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词三十首

本帖最后由 酱香老范 于 2011-3-28 13:39 编辑

酱按:清明谷雨前后,正是采茶时节。历代文人墨客,不乏咏茶之作,但大多着眼于茶之味、茶之韵等清雅的一面,而对采茶、制茶之劳作缺少真切体认。无名氏所作《采茶词三十首》则别开生面。苏曼殊24岁时在日本东京编印了一本英汉对照的诗集《文学因缘》,收录《木兰辞》、《琵琶行》等名篇。 将《采茶词三十首》与历代名诗合编于同一书中,足见苏曼殊对这组诗情有独锺。而酱某品茶犹念采茶女,与诗僧心有戚戚。

采茶词三十首
佚 名

侬家家住万山中, 村南村北尽茗丛。
社后雨前忙不了, 朝朝早起课茶工。

(引者注:“社后”指春社后。古时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为社日。)

晓起临妆略整容, 提篮出户露正浓。
小姑大妇同携手, 问上松萝第几峰?

空蒙晚色照山石工, 雾叶云芽未易降。
不识为谁来解渴? 教侬辛苦日双双。

双双相伴采茶枝, 细语叮咛莫要迟。
既恐梢头芽欲老, 更防来日雨丝丝。

采罢枝头叶自稀, 提篮贮满始言归。
同人笑向他前过, 惊起双凫两处飞。
六  
一池碧水浸芙渠, 叶小如钱半未舒。.
行向矶头清浅处, 试看侬貌近何如?

两鬓蓬松貌带枯, 谁家有妇丑如奴?
只缘日日将茶采, 雨晒风吹失故吾。

朝来风雨又凄凄, 小笠长篮手自提。
采得旗枪归去后, 相看却是半身泥。

今日窗前天色佳, 忙梳鸦髻紧横钗。
匆匆便向园中去, 忘却泥泞未换鞋。

园中才到又闻雷, 湿透弓鞋未肯回。
遥嘱邻姑传言去, 把侬青笠寄将来。
十一
小笠蒙头不庇身, 衣衫半湿像渔人。
手中提着青丝笼, 只少长竿与细纶。
十二
雨过枝头泛碧纹, 攀来香气便氤氲。
高低接尽黄金缕, 染得衣襟处处芬。
十三
芬芳香气似兰荪, 品色休宁胜婺源。。
采罢新芽施又发, 今朝又是第三番。
十四
番番辛苦不辞难, 鸦髻斜歪玉指寒。
惟愿侬家茶色好, 赛他雀舌与龙团。
十五
一月何曾一日闲, 早时出采暮方还。
更深尚在炉前焙, 怎不教人损玉颜。
十六
容颜虽瘦志常坚, 熔出金芽分外妍。
知是何人调玉碗, 闲教纤手侍儿煎。
十七
活火煎来破寂寥, 哪知接取苦多娇?
无端一阵狂风雨, 遍体淋淋似水浇。
十八
横雨狂风鸟觅巢, 双双犹自恋花梢。
缘何夫婿轻言别, 愁上心来手忘梢。
十九
纵使愁肠似桔槔, 且安贫苦莫辞劳。
只图焙得新茶好, 缕缕旗枪起白毫。
二十
功夫哪敢自蹉跎, 尚觉侬家事务多。
焙出干茶忙去采, 今朝还要上松萝。
二十一
手挽筠篮鬓戴花, 松萝山下采山茶。
途中姐妹劳相问, 笑指前村是妾家。
二十二
妾家楼屋傍垂杨, 一带青阴护草堂。
明日若蒙来相伴, 到门先觉焙茶香。
二十三
乍暖乍凉屡变更, 焙茶天色最难平。
西山日落东山雨, 道是多情却少晴。
二十四
今日西山山色青, 携篮候伴坐村亭。
小姑更觉娇痴惯, 睡依阑干唤不醒。
二十五
直待高呼始应承, 半开媚眼半难醒。
匆匆便向前头走, 提着篮儿忘盖簦。
二十六
同行迤逦过南楼, 楼畔花开海石榴。
欲待折来分插戴, 树高攀不到梢头。
二十七
黄鸟枝头美好音, 可人天气半晴阴。
攀枝各把衷情诉, 说到伤心泪不禁。
二十八
破却工夫未满篮, 北枝寻罢又图南。
无端摘得同心叶, 纤手擎来鬓上簪。
二十九
茶品由来苦胜甜,个中滋味两般兼。
不知却为谁甜苦, 插破侬家玉指尖。
三十
任他飞燕两呢喃, 去采新茶换旧衫。
却把袖儿高卷起, 从教露出手纤纤。  


酱评:这组诗重在描写采茶女之艰辛,既是对日常劳动的讴歌,也是对农家妇女的赞美。其中对采茶场景的描写颇为到位,对采茶女神情、心态的刻画更为传神。年轻女子谁不爱美?无奈“只缘日日将茶采,雨晒风吹失故吾”,但正如陈学昭小说标题所示——《工作着是美丽的》。素手纤纤在满丛碧叶中有韵律地翻飞,采茶劳动既庄重又妩媚,折射出富有尊严的美感。组诗在风格上清新明快、在语言上通俗晓畅,在音韵上流利可诵,乃民间竹枝词之佳作,可谓近代茶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芭。

补记:浙江音乐人周大风有著名的《采茶舞曲》。原歌词中根据民歌有“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周恩来以原歌词不注重劳逸结合为由,建议修改,后来又主动提议:改此两句分别为“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周大风虽感恩戴德,但酱某不扑哧也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先沙发一下。
另录明代吾乡安吉人陈敬则的《采茶词》。
    灵草丛高不盈尺,绿遍空山露华湿。清明才过谷雨来,摘取旗枪趁晴日。谁家女儿双髻螺,两两携筐相应歌。前岗后崦跻攀倦,犹言赌摘较谁多。幽香满路归来晚,焙上茸茸碧云暖。那知陆羽是茶神,先献灶君三五碗。采茶采罢春思妍,茅屋花深还晏眠。绝胜湖中采菱女,日暮扁舟荡风雨。   
     陈敬则(生卒年不详),安吉凤亭乡(今递铺镇凤凰山一带),曾入国子监读书(岁贡)。其父陈良谟(1482—1567),曾为明代朝廷高官。陈敬则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协助安吉知州江一麟编纂《安吉县志》八卷(明嘉靖三十六年刻印),并著有《明兴杂记》二卷等。阮观其主编的《历代诗人咏安吉》(中国文史出版社)收其诗14首。
    《采茶词》格调轻快温润,颇有民歌风味。全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采茶女“累并快乐着”的景象。从诗中可见五百多年前的安吉,茶叶生产已具规模。“前岗后崦跻攀倦,犹言赌摘较谁多。”既写出山间采茶之艰辛,又刻划了采茶女以“劳动竞赛”方式所体现的勤劳能干。“幽香满路”及“碧云暖”,反映劳作后享受劳动成果的欢愉。有关陆羽两句,乃乡间民俗之写照。另外写到采茶女之“春思”,不乏人文关怀。虽身居茅屋,但无碍于“春思”之“妍”。只是明天一早还要“携筐”上山,所以“春思”只得寄托于“晏眠”之梦。最后两句将采茶女和采菱女相比,“绝胜”云云,只是作者家乡情感之流露,不必顶真。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