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值得议议。虽然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这样,但和美国父母养育方式和理念比较,确实点到了一些重要文化差异。优劣问题,度的问题,则比较微妙,不是非黑即白。
有刀兄可能会说,教育体制可以埋没人才,但本身制造不出天才来(只是我的意会,有刀可能有独到之见)。中国出不了很多科学大家,从教育来讲,有培养模式埋没原创性的问题,也可能有具有原创性人才被体制边缘化问题,当然,也可能和这些无关,只是得诺奖需要进入西方的学术圈,得到这个学术圈的认可。中国这方面有天然劣势。研究的问题是否属于科学最前沿,是否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都会决定能否有得诺奖的机会,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研究心态的调整,假以时日,可以赶上。我倾向于把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诺奖问题脱钩,因为得诺奖是个更复杂的问题,许多因素与学生时代的教育无关。而怎样的教育有利于出更多人才,应该是个说得清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David 于 2011-2-21 07:57 编辑

69# 心中有刀
"往远了说,比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据我所知,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没得过那个奖..."
有刀此说不确。不少诺奖得主学生也成为诺奖赢家,杨振宁的导师Fermi就是1938年物理学诺奖得主。Zuckerman的研究认为诺奖导师在什么问题最值得研究上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76# 老木匠
这个问题恐怕有领域具体性,有些领域传承关系密切,技术性强,和教育经历有很大关系,看似平平的通过教育,严格训练也能脱颖而出。有些领域如文学创作,律师行业,或电脑方面的专长,需要特殊才能,非训练能达成。
教育是个过分宽泛的说法,有刀和木匠可能是说正式教育吧。如果问早期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经历有没有用,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它奠定今后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父亲的点拨,家庭的熏陶,我们不知道Richard Feynman 会不会成为大科学家,如果没有早期(10-16岁)在硅谷的非正式教育经历,我们不知道Steve Jobs还会不会成就今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