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帝之手”——读阿克顿《古代自由史》一文

[戏作]


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你们好,现在你们看到的这里将直播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绿茵场上,两支球队剑拔弩张,即将进行一场特殊的足球赛。我先来介绍一下,左边的球队是“自由之队”,代表自由的力量,自由之队的队员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这支队伍。他们身穿的服装是由三色旗制成的,他们要进攻的球门代表着真正的自由平等。当然,他们的对手球队“专制之队”代表着暴政权力,他们要攻入的球门寓意极权统治。

此外,除了场外看台上人满为患的历史观众,在演播现场我们邀请到了两个特别嘉宾:一位是阿克顿勋爵,阿克顿是位历史学家,是《自由史论》的作者,另一位是《论平等》的作者皮埃尔.勒鲁,他是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显然这时两位学者似乎对比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彼此交头接耳谈论着什么……

比赛开始了,两支球队展开了对攻,……比赛开始不久,专制之队就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大举压上,相比之下,自由之队给人的感觉仿佛如一支丙级球队,在对手强大的攻势下,门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们显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协调部署,“对自由性质的把握是那样不确定和混乱不清……”(P3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公元前6世纪开始有了起色,自由队后防线队员梭伦挺身而出,他通过分权等民主改革,使自由奠定根基。“雅典法制的生长方向已由梭伦的基本教义确定,即政治权力应当始终服务于公众。”(P8)他成功断掉了专制队几次险恶的进攻,使自由队化险为夷。中场大将伯里克利开始显露舍我其谁的霸气,他提出权力应当平等普及的思想,把球牢牢控制在自己脚下,有效遏制住专制队潮水般的进攻,力保球门不失。

然而自由队依然被困在后场,疲于防守,场面一片狼藉,伯里克利的思路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更要命的是后院起火,后腰亚里士多德别有用心,维护等级制,支持独裁,竟然偷偷把球传给对方球员,简直可恶透顶,老悖的柏拉图几次盘带绕昏了头,居然调转过来开足马力向自家球门踢,他给等级制抹上了理想化的色调,真是愚不可及,第欧根尼原先效力于共产主义俱乐部,这穷凶极恶的家伙现在失心疯了,见谁就铲。这支球队中乌托邦主义、暴政与权力、无政府主义等杂乱的思想与自由混在一起,“……多么顽固的一堆错误在阻碍着真理的道路:……”(P17)现在看看身边的嘉宾,勒鲁大声咒骂,乱扔矿泉水瓶,阿克顿以手掩面,颓然坐倒在座位上,我现场采访一下,阿克顿先生,你对目前状况有什么看法,自由之队目前后防阵脚大乱,是否更多来自内部的混乱无序?

那是当然,他们太保守,太务实,自由需要进攻,而他们却只知道在城邦里防守。自由平等应该是信仰,是最神圣的义务,在他们这里却成为交易。“自由不是达到更高政治目的的工具。它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目的。自由之需要并不是为了实现一种好的公共管理,而是为了保证对市民社会和个人生活最高目标的追求。”(P20

好球!我们看到自由队中一名球员飞脚抽射,从三十米外一记世纪波。那是谁?啊,赫拉克利特,太棒了!赫拉克利特认为法律的维持不是靠人类权力,而是源于一种神圣之法。太棒了,我们看到,阿克顿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大声喝彩,可惜,赫拉克利特太晦涩了,这球力道不足,皮球被门将没收了。阿克顿跌足长叹,懊悔不已。

终于,自由队开始组织进攻了。效力于斯多葛俱乐部的芝诺、塞纳克等几个大牌球星(其实他们个个都是大牌)开始组织有效进攻,从边路突破,下底传中。他们宣称“不是政府规定什么,而是它们应当规定什么;……所有的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我们行为的真正指导不是外在的权威,而是上帝的声音,他就居住在我们的心中,他知道我们的所有思想,我们对真理的所有认识乃至我们行为的所有善都要归功于他;作恶在于自己,德行来自类在圣灵的恩典。”(P22)在他们的攻击下,对方门前第一次出现险情。或许斯多葛派是用平实易懂的话语翻译出赫拉克利特晦涩的真理:自由是信仰。天哪,我们看到阿克顿又一次跳了起来,冲着球场,大声呐喊,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又叫又跳。“这些文明的异教徒在没有新教义的情况下几乎达到了可能达到的最高点,……我们已经看到希腊思想领域之广阔于光彩,它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更伟大王国的门槛。”(P23

最终,决战的时候到了,自由队开始换人,换掉了一直如同梦游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下子换上了摩西和耶稣两个生力军,他们原来效力于基督俱乐部,是顶级前锋,只见他们上场后,立即带动球队展开势如潮水的攻击。摩西一脚远距离妙传,耶稣接到后立即以精湛的盘带和惊人的速度单刀直入直扑禁区,晃过了对方一个队员撒旦,哦,又越过了一个凯撒,天哪,一个、一个……又晃过了一个后防队员,耶稣晃过了五名后防队员,飞脚怒射!………………球进了!进了进了进了进了进了!我们再看阿克顿和勒鲁,两人开心的拥抱在一起,老泪纵横。

等一下,裁判提出异议,这耶稣可能用手“踢”进去的。专制队员都上来理论,不料耶稣毫不隐瞒,大声道:没错!这就是上帝之手!能踢进这球门的只有上帝之手!阿克顿在台上跟着大声疾呼:对头!这球本来只有上帝才能踢进去!“……希伯来民族的榜样阐明两条平行的路线——民族传统教义和更高律法的教义:法律的成长有其根源与发展过程,但其实质不会改变的原理以及所有政治权力都必须根据一种非人为的法律进行检验和改革的原理,循此能够赢得所有的自由。”(P6)赫拉克利特所谓的神圣大法即如是,斯多葛派所谓的一种优于所有人意志的意志即如是。真正的真理在于服从上帝,“一个按这样的原则统治的国家其自由将远超过希腊和罗马;因为他们打开了宗教信仰自由之门,关上了奴役之门。”(P22

比赛已经结束,但胜负一时不得而知,因为有人对“上帝之手”还是存有异议,不过阿克顿和勒鲁两位似乎特别兴奋,两人拉开一条事先做好的巨大的横幅,上面显示的是:“信上帝,得自由;信上帝,得平等。”几个大字, 仿佛自由队大获全胜一样,他们兴高采烈,乱撒纸屑,大呼小叫,……



两个神棍!




《自由史论》
译林出版社
[英国]约翰。阿克顿
20018月第一版


2011-1-16
十年灵风/
  还是去看原著吧。否则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离谱。
哲学就是教育
本帖最后由 扶桑 于 2011-1-17 11:40 编辑

阿克顿《自由史论》中最让当时正被某国之吹鼓手忽悠得对某主义温情脉脉的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美国废奴主义者义正词严的批判,和对美国南方政权的褒奖。另外,在18世纪和19世纪最少是上半叶的时候,从宗教中汲取思想资源是可以理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