖的探索实践。我喜欢出些怪招,但怪招不是花招。收购《纽约时报》,请不要当成一个笑话来听。



*********************************************
还是网友聪明:狗B想洗钱跑路了吧?



还是网友聪明:狗B想洗钱跑路了吧?
————————————————————————
在互联网时代,想演瞒天过海的节目,他娘的太难了!
本帖最后由 读史拍案 于 2014-1-5 22:19 编辑

美国也有人想收购人民日报,可能吗?真以为有钱能买鬼推磨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扶老人被诬撞人 救人者以死证清白】在广东河源,一位街坊自称遇到老人摔倒,于是主动上前搀扶并送去医院,但老人却指证,就是这个人开摩托车撞伤自己。双方争执不下,几天后,这位街坊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自证清白。警方技术鉴定确认,摩托车没有发生过碰撞的痕迹。http://t.cn/8ksUf0z


【人民日报】:多国公务员养老金待遇比普通人高

    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务员待遇较普通人为高。美国联邦公务员养老金收入大幅领先普通工人。德国公务员收入较高,而且不需缴纳失业金、养老金等社保费用。日本公务员工资比大企业员工少,但比中小企业员工高。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多国公务员养老金待遇比普通人高】①美国公务员月均养老待遇是普通工人两倍还多;②德国公务员属于收入较高的职业,而且不需缴纳失业金、养老金等社保费用。③日本公务员工资比大企业员工少,但比中小企业员工高。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务员养老金制度都在经历一个逐步走向公平的过程。

? ? ? ?
@狄青子:你到底想说什么?

@haitaode:看人民日报这个报道,感觉中国终于认识到了美、德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值得学习了。这算是好现象吗?

@中国企业家杂志:#微评#@金守中BK:(1)公务员占总人口比例如何?(2)相关总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如何?(3)服务态度如何?(4)公务员贪污腐败、工作低效、财产公开等情况的法律制度如何?——没有这些数据,光是个“较普通人为高”,就是赤果果的扯淡!!

@新京报:【多国对公务员财产公开要求高于普通人】今日有媒体发图,证明德、美、日及香港公务员养老金待遇高于普通人。这四个相对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在了解了公务员财产公开的概况后,发现他们对公务员的要求也同样高于普通人。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1-7 15:36 编辑

觉得这则新闻还是放乌搞比较合适。

英国一穆斯林雇员拒绝售卖酒精和猪肉引发争议


中国网12月25日讯 据巴西《圣保罗页报》网站12月23日报道,本周一,英国马莎百货公司成为了舆论的中心,因为该百货公司一名穆斯林雇员拒绝向顾客售卖酒精。

该公司承认,出于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原因,允许穆斯林员工拒绝向顾客售卖猪肉或酒精。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扬言抵制这一规定。

上周日(22日),一名顾客在《星期日电报》的官方网站上抱怨马莎百货公司的一名售货员拒绝向他出售他想要购买的一瓶香槟,并且要求他等待其他售货员来处理。这一极具争议性的事件立即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我手上拿着一瓶香槟,一位戴着面纱的女士向我道歉,并解释说,她不能为我办理结账手续,因为她不能向顾客出售酒精。她让我等她的一位同事过来处理。我有点惊讶,这种事从来没在我身上有发生过。”这名顾客在《每日电报》周日版上说到。

马莎百货公司对这一事件表示遗憾,但他们将责任归咎于公司管理政策的失误,认为公司未能将宗教人员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

“我们很遗憾,我们的内部政策并未得到遵守。作为一个大众化的公司,我们有一个包容性的政策,我们热烈欢迎所有有宗教信仰的工作人员和广大客户并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百货公司表示。

然而该解释对大众并没有说服力,约八千人参加了一项“抵制马莎百货”的活动。

这场争论也凸显了英国企业在管理这个问题上的不同政策。例如,M&S ,阿斯达,莫里森和乐购超市解释说,由于宗教教义的限制,穆斯林雇员可能会拒绝向客户销售一些产品。但是另一个主要的英国零售商——约翰•刘易斯的负责人则表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雇员不应该拒绝为顾客提供服务。安迪购物街也向英国BBC电台说:“雇员拒绝向顾客出售货物,这完全超出了常理。”


英式没品笑话 http://www.sickipedia.org/racism/muslim/,煎蛋网翻译

☆ 刚看到新闻里说,玛莎百货的穆斯林员工拒绝向顾客出售酒精。
  这尼玛长此以往将会如何?
  百安居的基督徒员工拒绝出售钉子和木板吗?
——cunninglinguis


☆ “您好,能否给我拿四听啤酒和一瓶苹果醋?”
  “抱歉,先生,因为我的宗教信仰,我无法出售这些商品给您。”
  “好吧,那能给我来一磅培根和一磅香肠吗?”
  “抱歉,先生,因为我的宗教信仰,我无法出售这些商品给您。”
  “好啦。那能不能给我来一个14岁的童妓再给我来一克可卡因?”
  “没有问题,先生,当然可以。”
——Reject Dog



☆ 要我说,玛莎百货那名穆斯林店员拒绝经手酒瓶,也是理所应当。穆斯林有穆斯林的信仰,我们大家都应该尊重嘛。
  你看,我现在对着他们的清真寺扔的莫洛托夫燃烧弹,都已经不用酒瓶子来做了呢。
——Milo
我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