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生都要感激的网友——

本帖最后由 元伊 于 2011-8-16 21:20 编辑

我终生都要感激的网友——林达


最近工作不在状态,冒泡儿上来写一篇小学生励志贴,梳理一下过去,展望两下未来。

初识林达伉俪,是我刚上天涯那会儿。那时的天涯群星灿烂,牛人荟萃,我在上面经历了一个被洗脑的傻左学生接受重新启蒙的过程。(随后几年天涯逐渐被严厉控制,牛人们纷纷离去,我也不去天涯已经很多年。)那时的我刚刚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很变态,而美国是一个现代政治文明的标杆,但我还未想到非要移民出去。一是对所处的环境还未达到憎厌的程度,二是知道自己学了一个无用的专业,不能为技术移民加分。直到最近几年,在体制内的工作环境让我对这个国家的腐朽有了最切身的体会,且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严重恶劣的影响,心中的家园之情才被彻底摧毁。

辛苦供的商品房七十年后不属于我倒罢了,反正时间还长;给我污染的水喝给我有毒致癌的食物也倒罢了,反正不是一天两天马上就能死人。对于一个网虫来说,最最无法忍受的是:只要你一动搜索引擎,随时随地都有被封锁至瘫痪的可能!用那些已经招安的引擎吧,同样的关键词搜出来却什么内容都没有。打开翻墙软件再搜吧,又必须先退出QQ之类即时消息工具,否则它正悄悄地扫描你的计算机使翻墙软件无法正常进行你却抓耳挠腮不明所以。我经常出现翻墙软件很难用时才发现忘记退出即时工具再手忙脚乱地关闭,就像一个丢三落四左顾右盼狼狈不堪的贼娃子!——尼玛得!老子每年交了这么多的上网费,还要被弄成一个翻墙偷窃的贼!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呀!!!最让人怒不可竭的是,九个常委的姓氏都碰不得,如果碰巧搜的关键词里包含了九个常委的姓氏,搜索引擎立马崩溃!真是流氓恶棍垃圾魔鬼!!!

活在天朝,岁月就像一把杀猪刀,把一个原本天真烂漫温油可耐的萝莉,硬生生地变成了一个会讲粗话的面目可憎的御姐。现实让人看不到希望,就从书中去寻找慰藉。以前只是从网上看过林达的帖子,最近两年买了他的书,认真读后,越来越发现美国具有令人无可抗拒的吸引和魅力——它纵有许多的缺点,但是它最大限度地保护言论自由保障公民权利,就足以让人神往和迷恋。在自己的国家为奴为贼,在别的国家才能为人,难道祖先把我生在这里,一日为奴终生为奴才是爱国吗?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奴隶没有祖国”,我深以为然。不能改变自己身躯的出生,但可以决定自己的精神选择,“所有热爱自由的人,美国就是他的精神祖国。”我亦深以为然。

有一段时间我的择友标准就是:你喜欢美国吗?喜欢就是我的朋友,不喜欢就不是。当然,这是玩笑话了,我不可能那样直愣愣地去问人家,只不过爱屋及乌的现象是有的。对自由的渴望使得我成为了一名世界主义者,因而最近几年移民的想法越来越牢固。认识的人里也有移民条件不够而通过非法程序或者投机手段去北美的,他们不是基于对北美的体制和文化具有深切的认同感,而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向往——这本也无可厚非,但他们去到那边往往不适应,反悔要回来,还劝我说工作好好的不要丢,不要去那边冒险。体制内的工作在他们眼里是铁饭碗,待遇相对较好,应该知足了。他们无法理解我精神上的苦闷,人与人之间真是有太多的不同。

去年,一个我中学时期的女同学认识了一个来中国出差的加拿大人,相识不久就闪电结婚。我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男方的家人和亲戚也专门从遥远的加拿大赶了过来。我悄悄地问她,你爱他吗?她不置可否地回答我,他爱我就行。——天,如何保证有真爱?她的英语水平只能应付简单的日常对话,稍微深入一点的思想交流都无法满足,如何能产生真爱?反正我当时是持怀疑态度的,并且无法想象一个现代人像古代人那样和一个无法确定爱的人结婚是个什么光景。午宴后我想趴在桌上眯一会儿但睡不着,男方的亲戚走过来和我聊天,说这就是你们中国人流行的“睡午觉”吧,我们加拿大人不喜欢“睡午觉”。呵呵,把我逗乐了,我们就简单的聊起来。他问我喜不喜欢加拿大,我说我喜欢加拿大,但是最喜欢美国,然后说了美国如何好之类的话。他大笑道:美国有的这些优点我们加拿大都有啊,加拿大也一样的好啊!我说或许是一样的好,但是加拿大太冷了。嘿嘿,这下他无话可说了。其实,我心里明白,冷不冷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像美国这样让有我熟悉的亲切感,就像前世在那里生活过了一样。如果有朝一日移民去那里,我不会有背井离乡的苍凉感,倒是如多年相约的老友却一直未能见面一样——美国,我终于来了!——而这些,全是阅读林达的书籍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林达伉俪用他们像与老朋友聊天的语气娓娓道来,近距离地呈现给我一个真实鲜活的美国。

我的那位女同学很快办好签证去加拿大了。不出我所料,她今年多次打电话回来商量,说后悔去了那边,想离婚回国了。问她原因,说是与老公感情不好,经常吵架,出去社交语言又不通,生活很沉闷。我无法替别人做出决定,又特别是面临一个矛盾的选择,因为她又想拖够时间拿到身份再说。其实在她过去之前就应该想到这些了,她自己心里也应有现成的答案,向别人抱怨和让人出主意,只不过是给她一个台阶下而已。看到她矛盾和纠结的生活,我越来越坚定了移民要水到渠成的决心,条件不够就继续努力,十年不成就二十年,只要最后能有尊严地老死在那块土地上就行。虽然有时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发发牢骚,只要能过去,怎么都行,但是理智都会取胜,明白我是不会那么做的。

既然认可这个国家,就要用符合它价值观的方式去接近它。美国欢迎精英人才,像我这么一无所长的人,没资格被它接纳;投机取巧的方式更是有悖于它的诚信文化。从今往后,我要以迫在眉睫的刻苦努力,改变闲散贪玩的习性,在国内打下基础,出去才能更好地生活,而不至于难以生存。即使一辈子都移民不过去,也要用一生来实践美国精神。
感谢林达的美国三部曲,让我流浪的灵魂有了如信仰般的精神依寄。

这个信仰能减少我内心对此时此处这个国家的嗔恨,眼前的痛苦终将成为过去式。未来当我站在彼岸,隔着浩渺的海雾,东方那块土地对我不再具有政治控制上的国家涵义,而只具有故乡意义时,我才能感受到对它揪心的思念和它动人的美丽。
留在中国,改变中国。

加精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留在中国,改变中国。

加精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大力鼓掌,罗莉快跑,人生需果断岁月莫蹉跎


总体来说不敢苟同。觉得楼主似乎还处在“愤青”阶段,无论思考还是表达都相当情绪化。

“即使一辈子都移民不过去,也要用一生来实践美国精神。”似乎已经抱定了必那个的决心非走不可,显示着一种追求自由的决心和信念。移民过去就有了自由和安全?那些回来的怎么办?他们是自愿地放弃了自由和安全?“只要最后能有尊严地老死在那块土地上就行。”何必这么早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枷锁,仿佛死在这片土地上就必定不会有尊严了。记得有个网友的名字取得真好,叫:何必何必何必呢。呵呵。
本帖最后由 WIND 于 2011-8-17 11:37 编辑

林达的三部曲是我的启蒙书籍,七年前本站的猪头兄转给我的。移民的关键,我认为在于价值观的认同,其它的我觉得都是其次,若没有前者,那都是赶时髦,和自己的人生是没有关系的。像那位姐妹,因为缺乏这种东西,夫妻生活如何进行下去呢?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5# 童志刚
还是老童比较老练。
楼主是小愤青,老网是老愤青,所以就忙着加精。
我终生都要感激的网友——林达
最近工作不在状态,冒泡儿上来写一篇小学生励志贴,梳理一下过去,展望两下未来。

初识林达伉俪,是我刚上天涯那会儿。那时的天涯群星灿烂,牛人荟萃,我在上面经历了一个被洗脑的 ...
元伊 发表于 2011-8-16 21:18
美国真得很8错。除了水果不太好吃,没有可口饭菜、做事不细心不是很负责以外,自然资源的丰富、真正的地大物博人口稀少,新教的自由精神,都非常值得你来体验一下。
所以我坚决支持你来美国,希望你一定要实现你的美国梦。
连我现在都产生了到美国来生活几年的念头呢。

赶紧声明一下哈,我一直很崇拜70年代以后的美国(因为实现了普遍的平等公民权),嘿嘿,讨厌90年代以前的日本(因为市民社会开始走向成熟)。
所以我是符合做你朋友标准滴。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谢谢网事兄和歪哥的大力支持。

迅哥儿说的饮食方面对我不是问题,我没有别的方面的突出优点,但是个小小的烹饪好手,只要超市里能买到中餐的原材料,我随时随地自带“一级厨师”,嘿嘿~~~

我现在迫切需要提升的是其它能力问题,赶紧下去背英语……
林达夫妻俩都是上海人,复兴中学67届初中,后来一起去插队

好像77年高考都进入交大物理系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林达文笔晓畅,叙述力强悍,民主意识坚定,作为民主启蒙读物,确有杰出之处,和元伊一样,我也是他的读者,屡获教益。
不过,对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也有美化过度之嫌。与中国至今都充斥着宫廷气味的政治相比,美国政治不啻人间天上,但就一种理想民主制本身,对它诸种未尽理想之处,也有批评的必要。这种必要,只是站在完善民主制本身的角度,与民族主义情绪无丝毫关联。
他们大概是先生写理论写框架部分,妻子再来文字加工。所以形成文字是女性化的,说理部分还是相当有力的风格

最近夫妻俩新出了一本书,到上海高院去上课时,看到作为法官培训阅读数发给每个学员——都是庭长级别的,蛮有意思的。就特意介绍了一下这两个上海同乡。

晓林从小就住在我读的民办小学的那个小区,她家的窗户就居高临下的在我小学教室上面。那个小区是一个大学的宿舍,应该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元伊写得极其真情实感,与年龄无关,与地位无关,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难题,如果要摆出一副导师样子,对元伊进行教训的话,让人不免怀疑,这类导师可能本身已经是恶势力一员,鲁迅先生也非常讨厌这类导师。

我每年给毕业生讲企业历史,轮到今年的毕业生,正好是敏感年份出生的孩子,我不得不悲痛地讲,历史是一个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我今天讲的历史,你们也不要相信,就你们的出生那年,这个年份与一个非常敏感事件有关,这个事件,在当局的报纸有不同的定义,在当年,被称为“反革命暴乱”,这是有据可查的,人民日报上写的,过两年,这事被称为“动乱”,再过几年,这事被称为“风波”,现在,就是XXXX,敏感字,一个历史事件变成了XXXX,敏感字。于是,你们的生日,如果正好是那天,在BBS发表,很有可能变成XXXX.至于真相是如何的?我不能说啊,我只说报纸上有写的,这几年就是这样写的。

这个当局,如此地设置敏感字,让现在出生的孩子感到恶心,稍微正常的人,都会怀疑,你究竟怕啥啊,有什么不可以说呢?人家是孩子啊。

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年人,不管是思想深邃的教授,还是农民工出身的民科者,遇到现在这个问题,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因为我们相信,不设置敏感字,不搞专制,都更加符合马列主义毛邓论,都更加符合宪法,都更加和谐稳定,都更加科学昌明。

就个人定居在哪里,那绝对是个人的自由,我算是在东洋体验一下客居的味道,我的选择还是回到自家国家相对文明进步一个小地方,我们有自己的故土,有自己家园,我们也可以做小小努力,是的民主进步一点点,即使燕谈与民主无关,我还是觉得有一点点关系,一点不讲,就没有意思了,至少,在多元、宽容上,有民主精神的元素,也是我们要希冀追求的。

我还是非常羡慕美国、加拿大的富裕、环保、民主的生活环境,只是我觉得学习模仿也来得非常有意义。
参加交流
有人装导师了?以为自己是谁呀。。。
留在中国,改变中国。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1-8-16 21:43
想起1987(1988?)张贤亮去依阿华大学(The Univ. of Iowa)笔会(聂华苓主办那个)
座谈时,人家问:张先生,您有如此惨痛经历,为何还在党内?
张先生答:留在党内,改造党……

咳咳……
所以,鲁迅很伟大,阿Q是这么一个无业流民,也有敏感字,你不能说“光”“亮”,可能言者无心,阿Q可是认为在说他。我们的学生说自己的生日,可是有当局以为在说那个事件,这种高度敏感心理,一百年也没有一点进步。不过,做了亏心事,在意别人说,可能一万年改变不了的人性。
参加交流
鲁迅是个伟大的作家,笔下人物实在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了。当然,最典型的还是阿Q,此人报复心理极重,由于曾经挨了打,虽然本来也该打,但他是一定要用自己的阿Q方式进行报复的。当然了,他的报复却从来不敢真刀真枪地较量,只敢以精神的胜利来安慰自己,于是“你还不配”喽,“儿子打老子”喽,想象对手“抓紧县里去杀头”喽,不一而足。

怎么就从楼主的帖子转到了阿Q的头上来了呢?俺也是突发奇想,觉得天下的人性都是大同小异的,不必把某些人、某类人、某国人想象得那么完美,咱们从美国的书上和电影里也能见的,比如挨打了要报复,甚至不惜以精神胜利之法来报复,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太常见了,只是有些人会假装没有挨打,或者隐瞒被打的原因和真相,然后就以为这回的胜利看比啊Q先生的胜利伟大得多了。要说这种人跟阿Q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更阴险了一点罢了。
继续掐。今天休高温假,难得白天上网。
哈哈,那么多高干子女都去拿了美国护照
要指责小老百姓也想去美利坚就太不厚道了
回八楼李苗:你小子现在越来越会卖乖了

十楼元伊:把你厨艺亮出来,给网事兄——也就是俺,品尝品尝,俺馋嘴猫一个。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