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涅?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1-16 19:27 编辑

写的字久了,就成书法。

譬如《兰亭集序》、《鸭头丸帖》、《寒食帖》。


喜欢这些字,不偷懒,有力气,更有古人的安详平静。但若放在平面设计里,又很现代。

杨大哥能拐他来么?

“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数学和物理的原理,来说明书法的“形”与“势”是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分布,以及怎样造成律动感的。毛笔在纸面上的运行轨迹,其实正是由于符合或接近了力学原理的诸如S线、X线、抛物线、双曲线等等才会产生视觉美,而诸如三角、梯形、圆弧形等的种种组合之节奏美,也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里面都是可以计算出一系列参数,绘成图谱的。”

对此很感兴趣。构图中的韵律感是我近来想解决的问题。

人不能来,教案来也是好的。
不好意思的说,那些所谓的方法总结,基本是我杜撰的,我都不知他用没用过,那不关我的事。
——————————————

那就拜托你继续杜撰吧!


回24楼:我觉得这些字还挺有激情的。不是那种“啊!大海啊!母亲!”的激情,是不动如山、沉郁的激情。那么稳定有力的线条,是把劫掠如火的热情狠狠浓缩后的成果。

我很羡慕他强大的手和强大心力。
25# 杨林


对书法太过谦虚了。

撇开那些能指、所指什么的,书法艺术可以理解为抽象绘画。单个汉字是图,整幅字也是图。有图就有结构,有节奏,有旋律。


以前家父和我讲过贝多芬交响乐旋律和绘画构图的关系,但我并不理解。直到近半年我才开始模糊意识到其中关联。

东山魁夷的抒情性,关键不在色彩和造型,而是隐藏在构图中的旋律。主题重复、变调、装饰音……我常用的构图,只做了一个节拍,三拍子或四拍子,强、弱、强、次强之类。但想构成更明晰的情绪、更复杂的场景(比如整座森林),就需要旋律的组织。比如鲁本斯《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不断上升的旋转构成华丽激荡情绪。东山魁夷则有很多重复平行线,构成宽广、宁静情绪。

最近我试着从结构角度来理解音乐,一个头两个大。所以看到你说用数学、物理来解释构图,我高兴死了。这可比音乐更靠谱了。不是有数学家说,最高的美是数学,数学能解释一切美么。物理学家还说物理能解释一切事情。

很想多了解一点。
看26楼的图,这家伙说自己写到明人水准,不是吹牛,是很老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