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书评,文体上不会有什么疑义吧。

只在这个论坛上读过很少几篇黎戈的文章,感觉是别具一格,能从别人不关注的地方看出“问题”,对普通读者或专业人士都具有参考价值。
原帖由 满山 于 2009-4-7 23:52 发表
泽雄的文章自然是不错的。为一本不见得真好的书吹嘘,更需要技巧。
老周不好意思修理你,我代劳一下。
如果你认为黎戈的书不好,那是你个人的看法,别人没法说什么。比如有人坚持认为茅台的品质就是比不上二锅头,没人能强迫你喝茅台。
可别人品着茅台,并感叹真是好酒的时候,你上来说茅台是不好的酒,别人说好那是吹嘘的技巧好,那你就不仅是在把自己的那点可怜的喜好强加给别人,还在质疑别人的品味。问题是,你平生只喝过几滴茅台,除了二锅头,你的味蕾恐怕根本没有能力区分何为佳酿,何为劣酒。
原帖由 满山 于 2009-4-7 23:52 发表
泽雄的文章自然是不错的。为一本不见得真好的书吹嘘,更需要技巧。
满山先生这短短一行字,使世界金壁辉煌、使人类蓬壁生辉,使太阳黯然失色,使宇宙闪闪发光。

为了满山先生的这行字,屈原投汨罗江自杀;李白借酒消愁,不幸落水而亡;李贺吐血而死,李贽上吊身亡;孔子叛逃六国,苏东坡自我流放。

满山先生这行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惊天地而泣鬼神。

为了满山先生这行字,孔庙改成满庙,武则天的无字碑轰然倒塌。

为了满山先生这行字,俺从昨天就没上燕谈,哭了整整一夜,准备永远不上燕谈了,可是想了想,为了满山先生的这行字,怎么也得偷偷地来看一下。

以后,俺就为了这行字而来了。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4-8 15:33 发表

老周不好意思修理你,我代劳一下。
如果你认为黎戈的书不好,那是你个人的看法,别人没法说什么。比如有人坚持认为茅台的品质就是比不上二锅头,没人能强迫你喝茅台。
可别人品着茅台,并感叹真是好酒的时候,你上来说茅台是不好的酒,别人说好那是吹嘘的技巧好,那你就不仅是在把自己的那点可怜的喜好强加给别人,还在质疑别人的品味。问题是,你平生只喝过几滴茅台,除了二锅头,你的味蕾恐怕根本没有能力区分何为佳酿,何为劣酒。
原来外国人也知道茅台啊。
茅台宣传说,他们的酒是养肝护肝的,你信不信这话?你当然应该相信,对吧?不过已经有五粮液的董事长批评这句话不道德了。
我对黎戈并无恶意,只是觉得把一些读后感结集出版,好象没有多大意思。再,就是对黎的某些行文习惯不怎么赞同。比如我以前提到的“呵哄”。比如文章的开头要先写写天色,写写泡茶冲咖啡。这是中学生的习惯。
我觉得满山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一下小圈子里的互相吹捧。有些人不加选择地反对一切不同意见,以至于把“呵哄”说成是一个常用词汇。
至于泽雄提到的文学感知力,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这又是某种你有而我没有的东西?你觉得一定要看过很多书才能有所谓感知力吗?这就相当于说钟期没有弹过琴,就不应该发表“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之类的高见。反过来,你还得同意这样一句话:某些看过很多书的人,很可能一点儿文学感知力都没有。
原帖由 满山 于 2009-4-8 23:39 发表


原来外国人也知道茅台啊。
茅台宣传说,他们的酒是养肝护肝的,你信不信这话?你当然应该相信,对吧?不过已经有五粮液的董事长批评这句话不道德了。
你不知道茅台在国际博览会上拿过奖吗?
产家的自我宣传和消费者的由衷肯定是一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