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洪 江 故 事

        洪江古商城是中国历史上西南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曾被相关专家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是当今我国民间自然保存最完美的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群。目前古商城总占地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现居住着6000多洪江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民国时期的17家旧报社,23个钱庄,34个旧学堂,48个古戏台,50多家旧妓院,60多家烟馆,70多家酒店,80多家客栈,上百家作坊,近千家店铺,29个大会馆,48个商业码头,40多条古街道。过去,洪江是西南通往内地的“咽喉”、“瓶颈”,是古蜀、滇、黔进入中南的第一个繁华的商务集市,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最繁荣的商业街,誉传为大湘西的“小南京”之称。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教授考察湘西后评价说:黔城古镇是小家碧玉,凤凰是大家闺秀,洪江古商城则豪门霸气。
  
   走进洪江古商城,我们所看到的古城屋宇大多按井字形排列,随着约三四公里长断续尚存的青石板路和码头的石级高低错落、曲折迥深,内有青石板路和高低错落的码头,有明代的街局,清代的门匾、石雕,共有明清古建筑(窨子屋)380多栋。窨子屋是洪江特有的建筑,形似四合院,多为两进两层,也有两进三层或三进三层的,老旧灰黑的窨子屋一旦推门进去,你就会被它的华丽奢侈所震惊。其门楣、楹柱、照壁、窗格、家具均饰有云纹、龙游风翔等图案。家家都有用青石板镶成的太平缸,用于防火养鱼,雕的瑞兽都没见雷同的。在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
 

   走进古商城,踏着凹凸有致的石板,眼睛触及的是残缺的垣壁,风雨洗礼的断瓦,洪江人对洪江的历史津津乐道,君不见未曾进过学堂的老者都可以唾沫四溅地向你诉说自家的历史,那种讲述毫不夸张地形容是一口气地,你没有打断的能力,也没有打断的想法,只想安静地充当一位忠实的听众。洪江不大,它却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城市的过客,包容当地的居民,包容用心感受的人们……

[ 本帖最后由 柯木 于 2008-4-7 00:32 编辑 ]
在忙碌中寻找空闲,我快乐所以我摄影........


哈哈,这次好丰富啊,25张呢,我得慢慢看。
最喜欢第8张。
曾经在雅琼的笔下和镜头中知道了洪江,见到枯木兄镜头里如此活色生香的人气人味,洪江古城更加生动了。
好几张照片,让俺久久回味。担心幻灯片模式转换的过于殷勤,只能一一点开原图,以便佇足细赏。
色彩特好,我这种人对于古城是叶公好龙,看楼主这样的照片觉得很美,等自己去了又呆不住 凡夫俗子啊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4-6 23:52 发表
好几张照片,让俺久久回味。担心幻灯片模式转换的过于殷勤,只能一一点开原图,以便佇足细赏。
贪心的丙辰龙不但一一点开原图,还保存下来了,我电脑里有一文件夹,专门搜集柯木先生的照片。


蕨类植物,泥盆纪早期?


老大爷的筐、筐里的菜、军绿上衣、蓝帽子、挎脖子上的包……


斑驳的墙、墙上的字、绿色的草、枯黄的草。


所有的照片,好像画面后面都藏着一首诗,这种味道,我说不出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嗨,柯木,你别甩大师派哦,丢几张片片就走,弄得你的粉丝望片兴叹,你得跟人家粉丝交流,否则你这些粉丝多伤心啊。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原帖由 雅琼 于 2008-4-7 14:08 发表
嗨,柯木,你别甩大师派哦,丢几张片片就走,弄得你的粉丝望片兴叹,你得跟人家粉丝交流,否则你这些粉丝多伤心啊。
雅琼姐姐,虽然你为俺们粉丝请愿,非常感谢,可也别对柯木先生要求太多啊。对于我们这帮粉丝,看他的照片,本身就是交流。
一组好照片,让我们知道了洪江。

不能欣赏图片?

俺们都能欣赏到片片啊~~~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燕谈升级了?

每当网络升级,我的电脑就会作怪。
没升级,可能在读取数据。其它论坛的图片你能看到?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好和不好,不用偶在这里废话了。先顶起!
一个国家之所以落后,往往不是由于其民众落后,而是在于其精英落后。精英主义应受到公平竞争的约束,以防止精英走向特权垄断;民粹主义应受到法治的约束, 以防止民众走向极权暴力——这才是一条造福中国之路,这才是中国未来的光明之路。
柯木先生难道又外出拍片片去了?
汗,去过2次湘西,居然没去过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