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哈哈哈哈,周版主出来辟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不是俺。
没看过原文,仅看摘出的几节文字,与俺就毫无关系了。俺向来不喜欢飙口气,自称“老夫”,再预想自己会何等英勇之类招术,呵,俺16岁时就不屑这么干了。16岁那年初读《西厢记》,被其中莽僧惠明那句“绣旗下遥见英雄俺”逗得乐不可支,好在也形成一个定见:但凡见到如此自夸者,必以莽僧惠明视之。
有人否认代笔!
边走边看
原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没看这个帖子。哈,刚刚还短信私下在问老周是不是他呢。

如果是周克希,楼上推论有些道理。但他还说“老夫受教于钱钟书先生”,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俺回帖时,还没有读过这位神秘人物的文字,下午好奇,去读了。确实蛮有趣。
说到摆事实讲道理,我得坦白,大量所谓的成名小说家,我一直是视为“理性弱势群体”的。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也许日本、韩国、越南也差不多),但欧美小说家,几乎个个擅长说理。
俺们周版怎么会写出那么浅薄的文字?连我看了都不相信。
俺是灭绝师太
俺回帖时,还没有读过这位神秘人物的文字,下午好奇,去读了。确实蛮有趣。
说到摆事实讲道理,我得坦白,大量所谓的成名小说家,我一直是视为“理性弱势群体”的。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也许日本、韩国、越南也差不多),但欧美小说家,几乎个个擅长说理。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1 21:08
我个人认为那位先生蒙面抨击两位作家,不是很公平,方叶有“我明你暗”之疑虑很正常。以我对方叶的了解,如果公平对掐,至少也是旗鼓相当,要是开盘,我还要压方叶略胜一筹。所谓不公平的意思是,方叶的作品摆在那里,用评论的方式说话,贬到什么地步都不怕不能自圆;而要反批蒙面者,那可供瞄准地方就太少了。
蒋泥读青春不再出发文字,发出如下感慨:

“这段赏析真好,这才是钱钟书先生的说文断字功夫。才辩如此,凭我阅历,上海好像只有张远山和周泽雄两位大才可及。”
呵,老童所言,也是。不过,叶兆言先生可以还击呀,对方这些文字,本身就是回击的好材料,你不还击,同时还要表示“受教”,对方因此怡然而自得,只能算你自找了。就以四楼提供的文字为例,真要驳起来,肯定比他批评方方的那几段文字,要方便些。
俺历来鼓励文人掐架,毕竟只是纸上风云,又不会造成治安事件,何至避战呢。
哈哈,我喊他们来这里求“代笔”。
其实我一开始也猜到远山先生,但随后即否定,因倘若是张远山先生,相信他不会匿名的。
又有人猜测是张文江先生,记得周兄很佩服此人。
路过呵呵,看下
俺回帖时,还没有读过这位神秘人物的文字,下午好奇,去读了。确实蛮有趣。
说到摆事实讲道理,我得坦白,大量所谓的成名小说家,我一直是视为“理性弱势群体”的。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也许日本、韩国、越南也差不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2-2-21 21:08
说得好,不仅是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学者,形象思维发达:局限于眼前的、部分的,自己接触到的、所以公知写的文章与一般扫盲毕业的没有什么不同,人们失去探究真理好奇心。

最典型的事情,以为历史学研究只要说真的事实(固然最重要),其实,史学家作为专家的最重要的任务面临同一个公认事实作理性阐释——这种能力,恕我直言当代走红的我国公知历史学家也都比较弱的,接受历史哲学训练不够之故。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12-2-22 10:43 编辑
其实我一开始也猜到远山先生,但随后即否定,因倘若是张远山先生,相信他不会匿名的。
魏邦良 发表于 2012-2-21 22:35
我敢说,不是远山,远山文章,无此子之迂曲周到,尖新老辣则在其上。——当然,还有大量过于明显的特征,就“兹不一一”了。
回宏越兄:张文江先生,在我的学兄里,可能是俺最为敬佩的。不过,我没有读过他的随笔类文字,无从判断。其《管锥编读解》纯以文言写就,与钱锺书虽不成比较,但也足堪傲视同侪。读大学时,曾在校图书馆借过一本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借书单显示,之前的借阅者只有“张文江”,由此,我也附带看到了他读书之用力刻苦。因为,他的求知欲明显超越了公德心,竟然用铅笔在书上留下了大量印记。
“青春不再出发”的文字感觉及“杂学”,颇可称道,然文字肌理不堪细究,说其“破绽十出”,大概不冤枉他。此类文字,只可当成一阵快哉秋风,掠过耳际时,令人精神为之一爽。但,掠过也就掠过了。
张文江(74届中学生)上课时坐在李其纲(69届中学生)2排前面,本科时是钱钟书粉丝,好学英语,遇人好做谦虚状,手里老拿一本文学青年不读的奇书,故近视渐深重。借《原始思维〉想必85年之前在施老门下时
的事情,尚未离开丽娃河
其实。李其纲应该借这本《原始思维》,诗人(他以使人身份出道,分配到萌芽)是文学家中离开哲学最近,离开原始思维和语言最近,其哥又是研究思维发生的专家。当然也可能家中有此书不接图书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