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6-29 11:45 编辑

對唱片最早的記憶是,四十年代後期,我幾個叔叔姑母都讀中學和大學,家裡有一個藏書室,有 LIFE 雜誌和很多唱片。
我叔叔是古典迷,收藏了老貝老莫全集,當時還沒有所謂 “密紋”,都是很厚的78轉,正反兩面只能放10分鐘,一部交響樂唱片起碼 4-6張,外面是很厚的硬封面,非常考究的織物裝飾,老莫全集就要整整房間的書架。

革命了革命了,解放了解放了,全沒了。


直到人民公社餓死了三千萬農民,老毛退居二線,老劉老周上來,開放自自由市場,空氣稍微寬鬆。
上海外文書店二樓開了內部門市部,高級知識份子(大學講師以上)可以申請買進口唱片,每月寄來一份目錄,每人可買兩張,大多是捷克出的古典音樂,45或32轉的密紋。
也有部份是捷克翻製的美國流行音樂,我最早聽到的 Nat king Cole, Perez Prado 就是捷克版。
還有捷克畫報,封面有時是三點泳衣女郎,在當時中國覺得太 “修” 了。


同時,上海有五六個 “資本家”,他們在香港有企業,如榮鴻仁、郭琳爽、吳志超、吳中一,他們獲准每年去一趟香港,以宣揚黨的統戰政策之開明。
他們回來時可以每人每次帶兩張唱片,一年後出去時必須帶出去,在這一年中,周圍的 “資產階級家庭” 就向他們借來翻錄。不過那些小開帶回的都是國內聽不到的最新流行音樂,且已是彩色透明的塑料唱片。

這個開放到1963年底就中止了,老毛又開始階級鬥爭了,緊接就是文革。
樣板樣板,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捧樣板戲的場。
等中國人走出文革,世界已經完全變樣。
黑膠成了高尚文化的象徵。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6-30 13:00 编辑

有個大喇叭的手搖留聲機﹐是二三十年代的﹐我小時候(四五十年代)的唱機已經沒有大喇叭﹐而是唱針頭上有個喇叭﹐再後來是電聲﹐因此就出現了唱機和收音機連在一起的﹐最豪華的是落地唱機。可注意三個時期的唱針頭是完全不同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昨天淘唱片,看见品相很好的78转贝多芬和舒伯特作品,一部交响乐就象一本大字典,还有金字装璜。犹豫颇久 ...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6-30 04:31
那是一個時代的表征﹐當古董收藏也是值得的。
前日和家兄核实,家里老唱机是部手摇的,在我出生之前就坏了。八十年代留学时,买过AIWA和健吾(KENWOOD)的唱机。AIWA运回国,现在沉睡在旧居某个角落。KENWOOD留给了在日本的朋友。与其它电器不同,唱机只要换唱针、皮带,大多还能用,而且八十年代的产品据说声音很好。 ...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6-30 04:40
我知道最早的錄音機是 “鋼絲錄影機”﹐外型和磁帶錄音機差不多﹐但錄在一條鋼絲上﹐我舅舅就有一架﹐舅舅叫我說話﹐然後回放很新奇﹐那是48年。
六十年代初﹐上海幾個資本家可以每年去香港一次﹐帶回幾張流行唱片﹐於是很多家庭都買了磁帶錄音機﹐大多是上海牌﹐400多元﹐也有捷克貨﹐600多元。
中國的時代一隔就是十幾年﹐文革結束七十年代末﹐最早由香港流進來的二手卡式錄音機是日本 SANYO ﹐然後是 SHARP﹐最後是 SONY。中國逐漸融入世界。

以下兩種錄音機﹐當年稱霸內地市場
上海牌 L-601 磁帶錄影機 (六十年代初)

SANYO-4500 卡式錄音機 (七十年代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大興兄:我那個專玩黑膠的弟弟,來信要我買下面這本書,說:“我现在只听黑胶,CD 都已忘了。前一段时陆续买了些78转,最近买了个大唱盘和 78转专用的正规唱头,每天晚上一直在听 78转,其声音之真实和层次丰富细节清晰。”
順便奉上大興兄參考。

台灣世界文物出版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很感困惑的是﹐藝術是沒有進步可言的﹐但技術應該是線性進步的﹐但為什麼很多現象並非如此﹐以唱片言﹐在專業上CD不如黑膠密紋﹐黑膠密紋不如78轉﹖
同樣情況﹐在攝影上亦然﹐三十年代 Leica 拍出的黑白片﹐比七八十年代日本單反黃金時代的彩色更好﹐而今日日新月異的數碼﹐在專業上更不堪。
是否在三十年代﹐攝影是一門專業技術﹐六七十年代起﹐日本攝影技術的主攻方向是普及﹐到今天﹐拍照已成為最起碼的生活方式。
回過頭來看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令我們驚訝。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7-6 11:17 编辑

46# 晓梦
這個問題說不清,你是工程師,講的是技術數據,我說過,技術的進步是線性的,絕對是後面的好過前面。
我說的是藝術,藝術是感覺和感情,藝術的感覺,是多少代人的歷史文化的沉積。

同代藝術家對同一類藝術的歷史感覺,大多是一致的,所以這叫 “文化”,而不是 “心理”。

今天的 LEICA 盡管技術上肯定比三十年代好,給任何攝影師選擇一部經典 LEICA,他一定會選擇 50年代 M-3,直到現在還是收藏者的珍愛。

經典產品,無論其歷史價值,還是使用價值,都不比今天差,今天的技術只是方便,把門坎降低,譬如電子測光,令一項專門技術變成普通玩意。

對音樂的感覺更特殊,過去能聽到 Enrico Caruso, Mario Lanza 的人鳳毛麟角,
西方古典音樂演奏技巧在三十年代達到高鋒,被 78轉記錄下來,今天聽來宛如天籟,我想這是原因之一。
現在歌劇和器樂都普及了,尤其 Luciano Pavarotti 等帶動的古典音樂大眾化,學生都跟唱片上的大師學,越來越走上同一條路子。
所以現在回過來聽 Caruso,才發現和現在普及化的唱法是如此的不同。
這和技術一點關係也沒有,也不是技術能解釋的,所以我上面說,藝術是沒有進步的。

老程是懂藝術的工程師,所以他說數據 VS 感覺,永遠說不清。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7-6 16:01 编辑

49# 晓梦

馬友友使用的是價值 700萬美元的古琴,很多攝影家至今拒絕數碼,專門用全手動的50年代萊卡。
書法家都藏有一些幾十年前的舊紙,只有送給最內行的人才用此紙。
總有道理。
風馬牛兩個領域,硬要爭個明白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