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刚转了22.28元(尾数方便查对),等着签名及盖八个图章书哦亲。

地址马上发短消息

也谢谢杨林了。
嗜睡如归 发表于 2012-8-7 15:21
嗜睡妹妹好久不来了,谢谢支持。
恭喜杨大侠~~
俺滴密码还没有找回,又穿俺家厨师童鞋的小围裙上来~~俺们最近要出一趟远门,怕收不到快递,本想回来再说,又迫不及待想早点看到。请杨大侠发一个电子版到我的邮箱,俺拷进电子书里在路上先睹为快 ...
李老苗 发表于 2012-8-7 15:37
魔门提,明天发电子版七双歪。
祝贺大作出版!
水笺 发表于 2012-8-7 17:08
光祝贺没用,电子版也可以阅读,把信箱发来。
恩恩,才22元?介么厚重的书,邮费够不够哦?
这书“买”得不能不问心有愧。
8过,介么大的便宜,不抢肥家,心痒难安啊。
所以,转了22.06元,尾数方便查对。
谢谢杨林大哥。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8-7 11:43
小苗兄真的是体贴内情,其实就是个快递费,顺丰的。
恭喜杨大侠~~
俺滴密码还没有找回,又穿俺家厨师童鞋的小围裙上来~~俺们最近要出一趟远门,怕收不到快递,本想回来再说,又迫不及待想早点看到。请杨大侠发一个电子版到我的邮箱,俺拷进电子书里在路上先睹为快 ...
李老苗 发表于 2012-8-7 15:37
今天有点喝多,明天一并发去。
光祝贺没用,电子版也可以阅读,把信箱发来。
杨林 发表于 2012-8-7 17:18
,谢谢!
本帖最后由 傻瓜也快乐 于 2012-8-7 20:31 编辑

亲,书收到了,谢谢奥。很喜欢,一定好好拜读并附上读后感。起板五字?争取超下限。
俺家那位愤愤不平的说,人家一个人盖六个章,俺家二个人才盖一个章,不公平。杨林,你起码还欠俺们11个章。还说给俺八个章呢,有木有啊。
即使在地狱,也要把它变成天堂
前日汇款,今日得书。谢谢!
亲,书收到了,谢谢奥。很喜欢,一定好好拜读并附上读后感。起板五字?争取超下限。
俺家那位愤愤不平的说,人家一个人盖六个章,俺家二个人才盖一个章,不公平。杨林,你起码还欠俺们11个章。还说给俺八个章呢,有 ...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12-8-7 20:29
灰常不好意识啦,书是在办公室发滴,印章大部分都在画室,懒惰了一哈,傻瓜姐下次来威俺保证再奉上一本,你想改多少印章都木门忒。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8-8 13:16 编辑
小苗兄真的是体贴内情,其实就是个快递费,顺丰的。
杨林 发表于 2012-8-7 17:23
还好,俺一次要了三本,否则杨林赔到姥姥家了。北京那四本一本白拿,其余三本一百(码洋102),给出版社了。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8-8 11:48 编辑

祝贺。海外邮寄不便,烦请杨林兄给个电子版,先谢过了。
祝贺。海外邮寄不变,烦请杨林兄给个电子版,先谢过了。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8-8 09:34
已经发了,请查收。
书收到了。手感不错。
谢谢杨林。
昨天汇的款。
读后感来了哈------

     多亏杨林对八大和弘一感兴趣,也多亏他本人也是书法家和画家,内行写内行,先天条件得天独厚。要用八大与弘一留世的作品和零零碎碎的轶闻野史,还原、重塑这两个人当时的生活与创作状况,没点胆量、没点耐心、没点诗书画专业知识,还真不容易完成这么一件吃力不一定讨好的活计。有成语曰:“无征不信”,意即不可验证、没有依据的事物不可信。杨林搜集、考证了多少幅八大和弘一的作品,查阅了多少与此二人相关的资料,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他费了不少功夫。他从八大和弘一的书法和绘画作品里的题款、诗句、信札以及只言片语中寻找出蛛丝马迹,再把他俩生平各种鸡零狗碎的事件与之相互参照、相互佐证,相辅相成或者相反相成,把一条条细微的线索条分缕析之后,像搓麻绳一样拧搓到一起,逐渐形成一根粗壮的主线,然后像创作一件艺术品一样,用他拧成的那根绳子把一个个独立的事件穿系起来,纲举目张,琳琅满目,迎风叮咣作响,一本《八大与弘一》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有空接着写】
哈哈,老西安真知道俺是怎么写的。能得到“叮咣作响”的评价真开心。
书收到了,谢杨林兄。
-
     人家余世存比咱水平高,余先生已经把这本书从历史角度、社会伦理角度、书画艺术角度、宗教与世俗角度概括阐释了个遍,没给咱留下亮一嗓子的空间,我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别人评论杨林书里的内容,我评论杨林写书的方法,捎带着从他的书里学点儿啥啥。猪朝前拱,鸡往后刨;杀猪捅屁股;宰鸡先剁爪子-----各有各的路数。
    杨林在古雅斯文的书面语里夹带了大量鲜活生动的市井俚语,站在伪党员、伪社会主义好干部的角度,用匪里匪气的江湖腔调和调侃的语气把二位传主的家庭背景、个人履历、时代背景、生平轶事、创作历程交代了个一清二楚。本来传记应该以叙为主,杨林可能觉得叙而不议太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社会,他寒来暑往汗流浃背焚烛继昼未敢有须臾之懈怠,精心发酵酿制了二三十年的老酒,你不让他拿出来与大家同醉,他不干,他憋不住。于是他边叙边议,不议白不议,老子就议了,议了谁又能把老子咋样?于是,他议得口滑,哪里肯住,一发议了下去。但仔细看来,他还是知道在啥地方可以发点儿感慨,在啥地方可以发点儿牢骚,在啥地方可以大放厥词乃至大发脾气,知道在啥地方应该紧闭鸟嘴一声不吭,哪怕他明知道自己喙长三尺也要把话咽回去,有放有收且收放自如。
本帖最后由 小讨厌 于 2012-8-9 09:20 编辑

我来支持杨林兄啦
站短已发。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我来支持杨林兄啦
站短已发。
小讨厌 发表于 2012-8-9 09:15
书已经发,等小讨厌书发行,老夫再支持你哈。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2-8-9 16:58 编辑
-
     人家余世存比咱水平高,余先生已经把这本书从历史角度、社会伦理角度、书画艺术角度、宗教与世俗角度概括阐释了个遍,没给咱留下亮一嗓子的空间,我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别人评论杨林书里的内容,我评论杨林 ...
老西安 发表于 2012-8-9 09:04
把俺描述得也忒不是东西了,看俺现在还咧着大嘴笑, ,不对,是巨喙。一会儿俺举着三尺巨喙像鹈鹕一样去海里捞点鱼给你加餐。
-
    我和杨林没有就他的书作过深入的交流,只是在他完稿初期帮他改了一些我看着别扭的句子,但经常是我改过了却发现那句子已经不是杨林的了,成了不知道是谁的啦。我对他写这本书的过程一概不知,他可能一直没有停止发掘和研究八大和弘一的史料,尤其是与八大相关的资料。古籍看多了自然就会积累大量典故和词汇,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再稍有才气,只要肯动笔,姑且不论形式和内容是不是能够衔华佩实,最起码句子也该是咳唾成珠。我一熟人把《八大与弘一》读到某个段落的时候拍桌子吼:“这家伙凭什么写得这么出彩?”估计若干年后,杨林自己再读的时候会击碎唾壶,对着镜子脱帽鞠躬。杨林书架上的古籍让我目不暇接,不知道是不是摆样子让人参观的,我连个书架都没有,什么世道啊?
    除了杨林之外,写八大和弘一的人不少,看了杨林的《八大与弘一》以后,我想起明末清初文人张岱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写传记的话,觉得很是经典,查了一下,原话如下:“每于正史世纪之外,拾遗补阙,得一语焉,则全传为之生动;得一事焉,则全史为之活现。”杨林得到的可不仅仅是一语一事,他得到的多了去了,这传记能不生动、能不活灵活现吗?但杨林的“得”不是照抄搜罗来的现成资料,而是把自己变成杨尔摩斯,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推理判断,去伪存真。他的考据功夫与他糊弄领导的功夫不相上下,比如他把八大不同时期的落款和印章逐一比对,刨根问底引经据典举例说明,推翻了一些牵强附会胡乱臆测的说法,他给出的新结论,让我这个连有些印章的反正都弄不清楚的外行,也觉得于情于理于逻辑都能说得过去。对金石书画的历史没有相当的研究,他恐怕也只能人云亦云,将错就错了。
收到书了,很幸福!

谢谢杨林~~~大哥!
刚刚收到,一看签名,好喜欢啊好欢喜,谢谢杨林~
一大早,还没睡醒,快递就来拍门了。
拿到书,第一件事,数齐八个章,顾不上吃早餐,开卷先。
头十几页,看得很快,然后,越看越慢。警句太多,如珠玉,须细细赏玩,才不叫辜负。
读后感嘛,俺抄句书吧:“只有琢磨解读的份儿”,“难以置喙”。俺先好好学习之。
谢谢杨林大哥。
边走边看
“每于正史世纪之外,拾遗补阙,得一语焉,则全传为之生动;得一事焉,则全史为之活现。”
————————————————————————————————————————————————
对张岱此语,反观自己的胡言乱语,汗颜成瀑直下三千尺。俺的确想当福尔摩斯,可本事连个狗仔队员也不知够不够格。
同时谢谢嗜睡、木瓜、小苗三位妹妹,夸俺的书好,就想夸俺的孩子好,心里自然美。可是,捏个读后感也不能趁俺迷迷糊糊地就模糊过去的。
刚刚顺风送来了杨林大哥的宝书,很精致,题签很漂亮,非常感谢!
喜欢 封面 那只鸟 思想者,

过两天大概能看到书啦,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2-8-10 13:52 编辑

为了先睹为快,我以一目十行的速度把八大部分先扫了一遍。以后还会细细品读,写得的确很有料,很精彩的说。
关于八大的功课,杨林做得地道复道地,娓娓解析传主的诗书画印,逼真还原遗民的人生轨迹,创作历程,功力不凡。亦庄亦谐的夹叙夹议,分明是逍遥自在,自由姿意的艺术家作派,也是该书很有看头的另一亮点。
刚刚顺风送来了杨林大哥的宝书,很精致,题签很漂亮,非常感谢!
爬坡王 发表于 2012-8-10 11:06
既然题签漂亮,那就拿它换几句读后感,出版社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