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楼上,希望楼主多写写这事。谢谢。
如果我是编辑我会约稿的,每月一篇文章介绍一两部作品,以初中水平为起点,逐渐提高。六七年时间,七八十篇文章,百八十部作品。大家都得益的。如果大家见过类似的文章或书籍,请介绍给我,谢谢。
我喜欢的是一个月出一篇的,对于三个星期出一本的实在没有兴趣。不喜欢看点评、解读,喜欢的是闲话。
本帖最后由 蚂蚁兵团 于 2011-1-7 14:00 编辑

上海的学生减负工作做得很好,去年看了一套七本的《哈利·波特》,三本的《魔戒》。今年还没过年呢,《暮色》四本已经买好了。我记得前些年看得是金庸小说,我们家也是女孩子,《鹿鼎记》没给她看。
外国名著本来准备从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入门的,可有些人建议我给孩子入门从短篇开始,我没文化,选了本《杰克·伦敦短篇选》,砸在手里了,孩子一篇没看。孩子小学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过些《矮人国》《吹牛大王》《伊索寓言》之类。
我们时间是有点的,可看书时间都浪费在流行小说上了,最少过个十几年才可能成为名著。
《暮光之城》不是我帮着选的。

很多初中生家长是不允许孩子看课外书的,我们家的政策不同,如果孩子喜欢看琼瑶小说,我也会买来给她看的。例如可能会流行的小说《泡沫之夏》,如果孩子提出要求,我是不会禁止的。
《暮光之城》是因为她们班有几位木瓜传染了我家女儿。我家女儿说:“爸,给我买。”。只要不是太出格,我这鼓励还来不及,总是要买的。问题,是我家女儿看的是流行,不是真正的喜欢经典。
我把这个“约会”理解为“拜访”。
“约会”总让人联想到“恋爱”及“终身大事”。
名著即使是经典对于多数人最多算个爱好,即使以文学经典为职业的人也会有其他爱好的,用恋爱约会形容并不合适。一个人同时有几个恋爱式的约会,是不道德的。

约会这个词有排他性,用拜访、预约可能又少了点趣味。
本帖最后由 蚂蚁兵团 于 2011-1-9 22:26 编辑
把名著浓缩为一个对象来约会还是不违背道德吧,

约会不一定就恋爱,更和婚姻无关。据上海调查,约会成就恋爱的,不到1/10,恋爱成就婚姻的,不到1/7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1-9 21:54
如果这样理解,“约会”这个词比“拜访”还要寡淡。就不要用在这了。
木匠师傅说的是事实,对于一般的少男少女太残酷了。如果看到约会这个词,一个少年想到的是这个事实,太妖孽了。

木匠师傅所说“约会”的意思可能是指“相亲”
谢谢。
《名作重读》,当当、卓越都没货,已经在淘宝下单了。
有兴趣的其他燕友,见下图:



看介绍,主要说的现代中国作家,作者教育界出生,很正面。

对中考,高考都有帮助。买的是不是有道理,不知道,看了再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谢谢各位


卓越、当当仍无货,又是淘宝上买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刚收到了《创意阅读》,仔细看了目录,很好,是我喜欢的,最可惜的是这本正好没有周先生的文章,我再找找。
102# 周泽雄
《名家》里真的没有,我已经粗略的翻了一遍了,应该在《名著》里,是我运气不好,容我再仔细找找。
本帖最后由 蚂蚁兵团 于 2011-1-14 16:43 编辑

103# 老程
说来惭愧。星期三四五,三天,徐汇区的孩子统一期终考试。就这三天时间,我家女儿把《暮光之城》第一本《暮色》看完了。刚才一点钟打电话回去,她小人家正好在换第二册《新月》。

老程不要误会,上面的书是给我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