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中国历史现象,拉一些浑身不搭界的外国佬的理论来说明,看上去总有点怪怪的

盐引基本制度是北宋蔡京创立的,历经南宋、金元而到明。而盐引制度本身又从北宋的“入中法”而来,本身有几百年的发展。历来早已有人把这脉络拉得很清楚了,用洋人理论来解释,也没有添加什么更多的启示。

到现在还在设想的“萌芽”问题。如果认为是盐引是公债了,就是萌芽了,北宋入中法的交引何尝不是?盐引的积弊,在北宋入中法时已经存在,蔡京的盐引法就是针对这弊病而来的。也就可以推说萌芽在北宋时代,往前推了几百年,很光荣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2# 老木匠  

哦。那是咱寡闻了。因为是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比较新鲜而已。
咕噜噜噜噜噜 发表于 2012-3-5 10:57
抱歉,转过来大家看看,也是很好玩的

就是老题目翻新做,做得越怪越吸引眼球,恰似服装时尚,裤脚大道喇叭裤扫地,翻回来瘦裤腿弄得两腿芦柴棍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抱歉,我是20多年前做过这个题目,后来觉得前人的研究太丰富,看不过来,就作罢了。

尽力回忆一下,基本线索是这样的

北宋太宗年间,为应付北部边境军事物资需要,创立“入中”,号召商人向北部边境输送物资,边防机构发放一种票券,叫“交引”,注明输送物资的价值。商人持“交引”到当时最重要的官盐产区解池按照所记载的数额这算为一定量的官盐。很快发生的弊害是,边防机构和商人勾结,虚估价值,而老实做买卖的商人到了解池反而提不到官盐,只好减价私下出售以周转资金。

后来蔡京1113 年搞出“引法”,主要针对交引的问题,1、盐引有效期一年——针对私下转手;2、盐引提盐的数额固定,一引200斤——针对虚估;3、商人到京师现金购买盐引;4、提取官盐后必须按照指定道路到指定地点发售

这些基本原则南宋金元基本沿袭

明朝制度结合“开中”(就是入中,号召商人运输物资到边疆)和盐引,还是一引提200斤官盐,按指定道路到指定地点销售。问题在于:1、政府控制的盐场产量逐步萎缩,商人自行下场组织生产,拿到盐引的商人还得向这些“场商”买盐;2、政府滥印滥发盐引,任何有关系的都可以优先低价获得盐引、优先提取官盐;3、过于集中到两淮提盐,造成大量盐引过期无法兑现;4、海瑞已经说全国的盐政机关冗员众多,国家盐利不足养人.

后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解决商人手中越来越多提不到两淮盐的“积引”,明朝万历年间袁世振搞所谓的“纲法”,把手里有大量积引的商人编制成名册,原来的积引基本作废,算是这些持引的商人获得了一个特许权:只有在名册上的“纲商”才有运销两淮官盐的世袭特权,同时承认“场商”地位,也编进纲册,获得世袭特许权。商人到京师买了盐引,到盐场买了官盐,然后到盐运司交上引税,就按照指定地点(一般一家一个县)去销售——销售也成为世袭特权,其他商人不得到纲商的地盘来卖盐。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哦,盐商的地位还有历史渊源。那到了清陶澍改革盐政,是不是又改回去了?废除盐商特权,大家领票贩盐,不过那与公债什么的好像就没啥关系了?
邱晓云 发表于 2012-3-5 11:52
盐商后来成为一个封闭的商人集团,和广州的行商一样,都是花过了大价钱的

后来陶澍这个改革也是局部的,仅针对两淮,而且是暂时性的

到了民国的时候,英国人丁恩信心满满的来主持盐政改革,实际上的法子恰恰和1000多年前刘晏的办法一样:政府只管盐场收盐,批发给商人后随便它卖到哪里去,政府的批发价里包含专卖利润。可是没有办法解决中国两淮盐商的世袭特权问题,赎买吧,没钱,又不能抢夺。不了了之。

后来日本人进来,把原来盐商赶走一大批,盐商的运销通道也打断,然后国民党和共产党苏北政府都卖盐,不认明清老账,有钱就可以批发,倒是实现了就场批发的改革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过去研究盐政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民国时期曾仰丰都《中国盐政史》提纲挈领,已经线索拉得很清楚,主要问题也说得很明白。当时《食货》的讨论也都是实事求是,不滥引什么洋人理论,或者是附会某项洋人史上曾有过的东西。《两淮盐法志》之类的大部门资料汇编也多的是,足够看一辈子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