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每个孩子都应与名著约会

提起教育气难按。不过,偶尔听闻一些感人的教育事迹,即使规模有限,不过几亩菜蔬,数畦瓜果,也仿佛荒漠中乍见绿洲,予人极大惊喜。《东方早报》两天前有篇报道:“名师在家免费开名著阅读班”,读来就有此类喜感。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语文教师樊阳先生,放弃丰厚的家教报酬,长年在家为初中生免费开设名著阅读班,每周末一次,已持续20年。教学形态很宽松,在樊老师儿子一间不足20平米的屋子里,师生以一种颇具古风的方式席地而坐,老师“讲得不多,只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相关的知识。推荐书目,学生自己阅读,然后相互交流”。据说,樊老师设定了一个为期三年的教学计划,“从西方文学入门,然后学现代文学,最后是古典文学”。学生的阅读内容,“除了主流的文学作品外,还包括中西方思想史、历史,甚至是时政热点等”。

我对樊阳老师怀有最大的尊重,也愿意怀着相同目的,对樊老师的名著教学方式略加探讨。假如报道内容无误,我冒昧以为,樊老师设定的教学计划,太过宏伟,恐有不切实际之嫌。樊老师也许忽略了一点:名著自成一个教学系统,只要引导学生徜徉其中,名著即能以自身魔力帮助学生成长。一部伟大的作品,与一颗饥渴好学的少年心灵相激相撞,会产生种种美妙的身心反应。名著虽未必以教育他人为首要目标,但既然被认定为名著,它就会以名著特有的方式(亦即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那种方式),潜移默化、无孔不入、春风化雨地影响并滋养着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我们最好抛弃课堂教学的程式规范,俾使学生换种步伐前进。意大利文学大家翁贝托•埃科也是文学名著的热烈爱好者,和别的文学大师一样,他也有重读经典的习惯,他说:“人们也许会想,在这可以拿A、B、C诸君的作品来‘点缀’我的头脑的时代,为什么读来读去总是老一套呢?问题也就在这里,这并不是老一套。每过一段时候,在大师的永垂不朽的作品中的某种精神总会发生许多改变。例如哈姆雷特、浮士德的眼光以前比我宽广,今天也比我宽广……我可以根据这一点来估量自己的成长、改善、失败以及今后的动向。”他坚信,伟大的文学经典乃是“试验自己成长壮大的试金石”。我曾以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神肺活量,阅读名著固然没有眼见的现实功利,却有助于保持精神肺活量的强大和健康。一个拥有健康精神肺活量的人,长大成人后注定不会是庸碌之辈。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阅读名著的爱好,是一件受用终生的美事。如果他们有幸在樊老师提要钩玄的指点下,由浅入深地阅读并领会三、五部经典名著,未可限量的美妙人生,即可由此起步。以是观之,樊老师设定的庞大教学计划,并无太大必要。该阶段的学生,未必非要系统掌握“中西思想史”,目标太大,不仅无益于他们直面名著,还可能带来额外的惶惑和压力,反过来降低他们的阅读兴味。众所周知,离开了阅读兴味,再宏大的教学成果也难免纸上谈兵。 在樊老师的教学计划中,并无当前时髦的国学内容,这加深了我对樊老师的敬意。我对学生阅读名著有多支持,对学生被迫埋头国学就有多厌恶。这两项内容,具有似近实远的异质性。我所见到的国学热,更像一些无聊学者出于学术外野心或经济目的,捣鼓出的荒唐课题。他们倡导的国学教育,实质是一种教条式灌输,擅长培养拘谨人格和郁闷灵魂,而真正的人文名著,永远具有拓宽思维、增广知识、开放心灵的功能。两者的旨趣和方向不同,无法实现殊途同归的人格会师。

我坚持认为,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应与名著有多次约会。个别孩子的家长(其中甚至包括大学教授),以所谓“考试又不能加分,太浪费时间”为由,勒令孩子退出樊老师的阅读班。如果我在场,且手上正好有个什么家伙的话,我会照他面门扔过去的。——当然,我不是说我真会这么做,更不是说我应该这样做,而是强调一个事实:依他们的愚行所施诸孩子的长远危害而言,他们只有被打掉三颗大牙,方可见出天理公道。实情是,与生理上的成长同步,还有一种精神成长,这种成长虽然不会体现为可见的身高体重和唇髭,但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却至为要紧。你在这个阶段扼杀了孩子接受经典的机会——除非这孩子另有神秘的天赋和机缘——你也就在人文向度上永久扼杀了孩子的明天。一个以爱心名义向孩子心灵施加毒手的父母(这份加害基本上是不可逆的),他的门牙凭什么还配继续呆在牙床里,这让我百思不解。

载《东方早报》2011年1月7日
没读过瘾,是不是编辑约稿时有字数限制?关于孩子阅读名著,楼主应该有蓬勃的表达欲。
亦工亦农 发表于 2011-1-7 10:10
是,就这么点字,我大概突破了百来字。不能再多了。
在单位面积里写出意思,也是检验写作能力的指标。我恐怕没做好。
多谢诸位讨论,很受启发。
与名著约会,是少年的一项成长权利,这项权利不应被剥夺。当然,虽然我认为这是一项对孩子成长有益无害的事,但我并不认为它应该被强制执行。“与名著能否成为情侣,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你剥夺他的机会和权力,就无疑和棒打鸳鸯一样。”这是杨林兄说的,我也想这么说。
另外,“纯文学”完全是一个现代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相当的变态性,听任这个概念作祟,会让学生对经典名著产生不必要的畏惧。实际上,至少在二十世纪之前,名著与通俗读物并无界限,绝大多数文学名著都是特别易读也格外有趣的。例子一如ironland所举。
谢谢老李、蚂蚁、兼程MM的热心提议,如果我有时间和能力,这件事也确实值得做。但要做好,谈何容易。我的至爱、英国大随笔家查尔斯·兰姆就做过类似事,把莎士比亚剧本浓缩成儿童读本。兰姆的非凡爱心和杰出才华,保证了这部作品的原创特质,结果,人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浓缩版的莎士比亚,还看到了一个莎士比亚化的兰姆。
(老木匠)“约会,初次见面,不必一定要爱上。”——正是正是。
“每个孩子都应与名著约会”非常爱和赞同这个观点,泛读名著对一个十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塑造他人格最好切入点,(虽然并不能保证他成为一个品格优秀的人),而且觉得“从西方文学入门,然后学现代文学,最后是古 ...
水笺 发表于 2011-1-7 16:33
多谢水笺。大为认同。
俺家的两个孩子倒是挺喜欢读书的,就是只读封面带怪物的。给老大找了本福尔摩斯,读了,不过好像兴趣也不大。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1-1-7 22:28
记得,令郎来上海时,我找了本康拉德的Lord Jim给他,别人吃饭聊天时,他一直埋头阅读,很有兴味。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不错,不过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罢了。这样,才不算虚度一生。
何萍 发表于 2011-1-7 22:45
这句话里,有股迷人的性格魅力。一种散发出淡淡花香的幽默,是幽默的上品。
周兄这个题目让人感动. 与名著为伴,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也是我们对下一代的期望. 可惜,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打游戏,喜欢上网,爱读书的好象真是不多. 我对儿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继承"好读书"的传统,虽然有时也看书,却是精力旺盛,好动得很,整个一小运动健将,虽然也很阳光可爱. 不过这小子还振振有词,说我不想成为读书人,象妈妈你那样连游泳都不会,掉到水里怎末办?  想想也不无道理. 不过,还是不能放弃,所以我针对他的兴趣,给他订了电视里的discovery频道,有很多的自然,科学,探险知识,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
闲云 发表于 2011-1-8 06:15
时代变了,也许,对名著的理解(包括媒介和范围)也得相应扩充。如discovery频道里的节目,未必不能算成名著,如果法布尔的《昆虫记》也算名著的话。
至于游戏,如果不失控,对孩子的成长肯定也有好处。唯一的麻烦在于,游戏制作者的目标,就是诱使玩家失控。不能让孩子失控的游戏,也就不是好游戏。这让人极度晕菜。
欧 亨利的那些短篇小说应该推荐给中国的那些家长,净是些坑蒙拐骗的成功故事,而这些骗子又是多么的意气和道德啊,我相信孩子们看了既会长见识,又不会学坏。担心家长看了说不定会学坏。
杨林 发表于 2011-1-7 22:35
期待杨林兄继续阐发,可另撰主帖,发在阅读版。
大家好!我是小田。
在我学校里 老师一般不让看课外书 只是看一些文言文 古诗词 ,金庸小说就更不让看了 至于杨林叔叔说的不让玩成龙成风游戏 我是不赞同的 现在的小孩子哪个没有玩过电脑?如果家长不让孩子玩 孩子 ...
tian295 发表于 2011-1-8 10:56
欢迎小田,来,握个数字化的手。
每个有出息的孩子,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有偷偷看书的习惯。母亲不让你看,瞒着她就是了。瞒着父母读书(当然是好书,《哈利·波特》也算),读起来更带劲。瞒着父母,每天偷读几十页课外书籍,也是一种心灵探险游戏。何况,你爸支持你的。
注:本回帖具有隐形模式,只能你和你爸看到,你妈妈是看不到的。
至于玩游戏,除非你日后打算从事游戏开发工作,否则,少玩有趣,多玩无益。再说,现在的孩子都玩游戏,日后游戏开发行业的竞争肯定很厉害,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像是个值得展望的职业。
你在普陀山的表情很精怪,赞。
42# tian295  


老师不让看课外书是传统,学生偷偷看课外书也是传统。没关系。
ironland 发表于 2011-1-8 11:29
哈,意思与ironland撞车了,幸会幸会。
嘿嘿,我怎么没觉得涅?刚才向儿子转达了周兄的赞扬,儿子说:“说得我不好意思了。”
何萍 发表于 2011-1-8 11:14
家有明珠不知赏,儿子应该罚母亲做一顿美餐。
孩子无意中写出大有意味的句子,这是常事。起初,好意思可能是蒙上的,写着写着,有意味的表达即在控制之中。哪怕模仿别人的表达,也有价值。
再说两句。
应试教育可以视为一种国家阴谋,它以一整套系统工程支配着学生,包括一线教师。老师勒令学生不得读课外书,本身未必是为学生着想,更是为自己的职业着想。升学率是老师的荣耀所在,同时也是经济命脉。
一些强势的家长(如傅雷和童话大王郑渊洁)可以选择让孩子退出这个阴谋系统,个别强势的孩子(如当年的韩寒)可以选择自行退出。但现实地说,不可能要求普通家长和孩子以此为榜样。但家长如果具有见识,那么也该认识到,以“现实如此,不得不从”的态度迫使孩子全然进入这个阴谋系统,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所以,适度的变通还是可取的,否则,高分低能就是孩子注定的前程。
孩子愿与什么样的名著约会,有时父母老师也未必知道。让孩子知道存在一些伟大的书籍,尽量引导他去读,至于读什么,不同孩子自然会有不同选择。斗胆以俺为例,打从小学三年级时,就再也不读连环画了。平平提到的《魔山》和《追忆逝水年华》之类,对孩子固然太沉重,但也很难说,孩子一定不会喜欢,假如这孩子名叫苏珊·桑塔格,就两样了。
阅读的差异性,可能早在初中阶段就永久形成了。中国人缺乏思辨传统,导致我们较难想到,优秀的思辨力可能潜伏在少年郎的心中。西哲界历来出神童,那些五六十岁的读者未必能够领略的哲学巨著,作者不过是二十出头的人。如休谟、贝克莱等。以围棋作为他山之玉我们也能发现,少年人的心智若得到有效培养,也会达到深不可测之境,令那些未臻老境的中坚棋手瞠乎其后。
帖子的标题是“每个孩子都应与名著约会”,既然是“每个孩子”,我们设想的教育对象就该具有一般性,就不该名叫苏珊·桑塔格,叫周泽雄也不合适。
水色 发表于 2011-1-9 10:38
回水色:
不应这样理解。试着代入“每个男孩都应与女孩约会”,尽管强调“每个男孩”,但肯定不是指他们都必须与某一个女孩约会。具体与哪个女孩约会,完全视各人的感受而定。
小文所指的情境,是课外阅读,这已经与强调教育对象一般性(或同一性)的学校教育有所不同了。假如座下既坐着鄙人,也坐着水色、ironland和桑塔格,老师的引导作用,当然是让大家各自找到最合心意的名著,而不是以“一般性”为由,要求大家都去读杰克·伦敦。倘是如此,ironland先被吓退了,而如果换成莎士比亚戏剧,ironland或许比其他三人读得更深入,更有心得。
哈,我忘了除了商界和政界,他们还可以做学问。但如果不在体制内,他们会很艰难,因为他们大多不善于在别人碗里抢食吃。所以我觉得,人文素养,应该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相匹配。
金秋 发表于 2011-1-9 11:43
金秋:你就打算凭这个见解来过日子?在大家都是强盗的日子,一起做强盗?在大家都尊重知识的时代,一起装样读书?在大家都去别人碗里抢食吃之时,一起参与哄抢?
看上去不坏,但不适合人类。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最大差别,就是多元化。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其实是不可能的,而人类成员若缺少点特立独行意识,我们这会儿大概还在树上。
哪怕老师是孔子或苏格拉底,也不能保证学生爱上经典。养出曹丕、曹植这两个文学儿子的曹操,对自己不爱读书的“黄须儿”曹彰,也无可奈何。我所谓“应该”,区别于“必须”,是一种带有精神倾向性的建议,该建议无法改变大约半数学生永远望名著而却步的事实。
另外,名著和经典也有差别,经典无一不是名著,名著却未必是经典。只提名著而不提经典,已经大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范围,意思是,金庸或《哈利·波特》也算。
易燃物、可燃物的说法非常“水色”,但如我之前提及的“个体差异性”,这类约会引导,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老师或家长以略带引诱的方式引导学生面对名著,构成一个起步环节。至于学生读什么、读不读,只能各随天性、各安天命。学生以什么方式“燃”,视学生的个体而异,但是,假如连学生接触火种的机会都要杜绝,无论易燃、可燃,最终都可能与名著绝缘。
附带一说,我欣赏水色“易燃、可燃”之说,但并不认同本人属“精神易燃物”之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求学艰辛和阅读经历,一般说来,我只是避免齿及阅读上的难堪事罢了,以免加重自我打击。
假如坏书就像掺有三聚氰氨的牛奶一样,可以方便地检测出其有害成分及有害性,区分好书坏书就有意义了。可惜,坏书里未必有三聚氰氨。大量事后公认为杰作的作品,当年也曾饱受冷遇,或被列为禁书而打入冷宫,而一些当初曾引发洛阳纸贵的书籍,若干年后再也无人问津。
有趣的是,即使一本公认的好书,它也未必对每个读者都能产生积极作用,正如一本公认的庸作,也未必只有坏作用而没有好作用。书籍作用于心灵、大脑的过程,远比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作用神秘得多。人们判断一本好书的途径,除了持续的畅销,还与历代作家、评论家的持续推崇有关,这类推崇很难概括成若干标准,听上去就像老中医看病一样,凭的全是感觉和经验。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11-1-10 16:13 编辑
据说小孩子的心理,被逼着吃饭的,再好的鱼翅捞饭都不香。读名著也一样,最好像图书馆一样,把各种书堆在一个架子上,不跟他说是名著,让他自个儿发现了,兴奋不已,从此便种下因缘。整天在他耳边念叨名著,反而让他心生厌烦,从此偏食。
emmer 发表于 2011-1-9 20:36
这类美妙的故事,日后很难上演。试加还原,这类故事的发生前提,来自某种知识稀缺性。随着图书市场的繁荣,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且不说还有IPAD之类怪物),这类现象很难复现。一上网,应有尽有,一块2GB的SD卡,书籍容量已超过人一生所学。“阁楼上的禁书”这一曾给不少作家带来偷尝禁果乐趣的题材,日后只能成为传说了。
有一套聂振宁主编的“创意阅读”,分《外国文学名家新评》《外国文学名著新书评》《中国文学名家新评》和《中国文学名著新书评》四种。
选用了我三篇文章,还寄来了样书,说是有稿酬的,气人的是,至今一分钱没拿到。书是09年1月出版的。所以,我只是顺口一说,并无推荐之意。
《中国文学名家新评》收了我一篇评论余光中先生的《正才之风》,另一本《外国文学名家新评》找不到(可能送人了),记得选了我一篇评托马斯·曼《魔山》的,另一篇是评《约翰逊传》的。这类小文,我在论坛上都贴过。
当时出版社就寄来了两本。没有选入小文的,他们也就省钱不寄了。具体内容我也不清楚。
小妖怪费心了。还是走马要紧,柬埔寨绿意婆娑,吴哥窟古意盎然。至于教育,虽然重要,但不急于一时。
“假如这也是一种妇人之仁,那就是一种好的妇人之仁。谁说妇人无深见?称许一下。”
——铁骑兄这句话,俺极难认同。“谁说妇人无深见”,环顾燕谈,似乎只有铁骑兄在自问自答。对别人,这不是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早已淘汰的问题。我之前对金秋的观点略持异议,也与金秋的性别无关。
老范:俺哪里“理想主义”了?在小文试图表达的意见里,完全没有令郎非要读名著的意思,俺只是说,假如令郎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什么(就算是含泪集吧),而老范愤然夺去,勒令他复习功课,那就——套用去意兄的话——俺对老范就要深恶痛绝之了。
令郎喜欢麦蒂和艾弗森,这是非常健康的爱好。虽然今天他可能喜欢勒布朗了,同样非常健康。
刚刚才看到周兄的回复,报歉。我回帖中所说“妇人无深见”者,纯属是针对俗语所谓“头发长见识短”之类的戏谑,与周兄的话完全无涉,特此声明。当然,导致周兄误会的原因,是我说话的语焉不详、含糊其辞,因此, ...
铁骑横夺 发表于 2011-1-31 20:02
铁骑兄太客气了。致什么歉呀,闲来无事,码帖聊为消遣而已。
对燕谈壮观的才女星云,俺和你的看法完全一致。
“前不久她在吃饭时又雷了我一下:“妈妈,高中的时候我迷郭敬明,你为什么不阻止?浪费了我多少时间啊!太浅层次了。”我苦笑着说:“阻止?那时候谁能?谁又敢?”其实在那个时期,郭小四对女儿也还是有一些积极影响的。”
——确实如此,一本不太好的书,其影响不见得是负面的。想想俺小时候读的那些书,比郭敬明可能还要差劲。但事后回想,从中也有所收益。
麻烦的是,人是天生不会接受忠告的,他非得自己经历了,才会回过神来。回想俺的外甥女,一度迷恋什么谢霆峰,家里贴满谢氏玉照(我瞧着就是玉照),冰箱上也贴着。那段时间,谁说谢霆峰个不字,她就和谁急。我仗着舅老爷的身份,斗胆说过几回,她给我的面子,顶多是不和我当面顶撞,但私下的不屑,仍是溢于言表。现在呢,哪天我想惹惹她,就故意提及谢霆峰。谢霆峰成了她捏在我手里的一个把柄,一段青春前科。她对谢霆峰的评价,也已由当年的非谢不嫁,转为现今的“爆傻”。
俺小时候,无人可粉,那些官方推荐的偶像,粉起来都会要人命的,基本上都是死于非命的主。比如欧阳海、刘英俊、麦贤德、刘文学、黄继光、邱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