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林逋

本帖最后由 远岑 于 2011-11-22 23:27 编辑

夜访林逋






  放鹤亭就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北麓,是专为纪念和靖先生而修。和靖(967-1028)先生名林逋,字君复,北宋时钱塘(今杭州)人。他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不仕,平日除绘画作诗之外,唯喜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说。其节操和学识得宋真宗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便葬在孤山北麓,宋仁宗谥“和靖先生”。

  放鹤亭最早为元代的陈子安在和靖先生隐居的“巢居阁”旧址所建,明嘉靖年间,钱塘县令王代又加以扩建。现在的放鹤亭是1915年重建的。亭是四角方形,重檐,显得很高大。楹柱有联“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是林则徐所题。亭内有鲍照《舞鹤赋》行书碑刻一块,系康熙帝所书。

  放鹤亭东侧是鹤池,池中台上两只仙鹤在引吭高鸣。西侧是和靖先生墓,墓地周围绿草萋萋。此墓原来还有牌坊,但1964年12月和墓一起被以“土偶欺山,妖骸祸水”的罪名拆毁,现在的墓是1987年重建,牌坊没有重建。环绕放鹤亭的有几株高大的香樟,周围遍植梅树。这一带是赏梅胜地,誉为“梅林归鹤”,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我这是第四次来拜谒和靖先生。到达西湖边上的西泠桥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夜幕早已降临。走了一天,腿已经很沉,离放鹤亭还有大约一公里的路程。还去不去拜访和靖先生?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要去。不去,会在心里形成一块病。因为我心中充满着对和靖先生的敬仰。

  这并不仅仅因为欣赏他的“梅妻鹤子”,也不仅仅因为喜欢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更因为敬仰他即使过寂寞、凄凉的生活,也不肯写阿谀文字的凛然风骨。这一点,请看他的绝笔诗《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此诗可看做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自作寿堂”指的是他为自己修建的坟墓。诗的前两句说自己生前的居所和死后的长眠之地环境清幽;后两句抒发一生未曾写过阿谀文字的自豪与傲岸。这里用了一个关于汉武帝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茂陵求遗稿。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借指汉武帝):

  司马相如是汉赋顶尖高手,写出了《子虚赋》、《上林赋》等绚烂文章,可究其内容,都是为汉武帝歌功颂德,且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但即使这样,汉武帝仍然对他并不十分放心,于是在他病入膏肓时派人去“悉取其书”——我理解,这和“文革”中查抄“黑材料”异曲同工。但到了那里,相如已死,问其妻,对曰:“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1]原来,这篇被称为“封禅书”的“遗稿”,是建议汉武帝也像秦始皇一样举行“封泰山”的大典,以便和泰山一样永垂不朽——生命行将就木,所做的最后一件事,竟然仍是挖空心思去拍汉武帝的马屁!

  汉武帝看后是何反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是四个字:“天子异之”。但盖世才子这一举动,却如处子失身,屡受后人诟病,以至和靖先生的绝笔诗中也嗤之以鼻,且自豪地宣示:自己一生的作品中“曾无封禅书!”

  和靖先生是寒微的,但“曾无封禅书”的纯洁与傲岸,足以让我仰视,所以每次到西湖都必去看望他,即使是夜晚,奔波一天之后的疲惫之时。这次夜访,我仍然和前几次一样激情澎湃,还情不自禁地在放鹤亭中大声朗诵他这首诗。

  不仅是我仰视他,恐怕天下不屑马屁文章的人都会仰视,否则此句不可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也愿写马屁文章的文人如余含泪之流戒之。

[1]
引文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本帖最后由 远岑 于 2011-12-28 07:46 编辑

不知马屁文人们怎样看林逋此诗。
不知马屁文人们怎样看林逋此诗。
由林诗引出的这段史有意思,不过就此要求文人不写马屁文章奢望过高,余含泪之类未必不觉得林逋迂腐得可笑。
看林逋,一定还要看看馒头碑。

林净因,元代人,是宋诗人林逋的第七代后人。
林于1350年(元至正十年)东渡日本,初在日本奈良定居,为了维持生活,以制作馒头为业。据其34代当主小岛英子撰文说:“林净因以其在中国学会之馒头手艺,不用肉及菜馅,而改为适合日本风士之小豆馅,进行改良,在馒头上描一粉红色的林字,广为销售,是为日本馒头之开始”。后来,足利义政公为他们写了“日本第一馒头所”的招牌。
八、九十年代在湖边立了馒头碑。原先在聚景园,后来移到孤山放鹤亭附近。

 

 
我知道什么?
5# ironland
这故事的确稀罕有意思。
以前还总想当然的以为他无妇无子哩。
看林逋,一定还要看看馒头碑。

林净因,元代人,是宋诗人林逋的第七代后人。
林于1350年(元至正十年)东渡日本,初在日本奈良定居,为了维持生活,以制作馒头为业。据其34代当主小岛英子撰文说:“林净因以其在中国 ...
ironland 发表于 2011-12-28 15:29
天哪!我也不知为什么,以前毫无根据地就认为林逋是有后代的,似乎在那里还写过,果然有后代啊,太叫人意外了,是真的吗?
是他侄子,过继给他的。

杭州馒头碑



日本的

我知道什么?
杭州馒头庵的景色很漂亮。能为做馒头的人树碑立传,说明中日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别。我们的文化缺乏对技术、手艺的应有尊重,否则像青铜制造、玉器琢磨、家具营造等一些很高级的东西就不至于失传了。
当今的大学校长们,多数属于余含泪、王找扇之类的马屁之徒。
不但是马屁之徒,还是不学无术之徒,不信看看北大校长的化学之歌便知。
的确蛮有意思的。
我喜欢漂亮的百分之一女装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3 17:47 编辑

10# 远岑
站在他的专业角度,化学歌自有些道理。

比如人体化学成份为65%氧、18%碳、10%氢、3%氮、1.5%钙、1%磷、0.35%钾、0.25%硫、0.15%铀、0.15%氯、0.05%镁、0.0004%铁、0.00004%碘。另外还有微量的氟、硅、锰、锌、铜、铝和砷。

多巴胺让人感受到快乐,催产素产生柔情和保护之意……

未尝不可说人人皆是化学。


催产素


看看维基对化学的定义吧。

化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以及属性,和它们在化学反应当中变化的科学。

化学(英语:Chemistry)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关于两种物质接触、变化,即化学反应[1],又或者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这些变化有时会需要使用电磁波,当中电磁波负责激发化学作用。不过有时化学都不一定要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光谱学研究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并不涉及化学反应。

“化学”一词,若单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之意。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化学物质[2]互相作用的科学. 化学如同物理皆为自然科学之基础科学。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
我知道什么?
那么,他为什么被广大网友嘲笑?
13# 远岑
按当下流行的青年分类法,北大校长属于2B型。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5 11:48 编辑

13# 远岑
首先,我说《化学歌》有其道理,并不对其有任何审美判断,它只是代表了化学家们对自己专业的自豪。就像量子物理学家认为他们是终极科学,心理学家认为所有人类文明活动的基础都是心理学,文科生认为理工科生是没有人文素养的死宅,理科生认为文科生是无能娘炮,医生认为自己的工作极端崇高,艺术家自以为从事的是最高妙的职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专业自豪感和与其相伴的偏见。

其次,被很多网友嘲笑的事情并不一定表示那事情就是错的,被很多人赞美的事情也未必一定是对的。
现在被网络和媒体传播的事情有真有假,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起码应该有点使用GOOGLE搜索的能力,只靠直觉和情感是不够的。比如仙人掌防辐射,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麦当劳的鸡有六条腿,吃转基因花粉毛虫死了所以转基因会死人……赛先生和德先生一样,并没怎么走进中国。

不管对中国目前教育体制有多少怨言,对当下的教师们有多少恶感,人体化学成份的存在不会因为观众好恶而改变。自然规律和大众心理无关。


推荐两个果壳两个主题站
谣言粉碎机 : http://www.guokr.com/site/fact/
死理性派:http://www.guokr.com/site/logos/

不过我这样的想法也可说是种偏见。有什么办法呢,各种各样偏见才使人拥有不同个性。
我知道什么?
我种了菊花,养了猫咪。
不知是不是菊妻猫女。
我种了菊花,养了猫咪。
不知是不是菊妻猫女。
李苗 发表于 2012-1-3 18:13
这倒很是风雅。
聊斋有一篇就是娶了菊花精,过得蛮幸福的。
我知道什么?
这倒很是风雅。
聊斋有一篇就是娶了菊花精,过得蛮幸福的。
ironland 发表于 2012-1-3 18:57
养花技术不过关,还在学习中。
而且,猫咪似乎和菊花不相容,总是去撕咬,还得想办法隔离。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5 12:01 编辑

18# 李苗
给你女儿些纸板箱、毛线球什么的玩玩。或者买猫抓板,种猫薄荷。

这个也不错。http://jandan.net/2012/01/04/kitty-twitty.html
我知道什么?
18# 李苗
给你女儿些纸板箱、毛线球什么的玩玩。或者买猫抓板,种猫薄荷。

这个也不错。http://jandan.net/2012/01/04/kitty-twitty.html
ironland 发表于 2012-1-5 11:49
她的玩具已经很多,估计不是这个原因。
可能是因为她对菊妈不满意,不想要这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