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影评系列2】更新了《黑蝶漫舞》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9-14 16:45 编辑

一部文艺片,没能搞哭观众,便是失败之作。
                    被道德训诫毁掉的 《歌剧魅影》
                               1、脆弱的情感线索
     这部讲爱情的故事片里,几条感情线断断续续,克莉丝汀摇摆在青梅竹马(七岁以前)和师生恋间。小时候的邻居、某某子爵现任剧场经理认出了童年时代的邻家小妹,两人再续前缘。他们的暗号是童年时的绰号和以前说过的某些话,这些足够撑起一段生死恋吗?如果一定要为这段莫名其妙的爱情找个理由,那就是两人郎才女貌,富二代配女明星,满大街都是呢。再说魅影跟小萝莉之间,魅影爱上克莉丝汀的外貌与歌喉,克莉丝汀则一直犹豫,开场一段强大的音乐,感觉小萝莉完全被笼罩,魅影用歌声将小萝莉从里到外吃了个遍,对启蒙老师、音乐天才、神秘人,克莉丝汀不痴迷观众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我还为克莉丝汀会不会因为魅影太强大而彻底失去自我有点小担心的时候,狗血迎风飘来——电影让青梅竹马来拯救她,克莉丝汀马上倒向青梅竹马。魅影因为嫉妒发狂,中间几次三角直接对峙,这几个桥段只有简单的冲突,没有人物心理变化的递进,两个男人争风吃醋,打来打去,花瓶一样的女主只要楚楚可怜站在那里等待就行了。大概编剧想说男人都喜欢这样乖巧、反应有点慢、脸蛋漂亮、歌喉响亮的姑娘?至于其他,只能去其他地方找了。
      与肤浅三人组相比,救起魅影并一直帮他、藏他、挖掘他音乐才华的麦格女士,是全剧最有爱的,她对幼年失怙的克莉丝汀视若己出,当她发现她有音乐才华时,及时将她推向舞台。如果没有她,魅影可能一辈子无法跟音乐打交道,魅影不能适应俗世生活,一直生活在黑暗中,黑暗的地牢,一如他黑暗的心境,只有音乐,将他留在人间。他对自己的脸有多自卑,就对自己的才华有多自负。这一对为什么没发展点什么故事呢,这是一对才智相当的对手呀,难道麦格女士也嫌弃魅影难看?跟麦格女士比,克莉丝汀除了脸蛋和嗓子,还有什么呢?魅影爱克莉丝汀因为克莉丝汀能替他唱歌,他一定爱自己胜过其他人,即使救命恩人麦格女士,对他也是又爱又怕。克莉丝汀有多爱所谓的灵魂和音乐?小时候的玩伴一句小坏蛋就让她离开天使,这位外表脱俗骨子里世俗的姑娘,徒长了一副文艺小萝莉的面孔,她的爱情观太正确了,理智总能及时到场(包括莫名其妙昏过去),扼杀了一场本可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不变态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经典),卫道士们可以舒口气了,这部电影三观正,女主角选择了年轻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单纯的少年,老男人因为其疯狂,亲手葬送了爱情。多好的电视剧素材,写个长篇肥皂剧,名字可以叫做:劝世良言。
      男主角不强大,男配角莫名其妙地爱上女主角,然后就为女主角打打杀杀,他的魅力体现在为女人赴汤蹈火上,他是不是一个体贴的情人,情商高不高,是不是有才情,电影都没交代呀。网上有人总结2b青年追女生的方略是:喜欢喜欢表白表白表白,男配就是喜欢—表白,然后女主就从了,我不由得想如果没有身份和财富,女主会不会2b地答应了他的求婚?抛开电影背景,这一对组合其实蛮好,也可以演绎一段青梅竹马纯爱故事,可是这是魅影的主场,魅影需要一个强大的对手,需要一个坚强、自由的灵魂伴侣,可惜没有,所以戏不好看:作为坏人,魅影坏得不彻底,不美;作为男配,子爵好得空洞,不真;作为女主,克莉丝汀爱得俗气,不善。如此不纯粹的爱,即便以歌剧之名,再加上京剧什么的,也无法挽回其失败啊。
                             2、山寨巴黎剧院
      故事背景是巴黎某歌剧院,但演员一走上台,一开腔,就是百老汇的味道。风格这个东西,真没办法勉强,巴黎范儿,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玩转的。19世纪末期的巴黎,艺术家荟萃,风月风雅风尚,世界再没有哪座城市能与那时的巴黎媲美。蹩脚的生意人想通过经营歌剧院洗脚上岸,美国人把百老汇copy到巴黎,还是百老汇,就像上岸后的商人还是商人一样,真不忍心看美国艺术家穿越回19世纪末在巴黎的剧院出丑,两边都尴尬,连累得观者跟着不舒服。其实美国百老汇的歌舞很好,只要它在本土,就能做出《发胶》这类优秀作品,离开美国,立马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布景各种华美,有什么用呢?不像就是不像,山寨变不成正品。
      魅影住的地下河,感觉像威尼斯水城,其实也可以放在威尼斯嘛,那里还是歌剧的故乡呢,不过那时候威尼斯远不如巴黎具有号召力,全欧洲的文艺精英都要在巴黎呆上一呆,完成土了吧唧的外省青年变身知名艺术家的华丽转身。电影里巴黎的剧院看不到19世纪末巴黎艺术的风貌,剧场里上演的职场故事老套无趣,耍大牌的主角和控制不了局面的新经理,不受人尊重的指挥,一点都不艺术。可剧场的灵魂、身在暗处的幽灵,虽然是个天才,可他更像一个建筑家,把剧场地下挖得乱七八糟。
      这不是我印象里的巴黎,外景在哪里选不重要,重中之重应该是拍片的人,身上散发的是哪个地方的气质,神经粗大的美国人必然比不上欧洲诸国,否则也不会弄出一个山寨巴黎。
                                3、艺术家创作时,道德律应退场或休息
      这部戏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编剧努力将世俗的模式套进惊世骇俗故事身上,杯具出窑。惊世骇俗的爱情,必有其脱俗的一面,主人公的选择,应依照他的身份、思想来,这里的主角都不是省油的灯,一定会前后折腾,炙热奔放才说得过去。可他们拘谨得像寄宿学校的学生,其表现就像男孩正要带女孩私奔,女生说“快开学了,我们别去了……”然后他们乖乖留在学校。哦,太没劲了。这句话绝对是道德审查委员会说的,克莉丝汀正是热情奔放的年龄,老男人魅影的爱情,更是老房子着火,结果全拧了。魅影各自深情款款的表白、歌唱,终究敌不过编剧们自我阉割的“艺术”,政治正确的女主角太让人失望了,编剧是担心这一对成功爱上,被道德家们骂臭街?我其实是想看克莉丝汀跟大叔恋爱过程中自我成长的过程,从开始的完全臣服,到中间能成长,最终在唱歌方面不逊于师傅,而不全是大叔覆盖小萝莉的情感模式。本剧的编剧却让一个外人通过从肉体上物理地处置问题而化解矛盾,各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转换过程,一点没交代。跟我同去的朋友说:“没太看懂”,这不是她的问题,是电影自身的问题,当萝莉不可遏止地爱上大叔的时候,世俗声音出现,离开他;当萝莉正准备订婚时,世俗的声音又出来搅局,女主轻而易举就退却了,她不配得到盛大的爱情。野兽派才子好伤心,女主内心的自我审查多次出现,世俗里金童玉女的女一跟男二结成好事。
     艺术领域,最高道德是对缪斯忠诚,发挥所有才华和想象力,创造出不朽之作。生活领域,世俗自有一套生活逻辑,观众看电影,绝大多数是想看到不同于自己生活的那部分,爱到极致的、恨到极致的,错位误排的,本片编剧屈服了道德令,赶走魅影,女主角也听从社会规则教诲,将音乐人生抛诸脑后,她只能做普通青年,跟一个为爱疯狂的野兽在一起,为道德所不容,当女主角给魅影讲道理时,我总觉得广电总局(美国是保守主义大本营)住进了编剧的心房,结果生生将一盏浓酒变成白开水。
    写故事时,道德律应自动停摆,由着人性、情感发生延续,推向极致,观众的眼泪才会为你流下,能引起共鸣的,是深入的情感体验而非道德训诫。

      歌剧魅力无穷,开场20分钟内非常好看,震撼、唯美(除了两人的感情),后面的不必看了,俗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这部戏不如上个月看的《亨德逊夫人敬致》和《交响人生》,那两部真是笑中带泪,矫情得一塌糊涂但非常好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多谢猪头、杨林大哥、酒苗mm。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没看到歌剧,豆瓣上电影评分8分多,有点夸张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音乐会上,柴可夫斯基《D大调协奏曲》响起,上帝降临,群魔退场。
   老柴带领我们走出极权噩梦——电影《音乐会》笔记
   坐在电影院,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为剧中人的命运流泪,其实这些眼泪是感伤自己的,平时忍住不哭,此时可以心安理得地落泪,黑暗做掩护,落魄艺术家在演奏时华丽变身的一瞬直接击中泪点,结尾十几分钟的老柴直接击穿心脏……
   一、那些被摧毁的
   除了纳粹德国,前苏联也从曾有过恶名昭著的大规模排犹行动,1980年10月-1981年11月,有许多“犹太活跃分子”被捕并被审讯甚至流放,这还不算,对付犹太人的保护者或同情者也成为克格勃打压异己、建功立业的“业绩”。《音乐会》的故事从这里讲起,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交响乐团因指挥家不肯清退犹太音乐家,被剧团经理当众羞辱,他从此失去登台指挥机会,他的音乐家们不得不自谋生路,开救护车、卖菜、博物馆看门、做小买卖、为三级片配音、街头卖艺,最惨的是才华横溢的犹太小提琴家和她的丈夫,他们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自生自灭,尚在襁褓的女儿被偷运出莫斯科。
  大师离开音乐会后,剧团水准直线下降,大提琴家出现家庭危机,时间流逝,转眼30年过去了,苏共倒台虽然已经20多年,他们的生活似乎已经凝固在被摧毁的那一刻,有的人为了生活,甚至卖掉了演出服。大师一度想卖掉钢琴,被他那位厉害的老婆制止。还有曾经的克格勃,失去往日威风,只好花钱雇人游行。极权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差别在于:前者的政治会直接决定每个国民的生活,后者的政治需要依附于国民的生活。极权政府倒台后,民主生活不会马上实现,被碾压过的生活不可能一下改变,被摧毁的信念不可能马上回来,被掩埋的记忆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被提起,而被掩埋的才会和扼杀的生命,也再难被找回。
  如果没有音乐会,这些倒霉的艺术家将过完其庸碌的一生,如果法国那家剧院没有经济危机,他们便只能认命地继续生活。做了清洁工的大师捡起传真,冒险开始了,他和他的伙计都知道,这次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虽然开始时,他全无头绪……
   二、艺术、尊严、自我
  大师坚信老柴的交响乐是最高的和谐,他的一生沉迷于此,除了音乐,大师其他方面并不那么坚强,比如生活方面,全靠那位强悍的妻子。
  他的妻子应该是他的崇拜者,小心地保护着大师的艺术灵魂,20多年不离不弃,不抱怨,承担家计,当大师拿着乌龙邀请函找老婆商量对策时,他太太说:你如果不去我就跟你离婚!前克格勃想临阵脱逃的时候,他太太当场发飙,几个男人立马服服帖帖。大师在演出前其实很紧张:乐队没有排练、小提琴家还没有被说服、乐队里还有一个业余的大提琴手,太太在“很贵”的国际长途中给他信心和力量。现实中,百无一用的艺术家总是被老婆百般嫌弃的,何况还是过气的倒霉的不会赚钱的前大师。
  协奏曲响起,大师的太太手握毛巾看电视转播,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大师说的“柴科夫斯基是最高的和谐”,音乐唤起回忆,唤起对极权时代的记忆,唤起极权之下艺术家的不幸与抗争,唤回艺术家们的尊严与才情,他们等得太久,压抑了多年的心灵,在小提琴的引领下,喷薄而出,就连那个死硬派克格勃也拜倒在乐声中,并开始追问:难道这个世界真有上帝?
  对艺术家来说,艺术就是他们的上帝,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寄存灵魂的场所,尤其是被极权碾压、被生活耗损、被商业腐蚀的逆境里,回到老柴,才能找回生命的力量、人性的尊严。
  老柴不仅拯救了大师和他的交响乐团,同时得救的还有濒临倒闭的巴黎某剧院,歪打正着,剧院因音乐会起死回生,音乐会后没人会追究艺术家们的护照问题,没人关心二半吊子石油大亨,只有音乐才是唯一。
  一直排斥柴可夫斯基的少女演奏家在如泣如诉的音乐里找回故乡,正面悲催的身世,理解了值得骄傲却不得不抛弃自己的父母。老柴给她力量,给她勇气,大师说这是斯拉夫人的音乐,只有这片土地的人才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暗示着演奏家还找回祖国。
  老柴属于全人类,他也给听众力量和勇气,就像电影最后表现的那样,全世界人都欢迎老柴,导演正是坚信老柴的力量,才敢在结尾处用整首协奏曲做背景回溯前情、交代后续,这一段的剪接与编排,堪称完美。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一首交响乐串起近30年的悲喜人生,极权政治劫后,还好有老柴。
   三、极权之下,如何保护我们内心的柴可夫斯基
  古拉格和克格勃让有权者享受嚣张,能夺走别人的工作、机会、乃至生命,却不能消灭人的精神,而这不灭的精神,对音乐的执着,对柴可夫斯基的崇拜,帮劫后余生的俄罗斯重新站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尊严,体面地来到巴黎,赢得掌声。
  大师内心坚定,除了音乐,其他都可以不计较,为此,他不计前嫌请来前克格勃组建乐队,还试图用克格勃能理解的话语解释柴可夫斯基的意义:柴可夫斯基音乐里有共产主义!这位经理有点搞笑,是一位死硬的共党,他到巴黎是为了寻找失落了的红色梦(他应该去朝鲜),直到演出开始前,他仍念念不忘“党的会议”,不过最后时刻,这位前克格勃成了艺术家们的保护者,他将更加无知粗暴的现任剧场经理骗到剧院排练的地方,阻止其破坏演出。之前的敌手为同一场演出共同努力,他最后的行为完成了自我救赎:当年是他破坏了演出,间接害死小提琴家,这场演出,还达到某种和解。克格勃体制结束后,我们都要面对如何跟作恶体制中的人和解的问题,《音乐会》提出的是其中一种方案。
  为了完美演出,不能让滥竽坏事,开始我还挺担心那个靠金钱进来的石油大亨,当摄像机镜头都集中在绑得结结实实的椅子上,不由得乐了,这些艺术家真不含糊,虽然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但艺术家只对品质负责,石油大亨不自量力自取其辱。艺术家只对艺术之外的事情妥协,在演出的时候,一点不含糊,包括那对爱钱的父子,最后一刻来到演出现场,他们要为故人完成未完成的演出,不管生活多艰难,他们心中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柴可夫斯基,守护着俄罗斯的精神家园,守护着自己的尊严与骄傲。
  有了精神家园,便有了力量源泉,看似虚无的东西,却构成社会最后的保险杠,有了它,风暴过后,饱受极权噩梦摧残的人们才能中走出来,重建生活、重建信仰、重建心灵。看着俄罗斯人骄傲地演出《音乐会》,嫉妒羡慕恨,不晓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骄傲地唱属于自己的有根的有生命的活泼泼的文明之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音乐会》太好看了,一定要看,欧洲电影不会让人失望。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戲夢人生》碎碎念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2-24 05:23 编辑

这是侯孝贤根据台湾布袋戏宗师李天禄的回忆做的一部电影,我在大理客栈看完这部两个半小时略显沉闷的电影。
电影节选日据时代李天禄的遭遇,以此反映台湾乡土变化。在布袋戏还是草台班子的时候,李天禄还是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的民间艺人的时候,他為生活粉墨登場。他被时代與命运拨转,幸好,他没有经历可怕的严酷的政治,所以,布袋戏成为台湾戏剧骄傲,李天禄不会因为曾与日本人合作而结束艺术生涯。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日本战败,村民报复日本人,李天禄去说情,村民便放了已经投降的日本人。这是台湾的气度,是对岸的我们所缺少的气度。

电影里乡下有好大的榕树,一株能遮很大一片土地。在云南乡下,据说移民想建立新村子的时候,先种一颗榕树,树长得好说明这里风水好,村口的树有多大,就表示这个村庄有多么老。电影中的榕树说明来自内地的移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很久。李天禄父子二人都是入赘,李天禄的父亲“嫁”到李家,长子被迫姓李。李天禄年幼失祜,后母刻薄,他个性倔强,早早离家,有一定经济能力后,照顾命硬的奶奶。李天禄长成那棵大榕树,照顾他的妻小、情人。后来,李天禄失去小儿子,他沉默钉小棺材的细节特别动人,他们请了道士,为早夭的儿子超度好让他转世为人。

电影题目中的“戲”是台灣布袋戲,講述者李天祿是布袋戲泰斗級人物,幸虧他在台灣,如果在大陸,地富反壞右,總有一款適用他。電影中,熱鬧的布袋戲穿插其間,三藏母親遇難的故事分別在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演出。李天祿的父親因為兒子到戲團有15塊錢而讓他從藝,一切都按照生活本身邏輯演出,沒有任何神秘。

夢是什麼?應是前塵如夢的意思吧。台灣鄉下先生用閩南話教學生背夜半鐘聲到客船,木偶戲台上演出的故事發生在遠方的西湖。李天祿演戲如同編制夢境,帶著觀眾來到遠離生活的異次元空間。生活太操蛋,李天祿和他的布袋戲賞善罰惡,編夢來安慰人們,所以他一回到台北,雖然生着病,依然有演出。

人之为人要经历各种痛苦,回忆中一次次离别:先是母亲,然后是童养媳大眼睛,之后祖父(其实是外祖父)意外离开,命硬的祖母死后是父亲,父亲过世后,他离开家。他虽然很爱情人,却不得不离开她,日本投降前一周,他被疏散到乡下,竟染上疟疾,岳父和小儿子没能逃过。生离死别,都是苦。

大时代里小人物如何生存?如何处理没完没了的生离死别?李天禄和侯孝贤没告诉我们,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李天禄的回忆里很少说教,大多数是过去发生事情的细节,他甚至没表白自己多么热爱布袋戏,大人物跟我们一样,会遇到各种琐碎的情感体验,这部内敛的电影里,貌似只有故事,没有抒情。

日劇時代是台灣歷史重要一段,對小民而言,政治好像很遠,剪辮子和看戲同時進行,抗戰期間,殖民與被殖民的對立開始尖銳,因為大規模戰爭爆發,政治深刻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藝術家們失去上場機會,生計成了問題。如果從政治正確的角度說,李天祿為日本人做宣傳,說他是漢奸不為過,能怪他嗎?

整部片子底色用暈黃,這是回憶的顏色,羽化過的回憶裡,一切都可以平靜講述,當年那些刺痛被歲月衝去棱角,不是紅色,不是青天白日的顏色,而是黃色背景下一片片綠野,這是大時代裡個人的回憶,非關政治形態、家國天下,就連那段婚外情也在曖昧的黃色裡自然而然,這份自然讓電影不矯情。

侯孝贤的电影节奏很慢,有点像纪录片,李天禄的采访穿插在电影中,他抽着烟,用台湾方言解释当时的处境,饰演李天禄的演员则沉默多了,非万不得已,他不着一言。这是侯孝贤厉害的地方,讲述者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表演者用动作还原当时场景,一动一静,完成一部戏梦人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宅女的童话里,都有一个优雅的老男人飘过。
         虚伪世道里如何寻找同类——《刺猬的优雅》
这一老一少不用电脑,电影里不见facebook、msn、qq之类杀死时间的新型即时聊天工具,更没有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门房老妇躲进书房成一统,颇有人在山中不问世事的淡然劲,直到某天顺口说出托翁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1、        对立的世界
这栋楼里住着幸福的人与不幸的人、主流社会的成功者与社会边缘的劳工;这栋楼里的人组成外在的社会,又各自守着内心,小心翼翼地;这栋楼里有两种世界观:向死而生或顺其自然。整天拿着摄像机的小女孩抱定自杀的念头,每天认真发掘身边人藏在外表之下的隐秘世界,有的跟表面一样苍白无趣,有的倒是有点复杂,却不够精彩和励志,直到她打开门房的里门,走进荷妮的世界。
荷妮为了避免麻烦,就按照人们对门房角色的设定塑造自己的外在角色,只不过她没有被外在角色同化,她坚持阅读,为日本电影流泪,保持着读书人的矫情(吃巧克力、喝茶),她50多岁了,有很好的世俗的朋友——一位钟点工大婶,她那个朋友知道她除了书店不逛商店,他们是同一阶层的人,楼上的精英们才不会放下身段与他们聊天、互相八卦,即使聊天,也不会打听一个不起眼门房的生活。荷妮说的:一个门房的死亡不过是小事一桩。这让她能安全地在自己的地盘逍遥,也让她偶有不甘。
帕芭玛开始坚定地想死,因为她已经预见到自己未来的命运:迟早被社会规则同化,成为一条失去自由的鱼,也许跟日本女孩一样嫁人、不甘、堕落、逃避、被抓回来、麻木、顺从,反抗生活,一定会得到10倍以上的报复。这样的世界会让一个独立、孤独、傲慢的灵魂痛苦,从小没吃过苦的小女孩不能忍受这些,她那骄傲的灵魂不打算和世界妥协。
荷妮妥协了,所以她的存在让楼里的人很舒服:合适的职位上有一个合适的人,楼上的精英虚情假意地友善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并获得道德感的优越。这是一个由职位、财富、地位搭建的世界,是一个积极向上、随时准备打败对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荷妮不具任何优势,没有任何威胁,只要她不做出格的事,不说出格的话,像个门房就行。像个门房不包括:大量阅读、烹茶、吃黑巧克力,这些是精英们的特权。这是我们时代的荒谬之处:一个人的位置,必须标配相应的附属:房子、车子、精神产品,乃至伴侣都必须是符合身份要求的配得上的才可以。
帕芭玛不必演出没文化,但她也有麻烦,中产阶级家的小孩,必须得天真烂漫才是正常的,这么早熟令人不安,她妈妈甚至要给她找个心理医生,她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娃什么都看开了,整天琢磨生死大事,如果她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估计得晕过去。
问题门房与问题儿童与大楼氛围格格不入,她们顽强地守着自己的世界,人总是在寻找同类,孤独了27年后,荷妮终于找到知己——
               2、知己的密码
惺惺相惜不需要大段时间或生死与共才可以,知己间只要几段对话,几个重要信息,便能明白“是不是自己人”。荷妮与小津先生各有一只叫做“列文”的猫,他们喜欢的作家、电影高度吻合。对荷妮来说,终于找到一个放心说点文绉绉话的地方。读那么多书,却不能自由表达,对荷妮这样的资深文艺女是非常残忍的事情。过去,她对外面世界有逃避、有顺从的地方,但总体上说,她还是蛮骄傲的人,所以她不打扮自己、不做头发、不穿华服。
小津先生是所有文艺女青年的梦中情人:多金、绅士、温厚、单身,还有一双慧眼,能从金光闪闪的地方找到璞玉,还肯放下身段来讨好又老又丑身材不好的女人,我每天向老天祷告,神啊,砸一个靠谱的文艺男给我吧,可是无情的现实让俺明白,这种好事只能在电影里找。小津先生是一个意外,也是完成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他就在那里了。
首先,他的存在可以串起文艺少女和文艺门房,让这一老一少找到一个理由相拥而泣。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现将荷妮从自己的世界拉出来,荷妮要考虑现实问题了,她暴躁、自卑、无所适从,同一栋楼里的人没认出她,让她很失望。其实她内心里还是希望与外部世界和谐相处,只不过大家都错过了。最后,她为了救一个邻居被另一个街坊撞死,她给那天准备自杀的帕芭玛的祝福是:希望她能得偿所愿。她不知道的是,因为她的意外,帕芭玛放弃了精心准备的死亡计划,人算不如天算,帕芭玛决定活下去:命运只给我们鱼缸那么大的空间,但谁能料得到也许会有柳暗花明,甚至还可能置诸死地而后生呢。
一本《安娜卡列尼娜》,是电影里知己互认的密码之一,小津送给荷妮,荷妮又留给帕芭玛。伟大的托尔斯泰,让这些倨傲的孤独的灵魂相认,靠近,互相倾诉,互相爱慕,且因为深厚的经典底色,让他们的相遇故事更加美好。在寻找同类的时候,书籍和艺术远比时尚房子事业靠谱,与托尔斯泰一样靠谱的还有莎士比亚、托斯陀耶夫斯基、卡夫卡、毕加索、罗丹……我们生活在大地,但只要有仰望星空的心,通过阅读有丰盈坚定的自我,便不用担心要一直茕茕独行,想到远方也有人共赏星空,便不再感到孤独。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最近看了3部跟阅读有关的法国电影,容俺慢慢道来。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荒野生存》——文艺男青年的自我流放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7-4 04:41 编辑

电影里这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被理性牵着走到生活,必然失去很多乐趣。
                        1、2b青年可爱多
     《荒野生存》讲述一位青年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中国父母听了他的故事一定会作为反面教材来告诫小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最好是考个公务员),爸妈供你不容易,我们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不能对不起父母,blablabla。亚力克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不过亚力克不是一般青年,他做了比文艺青年更离谱的事情——去阿拉斯加荒野生存。
    我不知道现代城市生活法则和荒野生存法则哪个更好。我没有勇气尝试,虽然时常有放逐的渴望,却连相对容易的流浪生活也不敢,总是用种种顾虑说服自己放弃。主人公说如果被理智牵着走,人生就少了很多乐趣。这个勇敢的年轻人用大学文凭证明自己可以在俗世取得功名,然后遵从内心选择想过的生活,真牛。他为了在荒野生活,做了很多准备,流浪是一件高难度技术活。
      阿拉斯加的风光真美,大峡谷中奔涌的河流好像是地球的伤口,在广袤的荒野,人的那点小伤痛什么都不是。这里的生活目标很简单:活着。城市化的结果是人需要重新学习适应纯粹自然的生活,主人公一直为这个努力,锻炼身体、准备器材、学习知识,最后还是感慨说这里更适合野生动物。娇气的城里人已经被坐便惯坏了,荒野是另一个知识系统。他跟猎人学习,也从书本上学习。只是荒野上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亚力克认识了草木,他热爱草木,只是草木并不爱他。在这里,反而让他感觉很舒服。
       遥远的阿拉斯加是年轻人疗伤的乐土,他要逃离家庭逃离社会,用成功学的观念来看,这位超级流浪汉是彻头彻尾的loser,如果他没有名牌大学的背景,故事会怎么样呢?因为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无从想象一个从小远离学校的捣蛋鬼叛逆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他乖了太久,一次就玩了个大的……年轻的主人公没能回到亲人身边,留在他疗伤的地方。当他想通准备回家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又或者是这次旅行已经提前透支他一生的好运气,才让他误食有毒浆果中毒。这个叛逆的青年真让人羡慕,这种叛逆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必要阶段,好好呵护孩子的叛逆吧,不要用成人的理智污染他们。
    主人公为了寻找自由,寻找自己,踏上艰难的荒野之旅。他活了24年,前23年里,他与一般中产阶级家的男孩没什么不同,冒险生涯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亚历克。法国走钢丝的人说:人应该活在生命边缘。他们比整天谈养生的人更懂得生命的真谛:将生命力量集中爆发,这是文艺偏2b青年的人生观……

                      2、自我放逐的自由

      大道至简,荒野中的生活主要是求生,然后是面对孤独。主人公读书时,“people”跳出来,他离群索居,与陌生人相遇分开,只与跟自己命运相似的妹妹互相理解。途中,他遇到的人大部分生活都遇到过不幸,都是家庭问题。家庭可以给人安全,同时也会像钝刀一样折磨心灵,这些伤害大部分不是故意。大部分都应该被原谅,只是受伤那一刻及伤口结疤前,人总要给自己疗伤。有人会不断用丑陋的伤口换取同情以证明自己存在,有的人则会躲起来独自舔舐。有人用自由和一部分灵魂换取安全,有人则宁可流离失所也要求得内在的自由和灵魂的独立。自由与独立真是非常非常难得,自然特别金贵。要求得最大的自由与独立,需要付出很多,付出金钱、权势、家庭、安定,有时候还得跟故交决裂,在格式化的生活里做一枚另类,不被约定俗成的生活理念约束,遇到反对意见得坚持己见。能做到这些已经非常难得,这也只是初级阶段,陈寅恪为了坚持自由独立,将归顺的弟子扫地出门,冒着坐牢风险。
    梭罗的书影响了许多文艺青年,亚力克是其中一枚。在寂寞的荒野,如果没有梭罗,他恐怕会被孤独压垮崩溃。他从梭罗的书里找到内心的归属,喜悦、忘我,从生活的舒服程度来说,荒野上绝对是自讨苦吃,只不过被禁锢于办公体系一样不好受。两害相权,亚力克宁愿生活上吃点苦头,他还坚持下去了。
     亚力克意志坚强,路上他遇到很多停留的机会,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回到文明社会,享受种种便利生活。只是他觉得荒野才是他的天堂,他是荒野的主宰,能找到荒野上最佳观景处,就算没人理解没人欣赏没人陪伴,他一样过得很逍遥。那位年轻的女孩其实很喜欢他,但亚力克认为这会影响他流浪的机会,所有拒绝了女孩的求爱。我想如此决绝,如果回到现代社会,一定是一个狠角色!

                      3、导演,克制是艺术家的美德啊!

     这部纪录片用好故事弥补了支离的叙事,豆瓣上我打了五星,主要是亚力克的勇敢太感人。他流浪的原因有家庭因素,还应该有更多其它的,故事没有深挖。这也许就是美国电影的缺陷吧。亚力克厌恶家庭,离家后音讯全无,他自我放逐,为了理想,宁愿作无情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逃出社会体系。不过我觉得这个理由做亚力克行动的情感逻辑基础远远不够,就算再加上阿拉斯加风光的吸引,还是有些不够。亚力克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某种渴望在里面,故事交代得比较含混。
    最后一个镜头不好,像恐怖片,整部纪录片前面都很美,最后一个镜头有炫艺的味道。如此处理跟将故事切割成六部分一样是电影的软肋。这么好的故事只要老老实实拍出来便是经典,太有表现欲的导演会弄巧成拙。与电影技术相比,内容才是核心。一个好故事、一个典型人物,一段让人记忆深刻的情感等等,其他元素都是辅助表现,凡是妨碍故事流畅和主题表达的东西都应该剔除,克制是艺术家的美德。
     亚力克的家人是纪录片的另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其实也是片子相对薄弱的环节,不过有两个地方很感人,亚力克的父母痛失爱子,反而关系和睦很多,他们在教堂一起为儿子祈祷,很有爱,亚力克与父母拥抱的一幕对亚力克父母来说是余生无法治愈的痛。生了这样特立独行的儿子,家人也得很坚强才行
      去年在电影资料馆看过的《走钢丝的人》和《摇滚吧爷奶》,同样是歌颂生命力量的,那两部比这部内容丰富、结构也更为紧凑。相比较而言,那两部片子源自深深的热爱,片子里的励志桥段很有打鸡血的功效。这部片子里,冒险故事有一段略带悲情的过往,调子有些灰暗。终极的艺术无不指向自由与爱,这部电影中爱的剂量有些不够,可惜啊可惜。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老西安兄,俺那是熬夜,不是梦游的说~多谢老西安兄鼓励,以后喝酒哈。 27# 老西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b青年可爱多嘛~ 28# 杨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让我们来谈谈后现代主义哲学吧——《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笔记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2-7-10 04:05 编辑

“历史是一种本文”——福克斯一吉诺韦塞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笔记

        先文抄公一下,我想了解一些后现代历史哲学的观念,有助于理解这部电影。电影改编自一部科幻小说,其实科幻是哲学思考的一个场域,男主角的房子并没有困住导演纵横捭阖的想象力。嗯,还是先抄一段书再进入电影。

        20世纪下半期,历史哲学研究受福柯知识考古学影响,在历史是否客观存在这一基本问题上提出质疑,“历史是一种本文”,历史书写本质上是一种编撰学。 海登怀特论述前辈克罗齐时说:迈入20世纪的欧洲知识分子有着一种普遍的信念:既然每一种总体的解释体系都有其缺陷,那么绝望并不比乐观有更多令人信服的权威;并且,绝望与乐观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牵引力,乐观如同绝望一样有其理由,甚至更让人感到安慰。不过,克罗齐还有更多选择乐观的理由。他曾经在与死亡本身的真正斗争中赢得了乐观的权利;在成年早期,他真的是经过了奋斗才逃避了死亡;并且,他感到,他从死亡中胜利的逃出,赋予它一双法眼,是他能够分辨,表面上垂死的任何东西中的任何:“仍然活着的”东西。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主导他的历史的是在失落之希望和幻灭只憧憬的战场上寻求重现生命的喷涌。他自己的生活教导他,当时间被当作历史来经理室,它本身就是“他自己神秘的酒神,他自己的受难的基督,罪孽的救赎者”(《作为自由之故事的历史》,p28)。

          1、装深沉地讨论几个哲学问题

         这部电影号称科幻小说,其实是部彻头彻尾的文艺话唠片,所谓科幻元素,只是主人公的年龄背景:他活了14000年,如果没有意外,他还能再活14000年(导演哪天高兴可以拍个续集啥的,反正成本才10000美元)。约翰从死亡中胜利地逃出,他用”old man”的谐音做新名字,谁也不知道他最早叫什么名字,他从哪里来。他的家乡具体在哪里。直到近代考古发现,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部落,也借助历史分期,搞清楚了童年时代他的时代背景。

        约翰为什么能长生不老,生物学上无解,他看起来也不打算搞清楚这个问题,“一切皆有可能”,导演的重点不在讨论如何长生不老,约翰的童年认定是我注意到的第一个与现代哲学和解释学有关的话题,即存在与解释何者为先。男主人公对童年生活语焉不详(实在太久远了,导演和小说家忘了给他配一个邓布利多的冥想盆,真是很失策)。他说直到考古学家命名后,他才找到自己的归属。在一个蒙昧时代,人虽然已经是人,却没有为自己命名和定义的能力,现代知识具有某种权力。以前一位先生为我解释伽达默尔,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认识杯子,首先要有杯子的定义,才能准确认出具有杯子属性的器具。如果没有概括和解释,那器具的存在就不具有意义。

        知识的获得与普及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主人公说他经历过一次次知识的更新,他虽然拥有9个博士学位,但总是跟不上最前沿的研究,这里又提出第二个问题:知识与解释的有限性。小屋里的人都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说话都不敢太满,虽然眼前的同事说自己已经14000岁了,虽然感到自己的常识受到挑战,还是很绅士地等着“科幻小说”的结果。主人公说到他过去的生活,冰川、猛犸、古人类迁移、腓尼基、佛陀,每一样历史书上都有,他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只要学过历史地理,这么编故事还是在“科幻小说”范畴。

       死亡的话题不可避免地被提出来。主人公幸运地逃过了灾荒、衰老、流行病、战火,他的代价是每10年必须迁移一次,因此他只能像飘萍一样四处流浪,没有家,没有固定的亲人朋友,他这样生活了一万多年,居然没有自杀!幸好他在梵高去世后20世纪初就从法国到了美国,没遇上加缪,也不用思考“自杀”的问题。约翰不想做实验室的小白鼠,人老成精,他无害于人间,也学会了自保的一切本领。

        既然无可避免地活着,除了生存本身,就得找点精神追求。他稀里糊涂混日子,直到他东游遇到伟大的佛陀。原作者大概深受后现代影响,这里有明显的东方主义印记,约翰的人生从见到佛陀以后开始有所不同,他开始想要做点什么,开始思考人生,他想将佛陀的爱与智慧传播开来,于是他来到野蛮的罗马。

         2、不可避免地谈谈宗教问题

         约翰到罗马的时候,是一个敏感期。在座的教授们预感到他参与了耶稣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家等他编故事,电影进入高潮。奉行低调做人原则的约翰拐弯抹角说出他就是耶稣,他如何假死结果被人认为是复活,他的名字怎么被以讹传讹地变成耶稣。

           这番话激怒了虔诚的基督教徒。更过分的是约翰其实是想传佛陀的教义,再进一步理解,基督教其实是佛教的子教。对教徒来说,这种冒犯是亵渎,必须忏悔以赎罪。但从历史研究来说,约翰说的并非不可能。顾颉刚说中国古史是累积创造的,中国古代史从很早就将人事与乱力怪神切割开来,其他国家的历史记录包括《圣经》里的故事,都是一会儿真人,一会儿神话,中世纪的德国历史,还是神话故事开头。

       从传统的历史哲学角度讲,不管人们怎么解释,历史遗迹是客观存在,然后才有历史编撰。约翰则从自己的经验说,历史是编撰出来的,是一个个带着现实目的的圣徒或写作者创造出一段传奇,历史上并没有神迹,也没有传奇。这对信仰是沉重的打击,他淡淡地说:理性是信仰的基础。这话乍听有理,但康德老师早就辨析过,理性与信仰不是一个认识层面的事情。对约翰来说,佛陀对他有特殊意义,见到佛陀,他得到发蒙,开始从懵懂状态进入文明阶段,开始认识善的价值。

       原作者恰好是个后现代的东方主义者,扬佛陀而贬耶稣,如果是一位欧洲中心主义者写这本小说(比如福山写),肯定是另一个样子,就像伏尔泰那会儿,拼命表扬中华帝国,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认为小说的原作者是弘扬佛法或者贬低西方文化,就上了作者的当。这里讨论的还是历史哲学的问题,只是用了更有话题价值的宗教,如此而已。那位生物学教授,家里每个人的信仰都不同,他照样乐呵呵的,导演花很长时间讨论宗教问题,着眼点还是在理性思考,他应该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3、好吧,再谈谈情感问题

       一部电影没有谈情说爱,好像真说不过去似的,活到14000岁,应该到了太上境界,无欲亦无嗔,耐得住寂寞,又能不伤人。男主人公有一个仰慕者,过去一万多年里,他谈过无数次恋爱,一不小心偶尔结婚生孩子(风险蛮大,容易导致乱伦事件),他真是很爱生命,不断遭受离别之苦,还要去爱,真是自找罪受。问题是每次都受一样的罪,真无法想象,难怪加缪说人生第一问题就是自杀。

       男主角似乎云淡风轻了无牵挂的生活被心理学家打乱,最狗血的剧情出现在结尾。男主角(其实是作者)无法从学理上打败心理学家,他出了更狠的招数,说出几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我觉得他这一万多年真是白活了,轻描淡写的一段话,把亲生儿子送进医院,他甚至得参加孩子的葬礼。

       长生不老的神仙是不能谈感情的,谈了就会害人害己,他们只是路过人间,每段情都因为要离开不能投入太多,对方并不知道,他又不能告诉对方真相(说了人也不信),最好的办法就是神仙清心寡欲不要来祸害人间。约翰好像不是这样的,他没有否认这一万多年他经历过无数女人,如果他就是耶稣,那“爱是恒久的忍耐并有恩慈”就是他说的,当然根据前面的说辞,这话也可能是后来《圣经》编撰者们编的。约翰跟爱慕者说出几十年前的秘事,还正巧被当事人听到,深受刺激。真不是一个善良的睿智的活了一万多年的神仙级的人应该干的事,导演(小说原作者),保不齐是个小心眼哟,看不得自己的主角受一点委屈,才让人精做了毛头小子才会做的蠢事。

         反正,一切皆有可能,感情这事,谁说得准呢?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电影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都耍滑头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炖一锅老火《海上花》
1、欢场上的甲方与乙方
海上花其实是风尘花,美丽、娇艳,当然还有奢靡与放荡,供养她们比对着家里的黄脸婆有趣多了。海上花是上等妓院的几位头牌,上海妓馆长三、幺二、野鸡堂子,等级分明,双珠、沈小红、翠凤都是长三倌人,被称为先生,表明她们是有身份的人。在酒局与欢场世界中,先生们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虽然出钱的是各位老爷,出手阔绰的甲方,各怀手段的乙方,谁是主控者,谁被摆弄,里面学问大着呢。
有海上花们精彩的演出,加上现实里各种血淋淋的例子,小妞们,教女人贤惠伺候老公忍耐做包子终究会等来幸福的鬼话千万别信,如果你没有永不褪色的红颜,那就得学会把握人心人性的手段,这个也没有的话,那就掌握一项能养活自己的技能,再不济就狂读书变成才女,这些都做不到,就努力有个好心态吧。
《海上花》可以简单概括为文艺妓女、普通妓女、2b妓女的命运与选择。沈小红是文艺妓女,有点矫情有点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得到一份真感情,别说欢场,要得到一个男人全心全意的对待,那是玫瑰少女梦。没有不可爱,有也不可爱,文艺女真心难做啊,欢场女子更容易做少女梦,这是她们永远失去的。跟她类似的还有双玉,不过双玉心机更深,沈小红要的也许更多,她感情更丰富些,一边勾着王莲生,一边与戏子偷情——偷情为了什么?欢愉还是报复?不得而知。
2b妓女翠凤原作里是蛇蝎女人,电影里只是表现了她算计的一面,而且让这种算计显得不那么讨厌,如果在大宅门里,她就是王熙凤一样的角色,要是在现代社会,她是邓文迪一样的懂得经营的人。翠凤不相信人情,她更相信金钱,更加务实,工作才是第一,其他都是浮云。翠凤跟老鸨讨价还价、教训不好好干活的同事、最后结算后向老鸨示好,她的一切行动以金钱数目为终极目标,可惜她生错了时间,要是她生活在现在,嫁入豪门或发家致富,一定是时尚八卦上的风云人物,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终究是属于2b的。
双珠点烟的样子好优雅,气定神闲,不厌其烦,不论发生什么事,她都波澜不惊,淡然处之,无风亦无浪,跟帮闲洪老爷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她浮华地在这浮华的生活里飘着,她用了一个很能干的仆妇,有一个靠谱的恩客,守着不多不少的局,在普通人家不过是良家贤妇,在长三妓馆中才能看到她长袖善舞的手段。双珠的目标是攒够钱嫁人,她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打算,她选择最安稳的路子,比如现在的家长喜欢让孩子报考公务员。
洪老爷、罗老爷、王莲生等终年以妓院为家,他们的交际和公事部分在这里处理,半公共半私密的妓馆,是人情社会中最好的交际场所,在中国谈生意,很难想象没有ktv、酒楼、洗脚房会怎样?
这些人半官半商,家资丰厚,能供养最贵的妓女,同时又不用有太重的情感责任,跟妓女谈感情是甲方大忌,甲方从妓馆得到他们想要的人脉资源、有用资讯、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不是严格意义的坏人,也谈不上是好人,在这场以买卖面目出现的情感角斗场中,他们要防止乙方设局陷害、杜绝真心深陷,甲方的想法是尽最大可能让这场情感游戏简单、再简单些。
           2、合作与pk
名利场上浮名都是传说,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长三妓馆的排场堪比大家,翠凤的首饰一样样摆出来,能晃瞎小家碧玉好几双美目。自古以来,要泡美女就要花血本,不管此女身在何处,花得越多越不舍得,放弃相当于股票割肉,一般人都会选择补仓,不断投入,如此才能建立深入的亲密关系(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屌丝不明白啊)。
双珠与洪老爷关系稳定的伙伴型,老夫老妻一样过日子,照顾后辈,帮他们解决纠纷与麻烦,维持这个圈子的表面和谐。两人对生活都没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想太太平平度日,三观相同智识相当情商相当的人凑在一起真不太容易,洪老爷特别需要双珠这样低调圆滑的伙伴,双珠也需要一个长期恩客罩着。双珠和洪老爷处理一对小儿女过家家闹剧,体现了中国式人情的平衡的学问。用金钱能解决的问题是最简单的,洪老爷用一万块处理了棘手的情感问题,双珠给双玉上课,说恩客的话怎能当真。何止恩客?男人或女人情浓时候的誓言千万别当真,那时候荷尔蒙上脑,当真了双方都尴尬,现实真的很现实。
翠凤选老实人罗老爷,她的控制欲使然,她在妓馆里说一不二,管了这个管那个,恩客同样要选老好人。洪老爷看起来很好说话,其实很有主心骨,只能彼此协调,罗老爷则是实在人,翠凤说什么是什么。女强人找这样的老公挺好的,包容软弱再具备点实用价值,一强一弱的关系里女强更稳固。
王莲生迷着沈小红,不得不说还是咱文艺女手段更高,种种矫情就跟锁链一样将男人一步步锁牢。王莲生花钱买笑,结果是他处处陪着小心,努力博乙方一笑,甲方做到这份儿上!沈小红出轨,王莲生赌气找了张蕙贞,明眼人都看出来他这是做给沈小红看的,沈小红勾勾手指,王莲生就回来了,这就是手段。张蕙贞,酱油女,跟了王莲生,先被沈小红打又被抛弃,她寻机上位,装好人装有心计,只是有些小聪明,姿色嘛一般般,加上野鸡出身,注定了她悲催的命运。这个世界本质上非常势利,只有长三才是妓女,就像历史上只有红颜没有女人,现实中只有白富美灰姑娘,壁花小妹,乃们命定是沉默的大多数。
女人手段再厉害,终究比不上男人的现实,这些女人里只有翠凤最像男人,事事谋算,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每一步都算好,生意就是生意,她真是天生的商人。双珠打算从良,以她的能力平衡各种关系没问题,只不过大家族环境比妓馆险恶多了,多少从良的妓女被所谓的良人欺负,感情神马的,靠不住。王莲生高升回了广东,沈小红输给了现实,她还要在妓馆过下去,也许还会跟某个客人谈场猫捉老鼠似的恋爱。交易场里谈感情,只会一次次受伤,不过没有深深伤口的恋情总是不够味,男人特别容易爱上并且念念不忘那个闯进他们心里并在那里狠狠刺下去的女人,如果你想永远占有一个男人,尽情蹂躏之。

海上花如今学名是失足妇女,她们依然生活在灰色地带,被主流舆论写为悲情或懒惰,这种简单粗暴的描述方式与贵朝草包头脑相得益彰。故事还在继续,就看你会不会写。这个非常三俗的不怎么高尚的题材,没有狗血剧情和鸡血人物,被侯孝贤整治得有滋有味,他关注情感尤其是两性微妙而紧张的关系,将人物放在密闭的空间里,不假外力,反而张力十足。话说男人痛恨狐狸精,因为消费不起,女人恨则因为自己道行不够未能修行成功。审美上的屌丝,只会砸钱搞什么十三钗,从初级修炼到高级妖怪,路漫漫其修远兮。
电影里侯孝贤不紧不慢地讲着老故事,排场一定得做足,细节尤其不耐其烦。每一次旱烟水烟都要很漂亮地抽上,且没有一丝火药味。这部电影就像锅里炖着的是永不歇火的老汤,不放辣椒味精,又像绍兴黄酒,一杯一杯吃下,不知不觉就醉了。侯孝贤讲故事就是讲故事,从不在故事里加鸡血,他的本事是能把生活这锅浑水煮成醇厚老汤。

ps
白羊侯孝贤是我的天平朋友特别喜欢的电影人,白羊和天平,还真是两个文艺高发区呢。
又ps
电影总是会美化很多,虽然里面的故事已经有一些残酷的东东半遮半掩,艺术嘛,总是这样。更真实而残酷的事情可以看贺萧《危险的愉悦》,用小报广告什么的做资料写的上世纪30年代以来娼业的种种,非常好读。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俺有个朋友是台湾电影迷,刚好电影资料馆有侯孝贤电影展,我拿到一张赠票,早上9点开始,放《海上花》《戏梦人生》,我把电影票送给他,他看完后说《海上花》太棒了,我从网上看了,确实很精彩。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梦想实现的条件——《含泪活着》笔记
                  
丁先生求仁得仁,15年,他忍辱负重,在东瀛打工挣钱,忍受亲人分离的痛苦,送女儿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读书,并给妻子在上海买了套房子,然后,他回家了。
1、最朴实的中日比较
丁先生生逢乱世,命运多舛,16岁下放,失去了读书机会,中年去日本寻找机会,在日本过了15年“黑户”生活。他为什么不回来呢?因为他想实现梦想,经过计算,丁先生认为日本才有他成功的机会。
生活如此之难,改变命运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难能可贵的是丁先生选择之后没有一丝抱怨,前半段我想是不是在制作过程中略去了这部分?看后来他回国前重走故地,感谢生活15年的土地时,真是五味杂陈。丁先生是“黑户”,他不纳税,当然也不能享受社会福利,只能干体力活,居然靠辛苦钱还清巨额债务、送女儿出国,还在上海买了房子。在祖国,此处省略3000字。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吧:如果丁先生在上海,做他在东京的工作,2004年以前,他只能在工厂上班,下班后,他在工厂、餐厅兼职,一个月收入最多在7000-10000之间,这是2000年左右的情形。在上世纪90年代,蓝领工人的收入应该更低一些,他在上海几乎不可能还清债务,甚至筹够女儿出国的费用,女儿出国后,他又在日本做了7年工,在房价疯涨前换了房子。现在蓝领工人的工资涨了一些,问题是一个月入9000的木匠,在上海买套50平米的房子,要存几年钱?
丁先生没有高学历、没有技术、没有背景,他只有吃苦耐劳的韧劲,于是他在崇尚坚韧的日本活下去了,这15年,他没有被东京的户籍警骚扰,没有被黑心老板黑了工钱,他的同事也没有去警局告发他,他的房东一直租房给他,这在帝都和魔都是不能想象的。同样是寻找梦想,想改变命运,日本环境更好。
2000年后,穷人想通过努力劳动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变得越来越难,在魔都或帝都打工的蓝领工人,省吃俭用存下的钱根本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恶果必须由乡村咽下,本来就需要补贴的农村如何吞得下?人力资源太过廉价,其他行业工资不断涨,纯体力劳动却很难涨上去,真是难题。雷蒙阿隆分析社会阶层流动时总结过,社会各阶层流动顺畅,则社会越稳定,流动顺畅的前提是各阶层的差别不大,比如经济方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者收入差异过大,彼此流动就变得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社会提供足够的选择与宽容,城市里生活不下去,可以在村里买块地,躬耕于南阳。但由于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政策,城市人在农村买不到土地,农村人来到城市受到种种不平等对待。就算诸葛亮再世,除了出国留学一途,还有其他机会吗?
中国的城市化非常畸形,乡村全部破败,城市则无比脆弱,就像一个长了两条细腿却要支撑臃肿上身的怪胎一般。从土改以来,乡村良俗被破坏,村支书代替了宗族,党组织渗透使得乡村失去自救与自保的能力。国家政权对乡村的公共建设投入少之又少,又阻绝乡村自己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以前乡村的教育由宗族承办大部分,乡村有足够的读书人,其文化堪与城市抗衡,现在,农村文化现状如何?没有文化,就只能受穷。丁先生深受其苦,所以他拼了命让女儿出去。

2、所谓责任,就是忍耐,忍耐,再忍耐
纪录片分为几节,每节开始都会有节目组致谢,日本大企业赞助拍摄一位中国打工者的纪录片,这是企业的社会良知,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赞襄社会文化事业,因为那里没有审批。这部朴实的纪录片所推崇的是丁先生一家为了寻找幸福生活各种忍耐努力的精神,这是日式生活推崇的精神,也是东亚人特有的文化基因。
丁先生为送女儿到世界名校读书,牺牲了自己,这种成全非常感人,也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却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一则是中国大陆经济的畸形状态,另一个原因是所谓国界,说起来欧洲才是最自由开放的土地,那里不需要签证,自由迁徙,而其他地方,则跟中国户籍制度一样,愚蠢而违背人性。
文革中丁先生与夫人双双插队,学业中断,被流放到一个无法供养更多人的贫瘠的土地上,如果没有文革,丁太太可能是一位文艺女青年,过优雅而精神富足的生活,无奈命运对她太不公平,她全部希望都在女儿身上,与丈夫一样,忍受巨大生活一点点地折磨,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作为外人,我们无法评判她这样值不值得,也许是巨大的惯性,让她承受孤独、寂寞、无助吧。在东京三天,也许是他们一生最美丽的回忆。
日式电影最厉害的就是从日常生活里拣出美好,丁先生的奋斗中国人拍不出来,被宏大叙事洗脑洗心洗肺的国人,总想通过某次机会搞把大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像日本艺术家,从细处着眼,把普通人的故事剪接成催泪弹,离别8年后父女见面、离别13年后夫妻见面(这放在古代,能够得到朝廷旌表),每次分离,都让人唏嘘落泪。但他们都明白自己身上有责任,不能软弱。
日本人佩服奋斗者,佩服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并为家人幸福努力拼搏的人,所以丁先生能感动无数日本人,而奋斗精神是中国特别需要的,为了家人、吃苦耐劳,在一个特权无处不在的国度,因平等缺失而导致懒人投机者更容易成功,人心以此浮躁,坏榜样的影响力更大更广,更不幸的是坏榜样从未受到惩罚,有人努力一生一无所有,有人利用权势轻易获得财富地位,如此会消磨人的意志,鼓励宵小投机,老实人、认真的人反而吃亏,这是我们远不如日本的地方。
我的大学同学在日本,起初她住在留学生聚集的地方,贫民区,她住院时医生一直问她是否申请到社会救助,她才知道在日本穷人不纳税也会得到社会救济,不过代价是社会地位低,当时她已经准备要孩子了,所以搬了家,她说为了孩子一定要这样。丁先生也是同类人,如果他有的选,不会做黑户,会让孩子体面。
丁氏夫妇所有的隐忍与奋斗,就是为了女儿能体面地过日子,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上海,只有高学历阶层白领才能称为体面,只有把女儿供出来,才算改变家庭命运。更高的期许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15年家人天各一方,这代价未免太大太不人道,可有什么办法呢?魔都没给丁先生这种机会,谁之过?权衡之后,他选择去国实现理想。
丁氏夫妻不离不弃,他们是患难夫妻,又是贫贱夫妻,尽管有种种不如意,但都坚持着彼此的承诺,两人都为家庭付出,不计回报,责任感使然。纪录片结尾女儿说她要用所学帮助别人,言传不如身教,家风如此。丁先生也谈到责任,这是他在日本坚持下来的原因,也是他在日本最大的收获,因此他感谢日本。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人造的巴别塔:《法外之徒》笔记
《法外之徒》以二战后阿尔及利亚争取民族独立,反抗组织与法国警察血拼为背景,讲述住在巴黎郊区的三兄弟的曲折人生故事。电影公映时,戛纳市长带人游行反对电影参展,豆瓣上评分只有7.2,看后我觉得这部片子是我的菜,导演并没有明确的道德指向,他只是用故事反思革命、暴力、人性、政治的冷酷,底层人的奋斗、罪恶、欲望。电影里最感人的还是兄弟三人的亲情,虽然他们选择了不同道路,依然能守望相助。我朝的价值观是爱情诚可贵,财宝价更高,若为党国故,两者皆可抛。当然,这是台面上的,各种审查部门的老爷心里未必认同,却要大力鼓出这种非人性的恶。
1、与政治有关
电影翻译作“法外之徒”,是说反对者们反抗不公采取极端手段不在法理范畴之内。那么如何反抗不义?如何对抗暴行?如何获得正义?如果没有印度抵抗组织,甘地能否在印度成功?在政治领域,现实特别残酷,电影里政治对人性的戕害给人印象深刻。
《法外之徒》里最坚定的革命者阿布有坚强的意志,将自己的七情六欲降到最低,用革命理想消弭犯罪后的愧疚,最后他回归人性,为了兄弟背叛了组织,结果搭上了性命。阿布这样的人能够成功,却一点都不可爱,如果他活到独立日,会成为领袖吗?靠鲜血和阴谋走上权力顶峰的家伙,成为独裁者的几率有多大?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世界上也许只有守恒定律是永恒的,让人流血必然流血,让人流泪必然以泪偿还。劝人以德报怨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乡愿,阿布的理想没有错,他的手段则让人不寒而栗,不论是对对手还是对自己人,挡路者死路一条。在革命的血路上,敌人越来越多,阴谋成为胜利的主要手段。阿布还将大哥拉下水,在战场上下不了手的战俘成了心狠手辣的侩子手!
阿布的禁欲主义让他不再柔软,除了崇高的革命目标,他的生命苍白贫乏,大概是命运吧,让他在战火中成为革命者,在牢狱中更加愤恨敌人,出狱后变成革命机器,听从命令,不折手段,杀人如麻。然而阿布不是天生就是这样,法国人为他们在阿尔及利亚的暴行买单了。而从19世纪开始,民族主义的解放与独立大旗下,有多少无辜者的血泪,有多少暴力革命者的白骨?近代以来地区冲突及两次大战都与此有关,乡愿地说天下本应大同,现实地说现在这种类似于家天下的小康局面算不错了。国与族成为人造的巴别塔,种族分离、歧视政策、野蛮对待,只会让弱势的反抗更为坚决,阿布虽然被警察打死,他的国终于独立了,血染的独立是荣光还是沉重?
施暴者和抗爆者都有正当理由,然而维护正义一不小心就会过界,阿布们的反抗,警察的回击,都以惨烈的死亡收场。暴力与其他恶行一样,特别容易蔓延传染,而秩序的建立则是长期而艰苦的工程。我朝受革命话语影响深远,许多情节似曾相识,许多故事感同身受,所不同者,我朝没有法国人的真诚与反省能力,至今仍在革命泥淖中沉沦。
窃国者侯,阿布成为偶像,赛德则被母亲赶出家门,赛德一心想让阿尔及利亚青年获得拳击冠军,但因为他们参加的是法国的比赛,面临着被暗杀的危险,比起暗杀者,赛德更像真正的爱国者,他想让阿尔及利亚人堂堂正正获胜,革命组织者明知道和平示威会引发血腥事件,这些鲜血成为他们的政治筹码。
2、亲情的热度
这部冰冷黑暗血腥的电影,因为家人之爱更为丰富与复杂。老大在飞机上一遍遍亲吻着母亲的来信,母亲去探监时,所表现的坚强成为老二战斗的动力;老三则更直接,用私刑为死去的父亲和妹妹报仇。他带着母亲来到巴黎,为了与兄弟们团圆。
在贫民窟,心已经死在阿尔及利亚的母亲等待大儿子和二儿子,她也想看着儿子们娶妻生子,只是被战争碾过之后,伤口太大,这最简单的愿望也成了奢望。三兄弟走向不同的道路,死了丈夫和小女儿的母亲,始终难忘故土,她心目中成大器的是老二阿布,她的精神支柱是老大,她能依靠的却是她眼中鸡鸣狗盗的老三。
母亲将老三赶出家门,因为他从黑社会做起,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母亲非常伤心,传统的她认为小儿子不务正业,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另外两个儿子身上。大儿子非常像传统意义上的长子,他一向都听二弟的,只有阿布说组织要暗杀小弟时,他坚决反对。当老三听到报警信息,马上开车去营救已经反目的兄长。
因为加入家庭的温情,让这部电影层次更为丰富,人物更加复杂。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要他们走正路,然而她最喜欢的儿子却是策划暴力事件的主谋和执行人,当大儿子在她面前忏悔时,母子俩抱头痛哭,这里面有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兄弟之间的爱、老大老二短暂而隽永的爱情,增加了电影的悲剧色彩。总之,这一切,都在两个小时的故事里讲述,暴力的血色、忧郁的蓝色、怀乡的黄色……构成无解的白色。
再次感慨一下法国,一部抨击殖民暴行的反战电影居然能参加本国的影展,电影充分反映革命的复杂多样,故事虽然笼罩在阴谋、血腥、暗杀、阴谋中,却不让人觉得恶心,导演的底色纯净,电影就高尚纯净,与故事题材没一毛钱关系。更难得的是这个特别容易洒狗血的话题,导演处理得理智而严肃。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如果我是上帝,我一定要给艺术家一项特权,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爱与宽容,让他们生活很好,活得很长,让虐待他们的人跪在他们脚下认错,哭着求饶,让他们的作品说话,给那些说闲话的家伙下结舌咒。电影结束时,报纸上登出女诗人的讣告,第一句就是“高官的逆女”,他妈的,这个世界太势利了。

                  作为奢侈品的独立与自由——《黑蝶漫舞》笔记
1、hard 模式中,泛政治是常态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南非,那时,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通行证、出版审查制度、居住证,示威中警嚓开枪射杀平民,更久远的还有大屠杀等,在这片土地上,政治是敏感词,政府中有专门机构审查言论,作家的手稿会因“泛政治化”而被粗暴的销毁,然而,生于期间,要描写被政治过度干涉的生活,怎么可能不泛政治化呢?
影片中,女诗人英格丽琼蔻的父亲具有多重文化意义:对女儿而言,他是严苛粗暴的父亲;对南非公众来说,他是种族隔离制度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对南非文化,他更是扼杀天才的侩子手。就是这个人,一直是英格丽的巨大的阴影,她一生奋斗想要逃离这座黑暗的压抑的牢笼,她任性、放荡、自虐、自残,乃至自杀均源于此。
与所有颟顸粗暴的官僚一样,英格丽的父亲对待异己毫不留情,他大脑僵化,虽然穿着体面、生活优渥,却无法让人尊敬。除了肤色,此人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带走英格丽姐妹,给她们穿上鞋子,也给她们戴上枷锁,他安排她们的生活,英格丽为了逃离父亲,草率结婚,嫁给父亲满意的男子,然而她丈夫与丈人是一路人,渴望自由与平等的英格丽无法与之生活。她丈夫痴缠不已,用现在流行的择偶标准说,他是标准的高帅富,英格丽却因为两人政治观念相差太大,尽管女儿还小,还是毅然分手,她喜欢男人,只喜欢三观接近的男人。女儿的选择是父亲无法容忍的,这对父女因政治观念不同势同水火。
英格丽对抗父亲的方式光明磊落,但父亲对她则落井下石,不惜用最恶毒的话语打击女儿。英格丽每次自残都是因受到父亲的羞辱和打击,她得了文学奖,父亲不愿承认她的才华,反而一再批评她私生活不检点。英格丽明白自己永远无法与父亲达成和解,因为顽固的脑袋是无法理解这世界的柔软,不能同情别人的困境,他们只相信权力,崇拜权力带来的控制感。
如果她接受父亲的安排,做上流社会的太太,养尊处优,偶尔写写矫情的文字,一辈子顺风顺水,这是大多数女人追求的安全感生活她要的更多,她要爱,她要自由,她要充沛的灵感,她的饥渴给她灵感,她的欲望就是缪斯送她的礼物,她像精灵,缠住每个能给她激情的男子,她视道德训诫如狗屁。另一方面,她反对种族隔离,她反对出版审查制度。当最弱小的黑人小孩被白人警察射杀,她不安、愤怒、不忍,写了烟与黄土后,她疯了曼德拉说英格丽是南非的诗人,是非洲的诗人,在黑暗时代,她跨越种族、性别、阶级,为非洲人的自由平等鼓吹,她目睹惨剧无法心安,她反复诉说被射杀的孩子没有死去。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这是语言的力量,胜过枪炮与权谋,她用诗句将暴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英格丽看到有通行证将人群分开,她感到不安,别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别人承受不公犹如加诸我身,敏感的诗人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比伪善的道貌岸然的父亲,她的赤子之心是无价之宝。这,是写作者的良心,高贵的灵魂不是什么神秘的物什,它由真诚与悲悯构成。
诗歌是诗人的身份证,杰克他们被震住了:英格丽写出那么有力量的伤感的动人的诗句。奥斯维辛后,人类的苦难没有终结,人类的眼泪没有流尽,人们需要诗歌来抒情、鞭挞、取暖。尤其是在压迫如此深重的环境,一定要有人拿起麦克风,有人用枪炮和屠杀毁掉文明,必须有人用小说和诗拯救民族的心灵。吊诡的是,女诗人死了,报纸的标题是:高官之女殒命。真不公平!她对世界的付出更多,就因为她是女人,她是女儿,她有一位拥有强权的父亲,就该一直在阴影中?
英格丽的诗歌终于为她讨还公道,被父亲看不起的黑人领袖曼德拉在就职演说中朗诵了她的诗。这位至情至性、自由不羁的奇女子成了南非的非洲人的象征。

2、她的爱让她声名狼藉
英格丽爱男人,即使是对她很差的父亲,她到死都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可是她父亲对她完全无视;她的几位情人,都比她精于计算。是呀,要在这世上活着,不会算计怎么可以。他们喜欢跟她逢场作戏,她那么迷人那么魅惑那么放荡那么声名狼藉,世俗叫她荡妇,她比他们投入更多,32岁时她就无法再爱了。
她想与杰克组成家庭,却因轻率坏了事,她一直深爱杰克,同时与其他男人上床,这让老派的杰克无法接受。杰克是她求不得的爱人,她需要他,无论生活还是情感,亦或者她故意把自己弄得狼狈,好让杰克不得不卷入她的生活。杰克生活在秩序世界中,他接受不到英格丽每一个情绪信号,他不能原谅爱人不忠,他想全部拥有英格丽。只是英格丽不愿只属于一人,杰克差点就取代父亲,习惯性的叛逆让这一切泡汤。
英格丽有那么多男朋友,她依然不快乐,她始终寂寞一人,她不懂得等待,她也不愿意忍耐,她害怕被羞辱,父亲一直这样打击她,英格丽必须反抗才能让才华在身体里健康生长。她写诗,文字是她感情的出口,她说不出的情感,她对世界的爱与欲望,在一行一行短句里,那里是她蓬勃的跳跃的生命。
男人现实起来冷酷又懦弱,她的两任情人只想与她欢愉,当他们决定后撤时,分手特别利索。英格丽则经历了两次堕胎,当英格丽向他们求助的时候,他们都能说出正当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这不仅仅是女诗人的宿命,也是绝大多数女性眼前的现实。千万别想着可以依靠谁,贪念越大,摔得越惨。
在巴黎,她病困交集,什么都没有,她用手指在玻璃上写诗,体力不支晕倒。她向杰克求助,无果。另一个情人早就抛弃了她,父亲根本不管她。世界如此冰冷,爱她的几个男人都无法理解她的脆弱与坚强。深爱她的丈夫,不能理解她的思想。彼此深爱的一对,不能理解她的脆弱;偷情的那一个,不能理解她的情感。英格丽将婚姻、爱情、性分开了,她不理解“为什么她不能接受别的男人”,她的心在杰克那里就够了,但杰克不同意。英格丽的想法很单纯,她想保有一部分自由,特别想。
她的自我让她吃尽苦头,她无法与世界达成和解,她只好通过诗歌来与世界沟通,从灰暗的佣人房到海边的玻璃屋,她无时无刻不再写。当她无法写下诗句,她便无法与世界保持联系,最后她抄了惠特曼的诗向爱人表白。所有这些,她都一个人计划,脆弱又坚强的女人,加上我行我素的风格,她不属于凡尘。并非所有女人都能像诗人这样生活,99%的人会选择安全的平稳的日子,哪怕有委屈,哪怕需要忍耐,甚至需要不断催眠自己,用狗血的人生信条和滑稽的心灵鸡汤不断洗脑,好让不断重复的日子有意义,认为“日子平淡绵长亦是一种幸福”。同样的hard模式下,做高端猪猡是最实际的选择,有房有车能度假,足矣。英格丽所追求的对普通人来说是折腾,心智上的屌丝追赶时尚以适应被折腾的人生。心智上的高富帅则选择逃离或主动去折腾人生。
英格丽承受着生活给她的一切:一个坏爸爸,一个三观不同的老公,一个差点成为神仙眷侣的爱人,她抽烟喝酒滥交堕胎,她贫穷孤独寂寞倔强,幸福总是那么短暂,成功亦然。江郎才尽,蝴蝶退场对她来说,无法爱无法写,就无法活。别人可以忍耐,等待灵感,她不能,英格丽的生命之火随着灵感熄灭了,当父亲坐在英格丽写满短句的房间,是否有悔意?不过一切为时已晚,像她这样敏感、脆弱、才华横溢的女子,生前应该享受到盛大的名声带给她的好处才对。
生前多舛,身后热闹,看后人纪念先贤的热闹劲,怎么看都像在耍流氓。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