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老板你行行好心,让我陪你睡一下吧、50块就行了

作者 ok8080  发表于:2012-05-01 13:58:40

    昨天是五一假期,约了个朋友去水库去钓鱼,一大早就出发了车子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水库边上,办了两杆80包天的票就打算两个人在这风景优美郊外水库敖上一天了、呵呵!于是马上开料立杆好好享受这暂时远离都市喧哗的村野时光!不懂是什么原因开钓都三个多小时只上了几条小杂鱼,我朋友上了条草鱼有三四斤,还好没当空军。中午时分我俩正在草地旁吃着带来的食物,这时走来了一个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一些矿泉水可乐啤酒和烟之类的纸箱问我们要买点什么吗?其实我们车上带有许多啤酒干粮之类的不过人家即然来到面前了就买了两支水!五元一支,贵是贵了点也无所谓了,可买了水后那妇女并没离开,小声的对我说老板我陪你玩一下好吗?你随便给点就行了!我有套!这时我才意识到卖东西只是她的兼职来,我这才认真的打量起她,人长得挺普通的不过也并不是难看的那种,不过我确实对她没什么兴趣,凭良心说我个人并没有多么高尚正经也许她长得漂亮点我真会…!她见我没表态又说了一句:行行好吧!让我陪一下你吧,50块就行了…我只好叫她走了因为那个价钱确实让我想到了~脏~这个字!她也没再说什么了就说了句不好意思打扰两位老板后就离开了!她离开后我朋友把买的那两瓶水丟到旁边去,我知道他嫌脏…!

    一直钓到下午五点我们才收杆回家,带着几条一天的战利品我们俩开车往回赶,车子刚出水库的大门我坐在付驾位上就发现中午那妇女正用自行车拉着一小孩也沿着山路向外骑,在车子超车时我才发现小孩的左腿是没有了的所以车后座上安了个半圈的支架防止小孩掉下来!……车子超过她俩约五六百米后朋友小安忽然停下了车对我说:咱们把后备没吃完箱的啤酒和食物给她吧、、我说行然后把三百块也递给他…

    他把钱和东西给了她后我们就开车离开了!一路上大家都没说话,心里沉沉的…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0/45/29/2_1.html
1# 马甲

楼主转载这类脑残贴,是在考验网友的智商吗?

在文章作者的脑袋里装着一个脑筋急转弯的课题——母爱可以牺牲自尊?

继续这样的联想,作者还可以编出城市里的不少故事,比如,一手怀抱着“残疾面目的婴孩”的女人,一手向路人推销A片。于是,某个路人为之垂泪,为之送出大把的银票!!

如果这位作者的身份还是“海归”的话,或许,还可以编出:事后,海龟派发起了某个“助残捐助基金会”,让残疾儿童得到资助,然后。。。。然后再次遇到这位母亲。。。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
1# 马甲  

楼主转载这类脑残贴,是在考验网友的智商吗?

在文章作者的脑袋里装着一个脑筋急转弯的课题——母爱可以牺牲自尊

继续这样的联想,作者还可以编出城市里的不少故事,比如,一手怀抱着“残疾面 ...
test 发表于 2012-5-3 15:47
因人而异。
如果你曾经有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
3# 马甲

走大街上,你被人掏腰包,转身看见这位女子抱着一个残障儿童,你该如何回应?难道也效仿文中的作者?

在中国,难道“底层社会”的生活是躲在地下的吗?

即便是在上海的街道上,屡见不鲜的,遭遇女人拖着小孩,拦截路人,要十元钱买包子,你又如何回应?你会关注这个孩子的身份、残障程度吗?
    走大街上,你被人掏腰包,转身看见这位女子抱着一个残障儿童,你该如何回应?难道也效仿文中的作者?
    在中国,难道“底层社会”的生活是躲在地下的吗?
    即便是在上海的街道上,屡见不鲜的,遭遇 ...
test 发表于 2012-5-3 17:06
**

    很简单:
    1、 如果你的钱包比较松,而且你愿意表示出你的爱心,那么,给几个钱,多少勿论;
    2、 如果你自已也不宽裕,或者,你无意表示什么,那么,走你的人——这并不意味着你有什么错失;
    3、 但是,你不应该歧视这些人——他(她)们中可能有许多骗子,富翁,但是,真正困难的,需要人们帮助的也一定在这些人里面。
**

    很简单:
    3、 但是,你不应该歧视这些人——他(她)们中可能有许多骗子,富翁,但是,真正困难的,需要人们帮助的也一定在这些人里面。...
ys1937 发表于 2012-5-3 17:51
先不说你如何看出有人被“歧视”了?也不说前面2点,就说第3点,看看你的同情心如何有效的聚焦到“真正困难的,需要人们帮助的”人?你倒是说说看,在大街上,在那些被视为“乞讨、偷窃、抢劫、诈骗、卖淫”嫌疑的群体中,哪些人不是符合你打的“标签”范围的?

人性也好,文明也好,总是有一个价值梯度的,你愿意往上走,就意味着你“不认可”底层人困守的言行水准(如果这就是“歧视”的话)。一个社会进步的合理性,是如何引导和帮助人们往文明等级的上坡走,而不是往下抛一点银子就觉得善待“下人”了。何况,楼主转的这类文章的潜意识里还有意分裂“爱与尊严”的人性内涵,来博取同情之泪,岂不可憎。
**

    请楼上注意:我写的“你”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泛指,不要对号入座。
2# test

应该建立公民道德档案,乞丐每月考核,道德不达标者带黄色六芒星,旁人不得对其施舍?这样应该符合"引导和帮助人们往文明等级的上坡走"的要求吧?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5-3 20:28 编辑
人性也好,文明也好,总是有一个价值梯度的,你愿意往上走,就意味着你“不认可”底层人困守的言行水准(如果这就是“歧视”的话)。一个社会进步的合理性,是如何引导和帮助人们往文明等级的上坡走,而不是往下抛一点银子就觉得善待“下人”了。何况,楼主转的这类文章的潜意识里还有意分裂“爱与尊严”的人性内涵,来博取同情之泪,岂不可憎。
test 发表于 2012-5-3 18:45
西塞羅說﹐財富能使人更善良﹐更寬容。我信。
古聖說﹐衣食足知廉恥﹐我也信。

前幾天我走過九龍彌敦道匯豐銀行門口﹐一個老人跪在地上﹐我在他面前的鐵罐裡放了100元。
我表示了我的善良﹑同情和憐憫﹐但是否也顯示了我的有錢和高高在上﹖這是對低下階層的俯視嗎﹖因此只是一種偽善。不少人確是這樣認為。

但是﹐如果中國內地的富有者都這樣偽善一下﹐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都這樣虛偽一下﹐我們的世界會多少比現在更美好一點。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在今日中國﹐卻已經不能這樣說了。

我在上海見過一些真正的億萬富豪﹐他們每次出行的衣飾﹑汽車和化費﹐足夠一個西北山區農民過一世﹐他們每月給自己身邊的女人買名牌包化百萬以上。
但他們輕謬地對我說﹐那些要飯的全是假的﹐你在幫助黑社會﹐破壞上海的市容。
在他們內心﹐富有應該伴隨著冷漠﹑冷酷﹑冷血和無情﹑揮霍﹑炫耀。
我內心極度鄙視這些改革開放扶植起來的新貴。
他們是西塞羅所描述的古代西方貴族的對立面。

我看不到所謂中國的崛起﹐我只見到中國的頹敗﹐這倒退﹐這敗落﹐首先是文化和道德。
我依然相信西塞羅說的﹐財富使人更善良﹐更寬容。
北京火车站的老民警说起在常年在站前要饭的妇女无限感慨,他们看着这些女孩从小跟着妈妈要饭,现在自己带着孩子来要。
2# test

应该建立公民道德档案,乞丐每月考核,道德不达标者带黄色六芒星,旁人不得对其施舍?这样应该符合"引导和帮助人们往文明等级的上坡走"的要求吧?
ironland 发表于 2012-5-3 20:15
**

    有点搞笑了。
    是不是要在城管的下面专设一个乞丐资格考核小组——如同知识份子评职称那样搞法啊?
我在60歲之前﹐在香港紅十字會捐血20次﹐每次450CC﹐上海親友得知了﹐說以前上海獻血給錢﹐現在不給了﹐你有毛病啊。
我妻只好說﹐他血粘度高﹐捐點血有助再生﹐對身體有好處﹐這才得到大家理解﹕呵﹐原來是對自己有好處。
總之﹐人做任何事﹐都該有自私的原因﹐功利的原因﹐否則就是有毛病﹐這就是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教育了五十年的中國。
2# test

应该建立公民道德档案,乞丐每月考核,道德不达标者带黄色六芒星,旁人不得对其施舍?这样应该符合"引导和帮助人们往文明等级的上坡走"的要求吧?
ironland 发表于 2012-5-3 20:15
俺在地铁里经常受到这样的道德考核,老实说,俺之所以乖乖的缴付小钱,感觉上就是接受“上帝之手”的面试——这些乞讨者伸出手要的,不是银子,而是上帝派来收集俺的道德指数!!假若您坐在身边,估计可以抵挡一下吗?

所以,不要轻言所谓“施舍”的德性,在道德滑坡的路上,大家彼此都在滑行,只不过,有人知道止步,而有人却得偿所愿。但是,在一个理性的社会竞争环境里,“乞讨”肯定不是一种“按劳取酬”的榜样。
9# 老爺叔

我说一个真实的例子吧。以前在学习开车的基地里,曾经遇到一些老人,专门收集别人丢下的水瓶。我和这些老人聊过,她们说起自己捡垃圾的行为背后,是有儿子需要娶亲盖房的负担。想想吧,假若这就是老人为何劳累的动机,你觉得是可怜呢,还是可恶?在这个例子中,人与人之间的“奴役”是潜意识的,却带着“亲情”的假面具(难道我们会同情老人接受子女的奴役要求?),也就是说,你垂怜的人,恰恰是其甘受其他人“奴役”的对象,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
14# test
我不和你爭﹐也不說你錯﹐你說的例子無止千萬。
但活在 “愛” 裡還是活在 “恨” 裡﹐是你自己的選擇。
14# test
我不和你爭﹐也不說你錯﹐你說的例子無止千萬。
但活在 “愛” 裡還是活在 “恨” 裡﹐是你自己的選擇。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5-3 21:12
我没觉得和你在争什么?但如果同为上海人的话,我觉得,有一种比较理性的立场,就是:因为恨贫才会爱富,因为恨奴役才会爱自由,因为恨专制才会爱民主。爱与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上海人曾经被认为自居看不起“乡下人”的心理倾向,这也是一种“恨野蛮爱文明”的进化论吧。哈哈。
反正我觉得是真的,看完心里沉沉的,向作者致敬
17# 大老虎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的效果,若能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女人和“老板”之间道义上可能存在一点达成共识的“关系”,而这“关系”是否真实存在倒并不重要了。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5-4 00:29 编辑

13# test
残疾和带小孩的我会给。老人看年纪。

曾经我也以为他们都是骗子。但有过两次我近乎恶作剧的给予食物后,他们的反应让我怀疑自己的判断。打那以后,我就能给则给了。

管他是不是骗呢,自己心安就好。
就算他们是骗子,我不知道,也就不觉得被骗。
就算他们是骗子,也不过是骗了我几个硬币。
就算他们回去盖房娶亲,这钱是放弃自尊得来的,也算他们本事。

我老公说,不要让你讨厌的人影响自己,不要因为你不喜欢的人而改变自己。有骗子吗,有。道德滑坡吗,有。但这和我的选择没关系。我不会因为他们而要让自己的心变硬。更不会因为有人恶行恶状我也要跟着堕落。不管是人类的生物性还是社会性,本能还是后天教育,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帮助是对的事情。那为什么不做?对于比我赚钱辛苦的人,乞丐也罢,小贩也罢,酒店服务生也罢,我没理由对他们小气。

回到顶楼故事,我从没面临过那样的绝境,我不知道自己若处于那种境地,选择是否会更好一些。所以我没资格评判她的行为。我会给钱,因为那是她需要的。
我知道什么?
“卖淫妈妈”何以如此感动警察?
                  
2006年3月25日,为了护住130元现金和一部手机,一名中年女子在杭州的出租房内被害。办案时,民警获悉,这名中年女子的丈夫出车祸身亡,她一个人在杭州“打工”,供养着两名古稀老人和三个正读书的女儿。

近日,这则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在网络上热传,并展现了一个温暖的、童话般的结尾——4年如一日,当年那些办案的警察们始终在默默地接力资助着这三个孤女。(人民网1月4日)

 坚守背后,是什么打动了他们的心?1月3日《京华时报》记者对话当事的杭州市滨江区3名民警。陆钧,时任杭州市滨江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刑侦大队教导员,现任滨江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吴仁贤,时任刑侦大队重案中队中队长,现任滨江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沈剑平杭州市滨江区公安分局长河派出所所长

陆钧:案发后的一天,在长河派出所里,一个身材单薄的女孩子,穿着一件褪色的黄色滑雪衣,一双破了洞的球鞋——她穿的这些衣服在杭州好几年前就没人穿了。她站在那儿,不多说话,眼神特别茫然无助。我问了一下办案民警那女孩儿是谁,民警说是受害人的女儿。我这才知道受害人有个女儿,她是来给母亲处理后事的。一位单亲妈妈,40岁了,丈夫早逝,为了供养两位古稀老人和3个女儿,独自一人到杭州谋生,遇难前,她还死死地护住自己的衣袋,想要保住身上仅有的130元钱和一部便宜手机。后来,我们还获悉,案发前几天,她刚刚把挣来的几千块寄给女儿做学费和生活费。不管她是不是失足,她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吴仁贤:刚开始是我身边的同事,比如时任刑侦大队教导员的陆钧,长河派出所所长沈剑平,预审中队长孔国芳,内勤杨慧琴等人,之后还有我的朋友、邻居等,他们听说这个事情后,都很感慨,都愿意出一份力。人数记不清了,有捐多的,有捐少的,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这4年来,大伙儿累计给三姐妹捐款近8万元。每个学期开学,我们会把孩子们的学费都汇过去。平时定期给大女儿汇生活费,然后由大女儿负责三姐妹的生活费分配。最多的一个月是1000多元,按当地的消费水平,够孩子们生活需要了。我们告诉大女儿,她妈妈很伟大,可以说忍辱负重吧。

沈剑平: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外地被骗过来的失足青年,他们获救后没有车票回家等等。我知道有个铁路民警一年自掏腰包,出了万把块钱,帮助了很多人。其实,我们就想着,遇上了就帮,帮一个算一个。但遇到受害身亡的,我们能出点补助,却不能代替作案者赔偿。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一两次,不过每次情形都不太一样。最近一次是去年夏天,一名司机酒后驾驶,车撞到了石头上,司机当场死亡,车上的乘客重伤。肇事司机是外地到这边打工的,人已经不在了,家里也无力赔偿。最后,我们向上级打报告,给重伤者出了医疗费用,最后还给了他3万元的生活补助。

为了让这3个孩子不辍学,滨江区公安分局的陆钧、吴仁贤、沈剑平等近30名民警,挑起了供养这三个孩子的担子。截止到发稿时,民警们4年来已累计捐款近8万元。如今,三个孤女中,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两个小女儿正在读大学。


“人民警察为人民”,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完美的答案。警察的崇高形象让人肃然起敬。但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社会救助系统还需要完善,因为更多的救助要通过整个社会来完成。就像杭州市滨江区公安分局长河派出所所长沈剑平所述:“我觉得,比如交通肇事逃逸,如果当时抓不到嫌疑人,可由国家先行赔偿给受害者家属,等抓到嫌疑人了,再由嫌疑人来还国家这笔钱,这样做,起码像我们救助的这3个女孩的家庭悲剧就会少发生一些。”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5-5 15:18 编辑

21# 晓梦

对照而言,楼主转的是“故事会”,属于“知音”体文章,关键是将个体的尊严从爱的抽象概念中分解,这类人格分裂的故事自然还可以编出不少。

比方说,“不厚”与“既往开来”的故事,“不厚”说“既往开来”为了老公的地位而放弃了职业,这是女人为男人的牺牲,也是爱的奉献。于是,就发生了。。。。等惊天奇闻。
缺少社会救助的中国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生活在被扭曲的社会里的人们,人性肯定也是扭曲的.
21# 晓梦
主贴附有原贴地址,不嫌麻烦的话可以看看原贴中贴主在65楼、86楼、204楼的回应。
也可以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