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搞文摘第一二九期(20120729)

  法新社报道,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今年5月启动了一项新住房资助计划,据最新数据显示,委内瑞拉1/3人口即约 1080万人,均已报名申请了该计划下的住房补贴。查韦斯曾承诺要在6年内由国家出资建设200万套住房,以解决住房短缺问题。据调查该国3/4居民均想拥有独立住房。

  援引路透社:据委内瑞拉一家媒体透露,日前总统查韦斯在针对当地部分业主抱怨税负过重时随口说到:“比比中国人,你们已经够幸福了。”查韦斯的言论随即遭到中国驻当地使馆的抗议,使馆一位工作人员说“查韦斯总统的口不择言令人遗憾。”

欢迎抢沙发
没了看点,少了春光,看肉的大呼扫兴
伦奥把沙滩排球安排在夜晚,冷飕飕的灯光下,穿着臃肿的沙排女将顿时失去看点,看球兼着看肉来的“观众”纷纷大叫扫兴。
白天的女将是酱紫滴











夜晚的美国和澳洲女将是像大妈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欢迎抢沙发
中国前奥运队医生承认用兴奋剂 刘翔姚明曾咨询

2012-07-29 01:38:14 来源: 网易体育





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前中国奥运代表团首席队医陈章浩直言中国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曾在美国和苏联的欺骗下大面积使用兴奋剂,并且透露刘翔和姚明两人都在各自职业生涯关键时刻都曾找过他!



网易体育7月29日报道:


北京时间7月28日,一位名叫陈章浩(Chen Zhanghao,音译)的中国医生在接受《悉尼先驱早报》采访时透露他曾经在中国的50多名顶级运动员身上尝试过使用包括霍尔蒙、血液兴奋剂和类固醇在内的各种兴奋剂!

中国前奥运首席医生承认用兴奋剂 刘翔姚明咨询



陈章浩透露姚明刘翔曾咨询过他


据该文透露,在洛杉矶奥运会、汉城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陈章浩是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席队医,他在接受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媒体《悉尼先驱早报》的采访时,明确透露在他为国效力期间,曾经在50余名中国运动员身上尝试过使用上述三大种类的兴奋剂。


"我们首先尝试使用荷尔蒙,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并没有效果。随后我们在发现一些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偏低时我们会给他们进行补充,同时也会使用雄激素等。"据陈章浩透露,当时他给运动员进行禁药试验时掌握着自愿、无害和有效三原则。而之所以他要打破这一长达20多年的沉默,主要的就是他以前的一位下属、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体操队领队薛印贤(Xue Yinxian,音译)此前在接受澳大利亚另外一家媒体采访时对他的"恶行"进行了指责。


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薛印贤直言陈章浩必须为中国体育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的禁药泛滥负责:"中国体育界的所有禁药和生长激素,都出自陈章浩之手。"据薛印贤透露,当时陈章浩和薛印贤在国家体委训练局率领的医学小组就是研究禁药和生长激素的。


而据陈章浩透露,当时中国体育代表团之所以使用这些兴奋剂,是因为包括美国、苏联和法国等国家都在使用它们,所以中国才开始使用这些东西的,因此在他看来国外媒体总是谴责中国的做法是不对的:"美国、苏联和法国当时都在使用,所以我们才使用的。但是你们怎门能够只谴责中国却不去谴责美国和苏联呢?"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中国运动员都会听从当时陈章浩的医药小组的安排,像前中国女排名将、1984年帮助中国女排夺得洛杉矶奥运会金牌的郎平尽管当时的睾丸激素偏低但是也拒绝使用:"最终她没有使用,但是有的人的确尝试过。"不过,据陈章浩自己介绍,即便是他已经宣布自己不再对通过兴奋剂来提升表现感兴趣很长时间之后,包括刘翔和姚明两人都曾在各自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找过他,至于具体内容他并没有透露。


而在采访的最后,陈章浩对当初中国体育系统受到苏联和美国人愚弄表示了强烈不满,直言正是他们过于盲目的相信这些所谓的专家才让中国体育经历了一段在兴奋剂漩涡中的不光彩时间:"我们盲目的相信他们,就像傻瓜一样,因为他们看上去都像是好人,但是事实上他们欺骗了我们。在当我们尝试过这些东西之后,我们才得出两个结论:训练始终都是关键,即便是在美国采用兴奋剂也不能确保能提高表现。"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澳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古巴女排弃权伦敦奥运之幕后:举国体制下的叛逃潮(组图)
  古巴女排伦敦奥运会女排资格赛出局,但却宣布退出随后的落选赛,主动放弃伦敦奥运会出线希望。究其原因,竟然是由于队内绝对核心因涉嫌叛逃,加上球队财政紧张。其实这已经不是古巴体育选手,甚至不是女排选手第一次出现"叛逃"的现象,在古巴相对封闭落后的体育环境下,"叛逃"已屡见不鲜。

  


  对于古巴体育来讲,球员“叛逃“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现象,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拳手奥尔蒂斯叛逃后,卡斯特罗强烈谴责这些运动员是为了金钱而背叛自己的祖国。

  1991年07月

  棒球手阿罗查滞留在迈阿密其叔叔家,拉开古巴运动员出逃的序幕。

  2000年07月

  棒球运动员莫拉勒斯第二次"叛逃"美国终获成功,取得合法居留权。

  2005年07月

  古巴国家队前锋加林多和门将莫里纳在金杯赛期间向美国申请移民。

  2006年12月

  雅典奥运会重量级拳王拳击冠军索里斯在委内瑞拉备战泛美运动会期间失踪。

  2007年07月

  两届奥运会拳击冠军奥尔蒂斯和世锦赛冠军拉拉在泛美运动会期间滞留迈阿密。

  2008年03月

  7名古巴国奥队球员在奥运会足球预选赛对阵美国的比赛之前不辞而别。

  2009年07月

  著名棒球球员查普曼在荷兰港口杯邀请赛休息日成功"叛逃"。

  近些年来,古巴运动员“叛逃”愈演愈烈,上表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

  


  身高1.89米、现今26岁的古巴女排球员卡尔卡塞斯曾在2010年瑞士国际女排精英赛中被评为赛事最佳球员,可惜她也有心出逃。

  古巴女排核心"涉嫌叛逃"退出伦敦奥运 古巴体育选手"叛逃"成瘾

  伦敦奥运在即,但是曾创造“八连冠”的古巴女排主动放弃了在日本举行的奥运会落选赛参赛机会,一方面是因为球队遭遇财政问题,而另一个原因更是让球迷惊讶,因为球队攻防核心卡尔卡塞斯不能出战。在古巴女排集训前,卡尔卡塞斯因为“涉嫌叛逃”接受调查落选。同时接受调查的还包括古巴男排二传希雷佐罗,后者在2011年就曾经因涉嫌叛逃而险些无缘世界杯,其队友西蒙和莱亚尔则是被直接开除出国家队。卡尔卡塞斯并不是第一位被隔离调查的古巴女排选手,副攻桑切斯和二传克莱格尔也曾经在去年面临过同样的审查。而在古巴女排史上“叛逃”成功的也大有人在,阿圭罗逃离古巴加入意大利籍、小卡尔德隆远嫁俄罗斯并加入俄罗斯籍……

  不仅是女排如此,整个古巴体育界也从来都不乏这样的"叛将"。2008年美国佛罗里达洲进行奥运预选赛,7名古巴球员“叛逃”,又因为红黄牌停赛关系,主教练只得派出10人首发阵容,自2002年以来,一共有15名古巴球员离开球队,向美国寻求政治避难。07年7月,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得主、古巴拳王奥尔蒂斯在泛美运动会期间滞留迈阿密。2011年,古巴棒球外野手尤尼斯塞斯佩德斯就曾“叛逃”成功,一年之后这位明星选手加盟美国职棒大联盟,在此之前则是古巴强力左投查普曼叛逃加盟美国大联盟,大联盟至今有超过200名古巴裔球员曾出赛。对于古巴体育来讲,球员“叛逃”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现象,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


  卡斯特罗谴责"叛逃"选手背叛祖国 美国经纪人挖球员入狱15年

  "极不负责、懦夫和混蛋",这是古巴七名足球运动员在叛逃后,古巴足协主席给予的评价。在拳手奥尔蒂斯叛逃后,卡斯特罗强烈谴责这些运动员是为了金钱而背叛自己的祖国。卡斯特当时在政府网的专栏文章中写道:"在那个充斥着唯利是图、堕落、毒品、麻醉剂和消费主义的帝国的各种恩惠中屈膝投降的叛逃者,还不到古巴运动员的十分之一。"

  依照冷战时期制订的特殊法令,古巴人只要踏上美国领土就受到特殊移民法案庇护获取难民资格,并在一年后取得合法居留。在迈阿密,像古巴裔美国人全国基金会这样的组织经常致力于帮助在外国执行工作任务的古巴演员和医生叛逃。由于大量古巴选手叛逃,美国和古巴达成协议:带着商业利益挖古巴棒球运动员的美国人要被判刑监禁。此前,另一个名叫朱安-伊格那西奥的美国体育经纪人,前往古巴并力图劝说棒球运动员逃离,在古巴被判15年监禁。不过即使是“叛逃”古巴人对自己的祖国往往都还有一片爱心,03年瑞耐-冈萨雷斯“为了寻找自由”从古巴逃跑,08年奥运预选赛当古巴队赴美比赛时,他坚定地站在古巴队一边。那天晚上,冈萨雷斯和5个朋友(都是古巴移民),在一个最热闹的小方阵里呼喊:“古巴!古巴!”

  


  尽管没有职业联赛,但古巴凭借举国体制,以及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优势项目奥运战略,不但塑造了古巴体育的辉煌,也让人口小国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非常喜爱棒球,图为他和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右)在棒球场上交谈。

  




  2008年6月,21岁的古巴小将罗伯斯在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2年前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

  


  上世纪末,古巴女排是一支战无不胜的球队。她们先后取得三届奥运会(1992,1996,2000)、四届世界杯(1989,1991,1995,1999)、两届世锦赛(1994,1998)等几乎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

  古巴政府1961年取消体育职业化 举国办体育卡斯特罗曾获奥委会勋章

  古巴政府1962年就宣布取消体育职业化,实行全民免费观看各项体育比赛。卡斯特罗强调:"体育事业同所有革命事业一样,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更不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 像古巴棒球运动非常普及,但所有的运动员都只能是业余选手。上世纪60年代禁止开展职业拳击运动后,大量古巴职业拳手开始纷纷迁离古巴落户美国、墨西哥、欧洲各国等地寻求发展,业余拳击开始在古巴盛行。

  如果说中国凭借"举国体制"长期处于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那么"举国体制"也是古巴能在奥运会上占据一席之地的秘诀。古巴领导体育的主要机构是全国体育运动文娱委员会。它是部长会议下领导全国体育的政府机构,于1961年2月23日成立,主任由部长会议任命。首都哈瓦那的法哈多高等体育学院是全国最高体育学府,属体委领导。古巴政府在体育上大力投资,在全国城乡兴建了上万处体育设施。一些规模较大的体育场馆,已经装备了先进的训练设备,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古巴建有30多所 中、初级体校,还有一所高等体育学院。2000年又创建了一所国际体育学院,可容纳1500名学生,现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师生在此研读。

  卡斯特罗说:"这是为了帮助我们在拉美、非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兄弟。要告诉那些富国,我们的素质、品德和意志足以战胜他们。" 为了表彰卡斯特罗对世界体育所做的贡献,1995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授予他国家元首级人物"功勋奖章"。

  古巴选择性开展六大项目奥运出彩 1100万人口奥运金牌榜历史第四

  古巴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精选优势项目的奥运战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它的金牌项目一直保持为6个,格斗项目的拳击、摔跤和柔道,球类项目的棒球和排球,基础项目的田径,迄今为止,他们这六大项目分别夺得32金、6金、5金、3金、3金和10金,总共59金,占据古巴奥运历史金牌数的92%,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所收获的23金都来自这六大项目。其中古巴的棒球和拳击更是其强项,从1972年到2008年奥运会总共115块拳击金牌中,古巴拿走了32块。1992年奥运会古巴在棒球决赛中击败美国,夺得了奥运史上首枚棒球金牌,缔造了"业余击败职业"的棒坛奇迹,并在随后的1996和2004年奥运会获得棒球金牌。

  此外古巴也拥有特色的"奥运战略"。奥运会的周期与运动训练的周期相结合,当奥运会结束后第1年以练为主,各个运动队对奥运会进行总结,从而提出更周密的训练和梯队建设计划,采取业余体校——体工队——国家队这样一条龙的运动员三级训练培养体系。随后3年采取赛练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周而复始,为他们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了保障。

  古巴于19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们总共参加了18届奥运会,缺席了7届奥运会,总计收获67金、64银和63铜牌,金牌数位居所有参加奥运会国家的第18位,而总共收获194枚奖牌排在第21位,对于一个人口仅有1100万、职业体育一片空白的国家,这个成绩堪称奇迹,用古巴人自己的话,按人口计算,古巴人均金、奖牌数均居世界第一。1976年以后的几届奥运会中,古巴的金牌数一直列前8位,1992年奥运会更是以14金、6银和11铜位居金牌和奖牌榜第5位,仅位居独联体、美国、德国和中国之后,四年后的亚特兰大凭借9金位居金牌榜第8位。

  尽管进入到21世纪后,古巴奥运代表团未能延续以往的辉煌,但强者风范犹存,2000年悉尼夺得11金排第9位,04年雅典凭借9金排在第11位,但北京奥运会仅收获2金,虽然退步是不争的事实,但"举国体制"曾经让古巴在奥运会上风光过。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后,古巴经济衰退、对体育的扶持力度降低,这使得古巴选手的日子不好过,而他们在面对"墙外面"的金钱诱惑时,不少人选择了叛逃。

  


  2006年1月,古巴首都哈瓦那100多万民众举行大规模反美抗议游行,这与美国长时间对古巴的经济制裁有密切关系。

  


  作为曾经的古巴民族英雄,两届奥运会拳击冠军奥尔蒂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祖国古巴,几经波折终于留在了美国。




  美国经济封锁让古巴损失逾7000亿 东欧剧变致古巴体育走向萧条

  冷战时期古巴通过苏联的经济援助,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体育竞技水平也保持较高水平,而前苏联解体后,古巴失去每年40亿到60亿美元的苏联经济援助,也因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古巴经济赖以生存的市场一度完全没有踪影,经济经历了一段最为艰难的时期,加上美国连年对其实施经济封锁,古巴的生产生活物资一度极其匮乏。古巴外交部长罗德里格斯曾在2010年宣称,美国对古巴实施长达50年的经济封锁,给该国造成7510亿美元损失。

  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体育的投入自然而然要勒紧裤腰带。 曾经的世界女排霸主古巴选择自绝伦敦奥运会,缺钱也成为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并非哭穷。2009年时古巴体育官员就抱怨因为缺钱使得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工作步履维艰,位于首都哈瓦那的拉美体育场是古巴棒球的"圣殿",因为灯光设备陈旧无法在晚上使用,涌现出古巴80%奥运金牌得主的塞罗·佩拉多训练中心当时因为缺少60万美元的维修费用只能闲置。由于古巴依然延续前苏联时代的政府办体育的模式,如果不能从国家那里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体育就会走向"衰退",实际上这种衰竭已经显现,古巴在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数输给了获得3金的巴西,30多年来首次丢掉拉丁美洲霸主地位。 苏联解体后古巴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物资短缺,不过最初体育界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运动员的生活是一般民众所向往的,但当经济长时间内依然踯躅不前时,职业体育缺失,只能靠政府扶持的体育也避免不了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高薪职业体育成诸多古巴选手终极目标 两届奥运冠军曾蜗居小公寓

  当古巴政府大力赞助体育时,在一般古巴人心中,运动员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每餐营养丰富,收入相当可观。然而随着古巴经济出现滑坡,古巴运动员在国内所享受的待遇也大打折扣。前文提到的"叛逃者"奥尔蒂斯赢得了两块奥运金牌,但他却还只能与家人蜗居在一套小公寓里。其实在07年"叛逃"之前,奥尔蒂斯就已经与队友拉拉有过一次出逃计划,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回到古巴受到禁赛处罚后,他们的家庭生活陷入窘境,不得已卖掉了自己的金牌。2009年2月奥尔蒂斯终于留在了美国,并很快与德国一家搏击经纪公司签了合同。

  提到古巴叛逃拳击手就不能不提厄内尔,卡斯特罗曾谴责厄内尔蛊惑了9位古巴拳手,厄内尔回应道:"卡斯特罗应该想一想拳手为什么要逃走,他们只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们来找我。"而且,古巴国内没有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职业联赛,古巴很多棒球运动员也只能通过参加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获得必要的比赛和训练。在当今世界体坛,一个运动员缺乏职业的竞技规划和医疗指导、缺乏系统的比赛训练是不可能长久地保持状态的。

  古巴征战北京奥运选手的奖金数额就很神秘,个别古巴运动员只是回答"不多"。更何况,不少古巴运动员在精神层面也遭受着政府的盘剥,古巴裔美国人全国基金会的人权主管蒙特内格罗说道:"如果你在古巴是一个运动员或演员,你就像是古巴政府的一个奴隶。比方说,运动员不能就他们的合同进行谈判。"

  东欧剧变、美国长期经济封锁导致古巴体育事业逐渐走向萧条,这是古巴运动员"叛逃"不断的直接诱因。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古巴体育行业缺乏职业化进程,一直需要政府的扶持,这才是运动员出走的根本原因所在。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对比中国运动员“感谢国家”的获奖感言,朝鲜运动员创造了新的雷人记录。男子举重56公斤级的比赛后,获得金牌的朝鲜选手欧云哲说:“我非常高兴,我要感谢我们伟大的领袖,给予我力量,举起这个重量。我相信这个记录以及我所有的成绩都是金正日领袖赐予我的,一切都是因为他。”我想说的是,朝鲜的“伟大领袖”不是已经换成金正恩了吗?你还在说先皇灵魂附体,你是对金正恩不满吗?

更有意思的是,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竟然来自中国,她的中文名字叫赵常玲。祖尔菲亚是从湖南交流到哈萨克斯坦的运动员,她说,“如果在中国,我可能没有机会。”不过赵常玲赛后不愿多谈关于中国的话题。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据南非《星报》7月30日消息,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名逃犯上演现实版《无间道》,他于去年越狱成功后,逃到该国东北某省,不仅不掩人耳目,还当起了警察,破获多起案件并得到晋升。直到约翰内斯堡整个警察系统都浏览到他此前拘留时拍下的照片时,才恍然大悟。

  这名男子名叫库马洛(Zimbabwean Musa Khumalo),他在去年早些时候因涉嫌谋杀而被约翰内斯堡一所监狱羁押,后在一名看守的帮助下成功越狱。

  之后库马洛逃到南非东北部夸祖鲁-纳塔尔省德班市,当起了警察,因表现优异,他很快升职,随后在夸祖鲁-纳塔尔省数个警察局担任过高级警察职务。

  在库马洛任职期间,他破获40多起盗窃或盗车案,建立了卓著功勋。不过他逮捕的犯罪分子多为他在干盗窃行当时的竞争对手。
今天,我就是高瑜
  带宠物上街很常见,遛狗遛鸟神马的都是浮云,你见过有人遛“草泥马”吗?前日14时20分许,有网友晒微博,称一女子正牵着一头“草泥马”在深圳华强北商业区遛街,现场有不少市民围观拍照。    有网友称:“妞好霸气,遛得一手草泥马,以后遛狗都不好意思出小区了,只有草泥马才够面子啊!”   据悉,浑名“草泥马”的羊驼是偶蹄目骆驼科无峰驼(羊驼)属的一种。别名美洲驼、无峰驼,曾被网友评为中国十大神兽之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现代人讲究的,就是一个酷字。那发型尤其要酷,酷到乌龟上头,所谓龟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北京中轴线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有望纳入申遗范围。东城区文委副主任魏瑞峰称,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是历史遗存,不一定过百年的才叫文化遗产。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1、朝鲜运动员是幸福的,拿到奖牌可以见到金正恩, 没拿到可以看见金正日。
2、你像看你男人一样看他: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天,我就是高瑜
北京日报:举国体制是好体制

  伦敦奥运激战正酣,中国健儿捷报频传。在国人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少人公开声明对奥运“漠不关心”,甚至表达了对中国体育的某种“反感”,指责举国体制是花纳税人的钱买国家的名,在这种体制下只有对金牌的膜拜,而没有对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当举重队出了“交白卷”和“夺银痛哭”等事件后,这种论调更是甚嚣尘上。

  奥运会是世界各国四年一度的体坛盛会,也是竞技体育的最高形态和较量平台。正如奥运会宗旨所言之“更快、更高、更强”,想必没有哪个国家派运动员来伦敦是为了喝下午茶、开party的,既然来了,为的就是争金牌、拿冠军。奋力拼搏、为国争光,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特征,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忽视这一点,以反“惟金牌论”为借口,否定国家备战奥运所做的各种努力,否定举国体制在培养优秀运动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显然有失公允。 (博讯 boxun.com)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价一种体制优劣,光靠嘴上说说不能服众,最根本的还是要拿事实说话。以竞技体育为例,哪种体制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创造好成绩,帮助人类挑战极限,这种体制就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相对薄弱,要在体育方面迎头赶上,必须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的选择,而且已经为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条件,去空谈什么举国体制劳民伤财,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大国,实在有些混淆视听。

  任何一种体制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文化传统和国情背景。我们的这种体制,是中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体育发展模式,适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可有那么一些人,骨子里就只相信洋和尚才会念经,认为西方的那套体制就是最好,是惟一标准,并不断借此对中国品头论足、指手画脚。实际上,这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才是真正错误的。西方的体制我们不是没学过,但水土不服也很明显,足球就是实例,作为我国最早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竞技项目,最终换来的却是国内联赛赌黑不断,国足水平一泻千里。

  对于我们的体制,国人应有自信,而且这种自信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如今世界发展多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对于不同的体制模式,各国都应有所借鉴,而非全盘否定。不可否认,以前西方在体育运动方面实力很强,可随着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这些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中国军团能够在奥运会赛场上争金夺银、刷新纪录,离不开我们的体制优势,以及对外国先进训练技术的积极萃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中,运动员的培养体制也应当更加丰富多样。如果实践证明中国的这套体制是有效的,这何尝不是我们对世界体育运动做出的贡献呢?

  诚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举国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运动员培养上,国家与地方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导致出现为地方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比如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衔接还不到位,一些主流项目的群众基础还略显薄弱,等等。但也要看到,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体制是完美的,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是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逐步化解这些难题。如今那些唱衰举国体制的论调,无非是唱衰中国论的又一变种,我们必须头脑清醒,走好自己的路自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欢迎抢沙发