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大苗兄,边际有木有古文的说法

本帖最后由 菜农 于 2011-10-30 08:47 编辑

请教一下大苗兄:经济学上的“边际”一词,望文就生出地理上“边缘”的意义,细细一研究,似乎“边际”是个大概念,应该说是“易”同类的概念,表示“变化和增减”,而不变的部分是“存量”,与数学上的X与△X类似,那么,“存量”与“增减量”是否有相应的古代说法?

可能我全部理解错,为此请教一下。
参加交流
担当不起“老师”的称谓,还是不这样称呼为妥。

边际,在经济学上有很多语义,是被用得比较滥的一个词语。

但,至少有三个语义:其一,表示数量变化与所产生的效应之间不成线性比例的关系,比如,第一个一块钱与第一百个一块钱,人的感觉和实际效用是不一样的;其二,总有那么一个数值点,在这个点位之前与之后,效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第三,是“域”的边界内外,一般说来,也就是同一个物品,一旦改变它的用途,产生的效用也不一样,比如将耕地改变为商业用地,其收益的效用就大为不同。

“易”的语义是“变”,变换的意思;“边际”则指称关于变化的变化。倘若前者犹如讲述速度,后者则表示“加速度”。但很多时候,在诠释“易”时,将其纳入哲学,也即思辨范畴,也就容纳进了“变”的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含义,这样,少许有些近似“边际”的语义。

不同之处,很显然,“边际”一定是讲述“效用”的,而“易”则意图表述“规律”,潜在于事物变化中的规律。
大苗兄非常快有回复,非常感谢。

就此来理解大苗兄的意思,
语义一的公式表达:△y=f(x)△x,dy=f(x)dx,dy是dx变化的变化。
语义二的公式表达:f(x)→0.随着X增加,函数本身趋于0.
语义三的公式表达:存在其他函数g(x)、 m(x)、 n(x)等,表示其同一客观对象X的环境、条件、结构发生变化,其对象本身的变化导致其结果对象变化有所不同,既改变用途产生的效用不同。

可能中国古代只能认识到y=f(x)一种易,而易的易可能没有词汇了。
那么,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也是能体会到的,其中红楼梦里好了歌的描述,人对财富的存量幸福感边际递减,当固定一种f(x)生活模式时,幸福感(效用)趋于0,只好变换更高级的模式g(x),这样g(x)-f(x)还有显著的差异,使得幸福感dy重新增值。人性就是不断追求这个增量部分,而对存量往往是不感觉的,在古代就是七品升职到六品,一直到一品,一品再上去,函数模式没有了,按照人性本质,还想再增加幸福感,就是篡逆皇位了,这样,凡是功高震主到第二把手的,都要杀掉,刘邦、朱元璋、毛太祖无不对第二把手留活口的。

企业人力资源也存在这个问题,一个能人一直升职,到第二把手时,企业主就要有理由炒掉,因为没有办法激励了。就算是合作很好,也是没有办法,再更高级的激励模式没有了。

这个模式应该说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找不到一些古代词对应与dy、dx.郁闷中。
参加交流
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在说什么。
俺是灭绝师太
边际即斜率。
李苗来了?
这里没有反美的课题啊。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